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马鱼的饲料投喂量

斑马鱼和人有百分之八十七的基同源性,因此,作为模式生物的优势很突出,这意味着其实验结果大多数情况下也可适用于人类。故在科研场所和高校实验室中,一直备受欢迎,引得大规模饲养。为保证实验的有效性和准确性,需要对斑马鱼进行精心的饲养。斑马鱼饲养需要注意点很多,其中斑马鱼饲料的投喂量就是很重要的一点。

斑马鱼身体延长而略呈纺锤形,头小而稍尖,吻较短,全身布满多条深蓝色纵纹似斑马,与银白色或金黄色纵纹相间排列纹路比较有条理。在水族箱内成群游动时犹如奔驰于非洲草原的斑马群,故此得斑马鱼之美称。

一般而言,斑马鱼是一种比较容易饲养的鱼类,对饲料的要求不高,无论是天然的饲料,还是人工的饲料,斑马鱼都照收不误。但是为了保证斑马鱼繁殖机生长质量,不影响科研结果,最好多种饲料结合投喂,人工饲料可以用软颗粒饲料或者全价硬颗粒饵料。斑马鱼虽然要求不高,但是所用配合饵料的蛋白质含量要高于40%,粗脂肪高于3.5%,水分低于4%,钙、磷含量分别为0.9%-1.6%和0.8%-1.4%。

此外,不同时期的斑马鱼的投喂量也是不同的。对于培育亲鱼,饲料中应添加一些促进性腺发育的元素,如维生素a、维生素d和维

生素e以及微量元素锌、铁等,可以由原来的每天投喂2-3次增加为4次,并且增加鲜活饵料的投喂。而在斑马鱼仔鱼阶段,需要投喂草履虫、轮虫、酵母等作为其开口饲料;在幼体阶段,可以投喂卤虫的无节幼体;随着斑马鱼的长大,饵料也变得丰富起来,可以投喂大型的浮游动物类以及桡足类,或者是蝇幼虫、摇蚊幼虫、水蚯蚓等,也可以投喂捣碎的小鱼小虾。活体饲料对斑马鱼的性腺发育可以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在亲鱼培育时,适量增加活体饵料会缩短其性腺发育周期。

美国进口丰年虫饵料斑马鱼专用

上海海圣生物实验设备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是一家从事水生物养殖设备制造的专业生产型企业,专为各高等院校、研究院所度身设计、制造水生物实验养殖系统,如中国水产科学研究生院东海水产研究所、黄海水产研究所、北京大学等。近年来,海圣在斑马鱼养殖设备研发上取得新进展,开发出二代新品,既提升了性能又降低了运行成本。海圣拥有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保修期内免费上门维修,48小时内到达现场。定期回访及维护设备,积极听取和处理反馈意见,提供终身技术支持及配件。它不断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积极完善生产工艺,获得多项专利,已通过了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ISO 45001:2018职业

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养殖设备达FDA检测标准,无毒无害,质量有保证!

高温期水产饲料投喂与管理

高温期水产饲料投喂与管理 夏季高温期饵肥充足,鱼类摄食旺盛,是鱼类生长的黄金季节。但是,此期间气温偏高,安全隐患多。高温不利于鱼类生长繁育,当水温在33℃以上,许多鱼类食欲减退,生长缓慢,因而对于集约化养殖的池塘,饲料投喂与管理显得非常重要。 一、选择优质饵料 对于配合饲料来说,蛋白质是鱼类生长所必需的最主要营养物质,蛋白质含量也是鱼饲料质量的主要指标。夏季是鱼类的快速生长期,饲料中蛋白质含量比较重要。对于同一种鱼类,蛋白质含量高的饲料可适当减少投喂量,而蛋白质含量低的饲料就应增加投喂量。由于目前鱼饲料没有统一的营养标准,鱼饲料的蛋白质含量参差不齐,应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全价配合饲料,其中各种成分的含量都要能满足鱼类生长之需,且要求配方科学,配比合理,质量过硬。如果使用鲜活饲料(小杂鱼虾),要求适合鱼类口味,无毒无害。为防止饲料不卫生,可以用二氧化氯或高锰酸钾浸泡进行消毒杀菌。 二、把握投喂时间 夏季天气变化较大,在投喂时应选择每天溶氧较高的时段,根据水温情况定时投喂,当水温在20℃以下时,每天投喂1次,时间在上午

9时或下午4时;当水温在20℃~25℃时,每天投喂两次,在上午8时及下午5时;当水温在25℃~30℃时,每天投喂3次,分别在上午8时、下午2时和6时;当水温在30℃以上的闷热时间,每天投喂1次,选在上午9时。 三、控制投饲数量 盛夏水温上升至30℃以上时,鱼类食欲旺盛,生长迅速,要加大投喂,日投喂量占鱼类总体重的3%~4%,但需注意饲料质量并防止剩料,且需调节水质,防止污染。投饵量应根据天气、水质及鱼类摄食情况灵活调整。久雨时水体溶氧条件差,鱼类进食有所减少,此时若大量投喂,既浪费饲料,又因剩料过多败坏水质,诱发病害。因此,投喂时应控制在正常投喂量的70%左右,待天气略晴好、水质清新时可适当多投。在闷热天气时,应再进一步减少投喂量,或适当停食。投喂时以配合饲料为主,青饲料为辅,讲究粗精搭配。投饵次数也需少量多次,一般精饲料每天投喂2次~3次,投饵要求定点投喂,有条件的地方可搭建饵料台,以方便投喂并观察鱼类吃食情况。 四、把握投喂方法 高温期投喂饲料时宜讲究方法。一是掌握投喂标准,高温期,日投喂量占鱼类总体重的3%~4%,但应防止剩料。二是区别养殖种类。不同种类的鱼,在高温期其潜在生长能力及生长所需营养要求各不相同,因此其投喂量与投饵料品种也应有区别。三是把握吃食时期。高温期原则上以喂七成饱为佳。选择定点投喂观察,一般以投喂后1小时~2小时吃食情况而定。1小时内吃完表明要加料,2小时还没吃完,要适当减量。如果经过较长时间正规投喂,鱼类吃食时间突然减短至2小时,说明鱼体

