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语文《激动人心的时刻》

小学四年级语文《激动人心的时刻》
小学四年级语文《激动人心的时刻》

小学四年级语文《激动人心的时刻》

教案范本三篇《激动人心的时刻》这篇课文用动情的语言,按时间顺序生动详尽地记叙了“神舟”五号飞船载着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升上太空的过程,中华民族几千年飞天梦变成现实的那一激动人心的时刻。表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梦变成现实的那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四年级语文《激动人心的时刻》教案范本,欢迎大家阅读!02.jpg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写本课生字。

2、能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想象“神舟”五号发射升空的过程,感受发射场面的壮观,体会人们期待、紧张、激动、幸福等复杂的心理活动,激发民族自豪感。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收集相关资料,完成课堂练笔。

教学重难点:

感情朗读课文,感受“神舟”五号发射升空的壮观场面,体会人们期待、紧张、激动、自豪等复杂的心理活动,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方法:

引导、阅读

学习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课前准备:

收集资料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走进时空背景,了解主要内容。

1.走进背景:同学们,浩瀚的宇宙神秘而美丽,人类自古就有飞天的梦想。昨天我们查了资料,你知道哪些关于飞天的故事呢?(神话,万户飞天,前苏联、美国……)

2.引入课题:是啊,没有什么比飞天更让我们激动的了!进入新千年,我们中华民族也实现了飞天的梦想,还记得那是哪一天吗?(2003年10月15日)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激动人心的时刻》。

二、教师出示要求,学生自读

1.借助拼音读通课文,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画出文中表示时间段的词语,想一想各时间段作者都写了什么。

三、反馈,整体感知

1.检查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

★教师出示词语卡片,指名读一读,教师强调要求。

★再出示生字词语卡片,大家一起读一读。

2.指名分段读课文,检查学生读准确、读通顺的情况。

3.指名反馈,文中表示时间段的词语。

4.学生再读,用自己的话归纳各个时间段所写的内容。

四、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收集有关中国载人航天发展历程的资料。

第二课时

一、学习“飞天过程”,引导读悟交流。

出示自学指导

自读勾画:默读课文,用括号把你感到激动的地方标出来。标好之后,大声地读一读,用心地体会体会。

了解概况:告诉大家,哪些地方让你激动?

(根据学生回答情况及时板书)

切入重点

是啊,千年的等待,千年的梦想今朝就要实现,我们多么希望看到飞船升空的那一刻啊。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那最让人激动人心的场面!默读课文4、5自然段,边读边想,标出让你激动的词句,读一读,体会体会。1、10秒倒计时。

(出示)现场指挥员不时传出的各种指令,重重地敲打着人们的心。零号指挥员开始最后10秒倒计时:10,9,8,7,6,5,4,3,2,1。

☆谁来读?此刻,看着高高耸立的神州五号,人们会想些什么?

同学们体会得很好,此时人们的心情是复杂的,有激动、有紧张、有担忧、还有期待……各种复杂的心情交织在一起,那,在你看来,这是怎样的10秒呢?

☆这是怎样的10秒呢?

★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期盼凝聚的10秒!虽短犹长的10秒!

★牵动13亿中国人的心、吸引全世界的目光的10秒!

★科学家们的呕心沥血凝结成的10秒!

★让人们激动、紧张、担忧的10秒!……

火箭点火升空的瞬间。

(出示)只见发射架两边淡黄色的浓雾腾空而起,震耳欲聋的一声长吼,撕破了大漠的沉静,“神舟”五号稳稳地冲向辽阔碧空。

1、这激动人心的场面是那样壮观,你能用朗读把它表现出来吗?请同学们自己体会着读读。

2、抽读评价:腾空而起—气势之壮;震耳欲聋—声音之大;稳稳地——升空之稳。

3、自读--齐读。

飞船在天空中的变化。

(出示)9时02分,“神舟”五号在人们激动的喊声中抛出了一条乳白色的烟雾,好像银练当空舞。随着银练的不断扩散和拉长,飞船与逃逸火箭分离,在碧蓝的天穹上画出了一道优美的弧线,伴随着轰鸣声的渐渐远去,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成为天空里一颗晶莹夺目的星。

1、认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标出让你激动的词句,体会体会,再大声地读一读。

2、动情地读给你的同桌听,注意表现出你想象出的画面。

3、谁来读?其他同学闭上眼睛专心听,看你的脑子里浮现出怎样的画面?交流汇报后指导有感情朗读。(自读——齐读)

二、朗读抒发情感,给孩子一个梦。

(出示)啊,多么激动人心的时刻!人们遥望那颗星,不知不觉涌出了幸福的泪花。因为那颗星寄托着13亿中国人的期待,寄托着13亿中国人的自强梦!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浩瀚的太空从此写下了中国人的名字!

1、感情朗读

2、结束语

板书设计:

激动人心的时刻

飞天梦

凌晨4时

7时30分

9时02分

16日6时54分

自强梦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

2.借助旁批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想象“神舟”五号发射升空的过程,感受壮观的发射场面,体会人们期待、紧张、激动、幸福等心理活动。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了解背景,感知内容

1.交流资料:你知道哪些关于飞天的故事呢?(神话、前苏联、美国……)

2.引入课题:我们中华民族也实现了飞天梦,是哪一天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板书课题。3.检查预习,字词认读,注意“沸”字的读音。

4.初读。

二、理清脉络,直奔重点

1.自读勾画:默读课文,用“”把你感到激动的地方标出来,大声读一读。

2.讨论交流:哪些地方让你激动?从15日凌晨4时到16日6时54分长达21个小时的时间里,作者写了哪几个时刻呢?在这些时刻里,你觉得最让你激动的又是什么时刻呢?(从倒计时开始到火箭升空)

三、切入重点,自读自悟

1.根据旁批提示默读4、5、6段,边读边想,标出让你感动的词句,读一读,反复体会。

2.根据学生反馈,相机引导重点词句的学习。

3.第四段。

(1)10秒倒计时。引读10秒倒计时,抽读,出示“神舟”五号高耸在发射架上的图片,引导想象。想想人们会想些什么。再读。

(2)火箭点火升空瞬间。配乐播放火箭升空录像,再现场景。朗读表现火箭升空场景的重点句(抽读、评议—自读—齐读—为录像配解说词)

4.第五段。飞船在天空中的变化。同桌对读,闭眼想象,互提意见。抽一学生读,其余学生闭眼想象。理解“银练”。自读,齐读。

四、总结全文

1.引读最后一段。

2.xx共同总结本文的写作顺序。

五、汇报资料,拓展视野

1.展示“神舟”五号发射成功后举国欢庆的场景,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2.“嫦娥奔月”的梦想已经变成了现实,你还知道哪些梦想成真的事例,给大家说一说。

