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纸业2018年财务分析详细报告-智泽华

青山纸业2018年财务分析详细报告-智泽华
青山纸业2018年财务分析详细报告-智泽华

青山纸业2018年财务分析详细报告

一、资产结构分析

1.资产构成基本情况

青山纸业2018年资产总额为510,738.18万元,其中流动资产为

315,087.76万元,主要分布在其他流动资产、货币资金、存货等环节,分别占企业流动资产合计的35.33%、29.98%和20.09%。非流动资产为

195,650.42万元,主要分布在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分别占企业非流动资产的71.45%、17.78%。

资产构成表

2.流动资产构成特点

企业持有的货币性资产数额较大,约占流动资产的38.47%,表明企业的支付能力和应变能力较强。但应当关注货币性资产的投向。

流动资产构成表

3.资产的增减变化

2018年总资产为510,738.18万元,与2017年的479,136.92万元相比有

所增长,增长6.6%。

4.资产的增减变化原因

以下项目的变动使资产总额增加:其他流动资产增加17,648.38万元,货币资金增加16,085.9万元,存货增加8,212.56万元,固定资产增加

4,888.25万元,在建工程增加3,462.83万元,预付款项增加1,423万元,递延所得税资产增加745.03万元,工程物资增加74.84万元,其他非流动资产增加55.76万元,共计增加52,596.54万元;以下项目的变动使资产总额减少:长期待摊费用减少36.86万元,其他应收款减少451.03万元,长期投资减少1,106万元,应收账款减少2,114.45万元,无形资产减少3,779.14万元,应收票据减少13,507.79万元,共计减少20,995.28万元。增加项与减少项

相抵,使资产总额增长31,601.26万元。

5.资产结构的合理性评价

从资产各项目与营业收入的比例关系来看,2018年应收账款所占比例基本合理。其他应收款所占比例基本合理。存货所占比例过高。

6.资产结构的变动情况

从流动资产与收入变化情况来看,与2017年相比,资产结构没有明显的恶化或改善情况。

主要资产项目变动情况表

二、负债及权益结构分析

1.负债及权益构成基本情况

青山纸业2018年负债总额为141,321.08万元,资本金为177,370.6万元,所有者权益为369,417.1万元,资产负债率为27.67%。在负债总额中,流动负债为128,889.3万元,占负债和权益总额的25.24%;短期借款为39,695万元,非流动负债为12,431.78万元,金融性负债占资金来源总额的10.21%。

负债及权益构成表

2.流动负债构成情况

企业短期融资性负债所占比例较大,约占流动负债的48.48%,表明企业的偿债压力较大。企业经营活动派生的负债资金数额较多,约占流动负

债的29.54%。

青山纸业公司分析报告

青山纸业公司分析报告

青山纸业公司分析报告 一、行业分析 青山纸业属于轻功制造业中的造纸业,这是一个传统增长型、进出壁垒高、处于成熟阶段的行业,造成了进入资本高过退出资本,同时由于各种问题,现在造纸行业不发牌,一万吨以下已经停产了,要进入不是见容易的事,加上现在正整合造纸市场,力创资源节约型社会,中国造纸业如果不进行改革,就会处在一个举步维艰的尴尬阶段。 现在中国纸制品消费结构的特点是包装纸(箱板纸、瓦楞原纸、白纸板和包装用纸)消费比重较高。2008年,包装纸的消费量占到了总量的62%。而文化纸(涂布和未涂布印刷书写纸)和新闻纸的消费比重则偏低,仅占总消费量的28%。相比之下,发达国家包装纸和纸板消费占比约为总量的48%,文化纸和新闻纸的消费比重约为41%。 虽然青山纸业公司的主要产品有电工绝缘纸、胶带原纸、各色牛皮纸、钢衬原纸、保护原纸、青稞纸等大部分属于包装纸,在中国纸制消费结果中属于所占比例比较大的,主要是由于中国制造业快速发展带来的结果,但是中国纸制品的人均消费量长期以来都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虽然中国纸制品的总消费量仅次于美国,但人均消费量仅为美国的七分之一,与发达国家的显着差距,预示中国纸制品消费拥有巨大的上升空间。 二、青山纸业公司分析 1、与同行业竞争者所处的地位 从科技开发水平上来说,青山纸业股份有限公司制浆系统技改项目(年产万吨浆粕项目)于2010年10月20日开工建设,2011年9月底完成建设安装,2011年10月底投入试生产。经过近两个月的调试生产,于近日正式投产运行。日处理 500 吨固形物的碱回收炉及配套系统项目青山纸业生产量的扩大,精制牛皮纸技改项目利于从经营模式来说,青山主营业务范围为纸袋纸系列产品及副产品、高强牛皮卡纸、精制牛皮纸、高强瓦楞纸、浆板、卷筒浆,同时涉及医药行业、电子行业、营林业、商贸业(行业) 、机械维修业、内部抵销及其他业务,涉及业务范围广泛。 2、区域角度看待 从地理和自然环境来看,福建省青山纸业股份有限公司位于福建省沙县,该区域植被丰富,有适合造纸的大量速生林,这样就使原料成本很低;该地区靠近闽江,可以提供造纸需要的大量的水资源;在交通方面,该地区公路贯通,依托长深高速、205国道和铁路,交通极为方便,方便产品的运输;当地人口密集,劳动力廉价,大大节约了成本;同时得到了政府的鼓励与支持,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个人绩效的分析报告

