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2用列举法求概率(第1课时)教学设计.2用列举法求概率(第1课时)(课例教案)

25.2用列举法求概率(第1课时)教学设计.2用列举法求概率(第1课时)(课例教案)
25.2用列举法求概率(第1课时)教学设计.2用列举法求概率(第1课时)(课例教案)

25.2用列举法求概率(第1课时)教学设计

河北省承德市兴隆县半壁山中学吴海纲

一、教材分析

1、内容分析:《用列举法求概率》是人教版新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五章第二

节,本节内容分四课时完成,本次课设计是第一课时的教学。主

要内容是学习用列表法求概率。

2、地位与作用:概率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应用十分广泛。因此,初

中教材增加了这部分内容。了解和掌握一些概率统计的基本知

识,是学生初中毕业后参加实际工作的需要,也是高中进一步

学习概率统计的基础,在教材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

二、学情分析

我班学生活泼好动、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好奇心、求知欲、表现欲都非常强;在初一,初二学习基础上,他们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归纳能力,学习新知识速度快模仿能力强,具备一定的探索知识自主创新的能力,但课后复习巩固的效果较差。为了加强他们的自学能力,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根据他们的特点,本节课以学生自主探究方式完成学习,选择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适合学生的习题,由浅入深的引导,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一定练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三、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包含两步,并且每一步的结果为有限多个情形”的意义。

(2)会用列表的方法求出:包含两步,并且每一步的结果为有限多个情形,这样的试验出现的所有可能结果。

(3)学习用列表法计算概率,并通过比较概率大小作出合理的决策。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经历实验、列表、统计、运算等活动,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分析事件,计算其发生的概率。

(2)渗透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由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目标】

(1)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交流成功的经验,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和创造,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积极思维的学习习惯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2)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应用知识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地用列表法计算出现结果数目较多时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

【难点】如何灵活地列表表示出试验所有等可能的结果

五、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案、尺

学生准备:尺

六、活动流程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学生是数学学

习的主人。”为了向学生提供更多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我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用列举法求概率(第1课时)(教案)

25.2 用列举法求概率(第 1 课时) 一、教材分析 1、内容分析:《用列举法求概率》是人教版新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五章第二节,本节 内容分四课时完成,本次课设计是第一课时的教学。主要内容是学习 用列表法求概率。 2、地位与作用:概率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应用十分广泛。因此,初中教材增加 了这部分内容。了解和掌握一些概率统计的基本知识,是学生初中毕业 后参加实际工作的需要,也是高中进一步学习概率统计的基础,在教材 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 二、学情分析 我班学生活泼好动、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好奇心、求知欲、表现欲都非常强;在初一,初二学习基础上,他们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归纳能力,学习新知识速度快模仿能力强,具备一定的探索知识自主创新的能力,但课后复习巩固的效果较差。为了加强他们的自学能力,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根据他们的特点,本节课以学生自主探究方式完成学习,选择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适合学生的习题,由浅入深的引导,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一定练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三、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包含两步,并且每一步的结果为有限多个情形”的意义。 (2)会用列表的方法求出:包含两步,并且每一步的结果为有限多个情形,这样的试验出现的所有可能结果

(3 )学习用列表法计算概率,并通过比较概率大小作出合理的决策。 【过程与方法目标】 (1 )经历实验、列表、统计、运算等活动,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分析事件,计算其发生的概率。 (2)渗透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由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目标】 (1)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交流成功的经验,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和创 造,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积极思维的学习习惯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2)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应用知识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地用列表法计算出现结果数目较多时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 【难点】如何灵活地列表表示出试验所有等可能的结果 五、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案、尺 学生准备:尺 六、活动流程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学生是数学学 习的主人。”为了向学生提供更多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我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设定为以下六个环节:

用频率估计概率教案

利用频率估计概率》教案1 第一课时 ★新课标要求知识与技能: 1.当事件的试验结果不是有限个或结果发生的可能性不相等时,要用频率来估计概率. 2.通过试验,理解当试验次数较大时试验频率稳定于理论概率,进一步发展概率观念.过程与方法: 通过试验及分析试验结果、收集数据、处理数据、得出结论的试验过程,体会频率与概率的联系 与区别,发展学生根据频率的集中趋势估计概率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具体情境使学生体会到概率是描述不确定事件规律的有效数学模型,在解决问题中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思考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习惯. 2.在活动中进一步发展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当试验次数较大时,试验频率稳定于理论概率.教学难点:对概率的理解. 设计教学程序: 一、问题情境: 教师提出问题:周末市体育场有一场精彩的篮球比赛,老师手中只有一张球票,小强与小明都 是班里的篮球迷,两人都想去.我很为难,真不知该把球给谁.请大家帮我想个办法来决定把球票 给谁. 学生:抓阄、抽签、猜拳、投硬币,…… 教师对同学的较好想法予以肯定.(学生肯定有许多较好的想法,在众多方法中推举出大家较认 可的方法.如抓阄、投硬币) 追问,为什么要用抓阄、投硬币的方法呢由学生讨论:这样做公平.能保证小强与小明得到球票 的可能性一样大.在学生讨论发言后,教师评价归纳. 用抛掷硬币的方法分配球票是个随机事件,尽管事先不能确定“正面朝上” 还上“反面朝 上”,但同学们很容易感觉到或猜到这两个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一样的,各占一半,所以小强、小 明得到球票的可能性一样大. 质疑:那么,这种直觉是否真的是正确的呢引导学生以投掷壹元硬币为例,不妨动手做投掷硬币 的试验来验证一下.说明:现实中不确定现象是大量存在的,新课标指出:“学生数学学习内容应当 是现实的、有意义、富有挑战的” ,设置实际生活问题情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很容易激发学生的 学习热情,教师应对此予以肯定,并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为课堂教学营造民主和谐的气氛,也为下 一步引导学生开展探索交流活动打下基础. 二、合作游戏: 1.教师布置试验任务. (1)明确规则. 把全班分成10 组,每组中有一名学生投掷硬币,另一名同学作记录,其余同学观察试验必须在 同样条件下进行. (2)明确任务,每组掷币50 次,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认真统计“正面朝上”的频数及“正面朝 上”的频率,整理试验的数据,并记录下来. 2.教师巡视学生分组试验情况. (1)观察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是否积极参与试验活动、是否愿意交流等,关注学生是否积极思考、勇于克服困难. (2)要求真实记录试验情况?对于合作学习中有可能产生的纪律问题予以调控. 3 ?各组汇报实验结果. 由于试验次数较少,所以有可能有些组试验获得的“正面朝上”的频率与先前的猜想有出入.