3.介绍一下你所知道的“嫦娥一号”绕月卫星的情况。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自主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能力目标

1.能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想象“神舟”五号发射过程的

2.感受壮观的发射场面的壮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人们期待、紧张、激动、幸福等复杂的心理活动,激发民族自豪感。

2.多媒体辅助教学,引领学生,感悟激动人心的场面。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片段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神舟”五号发射升空的壮观场面,体会人们期待、紧张、激动、自豪等复杂的心理活动,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法、学法:

1、直观教学法:通过观看视频资料,感知“神舟”五号发射的过程,体会现场气氛。

2、阅读感悟法:通过深入阅读课文,与文本对话,体会课文的表达方式和任务情感,体会写作方法。

3.自主学习法:阅读中展开讨论,研讨探究,拓展练习法。感,体会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

师:多媒体课件。

生:课前参与,预习课文,搜集资料。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1、能正确认读本课12个生字,会写其中9个。

2、理清课文条理,把握课文内容

3、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联系上下文理解难懂词语的意思。

课前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课前参与,预习课文,收集资料。

教学过程:

一、走进时空背景,了解主要内容。

1、走进背景:同学们,浩瀚的宇宙神秘而美丽,人类自古就有飞天的梦想。昨天我们查了资料,你知道哪些关于飞天的故事呢?(神话,万户飞天,前苏联、美国……)

2、引入课题:是啊,没有什么比飞天更让我们激动的了!进入新千年,我们中华民族也实现了飞天的梦想,还记得那是哪一天吗?(2003年10月15日)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

3、板书课题激动人心的时刻

二、学习目标

1、能正确认读本课12个生字,会写其中9个。

2、理清课文条理,把握课文内容

3、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出示学习指导一

1、借助拼音读通课文,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清文章的条理,概括段意。

3、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6分钟后展示

学生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反馈评价

1、出示本课生字新词,指名认读遨游凌晨沸腾戈壁喷薄而出气宇轩昂涌出寄托浩瀚逃逸天穹晶莹夺目震耳欲聋大漠

2、重点指导理解以下词语意思遨游:漫游、游历。不约而同:没有事先商量,见解或行动完全一致。气宇轩昂:形容精神昂扬,气度不凡的样子。

3、指名逐段读课文,正音,评价。

4、主要内容: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能用比较简洁的语言说一说。

5、指导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四、理清课文条理

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发射前发射时发射后

五、拓展延伸交流资料

六、总结巩固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课文概述

部编版小学语文 四年级上册课文概述 第一单元 1.《观潮》 《观潮》记叙了作者一次观潮的盛况,写的是(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的景象,写出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 2.《走月亮》 《走月亮》是一篇洋溢着诗情画意的散文,描绘了一幅(如诗)、(如梦)、(如世外田园般)的月景图,体现了(温馨)、(快乐)、(幸福)的亲情。 3.《现代诗二首》 《秋晚的江上》描写了作者在(一个秋天的黄昏)所看到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花牛歌》用简单明朗、轻快活泼、一咏三叹的诗句形式,将(草地里的花牛行动景象)巧妙生动地展现,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追求)。 4.《繁星》 《繁星》紧紧围绕(繁星)展开描写,依次写了“我”在三个(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抒发“我”由此产生的(热爱自然、向往美好生活)的感受。 第二单元 5.《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这是一篇生动感人的(童话)故事,通过豌豆的(长大)和小女孩的身体的(好转),赞扬了平实、仁爱、(敬重生命)的生活态度。 6.《蝙蝠和雷达》 《蝙蝠和雷达》介绍了科学家通过对(蝙蝠飞行情况)的研究,找出了(蝙蝠夜间能顺利飞行)的原因,并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雷达,保证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从而激发了我们观察生活的兴趣,培养了我们认识事物的能力。 7.《呼风唤雨的世纪》 《呼风唤雨的世纪》讲述了(20世纪100年间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作者用(对比)的手法,展示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激发了我们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的浓厚兴趣。 8.《蝴蝶的家》 《蝴蝶的家》通过“我”想象下雨时蝴蝶无处藏身而为蝴蝶(担心)的事,告诉我们要(关心弱小),帮助需要帮助的小动物。 第三单元 9.《古诗三首》 《暮江吟》这首诗描写了(暮江落日)和(露伴新月)的情景,格调清新,色彩明丽,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喜爱),表达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题西林壁》这首诗中,诗人抓住(庐山的姿态)谈感受,赞美了

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理解习题

一、大墙下的小花苗 春风劲儿真大,把一粒花种子丢落在一堵大墙的阴影里。 不久,种子变成了一株小花苗。大墙阴影的外边,好多小树、小草都长得生机勃勃,只有小花苗又瘦又小,它难过得哭起来。 “小花苗,你哭什么呀?”蜜蜂飞过来问。“我见不到阳光,长得太小了。”“别难过,我替你把大墙推倒吧!”小蜜蜂用力推起来。可是哪里推得动啊!小蜜蜂叹口气,飞走了。 “你不是也有手和脚吗?靠自己的力量,攀到阳光里去呀!”噢,是墙顶上的小蜗牛在说话。是呀,自己细细的藤儿,这就是手和脚呀!小花苗擦去泪水,鼓足勇气,沿着墙壁开始往上爬了…… 终于,在一天上午,它爬过了高高的墙顶。“啊,阳光下多么温暖!”在阳光照耀下,小花苗长得可快了。它满身披上绿叶,开出金黄色的花朵。 孩子们从大墙下走过,都说:“瞧,这株小花能爬上那么高的大墙,真勇敢!” 1、填空。 (1)短文按()顺序写,先写小花苗在大墙的阴影里长得又瘦又小,再写小花苗在蜗牛的鼓励下(),最后写孩子们夸小花苗()。(3分) (2)小花苗的“手和脚”指的是()。(3分) (3)在大墙的阴影里, 小花苗();在墙顶上, 小花苗()。(4分)

