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第七章力知识点总结.doc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下第七章力 知识点总结及练习

八年级下第七章力 知识点总结及练习

第七章力姓名:知识点一:力的概念1.力的定义:力(F)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2.产生力的条件:(1)至少要有两个物体;(2)物体间要有相互作用。

3.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N4.了解并会估计力的大小:如: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是1N、中学生重力大约为500N。

知识点二:力作用的特点1.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产生力的过程中必定存在两个物体,单一物体不会产生力。

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力总是成对出现的(一对相互作用力),一个物体施加力的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3.接触的物体间会产生力的作用,不接触的物体间也会产生力的作用。

知识点三:力的作用效果1.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速度大小发生改变;(2)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3.力的作用效果与三个因素有关:即: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这三个因素称为力的三要素。

知识点四:力的描述1.力的三要素:(1)力的大小;(2)力的方向;(3)力的作用点。

2.力的描述:描述一个力有两种方法: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1)力的图示作法:①先确定受力物体;②确定力的作用点O(通常画在受力物体的重心上);③选取标度,标度要适当,力为标度的整数倍(至少2倍);同一个图中若有多个力时,应选用同一个标度;④从力的作用点开始,沿着力的方向画线段并截取等于力的大小(根据标度和力的大小画线段并截取);⑤在线段末端标出箭头表示力的方向;⑥在线段附近标出力的符号和大小。

(2)力的示意图:在受力物体上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物体在这个方向上所受的力。

①先确定受力物体;②确定力的作用点O(通常画在受力物体的重心上);③从力的作用点开始,沿着力的方向画线段等于力的大小(根据力的大小画线段);④在线段末端标出箭头表示力的方向;⑤在线段附近标出力的符号和大小。

知识点五:弹力1.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要恢复原来的形状会对与之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个力叫弹力。

2.产生弹力的条件:(1)物体直接接触并挤压;(2)物体发生弹性形变。

八下物理第七章力知识点总结和单元复习

八下物理第七章力知识点总结和单元复习

第七章力知识点一、力的相关概念【知识干货】一、力的概念:一个物体(施力物体)对另一个物体(受力物体)的作用;概念的理解: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一定同时成对存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可以是一个物体的两部分,可以是两个物体或多个物体;力的单位:牛顿(N)1N有多大?用手托起两个鸡蛋的力约为1N;力产生的条件:有物体,有相互作用;二、力的作用效果:熟练掌握两句话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或力能使物体发声形变);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状态改变指的是运动速度的改变或运动方向的改变。

重点提醒:填空题中,一般不说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或速度),属于这种情况的都要统一答成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三、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这三个因素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四、力的示意图:含有力的三要素。

用一个带有箭头的线段表示。

五、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我爱你,你爱我的关系)相互作用力是A对B一个力,那么B对A也有一个力,并且这两个力是等大、同向、共线的。

(需要注意,受力物体是两个,一个B,一个是A,简称异体)。

简言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或相互作用力)的特点:等大、同向、共线、异体。

【常见典例】力的作用效果、示意图的画法1、以下是我们生活中常见到的几种现象:①用力揉面团,面团形状发生变化;②篮球撞在篮板上被弹回;③用力握小皮球,皮球瘪了;④一阵风把地面上的灰尘吹得漫天飞舞.在这些现象中,物体因为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的是,物体因为受力而改变形状的是. (填序号)2、“足球进校园”活动的开展,使同学们越来越喜欢足球运动. 下列现象不属于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A. 足球在空中沿弧线飞行B. 足球在草地上越滚越慢C. 被踩在脚下的足球变扁D. 守门员抱住飞来的足球3、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 空中自由下落的小球速度越来越快,小球的惯性力越来越大B. 踢足球时脚对足球的力和足球对脚的力是一对平衡力C. 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可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D. 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4、4月28日,马龙夺得“2019年布达佩斯世乒赛男子单打”冠军,成为54年来获得三连冠的第一人. 决赛中,马龙将迎面飞来的球扣回,这一现象表明球受到的作用力改变了,该力的施力物体是.球离开球拍后,由于仍向前运动.5、俗话说“鸡蛋碰石头——自不量力”,从物理学角度看()A. 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更大B. 先有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C. 鸡蛋对石头的没有作用力D. 石头和鸡蛋间同时有等大的相互作用力6、头球是足球比赛中常用的技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头球过程中,头对足球的力改变了足球的运动状态B. 足球被顶飞,是因为头对足球的力大于足球对头的力C. 头对足球的作用力消失时,足球的惯性也消失D. 足球在空中飞行时,以运动员为参照物,足球是静止的7、如图7所示,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请画出物体受力的示意图. (O为物体的重心)(7)(8)(9)8、如图8所示,物块沿绝对光滑的斜面下滑,请画出物块受力的示意图.9、如图9所示是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篮球,请作出这个篮球受力的示意图。

