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肩星天牛概述
星天牛与光肩星天牛区别及防治
![星天牛与光肩星天牛区别及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7f987511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c5.png)
星天牛与光肩星天牛区别及防治
星天牛(又称星皮天牛)和光肩星天牛(又称光肩天牛)是两种常见的天牛类害虫,
它们都对树木造成严重的危害。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详细介绍两者的区别以及防治方法。
让我们来看一下星天牛。
星天牛身体长约2至4厘米,呈棕黑色,背部有白色的斑点,形状像星星一样,因此得名。
星天牛主要以松树、云杉、红杉等针叶树为食,特别是对于
已经受损的或者死亡的树木更容易感染。
星天牛幼虫会在树干或树枝内钻洞并进行食害,
从而破坏树木的血液供应系统。
受感染的树木通常会出现树皮剥落、树干内部腐烂以及枝
条枯萎等症状。
针对这两种害虫,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1. 树木检查:定期检查树木的健康状况,特别是针对已经受损或死亡的树木进行检查。
如发现害虫迹象,要及时采取措施。
2. 树干清理:及时清理树干上的草、杂物和树皮,以阻止害虫趁机产卵和滋生。
3. 修剪枝条:定期修剪和清理树木的枯萎和弱化枝条,减少害虫栖息和繁殖的机
会。
4. 化学防治:可以使用专门的杀虫剂进行喷洒,但需要遵循产品说明,注意安全使用,以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伤害。
也可以请专业的农业技术人员进行药剂喷洒。
5. 生物防治:引入天敌虫类,如寄生蜂和杀虫繁殖菌等,以控制害虫的数量。
这种
方法相对较安全和环保,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较小。
星天牛和光肩星天牛都是对树木有害的害虫,它们会破坏树木的血液供应系统,导致
树木生长减缓甚至死亡。
通过定期检查、树干清理、修剪枝条以及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等
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害虫的数量,保护树木的健康。
光肩星天牛(DOC)
![光肩星天牛(DOC)](https://img.taocdn.com/s3/m/9b82bca965ce05087732131c.png)
光肩星天牛小编C&C小时候把天牛叫做“水牛”,因为夏天的雨后,树林里的地上就会掉下来很多天牛,会和小伙伴们一起去把它捉回来当作玩具,胆子大一点的,去头,翅,腿,用油炸着吃。
天牛幼虫食性杂,蛀食为害杨、柳、槭、榆、元宝枫、樱花、泡桐、海棠、苹果、红叶李、刺槐等。
1-2年发生一代,以幼虫在枝干内越冬。
3月中旬越冬幼虫开始活动,5月下旬成虫羽化,7月中旬到8月下旬为产卵盛期。
光肩星天牛幼虫一般选择距离树干基部2米以上的中等枝干蛀食。
低龄幼虫有25~30天在韧皮部取食,钻蛀部位有长粒状锯末屑,部分外观有伤流。
成虫迁飞性不强,喜在被害树上产卵,产卵时也先在树皮表面啃咬出产卵槽,每槽内产卵一粒。
1头雌虫可产卵40粒左右。
光肩星天牛和星天牛的区别在此注明一下:区别一是成虫体型,光肩星天牛个体较小,略细长型,星天牛个体较大,短粗型;二是看成虫鞘翅基部有无瘤状颗粒。
目前消灭天牛的办法,人工捉成虫;产卵期敲击产卵刻槽;成虫羽化期喷药;树干打孔注药;封堵排粪孔等。
天牛的天敌昆虫有:花绒寄甲、管氏肿腿蜂、蒲螨等。
尤其管氏肿腿蜂的利用,有一定效果。
附:光肩星天牛防治技术规程,来源:中国森防信息网光肩星天牛防治技术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 (Motsch.)(又名黄斑星天牛Anoplophora nobilisGanglbauer)(以下简称天牛)防治策略、虫情监测、防治技术、防治效果检查等。
本标准适用于我国范围内的光肩星天牛综合治理,其它蛀干类天牛防治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452 56%磷化铝片剂GB 12475 农药贮运、销售和使用的防毒规程LY/T1681 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及成灾标准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星天牛与光肩星天牛区别及防治
![星天牛与光肩星天牛区别及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d351f627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1f.png)
星天牛与光肩星天牛区别及防治
星天牛和光肩星天牛都是广义的天牛科昆虫,它们身体长约3~4厘米,黑色或棕色,背部有弧形的凸起,腿和触角都很长,是比较常见的农业害虫。
虽然这两种天牛长得十分相似,但它们的区别还是很显著的。
这篇文章将从外形、生活习性、危害和防治等方面来介绍它们的差异及如何防治。
外形区别:
1.星天牛身上的凸起形状是蛋圆形,前部凸起比后部宽,整个背部略带皱纹。
2.光肩星天牛背部的凸起是三角形,它还有两个明显的凸起,分别位于前胸板和中胸板之间。
3.在它们的触角和腿的长度方面,光肩星天牛略长一些。
生活习性区别:
1.星天牛是夜行性昆虫,因此一般在夜间活动,白天会躲藏在土中或者干燥的树上。
2.光肩星天牛则是白天活动,夜间会躲在叶子或者干燥的枝干底下,并且能跳得非常高。
危害区别:
1.星天牛同樣以树木为食物,但它的口腔比光肩星天牛更强,能够啃食比较硬的树木。
2.光肩星天牛喜歡啃食树枝干、树皮等部位,口腔相对较弱,啃食比较细小的树木和植物。
如果数量较多,就会使这些植物枯萎甚至死亡。
防治方法:
1.机械控制:可以在果树、森林和园艺等种植场景中采用捕虫灯、贴纸、手动捕捉和人工移植等机械控制方法,以减少这些害虫的数量。
2.生物防治:生物防治包括引进外来天敌、人工繁殖及释放幼虫等方式会十分简单而实用。
3.化学防治:化学除虫剂是最常见的防治手段。
应根据害虫的程度选用制剂及施药方式进行防治,以便减少对环境与人的伤害。
总之,对于种植园艺、林业和果园来说,这两种天牛都是不容忽视的害虫,我们应该根据它们的生物学特性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尽可能减少损失和危害。