2、回答问题:假如你是小花苗,爬上了墙顶,你会说些什么?(3分) 二、彭总的故事 我给彭德怀同志当警卫员的时候,他经常对我说:“工农群众养育了我们,我们一时一刻都不能脱离群众。” 有一次我对彭总说北海公园风景很好游人很多咱们去玩玩吧他听了很高兴笑着说好今天下午我们也去逛逛 我按警卫部门的规定,把彭总几点钟到公园的事报告了有关部门。傍晚,我们一到公园门口,看到一块“休息”的大牌子,几个干部和公安人员见彭总来了,急忙上前迎他。 彭总看了“休息”的大牌子,又看了看几个上来迎他的公安人员,问我:“你们搞了什么鬼?”彭总怒了,我还想辩解。彭总冲着我说:“挂起休息的牌子,把群众挡在公园外面,让我一个人玩,这不是让我脱离群众?” 几个公安人员说,他们是奉上级命令,闭园接待首长的。彭总说:“这么大的公园,为什么我来了,别人就不能来?在共产党领导的国家里怎能有这样的规矩?”说着,返身走出了公园。 彭总最喜欢到群众中去,和群众在一起,他最反对的就是脱离群众。 1.给短文中的第2自然段,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3% 2.结合句子意思,给带点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画上“√”。2%

北京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题

北京版四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综合复习题 班级姓名 一、读拼音,写词语。 bēi cǎn yù héyùn niàng ( ) ( ) ( ) gān zào miǎo xiǎo wú xiàn ( ) ( ) ( ) shā yǎ fā shì bǔ kè ( ) ( ) ( ) 二、比一比,再组词。 竭( ) 澡( )棉( ) 渴( ) 燥( )绵( ) 搂( ) 辛( )蜜( ) 楼( ) 幸( )密( ) 佛()销()怒() 拂()消()努() 侵()辩( ) 骗() 浸()辨( ) 偏() 票( )哈()涌( ) 漂()拾()桶( ) 嫌( ) 拐( ) 冶( ) 歉( )别( ) 治( ) 缸( ) 徒( ) 斜( ) 缺( ) 陡( )抖( ) 三、写近义词

本事( ) 严肃( ) 渺小( ) 辛勤( ) 高尚( ) 竭力( ) 四、照样子,改写句子。 例:达丽玛无法回答乌汉娜老师的提问,因为她的心还在大草原上游荡。 因为达丽玛的心还在大草原上游荡,所以她无法回答乌汉娜老师的提问。 1.达丽玛看不见下雨和闪电,听不到雨声和雷声,因为她专心致志地听乌汉娜老师补课。 2.老爷爷顺利地到达了轮船码头,因为有小 女孩给她带路。 五、按课文内容填空。 “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这富有()的语言,产生这么大的作用,就在于它有非常浓厚的感情色彩。是的,春天是美好的,那(),那(),那(),那(),怎么不叫人陶醉呢? 但这(),对于一个()的人来说,只是一片漆黑。 六、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空。 因为……所以……如果……就……虽然……但是…… (1)()没有老师的教导,我的作文()不会有那么大的进步。 (2)奶奶()那么大的年纪里,()还整天忙个不停。 (3)()松松注意了学习的方法,()学习成绩提高很快。 七、修改病句。 (1)他飞也似的慢慢走回实验室。

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一) 1 2 1 古诗词三首 3 课型:古诗词 4 教学目标 5 1.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洞庭、江南”等词语。6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7 3.学习通过看注解,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8 话 说说诗句的意思。 9 10 德育目标:让学生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 11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说说词语的大概意思,理解句意。 12 教学方法:运用插图和教师的导语带入诗的意境—理解词句、想象画13 面—吟诵诗词、体验诗情。 14 教学准备: 1、背诵课文查阅资料了解白居易和他的作品。 15 16 2、多媒体课件 17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过程: 18 19 第一课时 20 独坐敬亭山 教学目标: 21 22 1.学会本课的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默写《独坐敬亭山》 23 24 3.能通过朗读和想象,感悟诗的内容和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5 教学过程: 一、导入 26 27 1.同学们以前学过李白的诗吗?谁来给大家背一首呢?这节课,我们就来28 学习一首李白的《独坐敬亭山》(板书诗题目)。 29 2.解题。敬亭山:安徽省宣州市郊外的一座大山。 30 独坐:单独地坐。连起来题目意思是什么? 31 二、自学古诗 1.出示自学提示,布置自学。 32 33 ①读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34 ②结合诗句,利用字典理解词意及诗句的意思。 ③自己弄不懂的地方和别人交流。 35 36 2.检查自学。 37 ①指读全诗。(正音) 38 ②交流自己对词和句的理解。(师生评议) 39 (尽:没有了。孤云:孤单的云,也就是只有那一片云。闲:休闲,休息。 40 厌:满足。) 诗句意思:后两句意思怎样说才通顺?(“只有敬亭山”放前面说语意才 41 42 顺。这是理解古诗诗句意思的一种方法。) 43 (句意:一群群鸟全飞光了,天上的那片云独自飘来飘去,也找地方休息去了。只有敬亭山和我互相看着,谁也不厌烦谁。) 44 45 3.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四年级小学语文阅读题与答案

四年级小学语文阅读题及答案 4、路上 清晨,妈妈把我从暖烘烘的被窝里拉起来:“小功,你姥姥病了,快叫你舅舅来!” 舅舅住在离我家3里多的小村里,为了赶时间,我顾不得穿戴整齐就出了门。出门没几步,就到了农贸市场。这里的商品丰富极了,有银光闪闪的带鱼、肥壮的公鸡和母鸡,还有鲜嫩的蔬菜。顾客很多,熙(xī)熙攘(ránɡ)攘。 我正赶着路,突然看见了一位老奶奶提着沉甸甸的菜篮子一步三颤地走着。我忙上前帮她提篮子,一步一步地扶着她回家。老奶奶感激地说:“谢谢你啰!”我说:“没关系。” 时间已经6点了,我赶紧奔跑起来。由于心急,我竟和一辆自行车相撞。骑自行车的哥哥没有责怪我,反而说:“小朋友,看样子你有什么急事。快上车吧,我送你去。” 1、本文写了“我”上路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原因: 经过: 结果: 2、照样子,写叠词。 如:暖烘烘()()()()() 3、写出表示“手”和“脚”的动作的词各五个。 表示“手”的动词如:扶 表示“脚”的动词如:跑 4、写出和“清晨”以及“赶紧”意思相近的词各四个。 “清晨”的近义词:()()()() “赶紧”的近义词:()()()() 5、本文写了“我”在路上和 这两件事,反映了人们之间的新风尚。 【参考答案】