投喂量与投喂方式

浅论投喂量 江门市惠乐渔药有限公司汤晓张保勇 在水产动物养殖过程中,投喂量与投喂方式好像约定俗成一样,很少有人 去深入研究和思考其合理性,一般都根据投喂八成饱来确定投喂量,依据天气、水质和摄食情况来调整,但在实践中却发现这些标准都只是定性标准,每个人 对此把握程度不一样,其最终养殖效果及经济效益千差万别。由于投喂量多少 关系到残饵问题和水质问题最终关系到养殖效益问题,笔者对此进行了总结与 思考,以期指正。 1.关于投喂量的确定 一般情况下,投喂量的依据是存塘量和其营养需求来确定投喂量。如假设 每天投喂量为a,存塘量为T,饵料系数为r,投喂比例为k,日增重率为ε。也 就是说a=T*k,一般k为鱼体重的3-5%。而从营养需求上来说投喂量a=T*ε *r才是合理的,才不会浪费饲料,使饲料效率最佳。这样只有当k=ε*r时,投喂才是合理的。 例如假设每亩放养草鱼400尾来计,从规格1斤/尾养殖到规格2斤/尾时,需要30天,饵料系数为1.7,那么日增重率为ε=0.023,平均每天投喂比例为4%才是合理的。当k>ε*r时,饲料投喂过多,造成饲料污染。当k<ε*r时饲料投喂过少,达不到养殖目标,鱼类生长过慢。 从k=ε*r可以看出,当饲料越优秀,其饵料系数会相应下降,其投喂比例 也会相应下降。也就是说当我们使用优秀的饲料需要调整其投喂量才能使饲料 的优势发挥出来,否则很容易出现水质过浓等饲料浪费的现象。从另外角度来看,投喂比例为鱼体重3—5%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此投喂比例只适合于某个档次的饲料,如果饲料足够好的时候,投喂比例可以降低到1.3-1.5%左右,比如中华鳖、鳗鱼、罗非鱼养殖过程中使用高档饲料时,投喂比例一般可以降低到1.3-1.5%左右,否则容易出现水质富营养化情况。 而且根据公式当鱼虾处于应激状态,或水质恶化时,其日增重率ε下降甚至 为0,此时投喂比例k应下降或停止。 有时由于存塘量估计比较困难也比较麻烦,日投喂量a实际上比较难估计,我们可以根据饲料投喂量总量来估算,假设第n天投喂量为a n,之前饲料投喂

蟹饲料高效配制技术

蟹饲料高效配制技术 河蟹的学名叫中华绒螯蟹,是我国沿海及平原地区江河湖泊的特产,在我国螃蟹养殖生产中,河蟹的养殖面积最大,产量也最高。在今天的节目里,我们就为观众朋友讲讲河蟹的饲料配制技术。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的蟹农在养殖河蟹的时候投喂单一饲料,如玉米、小麦、小杂鱼、冰鲜鱼等,这样被迫偏食的河蟹出现营养不均衡,导致成蟹规格偏小,膏脂不丰满。 不少蟹农误以为螃蟹喜欢腥味,在水里大量投放冰鲜鱼。其实河蟹不但对腥味不敏感,还会造成水质污染。那么,养殖河蟹到底使用什么饲料最好呢?这还要从河蟹生长发育的几个阶段说起。 根据河蟹的生长特性,可以分为怀卵蟹、河蟹幼体、幼蟹、中蟹、成蟹几个阶段,怀卵蟹和河蟹幼体一般在育苗场培育,大多使用生物饵料;幼蟹、中蟹、成蟹是咱们农民朋友的主要养殖对象,也叫商品蟹养殖,那么商品蟹使用什么饲料好呢? 现在我可以告诉您,使用人工配合饲料最好。

配合饲料是根据河蟹的营养需求来搭配加工的饲料,它的营养比较全面,能促进河蟹的生长发育。 如果给河蟹饲喂配合饲料呀,河蟹就会该长个儿的时候长个儿,该长肉的时候长肉,该长骨骼的时候长骨骼。 人工配合饲料大多在专业的饲料加工厂生产,现在,咱们先来看看配合饲料里都有哪些营养成分。 而且呀,河蟹的生长还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特点。那就是河蟹的生长是伴随着蜕皮进行的,从幼蟹6—7mg的体重逐渐长大到250g的大蟹,至少需要蜕壳数十次,这就需要摄食大量的钙质,而从自然水体中,可摄取不到足够量的钙质,使用配合饲料,就可以随时补充河蟹生长所需要的钙质了。 现在,咱们先来看看配合饲料里都有哪些营养成分。 能量饲料 为河蟹提供能量来源的饲料称为能量饲料,能量饲料适口性好,消化率高,容易贮存,是供给河蟹能量的基础饲料。河蟹常用的能量饲料有次粉和麸皮。

猪饲料配方比例_猪饲料种类分类

猪饲料配方比例_猪饲料种类分类 猪饲料,顾名思义,就是给猪吃的饲料,好让猪能够更快更好的生长,猪长得好了,才能获得更好的猪肉。喂养猪,其实就是它能够很好地生长,人们以此来获得更好的猪肉。那么在选择猪饲料的时候就应该要慎之又慎,猪饲料的配方比例是什么,猪饲料又分为哪些种类,或者说猪饲料分类分为哪些,下面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看看。 猪饲料-配方比例 一、糠麸类饲料 糠麸类饲料有米糠、麦糠、红薯藤糠、花生藤糠、蚕豆叶糠、黄豆秸秆糠等。猪用量为饲料总量的10-15,多不超过20。 二、饼粕类饲料

饼粕类饲料主要包括菜籽饼、花生饼、棉籽饼、大豆饼、芝麻饼等。猪用饼类饲料的配合比例为饲料总量的10-25。大豆饼、花生饼营养好,可配到25;菜籽饼、棉籽饼要低于10。菜籽饼和棉籽饼作饲料要先脱毒,其它饼类只需蒸煮或炒熟饲喂即可。仔猪饲料不宜加饼粕类。 三、糟渣类饲料 糟渣类饲料包括酒糟、糠糟、醋糟、粉渣、豆渣、蔗渣等。猪用量为饲料总量的5-10。妊娠母猪、育肥后期不宜喂酒糟。各种糟渣在饲喂前煮熟。 四、粮食类饲料 粮食类饲料包括玉米、大麦、小麦、高粱、蚕豆、豌豆等。猪用量为饲料总量的50,多不超过60。 五、动物性饲料 动物性饲料包括蚕蛹、鱼粉、骨粉、血粉、羽毛粉等。猪用量为饲料总量的4-8,仔猪不宜喂血粉。 育肥猪饲料中鱼粉可配10,若配入蚕蛹,鱼粉就只能配5-6。用这类饲料时要注意配好钙、磷比例。 六、矿物质饲料 矿物质饲料包括贝壳粉、蛋壳粉、碳酸钙、磷酸钙和食盐等。猪用量为饲料总量的1-2,食盐用量不超过0.5,若添加微量元素,应严格按规定使用。 猪饲料-种类分类 一.蛋白质饲料 包括植物性蛋白质饲料和动物性蛋白质饲料两大类。植物性蛋白质饲料有豆类子实及其加工副产品、谷物加工副产品和油饼等到。动物性蛋白质饲料包括血骨粉、鱼粉、蚕蛹等,其特点是蛋白质含量高,是谷物饲料的3--8倍,在昌粮中与能量饲料配合在一起喂猪,使用适当能使公母猪正常繁殖,促进仔猪生长和肥育增重。

