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误读的“民主”——《民主四讲》读书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被误读的“民主”——《民主四讲》读书报告

摘要:本文通过对《民主四讲》一书的仔细研读,结合中国现状问题,提出了“民主”这一概念在当今中国被普遍误读的基本观点。通过对全书的归纳总结,意图理清这一误解背后的主导机制。最后,提出了一些关于中国民主实施的观点和建议。

关键词:民主;民主制度;平民暴政;选举;宪政;代议制度;路径依赖

“民主”,即英语的“democracy”,来源于希腊语,意味“统治归于人民”。有趣的是,古汉语同样有“民主”一词,含义却相差甚远——民主即是“诸民的主人”,言下之意乃是“君主”,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然而,不知从何时开始,“诸民的主人”却演变成为了“人民当家作主”,又理所当然的衍生出“人民统治”。于是,“民主”至少在字面上就被所有的中国人误读了。

当然,如果仅仅是字面上的误读倒也无妨,因为汉语的以讹传讹早已成为了一种堂而皇之的造词方式。问题是,“民主”在其真实含义上同样被国人误读。事实上,我们口中的“民主”往往指的是一种单纯的政治制度,特别指代那种现代西方所通行的,所谓的“民主制度”。于是,“民主”又成为了一种评判标准:凡是符合西方范式的制度构架,即被理解为民主;而不符合这一构架的,即使脱离意识形态的有色眼镜,也往往会被国人解读为“不民主”或是“不健全的民主”。

《民主四讲》一书,就其核心内容来说,正是在告诉我们何谓“民主”。在作者王绍光先生的眼中,“民主”的内涵是广义的,更是发展的。从古希腊的“民主”实践,到中世纪“民主”被扣上“平民暴政”的帽子,再到产业革命开始,“民主”逐渐被视为人权和正义的化身——可以说,“民主”的含义包含了极强的时代属性。

最早的民主形式,即古希腊的民主制度,其核心在于强调避免任何形式的权力垄断,以及民众的广泛参与。因此,这一“民主”会采取抽签的方式选举官员,又会以强制手段保证所有公民履行其民主的义务。然而荒唐的是,这一堪称完美的“民主”却难逃所谓“暴民政治”的桎梏:拥有着极高身份的人会因“放逐投票”而被驱逐出境,思想家会因其出言不逊而被投票执行死刑;更有甚者,利用煽动民意达到自己险恶的目的。当古希腊所谓的“民主”沦为了民意狂欢的工具之后,它的灭亡似乎也就近在咫尺了。

古希腊民主制度的灭亡,导致社会的精英阶层开始思考其背后深层次的原因。他们认为,一般大众的无知和愚昧往往被人利用,从而成为集体的暴君,为多数人的利益而去剥夺少数人的利益。这一观点确有其内在的合理性。举个简单的例子,臭名昭著的希特勒,早年正是利用其煽动性的演讲,撩拨民意。不能否认,有一部分有识之士看到了法西斯分子背后的野心并与其坚持斗争,但大多数民众确实在客观上成为了国家法西斯化的重要推手。最终,正如历史展示给我们的,德国人民为自己错误的选择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无独有偶,我国的文革正是另外一场“民主”的浩劫。在毛泽东的错误发动下,在少数人别有用心的煽动下,为了所谓无产阶级的“自由民主”,公众领域开始疯狂的干涉私人领域。这场庶民的狂欢打倒了一切所谓权威,也打倒了新中国苦心经营的社会伦理。完全性的人民决定一切,就代表无法决定任何一切。

导致这些悲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不受管控的多数权力是其主要的罪魁祸首。从柏拉图的观点看来,民主可能会演变为泛滥的自由,而使整个社会缺乏基本伦理与秩序,然后是派系斗争,衍生集权暴政。换句话说,不讲原则的民主是十分可怕的,因为它体现的是极端的个人主义的加和。事实上,大部分的启蒙运动思想家都认为必须实施有限度和控制的民主,即只有拥有基本民主素质的人才能正确的行使民主的权力。换言之,不受制约的民主就不可以被称作民主。

于是,就有人堂而皇之的认为,为了避免“多数人的暴政”,就应该限制民权,让国家为少数精英所统治。事实上,虽然党报一再宣称所谓“宪政”在中国并不适用,但很明显,中国目前就存在着“宪政”。当今的中国正有这样一个钱权阶级,将自己独立于人民化,将自身利益与民众对立。他们害怕一般民众以民主的名义剥夺其财富,便以类似宪政的方式限制民众的权力,甚至不惜调用其宣传工具,千方百计的为民主抹黑。这就与西方民主发展历程存在的普遍问题有了惊人的同质性。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同世界民主类似,中国的民主实践往往走入这样一个怪圈,简而言之,就是“一放就乱,一管就死”。而这一现象,似乎也成为了反民主运动,主张限制民权的一大借口。但从本书的观点看来,历史上,多数人的暴政少见,而少数人的暴政则极为多见多见。因此,尽管存在对民主实现方式的种种误读,中国逐步走向更高层次的民主,实行更加有效的民主制度,正是一条历史的必经之路。

那么,在民主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又存在着哪些误读?书中提到了所谓“代议”制度,通过人民选举的议会来代替人民行使民主,即所谓“议会民主”。利用一系列刻意的制度设计,议会民主往往将普通民众排除在议会之外,而全由有产阶级代言。其内在机制就是有产阶级对于普通民众直接参与政治的蔑视与恐惧,一种被歪曲的民主。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美国在众议院之外还要设置一个参议院——名义上是权力的制衡,实质上则是精英阶层对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中产阶级势力的权力压制。

然而,回到中国,纵使我们拥有一个号称最具广泛代表性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纵使我们的官方媒体对其盛赞有加,却也无法回避这样一个巨大的问题:人民是真正代表了自己还是被“代表”了?在深入调查了各代表实际身份后,有人发现,所谓“人民代表”其实大部分是各党政机关人员和各国营、私营企业高级管理人员。虽然,从某种角度来看,干部为百姓做主,领导代表群众,被“代表”显得合情合理。但问题是,在当前中国缺乏对官商阶级有效的权力制约的背景下,“人民代表”与人民存在着实际的利益割裂。两会期间一些代表匪夷所思的言论,甚至是荒唐透顶的提案,则正是这一现象的直接体现。所谓“代议”,所谓被误读的民主,其实也正是中国的民主制度的一大缺陷。

于是,又有许多“民主人士”提出,既然中国的民主制度存在这些问题,为什么还要摸石头过河,直接学习欧美的成功经验不就可以了吗?在他们看来,西方那一套选举制度,特别是直接选举最高领导人的制度,就是解决中国民主未来发展的关键。针对这一思潮,本书明确给予否定的评价:事实上,就算是在欧美这些老牌的民主国家,选举往往沦落为“选主”,成为一场民主的作秀。那些上台之前信誓旦旦的政治家们,上台后往往又无法兑现其全部政治承诺。这是因为,就其本质来说,民主不利于解决所有问题;甚至,恰恰相反的是,民主常常会导致各利益主体之间互不让步而相互掐架,让许多本应轻而易举解决的问题居然变成了烫手的山芋,而这是极具讽刺意味的。因此,要让中国全盘照搬“西式民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