个人绩效的分析报告 员工绩效分析报告1、考核方法选取背景 在公司薪酬改革的基础上,以《员工绩效考核管理办法》为依托,以监控业务为日常工作,以公司信息化建设为我部门的重点工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这里不赘述。员工是一个部门的核心,因此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是工作效率提高的关键,而关键指标考核方法最大的作用就是激励员工向既定的目标前进,同时对偏离既定路线的行为进行纠正,这些要素符合我公司和我部门的需求。 2、考核与被考核对象 第二季度考核以层级考核为主要方法,中层领导作为考核者考核信息管理员和监控班长,监控班长作为考核者考核监控员。 3、考核时间 XX年7月中下旬完成,8月15日完成对考核成绩反馈意见的收集。 以KPI考核指标为指导,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1、根据部门工作情况,制定部门全面计划和提取KPI 指标。在计划的基础上,参考各位员工平时的工作态度、积极性等,以及个人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和个人总结为参考依据。基层员工主要 是从关键指标、工作态度、积极性、成长度、完成任务

情况等方面进行考核和打分。 2、依据:结合内部稽查,核算每位员工加分、扣分情况;以员工对公司的贡献为重要参考依据;从侧面了解员工的工作表现情况。 3、考核是由上级对下级的考核。中层领导对班长的考核。班长对普通员工考核。 在以上介绍的考核方式和考核依据的基础上,得出每一个员工的考核成绩,大部分的考核分数为93分、94分,第一名的成绩为95分。 考核成绩评定完之后,考核结果纸质版分别在监控中心和省界监控室进行张贴,并由值班领导采用面谈和电话通知的方式对考核者介绍考核过程和依据,使被考核对象明确自己的绩效改进方向,对于有异议的员工进行详尽的解释。 通过第二部分中四个方面综合的评定,得出每一位员工的考核成绩,以考核的成绩分配绩效,人力资源部给出的绩效为参考,得出每一个员工的实际绩效,因为员工之间的成绩差额不是很大,除了第一名,其他人员平均扣除10元,将扣除的绩效补贴到考核成绩为第一名员工上,产生了第二次的绩效分配。 虽然第二季度的考核已经顺利的完成了,但是也有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1、由于时间原因,有些考核指标不是很科学,不容易

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绩效考核调研报告

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绩效考核调研报告 最近完成一家企业管理咨询项目的售后服务工作,服务的主要内容是该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的绩效考核制度的完善。为了解过去一年来××公司绩效考核制度的执行情况,笔者走访了××公司中高层以上管理人员近30名。就绩效考核制度在企业的执行情况,笔者感触颇多,主要体会是企业各层各级的人员在绩效考核执行过程中难过人情关、组织关。 一、项目内容回顾 该管理咨询项目是XX年上半年启动并完成的,在绩效考核方面主要的工作任务是××公司全员岗位评价、绩效考核制度设计、绩效考核指标库设计。岗位评价使用的工具是28因素法,绩效考核使用的工具是平衡积分卡和360度考核,考核周期是中层以下以季为单位,高层以半年为单位。管理咨询项目结束后,××公司各项制度通过职代会审议通过,绩效考核在××公司实施了3个考核季。 二、回访中发现的主要问题 此次回访,××公司就绩效考核制度提出了很多问题,其中很多问题在企业中普遍存在。

1.“凭什么评我不合格?”和“优秀还是少当为好” 为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绩效考核制度中明确规定了考核结果中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的强制分布比例。回访中,××公司的管理人员普遍对提出这个强制分布制度能否取消。问及原因,有代表意义的回答是面对员工提出的“凭什么评我不合格?”的问题,他们没有办法给出合理的解释。当问及深层原因时,他们说一是评价没有真实的依据,二是员工关系都不错,而且下边的工作需要员工的支持,强制分配成不合格(将直接影响员工的绩效奖金),今后的工作就不好开展了。更有甚者,他们甚至连优秀都无法评出,员工会说,大家的工作都差不多,如果有人是优秀,那么今后不好完成的工作,就都让优秀去做好了。 2.“大家的工作都差不多么?” 真的是大家的工作都差不多么?这涉及到绩效目标值设定的问题。问及绩效目标值设定的过程,大部分管理人员的回答是,员工先填写,自己审核后通过执行。得出的目标值是“起评分”,而不是“员工跳起来抅得着的目标分”。于是在绩效考核周期末,大家的业绩得分都基本是满分,只能通过态度得分和能力得分来区分优劣。以客观因素为重的业绩得分发挥不了作用,而主观因素为重的

造纸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造纸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目录 一、金光纸业收购博汇,白卡纸行业集中度显著提升 (3) (一)长时间深耕中国,市场占有率持续提升 (3) (二)营业收入持续增加,产能利用率稳步抬升 (5) (三)产能稳定,产能利用率稳步提升 (7) (四)费用率企稳下降,净利率有望回升 (10) 二、金光纸业各子公司涵盖纸浆、工业纸、生活用纸,全产业链布局齐全 (11) (一)金海浆纸业:木浆生产规模居前列,造浆技术居于国内领先 (12) (二)金桂浆纸业:位于广西林木资源丰富,实现林浆纸一体化15 (三)金东纸业:单厂规模最大的铜版纸企业,规模和技术优势明显 (16) (四)金华盛纸业:扎根苏州辐射华东市场,文化纸品种齐全金华盛纸业 (19) (五)宁波中华纸业:白卡纸细分领域领先企业,生产技术和设备先进 (20) (六)宁波亚洲浆纸业:白卡纸龙头企业,产品附加值居于行业前列 (21) (七)金红叶纸业:生活用纸产能排名靠前,净利润距龙头仍存差距 (24)

三、造纸行业并购重组频繁,龙头企业整合开启 (27) (一)青山纸业收购闽环实业 (28) (二)安妮股份收购湖南中冶美隆纸业2 (29) (三)日本制纸收购理文造纸股权 (30) (四)中国纸业重组泰格林纸 (31) (五)山鹰纸业并购联盛纸业,成立并购基金 (32) (六)APP 收购博汇开启白卡纸整合,禁塑令成为需求增长驱动因素 (33)