水产养殖中怎样测算配合饲料的用量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d813345087.html, 水产养殖中怎样测算配合饲料的用量 作者:李庆红邹广明 来源:《科学种养》2012年第01期 一、测算配合饲料用量的意义和作用 1. 养殖周期开始之初,按照水产养殖动物的生长规律和生理需求,较准确地预测全年配合饲料的用量,有助于生产者及早筹措资金购买饲料,以规划全年生产,确保生产有序开展。 2. 近年来在养殖生产过程中,由于遭受药害、污染和逃逸等人为或自然因素的影响,水产养殖动物突发事件时有发生,事发后评估损失往往成了一项不可或缺的工作环节。评估损失离不开养殖成本的测算,而生产中投喂的配合饲料成本在养殖成本中占有很大的比例,约为2/3左右,因而准确地把握配合饲料的用量,可以为测算养殖成本,进而为评估损失提供依据。 3. 可以检验生产中塘口记录所记载的饲料投喂量是否科学合理。 二、测算配合饲料用量的方法 1. 全年配合饲料用量的测算 全年配合饲料用量=净产量×饲料系数。净产量是指摄食配合饲料的水产养殖动物所增长的重量,可根据放养水产养殖动物的数量与规格以及预计产量算出;再根据提供配合饲料的质量,确定其饲料系数,最后测算出全年配合饲料用量。 例如,1口10亩的池塘放养情况如下,那么该池塘全年需要准备多少配合饲料呢? 上表中放养的鳜鱼摄食小鱼小虾等活饵,鲢鳙鱼摄食浮游生物,因而在计算配合饲料用量时,不需算出其净产量。若所使用的配合饲料系数为2,那么根据上面的公式就可以算出全年配合饲料的用量:净产量×饲料系数=(河蟹净产量+青虾净产量+异育银鲫净产量)×饲料系数=[(600-6000÷150)+(300-100)+(500-60)]×2=2400千克=2.4吨。也就是说,这口10亩的池塘全年需准备2.4吨配合饲料,方可满足池中水产养殖动物的摄食需求。 2. 月配合饲料用量的测算 确定了全年配合饲料的用量,就可以在此基础上按照某个养殖品种的饲料当月分配百分比,推算出配合饲料的月使用量,即月配合饲料用量=全年配合饲料用量×当月饲料分配百分比。现以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大宗养殖鱼类为例,将其各月投喂饲料占全年的百分比列表如下: 在表中的某一月份的30天左右的时间里,其饲料用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每10天左右就需调整1次,因此每个月的饲料用量又分上、中、下三旬进行动态安排,一年中,3~11

鲟鱼饲料营养需求及投喂技术

鲟鱼饲料营养需求及投喂技术 一、饲料中的营养物质 鲟鱼饲料是由各种复杂的无机物和有机物组成的,其主要成分如下。 (一)蛋白质 蛋白质是施氏鲟饲料中的重要成分,占总量的35-55%。施氏鲟仔、稚鱼饲料中蛋白质含量要求在45-55%之间,商品鱼对食物营养要求较幼鱼低。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在36-40%之间。饲料中使用动物蛋白质较植物性蛋白质好。动物性蛋白质易被鲟鱼消化利用,而植物性蛋白不易被鲟鱼吸收。因此饲料中蛋白质应 以动物性蛋白为主,如鱼粉。 (二)、脂肪 施氏鲟饲料中脂肪含量一般控制在9~12%。应指出的是脂肪是湿重,通过添加豆油、猪油和鱼油等,使饲料的含脂量达到这一水平。 (三)碳水化合物 施氏鲟的碳水化合物需要量和一般肉食性鱼类相近在12%左右。 (四)维生素 维生素是生物机体正常发育、生长不可缺少的物质,维生素广泛存在于各种鲜活食物中。鲟鱼饲料一般要添加一定量的复合维生素,以满足鲟鱼生长发育所需。 二、鲟鱼饲料的种类 用于鲟鱼人工养殖的饲料大致上可分为3大类:第一大类是生物饲料,即所谓的“活饵”,第二大类是混合饲料,第三大类是配合饲料。养殖上根据鲟鱼的不同发育阶段选用不同的饲料,不同的养殖方式所使用的饲料类型也不相同,如止水池塘养殖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生物饲料,集约化程度高的养殖方式则必须使用配合饲料;鱼苗培养的前期需使用生物饲料,后期则要驯化使用配合饲料。 (一)生物饲料及生物饲料的种类: 生物饲料即活饵,是通过人工培育或从自然水体收集到的,鲟鱼苗或鲟鱼终身喜食的生物,如水蚯蚓、水蚤、蚊子幼虫、卤虫以及底层鱼类:泥鳅、杂鱼等。 (二)混合饲料

1.混合饲料也称糊状饲料,即以鲜的或冷藏的低质杂鱼为主、将其加工成肉酱后, 掺入相应比例的配合饲 料,酵母等,混合成营养较全的饲料。这种饲料也常用于类似鲶鱼等肉食性鱼类的养殖中。在鲟鱼养殖中主要用于池塘和作为驯化的过渡饲料。 2.混合饲料比较接近天然饵料,诱食作用强,池塘养殖中从鱼种开始即可以使用。 3.混合饲料的配制:除主要用低值杂鱼外,也可以用生畜屠宰厂的下角料加10~30%鱼粉制成。用于育苗上的糊状饲料基本成分可以参照:70%碎鱼肉,20%配合饲料,5%水解酵母,4%磷脂,1%添加剂。这种混合饲料的饲料系数一般为7左右。混合饲料不宜保存,必须随加工随投喂。 (三)配合饲料 1. 配合饲料亦称全价饲料,颗粒饲料或商品饲料。是根据鲟鱼生长发育不同阶 段的营养需要,通过各种原 料配合制成的不同规格颗料。通常这种颗粒是干的硬的,水份为8~10%。其营养全面,运输保存方便,利用率高。但在驯化鱼苗接受这种饲料时要经历一个较 为细致的工作过程。 2.鱼苗饲料的配制: 鱼苗配合饲料的制作方法: 所有原料经过粉碎,过100目筛。用颗粒机制成硬颗粒,一般颗粒机最小只能加工到2mm颗粒。因此需破碎、过筛,取30目筛下,40目筛上颗粒做为鱼苗饲料。 饲料粒径0.2~0.5㎜。 (四)鲟鱼商品鱼饲料的配制 1.商品鱼饲料的营养成分: 施氏鲟为肉食性鱼类,在自然界中以动物食性为主,其食物的蛋白水平较高。我国目前商品鱼的上市规格一般为1~1.5㎏,此种规格的鱼仍为幼鱼,营养需求较鱼苗低些,但生长发育仍需较高的蛋白。试验表明用蛋白含量较低的鲤鱼饲料喂养,施氏鲟生长缓慢,实际上较长时间投喂,鲟鱼根本不爱吃。因此,商品鲟鱼的饲养用饲料仍须以较高蛋白和脂肪为主。蛋白含量应为40%左右,脂肪含量12%左右。黑龙江水产研究所饲料厂目前生产鲟商品鱼饲料的基本配比,为动物性原料60~70%,植物性原料25%左右。其它为粘合剂、添加剂、防腐剂 等。 2.加工制作:

