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及人员卫生基本知识培训资料PPT课件

合集下载

卫生和微生物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卫生和微生物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保持个人卫生、避免食用受污染的食物。
感染性皮肤病
保持皮肤清洁、使用适当的护肤品。
卫生管理和应急措施
卫生管理
建立有效的清洁计划,培训员 工正确使用清洁用品。
应急措施
制定明确的应急预案,提供培 训和演练。
急救知识
培养员工的急救意识和基本急 救技能。
环保意识和微生物的重要性
环保意识对保护微生物的栖息地至关重要。微生物在环境中扮演着分解有机 物、提供养分以及维持生态平衡等重要作用。
食品安全和卫生
1
清洁厨房
保持厨房和餐具的清洁,减少食物污染的风险。
2
储存和处理食物
遵守食物储存和处理的卫生标准,防止食物变质和细菌滋生。
3
食品安全知识
了解食品安全知识,避免食物中毒或细菌感染。
结论和要点
• 根据课程目标,学习卫生和微生物基础知识。 • 了解细菌和病毒的基本区别。 • 掌握常见传染病的防治方法。 • 了解卫生管理和应急措施。 • 增强环保意识,认识微生物的重要性。 • 了解食品安全和卫生的重要性。
卫生和微生物基础知识培 训课件
欢迎参加卫生和微生物基础知识培训课程。通过本课程,你将了解细菌和病 毒的基本差异、常见传染病的防治方法以及卫生管理和应急措施等内容。
课程目标
1
增加基础知识
掌握关于微生物和卫生领域的重要基础知识。
2
提高认识
加深对传染病、卫生管理和环保意识的认识。
3
掌握应急措施
学习如何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并做出适当的应急措施。
细菌和病毒的基本区别
1 大小不同
细菌相对较大,而病毒非常微小。
2 构造பைடு நூலகம்异
细菌是生物细胞,而病毒是由遗传物 质核酸和蛋白质组成。

微生物基础知识培训ppt课件

微生物基础知识培训ppt课件

食品添加剂
部分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 可用作食品添加剂,如酵 母粉、酶制剂等,用于改 善食品品质和加工工艺。
益生菌
益生菌是一种对人体有益 的微生物,可以添加到食 品中,调节肠道菌群平衡 ,提高人体健康水平。
农业领域
生物肥料
利用微生物的固氮、解磷、解钾等作用,可以制作出各种生物肥 料,提高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
孢子繁殖
真菌的菌丝体
营养菌丝、气生菌丝、生殖菌 丝
病毒形态与结构
病毒的基本形态
球形、杆形、蝌蚪形等
病毒的繁殖方式
复制增殖
病毒的结构
核酸、蛋白质外壳、包膜等
病毒的感染过程
吸附、注入、合成、装配、释放
其他微生物形态与结构
原生动物的形态与结构 藻类的形态与结构
支原体的形态与结构
其他微生物形态与结构
衣原体的形态与结构
长。
02
CATALOGUE
微生物形态与结构
细菌形态与结构
01
02
03
细菌的基本形态
球菌、杆菌、螺旋菌等
细菌的结构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 质等
细菌的繁殖方式
二分裂繁殖
04
细菌的特殊结构
鞭毛、菌毛、荚膜等
真菌形态与结构
真菌的基本形态
酵母菌、霉菌等
真菌的结构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 胞核等
真菌的繁殖方式
CATALOGUE
微生物培养与保藏技术
培养基制备和灭菌操作要点
培养基成分选择
01
根据微生物种类和生长需求,选择适当的碳源、氮源、无机盐
、生长因子等。
培养基pH值调整
02
确保培养基的pH值适合微生物的生长,一般细菌生长适宜的pH