药用植物害虫光肩星天牛
![药用植物害虫光肩星天牛](https://img.taocdn.com/s3/m/495724f0be1e650e53ea9900.png)
药用植物害虫光肩星天牛学名Anop10phora glabripennis (Motschulsky)鞘翅目,天牛科。
分布华北、东北、西北、华中、华东、华南。
别名,光肩天牛、柳星天牛、花牛等。
学名Anop10phora glabripennis (Motschulsky)鞘翅目,天牛科。
分布华北、东北、西北、华中、华东、华南。
别名,光肩天牛、柳星天牛、花牛等。
寄主榆树、苹果、梨、山楂、樱桃、李、梅、馒头柳、柳树、栾树、元宝枫、杨等。
为害特点成虫食叶和嫩枝的皮;幼虫于枝干的皮层和木质部内蛀食,向上蛀食,隧道内有粪屑,削弱树势,重者枯死。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17.5~39毫米,宽5.5~12毫米,体黑略带紫铜色具金属光泽。
触角丝状11节,第1、2节黑色,其余各节端部2/3黑色,基部l/3具淡蓝色绒毛,故触角呈黑、淡兰相间的花纹。
鞘翅基部光滑,表面各具20多大小不等的白色毛斑,略呈不规则的5横列。
头部和体腹面被银灰和蓝灰色细毛。
卵长椭圆形,长5.5—7毫米微弯,初乳白,孵化前淡黄色。
幼虫体长50一60毫米,头大部分缩入前胸内,外露部分深褐色,体乳白至淡黄白色,前胸背板后半部具褐色“凸”字形斑纹,凸顶中间有l纵裂缝;腹板的主腹片两侧无锈色卵形针突区,一点是与星天牛相区别的重要特征。
蛹长20一40毫米,初乳白羽化前黄褐色。
生活史及习性南方年生l代,北方2—3年发生1代。
均以幼虫于隧道内越冬。
寄主萌动后开始为害。
在北方经2或3个冬天的幼虫,于5月中下旬在隧道内化蛹,蛹期ll一20天,羽化后成虫咬羽化孔出树,经数日取食后交配产卵,卵多产于直径在4—5厘米以上的枝干上,产卵前先咬1圆形刻槽,长近10毫米,深达形成层.产卵子刻槽上方10毫米处的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后刻槽变黑腐烂。
卵期16天左右,初孵幼虫在刻槽附近蛀食,蛀向不定,由产卵孔排出粪屑,8月中旬开始蛀入木质部,向上蛀食隧道,由排粪孔排出大量白色粪屑并有树汁流出。
林木虫害光肩星天牛的成虫监测和适期最佳防治效果
![林木虫害光肩星天牛的成虫监测和适期最佳防治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e126ebd2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14.png)
DOI:10.3969/j.issn.1003-1650.2024.04.039林木虫害光肩星天牛是一种对林木造成严重危害的害虫,其成虫主要以树木的树皮为食,导致树木生长受阻甚至死亡。
为了有效监测和防治该虫害,需要进行成虫监测和适期防治分析,为后续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林木虫害光肩星天牛的成虫监测和适期防治是保护林木健康的重要措施。
通过成虫监测,可以及时了解光肩星天牛的种群状况,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而适期防治则可以在合适的时机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光肩星天牛的繁殖和传播,减少对林木的危害。
需要注意的是,防治工作应结合具体情况和科学方法,采取综合措施,以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
一、概述1、光肩星天牛简介光肩星天牛是一种严重危害林木的害虫,主要攻击松树。
成虫体长约6-8毫米,身体呈椭圆形,以红褐色为主。
光肩星天牛主要危害松树的树皮,雌虫将卵产在树皮裂隙中,幼虫滋生在树皮中,穿行食害木质部。
成虫迁飞能力强,容易引起特大面积的虫害。
光肩星天牛在温暖季节活动频繁,对林木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为了保护林木资源,必须进行光肩星天牛的成虫监测和适期防治分析,以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降低虫害发生的风险。
光肩星天牛成虫监测是指通过采集和观察成虫的数量、分布和活动情况,以及监测它们的主要危害对象—松树的树皮情况,来评估虫害的发生和危害程度。
成虫的盛行期一般是在温暖季节,特别是春季和夏季,因此在这个时期进行监测是最为重要的。
监测方法包括使用粘虫板、诱杀灯或飞虫门等工具,在林地内设置虫害监测点进行持续观察和记录。
监测数据可以提供虫害的早期警示,为及时采取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2、适期防治适期防治是指在光肩星天牛成虫出现密度较高的时期,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以减少虫害造成的损失。
遵循适期防治原则,能够在虫害高峰期前后及时干预,降低虫害的发生和蔓延风险。
防治措施包括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
物理防治主要包括清除树皮、修剪枯枝、割除已感染的林木等措施,以减少虫害的滋生和蔓延。
星天牛与光肩星天牛区别及防治
![星天牛与光肩星天牛区别及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4ecd9963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03.png)
星天牛与光肩星天牛区别及防治星天牛和光肩星天牛是两种常见的害虫,它们都属于鞘翅目星天牛科,对各种草本植物和果树造成危害。
尤其是在田园和果园中,它们的危害更为严重。
及时掌握它们的特征和防治方法对于农作物的保护至关重要。
首先来介绍一下星天牛和光肩星天牛的区别:1. 外形特征星天牛:身体呈长椭圆形,长度约为4-8mm。
颜色在灰褐色至深褐色之间,背部有两个白色的斑点,形状如星星,因而得名。
触角呈丝状,头部与前胸呈椭圆形,背板呈菱形,足部呈纺锤形。
光肩星天牛:身体较小,一般在3-5mm左右。
背部的颜色比较深,通常呈黑褐色,有时会显现出带有金属光泽的绿色或者紫色。
前胸和头部呈长椭圆形,颈部有一对明显的凸起,翅鞘上有一对明显的深褐色斑点。
触角较短,呈丝状,颜色较浅。
2. 生活习性星天牛:幼虫主要以多种草本植物的叶片、茎干及果实为食,尤其是喜欢啃食豆科、十字花科和莲科植物。