八年级物理第七章力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物理第七章力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物理第七章力知识点总结在八年级物理的学习过程中,力的概念及其相关知识点是核心内容之一。

下面我们就来对第七章关于力的知识点进行详细总结,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这一部分内容。

一、力的概念与分类1.力的定义: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它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形状。

2.力的分类:- 按性质分:重力、弹力、摩擦力、电磁力等。

- 按效果分:动力、阻力、压力、张力等。

二、力的测量与单位1.测量力的工具:弹簧测力计、天平等。

2.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N)。

三、力的作用效果1.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使物体开始运动、停止运动、改变运动方向或速度。

2.改变物体的形状:使物体发生形变,如拉伸、压缩、弯曲等。

四、力的合成与分解1.力的合成:两个或多个力共同作用于一个物体时,可以看作是一个力的效果,这个力称为合力。

2.力的分解:一个力可以分解为两个或多个力的效果,这些力称为分力。

五、摩擦力1.摩擦力的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在相对运动或准备发生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2.摩擦力的分类: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滚动摩擦力。

3.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接触面积、物体的压力等。

六、牛顿三定律1.第一定律(惯性定律):一个物体若不受外力作用,它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第二定律(动力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它受到的合外力成正比,与它的质量成反比,即F=ma。

3.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两个物体相互作用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通过以上对八年级物理第七章力知识点的总结,相信同学们对力的概念、分类、测量、作用效果、合成与分解以及摩擦力和牛顿三定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完整版)教科版八年级下物理第七章力知识点归纳

(完整版)教科版八年级下物理第七章力知识点归纳

第七章力1、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力不可以离开物体独自存在;施加力的物体叫施力物体,遇到力的物体叫受力物体,此中被研究的对象都是受力物体。

2、力产生的条件:①一定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

②物体间一定有相互作用(能够不接触)。

3、力学必记的三句话:①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的同时也是受力物体)②力能够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动←→静、快←→慢、方向改变)③力能够使物体发生形变。

4、力的三因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它们都能够影响力的作用成效)5、力( F):国际单位是牛(顿),符号是 N;2 个鸡蛋在手上敌手的力大概是1N。

6、力的表示法有 2 种:力的图示和力的表示图用一个带有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表示力的方向,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同光芒同样,这个方法叫理想模型法)7、口诀为:必定点二画线、三定比率四截线、五在尾端标尖尖、六是力的大小写尖边。

注:①力的表示图比力的图示少了画标度的过程。

能够这样记:表示图就是意思意思,不过表示出大概的意思就能够了,没有图示详尽;②在同一个图中,假如有几个力的话要公用一个标度和力的作用点。

(作用点必定在受力物体上,并且一般取中心。

)③线段长度没有半格的,也没有一个格的,也就是说最少 2 个格,且是格的整数倍。

8、物体在撤去外力后能恢复到本来的形状叫弹性形变。

产生条件或依照:①物体间能否直接;②接触处能否有相互挤压和拉伸。

9、弹力的大小与物体自己额弹性强弱和形变量的大小相关。

形变量越大,弹力越大,弹簧测力计就是依据这个原理制成的:在必定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成正比。

10、弹力的方向:与受力物体形变方向相反;常有的弹力有压力、拉力和支持力。

11、弹簧测力计又叫弹簧秤,可测重力和拉力。

其使用方法为:①看(量程)②认(分度值和单位)③调(调零,而后拉几下挂钩,防止弹簧被外壳卡住)④测(拉力方向与弹簧轴线方向一致)⑤读(视野与刻度面板垂直)⑥记( +单位)这类科学方法称做“变换法” 。

八年级物理,第7章 力 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物理,第7章 力 知识点总结

第七章力知识点梳理知识点一力一、力的概念(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力的符号是F,物体间推、拉、举、吸引等作用叫力的作用。

(2)单独一个物体不能发生力作用。

(3)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同时存在。

(4)不接触的物体间也能发生力的作用。

二、力的大小与单位(1)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N。

(2)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是1牛,托起1千克的物体所用的力是10牛。

三、力的作用效果1. 力的作用效果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改变物体的形状,即使物体发生形变。

