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迈县各乡镇命名起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澄迈概况:澄迈县建制历史悠久,人文炽盛,至今已有2124年,既是琼岛文明古县之一,也是海南西汉时期三大历史名邑(即玳瑁、紫贝、苟中)之一,澄迈建县建于西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初时县治设在那舍都(今金江镇大美村东南面),名曰“苟中县”,隶属珠崖郡,到元帝(约公元前48—前33年)撤消珠崖郡遂废。隋朝大业三年(607年)海南重设郡建县,澄迈设县治于澄江坡(今老城墟),因澄江西南面有一条“澄江”,东南面有一座“迈山”,所以取其山水名之首字,定县名为“澄迈”。清代光绪壬辰年(公元1892年)县城迁往现在的金江镇,1950年4月,澄迈解放,1958年11月澄迈和临高合并,县名暂称金江县,1959年1月13日,又称澄迈县,1961年,与临高县分开,恢复澄迈县建制,澄迈县人民政府驻扎金江镇,1986年澄迈县辖12个镇,5个乡,2007年澄迈县辖11个镇,177个村(居)委会,867个自然村,境内有3个国营农场、2个省直属农林场和1个省级开发区(老城经济开发区)、1个国家级综合保税区(海口综合保税区)以及1个省级两岸合作基地(琼台全面战略合作基地)是名副其实的世界长寿之乡、世界富硒福地、中国绿色名县!
澄迈县“世界长寿之乡”名不虚传!
说起百岁老人,必须要提到海南澄迈,2011月22日,由国际人口老龄化长寿化专家委员会主办,东北亚经济论坛、中国社会经济系统分析研究会、中国亚太研究会、联合国老龄所、国际健康长寿会、世界健康长寿养生管理运行委员会协办,中国海南澄迈县荣获“世界长寿之乡”,授牌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海南澄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被授予了“世界长寿之乡”称号。由此,澄迈成为中国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将区域长寿指数测算与自然环境、社会人文状况现场调查、定量分析相结合,经国际人口老龄化长寿化专家委员会确认的“世界长寿之乡”。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截至2013年5月,全县80岁以上夫妻双全达到了896对,百岁以上老人215人,年龄最大的达到113周岁,百岁老人占总人口比例的38.39/10万,大大超出中国和联合国“长寿之乡”规定的“存活百岁老人占户籍人口比例达到7/10万和7.5/10万”的标准。
澄迈县各乡镇命名来源:
金江镇(Jīnjiāng Zhèn)澄迈县辖镇,在县境中部,县政府驻扎地,相传古时有几户铁匠居此,因而得名“打铁市”,清朝末期,澄迈县治从老城迁此,因发现流经此处的南渡江中沙土含金,因而得
名“金江”,建国初设金江区,1957年改金江镇沿袭至今,1958年成立金江公社,1986年建镇。
长安镇(ChángānZhèn)澄迈县辖镇,在县境中部,镇以驻地长安圩(Xū)为名1958年成立长安公社1986年建镇,2002年将长安镇并入金江镇,把长安镇改为长安社区,现今归金江镇管辖。
瑞溪镇(Ruì xī Zhèn)澄迈县辖镇,在县境中部偏东,驻地位于南渡江边,波浪拍岸泥土崩落,因而得名“崩溪”,后来改为“瑞
溪”沿袭至今,传说元代福建人来此开村,后建广河街逐渐成圩,雅称瑞溪圩(Xū),1958年成立瑞溪公社,1986年建镇。
永发镇(Yǒngfā Zhèn)澄迈县辖镇,在县境东部,驻地边原有永发村,1958年各地商户云集于此,形成永发圩(Xū),故得名“永发”沿袭至今,1962年成立永发公社,1986年建镇。
新吴镇(Xīnwǔ Zhèn)澄迈县辖镇,在县境东部,镇内有新吴圩(Xū),清光绪时定安县商户迁来渐成圩集,大多数居民姓吴,因而得名“新吴”,1958年成立新吴公社,驻新吴圩(Xū),1986年建新吴镇,人民镇政府驻扎永跃圩,2002年将新吴镇并入永发镇,把新吴镇改为永跃社区,现今归属永发镇管辖。