一、金光纸业收购博汇,白卡纸行业集中度显著提升 2019 年12 月31 日博汇纸业公告,公司实际控制人杨延良先生及其配偶李秀荣女士与金光纸业签署《股权转让意向书》,拟协议转让所持博汇集团100%的股权。金光纸业在国内的发展也受到了市场的高度关注,随着收购的完成金光纸业获得国内白卡纸领域的绝对话语权,巨龙起舞深刻影响国内造纸行业整体发展进程。 (一)长时间深耕中国,市场占有率持续提升 金光集团(Sinar Mas Group)是世界上仅次于SAPPI 公司的第二大造纸企业,由印尼知名华人黄奕聪先生于1962年创立。自1992 年开始,金光集团进入中国投资设立金光纸业,旗下拥有金东纸业、中华纸业、金华盛、金红叶、金海浆纸等国内知名大型制浆造纸企业,以及数量众多的其他子公司,涉及到的行业有林业、贸易、机械、化工、房地产、金融投资等等。 1992 年APP(中国)进入中国发展并成立合资企业宁波中华纸业有

绩效考核的分析报告

上海电视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作业)毕业设计(论文、作业)题目: 关于龙工(上海)上海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绩效考核的分析报告 分校(站、点):上海电大松江分校 年级、专业: 10(春)行政管理 教育层次:大专 学生姓名:王天雄 学号:108070935 指导教师:朱慧勤 完成日期: 2012年5月25日

目录 内容摘要..........................................................................................I 一、龙工绩效考核体系现状 (1) (一)公司简介 (1) (二)龙工绩效考核内容 (1) (三)龙工绩效考核流程与处理办法 (2) 二、龙工方绩效考核方面存在的问题 (2) (一)考核目的不明确 (2) (二)考核过程缺乏 (2) (三)考核两极化 (2) (四)公正性较差 (3) (五)考核可操作性较差 (3) 三、对龙工绩效考核方面的建议 (3) (一)绩效考核明确化、公开化 (3) (二)坚持客观考评 (3) (三)提倡全员参与绩效考评 (3) (四)考核多元化建设 (4) 致谢 (5)

内容摘要 随着企业管理理论从科学管理到现代管理的发展、从强调管理的科学性到强调管理的科学性和人性化相结合的发展,原先片面强调科学性的传统考核制度也发展到强调科学性与人性化相结合的现代考核制度。自从有了企业,人事考核成为企业人事管理的的重要内容。就有了各种各样的企业人事考核。为明确合理评价员工的工作成果,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及创造性,达成持续改进之目的,实行绩效考核是为提高公司管理水平,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员工紧紧围绕公司的发展目标,高效地完成工作任务,考核更能反应出被考核者的能力,正确的考核结果可以反应出被考核者是否需要进行针对性的培训或调岗,将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位置。为了进一步完善万科考绩考评制度,我对企业考核制度的理论做了研究,对龙工(上海)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考绩考评制度及其执行情况进行了一些考察和分析,获得了进一步的认识。

地产公司绩效考核调查报告分析

地产公司绩效考核调查报告分析 为了更好地了解各部门领导、同事的对绩效考核的意见,使2012绩效考核更具针对性 和实用性,切实起到提高工作效率和积极性的作用,总结之前的考核工作,查找不足,吸 取经验,为以后绩效考核做好准备工作。本次调查采用记名调查,共发放调查表60份,回收44份,回收率为73.33%,基本满足调查条件。各部门对绩效考核工作都比较支持,对本次调查提出了积极的建议。 、各项调查数据如下: U前悬埴写自 评好at进齐月总絢后愛 工柞如何岑疔 A:.,7,:■乩非常了解 上一年度绩效考核系统所应用的考核表,您认为设计的是否合理?如认为不合理,请 您选择原因。 ■A:合理 ■氐较合疫.旧」仃需改进 ■C:不台理 2、(1)不合理的原因分析 1、您对公司的绩效考核管理制度的了解程度如何? 2、

■』:考评烦目的内容不合 理 flbr 考评项目多 ■口靑评我单闇单 ■日;召评左要项冃兹玄禰 化飾抵准+比 较茏銃 ■亡:考评项回下能结合岗 应的特殡惰况帝制订 ■ ft 直他原因I 猜说 明: j 3、您对绩效考核的考核标准了解吗? .A :平丸丁殖 .9基本了麵 :比较清楚 4、您认为根据现有的指标进行 考核,能反映出您的真实工作效率吗? ■ A:能够正确反吹 ■日;走够部井辰映 ■匚:不是根能反映 ■ D :反映不了 主璧项目 没有细比 L 的标准. k 比较基 ■统丄 L ?芒评融1目不 龍结合岗位的 持殊情况而制 订旳 弐 9:基本「解, 29.65% D ;反映不了 4.9% 能反快?去 2叹 A :瞪够亡谨反 3^5^11%

5、在绩效考核的过程中,您参与以下哪些项目? A?制度培 (4.00 h 珈M A I制度堵训 ■B;计划设定 ■

关于企业绩效考核的社会调查报告

关于企业绩效考核的社会调查报告 第一部分:调查简介 绩效考核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给人力资源管理各个方面提供反馈信息,是薪酬管理、晋升、人员使用和培训的主要依据,也是调动员工积极性的关键。在我国当前的人事制度改革中,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任何企业组织要想有效地实现其目标,就必须十分重视和切实搞好管理人员的绩效考工作。然而,目前国内对管理人员绩效考核的研究和实践都十分不足,许多企业在管理人员考核上不是一片空白,就是流于形式,严重阻碍了企业人事管理水平的提高。因此,对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进行研究,探索管理人员绩效考核的有效和可行的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调查通过网上相关信息、新闻媒体、书籍等材料信息对国外绩效考核研究调查和国内管理人员绩效考核实践的了解,发现由于管理人员绩效的多因、多维、动态等特点及考核者的情感等因素,传统考核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由此认为,建立科学的管理人员绩效考核体系,借助一定的量化技术对所获得的非量化的考核信息进行量化、加工,是克服考核弊端的根本出路,也是绩效考核的一个发展方向。 一、调查的目的

