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对待孩子说谎

如何正确对待孩子说谎
如何正确对待孩子说谎

育儿专家张婍:如何正确对待孩子说谎

[中国早教网主持人]掌握孕婴知识,宝宝健康成长!各位网友下午好,欢迎收看由飞鹤乳业和中国早教网联合举办的飞鹤孕婴专家在线妈妈课堂,我是主持人琪瑶,接下来介绍一下今天做客到演播室的嘉宾是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应用心理学博士张婍老师,张老师您好!

[育儿专家张婍]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大家好。

[中国早教网主持人]张老师现任职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主要从事心理咨询和治疗、社会心理学、网络心理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孩子说谎常常令父母感到头痛,每位家长都希望把自已的孩子教肓成诚实正直的孩子,可是现实生活中,孩子们好像都喜欢说谎,有的甚至成了一种习惯,这让家长们极为焦急和困惑。今天咱们谈的主题就是:如何正确对待孩子说谎。各位网友可以通过网络留言的方式参与我们的节目,与张老师进行咨询与交流,首先请张老师给我们介绍一下,孩子会说哪些谎。

[育儿专家张婍]对于孩子说谎的现象,家长一般来说都比较的紧张,也比较担心,那么家长往往会觉得,孩子如果经常说谎,会不会对他的品质造成影响,长大以后他会不会就养成了说谎的这样的习惯。其实学龄之前的儿童,我们说甚至是五岁之前的孩子,我们往往不用对说谎这个问题过于担心,那么在这个行为的背后,其实家长更关注的是孩子为什么说谎,说谎的有哪些!学龄前的儿童,主要是三岁到五岁之间的孩子他们说谎有哪几种类型,我们可以把孩子说谎的类型说成四类。第一类叫想象性的谎言,这个谎言往往出自孩子对某种东西的强烈的渴望和幻想,表达和孩子的一种向往或者是希望。因为孩子年龄比较小,他们很难区分现实跟幻想之间的区别,他们想获得某样东西的时候,他们就会通过幻想来获得,这种现象是幼儿发育过程中非常正常的一种必然的现象。绝不是孩子变坏了,变不诚实了,其实这种我们虽然把它称之为谎言,但因为孩子很难区分想象和现实的差异这个年龄阶段,所以我们不要轻易把这种现象称为说谎。第二种谎言叫做胡诌性谎言,这种谎言跟第一种谎言是有区别的,这个是指孩子有意编造这样的谎言,这种谎言是孩子为了达到某些目的,或者说他喜欢做某件事情,非常渴望得到又担心得不到的时候他会出现这种谎言。比如说孩子把幼儿园的玩具拿回家,他说是老师让拿的或者同学送的,有可能孩子想获得家长的表扬和赞扬,想获得家长的重视,或者满足自己小小虚荣心,也会说这种谎言。比如说有个小朋友在幼儿园的时候,老师通过在墙上贴小红花的时候奖励同学,他有一次大扫除的时候,他发现有一个小红花掉在地上,他就捡起来贴在自己的表扬拦上,他想达到一种什么目的,他希望能够得到老师的表扬,通过说谎或者作假的方式,他内心表现出来的是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重视和大家的称赞,这种谎言,其实家长更应该关注的是背后他到底想要获得什么,而不应该一开始对这种谎言进行错误的指责。第三种谎言我们叫辩解性的谎言,或者防卫性的谎言,这种是孩子为了逃避家长对他的责罚撒谎,孩子做错了事情,家长就会有强烈的反应。第一个反映就是对孩子进行批评打骂,孩子为了避免就会通过说谎的方式逃避责罚,孩子做错事的时候,家长一定要先控制自己的清楚,问清楚发生什么事再进行教育,只有让孩子知道做错了事情,只要承认错误,下次不再犯,家长就不要过于的追究,或者把这种情绪的东西发泄到孩子身上。最后一种谎言叫逃避性谎言,很多家长发现孩子都会说这样的谎,孩子不想上幼儿园,孩子就会骗家长说肚子疼或者发烧了,这种谎言是孩子想逃脱家长的责罚,学龄前的儿童家长会让他学一些画画,孩子觉得压力太大,他可能会通过撒谎的方式来逃避他不愿意做的事情。这种两全其美的方式,其实往往在年龄稍大一点的儿童比较容易出现,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也学会了越来越多的机能发展他自己的谎言,这个是需要家长值得警惕的,我们先总结这四种撒谎谎言,家长认真区分了这四种谎言的类型,就能很好的对待了。

[中国早教网主持人]刚才张老师给我们介绍了孩子说谎的四种类型,使我们对孩子说谎的现象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和认识,那么张老师能进一步给我们讲讲孩子说谎的原因都有哪些吗?

[育儿专家张婍]刚才给大家介绍了孩子说谎的四种类型,其实这四种类型并不是绝对的,之所以分成四种类型,是为了帮助家长朋友能够更好的了解孩子,他说谎背后的这样的一个行为的动机。那么我们首先要强调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对于学龄前的孩子,家长不要过早的用道德的标准来评价孩子,因为在三岁以前的孩子来讲,他很难分清楚什么是真实的,什么是幻想的,而且三到四岁甚至三到五岁的孩子,他都很难形成一个比较复杂的道德原则,所以家长在这方面千万要记得不要过于苛求孩子。那么往往三到五岁的孩子他在学会说谎之后,他可能会尝到说谎的甜头,发现说谎可以逃避责罚,说谎让大家更加重视他,他在后来的行为中会越来越出现,甚至会出现更多的说谎的行为,那么家长对于这样的现象也不用过分的着急,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在进入学校,

接触到社会,他们会越来越多的了解到,说谎并不会给他们带来好处,反而让身边的老师朋友不再相信自己,自然而然这个说谎现象就会降低了,但是要值得警惕的就是说,孩子在七岁以前他说谎现象,他会慢慢的减少,如果七岁以后孩子还是频繁的说谎的话,家长就要引起警惕了,因为孩子说谎的时候,他内心会有比较高的焦虑的水平,七岁以后的孩子如果频繁说谎,可能就有一定的心理方面的问题或者是焦虑,需要家长给予一定的辅导,并且在必要的时候可以跟心理医生,心理咨询师可以聊一聊孩子频繁说谎的问题。那么在五岁之前的孩子,家长如果过分的责罚的话,反而会效果适得其反,让孩子在心理留下阴影,那么我们刚才已经分析了孩子说谎的几种类型,除了第一种类型之外,第一种其实很难称得上是说谎,因为孩子很难区分真实和虚假的差异了,第二、三、四种都是孩子某些渴望所造成的,那么通常孩子是为了逃避责罚,或者说不喜欢做的一些事情,或者说有时他单纯是为了好玩,想家长能不能被自己骗倒,在这个时候孩子欺骗他人,并不是为了达到欺骗他人的目的,往往他是为了达到自己的一些目的和想法。通常反映了家长在教养方式上面的一些缺失,和孩子内心的一些需求。有一位美国儿童心理学家他说过,如果你的孩子不小心把牛奶打翻了,如果这个时候你问孩子说,这个牛奶是你打翻了,就给孩子提供了一个撒谎的机会,孩子不想被责罚,他说不是他打翻的,如果家长换一种方式说,牛奶打翻了,咱们一起打扫吧,这样就会减少孩子说谎的机会。家长要让孩子知道说,他说谎的小把戏你内心知道的,只是你没有跟他计较,反而跟他一起去弥补他的过错,孩子在心理上的压力就不会那么大了。因为孩子的年龄太小,他在应付困难,或者焦虑,或者是外来的压力的时候,他没有很好的方法应对,这个时候他可能通过说谎的方式让内心达到一种比较安慰,或者比较平和的这样的一种状态,而且他为了家长表扬他,或者重视他,他会用一些吸引父母的这种手段来让父母注意到自己,甚至他会用一些敌意的方法让父母了解到他是一个坏孩子,通过这样的方式。那么我们会说,任何一个孩子他这种不被家长所认可的行为的背后,其实都有他内在的心理动机的,因此对于孩子说谎的情况,家长应该关注,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真正的想法,加强家长和孩子的沟通,这就是孩子在说谎他的内心需求方面的问题。

[中国早教网主持人]好的非常感谢张老师的精彩讲解,张老师我们看到目前有很多网友已经发了非常多的问题想要咨询您,我们一起来关注一下,第一位网友朋友问到张老师您好:孩子一般多大开始说谎?怎样从小培养孩子诚实的习惯?

[育儿专家张婍]这个问题问的非常好,一般来讲孩子在三四岁的时候,就会出现说谎的现象了,那么如何培养孩子诚实的习惯,接下来我们会提到关于家长怎么对待孩子说谎的问题,以及怎么样对孩子进行道德方面的教育,我们稍候会谈到。

[中国早教网主持人]谢谢张老师,这位网友说到,专家主持人好:我朋友家的孩子10岁了,就只有她们娘俩在家,弄坏了东西她妈妈说她,她还不承认,还顶嘴,是不是大人责怪的原因才说谎啊,怎样才能避免以后她犯更大的错误也要瞒着家人呢?谢谢专家解答。

[育儿专家张婍]其实这位网友提到了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就是孩子在做错事情的时候,我们家长应该怎么对待,怎么样让他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不是通过说谎的方式。我们刚才讲到孩子他在说谎的时候,有一种类型就是逃避性的谎言,或者叫做防卫性的谎言,这个谎言他就是为了逃避责罚,他发现自己说谎,家长反而不会去惩罚他,或者说他说了真话家长还是惩罚他,有一个例子,就是孩子打破了花瓶,他把这个事情真相跟妈妈说了,但是妈妈听了以后还是责罚他,在这样的例子下面,孩子他就会用说谎的方式应对这样的情景,所以我建议家长在孩子犯错的时候,只要孩子说了真话就要给予他一定的肯定和鼓励,并且分析他为什么做错这件事情,将来怎么样弥补,而不是用一个责罚的方法,尤其是孩子说了真话家长责罚他,这样孩子将来犯错,他就会用说谎的方式应对了。

[中国早教网主持人]谢谢张老师,这位网友说到,请问专家,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来培养孩子成为正直的好孩子,需要物质来鼓励吗?谢谢您的解答!

