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与强国梦 从国外经验看中国发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造业与强国梦从国外经验看中国发展
中新网7月8日电最新一期的《中国国情国力》杂志刊载了一篇邱晓华写的题为《振兴制造业与实现强国梦想——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中国发展》的文章,对中国制造业的发展与国外发达国家的一些经验,进行了分析阐述。

文章如下:
中国经济要实现赶上世界先进国家的目标,既要继续深化改革,又必须在战略产业的选择上做出正确判断。

如何做出决断,这是一个需要认真回答的重要问题。

一、世界经济大国兴起的奥秘
纵观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进程,我们似乎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几乎所有的经济大国都是借助工业化起步的,没有工业化,特别是制造业的支撑,就不可能有经济大国和强国的崛起。

在世界经济史上,至少有三个国家可称为世界工厂或世界制造大国,这就是英国、美国和日本,是制造业让这三个国家跻身世界经济大国的殿堂。

当然,在一定意义上,德国也不例外。

(一)第一个世界工厂——英国的兴起
在产业革命形成之前的1760年,英国人口约800万左右,拥有造纸、玻璃器皿、造船和手工纺织等行业。

英国在当时的世界各国中,并不是十分强大,人口数量和资源储备都相当有限。

尽管作为工具机的纺纱机在当时已经普及,但从英国国民财富部门分类资料看,农业占77%,工商业仅占5%。

这说明在当时的英国,农业仍占统治地位。

另外,在生产中使用的动力除了人力,即是畜力。

所以,直至产业革命开始之前,英国经济发展缓慢而平静。

产业革命改变了这一情况,激起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强劲冲力,形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跨越。

1776年第一台商业性的蒸汽机从索和工厂出厂,投入生产使用。

蒸汽机在工业中的应用,结束了人类生产对食物动力(意即畜力和人力)的依赖,产生了真正的工业动力,使以农业为基础的自然经济转变为工业为主导的动力经济。

在产业革命时期,英国蒸汽机的生产和使用量逐步增加。

蒸汽机的应用改变了工场手工业时期经济迟缓发展的状况,推动经济发展进入真正的狂飙猛进时期。

在蒸汽动力用于纺织业后,棉纺织业得到迅速发展。

到18世纪末,英国的纺织业基本上已由机器代替了手工操作。

由此,英国的棉布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并从此行销世界市场。

蒸汽机的出现,不仅促进了纺织业的改变,而且促进了冶金业、采矿业和机械制造业的繁荣,牵引了轮船、火车、汽车和飞机的发明,完全改变了英国的经济面貌。

到19世纪五十年代,英国取得了世界工业和贸易的垄断地位,成为真正的世界工厂。

实际上,自1760-1870年的11年间,英国的工业生产增长了23倍,国民收入增长了10倍,19世纪的前70年里,英国的进出口额分别由1801年的3180万英镑和3490万英镑增加到1870年的25880万英镑和19960英镑。

这段时间里,占世界人口2%的英国人,一直把世界工业生产的1/3到1/2以及世界贸易的1/5到1/4掌
握在自己手中。

英国也因此成为当时的世界经济霸主。

作为当时的世界工厂,英国是世界各国工业品的主要供应者,世界各国则在相当程度上成了英国原料供应地。

例如,英国棉纺织品的出口值占总产值的比重1819-1821年为66.6%,1829-1831年为67.4%,1844-1846年上升到71.4%。

而英国所消费的棉花则完全依赖从美国、埃及、印度、巴西和西印度群岛等地进口。

另一方面,当时的英国既是世界各国消费品的供应者,又是生产资料的供应者。

19世纪上半叶,英国向美国和欧洲大陆国家输出了大量煤炭、铁和机械装备,并由此开启了这些的国家的工业化进程。

(二)第二个世界工厂——美国的崛起
在日不落帝国辉煌了一百年之后,随着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来临,美国超越英国,成为了世界经济史上的第二个世界工厂。