工商管理专业作为应用性很强的一门学科、一项重要的管理工作,是加强企业管理,提高企业效益的重要手段,企业离不开管理,市场竞争越激烈,企业管理工作就越显得重要。 本次调查为了了解中国企业绩效考核/管理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总结中国企业在绩效考核方面的优秀经验,发现中国企业在绩效考核/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为了国内企业今后开展绩效考核/管理工作提供数据支持,以推动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提升。 二、调查时间 于2015年8月15日至2015年9月15日,为期一个月,进行相关调查。 三、调查地点:来宾市兴宾区 四、调查对象 来宾市兴宾区部分从事绩效考核/管理工作的人员,也有部分工作人员。 五、调查方式:走访面谈和以邮件发放回收方式 六、调查问卷设计 通过上网、查阅相关文献,以课本为基础,根据相关资料,小组成员经过积极讨论分析,修改并制定出此次问卷。

青山纸业[600103]2019年2季度财务分析报告-原点参数

青山纸业[600103]年2季度财务分析报告 (word可编辑版) 目录 一.公司简介 (3) 二.公司财务分析 (3) 2.1 公司资产结构分析 (3) 2.1.1 资产构成基本情况 (3) 2.1.2 流动资产构成情况 (4) 2.1.3 非流动资产构成情况 (5) 2.2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结构分析 (7) 2.2.1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基本构成情况 (7) 2.2.2 流动负债基本构成情况 (8) 2.2.3 非流动负债基本构成情况 (9) 2.2.4 所有者权益基本构成情况 (10) 2.3利润分析 (11) 2.3.1 净利润分析 (11) 2.3.2 营业利润分析 (12) 2.3.3 利润总额分析 (13) 2.3.4 成本费用分析 (14) 2.4 现金流量分析 (15) 2.4.1 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及筹资活动现金流分析 (15) 2.4.2 现金流入结构分析 (16) 2.4.3 现金流出结构分析 (20) 2.5 偿债能力分析 (24) 2.5.1 短期偿债能力 (24) 2.5.2 综合偿债能力 (25) 2.6 营运能力分析 (26)

2.6.1 存货周转率 (26) 2.6.2 应收账款周转率 (27) 2.6.3 总资产周转率 (28) 2.7盈利能力分析 (29) 2.7.1 销售毛利率 (29) 2.7.2 销售净利率 (30) 2.7.3 ROE(净资产收益率) (31) 2.7.4 ROA(总资产报酬率) (32) 2.8成长性分析 (33) 2.8.1 资产扩张率 (33) 2.8.2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率 (34) 2.8.3 净利润同比增长率 (35) 2.8.4 营业利润同比增长率 (36) 2.8.5 净资产同比增长率 (37)

2017年度绩效考核年终总结和分析改进报告

2017年度绩效考核年终总结和分析改进报告 为正确评价员工的工作成果,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实现不断提升、不断改进之目的,这几年来,公司已经稳步而深入地推行了绩效考核管理制度。考核制度执行的这一年,也是各项工作不断完善的一年。通过这一年绩效考核工作的开展,使各级员工的计划意识、节约意识、自律意识、责任意识提有所加强,使各级员工的工作业绩有所提升,使部门领导的管理水平有所上升,绩效考核作为企业向前发展所需的动能,作为对工作的鼓舞和鞭策,有效地支撑了公司各项业务的开展。虽然考核工作还需继续完善和改进,但是绩效的“考”和“核”的两大功能正在不断被公司挖掘和发挥。 结合2017年1-11月公司整体绩效考核数据,现将整体工作总结和改进建议汇报如下: 一、总体考核情况 1、本年度考核部门7个,共计考核人员29人 总经办(2人)、综合部(3人)、财务部(2人)、质检部(5人)、生产部美来合作社(3人)、生产部西赛香合作社(4人)、业务部(10人)。 为更好地体现数据的规律性、工作业绩的稳定性和考核数据的精准性,考核数据标准按照中高层领导至少有6个月、基层员工至少有9个月为基准进行分析,即中高层8人、基层16人。以下汇报均按照此数据标准进行分析。 2、2017年1-11月各部门绩效考核情况 序号部门人数 2017年1-11月平均分值分布 部门 平均分 主管特优 次数 基层 特优 次数 年度特优 指标(共 计62人 次) 89分 以下 90-100101-104 105及以 上 1总经办2111014// 页脚内容1

页脚内容2 根 据 各 部 门 平 均 分, 考 核 周 期 内, 部 门 成 员 平 均 考 核 分 值分布在90-100分之间,占到了考核人数的50%,优秀比例即101-104分的人数比例为45.83%,特优比例即105分及以上占比4.17%,公司总体平均分为101.51分,基层特优比例年度总计为25人,远低于年度设置人数,占年度总指标的52%,总体符合年度考核设置标准。 二、绩效考核中存在的问题: 1、不同部门员工之间对彼此考核结果的认同度不高,导致绩效考核评分宽紧不齐。通过下表的基层人员平均分反馈可以看出,财务部、美来合作社、西赛香合作社主管领导评分风格比较宽松,部门人员平均分基本都在103分。如果单以生产部为基准进行特优统计,生产部整体特优名额有超支,但限于部门设立两个分支,人员有所增加,暂不做过多苛求。 2 技术质检部 3 3 98.92 0 0 12 3 财务部 2 1 1 101.93 0 3 4 4 综合部 2 1 1 103.49 3 1 2 5 美来 3 1 2 102.15 0 5 9 6 西赛香 3 3 103.25 3 5 7 业务部 9 6 3 99.84 4 11 21 合计 24 0 12 11 1 101.51 14 25 48