1、原因:姥姥病了,妈妈要我去叫舅舅。经过:路上遇见一位老奶奶,帮她提篮并送她回家。后来因为心急,撞上了一辆自行车,骑车的哥哥非但没怪我,反送我上舅舅家。结果:我到了舅舅家。 5、拂晓、早晨、清早、黎明、早上……;赶快、赶忙、匆忙、连忙、急忙、马上、立刻…… 6、帮助老奶奶一个哥哥用自行车把“我”载到舅舅家互相关心 ----------------------------------------------------------- 5、山羊和狼 狼干了坏事,被狗咬伤,倒在地上,自己不能找吃的。它真想到前面的河里去喝水,可是,怎么也爬不动。 这时,从远处走来了一只山羊。狼有气无力地叫着:“山羊大哥,我渴极了!请您快给我到小河里弄点水来!” 山羊望了望狼,摇了摇头说:“我不能替你去拿水。” 狼(纲刚)想发火,忽然伤口一阵剧痛,便忍住了,“我受伤了,伤势很重,一点也不能动了!(难道难到)你一点不同情我吗?” 山羊还是摇了摇头。 狼简直要哭出来了,又苦苦地(请求哀求)到:“行行好吧!山羊大哥。只要你给我一点儿水,我就可以自己去找食物了,要不我会饿死、渴死的!” “要是我给你水喝,你能够站起来了,那么,你会(毫豪)不客气地把我当食物吃了!”山羊说完,头也不回就走了。 1、在括号里选留一个正确的字或词,把不正确的划去。 2、画线的句子是句。请把它改为陈述句。 3、文中加点词语“要是”,还可以用那些词来替换,请写出两个。(句子意思不变) (1)(2) 4、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剧痛()哀求()发火() 5、短文三次山羊头部动作的描写,表现了山羊 6、这则寓言说明坏人的凶恶本性是的,我们绝不能。

小学四年级语文课外阅读40篇

小学四年级优质课外阅读 (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诗人笔下,玄武湖美丽而神奇,是令人神往的地方。于是,我忍不住去游览了一番。 玄武湖的周围是高大的明城墙、秀美的九华山和古色古香的鸡鸣寺。水,城墙,山,寺,相映成趣,成了人间天堂。 步入“环洲”,只见碧波轻盈而来闪电而去,多像一个孩子。这孩子(玩顽)皮而可爱,美丽而娇柔,是一个人见人爱的小朋友。岸上杨柳依依,多像一个个动人的姑娘在梳洗自己的长发呀!有的游人赞叹不已,还有的与这细柳拍照留(恋念)。这时,微风(拂佛)来,让人神清气爽。那细细的柳条,随风(飘漂)动,好像跳起了美丽的舞蹈。还有的柳条,宛如烟云舒展,所以便有了“环洲烟柳”之美称。 再赏“樱洲”,“樱洲”其实是个洲中洲。“樱洲”上种满了樱花,因此提名为“樱洲”。樱花粉红,粉红的,有的还粉里透白。每到春天,樱花一树树,一丛丛,都绽开了笑脸,多么像少女那红扑扑的脸庞呀!樱花树上花团锦簇,繁花似锦,真美呀!“樱洲”上花不仅美,而且多,无怪乎人们称它是“一片花海”呀!记得诗中有云“人面桃花相映红”。可在“樱洲”上,只要有樱花就足以让人怀念。 玄武湖,真是一幅美丽的画卷! 1、我能给短文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1分) 2、我会用“”画出文中()里正确的字。(2分) 3、我能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写在括号里。(3分) ①无数色彩鲜艳的花,好像漂亮的锦缎,形容美好的景色和美好的事物。() ②相互衬托着,显得很有情趣。() ③形容人神志清爽,心情舒畅。() 4、文章描写很美,比喻句很多,我能用“~~~~~”从文中画出两个比喻句来。我还能自己写一个比喻句: 。(4分)

北京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北京的长城》教案

北京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北京的长城》教案 篇一 教学要求: ⑴认读10个生字。 ⑵默读课文,能说司马台长城和八达岭长城各有什么特点。 ⑶向同学介绍自己看到的一处长城的景象。 教学重点: 了解两处长城各自的特点 教学难点: 感受长城的宏伟壮观。 教学准备: 建议学生亲自去长城游览一次进行亲身感受 搜集有关司马台长城和八达岭长城的相关图片和文字资料 录像片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导言 为了抵御外族的入侵,历有一位伟大的皇帝秦始皇修建了抵御外族侵略的攻势城墙是——长城。长城被称为世界上伟大的历史遗产。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更多的了解司马台城城和八达岭长城。 二、初读课文 ⑴自由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⑵小组交流报告。课上请同学介绍自己去长城时看到的景象和感受,没去过的同学把搜集的长城相关资料进行组内交流。(课内外资源相结合) 三、自学课文理解心得课文内容 ⑴默读思考:司马台长城和八达岭长城各有什么特点?并在书上画出相关语句。 生:司马台长城:险、密、全、巧、奇的五大特点。(中国长城之最)八达岭长城:地势险峻, ⑵选择你喜爱的句或段读一读,并试着说说感受。同时指导朗诵。 ⑶练习说话:选择喜爱的长城介绍介绍,看看你能不能把长城的景象介绍分明注意要抓住特点来介绍。全班交流报告 ⑷生生之间相互评议㈣理解积攒柔美、生动、形象的词句标画柔美、生动、形象的词句。 如:堪称:可以称得上。悬崖绝壁:绝壁,陡直的山崖。形容山势险峻。不寒而栗:其实不冷而身体发抖。形容非常胆怯。精湛:精神,高超的意思。:极其少有。 作业布置: 配合本课学习,建议同学办一期有关长城的小报。 板书设计: 北京的长城司马台长城:险、密、全、巧、奇(中国长城之最)八达岭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文

S版语文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全册第一单元 1 种子 2 只拣儿童多处行 3 钓鱼 4 爷爷的芦笛 语文百花园一 第1-3周 第二单元 5 古诗三首《江畔独步寻花》、《寒食》、《泊船瓜洲》 6 桂林山水 7 走进丽江 8 五彩池语文百花园二 第4-5周 第三单元 9 卫星比武 10 巴斯德征服狂犬病 11 小树死因调查报告 12 绿色记事本语文百花园三 第6-7周 第四单元 13 我站在祖国地图前 14 陈嘉庚办学 15 舞动的北京 16 大使馆妈妈语文百花园四 第8-10周 第五单元 17 莲叶青青 18 萧山杨梅 19 地震中的父与子 20 母亲的呼唤语文百花园五 第11-12周 第六单元 21 爬山 22 语言的魅力 23 寓言两则《滥竽充数》、《邯郸学步》 24 米芾学书语文百花园六 第13-14周 第七单元 25 鸟的天堂 26 鲸 27 麋鹿 28 小狮子爱尔莎语文百花园七 第15-16周 第八单元 29 孔子学琴 30 端午节的由来 31 西门豹 32 汤姆·索亚历险记 语文百花园八 第17-18周 总复习、检测: 第19-20周

