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一互动”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初中英语课堂“交流—互动”教学模式探究
初中英语课堂“交流—互动”教学模式探究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英语教学也在不断更新。
传统的英语教学更偏重于知识的灌输和老师的单向讲述,而现在的英语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互动交流。
交流-互动教学模式正是这一趋势下的产物,它通过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互动,使得英语学习更加趣味和有效。
在交流-互动教学模式中,教师的角色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指导者”。
教师不再是单纯地讲解知识点,而是通过组织学生之间的小组活动、讨论和互动,让学生主动探索和学习。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设立不同的交流任务,比如分组讨论、角色扮演、合作解决问题等,让学生在小组中自主地交流和合作。
教师可以扮演一个引导者的角色,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同时也可以从学生的讨论中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并进行个性化的辅导。
交流-互动教学模式的优势在于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学生在活动中不仅可以与同学互动交流,还可以主动参与课堂,提出问题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这样的参与度高了,学生的主动性也增强了,他们会更加积极地学习和思考。
交流-互动教学模式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交能力。
在小组活动中,学生需要相互合作、协调,通过讨论和分工合作,达成共识和解决问题。
这样的经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社交能力和沟通能力。
交流-互动教学模式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教师需要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课堂管理能力,以确保课堂秩序和学习效果。
学生在交流-互动中可能会存在参与度不高或者讨论过于单一的问题,教师需要及时进行引导和调整。
交流-互动教学模式需要兼顾学生个体差异和学习进度的不同,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差异化指导。
交流-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应用具有很大的优势和潜力。
通过这种模式,学生能够更主动地参与学习,提高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它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社交能力。
教师在运用交流-互动教学模式时需要注意课堂管理和引导,以及学生的个体差异。
初中英语课堂“交流—互动”教学模式研究
初中英语课堂“交流—互动”教学模式研究随着教育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初中英语课堂作为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阶段,教学模式的选择对学生的语言学习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正在不断探索和创新的“交流—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将从交流—互动的理论基础、教学模式设计和实施、评价及推广等方面进行研究,旨在探讨初中英语课堂“交流—互动”教学模式的优势和特点,为其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一、交流—互动的理论基础“交流—互动”教学模式是基于建构主义和认知心理学理论的教学法则而形成的。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个通过认知结构不断建立、重建和调整的过程,学生应该是学习的主体,老师应该是学习的引领者和指导者。
而认知心理学则认为人的学习是在交互中产生的,学习来自于经验和彼此的交流和对话。
“交流—互动”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在实践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和促进,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教学模式设计和实施1.教学目标的设定“交流—互动”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应该注重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和交际技能的培养,让学生在语言交际中能够流利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且能够理解他人的意思,形成双向的交流对话。
还应该注重学生的语言学习策略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在课堂学习之外,自主地进行语言学习和语言应用。
2.教学内容的选择在“交流—互动”教学模式中,教学内容应该以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学习需求为基础,注重体现语言运用的实际情景和语言交际的实际需求。
教学内容还应该有足够的灵活性,在满足教学大纲和学科要求的基础上,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交流—互动”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引导和促进。
初中英语课堂“交流—互动”教学模式探究
初中英语课堂“交流—互动”教学模式探究一、交流—互动教学模式的特点1. 强调学生参与交流—互动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参与,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表达自己的观点,注重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教师在课堂中更多地担任引导和组织学生学习的角色,而非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
2. 注重语言运用在交流—互动教学模式中,学生需要通过交流与互动来运用所学知识,通过实践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这种教学模式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而非简单的语法和词汇知识点的灌输。
3. 强调资源整合交流—互动教学模式注重教学资源的整合和利用,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取教学资源,包括多媒体教学、网络资源、课外阅读等,丰富多样的资源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教学效果。
4. 注重学生情感体验在交流—互动教学模式中,学生的情感体验也受到重视。
教师会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感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情感共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拓展教学资源4. 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交流—互动教学模式注重学生情感体验,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1. 设计富有互动性的教学活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设计各种富有互动性的教学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游戏竞赛等,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交流与互动,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2. 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如图片、音频、视频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果。