成虫则以植物的分泌物或者花粉为食。
幼虫多在地下吃食植物的根部,成虫则在植物上活动。
光肩星天牛:幼虫和成虫的取食习性和范围与星天牛相近,主要危害豆科、十字花科和莲科植物。
并且成虫与幼虫都有飞行能力,可以在不同地区的植物上取食。
3. 分布地域星天牛: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北方地区,包括东南沿海地区和西南地区。
以上就是星天牛与光肩星天牛的主要区别。
接下来将介绍一些防治这两种害虫的方法。
1. 农田清理为了减少星天牛和光肩星天牛的危害,农田的清理工作非常重要。
在田园和果园中,要及时清理杂草和枯枝败叶,尽量减少害虫的滋生地。
还可以在农田四周铺设防火带,以防止害虫迁入。
2. 合理施肥在农作物生长期间,要合理施用化肥,调整施肥量和施肥时间。
施肥会影响植物的养分平衡,过度施肥会导致植物过于生长,变软化。
这样一来,植物更容易遭受害虫的危害。
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施肥,让农作物更加健康,从而增加其对害虫的抵抗力。
3. 多样性种植在田园和果园中,要多种植多样性的农作物,避免大面积单一作物的种植。
光肩星天牛发生规律及危害特点
![光肩星天牛发生规律及危害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9fce26d33968011ca20091e5.png)
光肩星天牛为害杨、柳、元宝枫、榆、糖槭、七叶树、悬铃木等。
此虫在我国广泛发生,严重为害杨、柳、榆等。
受害的木质部被蛀空,树干易风折或整株枯死。
光肩星天牛是天牛科昆虫,全身黑色带有光泽,长20毫米至35毫米,宽7毫米至12毫米;触角11节,基部蓝黑色;每个覆翅有约20个白斑。
光肩星天牛的习性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天牛的形态发展是:卵→幼虫→蛹→成虫。
其中,幼虫是树木死亡的“罪魁祸首”,成虫是“背后推手”;
2.卵、幼虫和蛹的位置是固定的,成虫产卵时留下的“T”字型嗑痕、幼虫排出的蛀屑以及树木分泌的树液等都可以精确定位幼虫位置;天牛成虫较难发现,因其会飞,又多处于高处
结合天牛活动周期,分享一个药物防治的方法,供参考:1.灌根预防使用药剂:20%吡虫啉粉剂500倍液;用量:50斤至100斤/株;施药时间:春季(5月)秋季(9月)各一次。
2.树干注射防治幼虫使用药剂:20%吡虫啉粉剂200倍液;用量:500克至1千克/株;施药时间:整个生长季。
3.喷洒枝干防治成虫使用药剂:绿色威雷胶囊剂200倍液;用量:参照说明书;施药时间:7月至9月(成虫出蜇期),每月一次。
劲牛云商,是国内专业的第三方农资批发电商平台。
平台凭借商家入驻、平台担保、不赚差价、交易安全等优势已将全国优秀的农资渠道商和零售商纳入云商系统。
渠道商可以在云商平台进行渠道管理、商品信息及价格发布、收款审核和发货确认;零售商可通过云商平台进行海量农资商品浏览、线上付款和一键订货。
“海量农资,一件起批”,目前已有数万家农资零售商已经选择劲牛云商采购了。
欢迎广大农资零售商和专业合作社【点击使用
劲牛云商】吧!。
光肩星天牛防治技术
![光肩星天牛防治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6b43c85d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8b.png)
光肩星天牛防治技术
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glabripennisMotseh又名柳星天牛、白星天牛,俗名老牛、花牛,幼虫又称凿木虫。
属鞘翅目,沟颈天牛科。
国内分布很广,以华北、西北地区发生严重。
幼虫食性杂,蛀食为害杨、柳、糖槭、元宝枫、樱花、泡桐、苦楝、红叶李、日本晚樱、枫杨、加杨、龙爪柳、白榆、桑、栾、海棠、苹果、柑橘和刺槐等,是杨、柳树上的主要害虫,被害虫株率一般在20%-100%。
光肩星天牛成虫雌成虫体长为30毫米左右,雄成虫体长为20毫米左右。
体翅均为漆黑色,翅面上有不规则的白斑,前胸两侧各有1个突起。
触角鞭状,雌虫触角等于或短于体长;雄虫触角超过于体长。
卵白色,长椭形,稍弯曲。
幼虫老熟时体长为55毫米左右,筒状,乳白色,前胸背板有凸字形浅褐色斑纹。
蛹黄白色,离蛹型。
光肩星天牛综合防治
1、选育抗虫品种加强抗虫品种杨树的研究与培育,不要种植加杨、晚花杨、美杨等高感品种。
绿化时注意培育混交林,加强幼林水肥的养护管理,以增强树势。
2、保护和利用天敌如花绒坚甲、斑翅细角花蝽、肿腿蜂、天牛双革螨和啄木鸟等。
向排粪孔内注射白僵菌、芫菁夜蛾线虫、青霉菌液及释放寄生性蒲螨等,进行生物防治。
人工捕捉天牛成虫,既减少虫源,又保护了天敌。
3、诱饵树诱杀糖槭是高感树种,林地边种几棵糖槭诱引天牛,其后集中消灭,以减少片林的为害。
4、药剂防治天牛成虫期结合防治其他害虫喷施10%天王星乳油3000倍液防治。
幼虫为害期可用新型高压注射器,向干内注射内吸性药剂(如氧化乐果、护树宝、果树宝等药剂)。
星天牛与光肩星天牛区别及防治
![星天牛与光肩星天牛区别及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18c2f504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4e.png)
星天牛与光肩星天牛区别及防治1. 引言1.1 介绍星天牛与光肩星天牛星天牛和光肩星天牛都是一种常见的农作物害虫,它们主要危害果树和蔬菜等农作物,给农民的生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星天牛是一种昆虫,成虫体长约1.2-1.5厘米,黑色或发亮的蓝黑色,触角锥形,一对吻带状伸出体外,触角节纹理细致,翅毛淡白色,足部发达,健壮。
而光肩星天牛则是星天牛的变种,其特点是具有光亮的蓝白色肩梢,在阳光下闪闪发光,非常醒目。
这两种害虫危害相似,都会啃食果树和蔬菜的叶片、花朵、果实等,造成叶片凋零、果实被啃食等严重后果。
而且它们以果蔬为食,繁殖快速,很容易引起大面积的危害。
及早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对于防止这两种害虫的扩散和减少农作物的损失都至关重要。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和分析,能够加深人们对星天牛和光肩星天牛的了解,为农民的防治工作提供帮助。