鲍鱼饲料配制

威海家禾饲料配制方案 电话: 鲍鱼配合系列饵料的主要原料: 优质裙带、紫菜、进口鱼粉、螺旋藻、盐藻、酪蛋白、大豆蛋白、卵磷脂、维生素预混料、矿物质预混料、免疫增强剂、保健助长剂、微生态制剂等。 鲍鱼配合饵料的使用阶段: 稚鲍饵料特点: 1、稚鲍饵料分为超微粒(400目)、活宝(200目)、稚鲍(80目、60目)。 2、该饵料针对鲍鱼开口、附板和育保苗期特点,在传统育苗用料的基础上,添加螺旋藻、 盐藻、酪蛋白、生化鱼粉等贵重原料,使配料营养更全面,各种成分搭配更平衡,有利于稚鲍的消化吸收,生长转化快,饲料转化率高,同时增加鲍鱼的免疫力,提高成活率。 3、本配合饲料所有的原料来源稳定,营养成分齐全,能满足稚鲍生长所需的全部营养要 求;稚鲍消化吸收好,生长快,排泄物有机残渣少,对底质影响小。 4、可明显增强稚鲍的免疫机能和抗应激能力,稚鲍活力好。 幼鲍饵料特点: 1、幼鲍饵料分为幼鲍(40目、20目、8目)。 2、本产品营养成分齐全,能满足鲍苗生长所需的全部营养要求; 3、超微粉碎的微粒有利于鲍苗均衡消化吸收和生长转化。 4、微生态制剂的添加使排泄物有机残渣少,对底质影响小。 5、可明显增强鲍苗的免疫机能和抗应激能力,生长快,保苗率高。 成鲍饵料特点: 1、该饵料针对鲍鱼养成期特点,用各种原料配合,代替传统网箱养殖中只饲喂海带、紫 菜的做法,同时添加特殊粘合剂,使饲料在海水中高温季节保持3-5天不散失、其他季节保持5-7天不散失,已满足成鲍食用效果。该饵料营养全面,各种成分平衡搭配,有利于鲍鱼的均衡消化吸收,生长转化快,饲料转化率高。 2、本配合饲料所有的原料来源稳定,有利于鲍鱼消化吸收,排泄物有机残渣少,对底 质影响小;

母猪的饲料营养及饲养

第三讲母猪的饲料、营养及饲养 赵克斌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北京 一.母猪饲养的指导原则 1.经济效益最大化原则 母猪的饲养是一个猪场的基础。母猪饲养环节一旦出现大的问题,整个猪场的生产无法正常进行。所以,每一个规模化猪场必须重视母猪的饲养和营养。 每头能繁母猪每年消耗配合饲料1吨以上,加上饲料以外的费用(猪舍,人工,水电,疫苗,药费等),每年的饲养成本在2000元以上。也就是说,饲养一头母猪,不论一年能断奶多少头仔猪,都要耗费2000多元。因此,降低母猪饲养成本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提高每头母猪的年断奶仔猪数。如果每头母猪没能断每年奶20头以上仔猪,每头断奶仔猪分摊的母猪成本就只有100元,如果每头母猪每年仅仅断奶仔猪15头,每头断奶仔猪就得分摊母猪成本133元。所以,要降低母猪饲养的成本,增加母猪的利润,最关键是增加每头母猪的年断奶仔猪数! 增加母猪年断奶仔猪数需要科学的技术和管理。包括合理的饲料和营养水平,科学的饲养技术,保持母猪高的健康水平,科学合理的管理。任何环节的重大失误均可造成:产仔数降低,断奶前成活率降低,母猪非生产天数增加。这3个指标基本决定了母猪年断奶仔猪数。增加产仔数需要科学合理的营养、保证母猪高健康水平,科学、合理、认真的发情检查和配种技术;提高仔猪断奶前的成活率,要求母猪的营养科学合理,保证母猪高的健康水平,提供仔猪适宜的环境和营养,科学合理的产房管理等;第3个非常重要的指标是非生产天数。降低母猪的非生产天数能大幅提高母猪的年断奶仔猪头数。非生产天数是指:母猪既没有怀孕,又没有哺乳的天数。假设仔猪平均30天断奶,非生产天数与每头母猪年产窝数关系如下: 非生产天数:34 48 63 77 91 106 母猪年产窝数:2.3 2.2 2.1 2.0 1.9 1.8 中国的母猪实际非生产天数相当高,超过70天的猪场很多。要降低非生产天数,非得在饲养管理上下功夫。非生产天数的增加无非是以下几个原因造成:断奶后再发情间隔天数延长;情期受胎率降低(返情,屡配不孕),分娩率降低(流产,返情后没有及时发现,怀孕期母猪死亡、淘汰)。加强饲养管理,降低非生产天数对降低母猪成本,提高养猪效益非常重要。