第2课时用画树状图法求概率(教案)

第2课时用画树状图法求概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并掌握列表法和树状图法求随机事件的概率.并利用它们解决问题,正确认识在什么条件下使用列表法,什么条件下使用树状图法. 【过程与方法】 经历用列表法或树状图法求概率的学习,使学生明白在不同情境中分析事件发生的多种可能性,计算其发生的概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 通过求概率的数学活动,体验不同的数学问题采用不同的数学方法,但各种方法之间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应用价值,培养缜密的思维习惯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会用列表法和树状图法求随机事件的概率. 区分什么时候用列表法,什么时候用树状图法求概率. 【教学难点】 列表法是如何列表,树状图的画法. 列表法和树状图的选取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 播放视频《田忌赛马》,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齐王和他的大臣田忌均有上、中、下马各一匹,每场比赛三匹马各出场一次,共赛三次,以胜的次数多者为赢.已知田忌的马比齐王的马略逊色,即:田忌的上马不敌齐王的上马,但胜过齐王的中马;田忌的中马不敌齐王的中马,但胜过齐王的下马;田忌的下马不敌齐王的下马.田忌屡败后,接受了孙膑的建议,结果两胜一负,赢了比赛. (1)你知道孙膑给的是怎样的建议吗? (2)假如在不知道齐王出马顺序的情况下,田忌能赢的概率是多少呢?

【教学说明】情境激趣,在最短时间内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的欲望. 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1.用列表法求概率 课本第136页例2. 分析:由于每个骰子有6种可能结果,所以2个骰子出现的可能结果就会有36种.我们用怎样的方法才能比较快地既不重复又不遗漏地求出所有可能的结果呢?以第一个骰子的点数为横坐标,第二个骰子的点数为纵坐标,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第一象限的一部分,列出表格并填写. 【教学说明】教师引导学生列表,使学生动手体会如何列表,指导学生体会列表法对列举所有可能的结果所起的作用,总结并解答.指导学生如何规范的应用列表法解决概率问题. 由例2可总结得: 当一个事件要涉及两个因素并且可能出现的结果数目较多时,通常采用列表法. 运用列表法求概率的步骤如下: ①列表;②通过表格确定公式中m、n的值;③利用P(A)=m/n计算事件的概率. 思考把“同时掷两个骰子”改为“把一个骰子掷两次”,还可以使用列表法来做吗? 答:“同时掷两个骰子”与“把一个骰子掷两次”可以取同样的试验的所有可能结果,因此,作此改动对所得结果没有影响. 2.树状图法求概率. 课本第138页例3. 分析:分步画图和分类排列相关的结论是解题的关键.弄清题意后,先让学生思考,从3个口袋中每次各随机地取出1个球,共取出3个球,就是说每一次试验涉及到3个步骤,这样的取法共有多少种呢?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求得? 介绍树状图的方法: 第一步:可能产生的结果为A和B,两者出现的可能性相同且不分先后,写在第一行. 第二步:可能产生的结果有C、D和E,三者出现可能性相同且不分先后,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用列举法求概率》教案

《用列举法求概率》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P (A )= n m (在一次试验中有n 种可能的结果,其中A 包含m 种)的意义. 2.应用P (A )=n m 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复习概率的意义,为解决利用一般方法求概率的繁琐,探究用特殊方法—列举法. 求概率的简便方法,然后应用这种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 1.重点:一般地,如果在一次试验中,有几种可能的结果,并且它们发生的可能性都 相等,事件A 包含其中的.种结果,那么事件A 发生的概率为P (A )= n m ,以及运用它 解决实际间题. 2.难点与关键:通过实验理解P (A )= n m 并应用它解决一些具体题目.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老师口问.学生口答)请同学们回答下列问题. 1.概率是什么? 2.P (A )的取值范围是什么? 3.在大量重复试验中,什么值会稳定在一个常数上?俄们又把这个常数叫做什么? 4.A =必然事件,B 是不可能发生的事件,C 是随机事件.诸你画出数轴把这三个量表示出来. 老师点评:1,(口述)一般地,在大量重复试验中,如果事件A 发生的频率n m 会稳定在某一个常数P 附近,那么这个常数P 就叫做事件A 的概率,记为P (A )=P . 2.(板书)0≤P ≤1. 3.(口述)频率、概率. 二、探索新知 不管求什么事件的概率,我们都可以做大量的试脸.求频率得概率,这是上一节课也是刚才复习的内容,它具有普遍性,但求起来确实很麻烦,是否有比较简单的方法,这种方法就是我们今天要介绍的方法—列举法,把学生分为10组,按要求做试验并回答问题. 1.从分别标有1,2,3 ,4,5号的5根纸签中随机地抽取一根.抽出的号码有多少种?

