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物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及细菌形态观察

合集下载

实验一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和细菌形态观察

实验一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和细菌形态观察

实验一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和细菌形态观察一、实验目的1.了解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和原理。

2.学习并掌握普通光学显微镜——油镜的使用方法。

3.利用油镜观察细菌的形态和构造。

二、实验原理微生物学研究用的普通光学显微镜通常有低倍物镜(16mm,10×)高倍物镜(4mm,40-45×)和油镜(1.8mm,95-100×)三种。

油镜常标有黑圈或红圈(或白圈),它是三者中放大倍数最大的。

使用油镜时,油镜与其他物镜的不同是载玻片与接物镜之间,不是隔一层空气,而是隔一层油质,称为油浸系。

这种油常选用香柏油,因香柏油的折射率n=1.52,与玻璃基本相同。

当光线通过载玻片后,可直接通过香柏油进入物镜而不发生折射。

如果玻片与物镜之间的介质为空气,则称为干燥系;当光线通过玻片后,受到折射发生散射现象,进入物镜的光线显然减少,这样视野的照明度就减低了(图Ⅰ-1)。

图Ⅰ-1油镜的原理图Ⅰ-2 镜口角利用油镜不但能增加照明度;更主要的是能增加数值口径。

因为显微镜的放大效能由其数值孔径决定的。

所谓数值孔径,即光线投射到物镜上的最大角度(称镜口角)的一半正弦,乘上玻片与物镜间介质折射率所得的乘积,可用下列公式表示:NA=nsinθ数值孔径的大小又是衡量一台显微镜分辨力强弱的依据;分辨力是指显微镜能辨别物体两点间最小距离的能力。

可分辨两点之间的最小距离=λ/2NA=λ/2nsinθ式中λ:所用光源波长;θ:为物镜镜口角的半数,取决于物镜的直径和工作距离。

n:玻片与物镜间介质的折射率,空气(n=1.0)、水(n=1.33)、香柏油(n=1.52)、玻璃(n=1.52)等。

nSinθ:数值孔径(NA),是决定物镜性能的最重要指标。

由上述可知若n值和α角越大则NA越大或光波波长越短,则显微镜的分辨力越大(图Ⅰ-2)。

三、实验器材1.仪器:显微镜。

2.材料:标本片(大肠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八叠球菌、炭菌杆菌的芽孢和荚膜、细菌三形涂片),香柏油,二甲苯,擦镜纸等。

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及微生物形态的观察

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及微生物形态的观察
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及微生物形 态的观察
contents
目录
• 实验目的 • 实验原理 • 实验步骤 • 实验结果 • 实验总结
01 实验目的
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掌握显微镜的基本操作
包括调整焦距、照明调节、移动载玻片等。
了解显微镜的保养和清洁
定期清洁显微镜,保持其良好的工作状态。
熟悉不同倍率下的观察效果
04
原生动物属于真核生物,根据形态和运动方式可分为鞭毛虫、变形虫、 纤毛虫等。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意义
分解有机物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起到分解有机物的作用,将动 植物残体和排泄物等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 ,如二氧化碳和水,为其他生物提供营养。
促进植物生长
一些微生物能够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如根瘤 菌能够与豆科植物共生形成根瘤,为植物提供氮 素营养;菌根真菌能够与植物根系形成共生关系 ,为植物提供磷素营养等。
03 实验步骤
显微镜的准备
01
02
03
清洁显微镜
使用柔软的湿布擦拭显微 镜的表面,确保显微镜干 净无尘。
检查显微镜部件
确保显微镜的目镜、物镜、 载物台等部件完好无损, 没有损坏或松动。
调整光源
打开显微镜的光源,确保 光源亮度适中,没有闪烁。
样本的制备
选择样本
选择要观察的微生物样本,如细菌、藻类、原生 动物等。
详细地观察。
观察和记录微生物形态
观察记录
在观察过程中,注意记录不同微生物的形态特征,并 绘制简单的显微镜图像或使用相机拍摄记录。
分析结果
根据观察记录,分析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和分布情况, 并得出实验结论。
整理器材
实验结束后,清洁并整理好显微镜和相关器材,以便 下次使用。