一时间,美国的产品充斥全球,其制成品的总量在1860年还居世界第四位,但到1894年,美国制造业总产值就已等于英国的两倍。

而在1895-1914年间,美国制造业的产量翻了一番,同一时期的工业制成品出口上升了近5倍。

最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美国出口产品的主要市场已经是欧洲最先进的工业国家。

到1913年,美国工业生产产量已相当于英、德、日、法四国的总和,占全世界的1/3以上。

1914年,美国的工业生产总值为240亿美元,在南北战争爆发前1859年的不足20亿美元的基础上增长了12倍以上。

美国成功的因素很多,这里,主要围绕政府政策、法律环境、技术运用和市场环境等四个方面对美国制造业发展问题进行探讨。

首先,看政策环境。

应该说,美国政府对制造业非常重视,其标志之一是汉密尔顿在《关于制造业的报告》报告中就对制造业是强国的根本的强调。

实际上,汉密尔顿在1789年10月就任财政部长时就曾提出:“联邦政府的政策是尽快地引进制造业和促进国内商业,使美国成为工商业国家”。

1790年其提出的《关于制造业的报告》更把其长期以来主张的发展制造业的方针变成了政府的政策。

这一报告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其一是有关制造业的理论和政策。

汉密尔顿强调,一个国家如果需要从别国购买布匹而不是靠国内制造供应,国家就会受到损失,因为进口制造业产品注定将纯粹农业国的财富刮走,将欧洲制造业强国和只有种植业国家的情况相比,其悬殊是惊人的。

他的观点与主张发展高效农业走农业国道路的托马斯?杰斐逊是完全不同的,尽管美国广博的土地资源为发展大规模的农业提供了可能。

汉密尔顿的《关于制造业的报告》之所以被最后接受成为美国政府发展的策略也正是由于他们认识到了只有走工业立国的道路才能使得美国更为强大。

报告的第二部分是对美国当时制造业所作的调查报告。

当时的美国制造业共有17个门类的上百种产品,其中纸张、鞋帽、酒类、精糖和部分棉麻织品已能基本满足国内需要,但从总体上看,制造业无论是产品质量还是生产规模都无法与英国等发达国家相比,采用的机器生产的制造业工厂更是寥寥无几。

汉密尔顿发展制造业的理论基本上贯穿了美国工业史的始终,尽管直到19世纪六十年代的南北战争之前,美国还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农业国,但美国制造业并没有停止它前进的脚步。

南北战争以后美国制造业以突飞猛进的速度迅速成为欧洲之外的又一个制造业中心。

我们可以通过美国在1880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主导产业发展的变化中看到制造业的迅速发展是如何使美国
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的。

美国十大主导行业的增加值中,机器和钢铁始终居于前两位,应当说,1900年以前,美国的主导行业的构成变化比较小,到1920年时,十大主导行业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中农副产品及以此为原料的加工业已经完全被剔出前十名;汽车制造业在1900年尚不存在,但1920年其增加值已经达到3.47亿美元;造船业1900年还没有排进前25名,但1920年造船业增加值已经上升到第五名;电气机械业1900年只是一个很小的行业,但1920年已经排名第九。

其次,看一下法律环境。

在美国制造业崛起的初期,政府推动的关税法案就完成了美国对制造业的保护,从而形成了从英国引进资金和技术但排斥英国产品的基本格局。

尽管今天的美国是崇尚自由贸易的国度,但在美国发展的漫长历史中,这却远不是美国政府政策的重心所在。

相反,美国和它的先行者们一样,都是依靠层层关税及非关税保护伞走向繁荣的。

翻开世界经济史,近300年来的各个发达国家都是在贸易壁垒下成长起来的。

法国、德国、美国、日本都曾经是历史上落后于别国的“发展中国家”,在他们急起直追发展自己的工商业时,都对自己的新兴产业进行了严格的保护,而当他们已经成为最发达的国家时才主张所谓自由贸易的政策。

