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教案

写教案就不能千篇一律,要发挥每一个老师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所以老师的教案要结合自己的特点,因材施教,了解张骞出使西域、中央政府对西域实行管辖、丝绸之路等基本史实,使学生初步掌握我国古代历史上中原地区与边疆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和东西方经

济文化交流的历史过程。以下是出guo的部编本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教案,供您参考,请点击教案栏目查看。

知识点1 张骞通西域

原因:汉代人把今天甘肃________、________以西,也就是现在和更远的广大地区称作西域。汉武帝认识到西域的重要性,决定招募使者出使西域,联络________夹击匈奴。

经过:公元前________年,张骞出使西域,历尽艰难到达大月氏。公元前________年,张骞再次率领使团走访了西域许多国家,西域各国纷纷派使者来到长安,促进了汉朝与西域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

知识点2 丝绸之路

商人们载着汉朝的丝和丝织品,从________穿过__________,经________运往________、________,再转运到更远的________;又把西域的物产和奇珍异宝运到中原。这条沟通欧亚的陆上交通道路,就是著名的“__________”。

通过丝绸之路,汉朝的________、漆器等物品,以及开渠、

________、________ 等技术传到西域;西域的良种马、香料、玻璃、宝石等,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植物,以至多种乐器和歌舞等传入中国。

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汉朝还开辟了从东南沿海港口出发,经__________南下,绕过马来半岛,穿过____________,通往孟加拉湾沿岸,最远抵达

__________南端和__________的海上交通道路,这就是“海上丝绸之路”。

知识点3 对西域的管理

西域都护的设立:公元前________年,西汉王朝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作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管辖西域36国,都护府设在________城。

机构设置的意义: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今________及____________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成为我国领土的组成部分。

东汉对西域的管理:明帝时,派兵出击匈奴,并派________出使西域,重新建立汉朝与西域的联系。班超还派________出使大秦,开辟了通往西亚的路线。

02 基础过关

知识点1 张骞通西域

1.“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以上古诗中的“玉门关”和“阳关”以西的地区在汉代被称为( )

A.关西

B.

C.西域

D.西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张骞出使西域、中央政府对西域实行管辖、丝绸之路等基本史实,使学生初步掌握我国古代历史上中原地区与边疆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和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历史过程。

(2)通过对各种历史现象的思考,培养学生的想象、理解、分析、归纳、知识迁移等能力以及组织表达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利用多媒体课件和网络资源组织教学,创设生动活泼的历史情境,扩大知识视野,提供丰富的历史学习材料,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和心灵体验。

(2)设计多种类型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思考、归纳、想象、描述、交流中理解和评价历史,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3)与相关的地理知识相衔接,初步培养学生跨学科综合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走向世界之路,它是中华民族向全世界展示其伟大创造力和灿烂文明的门户,也是古代中国得以与西方文明交融交汇、共同促进世界文明进程的合璧之路。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通过学习张骞为报效祖国不屈不挠、勇于冒险和开拓的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开拓进取的意识。

(3)强调历史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发展,懂得学以致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张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难点:如何正确认识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中西方交流史

上的重要地位。

[教学设计思路]

1.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讲述两汉对内对外关系。对内,出使西域和设置西域

都护;对外,打通了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建立了同欧洲国家─

─大秦的友好往来。本课体现了两汉灵活多变的内外政策,反映了古老中华文明的世界领先地位,进一步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2.学情分析

(请按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

3.教学方法

直观法、比较分析法、史料分析法、列表归纳法、讨论法等。

教学目标:

1、掌握张骞两次出使西域,西域都护的设立,丝绸之路,班超经营西域。

2、认识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和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培养全面认识和思考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到少

数民族和边疆地区在我国经济文化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贡献,认识到开发边疆的重要意义。

2、通过对张骞、班超两位历史人物的学习,培养不屈不挠、勇于冒险的开拓进取精神和报效祖国的爱国情怀。重点张骞出使西域的经过和影响,以及丝绸之路对中西交流的贡献。难点丝绸之路的线

路和文化内涵,以及对中西文化交流 * 。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黄沙漫漫,驼铃声声,在中国西北有一条通往西方的商路,这

条商路运走了中国的丝绸和瓷器,带来了西方的葡萄和魔术等,这条商路就是——丝绸之路。当时的丝绸和瓷器是怎样运往欧洲的呢?丝

绸之路又是怎样形成的?

一、张骞通西域出发时间目的意义公元前138年联络大月氏东西夹击匈奴了解了西域第一次各国的情况,以及他们想和汉朝往

来的愿望。

第二次公元前119年加强与西域的友好交往汉朝和西域的

交往从此日趋平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