1、种子 教学目标: 1、从小女孩交树种、推想她捡树种的具体描述中,体会小女孩做事认真的美好品德和作者赞美小女孩的思想感情。 2、学习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细致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认识“槐、掺、涩、撩、俊”等5个生字,会写“掺、涩、裤、兜、愧、俊、撑、掠、惟、恐”等词语,并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义。 重点难点: 从小女孩交树种、推想她捡树种的具体描述中,体会小女孩做事认真的美好品德和作者赞美小女孩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小黑板 年月日 第一课时 一、明确本单元学习任务 1、导语:今天,我们开始新学期第一个单元的学习,在这个单元,我们将读到哪些有趣的文章呢?还要掌握哪些读懂课文的本领呢?让我们一起打开书,读一读“单元导读”吧! 2、学生自主读“单元导读”。 3、交流体会。 4、引导学生提炼学习目标。(1)学会体会情感的方法。(2)学习做人做事的道理。 二、谈话引入 1、板书课题,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见过种子吗?看看这两包树种,说说有什么不同?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一课《种子》。 三、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教师提醒学生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2、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学习生字、新词 1、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 2、读准生字字音,认清字形,同桌合作识字。 3、学生交流识字方法。教师针对学生容易读错和认错的字作适当指导。 4、认读词语,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义。 掺杂羞涩惭愧凝望惟恐小心翼翼 五、练习朗读,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六、练习朗读课文 1、轮读 2、自由练读 3、同桌互读 七、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把学会的新词放入“词语花篮”。 2、继续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 年月日

四年级小学语文阅读题

四年级上册语文阅读题精讲精炼(二) 我爱语文课文 我不爱那小巧玲珑的玩具,不爱那漂亮时兴旺的服装,你问我到底爱什么,我将自豪地对你说:我爱我的语文书! 每当新学期开始的时候,我第一个盼望的就是新语文书。我一拿到手,就迫不及待地一页一页地看下去。 每当上语文课时,我瞪大双眼,看着老师写在黑板上的字,倾听老师的讲解,生怕放过一个字。 每当清早霞光四射的时候,我就坐在窗前,放声朗读课文,一遍,两遍,三遍……毫不厌倦。 啊!语文书,我该怎么感谢你呢?你像一位亲切而耐心的知识老人,从拼音“ɑ、o、e”起,到深奥的古诗,都用生动的语言向我们讲解;你把我们带到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使我们认识了安徒生笔下的卖火柴的小女孩;你带我们与标点符号交朋友,让我们熟悉它们的用法…… 岁月在流逝,转眼就过了5个春秋,你也源源不断地把知识送给了我们,使我懂得怎样看书,怎样作文。当我提笔写这篇文章时,不禁心潮起伏,说不完对你的感谢! 啊,我爱的语文书,我全心爱着的语文书! 1、按“我爱语文书”,“我感谢语文书”,“我全心爱着的语文书”三个意思分段。(用“||”表示) 2、短文中第2、 3、4自然段都是具体写 3、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成语写下来。 (1)形容器物的小而精巧。() (2)形容连续不断。() 4、各用一个成语表示下列意思。(可用文中的,也可自选) (1)没学期我一拿到新书就想看的心情。() (2)上语文课时我的神情。() (3)每天清晨我一遍遍朗读课文时的神态。() 5、用“”画出描写语文书的作用的句子。

路上 清晨,妈妈把我从暖烘烘的被窝里拉起来:“小功,你姥姥病了,快叫你舅舅来!” 舅舅住在离我家3里多的小村里,为了赶时间,我顾不得穿戴整齐就出了门。出门没几步,就到了农贸市场。这里的商品丰富极了,有银光闪闪的带鱼、肥壮的公鸡和母鸡,还有鲜嫩的蔬菜。顾客很多,熙(xī)熙攘(ránɡ)攘。 我正赶着路,突然看见了一位老奶奶提着沉甸甸的菜篮子一步三颤地走着。我忙上前帮她提篮子,一步一步地扶着她回家。老奶奶感激地说:“谢谢你啰!”我说:“没关系。” 时间已经6点了,我赶紧奔跑起来。由于心急,我竟和一辆自行车相撞。骑自行车的哥哥没有责怪我,反而说:“小朋友,看样子你有什么急事。快上车吧,我送你去。” 1、本文写了“我”上路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原因: 经过: 结果: 2、照样子,写叠词。 如:暖烘烘()()()()()3、写出表示“手”和“脚”的动作的词各五个。 表示“手”的动词如:扶 表示“脚”的动词如:跑 4、写出和“清晨”以及“赶紧”意思相近的词各四个。 “清晨”的近义词:()()()() “赶紧”的近义词:()()()() 5、本文写了“我”在路上和这两件事,反映了人们之间的新风尚。

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方法与技巧

语文阅读理解的技巧要从小就开始学起,提高我们的语文成绩的关键也在于此了,那么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去学习一下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方法与技巧,提高一下我们的语文学习能力。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例: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这句话是总起句,在文中起到开篇点题,引出下文的作用,抒发了作者对荷兰的赞美之情。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照应开头,总结全文。 例: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这句话在文中起到了总结全文,点明中心的作用,抒发了作者对乡下人家的热爱之情。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例1:“笔直的公路上,一队队灯柱,像等待检阅的仪仗队。”这句话好在哪里? 答: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灯柱的整齐地立在公路上的特点。 例2:“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这句话好在哪里?” 答: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雨后春笋生机勃勃的特点。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例:“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这句话好在哪里? 答: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强调了漓江的水的静、清、绿的特点。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例1:“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这句话好在哪里? 答:这句话是设问句,它能引起读者对进入金龙洞的小船的注意,并引起读者的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北京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单元试题全册