对于这一点,即使是第一个成为强大工业国的英国也不例外,直到19世纪上半叶,英国下议院才废除了带有保护贸易标志的《谷物法》,从而真正转向自由贸易政策。

美国在这方面更是世界的典范。

1861年,美国通过新的关税法案,将本已很高的关税税率再提高到47%,1890年麦金莱法案进一步将关税税率提高到49%,超过所有欧洲国家的水平。

今天即使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2002年平均关税税率也只有12%,而1913年美国已经是世界第一的经济强国,平均进口关税税率达到32%,制造业关税税率更是达到44%。

可以想见,没有这样的关税保护,美国是很难将物美价廉的欧洲产品拒于国门之外的,也同样是不可能发展起自己强大的工业体系,并最终占据世界第一的宝座的。

今天,自由贸易已经成为西方经济学界不可动摇的信条,某种程度上它甚至也已经使得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学者相信,似乎只有自由贸易才是发展经济的正确路径。

在加入WTO的今天,有些学者十分前卫地搬用西方经济学的一般均衡理论“估算出了”中国如果接受一系列贸易自由化措施将使今后十年的GDP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

从下表所展示的1875年以来各主要发达国家关税税率变化一览表中,我们很难与上述观点苟同。

诚然,贸易自由化将促进各个国家的福利,这已经是李嘉图时代比较优势理论的老生常谈。

以降低关税为特征的自由贸易政策总是那些最发达的国家提出的,二战前英国的关税一直处于最低水平,二战后则是美国的关税最低。

即使真的中国可以通过自由贸易政策促使未来的经济增长每年增加一个百分点,那也不是由于自由贸易本身的作用,而是中国已经足够强大,以至于我们都开始欢迎自由贸易这样生来由发达国家提出的政策了。

应该看到,改革开放的20余年如果没有各种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保护中国的新兴产业的话,中国是断不可能取得今天这样举世瞩目的成绩的。

第三,看看技术运用。

美国在相当长时间内并没有把开发自己的技术放在首位,在世界专利申请数量排名中,欧洲国家总是处在前列,相反美国强调的是形成生产能力。

欧洲国家的技术开发能力在漫长的工业化过程中一直是处在顶端的,仅仅英国一国与美国相比都不会逊色太多。

英国1662年就建立了专利申请制度,这为其在工业化早期占据世界第一工业强国的地位奠定了基础。

在相当长时间内,包括英国在内的欧洲国家牢牢掌握着技术领先的优势,美国真正成为技术第一大国还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但美国在运用技术方面从来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领先者,如内燃机虽然是在欧洲发明的,但美国却最快最普遍地得到应用;电力技术同样是欧洲发明以后在美国得到首先应用;英国最先发明的贝塞默尔新型炼钢法也是首先在美国得到大规模使用。

由于美国是个移民社会,文化比较开放,新技术在美国很容易被接受,更重要的是,拥有专利或技术诀窍的人往往可以通过移民美国来实现他们的梦想,所以美国应用技术的能力比那些单一民族的欧洲国家要强很多。

美国这种强大的技术传播能力和对新技术的巨大号召力即使在今天同样毫不逊色,世界各地的新发明总是在美国首先得以运用。

第四,看看市场环境。

美国庞大的国内市场为制造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其他主要的发达国家相比,美国是唯一的由国内市场支撑实现工业化的经济体。

在1870-1992年一百多年的历史中,美国的出口占GDP的百分比一直比较低,即使今天美国的进出口已经居于全球第一位,它的这一比例也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变化,从来没有突破10%。

值得注意的还有其他国家的一些情况,以小国林立为特征的欧洲各国的出口/GDP比率明显比其他地区为高,到1992年欧洲四个样本国的出口/GDP比率均超过20%,荷兰甚至超过50%,即使从整个欧洲的角度来看,他们1992年的出口/GDP比率也达到了29.7%。

