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开展有效阅读,营造书香校园,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研究”研究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开展有效阅读,营造书香校园,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
研究”研究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目前国内对阅读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语文教育来进行,重视阅读课堂教学的研究,忽视对学生阅读习惯、阅读品质、阅读素养的研究。

随着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人类的生活水平在提高,生活理念也在不断更新,阅读活动作为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方面,已经以锐不可挡之势融入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

但是在如何从阅读的主体性,活动实践性等角度来研究农村学生的阅读心智过程,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方面还尚未真正展开研究。

作为教育者的我们深深感到:只有努力探求有效的阅读教学方式,才能使学生正确面对纷繁复杂而又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只有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环境,让校园飘满书香,才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变得高尚文雅;才能使学生身心得以健康的成长,潜能得以充分的发掘;才能为师生的共同成长打下坚实的精神基础。

为此我们提出"开展有效阅读,营造书香校园,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这一课题。

我们希望能从拓宽学生的阅读时空,改变学生原有的阅读方式,增加学生的阅读信息量等途径入手,寻求更为有效的阅读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成长为具有较高的阅读素养的新人,更好地迎接新时代的挑战。

本课题的研究以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未来生活需要的素质为基点,以扩大阅读总量为前提,以面向全体,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创新课堂教学为基础,坚持课内外有效阅读相结合,以课本阅读与自由阅读相结合为教学机制,在不增加课时,不改变现行教材,不加重学生负担的前提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有效地提高学生独立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全面提高学生阅读质量。

通过有效阅读指导的研究,优化课内外阅读环境的研究,课内增加不同层次学生参与阅读机会的研究,有效阅读教学中信息资源合理运用的研究等切实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学会阅读的良好的阅读习惯,促使学生知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使每个学生的阅读水平在不同的基础上都得到提高和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
有效阅读教学是解决当前我国语文阅读教学高耗低效现状的迫切要求。

当前语文阅读教学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高耗低效的现象,突出表现为以下几个问题:(1)支解文本:许多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还是以逐段分析讲解为主,支解教学内容,阻碍了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感悟。

(2)以讲带读: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问题琐碎,迂回反复,阅读质量低下,学生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其发展空间极为有限。

(3)脱离文本:有些阅读教学在强调学生独特的感受的同时,忽视了对文本的探究,天马行空,夸夸其谈,使阅读教学犹如空中
楼阁,华而不实。

(4)存在"作秀":部分语文阅读观摩课片面追求怎么"出彩",怎样展示教师的水平,而忽视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偏离了阅读教学的轨道。

(5)缺乏实效: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语文教师接受了比较前沿的阅读教学信息,并将之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如阅读感悟、探究性阅读、个性化阅读等等,但由于缺乏深入的实践研究,指导不够到位,不乏有流于形式的现象,看着热闹,却没有实效。

此外,布置大量的作业练习还是许多教师提高学生语文成绩的主要途径,因而本课题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指导的价值。

有效阅读教学顺应了当前"减负"的教育背景。

随着"减负"活动的深人开展,大家更是把目光集中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向语文课堂四十五分钟要效率?如何让学生摆脱沉重的课业负担?如何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语文知识,在阅读教学中得到主动和谐地发展?这些问题都是在减负之后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在减负的时代背景下,在语文课堂中有效提高阅读教学质量显得尤为突出。

三、课题研究依据与原则
1.建构主义理论。

社会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阅读素养的形成是阅读者在一定的情景下,借助于教师、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阅读材料,在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的基础上,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

因此,要与学生共同建构知识,就必须营造一个良好的、有利于互动的阅读环境。

2.因材施教理论。

美国教育家目标教学理论创始人布鲁姆认为,学生是具有独立人格、巨大潜能和个性差异的人,只要善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改善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动机、阅读情感、阅读注意力等,阅读能力相对落后的学生同样可以取得较好的阅读能力,收到较好的阅读效果。

2、理论假设与研究目标(研究目标分解与具体化)
有效阅读教学提倡的是以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阅读效果。

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阅读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阅读意识。

努力营造校园阅读的氛围,建构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相融合的大阅读教学体系,拓宽学生阅读的内容、形式与渠道,改善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动机、阅读情感、阅读注意力,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丰富知识,提高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品质、阅读习惯,最终形成较高的文化素养。