1.2 危害分析星天牛与光肩星天牛是农作物上常见的害虫,它们的危害对农作物生长发育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首先来分析一下这两种害虫的危害。
星天牛是一种喜欢吸食植物汁液的昆虫,其口器发达,一般以植物叶片、嫩叶、嫩芽等为食,造成植物叶片残缺、嫩芽受损,影响植株的正常生长。
星天牛还可能携带病毒和细菌,将病害传播给植物,导致病情加重,使农作物产量降低。
光肩星天牛与星天牛相似,也是以吸食植物汁液为生。
光肩星天牛在植株上吸食汁液时,可能导致植株萎缩、叶片出现焦枯斑点,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严重的话甚至引起植株死亡。
光肩星天牛还可能传播植物病害,加重农作物的损失。
星天牛与光肩星天牛都是植物害虫,其危害主要表现在吸食植物汁液、传播植物病害等方面,造成农作物产量下降,影响农民的经济收入。
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对农作物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2. 正文2.1 星天牛与光肩星天牛的区别星天牛与光肩星天牛都是害虫,但它们之间有一些明显的区别,可以从外观、生活习性和危害程度等方面进行对比。
在外观上,星天牛的体长一般在1.5-2.5厘米左右,通体黑色或暗褐色,两翼红褐色并具有光泽;而光肩星天牛的体长较短,一般在1-1.5厘米左右,通体黑色或暗褐色,但其前胸角鞘盖的树脂沟较宽,显示出一片明亮的黄色斑纹,因此在外观上有明显的区别。
光肩星天牛
![光肩星天牛](https://img.taocdn.com/s3/m/8379c454ad02de80d4d84032.png)
光肩星天牛名称:光肩星天牛学名:Anoplophora glabripennis Motschulsky类属:鞘翅目分布与危害:光肩星天牛以幼虫蛀食树干为害,被害树木上留有许多小孔,并且有树液流出,易造成风折,严重时,导致树体枯死,被害处易感染病害。
形态特征:成虫雌虫体长22-41毫米,宽8-12毫米;雄虫体长20-29毫米,宽7-10毫米。
体黑色,有光泽。
头部比前胸略小,自后头经头顶至唇基有1条纵沟。
触角鞭状,有12节,柄节端部膨大,梗节最小,第三节最长,自第三节起各节基部呈灰蓝色;雌虫触角约为体长的1.3倍,雄虫触角约为体长的2.5倍。
前胸两侧各有1个刺状突起,鞘翅上有约20个白色绒毛组成的斑纹,呈不规则状。
鞘翅基部光滑无小瘤,肩角内侧有刻点。
卵长5.5-7毫米,乳白色,长椭圆形,两端略弯曲;孵化前变为黄色。
幼虫体长约50毫米。
初孵幼虫乳白色,老熟幼虫淡黄色,头部褐色,前胸背板有凸字形斑。
蛹体长30-37毫米,宽约11毫米。
乳白色至黄白色,触角前端卷曲呈环形,前胸背板两侧各有1个侧刺突;背面中央有1条压痕,翅尖端达腹部第四节前缘,有黄褐色毛斑1块。
第八节背板上有1个向上生的棘状突起,腹面呈尾足状,有许多黑褐色小刺。
发生规律:为害2年生树体的光肩星天牛年生1代,在7-8年生树上危害的多2年1代。
以幼虫在坑道内越冬,或以9月中旬以后产出的卵越冬。
翌年3月下旬越冬幼虫开始活动取食,4月底在坑道上部筑蛹室,6月中、下旬为化蛹盛期,蛹期13-24天。
成虫在6月出现,6月中旬-7月下旬为成虫盛期,成虫在晴天10:00-14:00进行飞翔、取食、交配、产卵等活动,阴天则静伏于树冠或荫蔽处。
产卵前雌虫咬椭圆形刻槽,卵产于皮层与木质部之间,产卵后分泌粘液以蛀屑堵塞孔口。
卵期13-14天。
幼虫孵化盛期在7月上旬,初孵幼虫先摄食刻槽边缘的腐烂变黑部分,逐渐向干枝横向转移,蛀害木质部表层。
3龄以后蛀入木质部内,常蛀成近“S”形或“U”形的坑道。
光肩星天牛危害识别与防治方法
![光肩星天牛危害识别与防治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4327d97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4293a51.png)
果农之友2023.8绿色植保光肩星天牛,学名Anoplophora glabripennis (Motschulsky ,1853),属鞘翅目天牛科,又名花牛、白星天牛、柳星天牛等[1]。
国内分布比较广泛,华北、西北、东北、华中、西南、华东、华南等地均有分布,其中华北、西北危害较严重,朝鲜、日本也有分布,20世纪90年代传入美国、加拿大,后又传入法国、英国等欧洲等国家。
光肩星天牛主要危害悬铃木、杨、柳、榆、元宝枫、栾树、槭树等林木,同时也危害柑橘、苹果、梨、核桃、樱桃、桑、沙枣等果树,是农林植物的重要蛀干害虫之一[2、3]。
现将光肩星天牛的危害特点、形态特征、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供果农朋友参考。
1危害特点光肩星天牛以幼虫蛀食树干或大枝条,在幼虫危害期,被危害树木的树干和主枝上有排粪孔,树液和锯末状虫粪从孔口排出,堆积于地面,有时在被害树木的主干枝杈处形成大型虫苞。
成虫啃食寄主的叶柄、枝干嫩皮或叶片,补充营养,但对树木危害不大。
受害严重的树木,木质部常被蛀空,且被害处易感染病害,削弱生长势,树枝易风折或整株枯死。
2形态特征2.1成虫雌成虫体长30毫米左右,雄成虫体长22毫米左右。
体和翅均为漆黑色,有光泽,翅上有不规则白斑20个左右。
头部比前胸小,自后头至唇基有一条纵沟。
触角鞭状,12节,第一节端部膨大,第二节最小,第三节最长,以后各节渐次缩短,自第三节开始各节基部均呈灰蓝色。
雌虫触角等于或短于体长,最后一节末端为灰白色。
雄虫触角超过体长,有时为体长的2.5倍左右,最后一节末端为黑色。
前胸两侧各有1较尖锐的刺状突起[4]。
前翅基部光滑无颗粒状突起,为区分星天牛的重要特征。
头部和体腹面被银灰和蓝灰色细毛。
腿节、胫节中部及跗节背面有蓝灰色绒毛(图1、图2)。
2.2卵长6毫米左右,白色,长椭圆形,稍弯曲,像米粒。
孵化前颜色变深,成为黄色(图3)。
作者简介:唐丽(1989年—),女,硕士,讲师。
星天牛与光肩星天牛区别及防治
![星天牛与光肩星天牛区别及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ceb20014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5da026c.png)
星天牛与光肩星天牛区别及防治星天牛与光肩星天牛都是农作物的害虫,它们在农田中会给庄稼带来严重的危害。
很多人并不清楚星天牛与光肩星天牛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以及如何有效地防治它们。
本文将着重介绍这两种害虫的区别以及防治方法,希望对广大农田管理者有所帮助。