显微镜油镜的使用与细菌形态观察

显微镜油镜的使用与细菌形态观察

油镜的使用方法
油镜使用注意事项
• 油镜的识别:油镜头上都有标记;标有100×;镜 头前端有黑、白或红色的圆圈;刻有“III”或Oil等, 其入光孔径也较其他物镜小; • 油镜头使用后应立即用擦镜纸擦净镜头上的油。 注意在擦拭时,要求顺一个方向旋转擦,不能两 个方向来回擦; • 取送显微镜时,应右手持镜臂,左手托镜座,平 端于胸前。 • 不用时,将接物镜转开呈“八”字状,集光器下 降,罩上镜罩。对号归位。
葡萄球菌
链球菌
淋病奈瑟菌
大肠埃希菌
水弧菌
细菌的特殊结构
破伤风杆菌 示:芽孢
炭疽芽孢杆菌 示:芽孢
肺炎链球菌 示:荚膜
伤寒沙门菌 示:鞭毛
菌毛和鞭毛
霍 乱 弧 菌 鞭 毛
空 肠 弯 曲 菌 的 双 毛 菌 伤 寒 沙 门 菌 周 毛 菌
铜 绿 假 单 胞 菌 丛 毛 菌
油镜原理示意图
实验一:细菌形态结构观察
实验目的与实验用品
实验目的
• 1 掌握细菌的基本形态和特殊结构 • 2 掌握显微镜油镜的使用方法
实验用品
标本片: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霍乱弧 菌等; 特殊结构标本片:伤寒杆菌(鞭毛),产气荚膜 杆菌(荚膜),破伤风杆菌(芽孢),显微镜, 擦镜纸,酒精乙醚等。
细菌基本形态标本片
作业
• 认真书写实验报告。 • 仔细观察细菌的形态,排列及染色,绘图。 • 值日生做好值日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微生物实验 显微镜的使用和保护及细菌标本片观察

微生物实验 显微镜的使用和保护及细菌标本片观察
实验一 显微镜的使用及保护 细菌标本片的观察
【目的要求】
1.掌握光学显微镜油镜的使用和保护。 2.熟悉油镜下细菌的基本形态、特殊结构及排列特征。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
【实验用品】
1.普通光学显微镜、香柏油、擦镜纸;
2.细菌标本片(9张)
1)链球菌
2)肺炎链球菌(荚膜)
3)伤寒沙门菌(周鞭毛)
4)变形杆菌(周鞭毛)
5)绿脓杆菌(丛鞭毛1-3根)
6)克雷伯菌(荚膜)
7)破伤风梭菌(芽胞)
8)霍乱弧菌(革兰染色)
9)霍乱弧菌(单鞭毛,鞭微镜油镜的使用与保护 1.油镜的识别 (1)透镜直径最小; (2)下缘有黑白两个环; (3)镜头上有oil标志; (4)镜头上有100×的标记。
一般在使用显微镜油镜时,目镜放大倍数为10×,物镜放大倍 数为100×,则油镜放大倍数为10×100=1000倍。
2.油镜使用的原理 由于油镜的透镜小,通过玻片的光线,因介质密度不同(从 玻片至空气,再进入油镜),而不能进入透镜,因而显微镜视 野较暗,不能看清楚物象。在油镜与玻片之间加入与玻片折射 率相同的香柏油,则克服了光线的第二次折射,而使更多的光 线进入油镜,视野明亮而可以看清楚物象。
3.显微镜的使用和保护 (1)观察过程中,双目观察,并且将光圈调节至合适位置。一 般左眼观察物象,右眼绘图。 (2)使用完毕后,将油镜移开,取一、二片擦镜纸滴加二甲苯 擦拭油镜,再用干净的擦镜纸将剩余的香柏油和二甲苯擦净。避 免香柏油干后粘在镜头上,而影响以后的使用。相同方法将观察 的标本片擦干净。 (3)使用完毕后,断开电源,扣上镜罩。 (4)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显微镜不能正常工作的情况,及时向带 教老师或实验准备老师报告。不要随意自己处理,防止处理不当 而影响显微镜的使用。

