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化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

优化“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结构,

促进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的实践与研究

一、对现象的思考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室里寂静,学生集中思索,要珍惜这样的时刻。”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我发现很多教师在提问后就马上叫学生回答,不给学生时间去思考。如回答不出,教师或是不断重复问题,或是忙着启发(很多情况下是暗示),试想,在这极短的时间内,学生的思考能有一定的深度吗?学生能获得多少“顿悟”和思维的闪光呢?可学生为了迎合老师的心理,匆忙寻找片言只语作答,表面上气氛活跃,实际上是走进了繁琐而肤浅的一问一答的圈子中去了。整个教学过程大多是学生的被动参与,被动接受的过程,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落实。

寻找原因,很多语文老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总是站在“教”这个角度去设计每一个环节,试图用自己的“教”去代替学生的“学”,应付学生的“考”。而不置换一下角色,把自己当作学生想一想:这篇课文我要学什么?怎样学我会懂?如何学得更快?……如果从学生的角度去设计教学,我想课堂上肯定是另一番景象。

二、解决问题的思路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页 1 第

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怎样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呢?怎样让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现代心理学家也认为,疑是思维的火花,是探究的动力。思维总是从发现问题开始,以解决问题告终的。我们课题组从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入手,以学会质疑为突破口,促进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在“互动”中生动活泼地发展,在发展中积极主动地参与,最终发展智能、完善人格。

三、课题实施过程中的三个度

(1)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把握好教师的热情度与学生的悟情度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思维活动、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的统一。教师情感与知识传授有机组合的外显行为(即教师富有亲和力的教学语言和自然得体的体态语言)是促进学生情感和认知协同发生变化的关键,其核心就是调节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形成以求知欲为主的需要结构。小学语文课文蕴涵着丰富的情感教育内容,教学时教师运用发自肺腑的真情实感,去拨动、震撼学生的情感之弦,让学生

模仿领悟,他就会情动辞发,溶入到课文情境中去,与主人翁同喜同悲。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充分认识小学语文是一门思想性、科学性、实践性、综合性较页 2 第

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情感意识,使师生间产生情感的认同,以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自我控制、自我管理的能力。

(2)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把握好教师的监控度与学生的自律度

无论传统教育还是现代教育,都非常强调组织管理对于教育效能的影响。赫尔巴特早就郑重的指出:“如果不坚定而温和的抓管理的缰绳,任何功课的教学都是不可能的。”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心理脆弱,具有突出的依赖性和向师性特点,所以教师必须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并实施有效的监督和控制。在教育活动中,规则是监控和自律的基础,宽松、自由的教育氛围是建立在一定规则之上的。教师只有同学生一起不断建立规则,并引导他们遵守规则,才能在师生之间建立起相互的尊重和信任,教学活动也才能真正实现宽松自由和民主平等。有了这样的前提,教师就可以有比较充分的精力和时间组织活动、参与活动,并从旁指导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3)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把握好教师的善教度和学生的乐学

教师是学生心智的培育者,承担着对来自社会实践的知识经验筛选、加工、整理,然后以学生能够理解、接受、便于掌握的方法传授给学生的职责。由于教育设计、教学决策与技页 3 第

能本身带有极大的智力创造成分,所以非常需要教师发挥主动施教、愿意施教的热情和自觉性,以饱满的热情、旺盛的精力以及积极探索的态度,善于使用简洁明快而富有启发性的语言,努力成为教育改革和高效教学的追求者。当然知识的传授不是单项的,它还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由于参与活动和动手操作易于引起学生求学的乐趣和探索的热情,所以寻求知识的活动化、游戏化,为学生营造自由、宽松、温馨、和谐的学习氛围也是非常必要的。当学生出现乐学的热情时,说明其精力已真正投入到了教育过程中。

四、促进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的策略

策略之一:教师搭台,学生唱戏;

(1)师导入激趣,生唤起参与。这一环节的操作要求:教师要善于运用生活展现、实物演示、图画再现、音乐渲染、表演体会、语言描绘等手段,创设“入境始于亲”的学习氛围,唤起学生参与的欲望,引起学生参与的兴趣,产生良好的教学心态和学习心态,心理准备充分,做到“课伊始,趣亦生”。这一环节在导入新课时进行,这是学习新课的重要

一步。

如在教学《黄山奇石》一文时,我运用多媒体将介绍黄山的风景片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既获得了视觉上的满足,又感性地认识了黄山的秀丽景色驰名中外,并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著名于世。这是针对学生既蕴藏着学习的页 4 第

主动性,又有可能消失的可变的心理特点,把学生带入情境,在探究的乐趣中,激发学习动机。

(2)师导读点拨,生质疑评议。这一环节的操作要求:在整体上让学生初步感知全文,了解课文内容,引导、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要善于抓住机会,利用学生初涉课文时提出的疑点进行提升挖掘,让学生“碰壁”、“遇险”,再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读中理解,理解再读。接着分组合作学习,在课中评议,并适时点拨,品评课文的语言美、结构美、思想美,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主动积累,运用语言。

如我在教学《月光曲》一文时,先让学生初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通过质疑了解学生掌握课文的情况,然后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课文的重点和难点,为深入学习课文作准备。例如,初读课文以后,学生已经明白贝多芬为盲姑娘弹了两首曲子,这时,教师要让学生“碰壁”、“遇险”,对课文进行挖掘,为什么贝多芬弹完第二首曲子,没有向兄妹俩告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