同样,大国的情况则刚好相反,中国、印度和日本的出口/GDP比率一直比较低,即使在以出口机器自居的新时代(1992年为例),日本的出口/GDP比率也只达到12.4%,很多人可能觉得日本是个小国模型,实际上日本是个典型的大国模型,内需支撑是其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特征。

(三)第三个世界工厂——日本的成长
如果说英国所以成为世界工厂,主要依赖的是其拥有先进的技术,美国的崛起靠的主要的是其自然资源和社会建制,那么,第三个世界工厂日本呢?
第一,日本跻身西方列强行列,主要是通过引进西方技术形成强大的制造能力实现的,明治维新的基本理念就是要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业革命经验,建立并强化日本的工业基础。

明治维新使日本走出了相对保守的幕府时代,以大久保利通、木户孝允等明治精英们为首的日本明治精英在认识到日本政治制度、文化教育等落后的同时,尤其认识到了美国和欧洲的繁荣是制造业发展的结果,制造业则是产业革命的产物。

从制造业的发展及由此而产生的富裕社会的现实来看产业革命,可以说,产业革命创立了一个可以持续发展的制造业。

对于推进工业化的重视尽管是发达国家共同的理念,但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对工业化的重视超乎其他所有国家。

在明治政府“殖产兴业”的旗帜下,1870年日本专门成立了主持工业化领导的工部省,集日本所有力量扶持工业发展。

为引进技术人员日本不惜重金,当时聘用的外国专家中,收入最高的铁道专家卡基尔的月收入2000日元,相当于当时日本国务总理800日元月薪的2.5倍。

1874年支付给外国技术专家和技术人员的薪金竟占工部省经常性支出的33.8%。

日本下大血本发展新兴制造业的努力,在1870年后的40年里成效显著。

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日本已经建立了完整的纺织、电气、煤炭、钢铁、机械、造船等工业,造船甚至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1901-1914年,日本工业年平均增长6.3%,是所有资本主义国家中最高的。

第二,战后日本政府在和平宪法的框架内开始重构日本的工业基础,并迅速通过朝鲜战争带来的历史机遇实现了工业基础的恢复。

尽管日本在战前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并一只脚踏进了发达国家俱乐部,但经过毁灭性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的战时经济体系可以说已经被彻底摧毁了。

重建日本经济的道奇计划虽然在废除统制经济体制,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等方面对恢复日本经济有一定的作用,但大规模关闭原有的工厂却令日本的制造业雪上加霜,加之由此产生的大量失业使得供给和需求双双紧缩,造成了日本经济史上特有的所谓“稳定恐慌”。

但朝鲜战争为日本的制造业恢复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所谓美国在朝鲜战争的“特需”为战后日本第一次经济景气提供了动力,为配合美国的战争需要,在煤炭、钢铁、电力和海运等方面取得长足的发展。

钢铁业以世界上先进的带轧钢机取代了递回式轧机,效率提高了1000倍。

而在电力方面,1952年第一次从世界银行贷款引进世界最先进的成套设备。

此外,各种新兴产业也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发展,比如化肥、合成纤维等都开始了工业化生产,更值得称道的是日本的日产公司和丰田公司开始着手生产汽车,日本的汽车工业终于起步。

到五十年代中后期时,日本的制造业不仅实现了经济恢复,而且在许多行业,甚至是一些新兴行业也迅速实现了规模化生产。

1956年日本的造船业跃居世界前列,当年接受外国油船订货量达到世界第一位。

标志着日本汽车产业的丰田皇冠问世,并迅速实现了批量生产。

在通产省制定的《第一期石油化学计划》中,日本四大化学公司-日本石油化学公司、三菱油化公司、三井石油化学公司和住友化学公司相继建立,致力于聚乙烯的生产。

家电王国松下在1955-1960年的几年中保持了30%以上的增长速度,日本的家用电器普及率也奇迹般地上升,以电视机为例,1955年以前的普及率在1%以下,而1960年则达到将近50%。