论饲料投喂量与体重控制

论饲料投喂量与体重控制 赛鸽作为空中飞行运动的鸟类,必须依靠双翼的上抬与下扑的动作来抬升身体并向前运动。而自身体重的数值大小直接影响它的飞行速度和持续飞行时间的长短。我们根据五百公里空距竞翔的飞行速度和持续飞行时间的关系来看,在赛鸽的飞行速度达到一千米的分速时完成500公里的竞翔仍然需要八小时以上的时间,因此,赛鸽饲料的喂量与体重控制必须适应速度与耐力飞行运动的需要。有关赛鸽饲料投喂量与体重的控制,一直是爱好者关心的问题,由于不同饲料的营养价值的差异,加上鸽子消化吸收功能的特殊性,每日鸽子投喂量多少的掌握一直困扰着众多爱好者。特别是处于饥饿状态的鸽群表现出来的求取食物的欲望及其行为,很容易让鸽友出于怜悯多喂一些饲料,甚至有的饲养者将饲料整日放在鸽舍,任鸽子自由在取。或许正是这种饲喂方式导致赛鸽体重的过量增加,使得那些具有优良遗传素质的赛鸽在五百公里的决赛中丢失或者延期归巢。本文就是根据对饲喂量与体重控制存在的认识问题,从科学理论的角度和实际运用的具体方法,与爱好者共同控讨。 一、关于投喂量的认识问题 我有两次亲耳所闻的经历,一次是本地区一位赛鸽高手,饲养了一百五十多羽鸽子,他参加本年度三百公里至五百公里级别的竞翔,绝大多数的冠军及高位名次都与他饲养的赛鸽有关。当他听见另一位鸽友诉说饲料费每个月消耗的数目时很是吃惊,他说:你养的鸽子数量还不及我的一半,为什么每月需要消耗几百元的饲料费呢?我作为多年的研究者在一旁即刻得出结论,过量饲喂的结果导致饲料费用的增长。另一次是在某省某市一次众多鸽友的交流中,涉及鸽子日喂量的问题,每位鸽友的看法都不相同,甚至出现了看见鸽群饥饿求食的状态,鸽主根本无法控制喂量。从我们现在饲养赛鸽的科学性来看,能够根据不同饲料的营养价值合理搭配,并且依据赛鸽每日的能量消耗多少来控制饲喂量的鸽友是少之又少。绝大多数爱好者对饲料喂量与体重控制处于模糊认识的程度。虽然我们都知道赛鸽的自身素质的重要作用。但就是有两位鸽友在同一位鸽友家里,同一时间引进了同一种系的鸽子,其结果完全相反,其中一位真正弄懂了饲喂量与体重控制的关系,经过近十年的培育,它培育和饲养的鸽子不获冠军的概率很小。而另一位鸽友同一品种的鸽子则不同。多少次放飞训练或竞翔比赛之前上手体验,感觉鸽体的重量较沉。这位鸽友就属于那种典型的不能自我控制饲料喂量行为的人,他也知道多喂的不良后果,但每次见到鸽群表现出来的求食状态,还是不忍心地多喂了许多饲料。在现实的饲养过程中,我相信有更多的爱好者属于这种心理和行为表现的特征。因此,赛鸽每日饲喂量与体重控制,即是对科学饲养管理的认识问题,也是调整和控制自身心理活动的问题。只有让赛鸽在竞翔比赛活动中不断获得优异的赛绩,控制饲喂量的心理才能得到巩固。 关于赛鸽控制饲料投喂量的标准,国外相关资料给我们提供了参考学习的经验标准。如欧洲许多国家的赛鸽高手的成功经验是当赛鸽进入训练和竞翔比赛阶段,有的饲主每日喂食量的控制在每羽15克至20克之间。还有的控制在每日每羽20至30克之间。2010年日本优秀鸽舍获奖者座谈会中,主持人根据“赛季中维持鸽子状态需要供给多少满足质和量的饲料”问题时,吉田鸽友的回答是:“量比质更为可控,每日大概是35克”。八田鸽友的回答是:“我会视飞行方式决定饲料量(如家飞训练,放飞训练或竞翔比赛的方式)。”新井鸽友的日喂食量控制在15-16克,加藤控制食料量是13克,大概的喂量控制在15 克左右。从他们提供的日喂量标准来看,控制在13克至30克之间的饲喂量,即是赛鸽获得优异竞翔成绩和高位名次的需要量,也是科学饲喂量控制的结果。试想一下,我国众多赛鸽运动爱好者中有多少人能按这样的标准来控制喂量呢? 二、体重对飞行能力的影响 赛鸽在空中飞行运动时,身体重量的大小直接关系到它们的飞行运动能力。鸟类科学家的研究证明,赛鸽身体较重在空中持续飞行的时间较短。根据运动科学研究发现,赛鸽双翼肌肉收缩运动带动双翅羽毛的上抬与下扑动作,肌肉的收缩运动需要消耗体内大量的能量物质,其中包括糖类、脂肪等物质,这些物质在体内转化为能量供给赛鸽飞行活动时,双翼肌肉收缩运动的力量大小及速度的快慢直接影响机体内无氧代谢供能和有氧代谢供能的比率。身体较重的赛鸽在飞行运动时,双翼肌肉收缩的承载力较大、肌肉收缩的速度也相对较快。因此,机体无氧代谢供能的比率增加,而有氧代谢供能的比率下降。随着机体无氧代谢产生物——乳酸的堆积,鸽子很快进入疲劳状态。许多赛鸽受体重过量的影响,在家飞训练活动中也能表现出喜欢飞翔活动的特性,但明显出现间歇性较多的特征。每次出棚飞翔十几分钟就降落下来,出现张开喉管喘气的现象。虽然它们能多次地重复这种间歇性起飞与降落的飞翔活动,但始终不能一次性持续一小时以上。而那些身体重量适中,并且能够适应长时间飞翔特性的赛鸽则不同,许多优秀高位名次的赛鸽握在手中的感觉是身体较轻。身体中气囊的功能使身体充满了气体的感觉。依据运动生理科学的研究和实验发现,幼鸽期的气囊功能水平并不是很高,随着它们家飞训练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持续飞行时间的延长,优秀赛鸽的气囊功能水平才能逐渐地发展和完善,并能适应竞翔运动的需要。如果幼鸽期身体质量超过了

水产养殖中饲料的投喂及水质的强化调节(精)

水产养殖中饲料的投喂及水质的强化调节 在水产养殖中,配合饲料得到广泛的应用,占到养殖成本的50%-70%,饲料的合理选用及其高效投饲技术成了养殖中极为重要的环节。如何充分利用水体中的天然生物饵料,提高配合饲料的利用率,生态养殖增产增收,是提高养殖技术和效益的热点课题。 饲料的投喂技术,包括鱼儿授食面、授食时间及授食量等因素。传统的人工投饲方法由于费时费力,受人为的情绪影响较大,已逐渐被机械投饲所替代。生产实践得知,机械投饲时授食面广、授食均匀,在通常情况下所饲养的个体均匀,生长速度也较快,鱼儿的生长成绩也较人工投饲有好的表现。 1 投喂方法 投饲要遵循定质、定量、定时、定位的“四定“原则,在生产之初,就应驯化鱼儿形成有规律性的摄食习惯。机械投饲,撒料均匀,鱼类受食面大,既节省饲料又利于个体弱小鱼种的生长,生产效果普遍比人工投饲的效果要好得多。人工投饲的随意性较大,因此,投喂应注意以下两点。 目前,高密度的池塘养殖往往不设饵料台,池塘面积较小的多数养殖场直接将饲料均匀撤入池塘;池塘面积较大的,又只是沿池塘边投饲,这样饲料直接落入池底淤泥上,既不利于观察鱼类摄食,容易引起投饲过量或投饲不足,也不方便鱼类觅食,残饵还容易造成水质的污染。因此,应合理设置饲料台,方便观察鱼类摄食,及时清除残饵,调整投饲量。 网箱养殖中,网箱底部和四周的网衣,网目往往大小相同,为了便于网箱中水质交换,网箱的网目随鱼生长而由小到大逐渐更换,投饲时,未被鱼类及时摄取的饲料,就会穿越网箱的底层造成浪费。为了避免浪费、少投饲料,又不利于鱼类生长;如果使用小网目的网衣做箱底,又容易造成箱底水流不畅,污物沉积,诱发鱼病;如果按“少食多餐“或慢投饲,延长鱼类的摄食时间,又要消耗太多的劳动力。网箱养殖,可以直接在网箱底部用密眼网纱做底衬,投喂后,及时检查箱底残饵情况,调整投饲量,定期清洗和更换网箱底衬,以减少饲料流失,提高饲料的利用率,避免箱底污染,诱发鱼病。 2 投饲量 首先要确定一个基本投饲量,然后再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增减。一般来说,水温越高,则投饲率越大;随着鱼体长大,投饲率逐渐减少;草食性的鱼类与肉食性的鱼类相比,草食性鱼类的投饲率较大。鱼类的摄食量不仅与鱼种类、规格和水温有关,还受配合饲料的基本投饲量所限,应根据鱼类的摄食情况进行适当的增减。 在正常情况下,鱼类活动反应灵敏,抢食激烈,投饲后很快被吃完,饵料台无剩饵,说明投饲量偏少;假如投饲后饵料台尚有较多剩饵,而鱼类已经不再争食,则说明投饲量偏大;假如刚开始投饲,鱼类就不积极摄食,说明上一次投饲过量或两次投饲时间间隔太短。这时就不能完全按照已设定的投饲量来投饲,而应该适当增加或减少投饲量,根据观察到鱼类摄食的具体情况灵活掌握。 3 强化水质调节 强化机械增氧。在养殖中要充分利用阳光、水体及廉价肥料,培养生物活