九年级数学: 《用列表法求概率》教学设计

《用列表法求概率》教学设计 北京市第二十中学王云松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1.内容 用列表法求简单随机事件的概率. 2.内容解析 学生在前几节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概率的意义及通过直接列举试验结果的方法,求简单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这种求概率的方法,是建立在一次实验中,如果可能出现的结果只有有限个,且各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大小相等.但是当每次试验涉及两个因素(或两步实施)而每一因素又有多种情况时,用直接列举的方法不够方便.为了不重不漏的列出所有结果,教科书给出了用表格进行列举的方法——列表法. 列表法是依据试验涉及的两个因素(或是两个步骤),将它们分别作为表格的横纵表头,而将实验的所有结果写在表格之中,从而实现不重不漏地列举出所有结果.这种有序分步地进行问题分析的方法,将在接下来的列树状图求概率及高中阶段排列组合的学习中继续运用.另外,学习本节课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随机观念,加深对概率意义的理解.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用列表法求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1.教学目标 (1)理解列表法的适用条件; (2)能用列表法求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 2.目标解析 达成目标(1)的标志是:学生能理解一次试验“包含两步,并且每一步的结果为有限多个情形”的意义;理解列表法相对于直接列举,体现了有序分步思考较复杂问题时所起的作用. 达成目标(2)的标志是:列表法每一步的结果为有限多个情形,这样的试验出现的所有等可能结果,并会利用古典概率的定义对指定的随机事件求出其发生的概率.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本节是在上一节的基础上,继续研究用列举的方法求概率.相比上一节,这一节中的问题相对复杂些,试验中每一种结果都包含两个子结果(这时试验往往是分两步实施,或涉及两种因素等).当试验结果比较复杂时,采用一些特殊形式帮助梳理列举的条理,往往有利于不重不漏的列举试验的结果.因此,教科书在通过设计掷骰子的例子介绍了借助列表格列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5.2用列举法求概率教案

25.2用列举法求概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习用列表法、画树形图法计算概率,并通过比较概率大小作出合理的决策。 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实验、列表、统计、运算、设计等活动,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分析事件,计算其发生的概率。渗透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由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与态度目标 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交流成功的经验,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和创造,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积极思维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习运用列表法或树形图法计算事件的概率。 教学难点: 能根据不同情况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列举,解决较复杂事件概率的计算问题。 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发现新知 教材是通过的例5、例6来介绍列表法和树形图法的。 例5(教材:同时掷两个质地均匀的骰子,计算下列事件的概率: (1) 两个骰子的点数相同; (2) 两个骰子的点数的和是9; (3) 至少有一个骰子的点数为2。 这个例题难度较大,事件可能出现的结果有36种。若首先就拿这个例题给学生讲解,大多数学生理解起来会比较困难。所以在这里,我将新课的引入方式改为了一个有实际背景的转盘游戏(前一课已有例2作基础)。

(1)创设情景 引例:为活跃联欢晚会的气氛,组织者设计了以下转盘游戏:A 、B 两个带指针的转盘分别被分成三个面积相等的扇形,转盘A 上的数字分别是1,6,8,转盘B 上的数字分别是4,5,7(两个转盘除表面数字不同外,其他完全相同)。每次选择2名同学分别拨动A 、B 两个转盘上的指针,使之产生旋转,指针停止后所指数字较大的一方为获胜者,负者则表演一个节目(若箭头恰好停留在分界线上,则重转一次)。作为游戏者,你会选择哪个装置呢?并请说明理由。 【设计意图】 选用这个引例,是基于以下考虑:以贴近学生生活的联欢晚会为背景,创设转盘游戏引入,能在最短时间内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高度的注意力,进入情境。 (2)学生分组讨论,探索交流 在这个环节里,首先要求学生分组讨论,探索交流。然后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即: “停止转动后,哪个转盘指针所指数字较大的可能性更大呢?” 由于事件的随机性,我们必须考虑事件发生概率的大小。此时我首先引导学生观看转盘动画,同学们会发现这个游戏涉及A 、B 两转盘, 即涉及2个因素,与前一课所讲授单转盘概率问题(教材P148例2)相比,可能产生的结果数目增多了,列举时很容易造成重复或遗漏。怎样避免这个问题呢? 实际上,可以将这个游戏分两步进行。 于是,指导学生构造表格 (3)指导学生构造表格 A B 4 5 7 1 6 1 6 8 A 4 5 7 B 图2 联欢晚会游戏转盘

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3 用频率估计概率 教学设计

2.3 用频率估计概率 教学目标. 1.当试验的可能结果不是有限个,或各种结果发生的可能性不相等时,一般用统计频率的方法来估计概率. 2.利用频率估计概率的数学依据是大数定律:当试验次数很大时,随机事件A出现的频率,稳定地在某个数值P附近摆动.这个稳定值P,叫做随机事件A的概率,并记为P(A)=P.3.利用频率估计出的概率是近似值.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利用频率估计概率 2.教学难点:理解频率与概率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新课: 概率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也称为事件发生的概率. 必然事件发生的概率为1(或100%), 记作P(必然事件)=1; 不可能事件发生的概率为0, 记作P(不可能事件)=0; 随机事件(不确定事件)发生的概率介于0~1之间,即0