一、看拼音写词语 lián mán wǎn lǐchóng shān jùn lìng shēng jībóbózhíshàng yún xiāo xùrìdōng shēng ()()()()()wǎn xiàng gēng xīn yǐcán qìpòzhētiān shēn yuān s ān xiádàbàfān shān yuèlǐng ()()()()()()() hūxiào bēi zhèshūbāo guàzi chūshēng shān liáng lǒng zhào bǎo kùyào shi()()()()()()()() xīshēng kǎi xuán xiān xuèshuòshìgòng xiàn guāng róng hūyùjiàn kāng j īng jì ()()()()()()()()()二、按原文填空 1.爸爸带我登上(),眺望()的长城。他()老龙头的方向,讲述着秦始皇的()、八国联军的(),让我面对嘉峪关(),感受()的粗犷、()。他说长城像()一样卧在(),它是我们()的见证。 2.妈妈说龙并没有消失,它()、无比年轻。长江从()上喷涌而下,那是龙在();列车在京九线上()而过,那是龙的();三北防护林(),那是龙();西昌基地()的火箭,那是龙在()、()。 3.老师告诉我们,世界在(),人民在()。()有一条巨龙,正在()。它要去(),它要去(),它要(),它要()。中华巨龙(),他()让全世界()!4.孩子们从(),翻过(),背着书包()。()由黑变绿了,()由黑变紫了,()身上的新褂子由黑变红了。远远近近,()把他们拥抱。 5.孩子们从(),翻过(),背着书包()。()由红变黑了,()由黄变黑了,()身上的褂子也由蓝变黑了。远远近近。说说笑笑。 三、多音字组词

小学四年级语文生字表(上下册)

【小学语文】小学四年级语文生字表(上下册) 生字表(一) zhàoyìdǐnɡfèiɡuànbēnɡhuī 1、罩屹鼎沸贯崩恢 mùmǎjuāntāomàihuìhǎn 2、xx涓滔脉卉罕 mánɡjiǎnɡlǜrónɡxìyàoxiápāo 3、茫桨xx榕隙耀暇抛 tányínɡxiōnɡmiàohū 4、xx盈凶庙惚 làhúntún 5、腊浑豚 jūnyúnjīnɡbǐnɡjiāo 6、平均茎柄蛟 zháibìqìshènzéxuésōu 7、宅蔽弃慎择穴搜 mìzhènwǎnɡhàozīzhàoyuán 8、谧振枉xx资召源 yìyǔnxuāntiānxùnkùjiáchāi 9、溢允喧添训酷颊拆 bǐqiāochāchàmàiwù

10、彼锹杈诧麦务 fá 11、伐 zhuàirónɡfùliánmózhànɡ12、拽茸副怜魔杖 jǐnɡlìkēnɡfèiɡǒutǎnɡpíɡōnɡ13、颈厉吭吠苟倘脾供 qiānɡdiānliányīlǜshǔzǎi bó 14、腔掂涟漪虑属宰 ɡuāipínɡzhíyǎnɡtáopì yuànkànɡwǔjìqī 15、乖凭职痒淘辟勃 cíxīn 16、怨抗侮绩凄慈辛 chónɡjùnjiāyùbìtúnlěipò17、崇峻xx瞭屯垒魄 yísǒnɡɡéfǎnɡtiàodītài 18、颐耸阁舫眺堤态 yùkàntǒnɡlǜzhēnɡmíkuíbó19、誉瞰统率征靡魁搏

hèmènɡlínɡcíwéi 20、鹤xx唯 qiǎnduòsúxiéxùchuòfú 21、谴惰俗协序绰伏 diāobāoxíhuáikuànɡzànqūbāo 22、凋苞袭怀旷暂躯胞 zāomǐnnínɡfùtáo 23、遭悯咛咐啕 juédìfànxúnrānɡchénɡkēnɡqiānɡ25、崛帝xx嚷惩铿锵 jiànshāncíqiàhūnhuīkǎi 26、荐删词xx昏xxxx shùqièmǎ mèimòmùbóluójí xīhuànfěiyú 27、漱惬码驳逻辑 28、昧寞睦析患匪逾 làiɡēnɡqiánbózhé 29、xx潜舶哲 cānɡchǔpēnɡdàozōnɡpàn 30、仓储烹盗综判

小学语文阅读训练80(四年级)

1779年,德国哲学家康德计划到一个叫珀(pò)芬的小镇,去拜访老朋友威廉·彼特斯。他动身前曾写信给彼特斯,说3月2日上午11点钟前他家。 康德是3月1日到达珀芬的,第二天早上便租了一辆马车前往彼特斯的家。朋友住在离小镇12英里远的一个农场里,小镇和农场中间隔了一条河。当马车来到河边时,车夫说:“先生,不能再往前走了,因为桥坏了。” 康德下了马车,看了看桥,发现中间已经断裂。河虽然不宽,但水很深,而且结了冰。 “附近还有别得桥吗?”他焦虑地问。 “有,先生。”车夫回答说,“在上游6英里远的地方还有一座桥。” 康复看了一眼怀表,已经10点钟了。 “如果赶那座桥,我们什么时候能够到达农场?” “我想要12点半钟。” “可如果我们经过面前这座桥,最快能在什么时间到?” “用不了40分钟。” “好!”康德跑到河边的一座农舍里,向主人打听道:“请问你的那间破屋要多少钱才肯出售?” “您会要我简陋的破屋,这是为什么?”农夫大吃一惊。 “不要问为什么,您愿意还是不愿意?” “给200法郎吧!” 康德付了钱,然后说:“如果您能马上从破屋上拆下几根长木头,20分钟内把桥修好,我将把破屋还给您。” 农妇把两个儿子叫来,按时完成了任务。 马车快速地过了桥,在乡间公路上飞奔着,10时50分赶到了农场。在门口迎候的彼特斯高兴地说:“亲爱的朋友,您真准时。” 阅读练习 1.读拼音写词语,要求书写准确、规范。 bài fǎng jiāo lù jiǎn lòu duàn liè 2.康德的计划是什么? 3.上游本来还有桥,可康德为什么不过? 4.康德为了节省时间,而花去了200法郎,你认为值得吗?为什么? 5.你从本文的故事中受到什么启示?