二是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包括:(指速度的大小或方向的改变)(1)物体由静止变为运动,(2)物体由运动变为静止,(3)物体运动的快慢发生变化,(4)物体运动的方向发生变化,(5)物体运动的快慢与方向同时发生变化。

四、力的三要素,力的示意图1.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共同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有一个要素发生变化,力的作用效果就会改变。

2. 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作力的三要素。

3.力的示意图(1)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叫力的示意图。

(2)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线段长度表示力的大小。

五、力的作用是相互的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受到力。

2.相互作用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不同物体上。

知识点二弹力一、弹性和塑性1弹性: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做弹性。

2.塑性:有些物体形变后不能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塑性。

3.弹性形变:外力撤消后能恢复到原来形状的形变叫弹性形变。

4.塑性形变:外力撤消后不能恢复到原来形状的形变叫塑性形变。

二、弹力1.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弹力。

2.弹力产生的条件:一是两物体接触,二是物体发生弹性形变,二者缺一不可。

3.压力、支持力、拉力等常见的力都是弹力。

4.弹力的施力物体是发生形变的物体,接触形变的物体是受力物体。

初中物理第七章《力》知识点大全

初中物理第七章《力》知识点大全

廊坊六中八年级物理第七章知识点总结
第 1 页 共 1 页 知识点1:力
1.概念: 叫做力。

2.特点:物体间力的作用 的。

3.力的单位和表示符号: (1)力的单位: ,简称 (N )。

托起两个鸡蛋大约是 N 。

(2)力的表示符号: 。

(3)一个力的产生必须有两个物体,即一定有 和 ,且同时存在。

知识点2:力的作用效果
1.意义:可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判断力的存在。

2.力的作用效果有两种:
(2) 。

、 、 称为力的三要素。

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1.概念: 。

(如 力, 力, 力)
2.产生条件:(1) 。

(2) 。

3.影响因素:
4.弹力的方向 :
(1)弹性
工作原理:
2.种类:盒型弹簧测力计、圆筒型弹簧测力计。

3.使用方法
(1)看 (2)拉
(3
)测 (4)读
1.概念: 叫做重力。

用字母 表示。

单位
2.重力与质量关系的实验:
(1)器材 1. 2. (2)结论
(3)计算公式: ,其中g = ;其物理意义是
3.施力物体: 。

4.重力的方向: 。

重力方向的应用:重垂线
(1)原理:是利用 的性质制成的。

(2)作用:检查墙壁是否 ,桌面是否 。

6.重力的作用点: (质地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 )
7.补充: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在受力物体上画力的示意图时,常常把力的作用点画在重心上。

同一物体同时受到几个力时,作用点也都画在重心上。

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七章力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七章力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七章力知识点总结第一节力一.力定义和特点(1)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特点:①力________(能、不能)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要产生力至少需要______个物体②不接触的物体也________产生力(能、不能),相互接触的物体________产生力(一定、不一定)。

③能产生力的两个物体,每一个既是______物体,又是________物体(3)单位:_______,符号_____,托起一个鸡蛋用力约为________。

二.力的作用效果(1)力可以改变_______________(2)力可以改变__________________。

运动状态包括运动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个方面,这两者有一个改变,就称作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了若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变,物体只能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三.力的三要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三要素都能影响到力的作用效果四.画力的示意图画图顺序:(1)先找力的作用点(作用点要在受力物体上)(2)再确定力的方向(别忘了画箭头)(3)最后在箭头旁边写上力的符号和大小(若没有大小就只写上力的符号)五力的作用是_________的第二节弹力1、弹性:物体在受力时会____________,不受力时又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

2、塑性:物体在受力时会____________,不受力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

3.弹力:物体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而产生的力._________力和_______力都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有:(1)两物体相互接触;(2)两物体间有相互作用而产生弹性形变.4.力的测量工具:_________________(1)制作原理:________________,弹簧的_______ 与受到的________成________。

初中物理第七章力知识点归纳

初中物理第七章力知识点归纳

第七章知识点概括第1节力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符号F2、单位: N 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概有1N3、条件:起码要有两个物体物体间要有互相作用③接触和不接触的物体之间都可能有力的作用4、作用成效:力能够改变物体的形状力能够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状态改变指:速度大小的改变运动方向的改变运动状态不变是指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5、三因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受力物体上〕,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成效。

