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唱片公司点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大唱片公司点评
其实鄙人对所谓的音乐录制是一窍不通,对市面上的唱片品牌概念也是模糊的很,有时说起一些唱片品牌连“谁是谁”都弄不清楚,说起一些唱片的“渊源”更使如坠云雾中。让人难以出口的是,手头有几张唱片至今没弄清楚是什么牌子(当然是原版碟),只知道是捷克等乐队演奏的。毕竟唱片,要买要听,渐渐对一些唱片也有了点感觉,说出来聊聊,也听听大家的感觉。不懂录音又去说品牌,可能说不到点子上,但也有一个好处,避免先入为主,仅仅是自己的切身感受,实话实说了。(以下纯属个人感觉,所评价的唱片从某个大致的角度上说起,远不能代表所有。同时估计唱片商可能看不见,但愿不会有JS拍砖)
1. DG公司
这是我最早接触的唱片品牌之一。当时的印象就是装帧漂亮、华贵,加上卡拉扬等大师的品牌效应(这里不含贬义,实际上他在我心目中一直是最伟大的指挥之一)和风范(封面上),所以最早购片常常以DG为主。实际的听感表明DG的片子一般都有比较恒定的质量保证。它的录音一般不大追求丝毫毕现的解析力,也不过分追求音场,弦乐群有一定的厚度和融合度,层次感比较好,爆棚时一般不会有脚软的现象。单件乐器总体上说不是特别突出。
举例来说,卡拉扬指挥的柴科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开始时那千仞壁立般的气势是其它乐队,其它录音难望其项背的。再比如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乐队的气势和层次感的确是让人惊讶的。约胡姆指挥的六十年代前后那套布鲁克纳《交响曲》迄今为止是本人认为最满意的套装片。
DG公司的数码录音(DDD或4D)应该说从总体上明显赶不上以前的模拟录音(ADD),大师越来越少是一方面的原因,录音师水准下降恐怕也是一方面的原因,虽然清晰度似乎提高了,但声音薄(尤其是弦乐群),许多时候铜管乐不恰当的夸张,音场有所扩大,但却给人空荡的感觉。
举例来说,辛诺波利指挥的舒伯特《第八交响曲》(4D)就是典型的例子:再有卡拉扬指挥的贝多芬《第五交响曲》,比较一下60年代和八十年代的录音就能非常容易感觉到。相当初约胡姆指挥的勃拉姆斯钢琴协奏曲,卡拉扬指挥的勃拉姆斯《第一交响曲》、西贝柳斯《第四交响曲》那声音是何等辉煌啊!
2.DECCA公司
早就听说金牌录音师威尔金森的大名。第一次买DECCA公司的唱片就为它的声音所吸引,清晰度极高,细节非常好,音场宽阔(有时还无边),动态凌厉,它的弦乐群声音干净利落,质感特佳。一时间我又大量购进DECCA公司的片子,可听久了就觉得有些不对劲。还是六、七十年代的录音好,那时的弦乐多美啊,柔润又富有光泽,躺在沙发上,闭上眼睛,就像坐滑车,鹅毛扇扑面而来,真是一种享受,可现在的DECCA,这种感觉少多了。DECCA 录音的音场虽宽,有时也会有不实的感觉,这对于大型乐队作品而言不能不说有些遗憾。另外好象无论是谁演奏,无论是什么钢琴,在那DECCA的片子上钢琴声都有点“瘪”或者说有点怪。
举例来说罗西尼的《弦乐奏鸣曲》那弦乐声之美可以说是所有唱片录音的典范,那可真是录音的黄金年代啊!再听听迪图瓦近来指挥的《阿莱城的姑娘》和《卡门》,波雷/迪图瓦合作的柴科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看看,清晰还是非常清晰的,可那声音是那么苍白无力,是那么让人泄气!
