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特性分析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速公路交通流分布特性
三、行车速度的统计分布特性
表征车速统计分布特性的特征车速*常用: 1.中位车速
也称50%位车速,是指在该路段上在该速度以下行驶的车辆数与在该速度 以上行驶的车辆数相等。在正态分布的情况下,50%位车速等于平均车速。 2.85%位车速
在该路段行驶的所有车辆中,有85%的车辆行驶速度在此速度以下,只有 15%的车辆行驶速度高于此值,交通管理部门常以此速度作为某些路段的限制 车速。 3.15%位车速与速率波动幅度
频率%
速度分布特性
➢ 高速公路
沈大路和沈本路调查的各车型及各车道的速度分布 概率曲线显示。车速分布规律基本一致,都大致服从 正态分布,三种车型的速度期望值也大致相等。另外 ,由内侧与外侧车道的速度分布曲线可知,内侧车道 的车速明显高于外侧车道。
➢一般公路
一般公路调查路段的速度分布概率曲线图中可以看出, 一般公路的大、中、小三种车型的速度分布比较接近, 且分布也接近正态分布。一级路内侧车道的车速期望值 略高于外侧车道。
二、时间平均车速与区间平均车速*
1.时间平均车速(Time Mean Speed,TMS)
单位时间内测得通过道路某断面各车辆的点车速,这些点速度的算术平均值,
即为该断面的时间平均车速。 ——时间平均车速 ——第i辆车的点速度
2.空间平均车速(Space Mean Speed,SMS) 在某一特定瞬间,行驶于道路某一特定长度内的全部车辆的车速分布的平均值, 当观测长度为一定时,其数值为地点车速观测值的调和平均值。
—行驶路段的长度 —第i辆车行驶 距离所用的时间
3.时间平均车速与空间平均车速的关系 由时间平均车速推算空间平均车速 ——时间平均车速观测值的均方差
由空间平均车速推算时间平均车速 ——空间平均车速观测值的均方差
例1.设有3辆汽车,分别以20、40、60km/h的速度通过长度为 10km的路段,试求时间平均车速和空间平均车速。
交通特性分析
2020/8/18
一、基本定义*
1.地点车速(Spot Speed) 车辆通过某一地点时的瞬时车速。
2.行驶车速(Running Speed) 由行驶某一区间所需时间(不包括停车时间)及其区间距离求得
的车速。 3.运行车速(Operating Speed)
指中等技术水平的驾驶员在良好的气候条件、实际道路状况和 交通条件下所能保持的安全车速。 4.行程车速(Travel Speed)
(1)街道类型及等级 (2)平面线型 (3)纵断面 (4)车道数及车道位置 (5)视距 (6)侧向净空 (7)路面
4.交通条件对车速的影响 (1)交通量 (2)交通组成 (3)超车条件 (4)交通管理 (5)交通环境
第二章 交通流特性
第四节 密度特性
一、交通密度基本定义(Density)
1、概念:指在某一瞬间内单位长度道路上的车辆数,又称车 流密度,单位为:辆/km。K=N/L
意义类前。在高速公路和快速道路上,为了行车安全,减少阻塞排队现象 ,要规定低速限制,因此15%位车速测定是非常重要的。
85%位车速与15%车速之差反映了该路段上的车速波动幅度,同时车速分 布的标准偏差S与85%位车速和15因素
1.驾驶员对车速的影响 2.车辆对车速的影响 3.道路对车速的影响
在道路的一定路段上,车辆总长度与路段总长度之比称为空 间占有率,通常以百分数表示。车流密度只能表示车流的密集程度 ,而空间占有率则能反映某路段上车队的长度。其表达式如下:
• 2.时间占有率: 在道路的任一路段上,车辆通过时间的累计值与观测总时间的
比值称为时间占有率,通常以百分数表示。其表达式如下:
三、车头间距和车头时距
解:先求时间平均车速:
再求空间平均车速
三、行车速度的统计分布特性
行车速度与交通量一样也是一个随机变量。研究表明,在乡村公路 和高速公路路段上,运行车速一般呈正态分布,在城市道路或高速公路 匝道口处,车速分布比较集中,一般呈偏态分布,如皮尔逊Ⅲ型分布。
对行车速度进行统计分析,一般要借助车速分布直方图和车速频率 、累计频率分布曲线,如图示。
2、意义: • 车流密度大小反映一条道路上的交通密集程度。对于同一条
道路,可不考虑车道数;对于具有不同车道数的道路,为使 车流密度具有可比性,车流密度应按单车道定义,单位:辆 /km/车道。 • 密度是交通流中重要的参数,因为它直接反映了交通需求量 。 • 密度还可以近似地用来衡量驾驶员操纵车辆的舒适性和灵活 性。
行程车速又称区间车速,是车辆行驶路程与通过该路程所需的 总时间(包括停车时间)之比。
5.临界车速(Critical Speed) 指道路达到理论通行能力时的车速,对于选择道路等级具有重
要作用。 6.设计车速(Design Speed)
指在道路交通与气候条件良好的情况下仅受道路物理条件限制 时所能保持的最大安全车速,用作道路线形几何设计的标准。
微观参数对许多交通分析是有用的,如在通行能力 的计算和交通流理论中的应用。
第三章 交通流特性
第五节 交通流基本特性及其相互关系
一、交通流三参数基本关系
连续流 没有外部固定因素(如交通信号)影响的不间断的交 通流。
密度是瞬间值,随着观测的时刻、路段长度而变化,是 平均值。 3、密度的应用:管制、事故探测、服务水平
二、车道占有率(Occupancy)
由于密度是瞬时值,随观测的时间或区间长度而变化,而且反 映不出与车辆长度和速度的关系,尤其当车辆混合行驶时,密度的 高低,并不能明确地表示交通流的状态,所以在交通工程中又引用 了车道占有率的概念来表示车流密度。车道占有率包括空间占有率 和时间占有率两种。 • 1、空间占有率
• 1、车头间距(Spacing):是指一条车道上前后相邻车辆之 间的距离,用车辆上有代表性的点来测量,如前保险杠或 前轮。
• 2、车头时距(Headways):是前后两辆车通过车行道上某一 点的时间差,也是用车辆上有代表性的点来测量。 对观测路段上所有车辆的车头时距和车头间距取平 均值称为平均车头时距和平均车头间距。平均车头间距和 平均车头时距与宏观参数的关系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