实验一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及细菌三形观察PPT课件

实验一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及细菌三形观察PPT课件

对未来学习的展望
01
深入学习微生物学
本次实验让我对微生物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未来我将深入学习微生物
学的相关知识,了解更多关于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特性、分类和应用。
02
探索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未来我将进一步探索微生物在生态
系统中的作用和意义,了解其在环境保护、生物防治等方面的应用。
分析并记录观察结果。
02
CHAPTER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
显微镜的基本结构
物镜
将观察物象放大,同样有多种 倍率可选,如4X、10X、40X 等。
聚光镜
常有5X、 10X、40X等倍率选择。
载物台
放置和固定观察样本。
调焦旋钮
调节焦距,使物象清晰。
显微镜的操作方法
显微镜应存放在干燥、通风的 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
03
CHAPTER
细菌三形的观察
细菌的形态分类
01
02
03
球菌
呈球形或近似球形,直径 一般在1μm左右。
杆菌
呈杆状或近似杆状,长度 一般在2-3μm,宽度在 0.5-1μm。
螺旋菌
呈弯曲的杆状或螺旋状, 长度一般在2-6μm,宽度 在0.3-0.6μm。
细菌的染色与观察
染色原理
利用染料与细菌细胞壁结 合,使细菌着色,以便在 显微镜下观察。
常用染色法
革兰氏染色、抗酸染色等。
观察方法
将染色后的细菌涂布在载 玻片上,盖上盖玻片,用 显微镜观察其形态和染色 情况。
细菌三形的观察实例
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等。
杆菌
大肠杆菌、结核分枝杆菌等。

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及细菌形态观察

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及细菌形态观察
在制备样本时,我发现自己对样本的染色和涂片技术不够熟练,导致观 察效果不佳。建议加强样本制备技术的练习,提高观察效果。
03
实验时间安排不够合理
本次实验时间安排较为紧张,导致部分同学在规定时间内未能完成实验。
建议合理安排实验时间,确保同学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实验操作和观察。
对未来实验的展望与计划
拓展观察对象
了解细菌的基本形态
学习识别不同种类的细菌,了解其基 本形态特征,如球形、杆形、螺旋形 等。
通过观察不同细菌的形态,理解其在 生物学和医学领域的应用价值。
学习细菌的观察与识别
掌握细菌的染色和观察方法, 了解常用的染色技术和原理。
学习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菌的形 态、大小、排列等特征,提高 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
04
革兰氏阳性菌
在显微镜下观察到革兰氏阳性 菌呈圆形或椭圆形的外观,细
胞壁厚,表面光滑。
革兰氏阴性菌
革兰氏阴性菌呈杆状或球状, 细胞壁薄,表面粗糙。
大肠杆菌
大肠杆菌呈杆状,两端钝圆, 无芽孢和鞭毛。
葡萄球菌
葡萄球菌呈葡萄串状排列,无 芽孢和鞭毛。
细菌形态特征的描述与分类
根据革兰氏染色结果,可以将细 菌分为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
性菌两类。
根据细菌的形状、大小、排列方 式等特征,可以初步判断细菌的
种类。
不同种类的细菌具有不同的形态 特征,如球菌、杆菌、螺旋菌等。
实验结论的总结与归纳
通过观察显微镜下细菌的形态特 征,可以初步判断细菌的种类。
革兰氏染色是区分革兰氏阳性菌 和革兰氏阴性菌的重要方法。
了解不同种类细菌的形态特征对 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在实验过程中,我与同学们相互协作, 共同完成实验任务,增强了团队合作 意识。

