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与新加坡金融中心比较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香港与新加坡金融中心比较研究
本文以国际金融中心的定义为基准,以金融中心发展理论为依据,以金融中心发展需要具备的必要条件为支撑,分析了香港新加坡两大亚洲金融中心未来的发展走向,优劣势对比及启示。认为不论香港与新加坡哪一方引领亚洲经济快速发展,都将是我们非常高兴看到的情形,因为我们期待更多金融中心在亚洲的诞生,并期待着它们,可以带领亚洲经济迈向一个新的高度。
标签:新加坡;香港;金融中心;人民币离岸中心;比较
国际金融中心的建立,往往会大大刺激金融中心所在城市及周围地区的经济金融、贸易的快速发展,更为资本流动及投资融资提供充裕的市场与空间,成为国家或地区经济、金融发展的动力与推力,因而许多城市都努力想把自己建设成为国际金融中心。
整体而言,金融中心综合实力排名前十的城市已经相对稳定:第一梯队的四个城市近三年的综合得分始终占据排行榜前四位,且远高于其他城市,可见这四个城市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已得到公认;而排名5-8位的第二梯队四个城市间的竞争则日渐激烈,新加坡与上海的位次逐渐上升,巴黎的位次逐年下降,显示出各城市间的发展能力逐步接近,金融资源分配也趋于平衡。
从地域分布上看,调查对象中,欧洲城市最多,有21个,亚太和非洲地区共14个,美洲的10个城市主要集中在美国和加拿大。数据显示,虽然欧美城市在数量上占优,但在欧洲债务危机的持续影响下,加上新兴经济体蕴含的巨大发展潜力,全球金融中心格局正悄然发生变化。与去年相比,今年位次下降较多的金融中心城市主要集中在欧洲,如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意大利首都罗马以及挪威首都奥斯陆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欧债危机对传统金融中心发展带来的深层影响。
因此,对于亚洲来说,这正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发展契机,新加坡、香港,面对新一轮的排位和竞争,又将在世界金融舞台上展现扮演怎样的角色,它们各自未来的走向如何?哪一方又能有更大的发展前景?这些,都是值得关注研究的议题。
一、国际金融中心概述
国际金融中心鉴于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加快,近期关于人民币离岸中心竞争的话题开始多了起来。新加坡、伦敦表达出要参与人民币离岸中心建设的意愿。简单地说,离岸金融业务是指为非居民提供的以非本币为交易货币的金融服务。经验表明,离岸中心对于推动主权货币国际化的作用不可小觑。
因此,新加坡如果成为清算中心,东南亚很多银行为了清算方便,会在新加坡清算银行开立人民币户头,而这有助于提升新加坡作为区域中心的地位。新加
坡目前也在积极争取成为人民币离岸中心。
1、在人民币离岸中心这一议题上两金融中心目前力量的对比
香港:2004 年以来,香港积累了经营人民币业务的丰富经验,再加上香港与内地金融监管机构一直维持紧密的合作关系,可为人民币国际化及相关的风险管理提供一个稳健安全的试验平台。2010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与香港金融管理局同意扩大香港的人民币业务,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开始飞速发展。长远而言,香港最有潜力发展成为全球最重要的人民币离岸业务中心、亚洲人民币债券市场,这将使它拥有亚洲其他金融中心无法企及的优势。
新加坡:2011年1月开始,滙丰银行(新加坡)、大华银行、华侨银行、星展银行等新加坡银行陆续开始接受人民币存款,提供人民币理财产品,标志着新加坡人民币离岸市场正式形成。
2、新加坡成为第二大人民币离岸中心的优势及阻力
优势:一是全球第四大外汇交易中心;二是主权信用评级为AAA;三是传统上与华人及其企业联系紧密;四是特殊的贸易地位。劣势:一是目前我们还未看到新加坡政府关于人民币业务发展情况的官方资料,这在某种程度上显示了新加坡人民币国际化推广不力的一面。二是各国争做第二大人民币离岸中心,竞争压力巨大。三是伦敦、巴黎争做人民币离岸中心。据英国《卫报》评述,伦敦金融城在20世纪70年代重建的目的就是要脱离美国市场成为欧元美元交易中心。由于目前市场衰退,伦敦为寻求竞争力,将目光着眼于慢慢崛起的储备货币——人民币。
通过国际货币美元衡量,英国经济衰退数额可谓巨大。英国国内生产总值从2007年到2010年下降了5620亿美元,是意大利经济衰退数额的8倍,且至今未有明显的复苏迹象。为此,英国极需寻找一个摆脱衰退的新经济增长点。
截至2012年4月,伦敦的人民币存款有1090亿元。滙丰银行是第一家在伦敦发行人民币债券的银行。现在有越来越多的银行、公司在伦敦发行人民币债券。今年8月,澳新银行ANZ集团在伦敦发行了10亿元三年期的人民币债券。7月,巴西银行通过其伦敦分行运作发行了1.66亿元两年期的人民币债券。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银行和企业在伦敦发行人民币债券,发债不仅可以帮助这些银行在市场上进行融资,还可以扩大贸易。巴黎正积极寻求成为继香港、伦敦后的人民币离岸市场。诺亚认为,目前,巴黎正迅速成为欧元区主要人民币交易中心。
五、新加坡——亚洲美元中心的启示
谈到人民币离岸中心就不得不提到一个地区货币体制、货币战略,对于一个地区发展为金融中心的意义。在这里,我们先看新加坡成为亚洲美元中心的意义,这对大陆建立金融中心又有何启示呢?
事实上,亚洲在2008年的金融海啸中不能独善其身,很大一个原因是美国主导的货币体系。亚洲国家在抗衡通胀风险和汇率风险的过程中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局限性。现在亚洲出口导向国家占多数,亚洲拥有全世界三分之二的美元资产。不过,让亚洲国家头疼的是,手里握有大量美元财富,却要看美国的脸色,还随时面临财富缩水的风险。美国因为考虑国家利益,将以各种形式滥发美元,国际金融动荡将日益频繁,会减弱我们抗衡通胀的能力。因为目前我们在美国的投资渠道大多数是固定收益债券,而美债就是最大风险。既然如此,还不如我们自己管理这些美元财富,自己提供美元在亚洲的投资渠道。如果美国发生通胀,但美元的亚洲产品收益维持高收益的话,大家还可以通过亚洲市场的收益抗衡美国货币政策带来的通胀麻烦和美元贬值问题。开辟亚洲美元离岸市场,亚洲国家就能自己管理财富。
欧洲也有相当规模的美元离岸中心,伦敦上世纪50年代就成立了欧洲美元市场,为什么离岸美元市场不能在亚洲建立呢?亚洲国家可以透过亚洲制造业的强势支撑亚洲美元离岸市场投资收益,这是我们提倡建立亚洲美元离岸市场的初衷。
六、结语
就像香港著名投资人的论断所言,不论香港与新加坡哪一方引领亚洲经济快速发展,都将是我们非常高兴看到的情形,因为我们期待更多金融中心在亚洲的诞生,并期待着它们,可以带领亚洲经济迈向一个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