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武都高山戏的保护与传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武都高山戏的保护与传承
作者:纳康燕
来源:《丝绸之路》2016年第08期
[摘要]甘肃武都高山戏,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为重中之重。如何才能有效地进行保护与传承,是我们面临的首要问题。
[关键词]武都;高山戏;保护传承
[中图分类号]J64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6)8-0048-02
武都高山戏,为甘肃省独有的两大特色剧种之一。1959年以前鱼龙、隆兴等地人叫它“演故事”、“走过场”、“社火戏”等。1959年10月定名为“高山戏”。1965年其名见报后被陆续载入《辞海·艺术分册》、《中国戏曲文化》、《中国戏曲曲艺辞典》等书籍中。2008年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高山戏发源于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的鱼龙镇,主要流传于武都区的鱼龙、隆兴、金厂、龙坝、汉王、马街、安化、佛崖、甘泉、角弓、城关等乡镇,西和、礼县、康县、文县、成县的部分地方也有流传。鱼龙等地属高山丘陵地带,山大沟深、交通不便,农业以土豆、玉米、小麦为主。庙会、祭祀、社火等民俗活动在这里自古盛行,高山戏即是从这里的民间祭祀和传统社火中孕育、演变、发展而来的戏曲剧种。
高山戏在武都等地流传了数百年,深得当地民众喜爱。它是古代劳动人民价值观、世界观的体现,是历史的见证,是当地人民的精神食粮。挖掘、抢救、保护高山戏,对于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构建和谐社会和精神文明的建设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近年来,随着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以及人民生活和工作环境的变化,武都高山戏的传承与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制约。当前,如何做好高山戏保护与传承被当地政府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笔者认为,武都高山戏的保护应该从原生态的保护和打造原生态精品上做文章,以推动高山戏的持续传承和保护,使其薪火相传。
一、高山戏的原生态保护
(一)原生态地保护
高山戏的保护首先是原生态地的保护。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武都高山戏,是产生在武都鱼龙乡的民间戏剧剧种,一直在民间演唱与流传,自娱自乐。在上世纪80年代经专家加工搬上了舞台,推出了一批精品剧目,在省上和国家获了奖。现如今,高山戏专业演出单位已不复存在,出现了生存危机,而鱼龙乡春节期间自娱自乐的演出也出现了危机。鱼龙乡是高山戏的
发源地。在流传的基础上,其原生态地也在扩大,因此,原生态地应是以鱼龙乡为中心的武都区和西和、礼县、康县、文县、成县的部分地方。划定原生态地,就能明确高山戏生存的地域,为原生态保护提供地域依据。
原生态地的保护主要是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文化生态环境的保护。从表面上看,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文化遗产的保护似乎没有直接关系,但实际上关系是紧密的。自然地理和生态环境决定着一定地域人们的生存状态,也决定着一定地域文化的生存状态。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一方面改善了人们的生存状态,也改变了文化的生存状态。
高山戏的原生地和流传地处在陇南市武都、西和、礼县、康县、文县、成县等县区,除成县外都是国列贫困县,境内多高寒气候,植被破坏严重,干旱少雨,生态环境恶劣,改革开放前,人们思想禁锢,死守着一点薄田靠天度日,对于祭祀等一些活动特别推崇,这对于高山戏的发展与繁荣来说极为有利的。在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青壮年多数外出务工,留在农村的不是老人就是小孩,有的甚至出现了村荒,这对高山戏的传承是极为不利的。多年来,高山戏的衰微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因此保护和改善原生态地的生态环境,改善人们的生存状态,让这些地方的人能安居乐业,是高山戏原生态地保护中的首要问题。以高山戏目前发展的状况来看,以地方文化推动地方产业还没形成雏形,走以文养文的路子远远不够成熟,政府要加大投入,带动地方产业,鼓励兴办地方企业,从而带动地方经济发展,让这些原生态地的人们在本地有钱赚,不出家乡也能过上幸福的生活,从而让高山戏自然而然活跃起来。