我们来了解一下星天牛和光肩星天牛的区别。
星天牛(又称星天蛾)的学名为Helicoverpa armigera,是一种多食性害虫,它的幼虫主要以豆类、玉米、棉花等作物为食,造成相当严重的危害。
星天牛的成虫翅膀呈棕色,前翅有一块明显的白色斑纹,很容易辨认。
而光肩星天牛(又称玉米夜蛾)的学名为Helicoverpa zea,也是一种多食性害虫,主要以玉米、棉花、大豆等作物为食。
光肩星天牛的成虫前翅有一块明显的银灰色斑纹,整体颜色略显黄绿色,与星天牛有所不同。
那么,针对这两种害虫,我们应该如何进行有效的防治呢?我们可以通过生物防治的方法来控制星天牛和光肩星天牛的数量。
研究表明,一些天敌昆虫,比如寄生蜂和捕食性天敌,可以有效地限制害虫数量的增长。
我们可以通过引进这些天敌昆虫的方式来进行生物防治。
化学防治也是一种可以考虑的方法。
在星天牛和光肩星天牛的幼虫阶段,我们可以使用一些有效的杀虫剂进行喷洒,来消灭害虫的数量。
但需要注意的是,化学防治药剂必须选用对目标害虫具有较高毒力效果的杀虫剂,且要按照农药的使用说明来正确使用,避免对农作物和环境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农田管理者还可以通过生态防治的方法来控制星天牛和光肩星天牛的数量。
调整种植结构,采取轮作、套种、混播等方式,避免单一作物的长期连作,减少害虫的滋生条件。
加强土壤管理,保持土壤的肥力和通气性,有助于减少害虫的滋生。
在害虫孳生期适时进行采收和清理残茬,破坏害虫的生境,也是一种有效的生态防治方法。
农田管理者在进行星天牛和光肩星天牛的防治工作时,应该定期进行害虫监测和调查,及时了解害虫的种群密度和分布情况,从而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光肩星天牛
![光肩星天牛](https://img.taocdn.com/s3/m/3f881f233169a4517723a3da.png)
光肩星天牛中文名称:光肩星天牛学名:Anoplophoraglabripennis界:动物界门:节肢动物门纲:昆虫纲目:鞘翅目科:天牛科形态特征:成虫:体长17-39毫米,漆黑色,带紫铜色光泽。
前胸背板有皱纹和刻点,两侧各有一个棘状突起。
翅鞘上有十几个白色斑纹,基部光滑,无瘤状颗粒。
卵:长5.5毫米,长椭圆形,稍弯曲,乳白色;树皮下见到的卵粒多为淡黄褐色,略扁,近黄瓜子形。
幼虫:体长50-60毫米,乳白色,无足,前胸背板有凸形纹。
蛹:体长30毫米,裸蛹,黄白色。
分布:中国、朝鲜半岛、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生活史及习性:一年发生一代,或两年发生一代。
以幼虫或卵越冬。
来年四月份气温上升到摄氏l0度以上时,越冬幼虫开始活动为害。
五月上旬至六月下旬为幼虫化蛹期。
从做蛹室至羽化为成虫共经41天左右。
六月上句开始出现成虫,盛期在六月下旬至七月下旬,直到十月份都有成虫活动。
六月中旬成虫开始产卵,七、八月间为产卵盛期,卵期16天左右。
六月底开始出现幼虫,到十一月气温下降到摄氏6度以下,开始越冬。
光肩星天牛主要为害加杨、美杨、小叶杨、旱柳和垂柳等树。
幼虫蛀食树干,为害轻的降低木材质量,严重的能引起树木枯梢和风折;成虫咬食树叶或小树枝皮和木质部,飞翔力不强,白天多在树干上交尾。
雌虫产卵前先将树皮啃一个小槽,在楷内凿一产卵孔,然后在每一槽内产一粒卵(也有两粒的),一头雌成虫一般产卵30粒左右。
刻槽的部位多在3-6厘米粗的树干上,尤其是侧枝集中,分权很多的部位最多,树越大,刻槽的部位越高。
初孵化幼虫先在树皮和木质部之间取食,25-30天以后开始蛀入木质部;并且向上方蛀食。
虫道一般长90毫米,最长的达150毫米。
幼虫蛀入木质部以后,还经常回到木质部的外边,取食边材和韧皮。
榆树光肩星天牛防治
![榆树光肩星天牛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a2c67c6c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41.png)
榆树光肩星天牛防治
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glabripennisMotsch)属天牛科,国内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中南等地区近20个省市,它是一种很大的、子弹型的甲虫,黑色的体壳有光泽并带白色斑点。
这种甲虫大约一英寸长,头上有很长的鞭状触角,触角为黑色带白环。
光肩星天牛的幼虫呈乳白色,钻孔在树干和树枝里,使树液从受害处大量涌出。
成虫在树皮上留下半英寸或更宽的圆洞。
如果不及时防治,光肩星天牛病虫害一旦进入某一个地区,就可以迅速扩散并致使树木死亡。
防治方法:
1.树干涂白。
用50%辛硫磷与石灰配制而成的涂白剂,于天牛产卵前在树干基部向上2米高的部位用配制的涂白剂涂白,可有效防止成虫产卵,并可抑制其卵孵化成幼虫。
2.锤击灭卵。
光肩星天牛产卵盛期,在遭受虫害的果园和榆树林内,可采取用锤击树干上虫卵的方法进行灭卵。
3.刮除虫源。
结合修剪疏枝,查看树杈处的天牛虫卵,在产卵期刮除虫卵。
在6~7月份,如发现树干基部向上2米内的粗糙部位有天牛虫卵或孵化出的天牛幼虫,可用刀刮除,并在刮口处涂石硫合剂。
4.人工刺杀。
一旦发现虫孔处多粪多木屑,可用铁丝伸入虫孔处杀死幼虫。
5.注药封口。
用40%氧化乐果100倍液注入虫孔,再用泥土封孔,熏杀幼虫。
6.成虫大而笨,可以捕捉灭虫。
或喷施8%的绿色威雷300倍至
400倍液每15天喷一次。
星天牛与光肩星天牛区别及防治
![星天牛与光肩星天牛区别及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e1937204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04.png)
星天牛与光肩星天牛区别及防治星天牛和光肩星天牛是两种常见的害虫,它们经常被发现在果园和森林中,对果树和林木造成严重的破坏。
本文将对这两种害虫进行详细的描述,包括它们的区别和防治方法。
首先来看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也被称为漫天牛或星斑天牛。
它是一种来自东亚地区的害虫,主要寄生在果树和一些硬木树上。
星天牛的成虫体长约2.5-3.5厘米,外观鲜艳,有蓝黑色的甲壳和白色斑点。
星天牛的幼虫是它们造成破坏的主要原因,它们以树木的内皮和木质部为食,会导致树木逐渐枯死。
这两种害虫造成的危害是相似的。
它们会啃食树木的内皮和木质部,破坏树木的结构和功能。