老师讲解:上面两个问题,都不属于结果可能性相等的类型.移植中有两种情况活或死.它们的可能性并不相等, 事件发生的概率并不都为50%.柑橘是好的还是坏的两种事件发生的概率也不相等.因此也不能简单的用50%来表示它发生的概率. 瑞士数学家雅各布.伯努利(1654-1705)最早阐明了可以由频率估计概率即:在相同的条件下,大量的重复实验时,根据一个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所逐渐稳定的常数,可以估计这个事件发生的概率。 一般地,在大量重复试验中,如果事件A发生的频率m n 会稳定在某个常数P附近,那么事件A 发生的概率P(A)=P. 需要注意的是:概率是针对大量重复的试验而言的,大量试验反映的规律并非在每一次试验中出现. 更一般地,即使试验的所有可能的结果不是有限个,或各种可能的结果发生的可能性不相等,也可以通过试验的方法去估计一个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只要试验次数是足够大的,频率就可以作为概率的估计值. 练习:某篮球运动员在最近的几场大赛中罚球投篮的结果如下: (1)计算表中各次比赛进球的频率; (2)这位运动员投篮一次,进球的概率约为多少? 解答:(1)0.75,0.8,0.75,0.78,0.75,0.7; (2)0.75. 评注:本题中将同一运动员在不同比赛中的投篮视为同等条件下的重复试验,所求出的概率只是近似值. 探究问题1:国家在明年将继续实施山川秀美工程,各地将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为此林业部要考查幼树在一定条件下的移植成活率,应采用什么具体做法? (填表格并完成表后的填空.) 例1.在同样条件下对某种小麦种子进行发芽试验,统计发芽种子数,获得如下频数表.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25.2用列举法求概率(第一课时)教案

25.2 用列举法求概率(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P (A )= n m (在一次试验中有n 种可能的结果,其中A 包含m 种)的意义. 应用P (A )=n m 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复习概率的意义,为解决利用一般方法求概率的繁琐,探究用特殊方法—列举法求概率的简便方法,然后应用这种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交流成功的经验,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和创造,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积极思维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事件A 发生的概率P(A)= n m 以及运用它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通过实验理解P(A)= n m 并应用它解决一些具体题目 四、教学课时:1课时 五、教学方法: 六、教学准备: 七、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老师口问.学生口答)请同学们回答下列问题. 1. 概率是什么? 2. P(A)的取值范围是什么? 3. 在大量重复试验中,什么值会稳定在一个常数上?俄们又把这个常数叫做什么? 4. A=必然事件,B 是不可能发生的事件,C 是随机事件.诸你画出数轴把这三个量表示出来. 老师点评:1,(口述)一般地,在大量重复试验中,如果事件A 发生的频率n m 会稳定在某一个常数P 附近,那么这个常数P 就叫做事件A 的概率,记为P(A)=P . 2.(板书)0≤P ≤1. 3.(口述)频率、概率. (二)、探索新知 不管求什么事件的概率,我们都可以做大量的试脸.求频率得概率,这是上一节课也是刚才复习的内容,它具有普遍性,但求起来确实很麻烦,是否有比较简单的方法,这 种方法就是我们今天要介绍的方法—列举法, 把学生分为10组,按要求做试验并回答问题. 1.从分别标有1,2,3 ,4,5号的5根纸签中随机地抽取一根.抽出的号码有多少种?其抽到1的概率为多少? 2.掷一个骰子,向上的一面的点数有多少种可能?向上一面的点数是1的概率是多少? 老师点评:1.可能结果有1,2,3,4,5等5种杯由于纸签的形状、大小相同,又是随机 抽取的,所以我们可以认为:每个号被抽到的可能性相等,都是1/5.其概率是1/5。 2.有1,2,3,4,5,6等6种可能.由于股子的构造相同质地均匀,又是随机掷出的, 所以我们可以断言:每个结果的可能性相等,都是1/6,所以所求概率是1/6所求。 以上两个试验有两个共同的特点:

初中数学九年级《用频率估计概率》教学设计

【课题】25.3.1 用频率估计概率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以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第3节“用频率估计概率”为依托。学生对随机事件及其发生的概率的认识是一个较长的认知过程。因此,从教材的安排上看,呈现出一种螺旋上升,交叉编排的趋势。本章是在八年级下册第二十章学习的基础上,展开对概率的研究的。本节侧重于从统计试验结果的角度来研究概率。意在通过抛硬币的实验表明:随机事件的发生既有随机性,又存在统计规律性,且其统计规律体现在:随机事件的频率——此事件发生的次数与实验总次数的比值具有稳定性,即总在某个常数附近摆动,这个常数就叫做这个随机事件的概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从统计试验结果的角度来研究概率,即通过频率研究概率,理解频率与概率的区别与联系。同时对比前一节从理论的角度(即列举法)来计算概率,体会随机观念和概率思想。【教学重点】理解当实验次数较大时,频率稳定于概率。 【教学难点】对概率的理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当事件的试验结果不是有限个或结果发生的可能性不相等时,要用频率来估计概率。 2、通过试验,理解当试验次数较大时试验频率稳定于理论概率,进一步发展概率观念。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及分析试验结果、收集数据、处理数据、得出结论的试验过程,体会频率与概率的联系与区别,发展学生根据频率的集中趋势估计概率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具体情境使学生体会到概率是描述不确定事件规律的有效数学模型,在解决问题中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思考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习惯。 2、在活动中进一步发展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讨论交流。【教学手段】交互式电子白板、硬币【教学过程设计】