制药企业微生物及人员卫生基本知识培训资料

制药企业微生物及人员卫生基本知识培训资料
72 21
特征
照此速度繁殖下去,24小时就可繁殖72 21 代,数量大约为4.7*10 个。所以细菌培 养24小时就可以看见菌群。其增殖速率 是相当惊人的。但因种种条件(营养物 质)限制,这种繁殖速度是不能持久的。 尽管如此,微生物这种快速繁殖能力应 用到工业发酵上,在短时间内得到大量 增殖,收获较多的产物,也是有着重要 意义的。
微生物的作用
绝大多数微生物对人和动物是有益的, 有些还是必不可少的。 微生物已广泛应用于农业、食品、医药、 酿造、化工、制革、石油等行业,发挥 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抗生素、酸奶、疫苗、酒类等等;
微生物的危害
微生物中也有一部分能引起人或动植物病害, 这些具有治病性的微生物,称为病原微生物。 如人类的许多传染病(如感冒、伤寒、痢疾、 结核、脊髄灰质炎、病毒性肝炎等),均是由 病原微生物引起的。 从药品生产的卫生学而言,微生物对药品原料、 生产环境和成品的污染是造成生产失败、成品 不合格、直接或间接对人类造成危害的重要因 素。
非 典 SARS 冠 状 病 毒
猪 流 感 病 毒
艾 滋 病 毒 的 产 生
常见的微生物
3.真菌 真菌是体积最大,结构比较复杂的微生 物。对热的抵抗力不强,60℃加热1小时 即被杀死。 分为单细胞真菌:酵母菌 多细胞真菌:霉 菌
霉 菌
面 包 上 的 霉 菌
美 丽 的 霉 菌 一
美 丽 的 霉 菌 二
传播污染的四大媒介-表面
表面包括:天花板、墙壁、地面、设备、容器、 工具或桌子; 由于空气中的湿度,所有表面都包上一层含水 的薄膜。这层薄膜由于静电吸引而饱含尘埃微 粒,有很多时候,表面还覆盖一层油状物质, 此层油膜易受到尘粒污染。 表面因尘埃微粒和微生物由空气传播的回降而 受到污染。

制药人员卫生和微生物基础知识培训

制药人员卫生和微生物基础知识培训
制药人员卫生和微生物基础知识培训能够提升制药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责任心,使其更加注重 药品质量和有效性。
培训能够加强制药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从而保障消费者的用药安 全和权益。
防止交叉污染与疾病传播
制药人员卫生和微生物基础知识培训 能够提高制药人员的卫生意识和微生 物知识,有效防止交叉污染和疾病传 播。
培训能够加强制药人员 对药品质量的重视,提 高药品生产的合格率, 提升制药企业的竞争力 。
制药人员卫生和微
生物基础知识培训
05
的实施
培训内容与方法
制药人员卫生知识培训:包括制药环境卫生、个人卫生和操作卫生等方面的培训,确保制药 人员掌握必要的卫生知识和技能。
微生物基础知识培训:介绍微生物的种类、特性、生长繁殖及其与制药的关系等方面的知识, 使制药人员对微生物有基本的了解和认识。
微生物对制药过程的影响
微生物污染:微生物污染是制药过程中最常见的问题,会导致药品质量下降和安全风险增加。
微生物生长:微生物在制药过程中可能会大量生长,影响药品的稳定性和药效。
微生物代谢:微生物在制药过程中会产生代谢产物,可能对药品质量和安全性产生影响。
微生物对制药设备的污染:微生物可能会附着在制药设备上并生长繁殖,导致设备损坏和药品 质量下降。
微生物控制与检测
微生物控制方法:消毒、灭菌、隔离等措施,有效防止微生物的传播和感染。
微生物检测技术:通过对微生物的形态、生理生化特性等方面的检测,对微生物进行鉴定和分 类。
微生物检测标准:根据不同环境和应用领域制定相应的微生物检测标准,确保微生物的安全性 和卫生质量。
微生物控制与检测的重要性:在制药、医疗、食品等行业中,微生物控制与检测是保证产品质 量和安全的重要手段,也是保障人类健康的重要措施。