长期以来,这两种害虫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了巨大的林木和果树损失。
及早发现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针对星天牛和光肩星天牛的防治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监测和检测:定期检查果树和林木,尤其是寄主树木的幼苗部位。
虫害初期会出现一些症状,如树皮裂纹、干枯、叶片瘪曲等,这些都是检测害虫的线索。
可以使用诱捕器具和粘虫板等工具,以吸引和捕捉成虫。
2. 销毁和隔离:一旦发现疑似感染的树木,应立即采取措施销毁或隔离。
可以将已被感染的树木砍伐或割掉,并将其烧毁,以防止害虫的进一步传播。
3. 化学防治:在一些严重受害的果园或森林,可以考虑使用化学农药进行喷洒,以杀死害虫。
使用农药应遵循安全操作规范,并且在保证环境和人身安全的前提下使用。
4. 生物防治:一些天敌和寄生虫可以帮助控制星天牛和光肩星天牛的数量。
可以鼓励和保护这些天敌和寄生虫的生存环境,以达到生物防治的目的。
星天牛和光肩星天牛是果树和林木主要的害虫之一,它们的幼虫以树木为食,会导致树木的死亡。
监测和检测、销毁和隔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是有效控制这两种害虫的方法。
及早采取防治措施,可以保护果园和森林的健康。
星天牛与光肩星天牛区别及防治
![星天牛与光肩星天牛区别及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5c7056f4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8b.png)
星天牛与光肩星天牛区别及防治
星天牛和光肩星天牛都属于天牛科,在外形上两者相似,但也有一些明显的区别。
1.体型:光肩星天牛略小于星天牛,且光肩星天牛的前胸板比星天牛略窄。
2.颜色:星天牛体表呈棕黑色,背部具有明显的深色斑点;光肩星天牛体表也呈棕黑色,但是没有明显的斑点。
3.习性:星天牛主要危害阔叶树、常绿树、果树等,嗜好广泛;光肩星天牛较为喜欢
桑树、梅树、枇杷树等。
4.生息区域:星天牛分布范围比较广泛,主要分布在中国以及东南亚、日本等地;光
肩星天牛分布范围较窄,主要分布在中国南方地区。
天牛危害主要表现为幼虫在树干、枝条内挖掘成通道,影响树木的叶片生长和透光性,进而影响树木的生长和发育。
对于天牛的防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固定性落叶松树干涂抹药物:这种方法适用于较为固定的树木,可以涂抹一些特殊
的药物来防治天牛,其中顺果壳、注平树脂等都是有效的方法。
2.药物喷洒:对于高大的树木,喷洒药物的防治方式就比较合适。
常用的药物有毒死蜱、丁硫菊酯等。
3.树干粘虫板:树干粘虫板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防治方法,通过将树干粘虫板安装在树
干上,可以将树干上的天牛粘在板上,达到防治的目的。
4.砍伐:对于病状过重无法治愈的树木,可以考虑砍伐。
砍伐后的树木及时清理和处理,防止病害继续扩散,避免对周围树木的污染。
总之,防治天牛需要持之以恒,加强树木的管理与维护,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预防天牛的危害。
星天牛与光肩星天牛区别及防治
![星天牛与光肩星天牛区别及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e5ed1079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45.png)
星天牛与光肩星天牛区别及防治【摘要】星天牛和光肩星天牛是两种常见的害虫,它们在农田中常常带来很大的危害。
本文首先介绍了这两种害虫的外形特征、生态习性以及危害方式的区别,然后对它们的防治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包括防治效果的比较。
通过对比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两种害虫,制定更有效的防治策略。
结论部分总结了星天牛和光肩星天牛的区别及防治重点,同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农作物,减轻害虫对农田的危害,保障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星天牛、光肩星天牛、外形特征、生态习性、危害方式、防治方法、防治效果、研究方向、区别、防治重点、总结、引言、正文、结论1. 引言1.1 介绍星天牛与光肩星天牛星天牛和光肩星天牛都是属于昆虫界鞘翅目天牛科的害虫,对果树和林木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星天牛的成虫体长约1.5厘米,体色为青铜色,翅膀有光泽,前翅中央有黑色斑块。
而光肩星天牛的成虫体长约1.2厘米,体色为暗褐色,翅膀具有金属光泽,肩部具有明显的白色斑块。
这两种害虫在不同的季节和环境中出现,其中星天牛主要在5月至8月为害,分布于华北、东北和东部沿海地区;而光肩星天牛主要在8月至10月为害,分布于华南和华东等地区。
对于果树和林木的危害程度,星天牛和光肩星天牛都以成虫为害,通过吸食植物汁液和卵生产,导致植物叶片枯黄、生长迟缓甚至死亡。
及早发现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对防治这两种害虫至关重要。
1.2 危害程度和分布区域星天牛与光肩星天牛是常见的害虫,在农业生产中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星天牛主要危害的是果树、葡萄、草莓等作物,而光肩星天牛则主要危害的是蔬菜作物。
它们以幼虫为害,幼虫以植物根部、茎秆和果实等为食,造成植株萎蔫、死亡甚至导致产量减少。
在一些地区,星天牛的危害程度比光肩星天牛更为严重,造成的经济损失也更加巨大。
星天牛和光肩星天牛分布广泛,几乎遍布全国各地,尤其是在气候温暖潮湿的地区更为常见。
由于它们的繁殖力强,一旦发生大面积危害,很容易造成重大损失。
浅谈光肩星天牛的危害特性及防治措施
![浅谈光肩星天牛的危害特性及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115dabf3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f0.png)