6、特色:物体间力的作用是互相的。

同一个物体既是施力物体又是受力物体,力不可以离开物体而存在。

互相作使劲特色:同时产生,同时消逝。

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向来线上,作用在两个不一样的物体上。

第2节弹力1、弹性和塑性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还本来的形状的特征叫做弹性。

〔弹性有必定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就不可以完整还原。

〕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不可以自动恢复本来形状的特征叫做塑性。

2、弹力:〔施力〕物体因为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3、产生的条件:两物体互相接触〔挤压〕并发生弹性形变4、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程度相关方向:与弹性形变的方向相反作用点:受力物体的接触面上5、常有的弹力:压力、支持力、拉力、推力等。

6、弹簧测力计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成正比。

7、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答: (1) “三看清〞:看清测力计的量程、分度值以及指针能否瞄准零刻线,假定不是,应调零。

(2)被测力的大小不可以高出量程。

(3)使用前,用手轻轻地往返拉动几次,防备指针、弹簧和外壳之间的摩擦而影响丈量的正确性。

(4)使用时,要使弹簧测力计的受力方向与弹簧的轴线方向一致。

(5)读数时,应保持测力计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视野一定与刻度面垂直。

第3节重力1、万有引力: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

2、重力定义:因为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遇到的力。

符号 G施力物体:地球受力物体:地球邻近的全部物体3、重量:重力的大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力
知识点回顾:
7.1力
1、概念:力是的作用。

2、产生条件:①必须有的物体。

②物体间必须有(可以不接触)。

3、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4、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方向,作用在物体上。

两物体
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5、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力可以改变。

6、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简称,用符号表示。

7、力的三要素:、、和。

8、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的线段把力的、、表示出来,
如果没有大小, 可不表示 , 在同一个图中, 力越大 , 线段应越。

7.2 弹力
1、弹性 : 物体受力发生,失去力时的性质叫弹性。

2、塑性 : 在受力时发生,失去力时的性质叫塑性。

3、弹力 : 物体由于发生而受到的力叫弹力, 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有关。

4、弹簧侧力计力的测量:
⑴测力计:测量的大小的工具。

⑵分类:弹簧测力计、握力计。

⑶弹簧测力计:
A、原理:在限度内,弹簧的与成。

B、使用方法:“看”:、值、指针是否指;
“调”:调零;
“读”:读数 =受力。

C、注意事项: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许超过它的最大。

7.3 重力
⑴概念: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

用符号表
示。

施力物体是:。

⑵计算公式:,其中g=9.8N/kg它表示质量为1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
为。

物体所受跟它的成。

⑶方向:,其应用是重垂线、水平仪分别检查墙是否竖直和桌面是否水平。

⑷作用点——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

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上。

专题训练:
选择题:
7.1力
1.如下图所示的运动情景中,能够反映出力使物体发生形变的是:
2. 用手指压圆珠笔芯使它弯曲,同时手指感到疼痛,这个实验不能说明()
A.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C.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 .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3. 离弦飞出的箭,在飞行过程中,不计空气的阻力,使箭运动状态改变的施力物体是()A.弦B.箭 C .地球D.不存在
4.以下估测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A.人正常步行的平均速度是11m/s B .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 2.6cm
C.托起一个鸡蛋的力约为0.5N D .洗澡水的温度大约是90℃
5. 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B .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C.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 .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会产生力的作用
6. 下列实例中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他三个不同类的是()
A.把橡皮泥捏成不同造型 B .进站的火车受阻力缓缓停下
7.几位同学用一个弹簧拉力器来比试臂力,大家都不甘示弱, 结果每个人都能把手臂撑直 , 则
A.臂力大的人所用的拉力大B.手臂长的人所用的拉力大
8.下列有关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乒乓球撞到了墙上后又被反弹回来,是墙对乒乓球的作用力改变了乒乓球的运动方向
B.交通事故中,人被车撞伤而汽车却没有什么损坏,是因为车对人的作用力大而人对车的作用力小
C.某同学用力将球踢向空中,球离开脚后仍可在空中运动,这是人的脚对球的作用力还没有消失
D.某同学用手拍球,由于是手主动拍球,因此手拍球的作用力是先产生的,球对手的作用力是后产生的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没有物体,也可能有力的作用
B、磁铁吸引小铁钉时,只有铁钉受到磁铁的吸引力作用
C、彼此不接触的物体,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
D、不接触的物体,一定没有力的作用
10.如下图所示的物理学家中,以其名字命名力的单位的是:
11.如右图所示,用大小相等的力分别拉和压同一弹簧。