显微镜的使用及细菌形态结构的观察报告

显微镜的使用及细菌形态结构的观察报告

显微镜的使用及细菌形态结构的观察报告一、引言显微镜是一种用来观察微小物体的仪器,它可以放大物体的细节,使我们能够看到肉眼无法观察到的细节。

在生物学中,显微镜被广泛应用于研究细胞和微生物等微小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

本报告将介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以及如何观察细菌形态结构。

二、材料和方法1. 显微镜:本次实验使用的是光学显微镜。

2. 细菌样本:从实验室中获取了多种不同类型的细菌样本。

3. 玻片和盖玻片:用于制作样品载玻片。

4. 意式染色剂:用于染色处理,增强对细菌形态结构的观察。

三、显微镜使用方法1. 调整光源:打开显微镜后,在透明底座上放置一个白色纸片,调整光源位置和亮度,使得纸片上呈现均匀明亮的白色。

2. 调整目镜:将目镜对准眼睛,调节焦距,使得目视舒适且清晰。

3. 调整物镜:选择合适的物镜,将其转至位置,并调节焦距,使得样品清晰可见。

4. 调整聚光镜:根据需要调整聚光镜的大小和位置,以增强样品的亮度和对比度。

四、细菌形态结构观察方法1. 制作载玻片:在干净的玻片上挤出一滴细菌悬液,在另一个玻片上盖上一张盖玻片,轻轻压紧。

2. 意式染色处理:将制作好的载玻片浸泡在意式染色剂中,静置5-10分钟。

3. 洗涤处理:用蒸馏水洗涤载玻片数次,直到洗涤后水不再有颜色。

4. 干燥处理:将载玻片放置在通风处晾干。

五、结果与讨论1. 观察细胞形态结构:通过显微镜观察,可以看到不同类型的细菌具有不同的形态结构。

如球菌呈圆形或半球形,链状菌呈长条状等等。

通过染色处理后观察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这些形态特征。

2. 观察细胞大小:通过显微镜观察,可以测量细菌的大小。

不同类型的细菌大小也不同,如球菌直径一般在0.5-1微米之间,链状菌长度则在数十到数百微米之间。

3. 观察细胞结构:通过显微镜观察,可以看到一些特殊的结构,如某些细菌具有鞭毛、纤毛或胞外多聚物等附属结构。

这些结构对于细菌的运动和生长有着重要的作用。

六、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卫生和安全。

微生物实验显微镜的使用及微生物形态观察

微生物实验显微镜的使用及微生物形态观察

3-2
微生物实验显微镜的使用及微生物形态观察
第15页
3.革兰氏染色法:
革兰氏染色法将细菌分为G+和G- ,这由两类细菌细胞 壁结构和组成不一样而决定。用结晶紫初染后,全部细菌都 染上蓝紫色。碘作为媒染剂能与结晶紫结合形成结晶紫-碘 复合物,增强了染料与菌体结协力。用乙醇脱色处理时,两 类细菌脱色效果是不一样。G+细菌细胞壁主要由肽聚糖形 成网状结构组成,且壁厚、类脂含量低,用乙醇脱色时使细 胞壁脱水、网状结构孔径缩小,通透性降低,使得结晶紫— 碘复合物不易被洗脱而保留在细胞内。虽经洗脱和复染依然 保持初染剂蓝紫色。G-细菌则不一样,因为其细胞壁肽聚糖 层较薄,类脂含量高,所以在脱色处理时,类脂被乙醇溶解, 细胞壁通透性增大,使结晶紫—碘复合物比较轻易被洗脱出 来,用复染剂复染后,细胞被染上复染剂颜色。
总菌数 A 16104 B 32000A B(个 / ml) 5
4-3
微生物实验显微镜的使用及微生物形态观察
第24页
2. 区分酵母菌死活细胞基础原理 美蓝是一个无毒性染料,它氧化型呈蓝色,
还原型是无色。用美蓝对酵母菌活细胞进行染 色时,因为细胞新陈代谢作用,细胞内含有较 强还原能力,能使美蓝由蓝色氧化型变成无色 还原型。所以,含有还原能力酵母活细胞是无 色或淡蓝色,而死细胞或代谢作用衰老细胞则 呈蓝色,借此即可对酵母菌死细胞和活细胞进 行判别。
微生物实验显微镜的使用及微生物形态观察
第25页
四. 试验内容
1. 酵母菌形态观察及死活细胞判别 (1) 在载玻片上加半滴美蓝染液,在染液上 滴一滴菌液。取一块盖玻片,先将一边与菌液 接触,然后慢慢将盖玻片放下盖在菌液上。
(2) 将标本片放3分钟后,先用低倍镜然后用 高倍镜观察酵母菌形态和出芽情况,并依据颜

微生物学实验报告

微生物学实验报告

微生物学实验报告实验一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及细菌染色与形态观察第一部分:显微镜的使用一、目的要求1.熟悉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油镜的使用原理和显微镜的维护方法。

2.学会正确使用油镜观察细菌的基本形态和特殊构造。

3.了解各种显微镜的主要特征。

二、实验原理(一)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微生物实验室中最常用的是普通光学显微镜,它的构造可分为机械部分和光学部分。

