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数学课堂,展现数学魅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进数学课堂,展现数学魅力
提到数学,能想起的,除了数字、图形,好像再没有什么别的内容。

那十个数字无论如何变化,再怎么给它加强营养,它仍然逃脱不了数字的命运。

图形就更不用说了。

圆的,方的,直的,拼起来的,堆起来的,千变万化都只有一个名字:图形。

这就是数学。

机械、呆板、冷冰冰。

但是,如果我们用一把直尺在纸上画一个这样的图形:5条直线。

在直线上写上一些数字。

然后把它交给钢琴师。

那么结果就是冷冰冰的数学变成了一曲美妙动听的音乐。

然后再把它交给作词家,让作词家在五线谱的下面,写上一些优美的语句。

此时的数学就成了一个鲜活的生命。

一个有灵性、有感情、人见人爱的生命。

最后让语言学家把这样一种生命诠释给承载它的另一种生命-----学生。

这就是数学,这就是数学教学。

这就是一节最美丽的数学课堂。

然而,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特别重视知识的教学,很少关注这些知识的根源、作用,这些知识与其他知识、实际生活的联系。

长此以往导致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却不会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也不善于用数学的眼光去思考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造成了知识与知识、知识与生活、知识与能力的脱节。

因此有些学生逐渐认为数学太抽象,不容易理解,经过努力学习以后,又没有什么用。

对数学学习渐渐失去兴趣,让我们的教学处于被动和无奈状态。

为了转变这种现象,
让学生重新领略数学的魅力,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努力:
一、追寻数学知识的根源、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神奇魅力。

数学知识在学生的眼里既枯燥又抽象。

学习知识永远都那么辛苦,总是让人费解,仿佛有些知识天生如此,经常弄得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因而如能适时介绍一些有关数学家的故事、数学趣闻与数学史料,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产生与发展首先源于人类生活的需要,体会数学在人类发展历史中的作用,将会很好的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如:在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时,学生只知道满十要前一位进之1,却不知为什么要进1,如果你要问他们:“他们只会回答是老师说的或书上看的。

”因此教师应该及时介绍有关的历史知识:传说在一万年前原始人对野兽进行围猎,晚上他们把猎物抬到火堆边点数。

那时没有纸、没有笔、没有计算器,只能用手指来计数;一个,两个,……数到十个,手指用完了,怎么办呢?先把数过的和手指一样多的十个放成一堆,拿一根绳子在绳上打一个结,表示“手指这么多”的野兽。

从此以后就遗传下来,得名“十进制
法” 。

二、给学生空间,让学生以儿童的眼光欣赏数学的魅力。

刚参加工作时,我只注重向学生传授知识。

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我是知
无不言唯恐不详;学生回答有了错误,我条分缕析唯恐不周。

学生考试前,我总习惯于提前做一做试卷,然后才进行测试。

这样先体验性的试做一下,一是能帮助教师充分掌控试题的分量和难易程度,以便及时地修正和弥补。

当然,自己先做一做还有另外的目的,那就是尽量给孩子们以规范化的训练的机会,以获得令教师和家长都满意的学习成绩。

每次我凭着提前做出的“标准卷”批改孩子们的试卷时,总是发现一些学生的答案不同于我的近乎“格式化”的“标
准答案”。

一些简单的试题,在孩子们的笔下竟然有数种,甚至十数种答案,其中不乏精彩与智慧。

感动之余,我不得不吸收他们的答题来补充甚至是修正我的“标准”;我不得不给他们满分,甚至是加分;我不得不放弃为了追求学生高分进行的所谓规范化训练。

蜕去教学功利色彩后,评讲试卷时,鼓励孩子们不要拘泥于“标准答案”,引导他们大胆地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发现,形成答案,进而修正、完善“标准”。

孩子们由于有了充分支配的时间、充分发挥的空间、充分选择的权利、充分交流的机会,他们说出的答案不仅耳目一新,而且在相互启发中,又生成了很多答案和极富创意的问题。

例如,有一道思考题:(出示问题)孩子们玩套圈游戏,每人投二个圈。

聪聪得了32分,明明得了31分。

聪聪可能套中了哪两个玩具?明明可能套中了哪两个玩具?刚读完题目,孩子们纷纷抢答。

比我提前定好的“标准答案”要多得
多。

最后,我确定孩子们说出了所有答案之后,我刚想讲下一道题,这时有一个叫康天赐的孩子举起了小手,带着疑惑,我问他:“怎么?你难道还有答案?”“明明还可能套中了企鹅、公鸡和小鹿。