该实验是为了探究弹簧受力产
生的效果与力的
A .大小有关B.方向有关
C.作用点有关D.大小、方向、作用点都有关
12.在水中划船时,使船前进的动力是:
A.船桨对水的推力B.水直接对船的推力
C.水推桨并由桨作用到船上的力D.人划桨的力
13.下列作用力大小最接近 1N的是:
A.蚂蚁的拉力 B .人的拉力 ( 一般 )
C.马的拉力 D .托起两只鸡蛋的力
7.2 弹力
1. 一根长 16cm的弹簧,当所受拉力8N 时,长度变为 24cm,当长度变为 28cm 时所受拉力是( )
A.10N
B.12N
C.14N
D.20N
2. 下列不具有弹力的物体是()
A. 自然状态的弹簧
B. 被压弯的竹枝
C.拉开的弓
D. 拉长的橡皮肋
3. 被拉长的弹簧,松手后能恢复原状,是由于()
A.重力 B .弹力 C .摩擦力 D .拉力
4. 在实验室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不得倾斜
B.使用前必须检查指针是否在零刻度线上
C.使用过程中,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
D.测量力的大小不能超出测力计的范围
5.小荷和晓雅沿相反方向拉一只弹簧测力计,且两个力在同一直线上,指针静止时,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3.92N ,则每个人拉力的大小为()
A、 3.92N B 、 1.96N C 、7.84N D 、 0N
6. 下列关于弹力的叙述中的正确的是()
A.只有弹簧、橡皮筋才能产生弹力 B .弹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C.只有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才能产生弹力 D .两个物体不接触也能产生弹力
7. 如右图甲、乙所示甲乙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是()
A. 4N 和 8N B . 4N 和 4N C . 4N 和 0N D . 8N 和 8N
[
8.体育课上进行班内足球对抗赛,小镇同学在挑选比赛用球时,为了比较两只耐克牌足球
的弹性大小,他设计了几种方案,你认为最好的方案是()
A.用手分别按压足球,比较它们的软硬程度
B.用脚分别踢足球,比较它们飞出去的距离
C.把足球用力向草坪上掷去,比较它们反弹后离草坪的高度
D.把足球置于同一草坪上方同一高度自由下落,比较它们反弹后离草坪的高度
9. 如右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正确读数是()
A. 2.4N
B. 3.4N
C. 2.6N
D. 3.2N
10. 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A. 3N
B. 3.8N
C. 4N
D. 4.2N
11. 右如图所示,小坤同学把钩码挂到弹簧秤的挂钩上,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此时弹簧秤的示数为 5.4N
B.钩码受到的重力与它的质量成正

C.称量时挂钩和钩码之间力的作用是相互

D.称量时弹簧秤中的弹簧在拉力的作用下发生了形变
12. 下列关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 被测力应作用在挂钩上
B. 测量时指针不要与外壳接触
C. 弹簧测力计不能斜着用
D.被测力的大小不允许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7.3 重力
1.如下图所示是处于地球上不同位置的人释放手中石块的四个示意图,图中虚线表示石块
下落的路径,其中描述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地球地球地球地球
A B C D
2.上体育课时,从我们手中推出的铅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如不计空气阻力,铅球将
()
A.只受到手的推力B.受到重力和推力
C.只受到重力D.没有受到任何力的作用
3.下列物体中重约 600N 的可能是()
A.一只鸡B.一头耕牛 C .一头大象 D .一个成年人
4. 如果有一天重力消失了,则下列现象不会发生的是()
A.河水不会流动B.茶杯中的水倒不进嘴里
C.人轻轻向上一跳就会离开地球D.玻璃杯掷在墙上不会破碎
5. 下列图像中表示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关系的是:()
6.下列有关重力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物体所受的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B.一个中学生的重力大约是500N
C.任何形状规则的物体,它的几何中心必然与重心重合
D.“重垂线”是利用了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地面向下的原理制成的
7.关于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8.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质量跟它受到的重力成正比
B.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C.质量为1kg 的物体重9.8N ,可以写成1kg=9.8N
D.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物体表面
9. 用手指压圆珠笔芯使它弯曲,同时手指感到疼痛,这个实验不能说明()A.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C.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 .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10. 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下悬挂一重物,如右图所示,则该重物的重力为()
A. 3N
B. 3.8N
C. 4N
D. 4.2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