1、机械部分普通复式光学显微镜的机械部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目镜、镜筒、基座回转器、物镜、载物台、光圈、聚光器、光源、镜臂、细调节器、粗调节器等。

2、光学部分:目镜、物镜、聚光器、光圈、光源。

(二)放大倍数标本首先经物镜放大,在目镜的焦距平面上形成一个实像,再经过目镜放大成最终的虚像。

总的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与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物镜的放大倍数愈大,其工作距离(物镜镜头到标本片之间的距离)愈短,这时光圈就要打开得愈大。

显微镜的性能受物镜的分辨距离或分辨力所限制。

分辨距离即透镜所能分辨的两个物点之间的最小距离,分辨距离愈小,透镜的分辨力愈高,物像也就愈清晰。

因此常以分辨距离来衡量显微镜的分辨力。

R=0.61λ/N.A式中:R-----分辨距离;λ------作用光的波长;N.A------数值口径。

一些介质的折射率介质折射率空气水玻璃香柏油1 13 55 1.56三、实验内容(一)材料:显微镜,香柏油,擦镜纸。

(二)方法:细菌很小,须使用油镜方可观察到。

油镜是显微镜上最重要的部件之一,观察时与玻片非常接近,稍不小心即可压碎玻片,更严重的是损坏镜头,故必须极其仔细地学习油镜的使用方法:1、为使低倍镜取得最适之光源,可将低倍镜头调节到离载物台约1cm的高度,将聚光器提高,光圈完全打开,然后调节电压旋钮至视野最合适。

2、滴一滴香柏油,固定于载物台上,用推动器调节到载物台正中。

在双目侧视下,下旋粗调节器,使油镜头浸入油中几乎与标本片相接触。

然后眼睛从目镜观察(如光线不足,可适当增大电源电压),徐徐上旋粗调节器至看到模糊物像之后,再用细调节器调节以使物像清晰。

微生物实验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及微生物形态观察

微生物实验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及微生物形态观察

结果分析和报告撰写
分析实验结果
对观察到的微生物形态特征进行详细 记录和分析,确定其分类和鉴别结果 。
撰写实验报告
根据实验结果和分析,撰写实验报告 ,包括实验目的、实验过程、结果分 析等内容。
05
注意事项
显微镜的保养与维护
01
02
03
04
清洁
每次使用后,应用软布轻轻擦 拭显微镜表面,以防止灰尘和 污垢积累。
放大倍数较高,可观察微生物的超微结构,但操作复杂且成本较 高。
载玻片
• 用于放置显微镜观察的样品,通常为透明无色的玻璃片。
盖玻片
• 用于覆盖样品,防止样品移动或干燥,同时起到一定的放大作用。
细菌或真菌样品
细菌
常见的肠道细菌、病原菌等。
真菌
酵母菌、霉菌等。
染色剂(如美蓝、结晶紫等)
美蓝
用于染色细菌细胞壁,使其易于 观察。
逐渐调高倍数,仔细观察微生物的形态特征,如形状 、大小、颜色、细胞结构等。
记录观察结果,绘制微生物形态图谱,以便后续分析 。
04
结果分析
微生物形态特征的识别
80%
识别微生物的形状
通过显微镜观察,可以识别出微 生物的形状,如球形、杆形、螺 旋形等。
100%
识别微生物的大小
通过测量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微生 物,可以得出其大小,通常以微 米(μm)为单位。
结晶紫
常用于染色革兰氏阳性菌,使其 呈现紫色。
03
实验步骤
显微镜的使用
打开显微镜电源,调整光源亮度,确保光源稳 定。
01
打开显微镜的载物台,放置待观察的样本 。
03
02
放置显微镜于平坦的台面上,调整显微镜的 高度和角度,确保观察舒适。