3. 注重个性化教学教师在交流—互动教学模式下更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兴趣进行差异化教学,为学生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教学。
4.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交流—互动教学模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四、结语交流—互动教学模式是一种注重学生参与、语言实际运用和情感体验的教学模式,具有提高学生参与度、促进语言实际运用、拓展教学资源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等优势。
初中英语课堂“交流—互动”教学模式探究
初中英语课堂“交流—互动”教学模式探究初中英语课堂是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重要场所。
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以教师为中心,注重口头表达和听力训练,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与交流较少。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教学理论的不断发展,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交流—互动”模式逐渐受到教育界的关注和推崇。
初中英语课堂中的“交流—互动”教学模式,是指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积极的、多样化的交流与互动,通过师生互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促进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和综合运用能力的发展。
这种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注重师生互动。
教师在课堂上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更像是学生的引路人和学习的指导者。
教师与学生进行密切的互动,通过提问、讨论、解疑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注重学生之间的互动。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之间的互动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小组活动、角色扮演等形式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他们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注重情景化教学。
通过真实的情景、实践活动以及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的教学材料,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的知识,培养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
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
这种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从被动的听课状态转变为主动学习、积极探究的状态。
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自由和支持,让他们在课堂上能够自主思考、自主探索、自主实践。
通过“交流—互动”模式进行教学,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更好地学习英语,提高英语交际能力。
学生可以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进行实际操作,增强学生语言的流利度和准确度。
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互动,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
要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应用“交流—互动”模式,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教学技巧和方法。
教师要将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放在教学的首位,根据学生的水平和特点进行灵活的教学安排。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主动探索中学习。
教师要积极地与学生进行互动,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初中英语课堂“交流-互动”教学模式研究
初中英语课堂“交流-互动”教学模式研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观念的更新,教学方式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传统的授课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而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和积极性。
“交流-互动”教学模式逐渐成为了教师们倾向选择的课堂教学方式。
本文从“交流-互动”教学模式的概念及特点、教学实施策略以及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交流-互动”教学模式的概念及特点1.1 概念:“交流-互动”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有意义的沟通和交流,并创设互动的教学氛围,达到教学目的的教学方式。
这种教学模式是一种对传统的、单纯的知识传授和灌输教学模式的一种重要补充和完善。
1.2 特点:(1)以学生为中心: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而“交流-互动”教学模式则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更注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和参与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自主学习。
(2)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在“交流-互动”教学模式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游戏化教学等,丰富了教学手段,使得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知识。
(3)促进信息传递和知识共享:通过交流和互动,教师可以更快速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困难,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辅导。
同时学生之间也可以相互交流,共享知识和经验,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共同进步。
二、教学实施策略2.1 创设积极的课堂氛围在实施“交流-互动”教学模式时,教师首先要创设积极的课堂氛围,营造一个学生愿意交流和互动的环境。
可以通过音乐、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课堂氛围的活跃度。
2.2 设置具体的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应该明确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内容和方式,让学生清楚地知道课堂教学的具体目标,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课堂内容。
2.3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师要多方面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如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安排小组活动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英语课堂“交流—互动”教学模式研究
初中英语课堂“交流—互动”教学模式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初中英语是学生学习的必修课程之一,其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和语言能力的提高。
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有效的交流和互动。