饲料配方的计算

手算配方 一、 单方块法 又称四角法、四边法。在饲料种类及考虑营养指标少的情况下,可采用此法。一般计算两种原料、一种营养水平之间的配比关系,如求浓缩饲料与能量饲料比例用此法最快。 例:玉米粗蛋白为8%,浓缩饲料粗蛋白33%,配粗蛋白含量为16.5%时两者的比例。 1.画一方形图,在图中央写上所要配的混合料的粗蛋白质含量16.5%,方形图左上角和左下角分别是玉米和浓缩料蛋白质含量。 玉米8 浓缩料33 2.画四角形的对角线并标箭头,顺箭头以大数减小数计算。 3.上面计算出的差数分别除以二差数之和,就得出两种饲料的百分比,其计算如下: 玉米8 33—16.5=16.5 浓缩料33 16.5—8=8.5 玉米应占的比例= 5 .85.165 .16+×100%=66% 浓缩料应占的比例= 5 .85.165 .8+×100%=34% 二、 多方形对角线法 多方形对角线法是在单方形法对角线法的基础上演变来的。单方形法虽然简便易学,但一次只能求出两种饲料的配合比例,用多方形对角线法虽然一次也只能求出一项营养指标,但可以在一次配方中求出若干种饲料原料的配比。因而用此法草拟配方时,则显得简便灵活。 在进行配方计算时,首先要查动物营养标准,在标准的基础上再加2%~3%或6%~8%的量,以备在平衡日粮时加入各种矿物质和添加剂。 (一)二次方形对角线法:可在一次配方中求出四种饲料原料的配合比例。 例:现有玉米、细糠、豆饼、棉饼四种原料,要求配成每千克含粗蛋白为14%,消化能为3.1兆卡的饲料配方(育肥猪)。 1.查饲料营养成分表

. 2.蛋白质需要量(14%)再加3%为14.4% 玉米7.8 32—14.4=17.6 细糠12.1 40.2—14.4=25.8 豆饼 14.4—12.1=2.3 棉籽饼32 14.4—7.8=6.6 17.6+25.8+2.3+6.6=52.3 3.饲料配方中四种原料组成如下: 玉米比例= 3.526.17×100%=33.65% 豆饼比例=3.523 .2×100%=4.4% 细糠比例= 3.528.25×100%=49.33% 棉籽饼比例=3 .525 .6×100%=12.62% 4.粮配方中营养成分含量见下表 由上表可以看出草拟配方中粗蛋白可以满足营养需要,但消化能偏低,可把四种原料在方形图中的位置变动以下: 玉米7.8 玉米比例= 3.524 .142.40-×100%=49.3% 细糠12.1 细糠比例=3 .524 .1432-×100%=33.7% 棉籽饼32 棉籽饼比例=3.521 .124.14-×100%=4.4% 豆饼40.2 豆饼比例=3 .528 .74.14-×100%=12%

育肥猪怎么喂长得快快速育肥猪饲料配方

育肥猪怎么喂长得快快速育肥猪饲料配方 育肥猪怎么喂长得快? 想要猪长得快,还要从饲料里下功夫,保证饲料营养,促进消化吸收,降低猪的发病率。 在商业性养猪生产中,利益是决策背后的主要驱动力。从分|娩到育肥整个过程中,生长育肥猪消耗了70-75%的饲料。在饲料中添加微生态制剂白金肽能提高饲料利用率,优化肠道的多酶消化体系,提高饲料转化率,在饲料营养不足时,改善饲料的效果,另外还能提高猪的生产性能和肉品质,促进猪的生长速度。

1、育肥猪的饲喂要定时、定量、定次数,不宜随意变动。养成固定 的条件反射,有利于饲料的充分消化和利用。 2、喂量。猪群以日喂三次为好,25公斤以下的可日喂四次。喂量是猪的体重×0.04。小猪要适当偏多点,大猪可适当减少。在实践中总结出掌握猪只喂量的**办法是8个字:即“吃饱吃了,不舔饲槽”。既让猪吃饱又不剩料,而吃饱的标志是不舔饲槽,剩点料渣为不舔饲槽的标志。 3、投料方式。应将每个圈栏所需的饲料从饲槽的一端均匀地撒到另一端。这样有利于每头猪有均等的饲料。更有利于胆小抢不上槽的猪从两端切入吃到饲料,防止个别猪只瘦弱掉膘。 4、喂饲前清理饲槽。喂前务必清除饲槽里的粪尿,决不能带粪撒料。 猪群吃饱后将剩料清扫干净,防止污染浪费饲料。 5、育肥猪喂料形式很多,主要是稀料、湿拌料和干料。喂过稀的料会减弱咀嚼功能,冲淡消化液,同时也影响猪只采食量,影响增重。容易出现“草包肚”,降低出肉率;湿拌料是用1倍~1.2倍水将拌料拌湿,以手握饲料渗出水为宜,有利于食物的吞咽,能较快完成饲喂工作;生干料可以延长食物在口腔中咀嚼的时间,使食物与消化液充分混合,有利于提高育肥猪的出肉率,深受生猪市场的欢迎。 6、适时换料。育肥猪的饲料分小猪料,30公斤以前饲喂;中猪料为 30公斤~60公斤饲喂,大猪料为60公斤到出栏阶段饲喂。按时换料不仅能适应肥猪不同阶段的需要,而且还能降低饲料成本。