实验一-显微镜油镜的使用和细菌形态和构造的观察

实验一-显微镜油镜的使用和细菌形态和构造的观察
个体形态 • 葡萄球菌:注意其无一定次序,无一定
数目,不规则地堆在一起的形态
2024/4/16
2024/4/16
• ②杆菌:包括单杆菌、双杆菌、链杆菌 • 短杆菌:又称球杆菌,如大肠杆菌
• 链杆菌:注意其成链状排列,链的长短 ,菌体的外形、大小,菌端的形态,如 乳酸链杆菌、炭疽杆菌
2024/4/16
• 2、油镜的认识、使用原理和使用方法 • 油镜的认识 • 油镜的使用原理 • 晶片细小,进入的光线有限 • 光线因折射而损失 • 加入折射率相等的油,避免折射, 减少光线损失,使视野明亮
2024/4/16
• 油镜的使用方法 • 低倍镜对光:包括 升高聚光镜,开大光
圈,调好反光镜 • 将标本片置载物台上,在标本片上滴加
实验一 显微镜油镜的使用和细菌形 态和构造的观察
• 一、目的要求
• 1.认识细菌的基本形态和一些构造 • 2.通过细菌标本片观察,进一步熟悉光学
显微镜的使用,特别是显微镜油镜的使用 原理、使用方法及保护。
2024/4/16
二、内容
• (一)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 • 1、显微镜的构造
2024/4/16
一滴香柏油 • 转换油镜头,使其侵入油滴中 • 转动粗螺旋至看到物象 • 转动细螺旋至物象清晰
2024/4/16
• 油镜的保护 • 油镜使用过后,用擦镜纸蘸少许二甲
苯溶解并擦拭去油渍,然后再用干净 的擦镜纸拭净镜头。
2024/4/16
(二)细菌的形态
• ①球菌:包括链球菌、葡萄球菌 • 链球菌:注意其链状排列,链的长短,
光镜下大肠杆菌
光镜下链杆菌
spor
芽胞
es
2024/4/16
枯草芽胞杆菌

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及细菌形态观察

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及细菌形态观察

人眼的分辨能力在0.2 mm左右,因此光学显微 镜的最大有效放大倍数(使用油镜)是1,000×到 1,500×。
奥林巴聚光器)升至最高 ②光圈打至最大 2.在高倍镜或低倍镜下找到要观察的样品区
域,然后将油镜转到工作位置。 3.在待观察的样品区域滴加香柏油,从侧面 注视,用粗调节器使油镜浸在镜油中并几 乎与标本相接。
用显微镜油镜观察操作方法
香柏油
乙醚乙醇 混合液
用显微镜油镜观察操作方法
4.然后用细调节器调节,在目镜下找到最合 适的观察点进行观察。 5.油镜使用后:上升镜筒,取下标本片。本 组同学都观察完毕后,用吸水纸将标本片 上的香柏油擦拭干净。
显微镜油镜观察操作方法
6.油镜观察完毕后要“三擦”: 首先用擦镜纸擦掉油镜头上的香柏油; 用擦镜纸蘸取少许乙醇乙醚混合液拭去油镜头 上的油渍; 再用擦镜纸拭净镜头上的乙醇乙醚混合液; 7.最后在载玻片上先滴上醇醚混合液,再用吸水 纸将香柏油、醇醚混合液擦拭干净。
画图注意事项
1.以圆圈表示视野; 2.注意菌体大小比例合适; 3.标出菌体颜色,显示典型排列方式; 4.特殊结构标出菌体和特殊结构所在位置。
大肠杆菌 (革兰氏阴性菌)
葡萄球菌(革兰氏阳性)
油镜使用的原理
油镜,即油浸接物镜。当光线由反光 镜通过玻片与镜头之间的空气时,由于空 气与玻片的密度不同,使光线受到曲折, 发生散射,降低了视野的照明度。若中间 的介质是一层油(其折射率与玻片的相 近),则几乎不发生折射,增加了视野的 进光量,从而使物象更加清晰。
油镜使用的原理
香柏油与玻璃的折射率相近。很多原 来由于在透镜及载片表面的反射和折射而 损失的光线可以进入物镜,使照明亮度提 高,改善观察效果。
若中间的介质是一层油其折射率与玻片的相近其折射率与玻片的相近则几乎不发生折射增加了视野的进光量从而使物象更加清晰

实验一、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及细菌形态的观察

实验一、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及细菌形态的观察

实验一、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及细菌形态的观察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普通光学显微镜是一种透镜光学系统,通过对样本中的光线进行聚焦,放大细菌的图像。