人教版九上数学《25.2用列举法求概率》教案(1-3课时)

人教版九上《25.2 用列举法求概率》教案1-3 教学内容 1.当一次试验要涉及两个因素并且可能出现的结果数目较多时,?采用列表法求概率的方法. 2.当一次试验要涉及3个或更多的因素时列方形表不方便时,采用树形图求概率的方法.教学目标 理解并掌握用列表法、树形图法求概率的方法并利用它们解决问题. 复习列举法,又在列举法的框架内设置问题,产生较复杂的列举法──列表法,树状图法求概率的方法,并运用它解决问题. 重难点、关键 1.重点:列表法、树形图法求概率的方法及其运用它解决问题. 2.难点与关键:由前2节的简单列举法求概率有困难时,产生列举法的二种新方法:列表法、树形图法求概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独立完成下题. 1.(口答)用列举法求事件A发生的概率的条件是什么?P(A)=? 2.例1.抛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计算下列事件的概率: (1)点数为6; (2)点数小于或等于3; (3)点数为7. 老师点评:1.(口答)列举法应满足的条件: (1)一次试验中,可能出现的结果有限多个; (2)一次试验中,各种结果发生的可能性相等.

P(A)=,其中n 是结果总数,m 是A 的结果数. 2.解:(1)P(点数为6)= ; (2)P(点数小于或等于3)==; (3)P(点数为7)=0. 二、探索新知 上面的这一道题列举出来的结果总数只有6种,数目小,?如果出现的结果数目较多时,或者当一次试验要涉及3个或更多的因素,单纯用一一列出来就容易遗漏,请看下面两题: 例2.桌面上分别放有六张从1,2,3,4,5,6的红桃和黑桃,同时从它们中分别各取出1张,计算下列事件的概率: (1)两张的数字相同;(2)两张的数字和是9;(3)至少有一张的数字是2. 分析:六张的红桃、六张的黑桃,用列举法列出应有36种,容易遗漏重复,?计算不准确,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们介绍另外一种也具有列举法内涵的列表法. 解:列表如下. 从表中可以清楚看出,分别从6张红桃和6张黑桃中任取一张,共有36种可能的结果,它们出现的可能性相等. (1)满足分别取出1张,这两张数字相同(记事件A)的结果有6种,即(1,1),(2,2),(3,3),(4,4),(5,5),(6,6), m n 16361 2

25.3用频率估计概率(教案)

25.3用频率估计概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每次试验可能的结果不是有限个,或各种可能结果发生的可能性不相等时,利用统计频率的方法估计概率. 【过程与方法】 经历利用频率估计概率的学习,使学生明白在同样条件下,大量重复试验时,根据一个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所逐渐稳定到的常数,可以估计这个事件发生的概率? 【情感态度】 通过研究如何用统计频率求一些现实生活中的概率问题,培养使用数学的良好意识,激发学习兴趣,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对利用频率估计概率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难点】 利用频率估计概率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 问题1400个同学中,一定有2个同学的生日相同(可以不同年)吗?那么300个同学中一定有2个同学的生日相同吗? 有人说:“50个同学中,就很可能有2个同学的生日相同这话正确吗?调查全班同学,看看有无2个同学的生日相同. 问题2要想知道一个鱼缸里有12条鱼,只要数一数就可以了.但要估计一个鱼塘里有多少条鱼,该怎么办呢? 【教学说明】在前面我们学习了能列举所有可能的结果,并且每种结果的可能性相等的随机事件的概率的求法?那么这里的两个问题情境中,很容易让学生想到这些事件的结果不容易完全列举出来,而且每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也不一定是相同的.从而引发学生的求知欲,对于这类事件的概率该怎样求解呢,引入课题.

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1.利用频率估计概率 试验:把全班同学分成10组,每组同学掷一枚硬币50次,整理同学们获得的试验数据,并记录在下表中: 填表方法:第1组的数据填在第1行;第1,2组的数据之和填在第2行,…, 10个组的数据之和填在第10行. 如果在抛掷n次硬币时,出现m次“正面向上”,则随机事件“正面向上” 出现的频率为m/n. 【教学说明】分组是为了减少劳动强度加快试验速度,当然如果条件允许, 组数分得越多,获得的数据就会越多,就更容易观察出规律.让学生再次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与分析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统计意识,发现数据中隐藏的规律. 请同学们根据试验所得数据想一想:“正面向上”的频率有什么规律?历史 上,有些人曾做过成千上万次抛掷硬币的试验,试验结果如下:

初中数学《用列举法求概率》教案范文

初中数学《用列举法求概率》教案范文 知识与技能:在具体情景中进一步理解概率的意义,掌握用列表法求简单事件概率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经历应用列表法解决概率实际问题的过程,渗透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感知数学的应用价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经历探究活动,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并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用列表法求简单事件概率的方法。 教学难点:概率实际问题模型化。 首先用多媒体演示《非常6+1》片段,并出示问题:如果剩下的八只蛋中的五只有金花,那么陆海鸥达成心愿的概率是多少? 引导学生回忆概率公式: 如果一个实验有n个等可能的结果,而事件A包含其中k个结果,则 P(A)= =