[育儿专家张婍]关于物质鼓励的问题,我们其实在孩子进入学校以后,他会有更多的非物质的形式,比如说老师的表扬,同学的认可,其实这些非物质的表扬形式对孩子他的鼓励是更大的,当然家长在孩子犯错之后,如果他能承认错误,给予他一些肯定,并且在他取得了一些小小成绩以后,给他一些奖励也是可以的,但是至于怎么样能够更好的引导孩子不说谎,怎么样更好的引导孩子在道德品质上的塑造,其实在学龄以后的儿童的话,

我们可以有针对性的对这个问题进行解答,那么我们今天首先要讨论的还是说在学龄前孩子说谎了怎么办,以及家长如何应对的问题,在后面我会谈到这个问题。

[中国早教网主持人]这位网友说到,专家主持人好,宝宝是男孩三岁半了,从会说话起就喜欢说反话,比如你说好,他就说不好,反正你说东他就说西,请问孩子这样的行为正常吗?如何改正呢?

[育儿专家张婍]这个孩子的行为,其实我们之前有一期关于孩子的反抗行为就提到了这一点,三岁半的孩子他处于一个反抗期,他之所以跟家长对着干,其实他是在尝试使用这个不字,或者尝试用相反的方式表达自己的需要,所以家长在这个问题上,希望能够给予更多的繁宽容,让孩子多多练习这个,孩子得到了锻炼之后,他这种现象就会减少,不用太担心。

[中国早教网主持人]这位网友说到,专家主持人好,孩子说谎很多原因是怕家长责备,我们应该用什么方式跟孩子沟通呢?物质的好不好呢?请专家提点建议.谢谢!

[育儿专家张婍]这个问题我刚才其实也答到了一点,就是说物质奖励虽然是可以作为一种方式,但是更重要的方式还是家长跟孩子更好的一种沟通,以及他将来在跟其他小朋友交往的过程中,得到他人的认可,得到大人的认可,所以我认为就是说物质它可以作为一种奖励方式,但不要作为最主要的奖励方式,家长应该注意跟孩子很好沟通,并且关注孩子内心的需要,鼓励孩子多多说出他内心的方法,这样的方式是比较好的一个亲子沟通的方式。

[中国早教网主持人]这位网友说到,专家、主持人好,我觉得大人也要做好不说谎的好榜样,对吗?

[育儿专家张婍]因为家长是孩子学习的第一所学校,家长的榜样对于孩子是至关重要的,特别在孩子培养他的一个道德一个行为,道德的一个发展水平上来讲,家长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榜样作用,那么家长在担心孩子说谎的时候,同时应该反省一下自己,是不是给孩子做出了错误的榜样,而导致孩子经常说谎。

[中国早教网主持人]这位网友说到,主持人,张老师您们好,我儿子两岁多了,每次看到别人的东西,自己喜欢就说是自己的东西,我该怎样教育他呢?

[育儿专家张婍]其实这个跟孩子的发展阶段是相关的,两岁多的孩子,我们说不到三岁的孩子,他很难有一个非常清晰的关于自己和他人的这个界限,三岁以后他这种界限会慢慢的形成,他会把自己的东西保护得很好,说这个是我的,这是我们的,并且形成跟他人之间的这种界限,这时候家长就可以教育他,你的东西是你的,别人的东西也是其他人的的,通过这样的一种言传身教的这样的方式,让孩子了解到,自己的东西要珍惜,别人的东西也一样要珍惜,那么这位两岁多的孩子,他这个心理发展水平还没有到那个阶段,所以家长不用过于着急。

[中国早教网主持人]谢谢张老师,这位网友说道,小孩子一直喜欢说谎,昨天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一篇作文说他写的,我一看内容就不是他的,问他不承认,最后经过我对笔迹他才承认,他说他不想写作文,我本来想打他一顿,听说他不喜欢作文这样做的,我担心打了对学习应该,不知道怎么办,指点一下。

[育儿专家张婍]首先我要提醒一点,这位家长用孩子经常说谎,他是总是说谎吗,一直好说谎,在这里我要提醒家长,就是有时候孩子可能说了两三个谎,或者三四个谎,家长就用一个非常绝对化的方式来说这个孩子,比如说孩子好说谎,家长如果给孩子下了这个定义之后,孩子就会不自觉的时候觉得他就是那样的人,反而对他的行为塑造,以及道德行为的形成没有很好的作用,家长要以一种比较客观的,比较不要搀杂情绪的方法描述孩子,另外孩子刚才说不喜欢写作文,所以抄了别人的作文,这种情况就是我们说的第四种谎言,就是孩子想通过说谎的方式逃避,这个时候,家长的更多的是要了解孩子为什么不喜欢作文,是不是有一些其他的原因,家长在了解了他这个原因之后,对于孩子可以进行一定的鼓励,可以慢慢给予特一些简单的练习,让从简单的入手,然后慢慢的向的方向发展,不要一开始给孩子过大的压力,我觉得家长的做法不错,很好的意识到这点,不要盲目批评孩子。

[中国早教网主持人]这位网友说到,七岁的孩子多次偷家里的钱,从10元到100,经过多次教育,也没有改进,应该怎么处理?

[育儿专家张婍]这位孩子年龄已经比较大,已经是七岁的孩子,应该差不多上小学了,对于这样的孩子,他如果有多次偷窃的行为的话,要一分为二看待,要跟孩子沟通一下,是不是平常给他的零花钱太少了,他有其他的小伙伴,如果其他的小伙伴有零花钱,他没有的话,他会做这样的盗窃的行为,另外一种情况,就是有一种心理需求或者是焦虑引起多次盗窃的行为,对于这样情德国情况的话,要咨询一些心理咨询师有针对性的解决这

个问题了。首先其实要跟孩子沟通一下,就是孩子他是不是因为家长给的零用钱太少,或者苛刻太厉害,或者其他人都买了什么东西,这个孩子没有,他因为这种压力造成偷窃的行为,这个要一分为二对待。

[中国早教网主持人]这位网友说到,有一天拿回一个漂亮的发卡,我一看就是小女孩用的,就问他是谁的,他说老师是表扬的,这么小就会说谎,怎么教育他?

[育儿专家张婍]这就是我们刚才讲到的第二种类型,就是胡诌性谎言,就说孩子想要一些东西,得不到,就怕家长不给他,这个行为不是特别严重的话,家长不用过于小题大作,或者把他责罚的过于严厉,针对这件事情,家长其实可以比较好的这种方式,心平气和的跟孩子谈一谈,并且说明这种从学校里面拿其他孩子的东西是不对的,而且让孩子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这错误,进行适当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中国早教网主持人]从张老师的讲解中,我们已经了解到,对于学龄前儿童的说谎行为,家长不能上升到道德层面,简单地用好坏去评价。是这样吗?

[育儿专家张婍]是的,其实孩子在这个阶段说话,跟他的心理行为的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是紧密相关的。

[中国早教网主持人]张老师能给我们详细说说孩子说谎行为的发展规律吗?

[育儿专家张婍]我们在孩子说谎方面,心理学家做了这方面的研究,研究发现,三到五岁的孩子说谎是有规律的,有一些家长可能会比较失望,因为三岁孩子他的认知,比如说三岁的孩子他的认知水平很有限,他很难认识虚伪和真实,他这个谎言不能是严格的谎言,四岁的孩子不能存在谎言的,我们国内有一些发现,三岁的孩子他说谎的比率比较大,大概是半数以上的儿童都会存在说谎的现象,但是孩子在三岁的时候,我们刚才讲到,他认知发展水平是比较有限的,他很难对这个说谎这个行为进行一个道德的评价,而且也不知道这个行为到底是对的还是错的,即便家长告诉他了,他可能也不能很好的进行应对,在四岁以后,四岁孩子的说谎人数反而显著的要比三岁的说的人数更多,而且他们在理解说谎这件事上,他的理解能力更强了,他对说谎进行消极的道德评价也提升了这方面的能力,五岁的孩子他对说谎的理解和与之相关的评价他就达到了更加成熟的水平,一般来讲七岁的孩子已经达到了能够分辨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而且他能够很能明确的认为就是说我说谎,其实就是做了一件坏事,但是即便是这样子,并不能影响孩子他说谎这个行为的发生,因为我们研究发现,就是说三岁的孩子,他说谎的比率大概是一半以上,四岁的孩子这个数量显著增加,五到七岁这个阶段比率甚至更高。那么在说谎能力上面,除了对道德的评价和对说谎行为的理解之外,还有说谎的这个技术和水平上面,其实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这方面的技巧也越来越提升了,有研究者发现,就是孩子这个说谎的水平,是分为三个水平的,第一种水平是操作行为,就是说通过自己说谎来影响别人的行为,第二种说谎他是以操作其他人的想法和信念,就是说我通过说谎的方式,让对方以为我说的是真话,最后一种水平,就是通过说谎来操作别人的意图性的信念,这个比较复杂,它的意思就是说通过说谎,让别人相信他就是一个诚实可靠的人,他们三岁的孩子他停留的水平往往是第一种,就是通过说谎来控制家长的行为,四岁的孩子他能够在违规之后用更加合理的理由让家长相信他说的是真话,五岁以后孩子,他学会通过自己的语言和非语言的这样的线索,让家长相信他是可信的人,而且更加的信任他。我们发现,虽然孩子对于说谎道德的评价,以及对说谎行为的理解及他的能力提升了,但是他说谎的比例越来越高,就是说孩子即便是知道说谎是不好的,说真话才是好的,但是在他违规的情况下面,他还是很有可能选择以说谎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而且这种情况是年龄越大这种趋势越明显,这个时候家长就很担心了,如果孩子处于这样的一种状态的话,什么会影响到他的说谎行为,所以孩子对于道德水平的理解,以及他道德水平的发展并不决定他说谎,究竟是选择说谎还是不说谎,更多的研究者发现,是通过社会学习,还有情景的因素,就是说这个情况下面他说谎有利,还是不说谎有利,还有一种就是无意识的行为,或者说他的行为习惯决定了他最终采取是不是说谎的方式,家长是孩子的榜样的作用,家长不用担心说,孩子说谎就说明他道德水平不高,有时候道德水平高的孩子他说谎的比例更高,这就是孩子说谎行为的一个心理发展的规律了。

[中国早教网主持人]目前有仍然非常多的网友有很多疑问想要咨询张老师,我们继续回答网友问题,这位网友说到,请问专家,二岁半的小孩,有时弄坏东西了,问他说是不是他弄坏的,他说不是,是妈妈弄坏的。而且是笑嘻嘻的回答的,感觉是故意这么说的,那这个时候做为妈妈应该怎么做?