卫生及微生物知识培训

卫生及微生物知识培训

医疗机构的防控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加强 医院感染监测与控制。
05
卫生及微生物的科研进展
微生物的新发现与利用
微生物组研究
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人类对肠道微生物组等微生物群落的认识不断深入, 这些微生物在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逐渐被揭示,为开发新的治疗方法提供了可 能。
益生菌和益生元的利用
益生菌和益生元是有益于健康的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的统称。随着研究的深入, 越来越多的益生菌和益生元被发现并应用于食品、药品等领域,以提高人体健 康水平。
• 个人卫生与食品安全:个人卫生习惯也是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例如,勤洗手 、保持厨房清洁、避免交叉污染等习惯可以减少食品被微生物污染的风险。此 外,正确的烹饪和储存方法也可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并减少微生物的生长。
• 食品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公众的食品安全意识是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关键。政府 、学校和社区应该开展食品安全教育活动,向公众传授食品安全知识和技能, 提高他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 疫苗与抗生素:疫苗和抗生素是预防和治疗感染性疾病的重要手段。疫苗可以 激发人体免疫系统,提高人体对特定病原体的抵抗力;而抗生素则可以杀死或 抑制细菌的生长,治疗细菌感染。合理使用疫苗和抗生素是医疗卫生的关键之 一。
• 公共卫生监测:公共卫生监测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重要措施。通过监测微生 物的传播情况,可以及时发现并控制疫情,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保护公众的 健康。
空气微生物检测
空气中可能存在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气溶胶,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因此,需要对空气中 的微生物进行检测和监测,及时发现并控制空气传播疾病的疫情。
04
卫生及微生物的防治与控制
消毒与灭菌的方法
物理消毒法
利用物理手段如热力、紫外线、 微波等杀灭微生物的方法。

制药人员卫生和微生物基础知识培训 PPT

制药人员卫生和微生物基础知识培训 PPT

杀灭微生物的方法—热力灭菌法
热力灭菌常用的方法: 1、湿热灭菌法 2、干热灭菌法
湿热灭菌法
湿热灭菌法:指用饱和水蒸气、流通蒸汽、
沸水进行灭菌的方法,由于蒸汽潜热大,穿 透力强,容易使蛋白质变性或凝固,最终导 致微生物的死亡,所以该法的灭菌效率比干 热灭菌法高。
湿热灭菌法
湿热灭菌法:一般采用121℃,灭菌 15或30min,即过度杀灭法,Fo≥12。
谢谢!
结束
大肠埃希菌 Escherichia coli
铜绿假单孢菌 Pseudomonas aeruginosa
沙门菌 Salmonella
生孢梭菌 Clostridium
枯草芽孢杆菌 Bacillus subtilis
放线菌
细菌的繁殖
细菌的繁殖方式 二分裂的无性繁殖 (即裂殖,通过细胞分裂的方式繁殖) 一般细菌约20~30分钟繁殖一代
芽孢
某些细菌到一定的生长阶段,在细胞内形成一 个圆形、椭圆形或圆柱形的、对不良环境条件 具较强抗性的休眠体,称为芽孢。
能形成芽孢的细菌均为革兰氏阳性菌。
芽孢
在条件适宜时,芽孢可形成新的菌体。一个细 菌只形成一个芽孢,一个芽孢也只能形成一个 菌体。芽孢的形成不是细菌的繁殖方式,而是 营养缺乏的一种反应,是细菌的休眠状态。
一、人员卫生
人体是一个永不休止的污染媒介。
人是药厂中最不清洁的成份,是最 大的污染源。
人是最大的污染源。
人们每24小时就会脱落皮肤表面上最外层 的皮细胞。这等于每天高达109( 1000,
000,000) =10亿个细胞的数量。
人带来的污染来源
人的头发和皮肤 液滴 衣着 化妆品和珠宝手饰 人的操作
药品生产需控制的微生物