某企业季度绩效考核分析报告

2007年第三季度绩效考核分析报告 一、概述: 为了解公司员工2007年第三季度的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和工作表现,保证公司全年经营目标的完成,行政人事部于2007年10月安排了2007年第三季度绩效考核,考核形式采用新推行的“(关键业绩指标: )指标考核+能力态度指标考核”的考核形式,本次参与绩效考核总人数为54人,不包括经理级及以上员工、项目营销部置业顾问及未转正员工。 全公司详细考核成绩见附件: 二、数据分析: (一)成绩分布 考核成绩优秀(90分以上)22人,占考核人数40.7%,良好(80-89分)32人,占59.3%,其中80-85分 一五人,85-90分17人,90-95分19人,95分以上3人。见图表: 1公司整体成绩分布 1.1公司整体成绩分布分析1 1.2.公司整体成绩分布分析2

以上数据显示,绩效成绩整体分布不合理,优秀和良好比例占100%, 一般和不及格者空无一人,而在优秀和良好分值中,成绩在90-95分值区间所占比例最高,达35.19%,其它依次是85-90分值区间33.33%和80-85的分值区间25.93%。 这说明绩效考核结果的差异性不大,无法真实反映个人工作之绩效, 也不能把员工的成绩用好坏优劣区分开来,本次考核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 从考核成绩分布图看3,指标考核得分普遍高于能力态度指标的得分,这可能说明二个问题:一、指标设置不合理,指标值缺乏挑战性,大部分员工可以很轻松获得80分以上;二、各部门考核者对于考核表的评分,没有真正按考核标准进行评分。 2.公司整体成绩结构分析 本次考核人员中,入职3-6个月共有12人, 入职6-12个月共有6人, 入职12-24个月共有16人, 入职24-36个月共有9人, 入职36个月以上共有11人,下面将尝试通过分析各阶段人员优秀和良好的占比分析出公司人员工作绩效上的差距,为公司一些决策做参考。

【MBA教学案例】青山纸业盈余管理案例分析(下)

【MBA教学案例】青山纸业盈余管理案例分析(下) 2020年06月17日 (二)盈余管理的动机与手段 盈余管理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动机,国外学者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关于盈余管理动机的研究。总的来看,盈余管理动机可以分为三方面。 第一,资本市场的动机。《公司法》对企业上市有着严格的规定,如必须在近三年内连续盈利才能申请上市,为摆脱政策性限制达到上市的目的,许多企业采用盈余管理进行财务包装,从而合法地获得上市资格。Lewis与Chanery(1998)实证分析了489家首次公开募股的公司,研究发现公司确实利用操纵性应计利润来平滑收入,业绩较好的公司的经营性现金流量变化幅度明显小于其他公司,意味着公司的收入平滑性与业绩呈正相关。我国学者陈共荣和李琳研究了中国证券市场2000年?2004年内首次公开募股的公司,实证检验了盈余管理对股票发行价和首日价格变化的影响,得出结论是我国A股市场存在高抑价的现象,首次公开发行过程中普遍存在盈余管理行为。 第二,契约动机。契约动机认为,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联结,契约的双方是企业的经营者和投资者、债权人以及政府监管部门等,前者提供会计信息,后者使用会计信息。Sweeney(1994)对盈余管理的债务契约动机进行了研究,对于22家违反债务契约且具有强烈盈余管理动机的企业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企业管理当局会实施盈余管理,从而避免产生违约行为;企业的财务状况越接近于违反债务契约,经营者就越有可能调高报告利润。关于公司经营者与投资者之间的契约关系,Watts等(1986)提出公司股东通常会对管理层采用管理激励机制——根据公司业绩决定管理层报酬的方式,但是这种管理激励机制会产生负面效应:使经营者积极谋求任期内公司业绩的最大化从而使自身报酬最大化。 第三,政治成本动机。政治成本是指某些企业面临着与会计行为相关联的严格管制和监控,一旦财务数据高于或低于一定界限,企业就会招致政府管制和惩罚,因此经营者通常会设法降低报告利润,以一个更加温和稳定的形象出现在社会公众面前。Zimmerman(1983)提出企业面临的政治成本越大,经营者应越有可能调整当期的报告利润,尤其是战略性产业、特大型企业、垄断型公司,大型企业更有可能会通过递延报告期收益的方式实施盈余管理行为。张晓东(2008)以高油价时期中国石化行业公司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在中国资本市场上政治成本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在油价飙升阶段石化行业公司会进行盈余管理以调减利润。 关于盈余管理的手段,盈余管理主要是通过会计手段和交易手段。会计手段是指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进行选择和估计,利润最大化、利润最小化以及利润平滑都是采用会计政策调节利润的结果,由于会计政策存在选择的空间,所以许多企业会借助于会计政策调节盈利水平。交易手段是指为了达到理想的会计结果而刻意安排某些交易事项,通过真实发生的生产和投资决策干预销售和管理费用。交易手段是一种非会计的盈余管理方法,例如为了提高报告期收益推迟购入固定资产和推迟消费支出,甚至创造交易等,这些做法对企业收益的真实性会产生一定影响。 (三)盈余管理程度的计量 根据均值回复应计利润模型,可以计算出三家公司盈余管理程度,数据如表4所示。 操纵性应计利润是公司管理者违规构造交易事项或者利用会计政策的选择所产生的利润部分,从表4可以明显看出青山纸业2012年的操控性应计利润/净利润的指标明显高于其他两家公司,因此可以说明青山纸业在此期间的确存在盈余管理行为。从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操控性应计利润这一指标可以看出,2011和2013这两年,三家公司这一指标无太大差异,而青山纸业在2012年该指标远远大于另两家对比公司,因此可以确定青山纸业通过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这一手段进行盈余管理操作。(四)盈余管理对市场的影响 本文运用事件研究法,对青山纸业的盈余管理行为对市场的影响进行衡量,为了充分分析和说明青山纸业公司盈余管理对股价收益率的影响,本部分继续选取景兴纸业和山鹰纸业这两家公司作为同行业对比公司,三家公司事件分析法的具体计算过程一致。 1.计算公司股票在(-10,10)每日的实际收益率 实际收益率定义为,其中t代表时间,代表t时间的股票收盘价,代表t-1时间的股票收盘价。 2.计算如果事件不发生的正常收益率 先用公告日前360天至10天,即窗口期为(-360,-10)的个股实际收益率和市场收益率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以最小二乘法估算出相应参数,然后将他们代入公告日前10天和后10天,即窗口期(-10,10),并用公式计算出各股窗口期内正常收益率。其中,为股票在t时间的正常收益率,为市场的收益率。 3.计算股票在事件窗口期(-10,10)内的超额收益率 用时间t的实际收益率减去时间t的正常收益率可以得到事件窗口期(-10,10)的超额收益率。 4.计算股票在时间窗口期的累计超额收益 由于事件分析法的目的就是研究某一个事件发生对股票收益的影响,仅仅观察超额收益率并不科学,因为在一个案例在估计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非研究事件的干扰因素,无法仅仅从AR中得到确切的结论。并且事件分析法不仅仅只是观察事件发生日收益率的变化,还要观察事件发生后一段时间的效应,因此需要对超额收益率的观察值进行加总,得到累计超额收益率。通过对事件窗口期内各公司超额收益AR和累计超额收益CAR的统计结果得出表5,根据表5,在图3中展示了三家公司累计超额收益的对比情况,青山纸业的CAR显著为负。 过上述分析,青山纸业公司在窗口期内累计超额收益显著为负,而同行业其他两家公司的累计超额收益均在0附近波动,没有显著的正向或负向超额收益,说明青山纸业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确实对证券市场股价变动产生了重要影响。2012年青山纸业高管变动导致的盈余管理行为在降低公司2012年整体业绩表现的同时,确实造成了股价和收益率的下跌。 青山纸业公司年度财报公布之后的短期内,投资者并未发现青山纸业的负向盈余管理行为,导致公司股票收益率持续下跌。那么投资者究竟需要多长时间对盈余管理能做出反应?中长期内证券市场收益率能否对盈余管理做出反应?长期内股票市场价格能否回归正常水平? 我们将事件的跨度调整为100天,即时间窗口变为(-10,100),测算从青山纸业年报发布日之后四个月内市场的反应。结果显示,投资者可以对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做出反应,在经历了短期内累积超额收益的持续下降之后,随着时间窗口继续拉