显微镜的主要部分包括物镜、目镜、调焦机构、光源等。

细菌是一类微生物,形态多样,通常为单细胞生物,通过不同的染色方式和光学显微镜观察,可以看到不同形态的细菌。

实验器材:
普通光学显微镜、平片、细胞培养液、革兰染色试剂、蒸馏水、酒精、碘液、碱性蓝溶液
实验步骤:
1. 取一片平片,用无菌锉子在中心处轻轻划十字,用烧杯将片子消毒并放入培养液中。

2. 从细菌培养物中取出一小团菌落,在平片的交叉点处将其划成一个小圆圈,放入蒸馏水中。

3. 用无菌镊子夹取一滴细胞液,在平片的交叉点处加上一滴,然后在上方盖上一片盖片。

4. 将样品放入显微镜的标本台上,调整镜头至最佳位置,适当调整光源亮度和对比度等参数,观察细菌的形态特征。

5. 移动物镜或调整焦距,可以观察到更大或更小的细胞形态。

6. 取另一张平片,准备革兰染色试剂,将样本放入试剂中,反复洗涤,用显微镜观察识别细菌的形态,进行分类。

实验结果:
观察到细菌呈长梭形,直杆形,圆球形、螺旋形等形态,且在革兰染色后,长梭形的细菌为革兰阳性菌,圆球形的细菌为革兰阴性菌。

结论:
通过使用普通光学显微镜,成功观察了细菌的形态特征。

并通过革兰染色试剂进行分类,为后续的生物学研究提供了基础。

实验一 显微镜油镜的使用和细菌形态的观察

实验一 显微镜油镜的使用和细菌形态的观察

实验一显微镜油镜的使用和细菌形态的观察本次实验主要介绍了显微镜油镜的使用以及细菌形态的观察。

显微镜是生物科学中最基本最必要的仪器,也被称为生命科学研究的窗口。

而观察细菌形态则是微生物学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对于深入了解微生物的特性和分类十分关键。

一、显微镜油镜的使用1、准备工作在使用显微镜前,需要对仪器做一些准备工作,具体如下:(1)检查显微镜是否清洁干净。

使用棉花棒和无水酒精擦拭镜头和接口。

(2)插入镜片,拧紧螺丝。

注意,平光镜的凹面朝上。

(3)透镜的高度应调整至最高点,油镜周围涂上润滑油。

(4)在准备好玻片后,使用无菌针将样本划到玻片上。

2、操作步骤(1)将玻片插入载置物台。

调整光源,使其在镜片下方成圆形状。

(2)使用低倍放大的物镜,在载置物台下调整样本位置,然后转动焦点,调整到最清晰的位置。

(3)切换到高倍物镜。

在不移动载置物台的情况下,调整焦距直至视野内的细胞详细可见。

(4)将油镜轻轻接触载置物台上的镜片,调节光源以得到最佳观察效果。

(5)旋转调节管,使细胞从上到下等比例进入视野,观察细菌的形态、大小、数量等。

二、细菌形态的观察1、细菌分类根据细菌的细胞形态、大小、结构和移动方式等特征,可以将细菌分为不同的分类。

细菌形态既包含单细胞长条状物、圆球体等基本形态,又包括复杂的细胞、菌株组成的群体等。

常见的细菌形态有以下几种:(1)球菌(cocci):球形或椭圆形的细胞。

(2)杆菌(bacilli):棒状或柱状的细胞。

在实验过程中,使用显微镜观察样本,发现细菌形态上虽然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一般表现为以下情况:(1)球菌或细圆菌:呈球形,直径一般在0.5-2μm之间。

(3)螺旋菌:呈螺旋形,长度几乎无限制,直径0.5-1μm左右。

然而,即使细菌大小、形态有所不同,它们的细微结构也存在着明显的相似性,这种结构相似性在分类学上具有相当的意义。

细菌形态的观察是微生物学中非常重要的基础工作,通过观察细菌的形态、大小、数量等,能够更好地了解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规律,对于深入研究微生物的特性、分类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细菌形态和结构观察与革兰氏染色法

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细菌形态和结构观察与革兰氏染色法

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细菌形态和结构观察与革兰氏染色法一、显微镜的使用普通光学显微镜是一种精密的光学仪器。