微生物卫生学洁净技术知识培训_PPT课件

微生物卫生学洁净技术知识培训_PPT课件
洗净的手 (用皂液)
洗净的手 (用消毒剂)
2021/3/3
19
2、卫生学
消毒:消毒是指杀死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能 杀死
细菌芽孢的方法。通常用化学或物理的方 法来达到 消毒的作用。
– 化学方法—消毒剂:用于消毒的化学药物。
洁净室常用消毒剂有酒精消毒液(75%乙醇)、新洁尔 灭 (苯扎溴铵) 、84消毒液(次氯酸钠) 、臭氧(O3) 、 银 离子。
1、微生物学
人类是第一的(主要)污染源。
人类每24小时就会脱落皮肤表面上最外层的皮细胞。
这等于每天高达109 ( 1000,000,000) =10亿
个细胞的数量。 人的头发和皮肤 液滴 衣着 化妆品和珠宝手饰 人的操作
1、微生物学
未洗的手
清水漂洗的手
2021/3/3
18
1、微生物学
– 悬浮粒子:用于空气洁净度分级的空气中悬浮 粒子尺寸范围在0.5~5μm的固体和液体粒子。
– 洁净度等级:医疗器械行业目前按照美国联邦 标准,分为100级、10,000级、100,000级和 300,000级(中 国)。以英制计,每立方英尺内大 于等于0.5μm的 悬浮粒子不超过10,000个为万级, 不超过100,000个 为十万级。换算成公制乘以35。
1、微生物学
枯草芽孢杆菌营养态
1、微生物学
枯草芽孢杆菌菌落
1、微生物学
大肠杆菌
1、微生物学
流感病毒
1、微生物学
几种微生物的比较
类型
真菌
细菌
立克次 体
衣原体
枝原体
病毒
直径 (μm)
1~5.0
0.5~2.0
0.2~0.5
0.2~0.3

《微生物安全培训》PPT课件

《微生物安全培训》PPT课件
微生物对人类的影响
微生物既可能对人类造成危害,也可 能对人类有益。例如,病原微生物可 引起感染性疾病,而益生菌则有助于 维护肠道健康。
微生物的应用
在工业、农业、医学等领域,微生物 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如发酵、生物 农药、生物医药等。
02
微生物安全的重要性
微生物污染的来源与途径
1 2
3
食品生产过程
容和方法。
THANKS

01
02
在培训中加强实践操作训练 ,让员工亲自动手操作,加 深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和理
解。
03
04
采用多种培训形式
采用讲座、案例分析、角色 扮演等多种形式进行培训, 提高员工的参与度和学习兴
趣。
建立考核与反馈机制
对员工进行考核,了解员工 的掌握情况和学习效果,及 时反馈问题和不足之处,以 便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培训内
05
微生物安全事故应急处理
在发生实验室微生物安全事故时,应遵循及时报告、迅速控制、科学处理的原则,确保事 故得到妥善处理。
实验室微生物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流程
在发生实验室微生物安全事故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隔离、消毒、灭菌等措施, 防止事故扩大,同时向相关部门报告,接受专业指导。
微生物安全操作规程 讲解如何正确操作设备、使用化 学品、处理废弃物等,确保员工 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微生物检测与控制技术 介绍微生物检测的方法和标准, 以及控制和消除微生物的措施, 提高员工对微生物检测和控制的 能力。
提高微生物安全培训效果的措施
制定科学的培训计划
加强实践操作训练
根据员工的岗位和职责制定 个性化的培训计划,确保培 训内容与实际工作紧密相关
传染病传播

微生物基础知识培训(PPT)

微生物基础知识培训(PPT)

真菌的生长条件

真菌生长的最适的温度为22~28℃,最适的 pH值为4~6。其繁殖能力强,但生长速度比 细菌慢,常需1-4周才形成菌落。真菌对热的 抵抗力不强,一般加热60~70℃ 1小时即被杀 死,但对干燥、日光、紫外线和一些化学消毒 剂有抵抗力,药品受微生物污染引起的变化
药物性状的改变:固体制剂受到污染后,表面湿润 或粘滑,呈现绿色、黄或黑色等各种颜色。液体制剂污染后, 粘度降低、悬浮物质沉降、乳剂腐败变块状或砂粒状、甚至 分离成两相,变成水和油乳状。