”几秒钟的沉默之后,突然有孩子大笑:“每人就二个圈,康天赐,你的另一个圈是偷来的吗?”顿时,教室里哄堂大笑。

再看康天赐,黑里透红的小脸成了酱油色。

我急忙阻止了孩子们的笑声。

因势利导,让孩子们在康天赐这个错答案生成的新问题中重新做出更多更好的答案。

这种在评讲中探讨、在探讨中领悟、在答案中生成问题,既是对孩子们“学”的考试,也是对孩子们“用”的检验,更是学生智慧碰撞与思想创新之举。

惊喜之余,震撼不小。

作为教师,在给出结论性结果之前,不妨多给孩子们一些空间,让他们阅读、回忆、观察、比较、归纳、讨论甚至争辩,使归结出的结论更多元、更个性。

教师个人的思维空间毕竟有限。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作为教师,尽管也在努力以儿童的视角进行观察、发现、思考,但怎么也抹不去成人的思维定势,常常担心没有“标准”、或是不够“标准”就没了威信;认为不进行“规范”的“标准”训练,就没有理想的“考试分数”,就会失去领导的青睐和高额的奖金。

于是,不惜调用自己的一切知识、经验和能力的积累做“标准”。

有时候老师做出的答案虽然正确,但往往过于死板、机械,甚至让孩子们费解。

这种答案灌输给孩子们后,他们除了迫于无奈的死记和机械性“应试”外,基本上别无他用。

正如学生说的那样:“考了就忘了”。

例如,讲图形的拼组时,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题:(出示题目)这种题我不厌其烦地讲,孩子们坚定不移地错。

看来把答案硬塞给学生是行不通了。

于是我用好多的小正方体在课堂上耐心地摆,让孩子们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孩子们总算数清楚了。

我就趁热打铁,再出两道,再数,可结果是再错。

看着我无奈的表情,孩子们也非常失望。

甚至有的孩子已经想要放弃了。

这时有一个叫陈时宇的孩子说:“老师,让我摆一次吧”我点头示意让她走上讲台。

她用小手很快地搭了一座小房子。

然后她说:“看好了,我要变魔术了。

”然后,她把最下面的一块小正方体一抽,漂亮的小房子随着哗啦一声又变成了一个个小正方体。

这时,她说:“你别看它站得这么高,它下边肯定还藏着呢。

如果下边没有藏着,它肯定会‘哗啦’一声塌下去的。

”真是一语道破天机!在孩子们眼里,老师成人化的、模式化的“标准”怎能比得上孩子最纯朴的童言呢。

以后再碰到这种搭积木的题,无论多复杂,孩子们都是成竹在胸。

再也不会出现“考了就忘了”的情况。

课堂上给了孩子们空间,孩子们答题就不同了,他们在回答“哪些东西是圆的”时,会毫无顾忌地回答“爸爸的屁股是圆的”,“妈妈的眼珠是圆的”;他们会说“狼外婆”、“兔
妈妈”,因为电视里的动画片、他们看过的童话故事就是这么称呼的;当听到老师说男孩子是勇敢、坚强的时候,他们会拉着老师的衣服骄傲地说:“老师,我爸爸是男孩子。

”他们会说出老师认定他最没有出息的“弯弯的月儿像香蕉”、“长大了当清洁工”;他们会创造出能获得专利的,但成人看来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科技发明:会走的苹果、铅笔娃娃、橡皮的眼泪他们会说出成人看来近乎是错误答案的“雪化后是春天”在大人看来雪化后是什么?是水。

那为什么雪化后就不能是春天呢?这样的答案不是更充满希望吗?可是按我们的标准这往往是错误的;......孩子们正是这种童稚的直言不讳,才有了他们在成年人眼里很多的“想不到”。