[育儿专家张婍]其实家长在这样的情况下面,可以不用以过于严肃的方式来处理这个问题,因为孩子显然是跟妈妈开玩笑,他想通过这件事情是逗妈妈,家长这时候可以通过一种玩笑的,或者识破他的小把戏这样的方法跟他开玩笑的互动,而不要过快的把这个行为引导到道德层面。

[中国早教网主持人]当这个宝贝开玩笑的方式回答妈妈的时候,妈妈也应该用同样的方式说宝宝。

[育儿专家张婍]而且可以用一种我识破了你的小把戏以这样的方式跟孩子沟通,孩子就不会过于害怕,或者自己做错了什么事情。

[中国早教网主持人]这位网友说到,请问专家:我家妞妞三岁了,最近她老说谎.邻居家的孩子有一个芭比娃娃,她告诉小朋友,我家里有好几个呢!孩子这么小说谎话,该怎么教育她呢?

[育儿专家张婍]这个说谎的类型,就是我们刚才提到的第二种类型,叫做胡诌性的谎言,其实她这个谎言的背后表达了孩子某种很强烈的愿望,他想得到这个芭比娃娃,他没有,他处于面子角度考虑,他会跟其他小孩子我家有好几个,家长不必过于的担心,就是不要太把他当成孩子品质上,或者是道德水平上的不好,这种时候其实反映了孩子内心的一些需求。

[中国早教网主持人]家长应该告诉他撒谎不对的,如果家里面没有芭比娃娃可以买一个是吗?

[育儿专家张婍]可以通过物质的奖励方式,不一定孩子要什么东西就给他什么东西,反而他如果用这种方式来解决问题的话,你也通过一笑了之,或者不是他他当回事情,如果孩子看到芭比娃娃,家长可以问一下,如果你做了什么事情,妈妈可以送给你这个芭比娃娃,就是通过这样的间接的方式,而不是直接对他这个行为进行评判,其实很多时候,我们成年人,家长也会用这样的方式,来满足自己一定的心理需求,其实这样的谎言并不是说特别严重的谎言。

[中国早教网主持人]这位网友说到我孩子已经三岁了,该如何纠正他说谎的习惯?

[育儿专家张婍]说到说谎的这个行为习惯,如果强制去纠正,甚至采用责骂的方式让他改变这个行为方式,其实都不是特别的妥当,我们在后面的这部分,我们会提到家长如何应对孩子说谎的问题,三到五岁的孩子,三岁的孩子他很难区分什么是真实和谎言,这个时候这两个概念还没有他的脑海中形成,因此这个阶段的孩子家长不用较真,也不用去纠正。

[中国早教网主持人]孩子说谎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有的家长发现孩子说谎后,会火冒三丈,打骂俱来,但却收效甚微。遇到孩子说谎时,家长究竟该如何对待呢?张老师您能不能给我们家长支支招。

[育儿专家张婍]刚才家长在提问的时候提到了这个问题,就是对于孩子说谎的行为,我们家长该如何正确的引导和对待,才能让孩子减少这种说谎的行为,能够提高他诚实说真话的这样的机率。其实最重要的是父母要采取适当的一个教育方式,比如说家长不可以只看结果,不关注过程,其实孩子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他背后的攻击,以及中间的过程比结果更加重要,因为只看结果,不看过程的这种方式,容易让孩子产生说谎这样的行为,那么在对孩子进行惩罚的时候,首先要告诉孩子,之所以对他惩罚,是因为他说谎,不说真话,那么另外还要告诉孩子,说谎是一个错误的行为,而且每个人都会犯错,最重要的是要承认自己的错误,并且要很真诚的来告诉家长这个事情的是怎么样的,孩子犯错以后,如果孩子很主动的承认了错误,家长就应该给孩子说真话的这种行为给予一定的鼓励,而不应该再次责骂孩子了,而且应该告诉孩子,孩子怎么样做才能更好,下次才能避免不犯这样的错误,另外原则上面,在惩罚孩子说谎行为的时候,一定要强化孩子说真话这样的行为,经过这样的一种强化,孩子说真话的行为会越来越多,说谎的行为就会越来越少了。另外我们刚才提到了,家长非常重要的一个榜样作用,其实很多时候在日常生活中,家长给孩子带来一个不好的头,而且给孩子起了一个不好的一个榜样,比如说家长让孩子吃药的时候,孩子问这个药苦不苦,家长说这药不苦,让孩子打针的时候,孩子问疼不疼,家长说不疼,其实是一种欺骗的方式,孩子喝药打针之后,孩子发现家长是说了假话,这样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学会了家长这样的行为,而且家长平常在日常生活中,跟其他人交往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作用是非常关键的,比如说家长跟其他同事之间的交流,家长不想见这个同事的时候,就会说就说我不在家吧,其实孩子看在眼里,比如说家长开车带孩子出去玩,被交警拦下了,开罚单的时候,家长可能会骗说,我孩子要去医院,孩子看在眼里,孩子自然就会以这样的方式来应对他自己的行为了。另外家长还要注意的是,不要给孩子提供说谎的这种暗示,比如说小朋友早上起来不想去上学,他可能在床上想赖床,有时候妈妈就会说,是不是不舒服,是不是肚子疼,这时候孩子很狡猾的,他会说我就是肚子疼了,这时候家长给孩子一个暗示,暗示他通过这种方式不去上学,另外孩子打了其他小朋友,家长有时候也会不经意之间提醒孩子说,是不是他先打你的,是不是他自己撞到的,或者说你没有打他他就哭了,对不对,这时候家长给了孩子很多说谎的线索,孩子久而久之就学会了这种应对的方式。而且以这种方式来教育孩子的家长,以后就会发现,这种方式孩子就会拿来对付自己,久而久之这就变成一

种自食其果的这种方式了,那么另外有些家长发现孩子在说谎以后,就会采用非常严厉的惩罚,或者是打骂孩子这样的手段,打骂孩子,打孩子其实也可以作为一种教育方式,但是不同的孩子对于打骂这种惩罚承受能力不一样,对于一些孩子有效,对另外一些孩子就不一定有作用了,而且家长特别要注意的是,不要采用羞辱性的语言对待孩子,这样孩子会产生心理上面的很大的创伤。另外如果要避免孩子说谎的话,家长应该更多倾听孩子自己的说法,无论是让家长不高兴的真心话,还是让家长高兴的真心话,都是真心话,家长应该以更加宽容的态度来接受孩子说的真实的话,而不应该让孩子对家长采用这种逃避的,或欺瞒的这种方式。孩子他本身的感情体验没有好的,坏的,或者说矛盾的差异,更多的是家长后面给他赋予了其他的意义,总的来说我们刚才提到了,要正确的对待孩子,要掌握三个最基础的原则,首先就是要找出孩子说谎的原因,而不应该把目光对着孩子说谎这件事情上,第二点深入孩子的内心,多跟孩子交流沟通,让孩子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最后家长要做一个好榜样,不要把自己说谎的行为影响到孩子,让孩子变成一个经常说谎的小孩。

[中国早教网主持人]这位网友说到,专家好,宝宝现在1岁2个月,我在日常的生活中,怎么给宝宝做好诚实的教育呢?现在是不是有点早呢?还是现在就要开始!

[育儿专家张婍]其实一岁多的孩子,他有时候他还会有一些想象,幻想,而且他的记忆力或者辩解能力没有那么高,这个时候孩子很容易把自己幻想的事情当做真实发生的事情,这并不是一个说谎的行为,而且有一些相关的研究表面,三岁以前的孩子,甚至是四岁以前的孩子,他说谎这个行为不一定就是说他说的是一个虚假的事情,有时候他认为就是真实发生的,这个年龄段,家长不用过于担心孩子说谎的问题,而是应该鼓励孩子更多的表达自己的想法,锻炼他的表达能力。

[中国早教网主持人]这位网友说到,孩子说谎,我们给她讲‘狼来了’,还有其他类似的故事,但问她几遍,她还是说谎,真不知道怎么做,我也不训她,鼓励她说真话。孩子为什么说谎呢?

[育儿专家张婍]其实这个家长没有讲到孩子的具体的年龄段,所以很难对这个问题做出很有针对性的回答,我觉得就是三岁到五岁左右的孩子,家长可以根据孩子刚才我们说的四种谎言的类型,来讯寻找他背后说谎的原因,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如果七岁的孩子还频繁说话,紧张要引起警惕了。

[中国早教网主持人]这位网友说到,孩子说谎时家长对孩子的惩罚的方式有哪些?

[育儿专家张婍]其实关于是不是能打骂孩子这个问题,我们也提到了,打孩子并不是说绝对不可以,要针对具体的事情,而且尤其家长要警惕的就是说,孩子为什么会做出不被家长认可的行为,或者是做一些大家认为的坏事,首先要找出他做这件事情的原因,以及他的想法,然后再有针对性的对孩子进行一定的引导,或者可以打一些孩子,但是刚才我们也提到了,不同的孩子对于打孩子,责罚这种方式,是有不同的承受能力的,因此对于不同的孩子可能要采取不同的方式,另外在打孩子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要用一些很羞辱性的,或者用一些很让孩子觉得非常没有面子,这样的行为方式,或者骂孩子这样的一种语言暴力对待孩子,因为这时候会对孩子的自尊心和个人意识会产生消极的影响,这是家长需要警惕的

[中国早教网主持人]这位网友说到,孩子爱撒谎,注意力不集中,爱咬指甲,怎么回事?