绿色植保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 Motsch.)又名柳星天牛、白星天牛,属鞘翅目、天牛科、沟胫天牛亚科、星天牛属,是林业重要钻蛀型害虫。
近年来在广饶县发生迅速,危害较广,对果树(苹果、梨、李、梅、樱桃等)生长构成严重威胁。
光肩星天牛成虫咬食寄主树叶或小树枝皮,幼虫在树干打孔钻蛀,危害轻的限制树体生长,严重的引起树体枯梢风折。
采取具有无公害的药剂及释放天敌等生物防控措施,结合人工捣毁虫卵、灯诱捕杀成虫一系列物理综合防控,达到环保、长效、低成本的目标。
由于光肩星天牛的危害隐蔽,注药防治和树干喷药作为常规的防控措施、由于操作技术和药剂配比不当,树干内部的虫口密度依然较高。
根据笔者对该害虫的危害特性与综合防治措施的初步研究,探索综合防治光肩星天牛技术。
通过在孙武湖林场和西苑林场推广应用防治新技术、新配方,并结合人工、物理及生物防控等多种措施,可有效提高光肩星天牛的防治效果。
1光肩星天牛的危害特性1.1光肩星天牛危害情况的调查1.1.1设置标准地在孙武湖生态林场,设置2块标准地,立地条件相同,树种包括家杨、泡桐、悬铃木、刺槐、旱柳和垂柳。
其中1号样地采取2%噻虫啉微囊悬浮剂500倍液树干喷药的常规防治措施,2号样地采取生物、物理及化学等综合防控措施。
防治结束后,2块标准地分别选取50株胸径在20厘米左右的成树,对寄主树种的羽化孔、排屑孔、产卵刻槽做好记录,计算出每株平均值。
2块样地每个树种随机抽取3株,剖开树干,查看虫口率,做好记录,计算出每株平均值(表1、表2)。
调查于2020年3月至2021年5月进行。
表11号标准地光肩星天牛危害情况统计序号123456树木名称旱柳垂柳悬铃木刺槐泡桐家杨产卵刻槽/(个/株)13.29.22.12.53.17.8排屑孔/(个/株)3.11.20.21.50.32.1羽化孔/(个/株)15.48.21.22.23.10.0活虫口201651079死虫口1110表22号标准地光肩星天牛危害情况统计序号123456树木名称旱柳垂柳悬铃木刺槐泡桐家杨产卵刻槽/(个/株)14.38.22.22.73.56.8排屑孔/(个/株)4.11.10.31.60.41.9羽化孔/(个/株)16.27.31.12.02.80.1活虫口21111死虫口20158985 1.1.2对比分析由表1可知,1号样地旱柳活虫20头,死虫1头,虫口死亡率为4.8%;垂柳活虫16头,死虫1头,虫口死亡率为5.9%;悬铃木活虫5头,死虫0头,虫口死亡率为0%;刺槐活虫10头,死虫1头,虫口死亡率为9%;泡桐活虫7头,死虫0头,虫口死亡率为0%;家杨活虫9头,死虫0头,虫口死亡率为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肩星天牛小编C&C小时候把天牛叫做“水牛”,因为夏天的雨后,树林里的地上就会掉下来很多天牛,会和小伙伴们一起去把它捉回来当作玩具,胆子大一点的,去头,翅,腿,用油炸着吃。
天牛幼虫食性杂,蛀食为害杨、柳、槭、榆、元宝枫、樱花、泡桐、海棠、苹果、红叶李、刺槐等。
1-2年发生一代,以幼虫在枝干内越冬。
3月中旬越冬幼虫开始活动,5月下旬成虫羽化,7月中旬到8月下旬为产卵盛期。
光肩星天牛幼虫一般选择距离树干基部2米以上的中等枝干蛀食。
低龄幼虫有25~30天在韧皮部取食,钻蛀部位有长粒状锯末屑,部分外观有伤流。
成虫迁飞性不强,喜在被害树上产卵,产卵时也先在树皮表面啃咬出产卵槽,每槽内产卵一粒。
1头雌虫可产卵40粒左右。
光肩星天牛和星天牛的区别在此注明一下:区别一是成虫体型,光肩星天牛个体较小,略细长型,星天牛个体较大,短粗型;二是看成虫鞘翅基部有无瘤状颗粒。
目前消灭天牛的办法,人工捉成虫;产卵期敲击产卵刻槽;成虫羽化期喷药;树干打孔注药;封堵排粪孔等。
天牛的天敌昆虫有:花绒寄甲、管氏肿腿蜂、蒲螨等。
尤其管氏肿腿蜂的利用,有一定效果。
附:光肩星天牛防治技术规程,来源:中国森防信息网光肩星天牛防治技术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 (Motsch.)(又名黄斑星天牛Anoplophora nobilisGanglbauer)(以下简称天牛)防治策略、虫情监测、防治技术、防治效果检查等。
本标准适用于我国范围内的光肩星天牛综合治理,其它蛀干类天牛防治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452 56%磷化铝片剂GB 12475 农药贮运、销售和使用的防毒规程LY/T1681 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及成灾标准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标准地sample plot为调查天牛发生情况和防治效果,人为判断选出期望代表预定林分总体的典型地块。
分临时标准地和永久标准地两种,前者是调查时临时设置的非固定标准地,后者用于长期、定期监测用的固定标准地。
3.2 有虫株率attacking rate有虫株数占实际调查总株数的百分比。
3.3 虫口密度population density平均每株寄主树有天牛幼虫的数量。
实地调查时可按天牛幼虫的新鲜排粪孔计算。
3.4 目的树种target trees又称主栽树种,是森林经营者为达到预期利益或目标所栽植的主要树种。
3.5 诱饵树种attractive trees天牛喜食、对天牛引诱作用强的树种。
用来诱集并集中防治天牛,以减轻天牛对目的树种的危害。
3.6 寄主树种host trees天牛取食并能繁殖后代、能造成危害的树种。
3.7 非寄主树种non-host trees天牛不取食或取食但不能繁殖后代、不能造成危害的树种。
3.8 伐根嫁接stump grafting林木采伐后,利用伐根韧皮部和形成层的活动能力,用枝接的方法将优良品种接穗嫁接到伐根上,使接穗成活并生长。
3.9 动态管理dynamic management因地制宜,适时采取梯度龄级造林,并在不影响林分整体功能的前提下,有计划、分年度采伐达到生理成熟、进入天牛高发期前的寄主树种,始终保持林分低虫口密度、低受害水平的一种管理模式。
4 防治策略4.1 总体思路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出发点,以实现可持续控制为目标,贯彻“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方针,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分区治理。
实行动态管理,加强虫情监测,以营林措施为主,药剂防治为辅,协调运用人工、生物、物理、药剂等防治措施,逐步降低有虫株率和虫口密度,减轻危害程度,实现有虫不成灾。