绩效考核分析报告

绩效考核分析报告 一、概述 为明确合理评价员工的工作成果,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及创造性,达成持续改进之目的,公司于10月份在原有月度绩效考核的基础上进行了调整修订,现将10-11月份绩效考核做一汇总分析。10-11月份参与绩效考核总人数为14人。 二、绩效成绩 (一)总体成绩 10月份考核 类型等级人数考核自评平均分主管评价平均分备注 普通员工A 0 88.5 79.3 B 8 C 2 管理人员 B 4 82.63 82.75 11月份考核 类型等级人数考核自评平均分主管评价平均分备注 普通员工A 1 87.9 79.75 B 6 C 2 D 1 管理人员B 3 80.88 81.29 D 1 (二)成绩分布及结构分析 10月份考核 分布比例 个人自评上级主管评价 人数比例人数比例 90分以上 5 35.7% 0 80-89分9 64.3% 12 85.7% 79分以下0 0% 2 14.3% 11月份考核 分布比例 个人自评上级主管评价 人数比例人数比例 90分以上 3 21.43 1 7.15 80-89分9 64.29 9 64.28 79分以下 2 14.28 4 28.57 三、考核结果分析: 1、从以上考核情况来看,考核结果差异性不大,无法真实反映个人工作之绩效, 也不能

把员工的成绩用好坏优劣区分开来,本次考核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 2、个人自评考核基本流于形式,应付了事,未能起到真正合理评价绩效的目的。 3、从上表可看出,在评分中,个人自评和上级主管之间的等级评分比例是不合理的,公 司的绩效考核体系亟需引入考核纠偏机制,尽可能地避免评分偏差和保证评分趋于整体平衡, 保障绩效考核的公正、公平性。 四、考核结果体现的问题与改善建议 (一)考核过程 问题: 1、认识问题。许多人员认为绩效考核工作是件“麻烦事”,有的甚至认为绩效考核是打击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认为考核是为了扣减员工工资,所以对绩效考核工作不够重视,没有做认真的 总结对比分析,没有从提升个人工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方面考虑,只是填报成绩,应付公司的 考核工作;有的认为只要做好考核的配合工作就可以了。 2、考核成绩平均化。将考核工作置于形式工作,不能准确界定个人的业绩,存在考核内容 打分复制拷贝现象,让考核成绩非常的接近。实际上“平均绩效”会成为绩效较好的员工放弃继 续努力工作的直接原因,同时也让绩效不好的员工永远不改变不努力工作的态度。 3、考核成绩排名倒数的员工,大多不能客观反思总结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观上认为主管在人为的克扣。从而造成上下矛盾增加,不利于工作的开展。 建议: 1、严格按照业务操作流程书面化执行,明确业务及绩效考核的操作的流程、主要事项及评分要求,同时加强员工绩效管理思维方面的培训,转变观念,正确理解绩效考核的目的和评分偏差 所造成的后果,真正督促全体员工在绩效评分过程中严格按照评分考核标准执行,减少评分过程 中的主观行为,合理进行评价绩效。 2、考核中设置了自评环节,建议取消。自评的目的是督促员工对自己进行客观评价,同 时也可以作为考核者评分的参考之一。但任何一项工作,其成绩与成果不是由工作实施者自己 来确认的,员工工作成绩的优劣,应当由其直接主管按照岗位要求和工作标准予以衡量,对其工作质量进行评价。个人自评意义不大,但是是要耗费资源的,并在无形中给上级评价施加了 压力。因此,应弱化甚至取消考核中的自评环节。 3、考核人在考核过程中,特别是对于排名倒数的人员,在重大扣分项上予以说明,便于 被考核人理解,减少矛盾发生,帮助被考核人更好的认识自我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促进自我工 作完善提升、团队工作更好的开展。 (二)考核激励 问题: 除工作进度有加分项外,其他考核项只有扣分项,无加分项;所以整体绩效刺激性不够,无 法正面激励特别优秀的员工,整体上打击了被考核人的积极性,不利于员工绩效的提升。 建议: 1、考核指标的评分标准建议设置有加有减的方式,鼓励员工获取更高的、超预期的绩效成绩

