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亲和力的领导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亲和力的领导方式
“领导艺术的开端,是一场赢得人心的战争。”——蒙哥马利
任何一个组织,无论是公共的还是私营的,都是一个社会心理系统,更为确切地说,是一个相互影响的系统。有效的领导,在于有效地运用影响力,而要达到这一点,需要有效地赢得人心。亲和力,简单地说,是让人们自发地想要靠近你的一种情感力量,在领导力的环境下,便是一股赢得人心的力量。
从卡梅伦玩自拍,到奥巴马在白宫打苍蝇,再到习总书记的“为人民点赞”,接地气的语言和行为渐渐成为领导艺术的潮流和风尚。“Me”时代的到来,每个人都是世界舞台的主角,强调认可和尊严。随着民众自我意识的觉醒,领导和治理的价值理念也开始不断充实,要求也水涨船高。单一的权威、冷漠的领导方式,似乎难以解决多元化矛盾,或者说满足人们日益多元的心理需求,甚至常常会导致创意的扼杀,和关系的僵化,而创意是时代发展的精神,以人为本是发展理念的核心,因此,对亲和型领导方式的欲求,也符合时代和发展的潮流。
也许,很多中小型企业不像谷歌、微软等创新型企业那样,组织结构趋于扁平化,员工自由度高,领导管理靠的不是硬性的职位权力,更多的是其自身的人格魅力以及员工的自觉意识。但这并不是必须保持高压威严、训斥式领导方式的理由,这只能说是对“领导艺术”错误的理解,是“misleadership”。俗话说,“树怕伤根,人怕伤心”,许多领导抱怨有些员工不听话、不服管,称其为“差
劲职工”,必须严加训斥和管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的确是树立权威的办法。而然这样的做法无法长远,其实,领导一句肯定的话语,一个会意的微笑,都是所谓“后进员工”进步的动力,能够增强其对公司、组织的归属感,而这也是培育员工和下属自觉的重要举措之一。
对亲和力的要求,也会促使企业或公共组织的结构发生变化,在结构上,将趋向于组织职能的缩减,和分权与授权化的管理。如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以及企业非核心业务的外包,组织结构开始扁平化等,员工及下属的自由度上升。而这些结构的改变,又将反过来推动领导方式朝着亲和力方向发展。所以,在组织结构的安排上,做到适度的分权与授权,精简机构,战略规划上,外包非核心业务等,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亲和力领导方式的培育提供制度基础。
当然,要求亲和型的领导,并不等于“你好我好大家好”老好人的领导方式,放弃原则只为追求“和谐”,这是庸俗的亲和。领导者的个人魅力,除去亲和力的因素之外,很大程度上在于能够把握时代的方向和市场的动向,有着宏伟的战略规划能力,有着坚韧、果敢的品质,富于决断力。敢于冒险,勇于担当,也许只是领导者一个人的性格,但要将这样的品质转化为公司的品质,将这样的性格感染每一位下属和员工,就必须培育企业文化。而文化对于人的影响在于潜移默化,更在于人们的自觉接受,因此,亲和力对于组织文化的形成显得至关重要。人们愿意靠近和尊重,是领导个人影响力的前提,也是企业文化成形的先决条件。所以,身为领导,应
该有战略眼光,要有着力培育组织文化的意识,如此,也就有了提升亲和力的内在需求,也就明白了亲和的实质所在。
总而言之,亲和力的回归,不仅是一种领导方式的转变,更是时代发展方向的转变。当今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利益主体多元化以及社会矛盾多元化,需要一种柔性的力量加以协调与综合,带动多元主体的共同繁荣。而亲和力所折射的正是柔性的领导力,无论是“女权运动”,还是“命运共同体”等现代理念,无一不闪烁着这样一种领导力的智慧与光泽。因此,亲和不是单纯的善良,更不是个人主义的威风凛凛,而是凝聚众人信仰的力量,唯有如此,一个组织才能立住脚跟,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