部编版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课文21《小壁虎借尾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壁虎借尾巴》教材解析
《小壁虎借尾巴》是一篇知识性童话。主要讲述了小壁虎被蛇咬住了尾巴,为了逃命而挣断了尾巴。小壁虎分别向小鱼、黄牛、燕子去借尾巴,但是它们的尾巴都非常有用,不能借给小壁虎。正在小壁虎难过时,突然发现自己已经长出了新尾巴。全文以生动通俗的语言,介绍了鱼、牛、燕子等动物尾巴的不同作用,以及壁虎尾巴的再生功能。
本文是继《小蜗牛》《咕咚》之后的第三篇没有全文注音的课文,除了运用学生已有的识字和阅读经验,还要在此基础上能借助形声字偏旁表意的特点和联系上下文了解字义,并通过交流提炼猜读的几种方法。
课文结构清晰,其中第3、4、5自然段情节反复,可作为学生仿说仿写的范例。准确、丰富的词语运用是本文的一个语言特色,如,“小鱼摇着尾巴”“老牛甩着尾巴”“燕子摆着尾巴”,“摇、甩、摆”等词语,形象地写出了不同尾巴的特点,读起来生动有趣,富有变化。
本文配有六幅插图,教学中可以利用连环画课文的特点,让学生带着课后问题“小壁虎都找谁借过尾巴,结果怎么样”看图读文,找到相关信息,并连起来说说故事的主要情节。根据文本的特点,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分角色表演。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目标
1.认识“壁、墙”等12个生字和户字头、车字旁2个偏旁;正确书写“捉、条”等7个生字。
2.通过多种方法猜生字字音、字义,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3.借助连环画课文特点,读懂故事内容,说说故事的主要情节。
4.了解壁虎、鱼、牛、燕子的尾巴的不同作用。
【教学重点】借助图画、形声字偏旁表意的特点、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猜字、了解字义;借助连环画课文特点读懂故事内容,说说故事的主要情节。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建议
一、识字写字
1.识字。
作为本册的最后一篇课文,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借助图画、形声字构字特点、联系上下文等方法大胆猜读字音、字义。如,“墙”可借助第一幅插图猜字音、字义;“蚊、咬、赶、房、转”可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识记字形,并理解字义;“拨、甩”在借助图片、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字义的基础上,还可演示动作,并联系生活进行拓展,如“拨钟表”“甩头发”等。“甩”的字形可与“用”比较。“断、傻”可结合语境,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
在此基础上,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交流“是怎么猜出来的”提炼猜读生字字音、字义的几种方法,发展学生自主识字、阅读的能力。
2.写字。
本课要书写7个生字,可以根据字形结构特点,归类指导书写。
“捉、姐”2个左右结构的字,注意左右部分的长短和笔画的穿插。
“条、您、草”3个上下结构的字,注意上下部分的收与放,“条”字的下半部分书写时不要写成“木”。
“爬、房”是半包围结构的字,继续巩固半包围结构字的书写笔顺规则,重点指导“爪”和“户字头”的书写。
本课7个字书写要点:
本课要求写的字,可以和熟字组成常用的词语,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读读写写。如,捉住、捉鱼、捉虫、一条鱼、一条虫、面条、爬山、爬行、姐姐、大姐、您好、您早、青草、草地、房子、住房、房门。
二、课文学习
1.朗读指导。
本课的朗读要让学生独立运用多种方式猜读字音和字义,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教师可根据生字特点和分布状态有针对性指导:如,第1自然段出现了5个生字,需要引导学生多花些时间来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第7自然段中“转”的读音,要结合文中“转身”意思来读第三声,可与《文具的家》中“转笔刀”的“转”进行读音、意思上比较区别。
本文第3-5自然段表达相似,以对话形式呈现,朗读时注意读出不同角色的语气。如,文中反复出现了这个句式:
小壁虎爬呀爬,爬到小河边。小壁虎爬呀爬,爬到大树上。小壁虎爬呀爬,爬到房檐下。
这三句话里,“爬”字共出现了九次,说明小壁虎爬了很远很久,读的时候语速要放慢,表现出小壁虎借尾巴的艰辛。
又如,反复出现的问句“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朗读的重音要放在“借给我”上,既表达出小壁虎恳求的语气,又表现出它的礼貌。随着故事的发展,小壁虎说话的心情和语气也随之变化,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体会朗读。
再如,读小鱼、老牛、燕子的话时,要把“拨水、赶蝇子、掌握方向”读重音强调一下,以表达它们不借尾巴的理由和各自尾巴的作用。在分角色朗读时,教师可结合课文中的情境,适当提高要求。如,读小壁虎的话时,读出它的天真活泼;读老牛的话时,声音应比小鱼、小壁虎等的声音低沉一些,从而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2.理解运用。壁虎尾巴的再生功能,是个常识性的知识,也是学生理解上的一个难点。教师不要孤立讲解或过度拓展,应结合课文中的具体语句来有效突破。故事中三次出现“爬呀爬”,说明小壁虎爬的时间久,爬的路程长,这样的表达与壁虎尾巴自切后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再生这个知识点吻合,为后面的小壁虎尾巴再生埋下伏笔。
本文的动词使用准确、丰富。“摇、拨、甩、赶、摆”等动词可通过做动作演示、比较来理解。理解时注意词语之间的联系,“摇”和“拨水”、“甩”和“赶蝇子”、“摆”和“掌握方向”相联系,这样有助于学生弄清动物尾巴的作用。
课文第3-5自然段结构相同,教学时可重点指导第3自然段,第4、5自然段建议放手让学生自读。基础较好的班级还可以进行拓展,仿照段式编故事:如,编一编小壁虎向松鼠、猴子、狐狸借尾巴等;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动物尾巴的动作:如,松鼠的尾巴——翘;猴子的尾巴——竖;狐狸的尾巴——拖……可以把这些准确的动词提供给学生,便于在表达中使用。
本文的阅读能力训练点是能根据问题“小壁虎都找谁借过尾巴,结果怎么样”找到课文中相关的信息进行交流,互相补充。教学时可以这样进行:
(1)带着问题看图读文,用圈圈画画的方式寻找信息。
(2)借助句式整理信息,完整表达。
小壁虎爬到( ),找( )借尾巴,但它要用尾巴( );爬到( ),找( )借尾巴,但它要用尾巴( );爬到( ),找( )借尾巴,但它要用尾巴( );最后小壁虎的尾巴( )。
三、实践活动
做个小小调查员,了解动物尾巴的作用。通过查阅资料或向别人请教,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样子和作用,有条件的可以用图片或文字的形式作好记录,在班级内进行交流。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图画、形声字等方法猜读生字的读音和意思,认识新偏旁“户字头”:指导书写“爬、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