正因为孩子们没有了老师成人化、模式化的思维禁锢,他们才超越了老师,超越了教材,超越着自我。

今年春天期中考试,一年级数学试卷上有一道题:(出示题目)课堂上评讲试卷时,我发现有好多孩子这道题没得分。

分析原因,大部分孩子是从自己的角度做这道题。

而标准答案是从雪人的角度来考虑。

到底是从做题人的角度考虑,还是从雪人的角度考虑,题目并没有明确指出。

那两种答案就应该都是正确的。

后来有好几个学生家长专门找我问这道题。

说那种题以后再遇到了到底应该怎么做?遵循哪个标准才能得分?我就告诉他们标准是人定的,答案是人做出来的,那都不重要,关键是孩子已经学会了认识左右,已经掌
握了知识,这就足够了。

这一方面说的是老师在思想上要放开孩子。

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动手实践、小组合作中自主探索数学的魅力。

基础教育的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如何让学生创新?如何让学生实践?精神和能力如何培养?
答案就是多给学生一些时间、机会、权利,让他们观察、想像、质疑、探究、合作、创造。

《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在教学中,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在课内及课外设计大量的小组合作环节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之后与同伴进行交流。

同时教师给小组提供适当的帮助和引导,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式讨论,以寻找问题的答案,使小组合作落到实处,确有实效。

数学课上,老师要有一双爸爸的手,“一手硬” 、“一手松”。

“一手硬”即教师引导是硬道理,就是说学生学习的创新需要教师授之以渔,让学生有“法”可依。

“一手松”即给学生松绑,舍得“放飞”学生,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张扬学生个性;学生有了一双会飞的翅膀,老师只有张开双手把雏鹰放飞在蓝天上,孩子们才有搏击的机会。

这是由数
学这一课程自身很强的理论性、逻辑性所决定的。

只有在动手、动脑的实践过程中,学生获取的知识,掌握的道理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

1、堂堂动手,熟能生巧
大多老师,特别是小学低段老师,都反映课上不敢让学生动手,怕一动就乱就散,收不回来,教学内容完成不了。

我认为,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就是好动,坐不住,喜欢动手。

我们就应该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从入学开始就坚持每堂课都让学生动手操作。

如:“1~5的认识和加减法”一单元中我每堂课都让学生从学具盒中拿出相关数量的学具,数一数,摆一摆,起初学生很慢,也很乱,等这一单元的后期,全班学生都能又快又准确的拿出学具按要求进行操作。

后来在8、9的加减法的教学中学生完全可以自己边操作边列式完成相关内容,比老师苦口婆心的在黑板上讲效果好得多。

再比如,讲一年级下学期100以内的加减法时,我让学生用摆小棒的方法,在摆的过程中,自己找计算方法。

学生兴趣高,找得快,记得牢。

在向全班汇报的时候,孩子们的小手一个比一个举得高。

当我好不容易叫一个同学回答时,其他孩子就“哎”的一声像泄气的皮球瘫在了座位上。

失望的心情溢于言表。

为了满足他们,我就尽量多叫一些同学回答。

最后,孩子们的答案千奇百怪,但方法大同小异。

这样让孩子们在自己的世界里探索到的学习方法,学生记得牢,用得
熟。

这样的教学方法也是我上课最擅长,最得意的一条教学途径。

2、小组合作,确有实效
当今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比较缺乏自制力,自理能力,和与他人和谐相处的能力。

我认为从一年级入学就培养他们的小组合作交流能力,不管是对他们的学习还是对于教育他们如何与人相处都有很大的好处。

去年暑假开学,我接任一年级数学课。

面对50多名6、7岁的小孩儿,叽叽喳喳,争吵不休,课堂成了鸟的天堂。

很简单的问题讲五、六遍仍然有好多孩子听不懂,确切地说,不是听不懂,而是根本不听。

比如,在讲10以内的加减法时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出示问题)很多学生列算式:4+6=10我讲课讲到声嘶力竭,可学生在做题时仍然我行我素。

我已经黔驴技穷。

等到下一节数学课上,我又出了类似的题,这次我没有讲,而是把学生分组,让学生在游戏中自己探索方法。

结果有一个小组说:“这就和我们玩加减游戏一样,小朋友不跟我们玩了,我们就减了他。

等他又和我们玩得时候,我们就加上他。

”他一边说,一边用小手比划。

孩子们都随声附和“对,对我们就是经常玩这种游戏。

”结果证明:放开手脚,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的课堂事半功倍。

①. 互相监督,养成习惯。

小组形成后,就有了互相监督的效力,谁坐得不好,写得不好,不注意听,动作太慢等不好
的习惯,都可以通过组员相互监督加以控制和帮助。

我们班级小组以六人一组,围坐在一起。

在入学开始的一星期的强化养成教育中,我们就专门训练他们的常规习惯的养成,如:坐、立、行、倾听、发言等,都是通过小组互相监督完成的,不用老师一个一个的纠正,效果很好。

