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黄膏外敷治疗β—七叶皂苷钠所致静脉炎疗效观察,中医中药范文.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黄膏外敷治疗β—七叶皂苷钠所致静脉炎
疗效观察,中医中药-
摘要:目的观察金黄膏外敷治疗β-七叶皂苷钠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100例因输注β-七叶皂苷钠所致静脉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实施患处予以外敷金黄膏治疗,对照组50例实施患处硫酸镁湿敷治疗。2组治疗5 d。结果治疗组金黄膏外敷治疗七叶皂苷钠所致静脉炎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总有效率为72%,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0.01)。结论金黄膏外敷治疗七叶皂苷钠所致的静脉炎疗效显著。
关键词:金黄膏;七叶皂苷钠注射液;静脉炎
临床上治疗骨折创伤或手术引起的肢体肿胀,常需要抗炎消肿药物。β-七叶皂苷钠是从七叶树科植物天师粟的干燥成熟种子中提取的一种含酯键的三萜皂苷,具有抗炎、抗渗出,提高静脉张力,加快静脉血流,促进淋巴回流,改善血液循环和微循环,并有保护血管壁的作用,因其疗效确定,被广泛使用。然而临床上β-七叶皂苷钠静脉滴注对血管刺激性比较大,很多患者在静脉滴注该药4~5 d左右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静脉炎。一旦发生静脉炎,如果不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可致患者皮肤穿刺点疼痛、红肿或水肿、静脉条索状改变、血管会出现硬化甚至严重者引起皮肤溃疡或坏死等。不仅给患者增加了精神上压力,而且增加了护理和治疗的难度,影响了患者的愈后。关于静脉滴注β-七叶皂苷钠所引起静脉炎报道也有很多,可能药物对血管壁的刺激大是引起静脉炎的原因之一。笔者对本科骨折患者使用β-七叶皂苷钠静脉滴注所引起静脉炎患者患处予以外敷金黄膏,取得了较好的
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笔者对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东院于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入骨科的患者因静脉滴注β-七叶皂苷钠所致静脉炎10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Ⅰ级静脉炎12例,Ⅱ级静脉炎20例,Ⅲ级静脉炎18例,采用金黄膏外敷。对照组:Ⅰ级静脉炎13例,Ⅱ级静脉炎24例,Ⅲ级静脉炎13例,采用50%硫酸镁治疗。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用药情况、血管情况、病房环境、医疗护理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意义,具有可比性。
1.2静脉炎的评价标准输注七叶皂苷钠24 h后观察静脉炎发生情况。根据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协会静脉炎分级标准[1]:0级:穿刺点无疼痛,无红肿或水肿,静脉无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Ⅰ级:穿刺点疼痛,红肿或水肿,静脉无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Ⅱ级:穿刺点疼痛,红肿或水肿,静脉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Ⅲ级:局部疼痛,红肿或水肿,静脉条索状改变,可触及硬结。
1.3治疗方法
1.3.1治疗组予以本院自制的金黄膏外敷。组方:天花粉500 g,姜黄1000 g,白芷500 g,苍术500 g,南星500 g,生半夏500 g,生甘草500 g,生黄芩500 g,生大黄500 g,黄柏500 g,厚朴500 g,木香500 g,陈皮500 g,黄连250 g,丹皮400 g,小磨麻油2500 mL。以上中药研成细末过筛,用麻油调制成膏状,灌装于盛膏缸中,备用。使用时先清洁局部皮肤后根据病变大小取适量黄金膏敷于病变部位,有破溃化脓处应将破溃处避开,涂药厚约3 mm,直径以超出静脉炎范围1~2 cm 为宜,外用3~4
层纱布覆盖,并用胶布妥善固定,每天更换1次,5 d后观察治疗效果。
1.3.2对照组予以50%硫酸镁(3~4层纱布以浸透纱布而不滴水为宜)湿敷静脉炎处,以超出静脉炎直径范围1~2 cm为宜,纱布外用保鲜膜包裹,用胶布固定,每日3~4次,每次1 h,外敷过程中保持纱布湿润。5 d后观察治疗效果。
1.4疗效判断标准痊愈:红肿热痛症状消失,静脉走向的条索状红线消失,硬结软化,弹性恢复。显效:红肿热痛症状减轻,静脉走向的条索状红线变淡,硬结变软。无效:治疗后炎症无明显改善[2]。痊愈加显效视为总有效。
1.5统计学处理采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3护理
3.1心理护理耐心向患者解释β-七叶皂苷钠的药理作用、不良反应以及静脉滴注时的注意事项,取得患者和家属理解与配合。一旦患者发生静脉炎的立即停止患侧肢体输液及七叶皂苷钠药使用,防止静脉炎恶化,以免造成血管不可逆损伤,同时采取外敷金黄膏等的措施并耐心解释静脉炎的防治方法,消除患者的焦虑,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3.2预防静脉炎的措施①穿刺时严格无菌技术操作,选择弹性好,粗、直、易固定的血管进行穿刺,避开静脉窦、关节、神经、肌腱表面,避免使用骨折、瘫痪及有病变的血管。②合理安排输液顺序,对于同时输入多组液体,前后输入无刺激性的液体、
中间输入七叶皂苷钠。如果是单一输入七叶皂苷钠,则输注前后使用0.9%氯化钠冲管,减轻对血管壁的刺激,减少静脉炎的发生。③经常更换输液部位,避免同一部位连续输液,尽量做到“一针见血”。④提倡使用留置针或中心静脉穿刺,以避免反复穿刺造成静脉损伤。⑤拔针时动作轻巧,拔出针头后,指导患者在针尖处及针尖上方按压3~5 min,避免搓揉穿刺点。⑥经常巡视病房,密切观察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若患者输液部位红、肿、痛等立即停止输液,并外敷金黄膏等预防静脉炎的发生。
4讨论
因为β-七叶皂苷钠具有消肿、抗炎和改善血液循环,临床用于治疗脑水肿、创伤或手术所致肿胀,也用于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是骨科常用消肿抗炎药。由于静脉炎是它常见的不良反应,因此防治静脉炎对于骨科来说尤为突出。
50%硫酸镁湿敷治疗静脉炎主要是利用其高渗透压平衡原理,促进局部组织液水肿消退。其中镁离子能直接舒张外周血管,降低毛细血管血压,改善毛细血管及小动脉痉挛,稳定膜电位,使细胞膜通透性发生变化,改善局部微循环,减轻局部组织水肿状态,有利于细胞组织的修复与再生,从而起到治疗静脉炎目的。因此临床上常用50%的硫酸镁湿敷治疗各种刺激性药物的外渗,局部组织水肿等引起的静脉炎。虽然硫酸镁湿敷因其高渗作用能促使组织水肿消退,但是其疗效慢,尤其是对Ⅱ、Ⅲ度静脉炎患者效果差。另外,硫酸镁在湿敷过程中,有一定的刺激性,疗效不佳,操作繁琐,容易弄湿患者床单、衣服等,容易在病人皮肤表面形成无色结晶,造成皮肤干燥甚至脱皮等反应,致使患者感到不适。
中医认为静脉炎症属气滞血瘀,治疗以活血化瘀,理气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