新版(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1 古诗词三首 学习目标 1、学会诗词中出现的生字,能结合注释理解词义。 2、能结合插图,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意思。 3、背诵这三首古诗词,默写前两首。 4、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诗词的语言美、韵律美。 教学重难点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诗词的语言美、韵律美。 课前准备. 教学挂图。 第一课时独坐敬亭山 激趣导入 1、导语:我们先进行课外知识抢答,唐朝是我国古诗创作最旺盛的时期,在众多诗人 中有两个最有名的诗人,他们是谁? (根据学生课堂反应,教师提示:一个称“诗仙”,一个称“诗圣”) 2、揭题。谁来背背李白的诗,会几首就背几首。 (学生可能会背要学习的这首,应该表扬,且可顺势揭题) 释题,简介背景 1、读题,看注释,结合插图,教师介绍背景。 2、引语:“李白坐在敬亭山上看到些什么?想到些什么呢?” 学生自学,初步理解 1、要求学生围绕问题,自由读诗,并根据注释,结合插图,逐句说说诗意。 (尽:完。独去闲:可以交换词序解释,悠闲地独自离去了) 2、指名回答,评议交流。 吟读,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1、自由吟读。 2、讨论:诗句表明了诗人怎样的心境?你最欣赏哪一句? 望洞庭 形象感知,揭示诗题 出示教学挂图。你知道洞庭湖吗?谁来介绍一下?我们来欣赏诗人刘禹锡是怎么描写的。(板书诗题) 自由吟读 1、学生边渎边参阅课文注解,试着理解诗句意思,不懂的随时发问。 2、教师根据学生提出问题的普遍性与否,或个别讲解或引导集体理解。 指名朗读,同桌间逐句说说意思 1、点拨理解“两相和”,可以让学生结合看图吟诵体会。 2、在交流体会描写月夜洞庭的美景时,随机指导学生诵读,体会比喻的巧妙。 (用镜子比喻水面的明净光亮,似乎并没有奇特之处,同学的作文中也常常这样描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阅读试卷(人教版) (一)短文《“先生,您认错人了” 》 有一家外资企业很大的在中国招聘雇员,条件很非常苛刻。前往 应聘的都是巨有高学历的人。 当第一位应聘者走进房间时,主考的美国人立即露出兴奋之色, 像他乡遇故知一样。这个美国人热情地说:“你不是哈佛大学某某专业的研究生吗?我比你高一届,你不记得了吗?” 应聘的年轻人心里一震:“他认错了。”在此时,承认自己有哈佛大学的学历对应聘绝对有好处。但这个青年冷静地说:“先生,您认错了人。我没有到美国学习过,我只有中国大学的学历。”说话的时候,他已做好了不被录用的心理准备。 没想到,主考的美国人透出惊喜之色。他说:“很好,刚才就是我们考试的第一关。下面我们进行业务考试......” 1、短文第一自然段有三处语病,你来当医生吧!(可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 2、说“先生,您认错人了”这句话的人是。 3、当第一位应聘者走进房间时,主考的美国人立即露出兴奋之色是因为: 4、当第一位应聘者回答之后,主考的美国人透出惊喜之色是因为: 5、这次招聘考试的第一关考的是:; 第二关考的是:。 6、读了这篇短文,你还读懂了什么?

(二)短文《眼睛》 我小时(侯候)有一双好眼睛,记得在课余时,我常和同学比赛,看谁(忘望)得远,看清楚,我得过好几次第一名。大家都kuā()我是“神眼”。 升中学后,我成了小说(迷谜),经常(捧棒)着厚厚的小说看,连吃饭、睡觉有时都wànɡ()了。屋子里光线暗了,我就把书凑近眼。(座坐)累了,就躺在床上看。这样时间长了,“神眼”变了近视眼。 眼睛近视后真是受罪啊!看电影的时候,别人嫌jìn()我怕远。看球赛,场上比分我看不见。上课,坐第一排还看不清黑板的字。后 来实在没有办法,我只好()了一(副幅)眼镜。 1、给文中的拼音写上汉字。 2、去掉文中括号里不正确的字。 3、这篇短文先写,再写。 4、短文用了哪几个例子来说明眼睛近视以后受的罪? 5、读了这篇短文,我懂得了的道理。 (三)短文《“我自己想出来的!” 》 英国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是在外祖母家长大的。外祖母很疼爱他,八岁上学后,还常常给他一点零用钱。小牛顿一不买糖果,二不买玩具,他把钱积攒起来,去买锤子和锯子。他喜欢自己动脑筋,做一些 手工制品。[一天,小牛顿兴冲冲地跑到外祖母面前说:“外婆,你看这个。”外祖母一看:小牛顿手里捧着一块木板,中间钉着一钉子,

北京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北京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学会12个生字及新词,认读3个字。 2、正确朗读课文,并积累词语。 3、知道作者是怎样赞颂北京的,感受作者爱家乡、爱北京的深厚感情。 教学重点: 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教学难点: 感受作者爱家乡、爱北京的深厚感情。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我们生活在首都北京,首都北京是很多人向往的地方,身为首都的小主人,谁能把自己了解到的北京给同学们介绍一下? 北京的名胜古迹有, 北京的民俗文化有, 北京的风味小吃有, 其它。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课《故乡是北京》。 二、结合预习,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1、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 2、出示本课生词,指名认读。 天坛甜丝丝脆生生京腔京韵高耸大厦旋转的厅王府井名厨佳肴 色香浓豆浆细悠悠密茸茸甘美芬芳 一生读,对的其他生跟读两遍,有问题的纠正。

3、强调字音字形。 注意读音:大厦中的“厦”读“shà”,不读“xià”。 旋转的厅中的“转”是多音字,这里读“zhuàn”。 注意字形:“旋”第3笔是“横折钩”,第7笔是“横钩”。 “佳”右半边是两个土。 “肴”上边是“撇”、“点”,不要写成“撇”、“捺”。 “坛”、“韵”、“旋”、“佳”、“浓”是左右结构的字。 “耸”、“肴”、“浆”是左右结构的字。 “厦”、“厅”、“府”、“厨”是半包围结构的字。 4、比一比,组成词语。 厦()耸()浓()府() 夏()茸()农()付()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作者是怎样赞颂北京的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找出作者都介绍了北京的哪些内容。 3、感受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质 你还有哪些不懂或是想了解的问题? 五、小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或想法? 2、下节课我们继续深入学习课文,解决同学们心中的疑问。 六、板书 1 故乡是北京 上下结构:耸肴浆 左右结构:坛韵旋佳浓 半包围结构:厦厅府厨 1故乡是北京(第2课时)

小学四年级语文生字表(上下册)

小学四年级语文生字 表(上下册)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生字表 生字表(一) 1、 罩zh ào 屹y ì 鼎d ǐn ɡ 沸f èi 贯ɡu àn 崩b ēn ɡ 恢hu ī 2、 穆m ù 玛m ǎ 涓ju ān 滔t āo 脉m ài 卉hu ì 罕h ǎn 3、 茫m án ɡ 桨ji ǎn ɡ 律l ǜ 榕r ón ɡ 隙x ì 耀y ào 暇xi á 抛p āo 4、 檀t án 盈y ín ɡ 凶xi ōn ɡ 庙mi ào 惚h ū 5、腊l à 浑h ún 豚t ún 6、均j ūn 匀y ún 茎j īn ɡ 柄b ǐn ɡ 蛟ji āo 7、宅zh ái 蔽b ì 弃q ì 慎sh èn 择z é 穴xu é 搜s ōu 8、谧m ì 振zh èn 枉w ǎn ɡ 浩h ào 资z ī 召zh ào 源yu án 9、溢y ì 允y ǔn 喧xu ān 添ti ān 训x ùn 酷k ù 颊ji á 拆ch āi 10、彼b ǐ 锹qi āo 杈ch ā 诧ch à 麦m ài 务w ù 11、伐f á 12、拽zhu ài 茸r ón ɡ 副f ù 怜li án 魔m ó 杖zh àn ɡ 13、颈j ǐn ɡ 厉l ì 吭k ēn ɡ 吠f èi 苟ɡǒu 倘t ǎn ɡ 脾p í 供ɡōn ɡ 14、腔qi ān ɡ 掂di ān 涟li án 漪y ī 虑l ǜ 属sh ǔ 宰z ǎi