针对这一问题,研究者们开始关注并探讨初中英语课堂中“交流—互动”教学模式的应用与实践。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倡导采用基于交流与互动的教学模式,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这种教学模式强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积极互动,不仅有利于学生语言实践能力的培养,也可以提高学生情感投入和学习积极性。
通过对初中英语课堂“交流—互动”教学模式的研究,不仅可以探讨如何更好地促进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和表达能力,还可以为教师提供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研究初中英语课堂“交流—互动”教学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2 研究意义初中英语课堂“交流—互动”教学模式是当前教育教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交流和互动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关键。
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交流和互动来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包括听说读写等方面。
通过与同学和老师的互动,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促进语言的运用和实践。
交流和互动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在互动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接触到新的知识和信息,还可以通过讨论和交流,激发自己的思维,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通过与他人的交流互动,学生可以开拓视野,拓展思维,提高综合素质。
交流和互动还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教师可以通过互动的方式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
学生也可以通过与教师的互动,得到更好的帮助和指导,提高学习效果。
研究初中英语课堂“交流—互动”教学模式的意义在于促进学生的语言学习和思维发展,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初中英语课堂“交流-互动”教学模式研究
初中英语课堂“交流-互动”教学模式研究一、“交流-互动”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1. 交流教学理论交流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Wilkins (1976) 提出了交际语言能力的观点,即语言的最终目的是交际。
在英语课堂上,教师需要借助各种方式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使学生的交际能力得到提升。
2. 互动教学理论互动是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和合作的一种形式。
Vygotsky (1978) 提出了“社会文化成长理论”,指出在学习中,他人和环境对个体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英语课堂上,教师需要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1. 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来促进学生的交流和互动,例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游戏等,这些教学手段都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知识,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2. 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在课堂上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创设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教师可以通过奖励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多表达自己的看法,多与同学互动,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更好地学习英语。
3. 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英语学习软件等形式,向学生呈现丰富的学习资源,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更多的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
1.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交流-互动”教学模式的实施,学生在课堂上更加积极主动,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能够通过讨论、交流来获取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2. 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通过“交流-互动”教学模式的实施,学生能够更好地与同学进行交流沟通,积极表达自己的看法,从而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增强。
1. 学生交际能力参差不齐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交际能力不同,导致在课堂上有些学生很少表达自己的看法,甚至不敢与同学进行交流。
对策:教师在课堂上需要引导学生,鼓励学生多表达自己的看法,同时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更多地进行语言交流,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初中英语课堂“交流—互动”教学模式探究
初中英语课堂“交流—互动”教学模式探究随着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教学模式也在不断更新。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采用“交流—互动”教学模式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这种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本文就初中英语课堂“交流—互动”教学模式进行探究,探讨其优势和应用方法。
一、交流—互动教学模式的优势1.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只是老师讲,学生听,学生的参与度不高,学习兴趣也比较低。
而采用“交流—互动”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变成学习的主体,通过与老师和同学的交流和互动,学生更有动力去学习和探究知识,从而激发学习热情。
2. 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交流—互动”教学模式中,学生需要和同学进行交流,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学生还需要倾听他人的观点,培养了学生的倾听能力。
在和同学合作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还需要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1. 小组讨论在“交流—互动”教学模式中,小组讨论是一个非常常见的教学方法。
老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讨论一个话题或问题,然后由每个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这种方法能够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和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2. 分角色表演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分角色表演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
老师可以设计一些情景对话或剧本,让学生分角色表演。
通过表演,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言知识,还能够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3. 游戏化教学游戏化教学是“交流—互动”教学模式中的一种重要应用方法。