第三,以迟田内阁提出的十年倍增计划为指导,日本在六十年代末实现赶超目标,1968年日本的GDP超过德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资本主义强国,而这一时期提出的贸易立国的战略本质上还是工业立国或制造业立国的战略。

1960年迟田内阁提出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是日本现代经济史上的里程碑,该计划拟通过十年的努力,在1970年时把经济规模扩大一倍,正是这一计划的成功实施创造了所谓日本奇迹。

我们可以看到,日本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尽管设定了一个很高的目标,但日本在十年后的表现更令人吃惊,基本上所有的指标都比倍增计划有所提高,日本在钢铁、化工、机电、汽车等制造行业迅速建立了在全世界的优势。

经过十年的发展,国民生产总值超过了原定目标的50%以上,进、出口额增长速度达到16.8和15.5%,比计划指标分别超出6个百分点以上,工业生产指数每年的增幅更是达到13.9%。

日本是一个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必须大量利用海外资源才能支撑经济快速成长,也正是这
种客观环境使得日本将贸易作为立国的基础。

特别是加入关贸总协定(WTO前身)之后,日本更是将大进大出作为发展制造业的基石。

由于新兴制造业往往具有比较长的产业链,日本经济发展中的产业延伸非常成功,产业间的相互递进成为日本制造业不断升级的重要特点,所谓“投资引起投资”的现象不断出现。

例如,生产家用电器等耐用消费品的企业,为实现批量生产增加了设备投资,这种投资带来了对机床需求的迅速增加,这又达成了机床行业为扩大生产进行投资的诱因。

同样,汽车制造业的发展增加了重工业以外领域的需求,引发了生产橡胶轮胎、合成树脂等部门的投资扩大。

当然产业链得以延伸并不中断的条件是能够生产出具有足够竞争力的产品,对于这一点,只要看看日本与主要发达国家在1950年以后出口增长的比较就不难得到解释。

日本的出口在1973年达到951.05亿美元,是1950年出口额的26.89倍,大大高于所有发达国家的增幅,即使在此后,各国的贸易增长相应缓慢下来,日本的出口增长也仍然是发达国家中最高的,正是在六、七十年代这短短的20年里,“日本制造”在发达国家市场上发起的攻势让整个世界都难以抵御,日本也迅速成为除美国以外最强的经济体。

第四,八十年代提出的技术立国战略的实质同样可以用深化制造业来概括,正是深化制造业基础,使得日本在包括汽车、石化、重型机械、电子等领域建立了连美国也必须予以重视的国力,使得日本的成功与美国的衰落在八十年代形成鲜明的对比。

对于日本在八十年代的经济攻势,包括美国在内的发达国家只能用极端惶恐来形容。

一时间,日本模式成为各国效仿的对象,在石化、重型机械等领域,日本在很短的时间超过了欧洲,在汽车和电子等领域则同样让美国老师狼狈不堪,我们可以从日本在1980-1995年进出口结构的变化中看到日本在这几个领域的巨大进步。

日本在八十年代以后工业结构明显走向了所谓重化工业化,化工、机械、运输设备等行业的出口一直占到总出口的70%以上,1995年甚至已经超过了80%。

与此同时,工业原料和燃料在日本进口产品的比重一直在40%以上,在迈向重化工业化的初期,这一比例甚至超过70%。

当然,在八十年代,以丰田汽车为首的轿车工业建立的显著业绩是最让日本人自己称道的日本的轿车几乎踏平了整个发达国家轿车市场,1980-1985年,美国市场上出售的轿车20%是日本制造,而美国这一汽车大国的轿车总进口量不过占总销售量的25%左右。

许多研究者指出,日本之所以能在二十世纪初就跻身列强行列,并在二战战败后迅速成为世界第二的经济强国,关键在于它在制造业领域的长足进步。

二、“离制造业”故事引起的思考
许多研究表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经济的高增长均源于制造业的蓬勃活力,亦即工业化的推动:当一国制造业获得快速发展时,该国整体经济增长同时高企;当一国制造业开始衰退时,该国整体经济增长相应低迷。