[育儿专家张婍]这位网友提到的问题,我要提醒一下大家,就是我们在分析孩子的问题,以及有针对性的教育的时候,一定要弄清楚这个孩子是在什么时候发生这样的现象,而且这个孩子他现在处于什么年龄段,因为不同年龄段的问题,他可能反映了不同的一个心理的一个状态,以及他这个行为发展的水平,因此我们要针对孩子不同的阶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刚才家长讲到的这个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孩子他可能有一些内心上的焦虑,但是具体是什么样的情况,可能需要家长再详细的说一下,他是几岁的时候发生这样的情况,而且他现在是大概是处于什么样一个年龄段。

正确对待儿童“撒谎”等幼稚行为教学设计

正确对待儿童“撒谎”等幼稚行为教学设计 Teaching design of treating children's "lying" correctly

正确对待儿童“撒谎”等幼稚行为教学设计前言:小泰温馨提醒,本教案根据教学设计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正确对待儿童“撒谎”等幼稚行为曾经有一位痛苦中的妈妈气愤无比地说,我的孩子才三岁多,做事不用心,爱抢东西打人,竟然还学会了撒谎。能感觉到这位母亲恨铁不成钢的心情,但同时,更令人同情的是她那三岁多的女儿。 如果母亲们能了解各个年龄段幼儿的智力发展和情感发展情况对她们的孩子来说真是福份。三岁多的孩子,他们还不知道何为撒谎就被扣上了爱撒谎的帽子,这真是对孩子天大的误会和冤枉。 儿童不是缩小的成人——这一观点提醒我们,在猜度儿童的想法时不要以成人为中心,不要以为儿童的想法与我们一样。 皮亚杰及其同事的研究清楚地显示,儿童的世界观和对事实的看法与成人不同。儿童的推理能力有限,加之他们的经验不足,这些常常导致他们得出与成人的逻辑不一致的结论。因而这些也容易使儿童陷入困境。 教师和父母会因成人所理解的违规、说谎、自私或自我中心及无理行为而对儿童大发雷霆。更糟糕的是,儿童并没有意识到他们错了。对于那些对皮亚杰的智力发展理论一无所知的父母或

教师而言,儿童的这些行为令他们非常生气。而对一个幼儿来说,这些行为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在幼儿园的跳蚤市场上,五岁的女孩以六元钱的价格将一玩具卖给了小朋友。十几分钟后,该小朋友来退货,女孩将六元钱退给了了小朋友,拿回了游戏机。整个过程女孩没有丝毫地不舒服不情愿。接下来,一个男孩要买女孩的游戏机,女孩说六元,男孩拿着仅余的一元说一元,女孩不假思索地将之前定价六元卖出又退回的游戏机卖给了男孩。 如果不是因为这一活动,让我们成人来假想,我们或许不相信这是一个五岁多孩子的所为。如果换做是我们成人,首先退货一般都会很困难,或者不退,或者退货少退钱都是不足为奇的。尤其是接下来,女孩将之前价格定为六元的游戏机竟然不假思索地以一元的价格卖掉——这在成人看来是多么不可思议的行为! 但是,她是孩子,她就这么做了,直到现在,她也没有丝毫地不开心,此事留给她的,没有任何的不快乐,就像不曾发生过一样。因为,她不是成人,以她的思维,她无法理解这其中的缘由。所以,她不知道她吃亏了,她不知道如果换做是成人,这是不太可能的行为。 所以,当我们站在成人的角度来看这件事时,有人会说,你这孩子怎么这么傻呢? 但是,孩子不是缩小的成人,她不傻——当我们成人知道这一点时,我们会理解这个孩子而不是抱怨和批评这个孩子。

【怎样正确对待孩子说谎】正确对待幼儿说谎行为

【怎样正确对待孩子说谎】正确对待幼儿说 谎行为 1 家长要保持冷静 当知道自己孩子撒谎了,家长一定要保持冷静,不要张口就骂,举手就打,打人骂人是最简单不过的了,因为它可以不经过任何思考。面对孩子的撒谎,而许多时候他们还不承认,家长是比较容易动怒的,因而,在面对孩子撒谎时,家长稳定的情绪是很重要的,如果家长才去简单粗暴的方式,孩子会因为惧怕而用更多的谎言去掩盖前面的谎言。 2 家长要学会倾听

不管是什么原因的撒谎,家长在冷静的前提下,让孩子有申诉、辩解的权利,听完孩子的话再表态,然后针对孩子的谎话,再用事实把孩子的谎话揭穿,切忌不要轻易用“你又撒谎”,或者“我更本不相信你的话”之类的语言,要知道人一旦失去别人的信任,会产生逆反心理,那撒谎的缺点可能会真正成为今后犯罪行为的温床。 3 分析孩子撒谎的原因 家长一定要分析孩子撒谎的原因,大部分孩子撒谎都是因为害怕受到处罚或者是害怕挨打挨骂。如果是因为惧怕而撒谎,家长也要好好分析下,这引起惧怕的原因是不是和家长

不实际的要求有关系,比如,给孩子订一个难以达到的高分标准,也不管孩子的自身基础如何。如果是这样的话,孩子的撒谎就和家长有一半的关系,作为家长是不是也该在自己身上找找原因,是不是对孩子单纯的管理太严了?是不是家长在家庭生活中过于武断了,片面的要求孩子必须达到自己制定的标准?让孩子在家长的威慑下产生惧怕心理,不得用撒谎的方式来暂时逃避惩罚。 4 面对孩子撒谎怎样处理 孩子撒谎自然不是优点,更不会让人高兴,但基于孩子的年幼和单纯,也不是说就那么可怕,因为他们还不属于品德和意识问题,只是一种思维方式不对而导致的处理方法不当,面对撒谎的孩子,不管事情大与小,家长都要严肃、认真的

儿童说谎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新、选)

儿童说谎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幼儿说谎行为一般是指所说的话与事实不符,用编造出的话来骗人的一种行为,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一种正常现象。正确认识和对待幼儿存在的说谎行为是教师、家长、社会值得关注的问题。我们要全面认识,要学会用不同理论,要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和认识,弄清其产生的原因、行为表现,出现这种行为反映了什么以及所采取的教育对策,从而达到矫正的目的。 一、幼儿说谎类型 在有关儿童说谎概念的研究中,比较著名的是皮亚杰在道德发展研究中有关说谎概念发展的研究。皮亚杰直接问儿童什么叫说谎。从被试儿童的答案中,皮亚杰发现,儿童对“说谎”概念的理解是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变化的。具体表现为:年幼儿童似乎把“说谎”与其他不好的言语行为(如骂人的话)相混淆;6岁左右的儿童尚不能把考虑意图的性质而是将所有的错误行为或不好的言语(如骂人的话)视为说谎。而有意性对儿童来说并不是说谎概念的一部分,后来,不好的言语行为从儿童的说谎概念中排除出去。但仍然发现儿童不能考虑到意图的因素。6至10岁之间的儿童把一个与事实不相符的言语表达说成是说谎,尽管说话者并不是有意的欺骗(如犯了一个诚实的错误)。在研究的过程中,皮亚杰还得出两个结论:其一,儿童实际上是能够或多或少的区分有意的行为和无意的错误。其二,这种区分还没有在道德反省的水平上分离出来。也就是说,虽然儿童能把无意的错误从说谎的概念中区分出来,但错误仍然被认为是谎言。换句话说,儿童是一纯粹客观的方式定义“谎言”的,在儿童的眼中,不符合事实的话都是谎话。对于以上两个年龄阶段的儿童来说,“有意性”并不是说谎概念的一部分。只有到10至11岁的儿童的谎言中,“有意性”才有所表现出来。从而才有皮亚杰眼中正确的谎言定义,即“任何有意图的错误的陈述都是谎言”。 幼儿说谎一般分为无意说谎和有意说谎。无意说谎是指说谎行为本身不受主体自身控制,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表现为幻想与现实混同、认识不足而导致理解错误等表现形式。这类说谎纯粹是无意识和不自觉的行为,而与道德水平没有任何关系,不必产生恐慌。有意说谎表现为否认错误,虚夸成绩和有意欺骗等表现形式,它是人们为达到某种目的或满足某种欲望而有意做的。这类说谎如果得不到正确引导,将影响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二、幼儿说谎表现及原因分析 (一)无意说谎及其原因 1.由于认知水平的限制,造成的判断性失误。人的大脑皮层是逐步发展和完善的,而幼儿的大脑皮层发展不够完善,造成其判断思维能力不稳定。 2.表达能力限制引起的说谎。由于幼儿词汇量有限,在用词方面存在很大的困难,常常词不达意,被误认为是撒谎。 3.理解能力的限制引起的说谎。幼儿由于思维水平的限制,理解能力差。如果家长和教

家庭教育之父母正确对待孩子说谎

家庭教育之父母正确对待孩子说谎 没有哪一种教育方法,能一劳永逸对所有的孩子有效。我给不了最好的方法,但我们能一起寻求更好的方法。——漫步教育昨天,我写了篇《并不是所有的人适合当父母》的微头条,有网友产生了共鸣,由此想到老师和家长该如何矫正孩子说谎的问题。 学校多数的教育行为,必须得到家长的认同和支持才有效果,包括矫正孩子说谎。比如,像我们学校四年级一班,绊倒同学的学生,在有其它同学看到他绊倒同学的情况下,孩子在家长的怂恿下,还是拒不承认绊倒人,老师想矫正他的说谎行为就比较困难些。 我的微头条里有网友提到,她的孩子被一位同学撞倒,碰伤了好几处。撞人的同学家长到学校处理,也是在有其他同学作证的情况下,该家长反而说作证的同学在撒谎,被撞的学生家长在讹钱,并一再诱导自己的孩子不让承认撞了人。 在美国,有这样两个家族:一个是爱德华家族,一个是珠克家族,两者都已传至第八代。爱德华是个博学多才的哲学家,为人严谨勤奋。他的子孙,有13位当过大学校长,100多位是教授,80多个是文学家,60多个是医生,还有1人当过副总统,1人当过大使,20多人当过议员。珠克是个远近闻名的酒鬼和赌徒,毕生浑浑噩噩。他的子孙,有300多人当过乞丐和流浪者,7个是杀人犯,60多个犯过诈骗和盗窃罪,400多人因酗酒致残或夭亡。 一个孩子的品行主要取决于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伴随一个人一生的教育。作为家长在品行上,一定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好榜样。只有这样,我们老师的教育才能有好效果。