老师可以设计一些趣味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知识,通过游戏的竞争和合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4. 互动问答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经常进行互动问答,提问学生,鼓励学生回答问题。
通过互动问答,老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初中英语课堂“交流—互动”教学模式研究
初中英语课堂“交流—互动”教学模式研究交流与互动是英语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关键。
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内容的传递和学生的接受,而新的教学模式则注重学生的参与和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本文旨在探讨一种初中英语课堂“交流—互动”教学模式,以期提高学生的学习、交流和表达能力。
一、教学目标传统的英语教学主要关注语言知识的传递,而新的教学模式则注重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交际。
因此,本教学模式的主要目标是:1.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2.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课堂参与度。
3.培养学生分析、总结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前准备在开始课堂“交流—互动”教学时,教师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以确保课堂的顺利进行。
具体如下:1.准备教学材料:教师需要准备与课程相关的课件、教学视频、图片等。
2.设计教学活动:教师需要事先设计好学生需要进行的活动,确保活动涵盖听、说、读、写等方面,且充满趣味性。
3.分组安排: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以便在活动过程中更好地互动。
三、教学内容在实施“交流—互动”教学模式时,教师应该将教学内容设计得充满趣味性和实用性。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教学内容:1.口语训练:教师可以借助教学视频或实物图片进行口语训练,让学生模仿英语口音和发音,提高其口语表达能力。
2.听力训练:教师可以放置一段听力材料,让学生倾听其中的英语语音,然后进行听力测试,检验学生听力水平和能力。
3.阅读训练: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英语读物阅读和解读,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4.写作训练:教师可以让学生参加英语写作竞赛,对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进行评估和锻炼。
五、教学方法1.人际互动: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互动和交流,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看法和经验,以促进合作学习和交流。
2.角色扮演: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英语角色扮演,让学生在场景模拟中进行英语对话,加强其口语交际能力。
3.游戏化教学:教师可以通过英语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加课堂互动和氛围。
初中英语课堂“交流—互动”教学模式探究
初中英语课堂“交流—互动”教学模式探究一、引言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教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课堂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变化。
在英语教学中,传统的一味灌输式教学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尝试“交流—互动”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强调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让学生在参与中获得知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学习兴趣的培养。
本文将就初中英语课堂“交流—互动”教学模式进行探究,分析其重要性和实施方法,并对其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进行讨论。
1. 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是被动接受知识的,缺乏真实语言环境的锻炼。
而“交流—互动”教学模式则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
通过课堂中的对话、讨论、问答等方式,学生不仅能够更多地使用英语,还能够在模拟真实情景中进行语言实践,提高语言交际能力。
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交流—互动”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能够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更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多种形式的交流互动,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知识,增加学习动力,培养学习兴趣。
3. 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交流—互动”教学模式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在课堂上,学生需要通过讨论、分析、提问等方式,来充分展现自己的思维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更加积极地思考,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创新精神。
1. 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教师在课堂中首先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师要有亲和力,和学生之间保持良好的关系,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2. 创设多种互动形式教师在课堂中创设多种互动形式,如对话、问答、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让学生在不同的形式中进行交流。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不仅能够增强对知识的理解,还能够提高英语口语能力。
初中英语课堂“交流—互动”教学模式研究
初中英语课堂“交流—互动”教学模式研究在初中英语课堂上,采用“交流—互动”教学模式能够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提高英语交流能力。
下面将从三个方面介绍该教学模式的具体内容、实施方法及教学效果。
该教学模式的具体内容包括师生互动、组间合作和学生自主探究。
师生互动可以通过提问、讲解以及互动游戏等形式,引导学生思考、思考和表达。
组间合作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合作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学生自主探究则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自己探索、发现问题的答案。
实施该教学模式的方法包括探究学习、角色扮演、小组合作等多种方式。
探究学习可以通过设立问题、提供材料等方式,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的答案。
角色扮演可以让学生在扮演不同角色的情境中,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小组合作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协作,共同完成任务,增强他们的合作意识。
采用“交流-互动”教学模式的效果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通过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他们对英语学习更加感兴趣,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
