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情感,以情施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渗透情感,以情施教
【摘要】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渗透情感,以情施教,以情促学,引导情感投入;以教师情激学生情;激学生情悟课文情。【关键词】初中语文;情感教学;学生
情感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途径创设情感氛围,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从而激发学习兴趣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在语文教学中,有着特殊的作用。中学语文教材,体裁多样,内容丰富,有说理严谨的论说文,有诗情画意的散文,有情景交融的诗歌,有引人入胜的小说在上这些课文时,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渗透情感,以情施教,以情促学,重视对学生的情感熏陶。
一、引导情感投入
情感指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和体验,它是人的需要和客观事物之间关系的反映。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所选的记叙文、散文、古诗文等名篇,感情丰富,课文是以作者的“情”来贯穿,所以教师在授课时就应当用“情”来导入,来贯穿。
(一)动情朗读法
动情朗读,也就是美读,是把无声的语言变为有声的语言,是对文字信息的再创作。语文是有声艺术,学语文就是要朗读。充满情意的朗读,可以让人凝思静想,也可以让人潸然泪下。教学中,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受到感染,也会由单纯的欣赏者变为主动参与者。
(二)激情导入法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课堂上师生必须互动,教学能否成功,必须看能否引起学生的共鸣,而课文中的情就是促使师生共鸣的催化剂。教师要善于抓住文中的情感去创造一个氛围,把学生带入课文的“角色”中。引导学生的情感投入,学生马上给带进了特定的虚拟情境中,此时学生很容易地就进入角色。情感引导法,可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的情思奔涌而出,此时的学生,他们的朗读一定充满感情,他们的表达一定有感而发。
教师用情去引导,学生用情去理解,寓情于教,既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学生既学到知识,又培养了思维能力。
二、以教师情激学生情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自己的情感去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它们与教师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一)精心设计自己的课堂语言
以自己饱含情感的口头语言去激励学生的情感。“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在导入新课时,教师积极营造一种以情夺人、为之一惊的教学氛围,从而激励学生“我要学”的学习情趣。在讲课过程中,教师动情、引情、学生入情、抒情,充分发挥情感的信号功能。我在执教《一面》的导语是这样设计的:在二十世纪的文学殿堂里,矗立着一座孤傲、瘦峭的丰碑,他用如刀似戟的文字撑起了国人的脊梁。在整个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他挺身而出,以震耳发聩的文字击出中华民族的最强音。他逝世后,各界人民群众深切缅怀,他的文字,他的风骨,他的“俯首甘为孺子牛”。本
文作者就是当初那个深受关爱的文学青年。我以充满感情的语调开始我的这一堂课,学生也沉浸在一片肃静当中。这一堂课的效果相当好。当然,精心设计课堂语言并非就是设计精妙的导入,在整堂课中,教师必须注意语言的组织,要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妙语连珠。因此,我们教师在教学时,如果能绘声绘色地描摹出作品的境界,引导学生身临其境,让学生陶醉其间,使之通过亲身的情感体验,必然能产生“豁人耳目”的美感,从而自然受到情感的熏染。(二)教师要展示自己的体态表情
以自己饱含情感的体态语言去激励学生的感情。中国人往往过于含蓄,不敢过分表现自已的大胆、夸张。特别是女教师很害羞,不好意思,所以只好表现得平淡点了。但是我认为,大胆的体态表情更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更能长时间的吸引学生的眼球。曾经有听过一位优秀教师执教《乡愁》一课。她先作范读,只见她时而闭上眼睛;时而以手抚胸;时而抬头长吟。此时,教师陶醉了,学生也陶醉了。如此饱含情感的体态语言怎能不激励学生的感情!试想:如果在教学时,教师带着一副“铁板的脸”,一双“古板的眼”,还有一颗“冰冷的心”去对待学生,教师自己没有情,课堂气氛必定如一潭死水,不会起半点涟漪,又怎么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呢?
三、激学生情悟课文情
(一)引导学生进入作品的艺术境界
好的作品都有优美的艺术境界。王国维说“:景非独为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
境界。”(《人间词话》)境界就是作者描绘的,包含深意的艺术形象,它是形象思维的产物,不仅诗、词中有境界,小说、散文、戏剧中也有。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进入作品的境界,是进行情感教育的重要途径。当我们随着作者的文笔领略《沁园春·雪》里的北国风光;《荷塘月色》中清幽寂静之夜出现的流水一般的月光,绰约多姿、清香四溢的荷花;《果树园》中喧噪的鸟雀、乱闯的甲虫、浓密的树叶、累累硕果、闪光的露珠,心情是何等愉悦,当然教学效果也就非同一般了。
(二)用作品中的情感打动学生的心灵。
情感是作品的生命。“情者文之经”“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刘勰《文心雕龙》)凡是感人的作品中都渗透着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法国文学家狄德罗说过“没有感情这个品质,任何笔调都不可能打动人心。”那些脍炙人口的名篇所以能使人爱读或流传不衰,不仅因其语言文字美,更重要的是文中,如教材展示《背影》的父子情,歌颂了《满江红》中岳飞的“待从头,收拾旧山河”的报国之情;《过零丁洋》中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救国之情;《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的“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效国之情;《纪念刘和珍君》中作者对反动派屠杀革命青年的无比愤慨之情;《出师表》中诸葛亮对蜀汉政权的赤诚忠贞之情等等。可以说,课文教材提供的是丰富饱满、叠彩纷呈的情感海洋。语文教师要做的就是引导他们进入丰富的情感世界,培养他们辨别善恶是非的能力。
总之,中学语文教学,教师要把握有限的40分钟,灵活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根据课文的特点,在教授记叙文、散文、古诗文时,恰当地采用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的情感投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渗透情感,以情施教,以情促学,重视情感熏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引入到情感教育的最佳境界,让学生善于学、乐于学。
参考文献:
[1]刘广周.初中语文情感教学浅析[j]. 教育教学论坛,2011,(13).
[2] 周彦菁. 浅议让语文课“动”起来的情感教学法[eb/lo].(2012-12 -17)[2013-04-30].http:
///a/jydt/xxzy/2012/1017/
16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