不易溃散的小丑鱼冰鲜饲料及其设备制作与投喂方法与制作流程

本技术涉及一种不易溃散的小丑鱼冰鲜饲料及其制备与投喂方法,属于水产饲料领域,所述饲料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材料组成:鲜虾40%、鱿鱼肉40%、贝肉15%、裂壶藻3.6%、复合维生素1%和25%含量的大蒜素0.4%。将鲜虾、鱿鱼肉和贝肉消毒洗净;鱿鱼肉去皮搅碎,再依次加入鲜虾、贝肉继续搅碎,最后加入裂壶藻、复合维生素和大蒜素,搅拌均匀;分块冰冻;投喂时拿出冰鲜饲料块融化后,用粗糙塑料棒沾取冰鲜饲料,粗糙塑料棒的另一端设有红色浮球,放入养殖池中投喂。本技术冰鲜饲料制作方法简单,营养及适口性,不需要添加化学粘合剂,就能够在水体中保持45分钟不溃散,长期投喂不会破坏水质,还易做药物载体。 权利要求书 1.一种不宜溃散的小丑鱼冰鲜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冰鲜饲料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材料组成:鲜虾40%、鱿鱼肉40%、贝肉15%、裂壶藻3.6%、复合维生素1%和25%含量的大蒜素0.4%。 2.权利要求1所述冰鲜饲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鱿鱼去头和内脏,将贝类去壳,然后将鲜虾、鱿鱼肉和贝肉在0.02%的高猛酸钾中浸泡5分钟,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将鱿鱼去皮,切成小块,放入绞肉机中搅碎,加入鲜虾后再搅碎,接着加入贝肉继续搅碎,再加入裂壶藻、复合维生素和大蒜素,搅拌均匀;将搅拌均匀的鲜料倒入附有锡箔纸的托盘,摊平至厚度3-5毫米,放入冰箱冷冻区冰冻;待鲜料冻结实后,用刀切成2-3厘米宽的长条,长度根据存放的容器来定,放入冰箱冷冻区保存。

3.权利要求1或者权利要求2所述冰鲜饲料的投喂方法,其特征在于,投喂前根据投喂量将冷冻保存的冰鲜饲料放入冰箱冷藏区化冻;投喂时用头部打磨粗糙、直径5-6毫米的塑料棒插入饲料中,轻轻转动塑料棒,冰鲜饲料紧密黏附在塑料棒的粗糙端,塑料棒另外一端固定在红色的塑料泡沫或者浮漂上,放入水中供小丑鱼啃食,待不再有鱼啃食后将塑料棒连同红色的塑料泡沫或者浮漂取走洗刷干净。 技术说明书 一种不易溃散的小丑鱼冰鲜饲料及其制备与投喂方法 技术领域 本技术属于观赏鱼饲料领域,具体说是一种不易溃散的小丑鱼冰鲜饲料及其制备与投喂方法。 背景技术 小丑鱼是雀鲷科海葵鱼亚科棘颊雀鲷属和双锯鱼属所有鱼类的俗称。小丑鱼是世界观赏鱼爱好者最受欢迎的海水鱼之一,目前国内饲养的也越来越多,但我国海水鱼市场售卖的小丑鱼多为进口的国外捕捞的野生鱼,成活率低,对产地的生态环境破坏很大,急需加大人工繁殖,解决人工繁殖中的各项关键问题,例如饲料营养问题、疾病治疗给药等等。 目前针对于小丑鱼的商品饲料几乎没有,市面上售卖的都是通用饵料,颗粒过大、营养也不够全面,为了给小丑鱼幼鱼及种鱼提供丰富的营养,主要采用新鲜鱼虾贝类搅成肉糜来投喂。肉糜投入水中极易溃散,并且成分来源也不够丰富,长时间投喂不仅污染水质,也会造成某些营养缺乏问题,使得幼鱼生长缓慢、种鱼产卵质量下降。在养殖过程中还经常遇到小

猪的饲料配方

猪的饲料配方 10-30斤仔猪饲料配方:玉米面55斤;小米(高粱米)10斤;麦麸5斤;豆饼20斤;白糖4斤;鱼粉6斤;食盐4两;预混料5两。 30-60斤中猪饲料配方:玉米面58斤;高梁米10斤;麦麸8斤;豆饼20斤;鱼粉3斤;骨粉1斤;食盐5两;预混料5两; 60-120斤育肥猪饲料配方:1、玉米面60斤,豆饼20斤,细糠18斤,食盐5两,骨粉1斤,贝粉1斤,预混料5两。 2、玉米面55斤,豆饼18斤,麦麸15斤,米糠10斤,骨粉1斤,贝粉1斤,食盐5斤,预混料5两。 3、玉米面50斤,秸秆粉30斤,豆饼10斤,炒黄豆粉8斤,骨粉1斤,贝粉1斤,食5盐两,预混料5两。 4、玉米面50斤,炒黄豆粉15斤,秸秆粉33斤,骨粉1斤,贝粉1斤,食盐5两,速发剂5两。 5、玉米面40斤,麸皮15斤,炒黄豆粉15斤,秸秆粉15斤,骨粉1斤,贝粉1斤,食盐5两,预混料5两。 6、玉米面60斤,米糠20斤,豆饼17斤,鱼粉3斤,预混料5两。 60斤—出栏的大猪饲料配方: 在60-120斤的饲料配方中,减去5斤豆饼,加5斤米糠或秸秆粉。 出栏前一个月饲料配方: 玉米面55斤,米糠30斤,豆饼15斤,预混料5两。 一、常见饲料营养 (一)能量饲料1.玉米:具有“饲料之王”美称。营养特点: (1)能量高,ME(猪)14.27MJ/㎏。NFN含量高(74%~80%),且主要是淀粉,CF少,2.0%, 消化率高 (2)CP含量低,7.2%~8.9%且品质差,赖氨酸、色氨酸、蛋氨酸含量低。 (3)含有较高脂肪(3.5%-4.5%),亚油酸含量在2%左右,是谷物类饲料最高者,若玉米占日粮50%的比例,可满足畜禽亚油酸的需要量; (4)黄玉米含有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也是维生素E的良好来源,B组维生素中除硫胺素含量丰富外,其他维生素含量很低。不含维生素D; (5)钙含量低,磷含量虽然高,大部分以植酸磷的形式存在,对猪利用率低。 使用注意事项:(1)饲喂前要粉碎,但不易久贮,1周内喂完为好。 (2)禁止饲喂霉变玉米,注意去毒(黄曲霉毒素(<0.02㎎/㎏)和赤霉烯酮,黄曲霉毒素具有致癌作用,赤霉烯酮可使卵巢病变,抑制发情,减少产仔数,初产母猪流产,公猪性欲降低)。现常在配合料中加脱霉剂。 (3)不宜过量使用,否则会导致过肥,出现软脂。一般用量60%左右。 2. 小麦麸:又称麸皮,是小麦加工的副产品,主要由种皮、糊粉层、少量胚和胚乳组成。小麦麸的营养价值主要取决于面数质量,生产上等面粉时,有相当一部分胚乳与胚、种皮等组成麦麸,这种麦麸的营养价值高。如果对面粉质量要求不高,不仅胚乳在面粉中保留较多,甚至糊粉层也进入面粉,这样的麦麸营养价值低。因此,麦麸的营养价值差别较大,粗纤维为8.5%-12%,粗蛋白质12.5%-17%,氨基酸组成好于小麦。由于麦粒中B组维生素多集中在糊粉层和胚中,故麦麸中B组维生素含量高,麸皮中钙少磷多,钙与磷比例极不平衡。由于粗纤维含量较高,因此能量较低(ME约为10.5~12.6MJ/㎏),常用来调节日粮能量浓度。通常生长肥育猪日粮麸皮15%-25%,断奶仔猪日粮用量大会引起拉稀,一般不超过10%。妊