二是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
通过师生的互动和小组合作,学生得到了更多的英语交流机会,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是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问题的答案,提高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初中英语课堂采用“交流-互动”教学模式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参与课堂,提高他们的英语交流能力。
教师可以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中主动思考、积极表达,并通过合作互动来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和学习能力。
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初中英语课堂“交流—互动”教学模式探究
初中英语课堂“交流—互动”教学模式探究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认为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是完善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步,因此以“交流—互动”模式作为课堂教学的有力手段,已在学校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从理论分析及实证研究之路,来深入探讨中学英语课堂以“交流—互动”模式实施教学策略的探究。
一、“交流—互动”模式的理论分析:“交流—互动”模式的理论框架,来源于语言交际理论、协作学习理论,及语言文化理论(Flood,2002)。
通过交流—互动模式实施教学,不仅帮助学生达到客观教材的知识点,而且对学生在运用语言、掌握语言知识、形成语言习得等方面有着深远的影响。
先立一个模型的研究,将交流—互动模式的三个空型有机整合起来:首先,当运用交流—互动模式实施课堂教学时,教师通过丰富的活动,调查当前的学习情况,把握学生的学习存在的主要问题,探寻对应的学习方法;其次,通过双方的互动,适当安排英语口语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尝试自己用英语表达;最后,根据学生实际表达的情况,教师以“指正”帮助学生改正自身模仿性低下或表达困难的发音或语法地方。
二、“交流—互动”模式实施教学中存在的难题及其对策:“交流—互动”模式实施教学时,存在不少困难及挑战,如教师与学生英语水平差异,集体交流限制,上课时间难以安排,学生不积极参与等。
针对这些问题,教师有必要采取一定的对策,如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互动交流,用小组方式积极参与,教师尽量用简单的英语、具体的问题和生动的形式栩栩如生的讲述,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并能动手实践,以及多加以激励学生英语口语表达。
最后,“交流—互动”模式在中学英语课堂中实施教学应被正确理解和实施,由此达到培养同学运用英语交流的能力、增进对语言的理解及运用的基本目的,由此为学校完善学生的英语学习向嘻嘻考试及日常生活打好基础。
初中英语课堂“交流-互动”教学模式研究
初中英语课堂“交流-互动”教学模式研究初中英语课堂是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学习语言交流的重要途径。
传统的教学方法更注重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听讲,而忽略了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他们的语言交流能力,使用“交流-互动”教学模式成为了一种发展趋势。
“交流-互动”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供更多的互动机会,使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进行深入的交流。
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综合能力。
教师应当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英语的乐趣。
在这个环境中,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发言,避免批评和指责,鼓励学生展示他们的想法和观点。
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游戏等,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和交流。
教师要运用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工具。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使用多媒体教学,展示一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音频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任务和项目,要求学生进行调查、观察、实验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和实践英语语言的运用。
教师要合理安排课堂时间,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进行交流和互动。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组活动、对话练习、角色扮演等,让学生在小组中合作交流,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讨论和问答环节,让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问题,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师要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鼓励他们的努力和进步。
教师可以通过点名、小测验、作业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他们积极的反馈和鼓励,激励他们更好地学习英语。
“交流-互动”教学模式是一种能够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教学方法。
通过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工具,合理安排课堂时间,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初中英语课堂“交流-互动”教学模式研究
初中英语课堂“交流-互动”教学模式研究
交流-互动教学模式是现代教学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
主体性和积极参与,通过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来促进学习。
初中英语课堂中
采用交流-互动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
习意识和合作精神。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一些交流-互动的教学方法,比如说问答、小组讨论、
角色扮演等,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教师可以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展开思考,并鼓
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
教师还可以利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们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角色扮演是一个很好的交流-互动教学方法,可以让学
生们充分参与提高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教师还可以利用一些教具和技术手段,提高交流-互动教学的效果。
比如说利用投影
仪播放一些与学习内容相关的视频,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更加关注和参与到课堂中来。
教师还可以使用电子白板等互动教学工具,让学生们尝试操作和解答问题,提高学生们的
学习兴趣和动力。
在运用交流-互动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要注重课堂氛围的
营造,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敢于发言、愿意交流。
要尊重学生的个性