15、乖ɡu āi 凭p ín ɡ 职zh í 痒y ǎn ɡ 淘t áo 辟p ì 勃b ó 16、怨yu àn 抗k àn ɡ 侮w ǔ 绩j ì 凄q ī 慈c í 辛x īn 17、崇ch ón ɡ 峻j ùn 嘉ji ā 峪y ù 瞭b ì 屯t ún 垒l ěi 魄p ò 18、颐y í 耸s ǒn ɡ 阁ɡé 舫f ǎn ɡ 眺ti ào 堤d ī 态t ài 19、誉y ù 瞰k àn 统t ǒn ɡ 率l ǜ 征zh ēn ɡ 靡m í 魁ku í 搏b ó 20、鹤h è 孟m èn ɡ 陵l ín ɡ 辞c í 唯w éi 21、谴qi ǎn 惰du ò 俗s ú 协xi é 序x ù 绰chu ò 伏f ú 22、凋di āo 苞b āo 袭x í 怀hu ái 旷ku àn ɡ 暂z àn 躯q ū 胞b āo 23、遭z āo 悯m ǐn 咛n ín ɡ 咐f ù 啕t áo 25、崛ju é 帝d ì 范f àn 巡x ún 嚷r ān ɡ 惩ch én ɡ 铿k ēn ɡ 锵qi ān ɡ 26、荐ji àn 删sh ān 词c í 洽qi à 昏h ūn 晖hu ī 楷k ǎi 27、漱sh ù 惬qi è 码m ǎ 驳b ó 逻lu ó 辑j í 28、昧m èi 寞m ò 睦m ù 析x ī 患hu àn 匪f ěi 逾y ú 29、赖l ài 耕ɡēn ɡ 潜qi án 舶b ó 哲zh é 30、仓c ān ɡ 储ch ǔ 烹p ēn ɡ 盗d ào 综z ōn ɡ 判p àn

(完整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答题技巧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答题技巧 一、句子分析:修辞+修辞作用 例题:请问文中划线部分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或者这句话好在哪里? 比喻: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用XX比喻XX,表现了(谁)……的特点,表达了(人物的感情)…… 拟人: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XX拟人化(或赋予人的情感),生动形象的写出了(事物)……的特点 排比:采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使句式更整齐,更有气势,更强调了(谁)的……,突出了(谁)…… 的特点 反问:采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意思是……,表达了(人物)……的感情,语气更强烈。 设问:开头出现,其作用通常为“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引用:引用诗句,其作用通常为使文章语言更优美(或引用诗句是为了说明……)” 引用故事,神话传说,其作用通常为“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 夸张:采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描写了……,表达了作者……的情感,联想奇特,富于形象感。二、描写方法 ①外貌(肖像)描写的主要作用就是显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②语言描写的主要作用就是表露人物感情,提示了人物内心世界 ③动作(细节)描的主要作用就是显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可使人物具有活力,栩栩如生 ④心理(神态)描写的主要作用就是展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尤其是复杂的心理主刻画,更能提示人物的精神世界 答题公式: 外貌:是外貌描写,描写了……的样子,表现了…… 语言:是语言描写,……的语言,生动、传神地展示了……内心,表现了…… 动作:是动作描写,用运……的词语,生动、准确地刻画了…… 心理:是心理描写,……等词语写出了……,表现了……

三、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例: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这句话是总起句,在文中起到开篇点题,引出下文的作用,抒发了作者对荷兰的赞美之情。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照应开头,总结全文。 例: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这句话在文中起到了总结全文,点明中心的作用,抒发了作者对乡下人家的热爱之情。 四、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五、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答,不行。因为它是动作描写,生动表现了人(事)物XX的特点,反映了人物……的心情形容词:不行。因为它是形容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它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或者不准确。 六、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七、段意的归纳。 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内容回顾

四年级下册课文内容回顾 1、《古诗词三首》:《独坐敬亭山》是_唐_朝诗人_李白_写的,采用了拟人的手法,通过对敬亭山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_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寂寞_的心情,诗中我能体会到鸟飞云去时孤寂的心情的诗句是: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写诗人与敬亭山互为知己的诗句是: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望洞庭》作者_唐_朝_刘禹锡_,表达了作者对洞庭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镜”和“白银盘”比喻_洞庭湖_ “青螺”比喻_洞庭湖中的君山。 《忆江南》:词牌名。是_唐_朝诗人_白居易_写的,其中“能不忆江南?”的另一种说法_一定会忆江南__。 2、《桂林山水》:作者陈淼,们对桂林山水的评价是“桂林山水甲天下”。“甲”的意思是第一。此句为全文的中心句,全文围绕这一句句,漓江水的特点:静、清、绿;桂林山的特点:奇、秀、险。 3、《记金华的双龙洞》:作者叶圣陶,这是一篇游记,作者按游览的先后顺序写的。游览顺序是:路上——洞口——外洞——内洞——出洞。 5、中彩那天:文中的母亲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当我们遇到不讲诚信的人时,你会用言必信,行必果等名言来奉劝他。这个故事反映了一个普通工人的崇高的精神世界,它让我们懂得:诚信、讲信用是人的精神财富,它比物质财富更珍贵。 6、万年牢:文中三次提到“万年牢”。父亲教导我做万年牢,就是要做个可靠的人,实实在在的人。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 7、尊严:本文讲的是石油大王哈默年轻时,以自己的言行维护了个人尊严,赢得了别人的尊重,从而改变了自己命运的故事。故事以“尊严”为题,含义深刻。一方面概括了哈默的品格,说明人是要有精神的,要自爱、自强、自尊;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杰克逊尊重他人,看重人品的长者风范。 8、将心比心:是啊,如果我们在生活中能将心比心,就会对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对孩子增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