文化生态环境的保护就是保护高山戏生存生长的文化土壤。高山戏之所以在这些地方产生和流行,是因为这些地方有其生存和发展的社会文化环境。这里的人们避灾祈福的庙会民俗、娱神自娱的春节社火民俗,用高山戏扬善惩恶、教化民众的习俗,都是高山戏生存生长的深厚的文化土壤。如“圆庄”,舞队演员从农家走出来围绕村庄走一圈,当地人叫“圆庄”。“圆庄”是高山戏“把式舞”队广场表演的特定习俗。在师公祭祀这个少有的集体性活动中,人们由起初的旁观者到逐渐地参与其中,心理上既得到了慰藉,同时辛苦劳作之后的疲乏与苦闷也得到了暂时的缓解。大家乐于参与,热烈地投入,忘我地陶醉,以至于“狂歌劲舞”。这便是人们“和歌舞以演故事”的全部心理基础。同时把当地的社火曲、山歌、酒歌、号子、春倌说春曲等旋律优美、抒情味浓的歌曲融入师公演唱的祭神曲中,使之有了许多变化。对这些民俗文化的保护是高山戏文化生态保护的重要内容。当地政府不但要支持高山戏原生态地和流传地的这些民俗文化活动,还要邀请有关专家进行现场的指导和交流,以推动高山戏的推广、传承与提高,而且还要从地方财政列出专款,通过支持原生态地成立业余剧团,修建演出(传习)场所,定期进行高山戏文艺调演,对精品节目给予奖励等方式,保护和营造好高山戏生存生长的文化环境。
(二)原生态表演形式的保护
原生态表演形式是表演类非物质文化的基因,承载着非物质文化的生命价值,是非物质文化种类和文化多元化的保证。文化种类的不同,是因为文化基因的不同。非物质文化的保护,说到底就是非物质文化基因的保护和传承,就是文化多样化的保护。原生态表演形式的变异和
丢失就是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变种和消失。原生态表演形式的保护和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键。可见对高山戏原生态表演形式保护的重要性。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但是,文化的东西,贵在独特,正因为独特,才有其独特的魅力,才让人神而往之。在继承和保护中,借鉴一些别的文化的东西是可以的,但是不能改变自身的特点与特色,而把自己变成混血儿,那就是继承该继承的,才能发展自己的,也才能保护自己的特色。
二、打造高山戏原生态精品
原来的高山戏的剧目是各地“戏模子”或传承或编写的一些故事。演出时,“戏模子”先把这些故事介绍给演员,然后分配角色,演员们即按一定程式即兴表演。无本演戏的传承现象(指传统剧目)直到1979年高山戏“戏模子”尹维新编写的大型古典高山戏《老换少》一书的出版而被打破。但是多少年来,再也没出现过一部比较成熟作品,更没有专业编剧写过高山戏,高山戏的传承依然处于口传面授的状态。在这种自生自灭的状况下,高山戏的保护与传承一直受到剧本的制约。笔者认为应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持续不断地打造高山戏原生态精品,以满足群众对高山戏文化的审美需求,解决好高山戏对人们的普遍审美吸引力的问题。高山戏的原生态保护是保护其原生态生命价值的文化元素,即高山戏文化元素的基因成分——它区别于其他戏剧的表演形式。高山戏只编故事不写剧本的传承弊端,虽然在七八十年代因《开锁记》、《咸阳讨账》、《老换少》等剧本的创作得到改善,但一大批传统剧目仍然处在无剧本的状态。加上农民演出队伍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这就使高山戏的剧目和演出长期处在粗放的低水平状态。如果不能打造剧目和演出的精品,高山戏就很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保护。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现代传媒的普及,人们的审美情趣和审美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原高山戏粗放的低水平演出已经远远不能适应人们的审美需求。只有持续不断地打造出高山戏的原生态精品,才能保证高山戏的原生态元素得到保护,提高了高山戏对人们的审美吸引力,实现高山戏真正意义上的保护。
其次,剧本是一剧之本,没有精品剧本,就不会有精品戏剧。解决的办法有:一是对传统剧目进行加工,精益求精,使之成为精品或经典;二是对其他剧种的精品、经典剧目移植改造,使之成为高山戏的精品或经典剧目;三是创作出高山戏的精品剧目,可采取两种渠道进行:一种是由武都高山戏传习所加工、改造、创作出精品剧目;另一种是用征稿评奖的办法,在全市、全省甚至全国征稿,评出获奖作品,给予奖励。四是对原来的几个剧本进行重新加工打造,赋予它新的历史意义。这个办法会激起很多原来参与过的演员很大的兴趣。
再次,政府每到春节举办高山戏文艺调演,评出精品演出节目,给予重奖。既解决了出精品的问题,又解决了群众看戏的问题,更解决了高山戏的持续传承问题。
最后,通过与地方高校、科研单位合作,成立高山戏研究所。培养人才,以推动武都高山戏的传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