差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学生敢于提问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师要注
重及时的反馈和评价,帮助学生发现和改正错误,激励学生继续学下去。
初中英语课堂“交流—互动”教学模式探究
初中英语课堂“交流—互动”教学模式探究一、引言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教学理论的不断完善,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地变革和探索。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作为学生语言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需要不断地调整教学模式,以适应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目标。
在教学模式的探索中,“交流—互动”教学模式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本文将探讨初中英语课堂“交流—互动”教学模式的重要性和实践方法。
二、“交流—互动”教学模式的重要性1. 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在英语学习中,语言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
而“交流—互动”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听力理解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
通过模拟真实语境的对话、讨论和互动,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英语知识,从而提升自己的语言能力。
2. 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往往是被动接受知识的。
而“交流—互动”教学模式则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
通过与老师和同学的交流互动,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3. 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交流—互动”教学模式注重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思维碰撞,能够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在课堂中,学生可以通过交流表达自己的观点,接受他人的意见,从而拓宽自己的思维视野,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4.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三、实践方法1. 创设真实语境在“交流—互动”教学模式中,老师需要创设出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实际情景中进行交流。
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英语的魅力,从而更好地掌握语言知识。
2. 注重互动设计在课堂设计中,老师需要注重互动环节的设置。
可以设计小组讨论、对话练习、情景模拟等形式,让学生进行积极的互动。
通过小组合作和角色扮演,学生能够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实际口语表达能力。
3. 多样化教学手段在“交流—互动”教学模式中,老师需要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游戏互动、实践演练等形式,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初中英语课堂“交流-互动”教学模式研究
初中英语课堂“交流-互动”教学模式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地进行探索和改进。
在英语教学领域,交流-互动教学模式被认为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它注重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本文将就初中英语课堂“交流-互动”教学模式进行研究,探讨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和意义。
一、交流-互动教学模式的内涵交流-互动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它强调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交流和讨论来学习知识,培养语言交际能力。
这种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单向传授知识的教学方式,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在交流-互动教学模式中,教师不再是课堂的唯一主导者,而是更多地扮演引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通过设置情景、引发话题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和合作。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可以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游戏竞赛等各种形式展开交流和互动,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交流-互动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体验和实践,强调学生在交流互动中的角色转换和思维碰撞,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是知识的接受者,也是知识的探索者,他们可以通过交流和合作来解决问题,培养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创设情景引发话题在交流-互动教学模式中,创设情景可以有效地引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更容易投入到学习中。
教师可以通过音频、视频、图片等多种形式来引发话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开展交流和讨论。
在教学“购物”这一话题时,可以通过展示购物场景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在想象中体验购物的情景,从而引发他们的兴趣,启动交流和互动。
2.组织小组讨论小组讨论是交流-互动教学模式中一种常见的教学形式,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特定的话题展开讨论,通过交流和碰撞思想,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起到引导和监督的作用,及时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确保讨论的质量和效果。
初中英语课堂“交流—互动”教学模式研究
初中英语课堂“交流—互动”教学模式研究一、绪论1. 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交流—互动”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强调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教师可以通过设置各种语言交际环节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
2. 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在“交流—互动”教学模式下,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起到的是引导和促进的作用。
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思想,表达自己的观点,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3. 创设真实情境“交流—互动”教学模式着重创设真实情境,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真正地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并将所学的英语知识真正运用到实践中。
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游戏等方式,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感受到英语的乐趣。
