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德文化生活之差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德文化生活之差异
——德国进修有感
随着中德两国近年来经济文化往来日益密切,东西方的相互了解也日益增多,神秘的东方风水文化,复杂的汉字令不少德国人为之倾倒,而德国的啤酒足球也让一众中国人着迷,但由于双方相差甚远的历史传统和生活方式,两国很多的风俗习惯南辕北辙,两国人民对对方的不少行为做法也感到诧异。
先讲个故事,来德国洛特林根大学后不久,学生便自发组织了一次聚会,名曰“床单聚会”,聚会要求参加者须身着各式床单,样式自定,越有创意越好。
聚会当天,便发现一个有趣现象,来自当地及欧美国家的学生,都直接“穿着”床单却又“不失”衣服功能的“奇装异服”,可见他们确是花了时间和精力进行准备的,反观我们的学生,不同立马显现,他们只是在自己原有衣着上附加了一条床单,更谈不上床单是否经过精心设计或考虑床单对原有衣着是否有修饰或搭配作用。
还有一个故事是,有一次我们乘火车,按照火车时刻表原计划乘末班车回洛特林根,然后去乘最后一班公交回学校的。
本想着德国是非常守时的国家,应该不会出现差错,然而那天却事与愿违,火车竟然晚点了,理所当然我们也未能赶上最后一班公交车,这将意味着我们只有打的或其他奇迹出现才能返校,之前我们有曾听说德国是很讲规则的国家,所以我们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准备找当地的铁路运营商进行交涉,看是否可以解决我们部分的路费,然而结果却另我们很是
吃惊,感觉真的是奇迹出现了,当我们去铁路服务处时,服务人员热情的接待了我们,当得知我们是最后一趟列车乘客时,还没等我们继续说下去,她就告知我们可以免费乘坐出租回到目的地(出租费用由他们支付),于是我们安全而又舒心的回到了学校。
前一个故事讲的是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人处事的方式,中国文化依然较为保守,整体上创新精神较为欠缺,需要继续加以引导积极改变,增强个性意识和创造精神当然我们也有含蓄、集体意识较强等优点,后一个故事则告诉我们,任然需要提高我们全民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古语云:仓廪实而知礼节,我国现状是人口众多,资源较少,只有我们大力发展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才能跟上,服务意识自然会上去,人们才会更守规矩知礼节。
以上所提现象都是非常普遍的情况,几乎所有初到西方国家的人都会有所感触。
所幸,文化是可以学习和接受的,而文化差异的重要性,随着全球日渐国际化,在国外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
在中国,这样的意识还不是很普及,不少人认为,到国外去,或者在国内接触外国人,掌握好外语就能够解决问题。
其实,语言只占所有交流信息的百分之十五到二十。
大部分的交流信息来源于非语言的交流,你的一举手一投足都有可能在对方眼里产生你意想不到的含义。
而要解读这些密码,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是关键。
下面就自己在德国进修时的所见所闻,谈谈自己对中德文化生活差异的体会。
一、“吃”文化之差异
中国有句古话:“民以食为天”,同时在世界上还有“食在中华”
的美誉,中国美食讲求色、香、味俱全,烹、炒、煎、炸、蒸、鲁、烩手法多样,在高档菜品中更会用到相生相克、相辅相成的中国特有的朴素哲学理念,国人更发明了诸如豆腐、臭豆腐、腐竹、年糕之类富有创意和营养的食品,饮食在中国已不仅仅是吃吃喝喝,他更是一种文化,一种人际交流,一种团聚、一个生活圈,把盏言欢,高谈阔论,互述衷肠,其乐融融。
在中国餐桌上的热闹、喧嚣代表快乐、幸福、融洽和喜悦,而相比之下德国饮食就非常简单,简直可以用“自虐”来形容,早晚全是冷餐,绝大部分时间是面包奶酪、牛肉土豆泥或沙拉生菜,而他们所谓的正餐也只不过是多了葡萄酒酒、烤肉或火腿之类,影视作品中所见的正式用餐,“色”居首,他们讲求氛围,觥筹交错间感受一份宁静,聚会中三三两两拿着酒杯语交谈,细品美酒,便是一种情调。
德国人如果邀你到他家用餐,便是对对方很高的礼遇了。
在吃方面的差异还有诸如中国人日常以饮茶为主,喝咖啡是一种时尚,相反德国人日常以喝咖啡为主,饮茶反而是一种时尚。
两国间吃文化的差异主要是地域、气候、环境、历史、人文等多因素造成的。
二、“住”文化之差异