3、营造阅读氛围,优化阅读环境。

学校氛围也是一种语言,是一种传递信息的独特的交往形式,它充满了无穷的魅力,蕴涵着巨大的潜在的教育意义,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独特作用。

阅读教学也要借助阅读环境的营造、通过组织丰富多样的读书类活动,依托图书馆,积极建构具有我校特色的阅读环境。

加强有效阅读方法的指导。

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为前提,以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阅读氛围为条件,为适应学生的阅读差异,创设一种新型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

同时它又促使教师教法适应各层次学
生的阅读,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更趋一致。

使学法指导真正落到实处,创新意识得到增强。

有效阅读资源的合理运用。

利用好社区、家庭中有效的阅读资源。

社区文化是宝贵的资源。

充分利用革命烈士博物馆,建立课外阅读基地,让光荣的革命历程、动人的革命故事和优秀的革命先烈的事迹震撼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帮助学生树立起立志报国的远大理想。

家庭文化的倡导也不能忽视,在家倡导学生藏书,引导学生购书。

帮助学生形成"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的良好家庭阅读氛围,使每个学生都能以读书为乐,使每个学生的阅读水平有所提高。

阅读教学中信息资源的利用。

为适应时代的要求提高阅读的效率,利用信息资源的快捷、便利等优点。

借助我校农远工程这一教学资源开展系列的阅读活动,整合资源,帮助学生获取更为丰富的知识。

四、研究的步骤
1、调查阶段:今年9月,成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调查"十五"期间教育实验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困惑,寻求有效解决问题的新方法;申报新教育实验研究子课题,制订研究方案;
2、动员发动阶段:今年10月,组织全校教师系统学习新教育实验理论,学习《朱永新教育文集》系列、《给教师的建议》等;
3、准备阶段:今年11月,课题研究领导小组指导个人拟订子课题研究计划,做好课题实验准备。

4、研究阶段:今年12月--今年10月,开展本校的各项研究活动;观摩先进实验学校;撰写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5、总结阶段:今年11月- 年12月,收集整理课题研究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编写论文集、教师随笔集等撰写出实验报告,进行结题交流,发布研究成果。

五、研究方法及措施
1、成立书香校园领导小组。

学校成立了以分管副校长为组长,教导处、教科室、政教处、语文组为组员的课题领导、指导小组,制订每学期课题实施计划,确定研究的内容,明确职责分工,确保各项活动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

2、组织学习,提高认识。

(1)组织课题组和学科教师学习新教育实验方面的教育理论,提高对营造书香校园,探究有效阅读教学的研究作用的认识,提高教师参与实验的积极性,主动性。

为学生创建一种全新的愉快的阅读教学环境。

由课题组成员带领和引导学科教师进行课题研究、实施过程的研讨、探索,将课题实施的理论依据作为课题研究的主导提出,并由课题组成员监督实施。

(2)调查研究,摸清学情。

借鉴有关资料结合学生实际情况。

拟定调查表,
就学生的阅读习惯、阅读方法等问题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学情。

在此基础上拟定本课题的具体工作体系。

(3)突出重点,加强管理。

建立开放式,多渠道全方位的教学体系,突出营造阅读氛围,优化阅读环境,加强有效阅读方法的指导。

每月召开一次课题组会议,每学期举行一次交流展示活动。

3、以课堂为主阵地,优化教学过程,使学生乐于学习。

运用多种途径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阅读教学活动中,启发学生思考,自悟新知,提高阅读能力。

(1)加强课堂阅读教学方法研究。

教师以教研组为单位,通过研讨、备课、上课等途径,创设一种新的阅读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交给学生读书的钥匙,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领悟阅读的规律,掌握阅读方法,进而逐步提高学的阅读能力。

(2)提高学生朗读能力,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结合课题的研究,在课堂上加大了指导朗读的训练和时间,切实提高了学生的朗读能力。

朗读有效地把书面语言系统"内化"在大脑之中,逐渐建构、完善一个处理语言的"格式塔",从而把语言学习过程变成语言习得过程。

学生在诵读时,声音对大脑皮层建立听觉表象的作用尤为重要,可以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语言。

教师用标准的普通话范读或课件范读,学生在模仿中纠正自己在发音、语气及句读等方面的错误,朗诵时声情并茂、声音响亮、抑扬顿挫,恰当地掌握语速的缓急和语气的轻重,则会将学生自身的情感融入到文章中去,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语感素质。