秦皇岛是奥运足球比赛的分赛场,学校统一组织学生去观看足 球比赛,但是因为名额有限,张明与王红只分得一张奥运足球票,到底谁去呢?王红出主意用手中的三张扑克牌来决定谁去,规则如下: 牌面分别为1、2、3的三张扑克牌,将牌洗匀后,随机摸出一张,记数放会混匀,再摸一张,将两次牌面数字求和。如果和为4,王红去,如果和为2则张明去,否则重抽。 张明认为规则不公平,而王红认为很公平。两人争论不休。 首先引导学生发现此引例为两步实验事件,再共同探究解题的方法列表法最后我再引领学生归纳,总结解决此概型的一般步骤: 1、归型(两步实验) 2、列表 3、计算 对于此题组先依次出示问题:这是两步实验事件吗?每一次操作是什么?每一次操作的等可能结果是什么?在学生回答之后再让 他们将解题过程独立写在练习本上,并展示学生的正确答案,以规范

书写格式。在求解之后,我再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解题过程以巩固所得。 4、出示了教材164页习题第二题。 1.课堂反思 在小节中我引导学生从知识获得途径、结论、应用等方面畅谈本节课内容。(①、这节课你遇到了哪些新的问题?②、你是如何解决它的?③、你还有哪些想研究的问题) 2.布置作业 内容仅供参考

部编版人教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25.3 用频率估计概率 教学设计》最新精品优秀完美教案

前言: 该教学设计(教案)由多位一线国家特级教师根据最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结合教材实际精心编辑而成。实用性强。高质量的教学设计(教案)是高效课堂的前提和保障。 (最新精品教学设计) 25.3 用频率估计概率 1.理解试验次数较大时试验频率趋于稳定这一规律. 2.结合具体情境掌握如何用频率估计概率. 3.通过概率计算进一步比较概率与频率之间的关系. 一、情境导入 养鱼专业户为了估计他承包的鱼塘里有多少条鱼(假设这个鱼塘里养的是同一种鱼),先捕上100条做上标记,然后放回塘里,过了一段时间,待带标记的鱼完全和塘里的鱼混合后,再捕上100条,发现其中带标记的鱼有10条,塘里大约有鱼多少条?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频率 【类型一】频率的意义 某批次的零件质量检查结果表: 抽 检 个数 8 1 00 2 00 3 00 4 00 6 00 8 00 1 000

优等品 个数 6 8 3 1 54 2 46 3 12 4 86 6 34 8 04 优 等品 频 率 (1)计算并填写表中优等品的频率; (2)估计从该批次零件中任取一个零件是优等品的概率. 解析:通过计算可知优等品的频率稳定在0.8附近,可用这个数值近似估计该批次中优等品的概率. 解:(1)填表如下: 抽 检 个数 8 1 00 2 00 3 00 4 00 6 00 80 1 000 优等品 个数 6 8 3 1 54 2 46 3 12 4 86 63 4 8 04 优等品 频率 .75 .83 .77 .82 .78 .81 0. 7925 .804 (2)0.8 【类型二】频率的稳定性 在“抛掷正六面体”的试验中,正六面体的六个面分别标有数字

九年级数学下册4.3用频率估计概率教案(新版)湘教版

4.3 用频率估计概率 1.理解试验次数较大时试验频率趋于稳定这一规律;(重点) 2.结合具体情境掌握如何用频率估计概率;(重点) 3.通过概率计算进一步比较概率与频率之间的关系. 一、情境导入 养鱼专业户为了估计他承包的鱼塘里有多少条鱼(假设这个鱼塘里养的是同一种鱼),先捕上100条做上标记,然后放回塘里,过了一段时间,待带标记的鱼完全和塘里的鱼混合后,再捕上100条,发现其中带标记的鱼有10条,塘里大约有鱼多少条?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用频率估计概率 【类型一】 频率的稳定性 在“抛掷正六面体”的试验中,正六面体的六个面分别标有数字“1”“2”“3”“4”“5”和“6”,如果试验的次数增多,出现数字“1”的频率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随着试验的次数增多,出现数字“1”的频率愈来愈接近于一个常数,这个常数即为它的概率.故答案是接近1 6. 方法总结:等可能事件的概率是确定的,但某一事件出现的频率是随机的,在实验次数较少的情况下,事件出现的频率都只是可能的情况,不是确定的. 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堂达标训练”第6题 【类型二】 利用等可能事件的概率求事件可能出现的频率 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10次,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可能有5次正面朝上 B .必有5次正面朝上 C .掷2次必有1次正面朝上 D .不可能10次正面朝上 解析: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1次,出现正面或反面朝上的概率都是错误!,因此,平均每两次中可能有1次正面向上或有1次反面向上.选项B 、C 、D 不一定正确,选项A 正确.故选A. 方法总结:随机事件的频率,指此事件发生的次数与试验总次数的比值,当试验次数很多时,它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即稳定在某一常数附近,而偏离的它可能性很小. 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堂达标训练”第3题 【类型三】 利用频率估计非等可能事件的概率 某批次的零件质量检查结果表: 抽检 个数 80 100 200 300 400 500 800 1000 优等品 个数 60 83 154 246 312 405 634 804 优等品 频率 (1)计算并填写表中优等品的频率; (2)估计从该批次零件中任取一个零件是优等品的概率. 解析:通过计算可知优等品的频率稳定在0.8附近,可用这个数值近似估计该批次中优等品的概率. 解:(1)填表如下: 抽检

