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农业机械化之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的农业机械化之路
秦为胜岳阳市第十四中学
农业机械化是指农活操作由使用人畜力转移为使用机械,手工劳动被机械操作所取代的过程。
各国开展农业机械化,依据其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装备制造业水平等,因地制宜的开展,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地广人稀、耕地辽阔、工业化水平高,多进行大型农业机械化,日本四面环海、山地和丘陵就占了日本总面积的71%,平原面积狭小。
耕地面积狭小且分散,矿产资源贫乏,人口老龄化和少子化在逐步推进。
因此日本推广的主要是小型机械,不仅购置成本低,而且足以满足农业生产对于机械的需要。
目前,日本已经完全实现了农业机械化,尤其水稻生产方面,日本已经从实现了整地、育秧、插秧、田间管理、收获以及烘干各个环节的全程机械化。
水稻机械化更是做到了世界最高水平。
1978年以来,中国农业机械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正在形成一条适合于中国国情的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
农业机械化要与其他农业技术的政策相结合,既要为推广先进的现代农业技术服务,又要与继承优良传统技术相适应,从而创立中国自己的农业机器体系。
整体来看,北方大平原、新疆地区机械化水平较高,南方山地丘陵地带农业机械水平普遍较低。
主要是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比起北方大面积的平原,南方的地形条件要复杂得多。
南方地形以丘陵和山区为主,很多农作物都种植在坡耕地,每一块土地的面积都很小,地块也相对比较分散,山地多耕地散,这样的先天条件直接导致了南方
的农业生产很难实现规模效益,农机作业、转移和运输等受到限制,所以我国南方的农业机械化水平一直上不去。
在新疆和东北农村地区,农作物的耕、种、收的综合机械化率已经达到了80%以上,可是南方地区的农机化目前仍旧还处于比较低的水平,西南丘陵山区和南方的低缓丘陵山区,农作物的综合机械化率只有26%和49%左右,远远低于我国的平均水平。
东北平原是我国最适宜大型农业机械化的地区,作为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也是我国农业机械化程度最高的地区,这里平原面积广大,地形平坦,土地肥沃,人均耕地多,耕地连成一片,非常有利于机械的运作和推广。
另外,东北的重工业发达、铁路运输便利,也有利于农业的机械化发展。
由于黑土、黑钙土有机质含量高,成为世界最肥沃的土壤。
世界上仅有三大黑土区,除了我国东北平原外,还有两块是乌克兰大平原和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
具有“黑土地”之称的东北平原,由于人均耕地多、土地肥沃,机械化程度高,东北地区是全国最大的、比较稳定的商品粮基地,每年向国家提供商品粮3000多万吨,商品率达60%以上。
日本是一个多山的国家,耕地面积同样少而分散,但是日本的农业机械化水平却相当高,目前日本的农业生产已经全部实现机械化,在水稻种植中,农业机械化水平更是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日本农业械机化水平至少领先中国20年,相比之下,同样是山地多、耕地狭小而分散的中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机械化程度很低,有些地方机械化才刚刚起步。
南方山区坡耕地多,地块小而分散,自然条件严
重限制了大中型农业机械发挥作用和效益。
如果要提高这些丘陵山区的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和质量效益,不妨借鉴日本的经验,在开展丘陵、山区高标准适合机械化农田整改的前提下,推广小型农业机械,让各种农机成功进田,这样一来,中国南方农业的机械化水平自然会有所提高。
近年来我国农业生产也同样面临着人口出生育下降,农村大量的年轻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留下的也都是一些年迈的老人和年幼的孩子,在农业种植方面显得力不从心。
所以、全国推广农业机械化势在必行,但农业机械化的开展要因地制宜开展,北方大平原适宜美加大型农业机械化,建立大型商品性农业生产基地,南方低山丘陵适宜日本小型农业机械化、进行精耕细作,并重视生化技术,发展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减少农药、化肥的用量,提高农产品的品质,提高经济效益。
我国农业机械化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风雨之路,从总体上看,应该说成绩是主要的:①解放前我国基本上没有农业机械。
解放后,我国的农业机械化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很快。
到1997年,全国农业机械总动力达42016万千瓦,比 1952年的 18万千瓦增加了 2333倍;农用大中型拖拉机增加到 689051台,比 1952年的 1307台增加了 526倍;农用载重汽车875571辆,比 1952年的 280辆增加T 3126倍。
与此同时,农村电力等也都是从无到有,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②农业机械化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
农业机械的推广使用,提高了生产效率,增强了抵抗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的能力,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靠天吃饭”的状态;农业机械的使用促
使农业向农工贸一体化发展,促进了农业运输事业的发展。
③建立了相当规模的农机生产和推广体系。
培养了一支达二千万人的农机科研科技队伍。
在农业机械化的推广过程中,农民开阔了眼界,提高了科技素质。
各种基层农机厂、农机站为后来的农村工业、乡镇企业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④改革开放以来,农业机械由国家统配变为非控商品进A了市场。
农民拥有了选择购买农业机械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自主权,农机投资主体发生了由国家投资为主到以农民私人投入为主的转变,出现了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格局;另外,农业机械推广运用领域不断拓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