加强学生朗读能力,使学生对读过的文字印象深刻,让学生在"读"中有效吸收,使身外之文变为身内之物,并积少成多,成为写作的资本。

朗读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他们逐渐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3)教给读书方法,养成良好读书习惯。

课堂上教师要保证有充足的读书时间。

首先教会学生养成朗读的习惯,达到读书时不丢字,不加字的要求。

其次在课堂上通过速读、自由读、默读、指名读、引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以培养学生思想集中,全神贯注,字字入目,声声入耳的习惯,养成边读边想的习惯。

(4)鼓励质疑问难,养成自觉读书习惯。

课堂上教师要打破课堂上中只有一种声音,一个答案的局面,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

首先应引导学生自己发现,自己解决文章在题材内容安排、结构表达上的疑难问题。

在初读感知阶段,应启发学生去发现课文"写什么"方面的疑难问题;在深入理解阶段,主要启发学生发现"是什么"的疑问;在消化吸收阶段,主要启发学生去发现"怎么写"的疑难。

其次可开展争辩训练,发展学生独立评价的能力。

(5)学会互助合作,提高学生阅读效率。

教师要精心组织学生同桌学习,小组讨论,努力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的能力。

在学生讨论时,教师要巡视指导,掌握讨论的情况,对最先结束的小组要进行重点内容的引导,安排一些不同类型的语言和思维训练题。

4、加强阅读活动的研究。

通过创设新型的阅读活动,让学生围绕各自制定的专题展开讨论。

构建"阅读知识竞赛、阅读游戏设计、排演课本剧"等新型阅读活动,为学生提供阅读实践的空间,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自己发现问题,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

5、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拓宽学生视野
(1)指导学生选择书籍,推荐优秀的课外书。

开卷未必就有益,读书要有所选择,只有读好书才能陶冶情操、净化思想、提升修养、扩大知识面。

所以向学生推荐思想健康、知识性强、有益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文质兼美的书籍刊物:中外的名著如,《三国演义》、《西游记》等,书刊杂志如,《读书》、《课外阅读》、《语文报》等。

课题组积极联系社会力量向学生捐献图书,于今年4月举办了“多读书,读好书”好书推介学生读书活动,两千余册图书、刊物送到校园供学生畅游书海。

(2)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

"不动笔墨不读书。

"学生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养成读书时摘抄好词佳句、记录读书心得的习惯。

今年11月举办读书节手抄报书画作品展评,今年12月举办“经典诵读,规范书写”书写经典活动,让“写”成为,学生阅读的有效助力,巩固学会阅读成效,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

6、“家校联手”构建读书活动促进机制。

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形成需要贯穿于生活、学习生活的各个环节中。

学生在校有课堂组织、教师引导,有效地进行阅读活动。

学生在家的阅读习惯,往往需要家长的督促,特别是家庭阅读氛围的构建也是对学生产生巨大影响的因素。

“书香家庭”和“书香校园”同样是学生阅读习惯形成的有力促进。

为此,我们加强了与家长的联系和交流、沟通,“家校联手”构建读书活动促进机制,每年的十至十一月份,我们都要举办和召开“家校联络会”,家校联手,共同打造浓郁的书香环境,关注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

7、以“读书节”为载体,大力倡导读书活动。

每个学年举行的读书节,给书香校园的构建提供了有力的平台作用。

读书节作为学校的一项长期工作,从上级教育部们到学校都十分地重视,周期长、效果好,以“读书节”为载体,大力倡导读书活动。

(1)办好“读书黑板报”、建立班级读书角、定期举办“读书报告会”。

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营造阅读氛围;建好读书节,让学生主动交流,在读书活动中学生可以将自家的经典名著、优秀报刊补充到班级的读书角,供同学们相互传阅、促进读书交流;并通过读书报告会,加强学生阅读心得、体会的交流,让学生自觉、主动地互帮互助,养成阅读的习惯。

(2)积极利用各种节日,举办主题读书活动。

教师节、国庆节等节日,都是学生开展主题阅读的最佳时机。

开展“我心目中的好老师”读书演讲比赛、教师节“我爱您,老师”诗歌朗诵、爱国诗篇诵读活动等,让学生读先进教师事迹、诵爱国诗篇,主题明确、有感而发、联系生活,学生参与意识积极,阅读效果明
显。