矫正说谎的方法很多,我从教育实践中总结出几种,供大家参考。 1.始于初始,止于心止 哲学上讲“量变到质变”,一个人不好的行为习惯源于日积月累。当我们一发现孩子有说谎的苗头就要及时纠正。小孩子最初的谎话,还是很容易被识破。我们识破后,不能当着别人的面去戳穿。应该单独和学生交谈,问问孩子不说实话有什么苦衷,逐步引导让他认识到错误。只有深入心灵的教育,才是真正起作用的教育。想让孩子敞开心扉,这功夫需要下在平时,真正关心学生的老师才会得到学生的信赖,学生才愿意敞开心扉。 2.用事实说话 有些孩子说谎脸不红、心不跳,根本不惧老师的威严,就必须用事实说话,让他低头认错。小错误,老师可以自己处理,给他说理,让他检讨;大错误,就要让家长配合共同教育。凡是都有特例,像我上面列举的两位家长,不但不配合,还教唆孩子说谎,这只能区别对待。像这样的孩子,老师就不管了吗?肯定不是。家长不明事理,我们管不了,但孩子还是我们的学生,我们要尽力去做工作。 3.用好德育导航 纠正一些孩子的说谎行为,不是一两次谈话或者检讨就能解决,必须要有一个长效监督、评价的机制,最便捷的方法就是用好德育导航。德育导航上有学生各种品行行为的评价,有些特殊的行为,老师可以另外附上。班主任要认真组织好德育导航的填写和评分,可以让本班其它任课老师参与评分,把最终评分作为学校每学年评“优秀学生”、“三好学生”、“德育小标兵”、“优秀进步生”等表彰的依

应对孩子说谎

应对孩子谎话的5大秘笈 分清孩子的想象和说谎 想象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智慧,尤其是孩子的想象力更是丰富。当家长把孩子的想象和说谎混为一谈而责怪孩子时,这对孩子是很不公平的。 当一个3岁的孩子向你述说一个并非真实的故事,或者叙述一件从未发生过的事情时,这并不是在说谎,而是孩子在运用想象。有时孩子还把他所想象的事物当做现实,因为这时的孩子还分不清想象的情景和现实之间的界限。 遇到这种情况时,家长若是随意责怪孩子,不仅会压抑孩子的想象力,甚至还会妨碍孩子正常的心理发育。丰富孩子生活经验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那种因分不清现实与想象的说谎行为会越来越少。因此,当孩子出现此类言行时家长不必焦急,认为孩子已经学会了撒谎。 家长可以经常带孩子接触外面的世界,多看、多听、多接触真实的人、事、物。随着经验的增多,想象与现实的差距会逐渐缩小,孩子也会越来越倾向客观地描述事物,而不再是夸大其词。 家长切忌武断 有的家长会认为当众拆穿孩子的谎话是教育孩子的最佳机会,甚至毫不留情地责骂和训斥孩子。其实,这样做不仅不利于纠正孩子的说谎行为,反而更容易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尤其在家长尚不了解事情来由的情况下,随意给孩子下“说谎”的结论,更是不妥。因此,当家长发现孩子的言词与事实不符时,切莫枉下论断,待了解了事情的原由后,再做引导。 给孩子宽松的环境 生活中,因家长管教严厉而撒谎的孩子大有人在。很多孩子在做了错事后,害怕父母的责骂而撒谎。因此,家长要注意给孩子一个宽松的生活环境,要允许孩子犯错,因为犯错是孩子人生中正常的经历,也是孩子增长社会经验的重要途径。家长要包容孩子的错误,适当地原谅孩子的谎话,并大力奖励孩子的诚实,这比惩罚孩子的错误更重要。 做诚实守信的家长 有的家长常常随意地给孩子许下一些承诺,或为了哄骗孩子而轻易许诺,如明天带他去动物园,下个月给她买新裙子,但事后又食言的行为,会给孩子留下了说谎也没什么了不起的印象,因为爸爸妈妈也经常撒谎。因此,家长要在孩子面前信守承诺,即使做不到,也要记得和孩子解释原因。 如何应对孩子的撒谎行为? 孩子们撒谎并非“心怀鬼胎”,如果谎言只是一些无伤大雅的玩笑,爸爸妈妈可以一笑了之,不必过于苛责或是附和。任何苛责或是附和的行为都可能强化孩子对谎言的印象,从而使得孩子以后将撒谎作为取悦他人或引起他人注意的手段。 但是另一方面,对孩子这种行为的发生频率要加以注意。如果孩子频频撒谎,就要警惕不要让他形成撒谎的习惯。 预防篇 ◆保留孩子处理秘密的权利 和成人一样,孩子希望自己被他人承认是一个独立自主、有思想的个体,他也需要在自己的内心保留一块空间。秘密未必是不健康的,只要不涉及道德品质等原则问题,对于孩子的秘密不必深究,否则孩子就会心生反感,将撒谎作为反抗的手段。 ◆保留孩子自行解决冲突的权利 不要小瞧了孩子之间的各种游戏和规则,但也不要为了孩子之间的小打小闹去过多干涉孩子们之间的友谊,否则孩子就会在同伴集体中受到鄙视。为了维护他的尊严,很有可能下次再发生这样的事情,孩子就会隐瞒起来。试着让孩子自己解决他们之间的冲突,也可以培养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何正确对待幼儿的说谎行为

如何正确对待幼儿的说谎行为 幼儿说谎是指幼儿在没有事实依据的基础上有意说不真话的行为。说谎行为是幼儿问题行为极其重要的表现之一。因此,我们应予以正面教育,并恰当地加以引导。 (1)创设良好环境 幼儿来自不同的家庭,受着不同的环境影响。教师要给幼儿提供良好的环境,并设法让他们知道说谎的行为是不对的。例如,通过故事《狼来了》,使幼儿懂得说谎的危害性,认识到周围人对说谎行为的不满,从而使幼儿自己对说谎行为产生否定情绪。也可以通过情景表演,给幼儿呈现一个说谎的儿童形象,与幼儿一起讨论其表现及其危害,使其认识到这样的孩子是不受人欢迎的。更为重要的是,一定要给幼儿们创造受人欢迎的儿童形象,增强幼儿向榜样学习的愿望,从而减少说谎行为。 (2)给予榜样示范 老师在幼儿心目中具有权威性,一言行都可能给幼儿留下深刻印象,造成深远的影响。有时教师为了使幼儿在活动中能安静,就哄骗幼儿,结果老师没有兑现诺言,幼儿就会对老师产生不信任,并会说谎。所以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对于说谎的幼儿,要给予榜样示范或直接教给其正确方法。 (3)允许幼儿申辩 申辩是一种权利。有时我们一旦发现幼儿做错了,就会不分青红皂白地训斥,不允许幼儿申辩。这样不但不能使幼儿心服口服,还会使幼儿滋长一种抵触情绪,为说谎、推脱责任埋下恶根。所以,教师一定要允许幼儿申辩,查找原因,并让他明白正确的方法是什么,决不能凭自己的主观标准去强制孩子。 (4)注重家园联系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在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所以,家长要诚实,不说谎话,并且要经常和幼儿园老师交流情况,密切配合老师,对孩子进行协调一致的教育。要是互不通气,各搞一套,相互抵消,不仅事半功倍,劳而少功,还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总之,对于说谎的幼儿,我们应特别注意他在平时的表现。如果是为表现自己的智力与才能的发展水平,显示自己成就感的“谎言”,教师要倍加爱护、鼓励,并加以正确引导,同时也避免让他们忽视实际而长期陷于空幻的想象之中;如果是说谎行为,教师要及时加以干预、矫正,掌握一定的方法和策略,铲除说谎行为产生的土壤。

正确对待幼儿说谎

正确对待幼儿说谎,促进心理健康 摘要:丰富的想象力正是3-6岁幼儿心智发展的特征之一,然而他们尚无能力完全分辨想象和事实之间的差距。孩子说谎标志他有了想象力,幼儿期是心理发展速度最快,最易稳固的阶段。在这一阶段,正确对待和干预幼儿说谎行为,加强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关键词:幼儿、说谎、认识、干预 人类进入21世纪,健康的儿童将是21世纪的宝贵资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首要位置,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幼儿心理健康是指心理发展达到相应年龄组幼儿的正常水平,情绪积极、性格开朗、无心理障碍,对环境有较快的适应能力。我国的儿科专家、幼儿心理和教育专家认为幼儿心理健康有五大标志:(1)动作发展正常;(2)认知发展正常;(3)情绪积极向上;(4)人际关系融洽;(5)性格特征开朗;(6)没有严重的心理卫生问题。 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一直以来,无论是幼儿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过分注重智力开发而忽视心理健康教育,因此产生了许多令人担忧的现象。大量的研究和调查表明,当前我国幼儿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心理健康问题存在和发生具有普遍性和严重性,有心理问题的幼儿数量有随年龄增长而增多的趋势。据全国22个城市的调查发现,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达13%。另据某地区对当地5000名4―6岁幼儿心理健康调查,9.7%的幼儿有不良行为,14%的幼儿情绪抑郁、自卑,8.9%的幼儿忧虑、紧张。在对本园幼儿的日常行为观察和教育中发现:有的幼儿性格过于内向,表现出胆小,不善言语,缺乏自信;有的幼儿由于长期受家长的溺爱而任性、霸道、受不了挫折,唯我独尊与人格格不入。个别幼儿甚至带有问题行为,或蛮横无理,或依赖退缩,或说谎……等等。这些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不仅妨碍着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和良好品德的形成,还给家庭、学校、社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联合国专家曾经预言“从现在到21世纪中叶,没有任何一种灾难能象心理危机那样带给人们持续而深刻的痛苦。”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 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期是心理发展速度最快,最易稳固的阶段。俗语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时期的心理健康与否,与其长大后能否适应社会、抵御挫折有密切关系。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对一个人的教育成功与否取决于5岁以下的幼儿期。”所以,在这一阶段,正确对待和干预幼儿说谎行为,加强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一、正确认识幼儿说谎现象 说谎----幼儿期表现出的一种常见现象,困扰着许许多多的老师和家长。幼儿两岁半至三岁时就会讲十分完整的谎话。面对这些我们不必大惊小怪,这也有积极的一面,德国教育学家施鲁克教授说:“孩子第一次有意义的说假话是他成长过程的一个重大进步,孩子说谎标志他有了想象力,开创性的行为与周围环境打交道。据专家调查发现,3岁幼儿大部分会把现实和想象混在一起编出些谎话来。丰富的想象力正是3~6岁幼儿心智发展的特征之一,然而他们尚无能力完全分辨想象和事实之间差距。加上孩子喜欢的卡通常是想象力发挥的极致,许多夸张的动作行为使幼儿信以为真,把想象当事实。 孩子说谎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孩子渴望独立的一个标志,因此大人应平静的、坦然的面对孩子的说谎,正确的引导幼儿摆脱说谎、学会真实。孩子说谎的目的不外乎以下几种情况:

浅谈幼儿说谎行为的成因及对策讲课教案

浅谈幼儿说谎行为的成因及对策 陈杏媚 一、问题的提出 说谎往往被人们视为一种恶劣的品质问题。但对于幼儿来说,“说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能一概而论,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现就幼儿说谎行为的成因及对策做出探讨。 二、幼儿说谎行为的概念及成因 根据心理因素来分析,幼儿说谎大致可分为无意说谎和有意说谎两大类。 (一)无意说谎的概念及成因 1.无意说谎的概念 从幼儿认知和心理理论能力发展的特点来看,3岁幼儿已有说谎的经验,4岁幼儿开始出现策略性说谎,但这一时期幼儿的说谎行为基本上都是无意识的、不自觉的,属于无意说谎,常表现为满足愿望的心理、理解性心理错觉和自信心的萌动等。 2.无意说谎的成因 (1)满足愿望的心理 幼儿有时会把幻想、愿望与现实混合在一起。他们为了满足某种理需要,常常无意识地和不自觉地“说谎”,这与品德行为无关。如一幼儿在电视上看到海边的孩子玩得非常开心,就在幼儿园和小朋友绘形绘色地说自己在大海边玩得多么开心,形成一种“美丽的谎言”。 (2)理解性心理错觉

幼儿常因认识不足和理解错误产生心理错觉,用想象的情节代替记忆不确切的情节。于是便出现了“说谎”现象。例如,有的幼儿在园里做了错事,老师教育说:“你做错事是不对的,以后注意改了,就同样是好孩子。”幼儿听到“好孩子”这样词语,往往会把它当成“表扬”,回家就高兴地报告给爸爸妈妈,说:“老师今天表扬我了,说我是好孩子!”这种情况就是由于幼儿缺乏经验而产生的理解性心理错觉。又如,有的幼儿不理解某些概念的真正内涵,往往不自觉地“说谎”。有的幼儿在家看过爸爸妈妈和朋友打扑克、下象棋,就对老师说:“我会打扑克,也会下象棋。”其实,他只不过是会模仿大人的样子,并不理解这类活动的真正含义。 (3)自信心的萌动 幼儿由于理解问题的简单化和不善于分辨想象与现实,往往不切实际地说“大话”,夸“海口”。例如,在运动会前挑选小运动员时,教师问:“我们班谁跑得最快?”结果全班幼儿都争着举手说:“我跑得最快!”从另一角度来说,这不但是孩子无意说谎,同时,还是幼儿自信心的萌动时期。 (二)有意说谎的概念及成因 1.有意说谎的概念 有意说谎是指说谎者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有意编织谎言,并做出相应的行为。 2.有意说谎的成因 (1)取悦家长,虚夸成绩 幼儿有时想取悦家长却没有实际成绩,往往会出现有意说谎现象。例如,有个幼儿在老师指导大家剪五星的过程中,留下一颗红五星放进口袋里,回家后向妈妈夸耀:“妈妈,

班主任如何正确对待撒谎的孩子

班主任如何正确对待撒谎的孩子如果一个学生撒谎,通常我们会用道德的尺子去衡量:如果孩子的话与事实相符,我们会夸他是个好孩子、乖孩子;如果不一致,孩子就会被扣上“道德不良”的帽子。有的孩子甚至有可能会被狠狠地教训一番,打一顿;或者大人苦口婆心地教育一番,“要说实话,做诚实的孩子”等等,直到孩子表示以后一定要诚实,不说谎,争取做个好学生为止。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儿童的撒谎可以分为两种类型:故意撒谎和过失性撒谎。故意撒谎是品德问题,而过失性撒谎是心理问题。绝大部分的学生撒谎出于以下的原因: 1、无意识地模仿别人; 2、把想象中的、向往的事当作事实来讲述; 3、为了逃避老师和家长的批评、训斥和惩罚; 4、为了讨别人的喜欢,包括家长和老师的关心与赞扬、朋友伙伴的认同与支持; 5、出于对他人的不信任,而故意编造谎话; 6、成人有意的教唆。 一、小学生说谎的两个案例 一位在美国的留学生,由邻居带着他的儿子去看马戏。晚上回家,儿子就对妈妈说,他摸到了大象的鼻子和屁股。大象的鼻子,里面是湿的,有鼻涕;大象的屁股很大,很臭。他还摸了老虎,只是由于自己身子重,别人没让他骑在老虎背上。孩子讲得绘声绘色,他们两口子听得也是津津有味。可是,仔细一想,不对呀,参观团应该会考虑安全问题,绝对不会轻易让那么小的孩子去摸动物的。第二天一早,他打电话问邻居,邻居的回答让他们大吃一惊:没那么回事!如果我们用传统的眼光来看,这是个典型的孩子撒谎的例子。可是,我们换一种眼光来看,就远远不是那么回

事了,也远远没有那么来严重了。例子中的孩子年龄才6岁。而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是最富于幻想的,他们往往会把幻想中的事情与现实中的事情看作是一回事。 扬扬是一个品学兼优的男孩儿,父母对他的要求很严。他十岁时,因一次撒谎,被父亲重打一顿。结果他变本加厉,不仅时常撒谎,而且每次都是面不改色心不跳。第一次撒谎的经过很简单:一天中午,扬扬告诉妈妈下午要去少年宫画画,但妈妈偶然得知那天下午少年宫根本就不开门。晚上,在父母的再三追问下,扬扬才告知实情,原来他得班上的几个男同学相约到新建成的广场去玩。于是,父亲勃然大怒……几年后,心理教师问扬扬为什么撒谎。他说:“我上午就答应了别人(同学)要去的。”原来父母的要求比较严格,扬扬意识到如果直说,很可能被父母拒绝,这样他会在同学面前很没有面子和信誉。其实扬扬谎言的背后竟然还有一份诚信。老师肯定他谎言背后的诚信后,告诉扬扬:“你想要在同学面前说话算话的态度很好,但是以后要先和爸爸妈妈商量。爹妈如果不同意,也一定会把道理好好和你说。这件事爸爸和你都有错。爸爸的错是教育太简单,以至于你不敢和他正常交流。” 二、主要教育方法和矫正方法 1、家庭方面 如果自己的孩子说谎,家长首先要体察自身,反思自身是否在孩子面前有意无意地说了谎,即使只是些对于有分辨能力的成人来说是无伤大雅的谎话,也很可能污染孩子“用以看清世界的清澈的眼睛”。所以,家长要以身作则,做个诚信的父母。其次,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法要正确,不

儿童说谎行为成因及其应对策略

儿童说谎行为成因及其应对策略 儿童说谎行为是道德发展和社会认知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1930年,皮亚杰最早对儿童说谎给出定义,他认为10~11岁的儿童只有有意的欺骗才能被认定为说谎,即任何“有意图的错误陈述都是谎话”。西班牙学者Masip等人认为,说谎是通过言语或非言语的方式,有目的地隐瞒、伪造或假造有关事实或情绪的信息,以诱导他人形成或维持一种沟通者本人认为是假的信念,无论成功与否,均可被视作说谎。本文从儿童说谎行为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正确应对儿童说谎行为的策略。 一、儿童说谎的成因 目前,儿童说谎行为的产生原因在心理学、教育学中都有自己的一套解释,至今未形成一致性的说明,且大多数研究较为零散,甚至有些与儿童说谎成因相违背。根据前人在儿童说谎这一领域的部分理论及研究成果,笔者将儿童说谎行为的形成和发展分析归于六个方面的原因。 1.儿童说谎是认知发展的结果 对于年龄越小的孩子来讲,“说谎”是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反映,一般两岁左右的孩子开始出现“说谎”行为。根据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两岁孩子的认知发展处于前运算时期,思维发展的明显特点是信号功能或象征功能的出现。他们开始从具体动作中摆脱出来,凭借象征性格式在头脑里进行“表象性思维”,某些“谎言”正是他们的“表象性思维”的口头表述。这个阶段的儿童出现了象征性游戏,这正是儿童象征性思维出现的标志。从认知发展的角度来看,当孩子“说谎”时,我们甚至应该感到高兴,因为从谎言中可以见证孩子的认知发展水平。 2.儿童的想象易与现实混淆 整个幼儿时期,幼儿的想象是以无意想象为主,有意想象开始发展;再造想象为主,创造性想象开始发展。幼儿的想象常常会与现实混淆,难以区分现实与想象,容易把想象的事情或希望发生的事情当成已发生的事情来描述。而幼儿混淆想象与真实的表现,常常被成人误认为他在说谎。儿童的想象力非常丰富,极具夸张性,他们经常会夸张地描述某件事或某个物体,而不关心是否符合实际。如“我姥姥家的狗可大了,像牛那么大!”当大人听到孩子们这么夸张的语言描述时,常会斥责他们撒谎。其实,儿童的想象具有夸张性,这是他们心理发展特点的一种反映。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和思维的发展,儿童这种“撒谎”的现象就会逐渐减少。 3.儿童的记忆还不够准确 记忆是比较复杂的心理过程,是过去的经验在儿童头脑中的反映。儿童的记忆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基本环节。他们识记、保持和再认或回忆的