②. 以好带差,面向全体。

新课标指出我们的教学要全向全体,如何一个不漏全面带动。

我认为小组合作是最好的方法。

如,最开始由于学生的学前教育的水平不一,有些同学甚至从来没有上过学前班,连最起码的书的页数都不会翻,做题时连题都找不到在哪儿,如果光靠老师一个个的帮着翻,要耽误许多课内时间。

这时小组合作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还有在学生答完题后,老师只需要检查小组长的,然后再让小组长再检查组员的就可以了。

省下的时间老师就可以更多的辅导学困生了。

③. 小组激励作用也很重要,对于班里的每个学生来说,教师无法做到人人都能奖励到,激励到,但如果实行小组激励制,哪一组所有的同学都表现的好,就奖给他们一颗星,同时创造机会让每一组都有机会得到奖励,这样就可以激励到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尝到成功的喜悦,体会集体主义荣誉感。

当然,要做到以上各方面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可能需要一学期,甚至一学年的才能见到成效。

我认为只要教师有
信心,相信自己,相信学生,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随着自己教学经验的积累,你一定会真正体会到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妙处的。

在这样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中学习,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将会大大提高。

四、注重数学交流,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数学的魅力。

随着时代发展,数学在当今学科中的用途急剧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数学能简明地表达和交流思想。

而且,从学生数学学习的角度讲,交流可以帮助学生在非正式的直觉的观念与抽象的数学语言符号之间建立联系,还可以帮助学生把实物的、图画的、符号的、口头的以及心智描绘的数学概念联系起来。

交流还可以发展和深化学生对数学的理解。

数学交流包括三个方面:
1、数学知识的交流。

学生以某种形式,直观的或非直观的、口头的或书面的、运用普通语言传递自己的思想和对知识的理解。

同时以某种方式(听、读、看等)理解和接受来自别人的见解和观点。

例如,在讲《数的顺序,比较大小》一课时,要比较28和26的大小,先出示图画,然后,我开始讲故事:奶奶家的两只母鸡现在正在为谁一个月下的鸡蛋多而争吵不休。

瞧,他们把官司打到了课堂上,想请聪明的孩子们来做个公正的法官。

孩子们看着这有趣的画面,兴致特高。

他们断案的依据也很多:数出来的,只看最后一行的,有个
孩子说:“我数了数,他们一开始都下了25个,后来红母鸡又下了3个,黄母鸡又下了1个,3比1大,所以红母鸡比黄母鸡下的鸡蛋多,28大于26。

这正是我想要的答案,于是顺水推舟。

我让孩子们自己总结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

结果令人非常满意。

2、数学体验的交流。

这样的交流并不着眼于某个具体的的概念、方法和解决问题过程的交流,而是关于学习过程中的感受、情绪、认识、想法和念头的交流,包括分析、评论、欣赏、赞叹等等,是情感体验的交流。

讲《两位数减一位数》时,先让学生自己摆小棒,然后用自己的的语言说出想法。

说想法的过程其实就是总结计算方法的过程。

这样的结果是:在愉悦的学习环境中人人都有方法,人人都会说方法,人人都掌握了方法。

再比如:课堂上,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评价其他孩子的答案:像“哇噻,好棒噢。

”“盖子强肯定让大火烧过他的眼睛,要不他的眼睛怎么和孙悟空的一样亮。

”“老师,你听听我的嗓子是不是和刘家璇的一样好听。

”这种从孩子嘴里说出的评价语言其影响力要比老师的强得多。

3、解决问题心得的交流。

指学生在经过整理和思考的基础上,选择恰当描述和表达方式,呈现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结果的过程,也包括反思与评价,是数学思想方法的交流。