20世纪六十年代后期,美国制造业开始衰退。

此后,美国经济整体呈现明显后工业化特征并且增长持续低迷;英国和德国的制造业衰退开始于第一次石油危机,这次危机也是英德两国工业终结以及经济增长步入低迷的转折点;日本制造业衰退于20世纪九十年代初,与此同时,日本整体经济也自20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低迷增长并且步入后工业化阶段;“四小龙”和东盟的经济起飞源于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强劲推动,直至20世纪九十年代,上述地区的高增长依旧由区内的出口导向型工业化所支撑;从20世纪三十年代开始至20世纪七十年代,
拉美经济高增长同时伴随着制造业快速的发展,八十年代后,拉美的经济动荡也与该时期制造业竞争优势的丧失密切相关。

(一)大英帝国的衰落
考察英国经济的衰落过程可以发现,其经济上的滑落基本上与其工业生产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份额不断下降是吻合的。

英国的工业生产从1870年占世界工业生产总额的32%一直下降到1913年的14%。

而相应地,德国的份额则从1870年的13%上升到1913年的16%,美国的份额更是从1870年的23%直线上升至36%而居于世界第一位。

虽然英国的衰落有种种原因,历史学家的解释更是有很多版本,但过度把眼光放在虚拟投资而忽视实业投资,尤其是国内的实业投资才是根本原因。

事实上,一战前后,英国的制造业技术不仅已经无法和后起的德国、美国相比,甚至于英国长期保持的对其他发达国家的技术优势也在不断缩小。

第一,证券投资的无限膨胀导致投资沉淀严重,产业投资的力度却相应地严重不足。

与此同时,也使得曾经以创新精神为旗帜的英国人变得十分懒惰。

即使在马克思所处的那个时期,人们就已经发现,英国新增财富大部分都沉淀在了证券投资上了,相反,支撑经济增长的最重要的指标——国内资本形成却始终处于低水平,这一度被称之为资本主义腐朽的集中表现。

资本过多地集中于流通领域虽然体现的是一国较为发达的特征,但长期的国内资本形成不足在经济学的含义上是必然会导致产业空心化的。

英国的产业空心化使得工业革命初期以具有创新精神自居的英国人失去了原有的锐气,经济地位并没有随着殖民地的不断扩张而强大,相反,在19世纪末相继被德国和美国超过。

几个主要的发达国家在这一时期的国内资本形成中,英国排在最后一位,而美国和德国则保持了较高的国内资本形成水平。

如果把这一数据与战后的日本和德国的数据加以对比的话,则可以看到更大的反差。

在高速发展的六、七十年代,日本、德国的国内总资本形成都大大超过20%,也正是这二十年的高速发展使得日、德两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强国。

第二,国外投资极度扩张,尤其是对殖民地和美国投资的极度扩张导致国内投资的不足,从而最终影响到国内产业的升级。

考察英国1865-1914年近50年的资本流向就可以看出,作为经济活力发动机的私人资本在这50年中并没有大规模地投向英国本国的产业,这期间英国的私人资本只有30%投向了国内,远低于投向美国的42%。

从某种程度上说,英国资本成为美国经济高速成长的发动机,正是南北战争后的近30年的持续增长使得美国超越英国等欧洲国家而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

直到1914年,英国对美国的投资仍然占其海外投资的21%。

19世纪末期,德国和美国的制造业不论是从技术上还是从规模上说都已经比英国更有竞争力,英国的经济增长也比德、美两国缓慢了许多。

对于英国过度海外投资的争论在英国议会经常是热门话题,但从来也没有形成一个针锋相对的策略,相反,投资海外的步伐还大大加快了。

直到21世纪的今天,美国仍然是依靠外来资本支撑的经济体,而其最重要的资本输入国仍然是英国为首的欧洲国家。

从某种程度上说,美国繁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