利用列表法求概率 公开课教案

26.2 等可能情形下的概率计算 第3课时 利用列表法求概率 1.进一步归纳复习概率的计算方法; 2.理解并掌握用列表法求概率的方法,能够运用概率计算解决实际问题(重点,难点). 一、情境导入 希罗多德在他的巨著《历史》中记录,早在公元前1500年,埃及人为了忘却饥饿,经常聚集在一起掷骰子,游戏发展到后来,到了公元前1200年,有了立方体的骰子. 探究点:用列表法求概率 【类型一】 摸球问题 一只不透明的袋子中装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上面分别标有1,2两个数字,若 随机地从中摸出一个小球,记下号码后放回,再随机地摸出一个小球,则两次摸出小球的号码之积为偶数的概率是( ) A.14 B.13 C.12 D.34 解析:先列表列举出所有可能的结果,再根据概率计算公式计算.列表分析如下: 由列表可知,两次摸出小球的号码之积共有4种等可能的情况,号码之积为偶数共有3种:(1,2),(2,1),(2,2),∴P =3 4 ,故选D. 【类型二】 学科内综合题 从0,1,2这三个数中任取一个数作为点P 的横坐标,再从剩下的两个数中任取 一个数作为点P 的纵坐标,则点P 落在抛物线y =-x 2+x +2上的概率为________. 解析:用列表法列举点P 坐标可能出现的所有结果数和点P 落在抛物线上的结果数,

P 落在抛物线上的概率是36=12,故答案为1 2 . 方法总结:用列表法求概率时,应注意利用列表法不重不漏地表示出所有等可能的结果. 【类型三】 学科间综合题 如图,每个灯泡能否通电发光的概率都是0.5,当合上开关时,至少有一个灯泡发 光的概率是( ) A .0.25 B .0.5 C .0.75 D .0.95 解析:先用列表法表示出所有可能的结果,再根据概率公式计算.列表表示所有可能的结果如下: 根据上表可知共有4种等可能的结果,其中至少有一个灯泡发光的结果有3种,∴P (至少有一个灯泡发光)=3 4 ,故选C. 方法总结:求事件A 的概率,首先列举出所有可能的结果,并从中找出事件A 包含的可能结果,再根据概率公式计算. 【类型四】 概率的探究性问题 小敏的爸爸买了某项体育比赛的一张门票,她和哥哥两人都很想去观看.可门票 只有一张,读九年级的哥哥想了一个办法,拿了8张扑克牌,将数字为2,3,5,9的四张牌给小敏,将数字为4,6,7,8的四张牌留给自己,并按如下游戏规则进行:小敏和哥哥从各自的四张牌中随机抽出一张,然后将抽出的两张扑克牌数字相加,如果和为偶数,则小敏去;如果和为奇数,则哥哥去. (1)请用画树形图或列表的方法求小敏去看比赛的概率; (2)哥哥设计的游戏规则公平吗?若公平,请说明理由;若不公平,请你设计一种公平的游戏规则. 解析:游戏是否公平,关键要看游戏双方获胜的机会是否相等,即判断双方取胜的概率是否相等,或转化为在总情况明确的情况下,判断双方取胜所包含的情况数目是否相等.

25.2 用列举法求概率(第一课时)

25.2.1 用列举法求概率(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用列表法求概率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习用列表法、画树形图法计算概率,并通过比较概率大小作出合理的决策。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实验、列表、统计、运算、设计等活动,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分析事件,计算其发生的概率。渗透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由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交流成功的经验,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和创造,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积极思维的学习习惯。 教学分析重点学习运用列表法或树形图法计算事件的概率。 难点能根据不同情况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列举,解决较复杂事件概率的计算问题。 教学准备PPT 课时第一课时 电子教案 教学过程1.创设情景,发现新知 引例:为活跃联欢晚会的气氛,组织者设计了以下转盘游戏:A、B两个带指针的转盘分别被分成三个面积相等的扇形,转盘A上的数字分别是1,6,8,转盘B上的数字分别是4,5,7(两个转盘除表面数字不同外,其他完全相同)。每次选择2名同学分别拨动A、B两个转盘上的指针,使之产生旋转,指针停止后所指数字较大的一方为获胜者,负者则表演一个节目(若箭头恰好停留在分界线上,则重转一次)。作为游戏者,你会选择哪个装置呢?并请说明理由。 (1)学生分组讨论,探索交流 在这个环节里,首先要求学生分组讨论,探索交流。然后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即: “停止转动后,哪个转盘指针所指数字较大的可能性更大呢?” 由于事件的随机性,我们必须考虑事件发生概率的大小。此时我首先引导学生观看转盘动画,同学们会发现这个游戏涉及A、B两转盘,即涉及2个因素,与前一课所讲授单转盘概率问题(教材P148例2)相比,可能产生的结果数目增多了,列举时很容易造成重复或遗漏。怎

用列举法求概率优秀教案第1课时

用列举法求概率优秀教案(第1课时) 教材与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九年级上册,第25章第2节:用列举法求概率第1课时。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第二十五章第二节“用列举法求概率”的第1课时,主要介绍用列举法求概率。以两个实际问题为载体,通过学生动手解决问题、观察、分析、评价解题方法获得新知.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紧扣教材,设计了6个教学活动,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解决问题以学生为主,发挥学生的集体智慧,教师从中指导、总结,示范.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验,充分体现“数学教学主要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这一教育思想.利用所学