绩效考核数据分析报告

绩效考核数据分析报告 2014年第三季度绩效考核分析报告 一、概述: 为了解公司员工2014年第三季度的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和工作表现,保证公司全年经营目标的完成,行政人事部于2014年10月安排了2014年第三季度绩效考核,考核形式采用新推行的“KPI(关键业绩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ication)指标考核+能力态度指标考核”的考核形式,本次参与绩效考核总人数为54人,不包括经理级及以上员工、项目营销部置业顾问及未转正员工。 全公司详细考核成绩见附件: 二、数据分析: (一)成绩分布 考核成绩优秀(90分以上)22人,占考核人数40.7%,良好(80-89分)32人,占59.3%,其中80-85分15人,85-90分17人,90-95分19人,95分以上3人。见图表: 1公司整体成绩分布 1.1公司整体成绩分布分析1 成绩等级 优秀 良好 人数 22 32 结构比例

40.70% 59.30% 1.2.公司整体成绩分布分析2 成绩等级 成绩?100分 100分成绩?95分 95分成绩?90分 90分成绩?85分 85分成绩?80分 成绩80分 人数 1 2 19 18 14 结构比例 1.85% 3.70% 35.19% 33.33% 25.93% 0.00%

以上数据显示,绩效成绩整体分布不合理,优秀和良好比例占100%,一般和不及格者空无一人,而在优秀和良好分值中,成绩在90-95分值区间所占比例最高,达35.19,,其它依次是85-90分值区间33.33,和80-85的分值区间25.93,。 这说明绩效考核结果的差异性不大,无法真实反映个人工作之绩效,也不能把员工的成绩用好坏优劣区分开来,本次考核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 从考核成绩分布图看3,KPI指标考核得分普遍高于能力态度指标的得分,这可能说明二个问题:一、KPI指标设置不合理,指标值缺乏挑战性,大部分员工可以很轻松获得80分以上;二、各部门考核者对于KPI考核表的评分,没有真正按KPI考核标准进行评分。 2.公司整体成绩结构分析 本次考核人员中,入职3-6个月共有12人,入职6-12个月共有6人,入职12-24个月共有16人,入职24-36个月共有9人,入职36个月以上共有11人,下面将尝试通过分析各阶段人员优秀和良好的占比分析出公司人员工作绩效上的差距,为公司一些决策做参考。 入职各阶段员考核成绩分布 工龄 3-6个月 6-12个月 12-24个月 24-36个月 36个月以上 优秀(人) 2 4

青山纸业2019年经营成果报告

青山纸业2019年经营成果报告 一、实现利润分析 1、利润总额 2019年实现利润为15,890.62万元,与2018年的19,614.99万元相比有较大幅度下降,下降18.99%。实现利润主要来自于内部经营业务,企业盈利基础比较可靠。 2、营业利润

3、投资收益 2019年投资收益为5,372.77万元,与2018年的4,178.23万元相比有较大增长,增长28.59%。 4、营业外利润 2018年营业外利润亏损1,935.71万元,2019年扭亏为盈,盈利604.02万元。 5、经营业务的盈利能力 从营业收入和成本的变化情况来看,2019年的营业收入为267,026.46万元,比2018年的286,050.73万元下降6.65%,营业成本为219,418.07万元,比2018年的228,730.76万元下降4.07%,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同时下降,但营业收入下降幅度大于营业成本,表明企业经营业务盈利能力下降。 实现利润增减变化表 项目名称 2019年2018年2017年 数值增长率(%) 数值增长率(%) 数值增长率(%) 营业收入267,026.46 -6.65 286,050.73 7.72 265,553.65 0 实现利润15,890.62 -18.99 19,614.99 25.66 15,609.88 0 营业利润15,286.6 -29.07 21,550.69 35.95 15,852.12 0

投资收益5,372.77 28.59 4,178.23 15.78 3,608.85 0 营业外利润604.02 131.2 -1,935.71 -699.08 -242.24 0 二、成本费用分析 1、成本构成情况 2019年青山纸业成本费用总额为248,909.91万元,其中:营业成本为219,418.07万元,占成本总额的88.15%;销售费用为8,213.6万元,占成本总额的3.3%;管理费用为20,493.52万元,占成本总额的8.23%;财务费用为1,803.39万元,占成本总额的0.72%;营业税金及附加为1,920.04万元,占成本总额的0.77%。 成本构成表(占成本费用总额的比例) 项目名称 2019年2018年2017年 数值百分比(%) 数值百分比(%) 数值百分比(%) 成本费用总额248,909.91 100.00 266,493.8 100.00 254,053.4 100.00 营业成本219,418.07 88.15 228,730.76 85.83 214,214.4 84.32 销售费用8,213.6 3.30 8,894.5 3.34 9,200.68 3.62 管理费用20,493.52 8.23 21,164.28 7.94 22,827.14 8.99 财务费用1,803.39 0.72 785.45 0.29 3,628.57 1.43 营业税金及附加1,920.04 0.77 2,164.51 0.81 2,345.44 0.92 2、总成本变化情况及原因分析

绩效考核分析报告

绩效考核分析报告一、概述 为明确合理评价员工的工作成果,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及创造性,达成持续改进之目的,公司于10月份在原有月度绩效考核的基础上进行了调整修订,现将10-11月份绩效考核做一汇总分析。10-11月份参与绩效考核总人数为14人。 二、绩效成绩 (一)总体成绩 10月份考核 11月份考核