LONDON现在好象也是DECCA名下的,这个牌子的录音我见过的,印象都特别好。如布里顿的《大提琴主奏交响曲》、克尔特斯的德沃夏克《交响曲全集》等。
DECCA公司新出的“传奇”系列中有许多著名演出和录音,都是DECCA公司引以为自豪的,加上新24比特技术处理,颇为诱人,我一口气收进多张,尽管有的录音是重复的。实际听感是喜忧参半,唱片声场宽了,动态大了,清晰度高了,但好象不如以前悦耳了,过高的清晰度容易给人乐团中每件乐器或者说每个声部声音尖锐的印象,并且有可能分散听者的注意力,拉大听者与音乐的距离和感情交流。事实上个人觉得原来的清晰度已经足够了。
3.Philips公司
Philips公司的录音很注重单件乐器的表现,各声部显得比较突出。它的室内乐录音非常出色,几件乐器,家、乙、丙,丁……,声音通透亮丽又各不喧宾夺主;他的协奏曲独奏声部显眼而且与乐队间保持比较良好的关系,当然界限也是比较清楚的,相互之间构成的对话保持了适当的距离。许多人都喜欢买Philips公司的室内乐和协奏曲唱片。
Philips公司的唱片拿在手里总觉得要厚、重一些,她的说明书内容比较丰富,最让人满意的是它对曲目的编排搭配,真贴心啊!将许多协奏曲全集塞在小双张里,风格比较统一,给人充分的满足感,比如阿卡多演奏的布鲁赫《小提琴协奏曲全集》、格鲁米欧演奏的莫扎特《小提琴协奏曲全集》、巴赫的《小提琴协奏曲全集》、戴维斯指挥的贝多芬《协奏曲全集》等等。
一般说来,Philips公司对大场面的录音不算太令人满意,有时会让人觉得有点“浑”(其实重播器材好的话反而会觉得好),比如听了罗维基指挥的德沃夏克《交响曲全集》容易有另起炉灶的念头产生。Philips公司似乎也不是过分强调声场表现,当然例外还是有的,比如卡雷拉斯演唱的《南美洲弥撒》,哎哟!那个空间感比哪张发烧碟恐怕都不差,还有卡雷拉斯的嗓音,女士们听了恐怕会酩酊大醉的。
4.RCA公司
RCA公司的片子非常有特色,声音极易辨别。它的各声部突前,每件乐器仿佛伸手可触,有比较浓郁的胆味,可有点奇怪的是在CD唱片上有时觉得音色并不那么“暖”;它的片子动态较大,声场不算非常宽阔。刘易斯.雷顿的录音往往是RCA唱片的卖点,一大批演录俱佳的唱片销路广阔,各种制作“泛滥成灾”。只是个人觉得RCA的有些特别,录音夸张成分较明显。RCA的发烧碟多,就不举例了。
5.EMI公司
终于说到EMI公司了。其实最初EMI公司的唱片是最没有引起我注意的,也许是一种
逆反心理。好象有人说EMI的唱片文化色彩最浓,心想,这不扯淡吗?唱片本身只不过一载体而已,与文化色彩何干?老实说最初买EMI的片子并不算多,声音听上去没有什么特别吸引人的地方。但听久了就会觉得EMI的片子最自然,最耐听,最有韵味。
EMI公司的片子最具暖色调,它的声音醇和,各声部之间融合度颇佳,声音旋律起伏自然,甚少有突如其来的令人惊异的大动态出现(也就是说动态出现前往往可以预料)。不刻意强调什么声场,但场面内是比较饱满的,而且感觉不到有什么压人的地方。它的协奏曲,独奏乐器与乐队融合的特别自然,而又不会让人觉得粘滞不开,情感上表现上尤其亲切可人。EMI公司的片子似乎并不大不注意去除背景噪声,透明度也不算太好,有时我倒觉得,可能就是因为这些“缺点”才更使人觉得“不失真”,试想,什么场合下声音才会那么“一尘不染”啊?
EMI公司的片子对弦乐的重播往往有令人满意的效果。总体上说小提琴的E弦不过分亮丽突兀,G弦厚润,乐音婉转流畅;大提琴和倍大提琴琴音厚实(但并不过份),泛音丰富,擦弦阵阵,汹涌澎湃。
例子就太多了,比如杜普蕾演奏的埃尔加《大提琴协奏曲》、克伦佩勒指挥的马勒《第二交响曲》、贝多芬《第三交响曲》(五十年代版那款)、阿劳/朱里尼的勃拉姆斯《钢琴协奏曲》、巴比罗利指挥的德沃夏克《第八交响曲》等等。
EMI公司的历史录音资料非常丰富,并且极为宝贵,许多录音出自大师之手,从某种程度上说它们记录了音乐演出史上迄今为止一个最辉煌的时代。让人担心的是那些最杰出,最具个性的演出今后会一去不复返了。顺便说一句许多人对所谓音场,乐器的形体和定位等等津津乐道,其实这些对于音乐本身而言常常微不足道。听听那些老唱片,那些著名的演奏录音,有时毫无音场可言,但它们却充分展现出了音乐的本质。
许多公司在数码录音,数码处理新技术方面难尽人意,而EMI公司却出类拔萃,它的数码录音,数码处理技术最大限度地保持了自己的传统,这使得它的唱片最具模拟味。
6.SONY公司
开始买SONY公司的唱片是因为它便宜,加之SONY的名字家喻户晓。开始听它的唱片觉得清晰度似乎并不高,随着器材的升级发现它的声音听上去非常舒服,它的声音明显有别于其它公司的产品,细腻润和,很少有生硬刺耳的感觉。管弦乐队中每件乐器的表现不特别突出,各声部之间融合度颇高,但在解析力太差的设备上可能会有化不开的感觉,甚至会觉得轰鸣。另外,弦乐器的质感似乎也不如其它唱片强烈。
SONY公司的优秀录音也非常多,比如弗朗切斯卡第演奏的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伯恩斯坦指挥的肖斯塔克维奇的《第七交响曲》,瓦尔特指挥的贝多芬《第四、六交响曲》等等。贝多芬《大提琴奏鸣曲》平时听罗斯特罗波维奇和托特里耶比较多,也挺好的,但记得听到卡萨尔斯/塞尔金合作的贝多芬《大提琴奏鸣曲》完全楞住了!当然这主要是“卡萨尔斯的声音”在作怪。
7.TELDEC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