我记着做过一道找规律的题:(出示题目)大部分左边填对,右边填不对。

导致错题的原因是没有把两种规律结合起来。

但是我这样分析错因,孩子们很难接受。

倒是有一个叫李泱泱的孩子分析的透彻有趣:你看小熊满头大汗的样子,他们还以为小熊在家里练跆拳道。

小兔子要去找小熊,让他教他呢!所以,他就一口气从38跑到了47。

我听了,要不是有教态来约束我,我肯定会在讲台上哈哈大笑。

小家伙的想象力太丰富了!看来要想让孩子们彻底弄清这道题,还是由泱泱同学来做老师比较合适。

于是我穷追不舍:那你怎么想的?他继续编他的故事:“小兔子和小熊要比赛夺红旗,胖胖的小熊刚从家走到这儿,就已经出汗了。

他肯定夺不到红旗。

所以我就先做小兔子从38跑到41夺到红旗,再做小熊从47走到41。

”多么精彩的语言!多么让人惊喜的解释!显然,数学课堂已经成了孩子们自己编织的童话世界。

这个世界犹如〈西游记〉一样神秘、诱人。

让人充满无限向往!正是因为在平时的学习中,有了这样经常性的训练,学生的数学语言变得极为丰富。

这样的语言训练让孩子们在解决数学问题时,他们善用孩子的眼光去洞察题意,爱用儿童的语言去表达题意,会用自己的方法去做出解答。

总之,数学课堂上,表达是学生发展思维、形成技能的捷径。

让学生在表达中掌握,在表达中积累,在表达中创新,在表达中生长。

说出伶牙俐齿,说出聪明头脑,说出锦绣人生。

五、重视学生评价,让学生在自信中感知数学的的魅力。

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教育是最辩证最灵活的一种科学,也是最复杂、最多样化的一种艺术。

”小学生数学课堂学习评价极需以艺术化的态度去关爱学生生命的发展,营造课堂教学评价的美学韵味。

1、语言评价──意味深长。

幽默作为一种课堂教学语言不仅仅博人一笑,产生愉悦感,而且还能于笑声中给人以智慧的启迪,产生意味深长的美感效应。

因此,富有激励性的、风趣幽默的语言也是评价的首选。

通过恰当的艺术性的评价激励学生,让学生感受数学学习的魅力。

在平时的作业批改中,注重以表扬为主的方式,既尊重了学生,又鼓励了学生。

在学生作业清楚工整时,不仅写上OK!还写上了这样的评语:“字如其人,它们都像你的名字一样,帅呆了!”“班里最漂亮的小姑娘,你的作业也是最漂亮的!”在学生作业出现错误时写:“看,小马虎专找不细心的孩子,千万不要和它交朋友啊!”在学生回答问题声音小时说:“我们的小百灵鸟跑哪儿去了?”在学生终于交上了好几天都没露面的作业时,写上:“总算又见到你的作业了,教师真高兴!”对于一些犯了错误的孩子说一些“太遗憾了”“平时最让老师喜欢的孩子,今天是怎么啦?”之类的话。

说到这儿,我想起了一年级上册,讲〈整理和复习〉在对本册书的内容进行复习的基础上,练习了用学到的数学知
识解决生活问题。

讲完之后,我问孩子们今天学到了什么?有一个孩子小手举得特高,我叫他起来,他说:“老师,今天我学会了扫地。

”我惊奇、疑惑、且有点失望地问:“没了?”他一本正经、理直气壮且有点自豪地回答:“嗯。

”我无可奈何。

他没听课,至少没听明白我问话的意思。

此时此刻我如果对他横加指责,他肯定会伤心难过:学会了扫地也得不到老师表扬,老师肯定是不喜欢我。

这个结果是我不想看到的;我如果让他坐下,他可能一整天都会为自己只是学会扫地而沾沾自喜。

想到此,我决定对他深挖猛究:“老师祝贺你学会了扫地。

老师也非常高兴班里有你这么爱劳动的孩子。

那你能不能告诉老师在今天的数学课上,你学会了哪些数学知识?”结果,他说出了认识钟表、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柱、会看图提问题并列式解答等很多关于本册书的内容。

我也轻轻地舒了一口气,为他这一节课并没有虚度,也为自己能正确对待孩子们不理想的表现。

对于一些比较优秀的学生,我也不是置之不理的。

我总是说:“你太了不起了!”“你是老师的骄傲!”“我的工作因你而精彩!”诸如这样的评语,既使学生树立了信心,又易接受老师对自己的批评。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给予学生闪光的语言,会让学生心灵振奋,产生蓬勃向上之感。

我们的数学课堂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精彩的片断,才会像“非常6+1”那么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