(二)成绩分布及结构分析10月份考核 月份考核11 三、考核结果分析:也不能、从以上考核情况来看,考核结果差异性不大,无法真实反映个人工作之绩效1,

把员工的成绩用好坏优劣区分开来,本次考核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个人自评考核基本流于形式,应付了事,未能起到真正合理评价绩效的目的。2、从上表可看出,在评分中,个人自评和上级主管之间的等级评分比例是不合理的,公3司的绩效考核体系亟需引入考核纠偏机制,尽可能地避免评分偏差和保证评分趋于整体平衡, 保障绩效考核的公正、公平性。 四、考核结果体现的问题与改善建议 (一)考核过程 问题: 1、认识问题。许多人员认为绩效考核工作是件“麻烦事”,有的甚至认为绩效考核是打击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认为考核是为了扣减员工工资,所以对绩效考核工作不够重视,没有做认真的总结对比分析,没有从提升个人工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方面考虑,只是填报成绩,应付公司的考核工作;有的认为只要做好考核的配合工作就可以了。 2、考核成绩平均化。将考核工作置于形式工作,不能准确界定个人的业绩,存在考核内容打分复制拷贝现象,让考核成绩非常的接近。实际上“平均绩效”会成为绩效较好的员工放弃继续努力工作的直接原因,同时也让绩效不好的员工永远不改变不努力工作的态度。 3、考核成绩排名倒数的员工,大多不能客观反思总结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观上认为主管在人为的克扣。从而造成上下矛盾增加,不利于工作的开展。 建议: 1、严格按照业务操作流程书面化执行,明确业务及绩效考核的操作的流程、

某公司季度绩效考核分析报告

xx年季度绩效考核分析报告 一、概述: 为了解公司员工xx年第三季度的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和工作表现,保证公司全年经营目标的完成,行政人事部于xx年10月安排了xx年第三季度绩效考核,考核形式采用新推行的“KPI(关键业绩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ication)指标考核+能力态度指标考核”的考核形式,本次参与绩效考核总人数为54人,不包括经理级及以上员工、项目营销部置业顾问及未转正员工。 全公司详细考核成绩见附件: 二、数据分析: (一)成绩分布 考核成绩优秀(90分以上)22人,占考核人数%,良好(80-89分)32人,占%,其中80-85分 15人,85-90分17人,90-95分19人,95分以上3人。见图表: 1公司整体成绩分布 公司整体成绩分布分析1 .公司整体成绩分布分析2

以上数据显示,绩效成绩整体分布不合理,优秀和良好比例占100%, 一般和不及格者空无一人,而在优秀和良好分值中,成绩在90-95分值区间所占比例最高,达%,其它依次是85-90分值区间%和80-85的分值区间%。 这说明绩效考核结果的差异性不大,无法真实反映个人工作之绩效, 也不能把员工的成绩用好坏优劣区分开来,本次考核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 从考核成绩分布图看3,KPI指标考核得分普遍高于能力态度指标的得分,这可能说明二个问题:一、KPI指标设置不合理,指标值缺乏挑战性,大部分员工可以很轻松获得80分以上;二、各部门考核者对于KPI考核表的评分,没有真正按KPI考核标准进行评分。 2.公司整体成绩结构分析 本次考核人员中,入职3-6个月共有12人, 入职6-12个月共有6人, 入职12-24个月共有16人, 入职24-36个月共有9人, 入职36个月以上共有11人,下面将尝试通过分析各阶段人员优秀和良好的占比分析出公司人员工作绩效上的差距,为公司一些决策做参考。

公司绩效考核分析报告-月度绩效考核报告

公司绩效考核分析报告 ◎考核办法 ◎工作方案 ◎激励机制 ◎行政管理 绩效管理系列模版 绩效管理制度

2014年6月份绩效考核分析报告 一、概述: 为了解公司员工2014年第三季度的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和工作表现,保证公司全年经营目标的完成,行政人事部于2014年6月安排了2014年第三季度绩效考核,考核形式采用新推行的“KPI(关键业绩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ication)指标考核+能力态度指标考核”的考核形式,本次参与绩效考核总人数为54人,不包括经理级及以上员工、项目营销部置业顾问及未转正员工。 全公司详细考核成绩见附件: 二、数据分析: (一)成绩分布 考核成绩优秀(90分以上)22人,占考核人数40.7%,良好(80-89分)32人,占59.3%,其中80-85分 15人,85-90分17人,90-95分19人,95分以上3人。见图表: 1公司整体成绩分布 1.1公司整体成绩分布分析1 成绩等级 优秀 良好 人数 22 32 结构比例 40.70% 59.30% 1.2.公司整体成绩分布分析2 成绩等级 成绩≥100分 100分>成绩≥95分 95分>成绩≥90分 90分>成绩≥85分 85分>成绩≥80分 成绩<80分 人数 1 2 19 18 14 结构比例 1.85% 3.70% 35.19% 33.33% 25.93% 0.00% 成绩分布图1 优秀,40.70% 良好,59.30% 优秀良好

以上数据显示,绩效成绩整体分布不合理,优秀和良好比例占100%, 一般和不及格者空无一人,而在优秀和良好分值中,成绩在90-95分值区间所占比例最高,达35.19%,其它依次是85-90分值区间33.33%和80-85的分值区间25.93%。 这说明绩效考核结果的差异性不大,无法真实反映个人工作之绩效, 也不能把员工的成绩用好坏优劣区分开来,本次考核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 从考核成绩分布图看3,KPI指标考核得分普遍高于能力态度指标的得分,这可能说明二个问题:一、KPI指标设置不合理,指标值缺乏挑战性,大部分员工可以很轻松获得80分以上;二、各部门考核者对于KPI考核表的评分,没有真正按KPI考核标准进行评分。 2.公司整体成绩结构分析 本次考核人员中,入职3-6个月共有12人, 入职6-12个月共有6人, 入职12-24个月共有16人, 入职24-36个月共有9人, 入职36个月以上共有11人,下面将尝试通过分析各阶段人员优秀和良好的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