药物的化学成分变化:微生物几乎具有降解所有有机
物的能力,通过降解可使药物化学成分迅速明显的破坏。微 生物产酸可导致液体制剂的pH值降低,从而破坏药品成分。
细菌的特殊形态2
2、芽孢 有些细菌(多为杆菌)在一定条件下,细胞质高度浓缩脱水 所形成的一种抗逆性很强的球形或椭圆形的休眠体,称为芽 孢。芽孢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重新转变成为营养态细胞。 对热力、干燥、辐射、化学消毒等理化因素有强大的抵抗力。 芽孢的形态
芽孢

芽孢对热力、干燥、辐射、化学消毒等理化因素 有强大的抵抗力。在生产过程中用一般的方法不 易将其杀死。有的芽孢可耐100℃沸水煮沸数小 时。目前杀灭芽孢最可靠的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
微生物基础知识



微生物定义 微生物种类 微生物特点 微生物的分布 常见微生物 微生物污染 人员微生物带来的污染 洁净区人员卫生
什么是微生物? 谁能说出几个微生 物?

一、微生物的定义
微生物:
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一群体型微小、结构简单、 肉眼直接观察不到,必须借助于特殊仪器 放大后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
微生物的分类
衣 原 体 放 线 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尘埃、污物、棉绒、纤维以及我们的头 发及皮肤脱落物都是尘粒污染的潜在原 因。
临床资料表明:如药品被7-2μm的尘粒 污染了,尤其是静脉注射用药,可以导 致热原反应、肺动脉炎、微血栓或异物 肉芽肿等,严重的会致人死亡。
微生物污染
微生物污染是指因微生物产生、附 着而给特定的环境带来的不良影响。
如果细菌得到了必要的养料、一定 量的水份和合适的温度,它们就能 迅速繁殖,它们繁殖的速度快得惊 人。
常见的微生物
3.真菌 真菌是体积最大,结构比较复杂的微生物。
对热的抵抗力不强,60℃加热1小时即被杀 死。 分为单细胞真菌:酵母菌
多细胞真菌:霉Leabharlann 菌特征1.种类繁多 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是十分惊人的。一滴
水,一颗土粒往往都是一个微生物“社 会”。自然界已知的微生物就有10万种左 右。有人估计,这个数仅占自然界微生物 种类的1/10。
面积与体积的比值 ,能迅速地和周围环境 进行物质交换 。
特征
5.容易变异 由于微生物的个体小,对外界环境条件直
接接触而表面特别敏感,因此,当环境剧 烈变化时,多数个体容易死亡而被淘汰, 少数个体则发生变异而适应新的环境。 这种易变性,从利用微生物的角度讲,既 有利又不利。
特征
有利的是可以利用其容易变异的特点进行菌种 选育,并可在短时间内获得优良菌种。例如青 霉素产生菌,最初产量每毫升只有几十单位, 可是通过大量人工诱变育种,现已培育出每毫 升产量达上万单位的优良菌种。
主要内容
微生物概述 微生物与制药 微生物的控制
微生物
什么是微生物:简单的说,微生物就是微 小的生物。是一群个体微小、结构简单、 肉眼不能直接看到,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 或电子显微镜放大几百倍、几千甚至几万 倍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
微生物的分布
微生物在地球的生物圈内无处不在, 漂浮在空中,栖息于土壤各层,存 在于各类水域(海洋、湖泊、江河、 沼泽),附着于人和动植物体表或 体内,对人类和环境无时不在产生 巨大的影响。
特征
以土壤内的生存密度最大,1克较肥活的土 壤常含有几亿到几十亿个微生物;贫瘠土 壤每克也含有几百万到几千万个,一只肮 脏的苍蝇,全身能携带5亿多个细菌,三对 足能粘附700万至1000万个细菌,可见微生 物的密集度之大。