以往最简单的显微镜仅由几块透镜组成,而当前使用的显微镜由一套透镜组成。

普通光学显微镜通常能将物体放大1500—2000倍。

(一)显微镜的构造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可分为两大部分:一为机械装置,一为光学系统,这两部分很好的配合,才能发挥显微镜的作用。

1、显微镜的机械装置显微镜的机械装置包括镜座、镜筒、物镜转换器、载物台、推动器、粗动螺旋、微动螺旋等部件(1)镜座镜座是显微镜的基本支架,它由底座和镜臂两部分组成。

在它上面连接有载物台和镜筒,它是用来安装光学放大系统部件的基础。

(2)镜筒镜筒上接接目镜,下接转换器,形成接目镜与接物镜(装在转换器下)间的暗室。

从物镜的后缘到镜筒尾端的距离称为机械筒长。

因为物镜的放大率是对一定的镜筒长度而言的。

镜筒长度的变化,不仅放大倍率随之变化,而且成像质量也受到影响。

因此,使用显微镜时,不能任意改变镜筒长度。

国际上将显微镜的标准筒长定为160mm,此数字标在物镜的外壳上。

(3)物镜转换器物镜转换器上可安装3—4个接物镜,一般是三个接物镜(低倍、高倍、油镜)。

Nikon显微镜装有四个物镜。

转动转换器,可以按需要将其中的任何一个接物镜和镜筒接通,与镜筒上面的接目镜构成一个放大系统。

(4)载物台载物台中央有一孔,为光线通路。

在台上装有弹簧标本夹和推动器,其作用为固定或移动标本的位置,使得镜检对象恰好位于视野中心。

(5)推动器是移动标本的机械装置,它是由一横一纵两个推进齿轴的金属架构成的,好的显微镜在纵横架杆上刻有刻度标尺,构成很精密的平面座标系。

如果我们须重复观察已检查标本的某一部分,在第一次检查时,可记下纵横标尺的数值,以后按数值移动推动器,就可以找到原来标本的位置。

(6)粗动螺旋粗动螺旋是移动镜筒调节接物镜和标本间距离的机件,老式显微镜粗螺旋向前扭,镜头下降接近标本。

新近出产的显微镜(如Nikon显微镜)镜检时,右手向前扭载物台上升,让标本接近物镜,反之则下降,标本脱离物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使用完毕显微镜及标本片的处理
油镜用过后,应立即用擦镜纸将镜头和玻片擦拭干净 如油渍已干,须用擦镜纸蘸少许二甲苯溶液拭去油渍, 再用干擦镜纸拭净镜头
作业
1。普通显微镜与油镜使用上有何区别? 2。绘出你所观察到的杆菌,芽胞简易染色
葡萄球菌,革兰氏染色
大肠杆菌,革兰氏染色
水产微生物学实验
进入实验室的注意事项
1。穿工作服 2。书本等物品放入抽屉 3。树立无菌概念 4。不能抽烟、吃零食 5。爱护公物,注意节约
实验过程中注意事项
• 1.防止微生物散布:穿好工作服,废弃物置 于指定地点
• 2.节约:节约实验药品,试剂,使用仪器要 小心,注意保养
• 3.标记与记录: • 4.清洁:个人完成实验后清洁桌面,全班分
破伤风梭菌,芽胞染色
谢谢!
1、普通显微镜与油镜使用上有何区别? 2、绘出你所观察到的细菌形态。
二、普通光学显微镜的简单 原理
1。支持部分:镜臂、镜筒、精细调节 2。放大部分:接目镜、接物镜 3。照明部分:反光镜、取光器、滤光 镜
四、油镜的识别及使用原理
1 光圈调最大 2 标本上滴加香柏油0.5-1滴 3 转换油镜头浸入油滴中
小组值日实验室公共卫生。
实验一 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
及细菌形态结构的观察
一、目的要求:
1、了解显微镜的简单构造原理 2、学习掌握油镜的使用技术 3、观察细菌的基本形态
二、实验材料:普通光学显微镜 、香柏油、二甲苯、擦镜纸、
标本玻片: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枯草杆 菌、炭疽杆菌
三、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基本结构 四、油镜的识别及使用和原理 五、使用完毕显微镜及标本片的处理 六、作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