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对高中英语学习影响及对策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焦虑对高中英语学习的影响及对策
【摘要】失败的学习经历会加重紧张和压力,造成恶性循环,加重焦虑状态。
情感因素对语言学习具有重要的影响。
然而,在高中,学生的情感与语言学习的关系不太引起人们的注意。
因此,可以从教学过程中学生和教师这两个方面入手,采取适当策略减轻或控制学生外语学习焦虑,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和学习效果。
【关键词】语言焦虑英语学习情感态度
在现代教学理论中人们只重视课堂教学的设计,教学方法的研究,忽视了学生情绪研究在教学中的作用。
只重视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智力,而对非智力因素重视不够,忽视了具有动力作用的情感,甚至于过度强调竞争,致使一些学生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惧怕甚至厌学等情绪。
虽然竞争会刺激一些学生更加努力地学习,但也会有消极的作用,导致一些学生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甚至放弃英语学习。
对课堂环境下的学生而言,常见的焦虑有三种类型:
交际畏惧。
当学生意识到不能用外语自由地与教师或学生交流时所产生的畏惧或者焦虑。
交际畏惧在外语课堂中普遍存在,是影响外语听说的主要心理因素,表现如胆小羞怯、过分拘谨、心慌脸红;或受挫后产生心理障碍,被动消极、沉默寡言、过度紧张等。
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待学生所犯错误的方式也与焦虑有关联。
如果教师过于严厉地纠错,往往会让学生紧张不安,怯于开口。
评价畏惧。
学生担心得不到教师或学生的认可,害怕对自己的不
良评价。
评价畏惧使学生往往过于关心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倾向于使可能出现的不利评价因素降到最低程度。
他们在外语课上缺乏信心、被动,并回避能提高他们外语技能的课堂活动。
考试焦虑。
考前和考试过程中的紧张不安,担心考试结果等心理会导致测试焦虑。
参加重要考试时,高度焦虑者往往成绩不好,除去能力、知识水平等因素外,主要是由于过分紧张,很难集中注意力,影响了思维活动。
一、外语学习焦虑对学习的影响
焦虑是变态情绪之一。
一般认为焦虑是指个体由于预期不能达到目标或者不能克服障碍的威胁,使得其自尊心与自信心受挫,或使失败感和内疚感增加而形成的紧张不安、带有恐惧感的情绪状态。
焦虑症在英语课堂中常表现为课堂退缩性问题行为。
如,胆小羞怯,在课堂中过分拘谨;不敢正视对方,心慌脸红;有由于多次受挫或长时间发不出或发错某些音而产生心理障碍,主动变被动,积极变消极;有沉默寡言,过度焦虑;有些学生过于关心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倾向于使可能出现的不利评价因素降到最低程度,比如,有意识地回避或缺乏信心,怕教师提问,担心一旦出错,贻笑大方等。
二.减轻和克服中学生产生外语学习焦虑心理的对策
在外语教学中,教师除了传授知识,培养学习技能外,更需注意对学生的心理调节。
要努力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减少焦虑情绪,帮助学生做好心理知识准备,使学生在进行学习任务之前有安全感、不紧张、充满自信,以促使其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发挥其学
习能动性。
既然外语学习焦虑对外语学习有较大的影响,那么就要寻求消除学生焦虑心理的办法。
针对焦虑产生的原因,要采取正确的策略来帮助中学生消除外语学习焦虑。
1.针对学生的个性特征,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减轻和克服焦虑。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准确、恰当的评价,多给予鼓励,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教师上课态度应友好和谐,让学生愿意让自己在教师面前表现,诚恳接受教师的评价。
教师的提问方式与课堂氛围有很大关系。
教师要宽容对待学生的语言错误,注意纠错的方法和技巧,避免粗暴打断学生的发言或用批评的目光注视学生,应对他们充满信任;在学生表达遇到困难时,及时给予适当提示和启发,多给学生一些自我纠正的机会;要让学生知道出错是学习语言最常见、最自然的事情。
2.营造轻松的学习环境和积极互动开放的教学情境
一个轻松、和谐的环境无疑有助于学生保持心理健康,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并且使可能出现的异常心理现象减少到最小程度。
教师应在课堂上努力营造民主、平等、友好、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放松自己,积极大胆地说英语,把教师看作是一个可以信赖的朋友。
众所周知,健康愉快的氛围能化消极情感因素为积极因素,从而提高外语学习的效率。
因此,我们应该在课上注意观察学生,适时地组织一些“互动式”合作性的课堂活动,如趣味导入、角色演练、小组讨论等。
情景是在把握语言的要领基础上的情景,此情此景是真正语言交流、领悟的情景,学生要体会到使用外语达到交流、
达到交融的愉快感,进而让学生有一种渴求外语、掌握外语,并把外语确实当作一种交流的工具,而不至于当作一种焦虑的负担。
这样有助于每个学生都加入到课堂活动之中而形成一个健康向上的学习氛围。
3.培养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
焦虑是一种主观情绪和心理状态,因此学生自我调节不良情绪的能力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因素,这要求教师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教给学生自我疏导情绪的方法。
首先要采取积极的态度,对自己的学习有正确的定向,遇到困难时要冷静对待,妥善处理;成功了也不要过度兴奋,忘乎所以,以最适当的态度适应学习和应对问题。
其次要培养顽强的意志和毅力,塑造良好的心理素质,消除与心理紧张有关的不良行为。
保持乐观而稳定的情绪,有助于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
三、结论
总而言之,教师应该积极探索,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改变强制性灌输、约束的教育模式。
由以教师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合理整合课堂中的各种情绪,调动学生的好奇感和参与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热情,愉快学习,降低焦虑。
改变学生形成的消极的心理定势,激活学生的自我教育机制。
改被动接受为主动、自主学习,使教学过程由被动接受的过程变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探索、主动获取、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