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民为贵》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文】万章曰:“尧以天下与舜,有 诸?”孟子曰:“否;天子不能以天下 与人。” “然则舜有天下也,孰与之?”
材料一
饿解 ,放 反前 内夕 战, ”国 大统 游区 行“ 。反
饥
说明:由于国民党政府滥发纸币,货币急剧贬值,再加上战 争期间的物资短缺,致使国统区大批民众陷了饥饿和死亡的 困境。与此同时,官僚资本家却疯狂掠夺财产,搜刮金银, 大发国难财。
材料二
解 放 区 土 地 改 革
说明:土地改革使许多赤贫的农民获得了生产 资料,实现了千百年来农民拥有土地的梦想。
———————————————
【原文】民之归仁也, 5. 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
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 就,接近,靠近,趋向。此
也。故为渊驱鱼者,獭 也;为丛驱爵者,鹯也;
处译为“流向”。两个“之”字 均为取消句子独立性。 6. 为渊驱鱼,为丛驱爵:为,
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 介词,替、给。“爵”通雀,这
送 儿 上 前 线
为了保住手里的土地,解放区 人民踊跃参军。
材料三
淮海战役的胜利,是山东老乡的 小推车推出来的 。
——粟裕
我们不是被共产党打败的,是 被自己人打败的 。
——蒋介石
请对比这三则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孟子曰:民为贵,社 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下》
明确目标:学习本章要 在理解思想内容的基础 上,在掌握课文里出现 的文言实词、虚词及文 言句式的同时,着重全 面、深刻地理解本章中 涉及“民本思想”,分 析其在现实生活中的意 义,此外结合前几章进 一步领会孟子的论辩风 格,品味《孟子》善用 对比的语言特色。
参考译文:齐宣王问道:“商汤流放夏 桀,周武王讨伐殷纣,有这件事吗?” 孟子回答:“在记载中有这些事。” 齐宣王说:“臣子杀害君王,可以 吗?”孟子说:“贼害仁的人叫贼, 贼害义的人叫残。贼害仁和义的人叫 做独夫。我听说武王诛灭了纣(商汤 诛灭了独夫桀),没有听说他们以臣 杀君。”
——————————————
按时,译为“按时祭祀”。
参考译文: 孟子说:“百姓是最重要的,土谷
之神次于百姓,君主的地位更要轻些。 所以得到许多百姓的拥护就能做天子, 得到天子信任就能做诸侯,得到诸侯 信任就能做大夫。诸侯危害了土谷之 神,那就改立诸侯。祭祀用的牲畜是 肥壮的,谷物是清洁的,又是按时祭 祀的,然而还是干旱水涝,那就改立 土谷之神。”
1、 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
【原文】3孟子曰:这是个判断句,判断句可以表示
“桀纣之失天下也 某某的原因是什么,也可以表示
失其民也;失其民 某某是什么。此句译为“桀和纣失 者天,下失有其道心:也得。其民得,天句独下子立,与性是此。由相于同失。去“了之人”,民取”消。句后子面 斯得天下矣;得其 2、得天下有道:道,古文中常 民有道:得其心, 出现这个词,不同语境中有不同
们就会替他把人民赶来。即使他不想称王天下, 也不可能了。现在想称王天下的人,好比害了七 年的病要找存放多年的艾来治。如果平时不积存, 那就终身得不到。如果不立志实行仁政,必将终 身忧愁受辱,以至子死亡。《诗经》上说:‘那 怎能把事办好,只有一块儿淹死了。’说的就是 这种情况。”
————————————————
苟不志于仁,终
然”。
身忧辱,以陷于死亡。 “王”,名作动,称王。全句译为 《诗》云‘其何能淑, “即使不想称王”。
载胥及溺’,此之谓
也。”
【译文】人民归向于仁,就像水流向低处、野兽 奔向旷野一样。所以,为深水赶来鱼的是水獭; 为树丛赶来鸟雀的是鹞鹰;为汤王、武王赶来百 姓的,是夏桀和商纣。
如果现在天下的国君有爱好仁德的,那么诸侯
【原文2】齐宣王问 曰:“汤放桀,武 王伐纣,有诸?” 孟子对曰:“于传 有之。” 曰:“臣弑其君, 可乎?” 曰:“贼仁者谓之 贼,贼义者谓之残。 残贼之人,谓之一 夫。闻诛一夫纣矣, 未闻弑君也。”
———————————————
文意疏通
1、汤放桀:放,流放 2、有诸:诸,兼词,相 当于“之乎”,有这回事 吗。 3、于传有之:传,指传 记 4、残贼之人,谓之一夫: 一夫,即独夫,指残暴无 道、众叛亲离的统治者。
一、给加红字注音
社稷( jì ) 放桀( jié ) 弑君( shì) 獭 ( tă ) 鹯 (zhān) 胥 ( xū )
谆谆( zhūn) 朝觐( Cháo j ìn)
讴歌来自百度文库 ōu )
粢盛( zīché)ng 伐纣( zh)òu 走圹( ku)àng 驱爵( q)uè 三年之艾( )ài 溺( ) nì 暴之于( p)ù 讼狱( sò)ng 篡( cu)àn
———————————————
【原文1】孟子曰: 文意疏通
“民为贵,社稷 1、社稷:“社”是土地神, 次之,君为轻。 “稷”是谷神。古代帝王都 是故得乎丘民而 要祭祀社稷,以后社稷就 为天子,得乎天 成了国家的代称。 子为诸侯,得乎 2、 是故:因此。 诸侯为大夫.诸侯 3、牺牲:供祭祀用的 危社稷,则变置。 牛、羊、猪等祭品。 牺牲既成,粢盛 粢盛:盛在祭器内用 既洁,祭祀以时, 来祭祀的谷物。 然而旱干水溢, 4、 祭祀以时:介宾 则变置社稷。” 结构后置句,“以时”,
斯得民矣;得其心 意思,此处译为“方法”。
有道:所欲与之聚 3、斯得天下矣:斯,那么,就。
之,所恶勿施,尔 4、所欲与之聚之:第二个“之,
也。
代词,代“所欲”。全句 “(百姓 想要的,给他们积蓄起来”。
参考译文:孟子说:“桀和纣失天下,是 由于失去了人民;失去人民,是由于失去 了民心。得天下有办法:得到人民,就能 得到天下了;得人民有办法:赢得民心, 就能得到人民了;得民心有办法:他们想 要的,就给他们积聚起来;他们厌恶的, 不强加给他们。人民归向于仁,就像水流 向低处、野兽奔向旷野一样。
也。今天下之君有
两句现已成为固定成语,用来
好仁者,则诸侯皆为之 比喻统治者施行暴政,使人民
驱矣。虽欲无王,不可 投向敌方;也比喻不善团结人,
得已。今之欲王者,犹 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
把关系本来亲密的人推向对立面。 7. 虽欲无王:“虽”,常译为“虽 然”和“即使”,全句假设时译为
苟为不畜,终身不得。 “即使”,已成为事实译为“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