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中国未来的希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农村建设——中国未来的希望
——关于新农村建设及其现代化、机械化的小议论题背景:
中共“十一五”计划提出了“中国农村现代化社会基础”概念体系及分析框架,在基层和学术界引起强烈反响,被认为是农村研究领域精深理论与实践经验完美结合的学术典范,对于理解和解决中国农村问题具有原创性的政策理论和学术贡献。
论题借鉴:
曾经有一本书,是讲述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比较有代表性的专著。此书以“理论思考”、“实践探索”为线索加入了一些实地的例子,充分阐明了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性、紧迫性、必要性和可行性。在此引个例子,作为说明之根据。(后文还会有所补充)
首先是新华社给出的几份数据:
○ 2009年中央财政支农资金达7161.4亿元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迈上了万亿斤新台阶
○农民人均纯收入超5000元年均实增8.3%
○ 590亿元解决2.15亿农民饮水安全问题
其次是一个典型事例:
家住河北省怀来县新保安镇西园子村的乔荣孝家近年来可谓喜事盈门。老乔逢人便说,“如今是种地不交税了,孩子上学不交费了,看病能报销了,咱们农民的日子越过越好了”。乔家的变化是“十一五”期间我国农村发展变化的一个缩影。
政策链接:
1. 想方设法为农民谋福利。自2006年以来,国家累计安排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中央投资590亿元,解决全国
2.15亿农村居民及农村学校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超额完成“十一五”规划任务。“十一五”前四年,新改建农村公路156万公里,比“十五”末新增28万公里,农村公路通达水平和通畅程度大幅提高。大电网对农村人口的覆盖率超过了95%,基本实现了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同网同价。国家大力扶持农村发展清洁能源,“十一五”末全国户用沼气将达到4000万户。农村危房改造项目已经启动,截至2009年11月30日,全国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任务开工率91.1%、竣工率64.9%。
2. 千方百计减轻农民负担。2006年起,在全国范围取消了农业税、牧业税、农业特产税和牲畜屠宰税,延续2600多年的“皇粮国税”就此终结。2007年,农村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上学不用交纳学杂费了。2008年,全国农村基本建立起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2009年,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正式启动,农民看病贵、养老难的负担也大大减轻。
3. 对农业农村投入大幅增加。“十一五”期间,接连五个中央一号文件对于财政支农投入的提法,从“三个高于”、“三个继续高于”、“三个明显高于”到“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显示出国家积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不断增加对农业和农村投入的信心和决心。2009年,中央财政支农资金达7161.4亿元,比上年增长20.2%,“三农” 投入规模再创历史新高。
4. 加大对农民补贴力度。“十一五”期间,除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外,农民还能享受农资综合直补。与此同时,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逐步提高。农民的积极性提高了,市场预期稳定了,种粮收益增加了。2009年,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四项达1230.8亿元,增长19.4%。
论题分析:
理论依据:
“十一五”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坚持把“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统筹城乡发展,不断完善强农惠农政策框架体系,加大“三农”投入力度,在各级各部门和亿万农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农业克服严重自然灾害影响和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呈现了持续稳定发展的好势头,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速转变,为我国成功应对各种困难和风险、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大局发挥了重要作用。
“十一五”时期,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总体上面临良好的发展环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策和部署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我国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开辟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小组观点:
我们相信,以下的总结可以更形象的概括农村现代化的进步意义:
强农惠农政策不断强化,农业农村发展后劲十足。
现代农业建设步伐坚实,粮食生产能力稳步增强。
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亿万农民享更多温暖。
论题深入:
以下是我们根据相关政府说明和实地考察给出的一些深入的观点:
1.新农村建设仅仅是中国农村现代化的第一步。中国农村现代化,不仅仅是一个农民收入提高、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城乡统筹问题,更是一个农民和剩余劳动力的教育水平、文化水平、劳动技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问题。
从我们学农之中就能略窥一二:在浏河营地,带领我们的指导员,都是当地的农户及其子女。看得出他们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一代,劳动的小点子也非常多,这也正好验证了上述的看法。在实现中国农村现代化的伟大历史任务中,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任务空前艰巨,前无古人,但是历史留给我们的时间却十分有限。
2.应当用农业来促进工业,以工业来维护农业农村问题是长期困扰中国发展的一个症结。70年来,这个症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虽有不同的表现,但基本内核似乎变化不大,增加农民收入和改变农民现状一直是核心问题。
这里我们也是深有感触,到浏河营地后,我们发现:有诸多农户,手提葫芦等艺术品,身背橘子、田罗素和矿泉水等食物早已在门外等候,并且全程陪同,是说明他们有经济头脑呢?(其实这价格在当下的市场经济环境下,笔者认为已经相当低了)还是另有说法呢?
3.“三农”问题依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建国5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有了快速发展,我们成功地解决了两亿多农民的温饱问题和大部分农民的小康问题。但是,农村问题依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农民收入虽有所增加,但是城乡差距有不断拉大的趋势,农村发展越来越落后于城市,广大农村地区的群众并没有很好地享受改革和发展带来的成果。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依然是我们目前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但是,不完善的城市化政策,使他们缺乏接近基本公共服务和完全融入城市社区的机会。今后15年,甚至更长时间,在农村强大推力和城市强大拉力下,大量农村人口别无选择地迁移到城镇,特别是大中城市,这是我国以往25年城市化和产业结构调整的结果,也是未来产业结构变动所致。一方面它会大大提升中国城市化速度,使其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另一方面,也会给已经过于稠密的大城市带来更大的公共资源和生态环境压力,这个压力是世界上其他国家所不曾经历的。
就拿那条嘉行公路为例,满地的谷子、稻子,开车甚是不便!这也巧好反映了现代化带来的环境问题和公共服务问题。
4. 由于体制分割,迁移人口的社会地位和社会生活纳入城市体制还有一段路要走,过去的分割造成的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新的分割还将造成新的问题,社会不平等,甚至不平等程度加剧在一个时期内是存在的。大量迁移人口进入城市,缺乏基本的公共服务,长期游离于体制之外,既不符合公平与公正原则,还将产生若干严重社会问题。在人口规模继续扩大,劳动力资源无限供给背景下,处在这个阶段的工业化特征是,重化工业不能大量吸纳就业,城市建设不断进行,但不能从根本上安置迁移人口。实现城市化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将成为未来15-30年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最大挑战之一。针对这些问题,必须综合考虑农村发展,富裕劳动力迁移和就业,实现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
这一点,在浏河营地到未有大的体现,但平时所见城市中的农民工和有利农民,也足以反映上述状况。而过多的流动人口,会对公共环境、社会安全、疾病流行、人口数据等产生诸多不利影响。人口普查虽有一定效果,但不从根子上解决这个问题是不行的。现代化并不意味着所有农民都脱离土地另谋生路。相信“11·15”的事件也能体现一些问题吧!
5. 实现中国农村现代化必须跨越式发展.我国实现这种跨越发展面临的国内挑战和国际环境已经根本改变时过境迁,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资源问题、人口问题都不是英国和美国在几个或一个世纪前所面对的。要实现这种跳跃,中国不仅要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而且要把这些转移的劳动力培养成现代产业工人,在劳动技能和知识掌握上也要实现跨越。仅就此一项,我们不难看到我们所面临任务的艰巨性。以增长方式为例,“九五”时期曾提出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体制两个根本性转变。从实际情况来看,既定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按此逻辑,“十一五”时期将继续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由“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向“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的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但完成这一转变,难度相当大。说白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