池塘养鱼喂什么饲料一天喂几次

池塘养鱼喂什么饲料一天喂几次? 池塘养鱼喂什么饲料? 池塘养鱼饲料配方推荐: 1、鲤鱼饲料配方(%)麸皮43、鱼粉30、豆饼15、大麦10、添加剂2,饲料系数2。 2、草鱼饲料配方(%)玉米粉70、鱼粉10、豆饼粉15、麸皮5,在基础饲粮总量不变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另添加:红薯粉12、食盐0.5、生长素2、磷酸氢钙2,饲料系数4.8。

3、罗非鱼饲料配方(%)米糠45、豆饼35、蚕蛹粉10、次粉8、骨粉1.5、食盐0.5,饲料系数2.27。 4、青鱼饲料配方(%)青干草粉40、棉籽饼粉30、豆饼粉10、菜籽饼粉 5、蚕蛹粉5、鱼粉5、大麦粉5,饲料系数为8。 池塘养鱼一天喂几次? 配合饲料投喂时间与养殖方式有关。通常情况池塘养鱼条件下,每天**次投喂次数为2次,早晚各1次。

池塘养鱼喂食方法 准确掌握饲料投喂量是养鱼成功的保证。它既能使鱼吃饱吃好,又不至于造成饲料浪费。一般养鱼户对“四定”投喂中的定时、定质、定点不难理解,但对定量的概念比较模糊,现介 绍几种确定池塘养鱼饲料投喂量的方法供参考。 方法一:以鱼净增重倍数和饲料系数计算年投喂量、月投喂量、日投喂量。 (1)年投喂量。根据鱼净增重倍数和饲料系数来进行推算,即鱼种放养量净增重倍数饲料系数。鱼净增重倍数一般为4~5。全价配合饲料的饲料系数一般为2~2.5,混合性饲料则为3~3.5,如果是几种饲料交替使用,则分别以各自的饲料系数计算出使用量,然后相加即 为年投喂量。 (2)月投喂量。即年投喂量当月饲料分配百分比。一般3月份投喂年投喂量的1%,4月份投喂年投喂量的4%,5月份投喂年投喂量的8%,6月份投喂年投喂量的15%,7月份、8月份、9月份均投喂年投喂量的20%,10月份投喂年投喂量的9%,11月份投喂年投喂量的3%。

牛蛙饲料配方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牛蛙饲料配方,所述的饲料以1000公斤计,其配方含有以下物质:高筋面粉205~215公斤;木薯淀粉20~30公斤;豆粕(43)180~190公斤;玉米蛋白粉57~67公斤;谷氨酸钠35~45公斤;国产鱼粉(60)195~205公斤;鸡肉粉95~105公斤;虾粉45~55公斤;磷酸二氢钙13~23公斤;鱼油25~35公斤;血粉25~35公斤;酵母膏15~25公斤;预混料(肉食性)15~25公斤;赖氨酸4~12公斤;蛋氨酸1~3公斤,本技术造价成本低,牛娃生长速度快,对幼蛙和成蛙喂养都有很好的效果,有效的解决了饲喂牛娃必须喂新鲜食物的缺陷。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牛蛙饲料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饲料以1000公斤计,其配方含有以下物质:高筋面粉205~215公斤;木薯淀粉20~30公斤;豆粕(43)180~190公斤;玉米蛋白粉57~67公斤;谷氨酸钠35~45公斤;国产鱼粉(60)195~205公斤;鸡肉粉95~105公斤;虾粉45~55公斤;磷酸二氢钙13~23公斤;鱼油25~35公斤;血粉25~35公斤;酵母膏15~25公斤;预混料(肉食性)15~25公斤;赖氨酸4~12公斤;蛋氨酸1~3公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牛蛙饲料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饲料以1000公斤计,其配方含有以下物质:高筋面粉205公斤;木薯淀粉20公斤;豆粕(43)180公斤;玉米蛋白粉57公斤;谷氨酸钠45公斤;国产鱼粉(60)205公斤;鸡肉粉95公斤;虾粉45公斤;磷酸二氢钙23公斤;鱼油25公斤;血粉35公斤;酵母膏25公斤;预混料(肉食性)25公斤;赖氨酸12公斤;蛋氨酸3公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牛蛙饲料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饲料以1000公斤计,其配方含有以下物质:高筋面粉210公斤;木薯淀粉25公斤;豆粕(43)185公斤;玉米蛋白粉62公斤;谷氨酸钠40公斤;国产鱼粉(60)200公斤;鸡肉粉100公斤;虾粉50公斤;磷酸二氢钙18公斤;鱼油30公斤;血粉30公斤;酵母膏20公斤;预混料(肉食性)20公斤;赖氨酸8公斤;蛋氨酸2公斤。

我国水产饲料的发展形势与对策(精)

我国水产饲料的发展形势与对策 水产养殖业现状 1、水产品总量稳步上升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水产养殖大国,水产品总产量(捕捞+养殖)占全球35%,其中水产品养殖产量立量约占球的70%2005年水产品量达5181万吨,而1978年全国水产品总量为无仅有的。其中海水产品2854万吨,占总产量的55%淡水产万吨,其中捕捞约1022万吨,人工养殖鱼产品约1888万吨。 2、养殖比例逐年上升。 人工养殖比例逐年提高,1978年人工养殖比例占26%,2005年人工养殖比例达61%。 3、鱼的养殖品种发展迅速,鱼虾比例增长较大。 在我国水产品中,鱼、虾产量比例最大,其中鱼的比例为59%、虾蟹为10%、其它占31%。 4、重点养殖区域发展迅速。 5、出口水产品逐年增加。 2005年出品水产品总量达257万吨,增长6.2%,其中罗非鱼达10.7万吨,同比增长23%。 全球对水产品的消费逐年增加,膳食结构发生改变。另一方面全球海洋捕捞资源衰退,供给逐步转向以养殖水产品为主,中国水产养殖业在全球消费中越来越重要。

6、国内消费增长势头迅猛。 水产品具有优势: a.鱼虾属优质蛋白,健康食品; b.有较高安全性,分类上远离人类; c.相较于畜禽动物,鱼、虾饲转转化率极高,如虾饵料系数1、鱼1.2-1.5等,原因:鱼虾为变温动物,生活于水中,基础代谢要求低。结论:节约粮食,适合发展趋势。 其它影响因素: 禽流感、猪链球菌、疯牛病改变人们饮食习惯,促进水产品消费。 水产养殖业发展趋势 1、水产品消费将持续稳步提升中。 水产品在国内膳食结构中比例将稳步上升;大陆水产品将在全球水产品消费中占据越来越重要位置,因此中国水产养殖业将在较长时间内稳步发展。 2、养殖模式发生改变。 在水产品消费需求快速增长的同时,中国适合养殖水资源却呈下降趋势: a.中国水资源缺乏,出于环保及农业、工业、生活用水压力,江河、湖泊、水库区开始禁渔。 b.国家严格控制农田改造为鱼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