1. 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交流—互动”教学模式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的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1. 学生对“交流—互动”教学模式的接受度不够高对策:教师可以通过设计精彩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对“交流—互动”教学模式的接受度。
教师可以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2. 教师在“交流—互动”教学模式下的角色转变困难对策:教师可以通过自身的学习和不断的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积极转变教学角色,从“灌输者”转变成“引导者”,从“主讲者”转变成“促进者”。
教师可以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适时地设置各种语言交际环节,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思想,表达自己的观点,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2. 鼓励学生多用英语进行交际教师可以通过设置各种情境,鼓励学生多用英语进行交际,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
4. 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可以通过定期的测试和考核,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跟踪和调整,确保学生在“交流—互动”教学模式下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交流一互动”教学模式探索
“交流一互动”教学模式探索面对改革开放所带来的深刻变化和新的国际国内形势,我国的高校德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机遇。
作为大学德育的主渠道之一———“思想道德修养”课,采取怎样的教学模式才能提高它的实效性,成为亟待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对“交流—互动”教学模式在“思想道德修养”课中的运用和效果进行探讨,以推动该课教学的不断改进和创新。
一、实施“交流—互动”教学模式提出的意义所谓“交流—互动”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要有交流、交往,并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各种活动达到互动、互助、互促,使学生在参与中提高认识,升华思想。
这种模式较之传统的德育教学模式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1)双边性。
“交流—互动”教学模式强调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交互作用,视教学过程为在教育者指导下学生自主发展的双边性活动,追求教育者与学生的优化合作。
(2)激励性。
强调教学从学生的需要和作用出发,注重激发学生的修身动机和参加教学活动的内在积极性,使其在参与活动中自觉接受教育。
(3)发展性。
以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高和品德发展为教学目标,注重教学方法的改进和不断创新,使学生乐于接受道德教育,并在“交流—互动”过程中提高其道德认知能力、判断选择能力和内化能力,从而达到道德发展水平的更高阶段。
由此可见,该教学模式体现了现代教育中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教学理念,因此它的提出与实施,将有助于改变长期存在的教学过程“一言堂”的灌输式德育,对于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课的实效性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首先,打破了传统的单向灌输模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参与。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德育课的教学模式主要是老师教学生学的单向灌输模式,学生被当作教育对象而扮演着客体角色,其主体性作用无从发挥,从而形成了“你讲我听、你打我通”但“知行不一、我行我素”的尴尬局面,极大地影响了教育效果。
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对传统的德育教学模式进行突破,将教学过程变为“主体—主体”之间的交流与互动的过程,即采用“交流—互动”模式,使大学生充分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发挥其在道德教育中的主体作用。
“交流—互动”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知识文库 第5期21“交流—互动”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刘皓月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把教学本质定为交往,是对教学过程的又一历史的界定。
它不仅在理论上超越了历史上的“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现实中的“学生特殊客体论”和“教师主导主体论”,而且在实践上也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交往论强调师生间、学生间动态的信息交流,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
这是产生教学共振,实现教学相长的真谛。
一、运用“交流——互动”教学模式,进行英语课堂教学“交流——互动”教学的基本模式结构为:教师启导——学生自学——小组讨论——组际交流——练习评定。
1.教师启导:“交流——互动”的前提“交流——互动”教学中,学生的动是以教师的启导为基础的。
教师在讲授新课前,对学生作适当的引导,用口头或书面形式提纲挈领地指出学习新课的目标,包括任知目标、情感目标、能力目标;在讲授较难理解的课文前,先向学生介绍有关背景知识并提出教学要求,扫清学习新知识的障碍,为学生的理解打下良好的基础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
2.学生自学:“交流——互动”的基础在互动式课堂教学中,学生个体是作为一个发现者(discoverer)、研究者(researcher)、探索者(explorer)去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
在讲授新课伊始,教师要根据任务型教学原则及学生心理、生理上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阶梯式”教学目标。
然后向学生提出该课的学习目标,明确自学的方法和学习的任务后,由学生个人自学,让其自己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探寻知识,为小组讨论做好准备。
学生自学可采用阅读思考、自我质疑、自查自练、自我归纳等方式进行。
3.小组讨论:“交流——互动” 的主体在学生自学、初步感知的基础上开始小组讨论。
小组一般以4人(优等生1人,中等生2人,待进生1人)为宜,由前后两排程度各异的学生组成,每组要选一名英语成绩好、性格开朗、有一定活动能力和组织能力的学生任组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流一互动”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摘要] 要根除传统教学的弊端,必须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实施“交流—互动”课堂教学模式。
学生自学是“交流—互动”教学的基础;小组讨论是“交流—互动”的主战场;组际交流是“交流—互动”的关键;练习是对“交流—互动”的评价和检测;“交流——互动”教学的原则;“交流—互动”教学的时间保证。
[关键词] 学生自学;小组讨论;组际交流;练习
会学习、会创新成为时代对一个人的要求。
要让学生会做人、会求知、会生存、会合作,必须更新教育理念、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我们应当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主动探究知识;应当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探究的激动、合作的愉悦、创造的兴奋、成功的快乐。
在增加知识的同时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这就需要我们的师生建立一种交流、互动的关系,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交流互动让语文更精彩。
什么是交流与互动?我们需要怎样的交流与互动?交流互动式课堂教学应当突出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而不再是教师的“讲”和学生的“听”;学生的学习过程应该是主动的、积极的、生动活泼的。
那么如何实施这种教学模式呢?