德国建筑除为大家所熟知的哥特式、巴洛克式古建筑外,现在多数小镇以“田园式欧陆风格建筑”居多,粉红色外墙,白色线条,通花栏杆,外飘窗台,绿色玻璃窗勾勒出一幅迷人的欧陆小镇,没有高楼林立、灯红酒绿、车来人往的喧嚣与嘈杂,更多一份恬静、温馨、怡然自得的异域惬意,行在其间、居在其间是一种回归自然的旷怡之
感;中国传统四合院、雕廊画栋、江南园林式建筑正以加速度在城市化进程中消亡,取而代之的是虽非千篇一律但难有创意的栋东高楼,北京的四合院远去了,上海的石库门远去了,难道千年古城西安的“八水绕长安”真的将一去不复返?!幸好我们意识到了这种文化的重要性,开始保护诸如福建“土楼”、开平“碉楼”、陕西“窑洞”等文化遗产了。
建筑是人类智慧结晶的主要体现,经过多年的交流与融汇,现在各地建筑已经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国古代佛塔庙宇就见证了中国木结构传统建筑融汇印度、地中海等地建筑风格的历史,现代建筑更是相互取长、相互促进,中国城市中不乏有欧美田园式住宅,花园洋房,德国也有苏州园林式的木楼阁台。
随着人类的发展,将来建筑的发展可以肯定的是将会各取所长,不断创新,百花齐放的局面。
三、“行”文化之差异
过去我们号称“自行车王国”,现在大都市的道路连自行车道都省去了,真正是“车水马龙”,君不见,早高峰堵,晚高峰堵,其他时段也堵,于是每年有了那么可怜的一天,叫做无车日,而当我们全民奔小康买轿车时,德国及欧美却开始以骑自行车为乐了,小轿车全进了车库,君不见,男骑自行车,女骑自行车,健身也骑自行车,环保理念已深入民心,我们将弃轿车而选自行车乎?取舍之间彰显智慧!
上了德国的高速路才发现他们的最低限速是120KM/H,这可是我们的最高限速呀,这起码说明两个问题:其一,他们的道路很好,其二,他们的汽车工业很牛。
走在德国的马路上,你会很舒心,不用担心突如其来的车辆,因为他们绝对会各行其道,当你突然想过马路时,过往的车辆也会很远就停在远处为你行注目礼,他们懂得行人是弱势群体,相反行人一次可以,两次可以横穿,第三次你还好意思吗?而到了中国,即使走在人行道上,你也得留一只眼睛左顾右盼,因为人行道也是车辆的专用道。
除了城市道路,我们的铁路更是世界有名,我们被网友戏称“春运帝国”,春节前后上亿的民众奔波在祖国的各条铁路干线上,为祖国的运输业做着无可比拟的贡献,且看车站车内车外无际人群,何等壮观,但每个匆匆身影背后却都是一颗团聚的心,与此同时更有一票难求,于是我们下决心要建世界最长的高铁!
在行的方面,我们既要认清国情,又要高瞻远瞩,怎样才是行之有效又环保低碳,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发达国家走过的路是我们的前车之鉴,发展新能源用车、新能源生活方式将是我们发展的必由之路。
四、“教”文化之差异
教的方式:德国教学方式以开放式教学为主,没有讲台高低之分,师生不从在形式上的身份区分,少了一道认为的沟通障碍,学生座位相对也比较零散随意,教学中多以互动式谈话或讨论为主,多媒体教学方式已相当普遍,同时实践类课程设置很多,如参观大型工业厂房,学生自主模拟授课等等,调研课题也很多,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和自我辨析能力;我们在教学方式上基本还是继承原苏联式灌输教学模式,师生间互动在研究生阶段才较多,而本科阶段太少,运用社会
资源不足,教学与社会现状有脱节情况,学生毕业时所学的知识已经在被淘汰边缘,应借鉴他们实践课特点,以学校为单位,与各种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及时更新知识结构,同时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为将来更好融入社会提前做准备。
教的内容:走出国门,明白懂得一门外语的重要性,在交流无障碍的基础上才更明白懂得一门专业知识又是何等的重要,复合型人才应该是我们培养目标。
五、“环保”文化之差异
德国所有的垃圾桶一排有好几个,他们的用途各有不同,有装有机垃圾、无机垃圾、更有电池等电子类垃圾桶,他们从垃圾产生初步就进行分类,然后有效回收,德国的垃圾发电站全球有名,幸好最近几年我们在上海、广州等地也开始了垃圾回收利用的尝试,在德国环保已经深入民心,小到生活垃圾大到工厂工业垃圾,都要进行再回收利用,保住一片绿地、一片蓝天为子孙后代谋一份力所能及的环保。
两国间文化差异随处可见,只有取其精华,为我所用,我们才能更好的发展,同时也只有通过交流与互动才能消除彼此间因差异而造成的不了解和不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