加乐镇(Jiā lè Zhèn)澄迈县辖镇,在县境南部,今天的加乐镇,以前是旧南黎一都、南黎二都、南黎正都之所在地,加乐墟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1403-1424年),南黎峒嘉岭西麓约1里的地方,因嘉岭的花岗岩石洁白如玉,故取名“嘉玉墟”,直至清朝康熙年间,当地人以宋人范仲淹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名言,把“嘉玉墟”更名为“加乐墟”,加乐墟,历史上有老墟和新墟之分,老墟是指嘉玉墟原来建立街行店铺经营交易的地方,新墟是指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南黎二都又在安常坡村西北(即园尾村旧址),兴建新市,当时新市旧市同时赶集体,1950年老市废,解放后,澄二区公所驻于加乐墟,1986建镇,年改为“加乐镇”沿袭至今。
白莲镇(BáiliánZhèn)澄迈县辖镇,在县境东北部,驻地东南1公里原有长发市,1924年后集市扩集临近“白莲村”,因而得名“白莲”,1958年成立白莲公社,1986年建镇,2002年将白莲镇并入老城镇,把白莲镇改为白莲社区,现今归属老城镇管辖。
老城镇(Lǎo chēng Zhèn)澄迈县辖镇,在县境东北部沿海,驻地老城圩(Xū)原为澄迈县人民政府驻扎地(县治),清光绪十八年(1892)把县治迁金江镇后,因而得名“老城”沿袭至今,建国初设老城乡,1958年 改公社,1983年改区,1986年建镇,2002年将老城镇、马村镇、白莲镇合并一起,设立老城镇,镇政府驻扎原老城镇,老城镇不仅是澄迈县工业重地,也是海南省五大开发区之一;老城经济开发区不但支撑着澄迈县半壁江山,而且是未来海南省经济发展新增亮点。
盈滨(Yíngbīncūn)在澄迈县城东北31公里,属老城镇管辖,古称牛录村,建国后以地处海滨,物产丰富,因而得名“盈滨”(盈宾半岛正在打造国家4A级旅游度假区)沿袭至今。
中兴镇(Zhōngxīng Zhèn)澄迈县辖镇,在县境西南部,驻地中兴圩(Xū),因而得名“中兴”,1958年成立中兴公社,1986年建镇。
马村镇(Mǎ cūn Zhèn) 澄迈县辖镇,在县境北部沿海,驻地宋代从附近园城岭迁居此,初称银题村,民国年间村民姓马的人口众多,因而得名“马村”沿袭至今,1973年成立马村渔业公社,1986年建马村镇。2002年将马村镇并入老城镇,把马村镇改为马村社区,现今归属老城镇管辖。
桥头镇(Qiáotóu Zhèn)澄迈县辖镇,在县境西北部沿海,驻地元代有位老妇名桥头婶开设店铺,以后逐渐形成集市,称桥头圩(Xū),因而得名“桥头”沿袭至今,1958年成立桥头公社,1986年建镇。
福山镇(Fúshān Zhèn)澄迈县辖镇,在县境西北部。驻扎地是清朝光绪年间而建,当时村庄林木茂密,称森山,后以“深山有福”因而得名“福山”,建国后形成福山圩(Xū),1958年成立福山公社,1986年建镇。
太平乡(Tàipīng Xiāng)澄迈县辖乡,在县境中部,附近山坡原有圩集名新市,1950年圩迁今址,命名太平圩(Xū),1958年成立太平公社,1986年设乡,2002将太平乡并入金江镇,现今归金江管辖。山口乡(ShānkǒuXiāng)澄迈管辖乡,在县境西部,人民政府驻扎地位于山边,建国前王宏章等商户经营小生意,时称山口铺仔,建国后形成圩集称山口,因而得名“山口”沿袭至今,1958年成立山口公社,1986年设乡,2002年将山口乡并入金江镇,现今归属金江镇管辖。文儒乡(Wénru Xiāng)澄迈县辖乡,在县境南部,驻地文儒圩(Xū);文儒镇是海南省著名的革命老区,为了纪念红军琼崖独立师师长王文儒烈士而命名“文儒”沿袭至今,建国初期设文儒乡,1960年成立文儒公社,1986年设乡,2002年将文儒乡与石浮乡合并,设立文儒镇,镇政府驻扎原文儒乡。
石浮乡(Shífú Xiāng)澄迈县辖乡,在县境东南部,驻地石浮圩有一个池塘,池塘中有一大石露出水面,当地人民百姓称为石浮,由此得名“石浮”沿袭至今,1958年成立石浮公社,1986年设乡,2002年将文儒乡与石浮乡合并,现今归属文儒镇管辖。
美亭乡(Měitíng Xiāng)澄迈县辖乡,在县境中部偏北,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