教师如何正确对待幼儿的说谎行为

教师如何正确对待幼儿的说谎行为 一、问题的提出 词典上解释“说谎”一词:意思是故意说假话,故意隐瞒事情事实。说谎时,说谎者一般会出现下列症状:瞳孔膨胀;音量和?调突变;笑容较少;眨眼太多等。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我也经常会碰到孩子各种说谎行为,而且感觉较难与家长沟通,有些家长太轻描淡写有些则声色俱厉或心事重重,所以说还是不说总是反复掂量斟酌。其实从皮亚杰到以后诸多心理学家研究表明:无论是采用实验研究或是采用自然观察等方法发现,孩子说谎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孩子说谎有很多原因,不能简单粗暴使孩子留下阴影,也不能放任自流让孩子养成说谎的习惯。要了解孩子真实的心理,具体分析孩子说谎的原因种类,采取相应措施。 二、幼儿说谎种类(一)无意说谎。这是由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造成的,年龄越小越容易有这类情况。主要有: 1.想象型说谎。记得小小班第一学期的冬天,言言来幼儿园开心地告诉我“今天我是坐着马车来的”,我很奇怪,问“是马车吗?”“是的,有马拉着的,马的身上还长着翅膀”来接时问了妈妈,妈妈大笑着说是三轮车!原来是刚听过圣诞老人的故事,一定是非常希望自己也能像圣诞老人那样,能够坐上飞来飞去的马车,把想象当成了现实!她的谎言让

在场的每一个人开 怀大笑,真的好可爱!这是这个年龄段才会有的童言稚语。 2.认知不清小年龄的孩子认知水平很低,小班时,隽隽看到老师弹琴大声说:“我也会!我也会!”,其实是妈妈带着他弹了玩具钢琴而已,他确实弹过但并不是会弹,小小的他实在是分不清什么是弹过什么是会弹。 (二)有意说谎。有时,幼儿为达到某种目的会有意说谎。这类说谎与品行有关,虽不能说是品行坏,但多少反映了幼儿品德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于这类说谎,教师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有意说谎主要表现在: 1.为了得到表扬、奖励。中班,我们开始学拍球,因为想鼓励更多的孩子学会拍球,那些天确实有意特别表扬已经会拍了的小朋友,我们还一起帮他们数数,气氛很热烈。没过几天颖颖报告说在家已经可以连续拍一百多了,因为这是个很能干的孩子,而且说得真真的,我们一点没怀疑直接就表扬了,但事后拍球练习时发现还只能拍两三个,颖颖是太想得到表扬了! 2.调皮型说谎。到了中大班,经常会碰到一些调皮的孩子对你说“我想上厕所”,如果不加限制,调皮鬼会反复要求去或是有更多的一起去,其实就是想去玩一会。 3.为了逃避批评。这学期有家长为了孩子们三四年一起的情谊,开始送礼物给每个小朋友了。一次送的是比书本还大的

关于孩子说谎问题论文

1、对于不明就里的孩子,如果他们处在幼儿时期家长不必担心。因为他们还分不清现实与幻想的区别,因此他们的“说谎”,实际上是自我想象的产物。是一种不符合现实的“谎话”,这种情况与诚实不诚实没有多大关系。所以家长当孩子说错的时候及时纠正他然后耐心告诉正确说法。 2、对于逃避惩罚的孩子,家长的处罚方式要适当。当发现孩子犯了错时,家长先要压压自己的火气,在气头上教育孩子,往往容易犯急躁的毛病。这时应当想想孩子为什么犯错?如果孩子是由于顽皮、好奇、过失而犯错时,不要对孩子太严厉,要耐心地向孩子指明错在何处,应该如何做。当孩子说出真相后,我们决不可凶神恶煞地马上加以训斥甚至处罚,相反我们还应该和气地与他们娓娓而谈,用爱去消除他们心中的疑虑,使他们明白说谎的危害,知道诚实的可贵,教育他们以后不再说谎。 3、对于模仿性说谎的孩子,宝宝树上有一个家长带着孩子去邻居家串门,邻居阿姨说她公公每次钓完鱼都不收拾整的家里很乱,那个家长随口说了句:“这有什么,他爷爷每次吃饭吃的到处是,我都在沙发吃的。”然后晚上回家晚饭,孩子的爷爷在沙发上边吃饭边看体育节目,孩子妈妈没有吃饭。然后孩子对他爷爷说:“你知道为什么妈妈没有和你一吃饭吗,因为她说你吃的到处都是”。所以,家长一定要在孩子面前做好榜样。此外,另外,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家长让孩子有选择的接触外界信息,避免给他们带来负面影响。 4、对于想要获得认同的孩子,一帮助他们区分现实和想象,二是该表扬的时候多给孩子肯定。 想要获得认同的孩子,他们一般会通过夸大自己而达到目的。对于有些孩子通过自己想象夸大自己说的故事这并不是在说谎,但如果孩子将一件现实中发生的事通过吹嘘,夸大来让家长给于肯定,家长应该重视。告诉他们有些内容和现实情况是不相符的,你不要以这种形式进行叙述,你做到这一步已经很不错了,妈妈为你骄傲,所以你不用说谎使你自己的成果更出色,要记住,事实是什么就是什么。 5、对于表示对抗的孩子,家长应该多多理解他们,聆听他们的想法。因为这是他们对想要反抗又不敢反抗的情绪发泄。 6、另外,不要在知道孩子撒谎的情况下一直追究他。家长要给孩子足够的尊重。一般来说,凡是受到家人的尊重,能够随意发泄自己的牢骚的孩子,一般都比较诚实;相反,在父母过分严格的管教下的孩子对父母有较少的亲近感,而有较多的恐惧感,他们常常为了逃避责骂而说谎欺骗。当发现孩子不诚实时,不一定非追问个水落石出不可,不一定非得让孩子承认自己说了谎,尤其是当着客人、孩子的同伴时更是如此,当着外人的面,非得让孩子承认自己说了谎,无非有两种结果:一是孩子“顽抗到底”,死不承认;再不就是孩子认了错,但自尊心大受伤害。5岁的孩子其谎言如果被揭穿,会感到羞耻与罪恶——道德逐渐形成。 如果发现孩子有说谎或欺骗行为,不要当众揭发他、批评他,可以把他悄悄地叫到一边,单独跟他谈话,一是指出他说谎了,大人已经知道了实情;二告诉他这次给他一次改正的机会,不当众揭发批评,也不告诉会给他惩罚的家长或别人;三阐明说谎和欺骗的危害性,同时警告他:下不为例;四相信他今后一定能做得很好。

《正确对待孩子的谎言》读书笔记

《正确对待孩子的谎言》读书笔记 暑假里阅读了朱家雄,张亚军编写的《给幼儿教师的建议》一书,在阅读了其中的《正确对待孩子的谎言》一篇文章后,我想到了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事情。 新学期开始了,我接替了中班李老师的工作,班级里有位小朋友特别胆小,找不到熟悉的李老师,熟悉的陈老师也请病假了,每天都会哭着来上学。孩子的奶奶向领导抱怨: “孩子以前上幼儿园还是很开心的,现在孩子不要上幼儿园,他说老师不喜欢他。” 后来老师和家长一交流,才发现孩子在说谎。每天我都会抱她,哄着她不要哭。吃饭时也会特别照顾她。孩子不断重复不愿上幼儿园,只是一种侥幸的心理,故意想让奶奶的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因为孩子的爸爸和妈妈刚离婚,妈妈离开了家。她害怕奶奶也离开她,所以故意说谎,想呆在家里和奶奶在一起。知道了原因以后,我及时进行上门家访,带去了好吃的糖果,亲近孩子。孩子的奶奶也和老师表现出亲近的举动,孩子看在眼里,渐渐地愿意亲近老师,不久就高高兴兴地来上学了。 面对孩子的谎言,家长和老师的第一反应是生气。可是站在孩子的立场想想,这样做一定有他的原因。切忌因此而惩罚孩子。用这个年龄的孩子所能够明白的方式,温柔地引导孩子说真话,才是明智之举。不妨借鉴以下几个办法: 1.鼓励孩子说真话。 当孩子做错事的时候,许多家长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责骂孩子。当孩子告诉你他把饭打翻了的时候,你如果责怪他“不乖”、“不听话”,对他大喊大叫,他就会认为说实话不好,会被爸妈骂的。因此,这时爸妈倒不如夸他“宝宝告诉妈妈了,真乖。”这样,也就等于在告诉宝宝,说实话的孩子才是好孩子。 2.切忌责难。

我们在与朋友相处的时候,都会很留意自己的表达方式,如语调和用词等。因为我们知道,不同的表达方式会传递不同的信息,从而也会导致不同的反馈。然而在对待孩子的时候,许多人往往会忽略这一点。如果我们要引导孩子说真话,而不是对自己所做的错事矢口否认,那么就必须注意我们说话的方式。例如:“这饭怎么会弄得满桌子都是呢,要是有人帮我把它们拣起来就好了”就比说“你怎么把饭弄得到处都是?下次再这样就不给你吃了”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如何正确对待幼儿的说谎行为

如何正确对待幼儿的说谎行为 平常我们所称的“说谎”是指幼儿在没有事实依据的基础上有意说出不真实的话的行为。然而,“说谎行为”是幼儿问题行为中极其重要的表现之一,对于孩子的说谎行为,我们首先应该了解到孩子的“说谎”其实是标志着他有了一定的想象力,幼儿期是心理发展速度最快、最易稳固的阶段。面对在这一阶段,教师要正确对待和干预幼儿的说谎行为,因为这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十分有必要的。 面对幼儿所存在的"说谎"行为,以及由“说谎行为”引起的一系列问题。如“说谎”引起同伴关系的疏远;“说谎”不利于幼儿良好品质的形成等。如果家长和教师对待此类问题只做一般、简单的处理,却对幼儿的"说谎"行为没有进行适当的措施和具体分析,这对幼儿今后的成长会有很大的阻碍。因此,我们应该认真分析每个发生在幼儿身上的普遍现象而引发出的问题,积极寻找解决办法,从而不断提升我们的教学经验。对此,我针对幼儿“说谎行为”的问题解决进行了以下处理: (1)创设良好环境 幼儿来自不同的家庭,受着不同的环境影响。教师要给幼儿提供良好的环境,并设法让他们知道说谎的行为是不对的。例如,通过故事《狼来了》,使幼儿懂得说谎的危害性,认识到周围人对说谎行为的不满,从而使幼儿自己对说谎行为产生否定情绪。也可以通过情