一、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是“交流—互动”
教学的前提
民主、平等是互动的第一法则。
如果要让学生真正做到脱离束缚,主动参与,乐于交流,那么教师首先要放下架子,走进学生,成为学生交流互动的促进者、协作者、引导者。
教师应努力创设一种和谐、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感到教师是自己的良师益友,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愉快交流,密切合作。
实践证明,只有在和谐宽松的氛围中,学生才处于交流互动的积极状态,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重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是“交流—互动”教学的重要保证
情感是人对现实世界各种事物的不同态度和不同体验,是影响学习者行为和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
因为我们的教学不仅是教与学的关系,同时也是师生双方思想和感情的交流过程,师生关系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学生的情感和意志,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活动。
因此,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以及由此产生的心理氛围是促进师生交流互动的必要条件。
“亲其师,信其道”,教师把对学生的爱化为一个温柔的眼神、一个会心的微笑、一句温暖的话语、一个体贴的动作,都会使学生感到教师的关注、赏识,心理上会产生一种说不出的愉悦与满足。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开展教学。
教师应当积极鼓励学生、大胆参与课堂教学,学生在参与过程中难免会出错,如果教师处理不当,会伤害学生自尊,打击学生积极性。
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积极参与,不怕出错;即使错了,也不取笑不批评,而是以期待的眼神、宽容的态度、委婉
的语言加以鼓励。
这样,既宽容了学生错误,又激励他继续参与,以便改正。
对学生宽容,对学生激励,学生才会有胆量参与交流互动活动。
三、保持关注特殊学生,是“交流—互动”教学的必要条件
在目前的条件下,不可能小班教学,班级的人数比较多,教师一般只关注那些学习成绩较好,思想活跃,性格外向的学生,而对那些不善言谈,性格内向,学习比较落后的学生关注较少。
这个问题严重影响我们课堂教学中的交流互动效果。
因此,我们应该对性格内向,不善表达,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付出更多的关爱和鼓励,多给他们帮助,多给他们鼓励。
课堂上多给他们开口的机会,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对个别基础差的学生,可以适当降低要求,让他们从最简单的语句说起,由易到难。
在问题探讨、阅读理解上,只要他们答案接近,都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使他们感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产生“交流—互动”的动力。
四、学生自学是“交流—互动”教学的基础
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新课标的重要体现。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就意味着:老师不仅要教学生学,更重要的是教学生怎么去学。
自学能力,可以说是学生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
古人说得好:“善学者教师安逸而功倍,不善学者教师辛苦而功半。
”学生有了自学能力,他们就可以自主学习,独立思考;
学生有了自学能力,即使在身边没有老师的情况下仍然可以自己学习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技能。
在授课伊始,教师要根据学生心理、生理上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学生容易达到的“阶梯式”的教学目标,然后向学生提出本课的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明确自学的方法和要求。
由学生个人自学,让其自己去研究问题、发现问题,为小组讨论做好准备。
如在教学《端午的鸭蛋》这篇课文时,可以让学生先去自学,熟悉课文内容,教师布置一些预习题目,比如生字生词、作者简介、写作背景、端午的由来,通过这些问题的设置,让学生自己去学,为下面“交流—互动”打下基础。
五、小组讨论是“交流—互动”的主战场
在语文课堂上,小组汇报自学情况,一般控制在15分钟左右。
组内成员采用轮流发言、轮流提问的形式,不断掌握知识,深化学习内容。
小组长把各组员在自学中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汇总起来让大家一起思考、讨论,最后各小组长把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集中起来,以便在组际交流时能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通过巡视和有效参与,积极参加学生的讨论。
有一部分学生回答问题时不够完整,这时,教师不能包办,也不能讲解过多,要相信学生,让他们自己去钻,自己去寻找答案。
组内同学相互学习,团结协作,在互助交流中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教师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依据。
这种教学形式充分利用了学生
互惠合作、争取第一的心理,集体主义观念被强化。
在民主宽松的气氛中,学生的主体性达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在愉快的交流与合作中得到了自我肯定;学生既能认识自我,又能了解别人,并能取长补短。
在小组交流中,人人都能作“一字之师”,“小先生”的表现欲得到了满足。
组内学生互助互学、你追我赶,掉队的人少了,教学质量大大提高,学生完整独立的人格也得到培养。
在《端午的鸭蛋》这篇文章中,教师可以设置以下几个题目让学生谈论:
1.根据文章内容,将文章分成三部分,并给每部分拟一个小标题。
2.作者的家乡端午有哪些风俗习惯?文中为什么要花很多篇幅写端午风俗?
3.作者写端午的鸭蛋着重写鸭蛋络子、吃鸭蛋、玩蛋壳,为什么写这些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这几个问题的讨论,组内同学相互学习,团结协作,既学习掌握了课文内容,又在愉快的交流与合作中得到了自我肯定,基础差的同学在交流互动中得到了提高,成绩好的同学表现欲得到了满足,又促使他更勤奋,在未来的学习中能有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