(3)读书节活动丰富多彩。

读书节口头作文比赛、读书节书画作品评展活动,“我最喜欢的文章”诵读比赛,使读书活动得到更大的拓展。

活动丰富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就得到了更大的提高。

8、积极利用德育主题教育时机,大力开展主题阅读活动。

每学期,结合学校开展的理想信念教育、感恩教育、民族精神教育、行为规范教育等主题教育活动,开展了“读理想书籍,诵信念诗歌”朗诵会、“学会感恩”诗歌散文吟诵会、“文明我先行”读书知礼演讲比赛、“读英烈故事”——英烈故事宣讲会、“诵读经典,爱我中华”经典诵读等大量的诵读活动,将阅读活动融汇到德育教育的各个环节中,一举两得。

9、开展好校本课程阅读活动,形成我校的阅读特色。

为开展好校本课程的阅读活动,课题组和学科教师举办校本阅读研讨,制定校本阅读计划,并开展“校本课程阅读课”课堂教学交流研讨活动。

校本课程开发取得了优秀的成果,阅读校本课程,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自豪感,提高学生阅读的主动性。

目前,校本课程阅读活动已在全校铺开,成为了阅读活动中的一个特色和亮点。

10、继续办好《秋实》校刊,发挥校刊的引导和平台展示作用。

多年来,我校创办的《秋实》校刊一直是师生展示文学写作的一个有效平台,读书心得、体会,优秀文学作品、优秀书画作品等频频在校刊中刊登,让师生尽情地发挥他们的文学才能,成为师生有效的展示、交流的平台。

11、添置设施,创设环境。

学校千方百计为教师提供实验场所筹集资金添置现代化教学设施,建立多媒体教室、图书馆、购置大量图书,创设有利于培养学生持续阅读的环境,开拓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舞台。

课题研究实验开展以来,学校每年的图书配备数量逐年增加,满足了师生阅读的需求。

我校属于老校舍,硬件设施相对落后。

尽管如此,学校克服一切困难,学校配备了图书管理员,明确了图书管理的职责和要求。

今年底,学校对图书进行了分类编号,实行了统一电子管理,坚持全天图书馆开发,大力配合师生读书阅读的需要。

六、取得的成效
1、改变着学生的学习方式。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开展有效阅读,营造书香校园”创建活动课题研究以来,同学们对读书投入了很高的热情,一种良好的读书氛围已在我校渐渐形成,读书在扩展着学生的知识面,丰厚着他们的知识储备,丰富着他们的阅读体验,充实着他们的精神生活,提高着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着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近几年我校语文组在省、市、区各项作文、演讲比赛中获奖,多名教师荣获各级辅导教师奖;多篇教师论文在各级教育刊物发表或获奖;所辅导的学生作品也有多篇发表或获奖。

2、改变着学校的发展模式。

书香校园的创建,也有效地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和校风、教风、学风的进一步转变。

近几年来,学校教学质量稳中有升,取得
了较为理想的成绩。

书香校园特色基本已在我校形成。

我校的读书活动还多次被沂蒙晚报、鲁南商报等报刊刊登、报道;自今年以来,连续三年获得区教育局颁发的“读书节先进单位”称号。

培育书香特色,这是我们努力的目标,我们相信我们的校园因书香飘溢会变得弥久芬芳。

“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

”习惯是人生的奠基,是美德的源泉。

培养孩子爱读书的良好习惯更是素质教育的突破口。

我们相信学校因有书香而弥久芬芳,学生因有书伴人生变得更加灿烂。

七、研究后的思考及存在的问题
1、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

学生的课外阅读离不开教师的有效引导与指导,学生个体之间阅读情况存在明显差异,少部分学生阅读效率偏低,一部分学生无家庭读书现象。

2、班级书香文化建设有待于进一步推进。

班级文化建设存在不均衡,部分班主任及语文教师对培养学生读书习惯的培养重视程度不够,个别班级图书种类偏少,管理不够规范,学生的阅读书目多为文学类作品,缺少科普、史地等作品。

3、学校的图书馆建设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新校区正在筹建中,规划建设中的专用图书楼和阅览室,正在期待中进一步实现。

进一步完善学校的图书管理,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进一步推进师生多读书,读好书。

高都中学课题组
2011年7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