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报刊专栏评论的发展趋势(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时期报刊专栏评论的发展趋势(一)
摘要本文对新时期报刊专栏评论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报刊评论发展趋势
专栏评论指的是在报纸的相对固定版面上特定的栏目中发表的评论,是新闻评论的一种形式,在一般情况下仅代表个人的意见和观点。自我国近代新闻事业诞生之日起,专栏评论在新闻评论史上一直占有重要地位,随着社会的变革,我国报纸专栏评论的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党的十一界三中全会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改革开放的总方针,中国进入了历史新时期,专栏评论重新勃兴起来。以1980年1月2日《人民日报·今日谈》的出台为标志。新型的现代意义的专栏评论诞生了。此后,个人署名的专栏评论如雨后春笋,竞相成长,形式也从单一型向多样化发展。如《解放军报》有“集思广益”、“星期日评论”,《中国青年报》有“求实篇”、“青年观察家”、“新语丝”,《光明日报》有“大家谈”、“每周评论”,《南京日报》有“金陵论坛”、“见闻谭”等等。进入历史新时期,评论专栏琳琅满目,专栏评论多姿多彩,象一朵朵绚丽的奇葩开放在大大小小的报刊上。成为我国当今新闻园地里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专栏评论顺应时代的需要而茁壮成长。进入新世纪,专栏评论大致呈现如下走势:
一、专门化发展的趋势
大众传媒的分众化趋势,将使评论的专业性与专门化程度不断提高。评论专栏的开设将更注重于评析范围和风格化的区别上。如果说新时期依始,评论专栏的创办与开设有相互“克隆”的痕迹,今后评论专栏的生命力则在于个性。大浪淘沙,真正能够承受住受众市场考验的则是那些有个性化的评析范围、个性化的视角、个性化的话语方式以及个性化的风格的专栏评论。正在与世界接轨的中国新闻评论在评论的专门化与专业化程度上也逐步走向规范。专家学者、媒介内专职评论员,以及普通百姓的议论,社会性、话题性与专业性话题的划分将日趋明晰,出现越来越多的专门性、对象性的评论专栏。一方面,法制类、财经类、证券类、体育类、文化类等不同选题领域及受众群体的评论专栏将有所区分和日渐发展;另一方面,同一领域或样式的评论专栏也将以不同的风格使自己拥有各自不同的发展余地和生存空间。面对不同受众设置不同的具有较强专业性与专门化的评论专栏的做法适应大众传播分众化趋势,无形中也为更多评论专栏的生存与发展提供空间。
二、开放化与多元化发展的趋势
社会的开放性、价值的多元化将使专栏评论日趋开放化和多元化。这种开放化和多元化既体现在专栏评论的形式上和内容上,也体现在评论观念上。开放化和多元化相辅相存,二者间存在有机的联系,但在评论的运作过程与表现方式上都有所不同。新闻评论的开放化趋势,首先在选题范围的开放化。以往的评论集中区已经或正在被突破。评论的触角已伸向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诸多方面和角落。随着中国开放程度的提高,这种开放化将进一步加强。与开放化相联系的则是观点的多元化、形态的多元化、表达方式的多元化和风格的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