特征
2.分布广泛
微生物是地球上分布最广泛的一类生物。 在辽阔的自然界中,无论土壤、水域、 空气以及动物、植物、人体内外都有大 量微生物存在。从炎热的赤道,到酷寒 的极地;从阳光强烈的万米高空,到终 年不见阳光的万米海底;从绿色无边的 平原,到荒芜人烟的沙漠;从冰雪高山 到泥泞沼泽,到处都有微生物的踪迹。
特征
有些微生物能够在异常的条件下生存,例 如耐酸菌能在10%的硫酸溶液中生活,暗热 菌能在温度高达98℃以上的温泉中生活, 有的甚至在高达200~300℃的深海火山口 附近也能活动,嗜盐菌在含盐量高达23%~ 25%的死海里,甚至30%的氯化钠溶液中和 盐块上存活,显然这是一般生物所望尘莫 及的 。
微生物已广泛应用于农业、食品、医药、 酿造、化工、制革、石油等行业,发挥了 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抗生素、酸奶、疫苗、酒类等等;
微生物的危害
微生物中也有一部分能引起人或动植物病 害,这些具有治病性的微生物,称为病原 微生物。如人类的许多传染病(如感冒、 伤寒、痢疾、结核、脊髄灰质炎、病毒性 肝炎等),均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
微生物污染
1.药品的微生物污染源
微生物污染
养料: 1.碳和氮化合物、无机盐等 这些是细
菌营养所必须的物质。 2.气体 氧、二氧化碳和氮与细菌的
生长繁殖有密切的关系。 3.酸碱度 大多数病原菌生长最适宜
粘稠度、边缘形状及其他特征来区别各种 不同的菌类。
常见的微生物
2.病毒
病毒是体积最小,结构最简单,没有细胞 结构,而只能寄生在其它生物的细胞内, 利用宿主细胞的酶系统和营养物质进行生 长繁殖的原始生物。
平均大小只有0.1μm,比细菌约小10倍, 最小的病毒只有0.01μm,接近蛋白质分 子。病毒大多能通过滤菌器,故俗称滤过 性病毒。
从药品生产的卫生学而言,微生物对药品 原料、生产环境和成品的污染是造成生产 失败、成品不合格、直接或间接对人类造 成危害的重要因素。
GMP与微生物
推行GMP目的: 防污染、防交叉污染、
防混淆、防差错。
污染、交叉污染
污染:在生产、取样、包装或重新包装、 贮存或运输等操作过程中,原辅料、中 间产品、待包装产品、成品受到具有化 学或微生物特性的杂质或异物的不利影 响。(2010版GMP)
交叉污染:不同原料、辅料及产品之间 发生的相互污染。
简单理解:当一个产品存在有不需要的 物质时,它即受到污染。
混淆、差错
混淆:由于无标识、标识不清或标识不明 显引起的物料混乱;
差错:由于人为操作不当或设备偏差造成 的不符合规定。
尘粒污染
尘粒污染:是指产品因混入不属于它的 那些尘粒而变得不纯净。
特征
3.繁殖迅速 微生物的繁殖速度也是同样惊人的,比高
等动植物快得多,有些细菌,在适宜条件 下每20分钟就可以繁殖一次,例如大肠杆 菌,1个细菌经20分钟就分裂成2个,每小 时可分裂3次,这样,1个细菌繁殖3代就产 生8个细菌。
特征
4.代谢旺盛 物体分割得越细,其单位体积所占有的表
面积值就越大 。 微生物的个体虽然微小,但却有很大的表
微生物的分类
微生物的分类,目前公认的包括七大类。 即病毒→立克次体→支原体→细菌→放线 菌→螺旋体→真菌(酵母菌、霉菌)。排 在前面的小而低等,排在后面的逐渐大而 高等 。
常见的微生物有:细菌、真菌、病毒。
常见的微生物
1.细菌 细菌是能够独立地进行生长繁殖的单
细胞生物,种类很多,大小不一 。 根据其外形结构、大小、色泽、透明度、
不利的是即便是优良菌种也极易发生退化,若 保存不当或在人工培养基上经多次传代后,菌 种的优良特性会发生改变。例如白僵菌菌种, 经30代移种后,其致病力降低50%。
充分认识和运用微生物的特点,对利用和改造 微生物是极为重要的。
微生物的作用
绝大多数微生物对人和动物是有益的,有 些还是必不可少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