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机构改革案例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都:为增开一路公交车引发一项机构改革
一路公交车就能引发一项重要的机构改革。这可不是玩笑,为了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成都市还真就为了一路公交车的开设,改革了交通管理部门的机构设置。
2004年2月,一位成都大学教授提交了一份建议书,要求将城市公交线路延伸到十陵镇。因为随着成都市的发展,拥有14万师生的成都大学已迁至十陵镇,另外还有一所重点中学也将迁到这里,加上十陵镇原有的8万居民,20多万人面临“进城难”的尴尬。
接到这一建议书,市交通局、市政公用局很快派人来了解情况,并表示确实应该延伸或新增公交车到十陵镇。然而,数万十陵人翘首盼望的事情,直到2005年8月,第一班周末增开的公交车才驶进十陵。为什么呢?原来有车的部门建不了站台,有站台的部门管不了车,协调来、协调去,就拖了18个月。
开通一路公交车要耗时18个月,一件小事充分暴露出当前运输管理体制的落后。成都市交通委员会主任黄平说,按当时的管理体制,公用局负责城市公交和出租客运,就是“管城里头的”;交通局负责长途客运和县(区)市之间出租客运,就是“管城外头的”。城里的车开不到乡下去,城外的车进不到城里来。
这种部门分割、职能交叉的现象,既造成了交通运输资源的浪费,给群众带来了麻烦。有时交通局开了一趟车叫503路,恰好公用局也开了一趟503路车,两趟车一个名字,去的却是两个方向,让群众晕头转向。而且,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许多原来的乡村变成了城市或市郊,那种按以前行政区域划分的城乡交通运输管理范围,已明显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了。
仅仅一路公交车,使成都市管理层认识到,在城乡统筹发展面前,城不管乡、乡不管城的城乡分割管理传统体制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了。改革的探索首先从一些郊县搞起。2004年8月,311路公交车第一次开进了郫县安靖镇方碑村站,取代了以前的乡村客运。实际上,这个村与成都市主城区之一的金牛区仅隔着一条20余米宽的小河,多年来却只能遥遥相望,公交车开到河对岸就再不往前走了。从试点开始到2005年11月,郫县共开通了23条公交线路,实现了镇镇通公交车,县域经济迅速发展。
2006年1月20日,成都市撤销了交通局和市政公用局,重新组建成都市交通委员会,总揽负责全市城乡的公路、水路、公共交通、出租汽车和城市轨道交通等,既管城又管乡,既管规划又管协调,形成了一个“大交通”的管理新格局。
新型交通行政管理体制的创立,科学管理的高效率开始显现,城乡固守多年的“二元”体制坚冰开始融化。今年初,一场大雾突袭了成都市,各高速公路被迫关闭,至四川省内的多条铁路支线也停开了,约60多万返乡或途经成都的旅客涌入各大汽车站,黑压压、密麻麻,情绪不安,形势紧急。
在此情况下,成立仅一个多月的成都市交委开始显现威力了:马上从市公交公司抽调100辆公交车投入短途客运,再把短途上的中高档车抽出加强长途客运;请公安交警部门配合,警车开道,为载满旅客的长途客车开路,雾中抢运。短短十几个小时内,成都市便迅速化解了这一春运期间的大难题。
“以前遇到这种情况就麻烦了,想解决问题要协调几个部门,费时费力,还不
一定能成。这一次的事实证明,体制、机制创新也是生产力,最出实效。”黄平感慨地说。
随州、成都、富阳三市机构改革的先行经验
中国机构网2008年09月04日10时54分
随州模式:机构整合
谈起当年的改革,湖北省随州市改革的“参谋”夏明元却有点误打误撞的感觉:“当时并没有大部制的概念,更多的是考虑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
2000年,从县级市升格为地级市是随州机构改革的契机。
“原来一个县财力吃饭都比较紧张,现在又增加一套行政管理体制,还是原来的财政承受能力。从经济承受能力上来看,不允许我们像其他地市一样有那么大的机构架构。”夏明元说。
职能基本相近的单位能合并的尽量合并设置,职能衔接较紧的单位采取挂牌设置,职能交叉的单位能不单设的尽可能不单设:“合并同类项”是随州机构改革的基本思路。
目前随州市只有120个事业单位,有的事业单位最多加挂7块牌子,但是这7个单位只有12个编制。
成都模式:机构撤并
2006年,成都推出的组建林业和园林局的机构改革,无形中化解了时任成都市林业局副局长叶浪所面临的一系列尴尬问题。
因为在往年,林业部门管理的卧龙熊猫基地和园林部门管理的成都大熊猫基地的熊猫要实现交配,必须到2000多公里以外的北京去办理相关手续。
其实从2005年初起,成都就以农、林、水和交通为“突破口”,进行了一系列的“机构撤并”。
“成都市最近几年的机构改革,几乎全是实践中出了问题,逼出来的。”成都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李声宙笑着说。
在2003年成都市推广城乡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成都市开始了大刀阔斧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2005年2月,撤销农牧局,设置农业委员会;2005年11月,撤销水利局,组建水务局;2006年10月,撤销林业局和园林局,组建林业和园林局。
富阳模式:“专委会”制度
以往,浙江富阳市国土资源部门每年都要花费千万元的资金去买耕土层,而施工单位经常是直接用石渣把农田表面上的耕土层覆盖。
这个一边“买土”、一边“埋土”的怪圈,直到2007年才随着富阳城乡统筹委员会的成立而不攻自破:在施工单位填石渣前,建设局先把耕土层收集,转让给国土资源局。一年来,利用回收的耕土,全市复垦1270亩。
这只是富阳进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所带来的巨大收益中的
一朵浪花。
“‘大部制’在富阳称‘专委会’制度,去年4月28日,该市在不涉及原有机构设置及人员编制的基础上,成立了计划统筹、规划统筹等13个专委会。”富阳市委政研室主任章永南对媒体表示。
各专委会分别由1名副书记、6名副市长担任主任,实行牵头部门负责制,既淡化了部门概念,又打破了部门壁垒。
“截至目前,我们没有做过‘加减法’(部门裁撤及编制整合),只是做了‘乘除法’(合纵连横、职能归并)。对于国务院大部制改革所涉及到的若干职能部门,富阳未来将酌情进行尝试。”一位富阳官员透露。
街道机构改革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率先试点大科
室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