景表演,给幼儿呈现一个说谎的儿童形象,与幼儿一起讨论其表现及其危害,使其认识到这样的孩子是不受人欢迎的。更为重要的是,一定要给幼儿们创造受人欢迎的儿童形象,增强幼儿向榜样学习的愿望,从而减少说谎行为。 (二)搞清说谎的动机,采取有效的措施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正确、合理和适合标准的儿童教育,比再做教育工作容易得多。”对于幼儿由于智力和知识水平较低而造成的无意识说谎,家长不必惊慌,只要帮助幼儿分清想象与现实间的差异即可,因为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这些说谎现象会自然消失;对于幼儿的有意说谎,家长要及时地发现和揭穿其谎言,并让幼儿明白说谎是要受批评和惩罚的,将幼儿说谎的企图适时地化解掉;而如果是由于家长经常说谎而造成孩子也跟着说谎的情况,那么家长一定要认真检讨自己的行为,为幼儿树立一个好的榜样。 (三)防微杜渐 当幼儿第一次说谎时,家长应将其当做一件大事来抓,绝不能掉以轻心。如果这第一次说谎没有得到及时纠正,幼儿便尝到了说谎所带来的好处,他就会再次产生说谎的念头,留有后遗症,以后再纠正就很困难。 (四)允许幼儿申辩 申辩是一种权利。有时我们一旦发现幼儿做错了,就会不分青红皂白地训斥,不允许幼儿申辩。这样不但不能使幼儿心服口服,还会使幼儿滋长一种抵触情绪,为说谎、推脱责任埋下恶根。所以,

如何对待孩子撒谎

瑞文支招:如何对待孩子撒谎 什么叫谎言?孩子撒谎怎么办?这是很多家长纠结头疼的问题。 字面上解释撒谎:故意表达一个错误的信息。谎言分很多种。不同的谎言要不同对待。 一、谎言的梳理分类: 1.礼节性谎言。例如,问:你好啊,吃了没?答:好好,吃过了。 2.逃避性谎言。例如,老师:谁把桌子弄坏了?学生:我没有。 3.诈骗性谎言。(最不可容忍) 4.游戏类谎言。4月1日愚人节,大家都会游戏类撒谎。 5.习惯性谎言。例如,不是太相干的人问:你是干什么职业的?我不是太希望告诉他真相,以免不必要的麻烦,会随便编一个应付。 二、针对于这么多种谎言,我们有时将谎言当成一种策略。那么哪些谎言可以有,哪些不可以有,需要一个界限。这个界限就是道德的标准。孩子不太会区分这个标准,所以不太清楚哪些谎可以撒,哪些谎不可以撒。孩子撒谎一般以快乐和获益为原则。如果不正确引导,久而久之会形成一个习惯性撒谎。那么,问题来了,家长发现孩子撒谎该怎么办? 三、家长怎么做,来正确引导孩子。 1.家长尽量在孩子面前少说谎,即使是善意的谎言。让孩子觉得诚实做人是个美好的事情。 2.教孩子去分辨哪些话是真的,哪些话是假的。例如:家长拿走孩子的压岁钱,骗孩子说,帮他存着。其实家长可以真实的对孩子说:压岁钱不完全属于你的,里面有我们大人的交往的人际。可以给你一部分,但不会全给你。 3.要有一个说真话的家庭环境,有些家长为了保护孩子,所有的东西都要隐瞒,不让孩子面对真实的现实。例如:有家长带孩子去王主任那去咨询,会先单独跟王主任说一些事,然后交代说不能让孩子知道。 4.不要让说谎受益。恶意谎言要态度明确批评,还必须承担后果。要让他知道这是不可逾越的红线。 家长提问一: 就刚才撒谎的话题,爸爸超理性,说话不转弯,有时候伤人,让自己很苦恼。觉得注意说话的技巧不属于撒谎,是情商高的表现。 李老师:改变别人不可靠,只能改变自己,观察自己,思考他为什么会这样,自己慢慢跟他靠。老公理性,老婆感性,老婆如果不舒服,只有控制情绪,观察自己,考虑别人,慢慢往他的方向靠,慢慢发现老公也会有改变。 张老师:我们要学会观察自己,是否将情绪给了别人,导致对别人的伤害。 家长提问二: 孩子爱撒谎,各种惩罚都不见效。举一例:家长叫孩子带五套文具给班主任,孩子只交了四套,还有一套,卖给同学。平时奶奶偏爱孩子,故意帮助隐瞒一些孩子的错误。 家长:对于隔代教育,会这么处理:先跟孩子说,你叫奶奶没用,你是我的孩子,得由我来管。对奶奶说:疼爱孩子,可以理解,平时,你给他好吃好穿,没问题。

幼儿撒谎行为的案例分析及教育对策-2019年教育文档

幼儿撒谎行为的案例分析及教育对策 案例:某幼儿是该幼儿园大班的一个小女孩,性格活泼开朗,在平时的班集体活动中表现积极。某天午休期间,该幼儿没有安静地午睡,而是时常不停地四处张望,为了创造一个安静的睡眠环境,该班的保育员告诉该幼儿要尽快入睡,幼儿在保育员的要求下才慢慢安静入睡。第二天早晨,幼儿的妈妈打来电话,向教师询问该件事情的具体情况,保育员向幼儿的母亲做了说明和解释。之后,保育员便询问幼儿,问其在妈妈面前讲述该件事情的经过和具体内容。在被保育老师询问时,幼儿低着头,没有回答,即便是在保育员的坚持询问下,幼儿仍然不愿意回答,且在询问过程中,幼儿想要离开。在接下来的户外活动中,幼儿所在班级的一位教师将该幼儿叫到身旁,该教师是一位年轻的男教师,该教师并没有和保育员一样询问幼儿,而只是很严肃地告诉幼儿:“你在妈妈面前怎么说都没有关系,只要你说的是实话,你一定要记住的就是不能撒谎,一定要说实话!”,并让幼儿向保育员道歉。幼儿不停地点头,此刻,幼儿的眼中充满了泪水,老师安慰之余,便让幼儿和班里的其他孩子一起进行户外活动。这时,该班的保育老师也经过这里,幼儿走过去向其道歉,并表示自己以后不会撒谎了。保育员笑了,她抚摸着幼儿的头,告诉她一定要记住老师的教导,今后一定要讲实话,做个诚实的孩子,幼儿不住地点头。

一、案例分析 (一)幼儿及家长 幼儿园的生活是丰富的,是多彩的,更是有序的,幼儿在园的一日活动要遵守相应的规定。幼儿应该遵守的基本行为规则是保证幼儿园学习和生活活动丰富而有序的需要,是所有幼儿共同成长的需要。案例中,开始幼儿在午睡期间并没有遵守常规,精力旺盛。在幼儿园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有些幼儿自制力较差,比较好动,有时不能遵守相应的纪律。案例中的幼儿在当时的时间段正是这样的一种行为表现,保育员催促幼儿午睡,是一种常规的教育行为。《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社会教育目标之一为“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幼儿社会规则和日常生活规则的教育对于幼儿身心的发展尤为重要。但是,在幼儿的意识和思维中,对于类似规则的理解未必全面,对于保育老师教育的认识可能会有一定的偏差。因此,幼儿向妈妈描述时,未必完整和正确,幼儿可能会认为老师过于严厉,如果幼儿将这种认识和感受告诉其母亲,作为家长总是会很心疼孩子,听到这些,心中难免会有所疑虑,老师的教育方法是否合适?我的孩子受委屈了?正所谓,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孩子的一句话是无心的,而家长的心却是很在意的。幼儿身心发展的水平决定了其对事物认识的局限性,因此,如果幼儿没有清晰正确地描述事情的具体经过,而站在自我的角度思考问题,容易造成家长的误解。家长与教师联系,向教师询问该件事情的具

怎样对待孩子的撒谎行为

怎样对待孩子的撒谎行为 说谎行为是指孩子说的话与事实不符,编造出各种各样的话来骗人的一种行为。这种行为在孩子期间并不少见。由于说谎是一种不为社会接纳的行为,因此受到老师和家长的高度重视。孩子说谎有很多中情况。如:孩子不愿意上幼儿园,就骗父母肚子痛,头痛。还有一种是假性说谎,它并不是说谎,是因为孩子年龄小容易将现实与想象混淆或记忆不清而说谎。这就需要家长、老师分清孩子是不是在说谎,这对孩子今后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它可能使孩子成为一个没有责任感的人,只会说谎逃避;有可能是一个没有朋友孤单的人,因为众人都讨厌被别人欺骗的感觉;还有可能成为一个人人都不喜欢的骗子等等。所以正确认识和对待幼儿存在的说谎行为是老师、家长、社会值得关注重视的问题。对于孩子出现的这种行为,我们要全面的认识,要学会用不同理论,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和认识,弄清其产生的原因(外因和内因),其行为的表现,出现这种行为反映了什么以及所采取的教育对策,从而达到彻底的矫正的目的。 一、说谎种类的表现及原因分析 (一)假性说谎 假性说谎往往是父母、老师都不懂是孩子这时期出现的一个正常的现象。它主要由于孩子记忆、想象、联想、判断上出现错误而说出与事实不符的话。 假性说谎的表现及原因: 孩子一般到三岁后,一般都会出现假性说谎行为。假性说谎主要由于记忆、想象、联想、判断上出现错误而造成的“谎言”说出与事实不相符的话。这种假性说谎不是孩子有意编造的。而是由于他们的心理发展水平有限,认识水平低造成的。比如,今天刚刚有一个小朋友穿了妈妈昨天新的买一条漂亮的裙子来幼儿园,得到了很多人的赞美,梦梦见了也在那里大声说:“我妈妈昨天也给我买了一条漂亮的裙子” 其实,梦梦的妈妈昨天根本没有给她买裙子,她只是出于羡慕,也希望得到小朋友们的赞美。 又如康康晚上看电视了,在电视里看见了载人航天飞船的发射,他也想坐着飞船去玩玩,第二天便和小朋友、老师说他昨晚坐着飞船上天了等等。一般来说这种行为会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记忆思维能力的增强而逐步消失。 (二)真性说谎 真性说谎才是我们值得重视的问题,这将关系着孩子今后一生的发展。它是孩子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和愿望而编造出不符合实际情况的话。 说谎的表现及原因 (1)模仿大人说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