4.2 分区治理天牛防治区划分为老发生区、新发生区和未发生区,划分标准见表1。
表1 天牛防治分区划分标准防治分区老发生区新发生区未发生区划分标准天牛发生或传入5a以上(包括5a)的区域。
天牛新传入地区或传入5a 以下、发生面积较小的区域。
所有未发生区或以前发生但经治理后未见发生的区域。
4.3 分类施策4.3.1 老发生区采取的主要措施:——加强虫情监测,准确掌握种群发生动态;——以治理为主,从发生区外围开始,逐步向内压缩发生面积,做到治理一片,控制一片,巩固一片;——对重度危害的衰弱木、濒死木及成过熟林以更新改造为主,加强虫害木管理及除害处理。
对有虫株率和虫口密度较低的中幼龄林以药剂防治为主,同时辅以人工、物理等其它措施实施综合治理。
4.3.2 新发生区采取的主要措施:——加强虫情监测,准确掌握种群发生动态;——以拔点除源、治点保面为主,对虫害木及时进行皆伐或强度卫生伐,根除虫源,再辅以其他措施实施综合治理。
4.3.3 未发生区采取的主要措施:——加强监测和普查,应重点监测与天牛发生区毗邻地区;——及时发现,及时治理。
4.4 动态管理4.4.1 造林设计时有计划、有规律地合理设置林木龄级,适度拉开网内格间、带内行间的造林时间,使林网的林龄形成梯度。
4.4.2 当林木达到生理成熟、生态功能开始衰退、天牛等蛀干类害虫进入高发期前,采取轮伐方式对林分进行采伐更新。
4.4.3 条件恶劣地区,可采取逐步隔行采伐的措施。
在应采伐的林分边行,先栽植树木,待其成活后伐除或隔行采伐老龄木。
5 虫情监测5.1 踏查5.1.1 时间每年2次,即春季(4月~5月)幼虫开始活动后和秋季(9月~10月)越冬前。
5.1.2 路线在天牛未发生区或发生区周围,根据森林资源分布图,选定踏查路线。
主要沿道路、林网、村屯,重点对车站等货物集散地、木材加工厂周边的林木进行踏查。
按每500株~1000株树选1株样株的比例,进行调查。
5.1.3 调查内容天牛成虫产卵刻槽,天牛幼虫排出的木丝,成虫羽化孔。
5.2 标准地调查在已发生区,设立适当数量的固定标准地或临时标准地,一般200亩片林或1000亩林网设一块标准地。
每块标准地内的树木不少于200株。
每标准地内选取有代表性的标准株20株,进行发生为害程度调查。
5.3 发生程度划分执行LY/T1681中的有关规定。
6 防治技术6.1 营林技术6.1.1 树种配置合理配置目的树种、非寄主树种和一定比例的诱饵树种。
可根据本地区树种资源情况,选择适生树种和乡土树种进行配置。
配置技术参见附录A。
6.1.2 诱饵树设置与管理诱饵树在林分中应均匀分布,株间或行间混交均可。
适当控制诱饵树高度,准确掌握诱饵树上天牛发生动态,及时防治。
早期可采取插药签、人工砸卵或药剂防治等措施。
天牛虫口密度高、危害严重时,应及时伐除诱饵树或截干处理,并迅速恢复诱饵树比例。
6.1.3 伐根嫁接抗性树种参见附录B。
6.1.4 高干截头在春季叶芽萌动前,截掉受害严重的林木干部一定高度的有虫部分。
伐下的树干、树冠等应在天牛羽化飞出前除害处理。
对萌生枝条可适度修整,按方位均匀保留枝条。
6.1.5 萌芽更新一般在早春砍伐被害木。
伐桩高度5cm~7cm,伐桩应及时埋湿土。
萌芽后及时除蘖、除草,适时灌水,防止牲畜等其它动物啃食。
一般在6月~7月定干,不同方位留2个~3个生长旺盛的萌条。
6.1.6 清理虫害木6.1.6.1 清理对象天牛重度危害的衰弱木、濒死木及成过熟林,防治规划或设计中涉及的寄主林木。
6.1.6.2 清理时间及程序秋季落叶后至春季发芽前统一清理。
清理前组织技术人员进行详细调查,标记出应清理的林木,做好设计,并取得林木采伐指标。
清理时先外后内,四面压缩或从发生区边缘开始,向内逐步推进。
6.1.6.3 虫害木管理采伐后的林木,按干、枝、冠分类,枝桠集中处理,树干编号,集中堆垛,在成虫羽化前进行除害处理。
6.2 除害处理6.2.1 熏蒸处理参见附录C。
6.2.2 加工处理对虫害木进行制板、粉碎、制纸浆、制胶合板等处理。
制板时加工厚度2cm以下。
6.2.3 水浸处理砍伐下来的虫害木集中放于水中或石灰水中,浸泡40d以上。
6.3 药剂防治6.3.1 树干打孔注药参见附录D。
6.3.2 树干(冠)喷雾成虫羽化初始期、高峰期,对天牛集中连片危害的林分进行树干、大侧枝、树冠地面常量、超低量喷雾,以微湿为宜。
常用药剂及剂量参见附录E。
6.3.3 药剂堵(注)排粪孔清理排粪孔,向内注入或塞入药剂,用泥封口。
作业时应按GB 12475规定做好安全防护。
常用药剂及剂量参见附录E。
6.3.4 插药签2龄以上幼虫至蛹期。
用锥子或铁丝疏通天牛排粪孔,从树干上部到下部逐孔插签,用泥封孔。
插签时注意留下签桩以备效果检查。
常用药签为磷化铝药签。
作业时应按GB 12475规定做好安全防护。
6.4 人工物理防治6.4.1 捕杀天牛成虫成虫羽化期,人工捕捉成虫,集中除害处理。
6.4.2 砸卵和低龄幼虫成虫产卵期和初孵幼虫期,用小锤子砸击产卵刻槽或用刀片铲卵痕。
6.5 生物防治6.5.1 保护和招引啄木鸟保护枯朽的树木、有鸟巢穴的立木、人工挂放鸟巢,增加大斑啄木鸟Picoides major(Linnaeus)及其它啄木鸟的种群数量。
参见附录F。
6.5.2 保护和利用其它天敌保护和利用花绒寄甲DastarcushelophoroidesSharp、肿腿蜂Sclerodermaspp.、蒲螨Pyemotesspp.等天敌。
7 防治效果检查7.1 检查内容检查天牛成虫当年在树干上新产卵刻槽数、幼虫排粪孔数。
7.1.1 检查方法在未进行防治的天牛发生区选择与防治区发生情况相似的林分设立对照区,在防治区选择有代表性林分设立标准地。
标准地内随机选取20株样株,四旁绿化及防护林带每隔100株~300株各选1株,检查是否有天牛产卵刻槽和幼虫排出的新鲜木丝。
标准地的设置同5.2。
7.1.2 检查时间药剂防治效果调查在防治后3d~10d进行,其它防治在效果出现后进行。
7.1.3 效果统计有虫株率(%)=(调查有虫株数/调查总株数)×100 (1)虫口密度=调查有虫数/调查总株数 (2)虫口减退率(%)=[(防前虫口密度-防后虫口密度)/防前虫口密度]×100 (3)有虫株率减退率(%)=[(防前有虫株率-防后有虫株率)/防前有虫株率]×100 (4)校正死亡率(%)=[(防治区虫口死亡率-对照区虫口死亡率)/(1-对照区虫口死亡率)]×100 (5)附录 A(资料性附录)树种配置技术A.1 树种选择A.1.1 目的树种一般为当地适生树种,如新疆杨Populus albaL.var.pyramidalisBge.、河北杨P.hopeiensis Huet Chow、毛白杨P.tomentosaCarr.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