知识解决问题,突现应用意识,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力求充分体现教学内容的基础性、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教师教学的主导性。在学习活动中,尽力让学生主动参与、认真观察、比较思考、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大胆表述,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二、教学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分析,兼顾学生的实际,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与技能 进一步理解等可能事件的意义,了解古典概型的两个特点——试验结果有无数个和每一个实验结果出现的等可能性;

通过探究体会在公式P(A)=m/n中m、n之间的数量关系,P(A)的取值范围。 掌握求等可能条件下的事件的概率,并能进行简单的表述、计算。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用列举法求事件的概率,体会在实践中获得事件发生的概率,渗透转化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判断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析探究事件的概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动脑习惯,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激发学习兴趣,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用频率估计概率教学设计

25.3用频率估计概率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利用频率估计概率》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的第三节。它是学习了前两节概率和用列举法求概率的基础上,即学习了理论概率后,进一步从试验的角度来估计概率,让学生再次体会频率与概率间的关系,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试验频率和理论概率的关系。概率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应用十分广泛。纵观近几年的中考题,概率已是考查的热点,同时,对此内容的学习,也是为高中深入研究概率的相关知识打下坚实基础。 【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课改应体现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应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有利于进行创造性的教学。因此,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三个方面: 知识目标: 1.理解当事件的试验结果不是有限个,或各种可能结果发生的可能性不相等时,要用频率来估计概率,进一步发展概率观念。 2.进一步理解概率与频率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培养学生根据频率集中趋势估计概率的能力。 方法与过程目标: 1.选择生活中的实例进行教学,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加强对概率的认识,突出用频率的集中趋势估计概率的思想,体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通过对问题的分析,理解用频率来估计概率的方法,渗透转化和估算的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利用生活实例,介绍数学史,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

2.结合试验的随机性和规律性,让学生理解试验频率和理论概率的关系。 【重点与难点】 重点:1.体会用频率估计概率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2.学会依据问题特点,用频率来估计事件发生的概率。 难点:1.理解频率与概率的关系,2.用频率估计概率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分析】 学习统计概率的学生并不是难在用频率估计概率,而是难在多大程度上感受用频率估计概率的必要性以及体会用频率估计概率所蕴含的 基本思想,然后自觉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所以,要发动学生积极参与,动手实验,在实践中感悟。 【教学方法】 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利用《问题生成评价单》,以多媒体为教学平台,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串和活动系列,采取精讲多练、讲练结合的方法来落实知识点并不断地制造思维兴奋点,让学生脑、嘴、手动起来,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而学生在教师的鼓励引导下小结方法,克服思维定势,并通过小组讨论、组际竞赛等多种方式增强学习的成就感及自信心,从而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 【设计理念】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数学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启发和讨论方式,发扬教学民主,关注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的意识,发展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释生活中发生的某些现象,从中建立起数学模型,抽象为数学问题,探究和发展其中的变化规律。 【教师准备】 《问题导读---评价单》、《问题生成---评价单》、《问题训练---评价单》

人教版初中数学第1课时 运用直接列举或列表法求概率教案

25.2 用列举法求概率 第1课时运用直接列举或列表法求概率 1.用列举法求较复杂事件的概率. 2.理解“包含两步并且每一步的结果为有限多个情形”的意义. 3.用列表法求概率. 一、情境导入 希罗多德在他的巨著《历史》中记录,早在公元前1500年,埃及人为了忘却饥饿,经常聚集在一起掷骰子,游戏发展到后来,到了公元前1200年,有了立方体的骰子.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用列表法求概率 【类型一】摸球问题 一只不透明的袋子中装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上面分别标有1,2两个数字,若随机地从中摸出一个小球,记下号码后放回,再随机地摸出一个小球,则两次摸出小球的号码之积为偶数的概率是( ) A.1 4 B. 1 3 C. 1 2 D. 3 4 解析:先列表列举出所有可能的结果,再根据概率计算公式计算.列表分析如下:

1 2 1 (1,1) (1,2) 2 (1,2) (2,2) 由列表可知,两次摸出小球的号码之积共有4种等可能的情况,号码之 积为偶数共有3种:(1,2),(1,2),(2, 2),∴P=3 4 ,故选D. 【类型二】学科内综合题 从0,1,2这三个数中任取一个数作为点P的横坐标,再从剩下的两个数中任取一个数作为点P的纵坐标,则点P落在抛物线y=-x2+x+2上的概率为________. 解析:用列表法列举点P坐标可能出现的所有结果数和点P落在抛物线上的结果数,然后代入概率计算公式计算.用列表法表示如下: 0 1 2 0 ——(0,1) (0,2) 1 (1,0) ——(1,2) 2 (2,0) (2,1) —— 共有6种等可能结果,其中点P落在抛物线上的有(2,0),(0,2),(1, 2)三种,故点P落在抛物线上的概率是3 6 = 1 2 ,故答案为 1 2 . 方法总结:用列表法求概率时,应注意利用列表法不重不漏地表示出所有等可能的结果. 【类型三】学科间综合题 如图,每个灯泡能否通电发光的概率都是0.5,当合上开关时,至少有一个灯泡发光的概率是( ) A.0.25 B.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