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肩星天牛概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肩星天牛
小编C&C
小时候把天牛叫做“水牛”,因为夏天的雨后,树林里的地上就会掉下来很多天牛,会和小伙伴们一起去把它捉回来当作玩具,胆子大一点的,去头,翅,腿,用油炸着吃。
天牛幼虫食性杂,蛀食为害杨、柳、槭、榆、元宝枫、樱花、泡桐、海棠、苹果、红叶李、刺槐等。
1-2年发生一代,以幼虫在枝干内越冬。3月中旬越冬幼虫开始活动,5月下旬成虫羽化,7月中旬到8月下旬为产卵盛期。光肩星天牛幼虫一般选择距离树干基部2米以上的中等枝干蛀食。低龄幼虫有25~30天在韧皮部取食,钻蛀部位有长粒状锯末屑,部分外观有伤流。
成虫迁飞性不强,喜在被害树上产卵,产卵时也先在树皮表面啃咬出产卵槽,每槽内产卵一粒。1头雌虫可产卵40粒左右。
光肩星天牛和星天牛的区别在此注明一下:区别一是成虫体型,光肩星天牛个体较小,略细长型,星天牛个体较大,短粗型;二是看成虫鞘翅基部有无瘤状颗粒。
目前消灭天牛的办法,人工捉成虫;产卵期敲击产卵刻槽;成虫羽化期喷药;树干打孔注药;封堵排粪孔等。天牛的天敌昆虫有:花绒寄甲、管氏肿腿蜂、蒲螨等。尤其管氏肿腿蜂的利用,有一定效果。
附:光肩星天牛防治技术规程,来源:中国森防信息网
光肩星天牛防治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 (Motsch.)(又名黄斑星天牛Anoplophora nobilis
Ganglbauer)(以下简称天牛)防治策略、虫情监测、防治技术、防治效果检查等。
本标准适用于我国范围内的光肩星天牛综合治理,其它蛀干类天牛防治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452 56%磷化铝片剂
GB 12475 农药贮运、销售和使用的防毒规程
LY/T1681 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及成灾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标准地sample plot
为调查天牛发生情况和防治效果,人为判断选出期望代表预定林分总体的典型地块。分临时标准地和永久标准地两种,前者是调查时临时设置的非固定标准地,后者用于长期、定期监测用的固定标准地。
3.2 有虫株率attacking rate
有虫株数占实际调查总株数的百分比。
3.3 虫口密度population density
平均每株寄主树有天牛幼虫的数量。实地调查时可按天牛幼虫的新鲜排粪孔计算。
3.4 目的树种target trees
又称主栽树种,是森林经营者为达到预期利益或目标所栽植的主要树种。
3.5 诱饵树种attractive trees
天牛喜食、对天牛引诱作用强的树种。用来诱集并集中防治天牛,以减轻天牛对目的树种的危害。
3.6 寄主树种host trees
天牛取食并能繁殖后代、能造成危害的树种。
3.7 非寄主树种non-host trees
天牛不取食或取食但不能繁殖后代、不能造成危害的树种。
3.8 伐根嫁接stump grafting
林木采伐后,利用伐根韧皮部和形成层的活动能力,用枝接的方法将优良品种接穗嫁接到伐根上,使接穗成活并生长。
3.9 动态管理dynamic management
因地制宜,适时采取梯度龄级造林,并在不影响林分整体功能的前提下,有计划、分年度采伐达到生理成熟、进入天牛高发期前的寄主树种,始终保持林分低虫口密度、低受害水平的一种管理模式。
4 防治策略
4.1 总体思路
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出发点,以实现可持续控制为目标,贯彻“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方针,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分区治理。实行动态管理,加强虫情监测,以营林措施为主,药剂防治为辅,协调运用人工、生物、物理、药剂等防治措施,逐步降低有虫株率和虫口密度,减轻危害程度,实现有虫不成灾。
4.2 分区治理
天牛防治区划分为老发生区、新发生区和未发生区,划分标准见表1。
表1 天牛防治分区划分标准
防治分区老发生区新发生区未发生区
划分标准天牛发生或传入5a以上(包括5a)的区域。天牛新传入地区或传入5a 以下、发生面积较小的区域。所有未发生区或以前发生但经治理后未见发生的区域。
4.3 分类施策
4.3.1 老发生区
采取的主要措施:
——加强虫情监测,准确掌握种群发生动态;
——以治理为主,从发生区外围开始,逐步向内压缩发生面积,做到治理一片,控制一片,巩固一片;
——对重度危害的衰弱木、濒死木及成过熟林以更新改造为主,加强虫害木管理及除害处理。对有虫株率和虫口密度较低的中幼龄林以药剂防治为主,同时辅以人工、物理等其它措施实施综合治理。
4.3.2 新发生区
采取的主要措施:
——加强虫情监测,准确掌握种群发生动态;
——以拔点除源、治点保面为主,对虫害木及时进行皆伐或强度卫生伐,根除虫源,再辅以其他措施实施综合治理。
4.3.3 未发生区
采取的主要措施:
——加强监测和普查,应重点监测与天牛发生区毗邻地区;
——及时发现,及时治理。
4.4 动态管理
4.4.1 造林设计时有计划、有规律地合理设置林木龄级,适度拉开网内格间、带内行间的造林时间,使林网的林龄形成梯度。
4.4.2 当林木达到生理成熟、生态功能开始衰退、天牛等蛀干类害虫进入高发期前,采取轮伐方式对林分进行采伐更新。
4.4.3 条件恶劣地区,可采取逐步隔行采伐的措施。在应采伐的林分边行,先栽植树木,待其成活后伐除或隔行采伐老龄木。
5 虫情监测
5.1 踏查
5.1.1 时间
每年2次,即春季(4月~5月)幼虫开始活动后和秋季(9月~10月)越冬前。
5.1.2 路线
在天牛未发生区或发生区周围,根据森林资源分布图,选定踏查路线。主要沿道路、林网、村屯,重点对车站等货物集散地、木材加工厂周边的林木进行踏查。按每500株~1000株树选1株样株的比例,进行调查。
5.1.3 调查内容
天牛成虫产卵刻槽,天牛幼虫排出的木丝,成虫羽化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