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访谈科研工作者的调查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访谈科研工作者的调查报告

调查访谈职业:科研工作人员

调查访谈对象:身边的学友

调查访谈时间:2011年5月11日

主要问题:

一是科技工作者队伍参政议政热情高,但对公共政策知晓度不够;二是科技人员业务经费不足、设备落后问题普遍,知识老化、交流缺乏问题突出;三是女性科技工作者总量和比例持续增加,至二女性科技人力资源随着高等教育中女性比例不断上升,未来科技工作者队伍中女性比例还将不断增加。四是科技工作者队伍总体稳定,近五成科技工作者对自己的工作表示满意,不满意者不足一成,但有机会选择的话,仍想从事目前职业的科技工作者仅三成,潜在职业忠诚危机也不容忽视;五是科技工作者平均每周工作四十七点三小时,工作时间长、强度高、压力大问题亟待解决;六是近四成科技工作者患某类常见疾病,健康状况不甚理想,生活方式亟待改进;七是科技人员收入水平总体高于当年城镇在岗职工,但群体内差异较大;八是科技人员继续教育需求强烈,现有体系难以满足;九是科技工作者学术交流活跃,参加学术会议仍有困难;十是科技界学术不端问题突出,制度建设亟待加强,高校在科研领域和科研层次上存在一定局限性。高效科研管理理念没有摆脱计划经济的影响,“重管理,轻服务”,对科研人员和科研项目实行机械化管理,缺乏人本观念;“重成果,轻转化”,科研成果产业化水平低,市场意识和知识产权保护观念薄弱。具体来说,知识产权意识普遍淡薄也是高校科研管理的突出弱点。一方面,由于我国高校总体上知识产权意识不强,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不健全,科研人员在各种合理、不合理的流动或在外兼职过程中容易带走高校的科研成果等无形资产。另一方面,高校的科研工作者和管理人员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差,对属于高校的无形资产既不申请专利,也没有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造成知识产权的严重流失,给高校科研工作带来了巨大损失,我国现行的大学组织结构按学科甚至专业分成许多院,按专业招生和培养,以专业为基本单位开展教学科研活动。这种组织结构,人为地割裂了学科间的联系,奉行“专才”教育理念,有碍于拓宽专业口径、柔化专业设置,不利于增强学科间的合作、发展边缘学科、增强大学的应变能力。其弊端主要表现在:不利于科学研究的综合化。当代科学研究往往不是一个人、一个实验室或一个学科的力量所能完成的,许多综合性问题需要多学科相互合作来解决。但现行的大学组织结构使某一学科的教授固属于一个特定的院,由院里安排其教学和科研活动,人为地割裂了学科之间的联系,致使系与院、学科与学科之间界线分明,少有交流与合作,削弱了大学的整体科研实力,影响了边缘学科的发展,甚至成为阻碍教师进行跨学科研究的体制性障碍。许多高校还没有建立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人员对科研信息的收集、统计工作量大速度慢,影响了科研管理的科学决策,降低了管理工作的效率;也不利于科研人员了解国内外有关课题的发展水平、科研方向、专业技术等情况,选出有生命力和竞争性的科研课题,提高科研课题的中标率,使有限的科研资源产生最大的效益;同时也会造成成果鉴定的盲目性和片面性。

主要结果:

高校是国家实施“科教兴国”的庞大生力军,是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基地。随着教育体制和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由原来单一的人才培养功能,逐步向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等多项功能转变,科研实力不断增强,承担的科研项目和筹措的科研经费呈大

幅度增长,不仅增加高校收入,也提高了高校教学质量、科技水平,提升高校综合实力和竞争力。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是科研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是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贯穿项目管理的全过程,是项目管理的关键,做好科研经费管理工作是科研工作正常进行并取得预期效果的有力保障。但在科研经费管理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经费配置不合理、滥用情况严重、核算不规范等。因此,正确认识和加强科研经费管理工作,认真分析科研经费管理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尤其在当前,如何对高校科研经费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确保科研经费安全、合理、高效使用,已经成为高校面临的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近几年来,我国加大了科研经费投入,目前在科研经费配置上,以行政力量为主导配置资源,一些在高校、科研院所中担任行政领导职务的,可以方便地获取课题项目;学术等级思想严重,一些有学术头衔的,在学术资源的配置中处于强势地位;有的主管部门在科研经费的申请和管理上还存在门户之见,优先照顾本系统内的高校和申请者。

主要体会:

深化人本观念。高校的科研管理工作有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宏观层面是学校关于科研发展的政策、思路和指导思想,微观运行层面则是科研部门对科研工作的管理。学校在制定战略计划时,在制度设计、管理实施时都要以人为本;科研管理部门要树立服务意识,对科研人员提供良好的全方位的综合服务。强化效益观念。高校科研管理要加强市场意识,我国高校每年产生许多科研成果,但相当大的部分在通过鉴定之后就一直被闲置着,没有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缺乏应有的改革机制及经费保证,出现了成果推广乏力的局面,另一方面是科研选题与市场需求联系不紧密,造成技术与经济相脱节。因此,在科研管理工作中,应用研究要把效益观念作为研究开发的出发点和归宿,将市场需求作为确定研究开发项目的前提,从科研选题到成果应用都必须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面向生产,树立信息观念。高校科研管理部门是高校开展科研活动、发展科技事业、进行软件服务和柔性管理的部门。市场经济条件下,信息对科研管理起着决定性作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来自国家、各级政府部门的纵向课题立项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形成了基金制、合同制、招标制共存的格局。同时市场竞争机制促使企事业单位增强了依靠科技进步的需求,来自企业的横向课题大量增加。这就要求科研管理部门必须树立信息观念,加强与社会的全方位联系,扩大信息来源,加强信息管理,提供信息服务,将高校科研管理机构从计划经济下的办事机构转变为市场经济下的信息服务机构。建立科学的科研管理机构。高校要创新科研管理,建立职权相对统一的科研管理部门和科学化科研管理体制。科研管理与其他管理职责分开,理顺体制,健全机构,明确责任,各司其职,实现适当的分权与相对的集中管理。适当放权,增强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科研管理的效果。各个学校可以在“宏观引导、中间放开、微观管活”的方针下,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建立由校级领导宏观引导,校科研管理部门,中心、院、系、所主管领导和科研秘书及各课题组负责人分工负责的三级或者二级管理体制,各级的科研管理权力明确,责任清晰。笔者认为,可以尝试性地成立科研中心(科学研究院),这样一个扁平的科研管理机构,实现集中与分散相结合。这样既可以发挥科研人员的专业技术优势,实现科研决策的科学性,又可以提高和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大大提高科研管理水平和学校的科研创新成果,建立灵活、开放的用人机制和多样化的激励机制。人才是一所高校能否在知识经济时代创造杰出科技成就的关键。高校要想在科技创新和科技工作中取得重大突破和辉煌成果,就要完善用人机制,建立灵活、开放的用人机制,广纳天下英才。一要打破僵化的用人机制,建立专职、兼职相结合,固定、流动相补充的开放人才体系;二要营造宽松自由的科研氛围,建立灵活的科研人员管理机制;三要打破单一的成果评定与奖励办法,建立多样化的创新激励机制,鼓励科研人员全面发展。四要强化激励与保障机制,稳定师资队伍。通过激励与保障机制的强化,使“事业留人、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