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各章知识点-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必备精品知识点
生理学基础总结
绪论
I.人体生理学是研究机体正常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2.生命的基本特征有新陈代谢、兴奋性及生殖。
3.兴奋性是指活的组织或细胞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征。
刺激是指机体所处环垄因素的变化刺激条件包括强度、作用时间和强度一时问变化率三个要素反应是指接受刺激后机体活动状态的改变。
有两种表现形式,即兴奋和抑制阈强度(阈值)是指在作用时间和强度一时间变化率不变的情况下,引起组织发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等于阈强度的刺激为阈刺激,大于阈强度的刺激为阈上刺激,小于阈强度的刺激为阈下刺激
4.体液是机体内液体的总称。
内环境是细胞直接接触和赖以生存的环境,即细胞外液。
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特性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5.人体功能调节的方式有三种,即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最重要的是神经调节,其基本方式是反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
三种调节各具特点:神经调节迅速、精确而短暂;体液调节作用缓慢、面积广泛、时间持久;自身调节幅度小,灵敏度低。
回馈是由受控部分的回馈信息调整控制部分活动的作用,有正、负反馈两种。
正回馈调节是指受控部分的活动通过发出回馈信息,使反债调节与控制部分的原发作用一致,意义在于使生理过程不断加强,直至最终完成。
负反馈调节是指受控部分的活动通过发出回馈信息,使回馈调节与控制部分的原发作用相反.意义在于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
细胞的基本功能
1.细胞膜对物质的转运方式主要有: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
单纯扩散是只取决于膜两例物质浓度差进行转运的一种方式出胞和入胞作用
易化扩散是物质借助细胞膜上特珠蛋白质的帮助,顺浓度梯度或电一化学梯度的转运过程。分为载体转运和通道转运两种。
载体转运具有特异性、饱和性和争议抑制性;
通道转运具有离子选择性和门控特性,又可分为化学门控信道、电压门控信道和机械门拉信道.
主动转运是物质逆电一化学梯度进行的转运,需要细胞提供能量包括原发性主动转运和发性主动转运。
最重要的为钠一钾泵转运。
出胞是指胞质内的大分子物质以分泌变泡的形式排出细胞的过程。
入胞指细胞外某些物质团块借助于细胞形式吞噬泡或吞饮泡的方式。
进入细肥的过程,分别称为吞噬和吞饮.吞饮也可以分为液相入胞和受体介导入胞两种形式。
2.生物电现象是指细胞在安静或活动时伴有的电活动。单个细胞膜两侧的生物电称为细胞的跨膜电位,包括静息电位、局部电位和动作电位.
生物电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①细胞内外离子的分布不同,构成生物电产生的基础。②胞膜在不同状态下时离于的通透性不同.成为生物电产生的关健。
静息电位是指细胞安静时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它是细胞安静的标志、它的形成是由于K+的外流。
动作电位是指细胞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受到有效刺激时,在膜两侧产生的可传播的膜电位波动。它是细胞兴奋的标志.
由去极化和复极化构成,是Na+内流与K+的外流及Na+—K+泵转运共同形成的、其引起取决于阈电位,阈电位是使膜上Na+通道突然大量开放的临界膜电位值。
动作电位以局部电流的形式进行传导。动作电位具有“全或无”特性和不衰减的可传播性。
3.肌肉收缩是指肌肉的长度缩短或张力增加.其过程包括肌细饱的兴奋、兴奋一收缩耦联,收缩三部分,主要步骤如下图
将肌细胞的电兴奋和机械收缩联系起来的中介过程,称为兴奋-收缩耦联。
三联体是兴奋一收缩耦连的结构基础,Ca2+是兴奋一收缩耦连的因子。
骨骼肌收缩形式根据后负荷的大小与刺激频率的高低分别表现为等长收缩、等张收缩和单收缩、强直收缩。
血液
1.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正常成人血液总量占体重的7% -8%。
血液具有运输、调节、防御和保护功能。
2.血浆由血浆电解质和血浆蛋白组成。
血浆蛋白由球蛋白(免疫),白蛋白(胶体渗透压),纤维球蛋白(血液凝固)组成
3.血浆是包含多种溶质的水溶液。其中晶体物质产生血浆晶体渗透压,主要成分是Nacl,主要含有的阳离子na+。作用是:调节细胞内外水分的正常分布和交换,对保持红细胞的正常形态具有重要作用;
血浆蛋白产生胶体渗透压,主要成分是白蛋白,具有免疫功能。
作用是:能使组织液中的水分渗入毛细血管以维持血容量及调节血管内外水分的交换。
等渗溶液是0.9%Nacl,5%葡萄糖溶液。
4.血浆的正常酸碱度:PH7.35-7.4
5.低于7.35为酸中毒,高于7.45为碱中毒。
5.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我国成年男性红细胞数为(4.0-5.5) x1012/L;成年女性为(3.5 -5.0) x 1012/L。
6.红细胞内的主要成分是血红蛋白(Hb)。
成年男性血红蛋白浓度为120一160g/L,成年女性为110 -150g/L。
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浓度低于正常,称为贫血。
7.红细胞的生理特性包括可塑变形性、悬浮稳定性(血沉,红细胞叠连)、渗透脆性(溶血,低渗溶液)。
红细胞的生理功能主要是运愉O2和CO2以及调节体内的酸碱平衡。
红细胞原料是蛋白质和铁(缺铁性贫血),成熟因素是维生素B12,叶酸。
8.正常成人的白细胞: 其主要功能是吞噬作用和免疫作用。
9.正常成人血小板有(100一300)x 109/L。
其主要功能为维持血管内皮完整性和生理性止血。10.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包括凝血酶原启动物形成、凝血酶形成、纤维蛋白形成。(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
血液中的抗凝物质主要为抗凝血酶和肝素。
11.血型通常是指红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的类型。ABO血型系统根据红细胞膜上是否存在A抗原与B抗原而分为A、B、AB、O四种血型。临床输血应首选输同型血,为避免出现凝集,在输血时必须进行血型鉴定、交叉配血试验(主侧供者红细胞→受着者血清,次侧受者红细胞→供者血清)。
血液循环
1.血液循环是血液在循环系统中按一定方向周而复始的流动过程,功能是完成体内的物质运输。
2.心肌细胞由工作细胞(心房肌和心室肌细胞)和自律细胞(心特珠传导组织细吃)构成它们的生物电现象有所不同。工作细胞如心室肌细胞,静息电位约为一90mV,其形成原理与神经纤维相同,也是由于K+外流产生的电一化学平衡电位。
动作电位由去极化和复极化两个过程组成,但复极化比较复杂,持续时间较长动作电位共分为五个期,即
去极化期(Na+内流形成)、
复极化l期(快速复极初期,K+外流形成)、
2期(缓慢复极期也称平台期,K+外流和Na+内流形成)、3期(快速复极末期,K+外流形成)
4期(静息期,离子泵转运形成)
其中2期历时最长,电位变化小,呈平台状,是复极化长的原因。
自律细胞无静息电位,动作电位最大特点是4
期自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