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学与胚胎学 浙江大学药学院 期末重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组织学与胚胎学

一、绪论——组织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组织处理、染色、显微镜术

切片与染色:苏木精和伊红染色,简称HE染色

苏⽊精特点:碱性,使细胞核内染⾊质以及细胞质内核糖体等染成紫蓝色;

伊红特点:酸性,使细胞质以及细胞外基质中成分染成粉红色

嗜碱性:细胞核、粗⾯内质⽹、游离核糖体

嗜酸性:细胞质基质、溶酶体、线粒体

嗜铬性:经重铬酸盐处理后呈棕褐色

亲银性:硝酸银处理后呈黑⾊

嗜银性:若经硝酸银处理后,尚需还原剂才显⾊

异染性:肥⼤细胞中颗粒经甲苯胺蓝等碱性染料染色后呈紫色

特殊染色•醛复红•硝酸银•甲苯胺蓝等

二、上皮组织——上皮组织的特点、被覆上皮分类及分布、外分泌腺的分类、上皮细胞的各类特化结构及其功能

1.上皮组织的特点:(1)细胞多,排列紧密,间质少

(2)明显极性游离面:朝向腔面或体表

侧面:上皮细胞之间的连接面

基底面:借基膜与深部结缔组织相连

(3)无血管,游离神经末梢丰富

2.被覆上皮分类及其分布

3.上皮细胞的各类特化结构及其功能

游离面:

一、微绒毛:1.胞膜、细胞质的指状突起,不摆动小肠上皮细胞的微绒毛——纹状缘

2.轴心有纵行微丝,下端附着于终末网

3.扩大细胞的表面积

二、纤毛:1.胞膜、胞质伸出的能摆动的细长突起

2.比微绒毛粗长

3.9+2微管排列

三、细胞衣:•细胞膜糖蛋白和糖脂向外伸出的糖链、及黏附其上的物质

•保护、消化吸收、物质交换及识别

侧面:

⼀、紧密连接:

(1)又称闭锁⼩带,位于细胞的侧面顶端

(2)相邻细胞膜形成约2—4个点状融合,融合处细胞间隙消失,⾮融合处有极窄的细胞间隙。(观察紧密连接的最佳方法是冷冻蚀刻复型法)

(3)封闭细胞间隙,可阻挡⼤分子物质穿过细胞间隙⽽进⼊深部组织,具有屏障作⽤。

⼆、中间连接

(1)又称黏着⼩带,带状,多位于紧密连接下方,这种连接也⻅于心肌细胞间的闰盘

(2)中间连接除有黏着作⽤外,还有保持细胞形状和传递细胞收缩⼒的作⽤。

三、桥粒

(1)⼜称黏着斑,斑状,最牢固,细胞膜的胞质⾯有较厚的致密物质构成的附着板

(2)胞质中有许多⻆蛋白丝(张力丝)附着于板上,并常折成襻状返回胞质,起固定和⽀支持作⽤。

(3)桥粒是⼀一种很牢固的连接,在易受摩擦的⽪肤、食管等部位的复层扁平上⽪中尤其发达。

四、缝隙连接

(1)又称通讯连接,斑状

(2)在钙离子和其它因素作用下,管道可开放或闭合,可供细胞相互交换某些小分子物质和离⼦,借以传递化学信息,调节细胞的分化和增殖。(分子量⼩于1500kD的物质,包括离⼦、cAMP等信

息分子、氨基酸、葡萄糖、维⽣素等,均得以在相邻细胞间流通,使细胞在营养代谢、增殖分化和

功能等方⾯成为统⼀体)

(3)此种连接电阻低,在⼼肌细胞、平滑肌细胞、神经细胞之间,可经此处传递电冲动。

以上四种细胞连接,只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同时存在,则称连接复合体。

基底面:

1. 基膜:过滤、支持、固着、物质交换

基板:上皮细胞分泌,主要成分为糖蛋白

•透明层•致密层

网板:由结缔组织的成纤维细胞分泌,主要成分为网状纤维

2. 质膜内褶

•基底纵纹

•扩大底部表面积,便利物质转运

•内褶间线粒体丰富,提供能量

3.半桥粒:桥粒的一半,将上皮细胞固着在基膜上

三、结缔组织——结缔组织的特点及组成、结缔组织分类及其分布和形态特点

1.结缔组织的特点:

•起源于胚胎时期的间充质细胞

•间质(纤维+基质)>细胞

•细胞少,种类多

•无极性,多有血管

•连接、支持、营养、保护

2.结缔组织的组成:

细胞: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浆细胞、肥大细胞、脂肪细胞、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白细

纤维: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网状纤维

基质:蛋白聚糖、糖蛋白、组织液

成纤维细胞:固有细胞类型,多突扁平,数量最多。产生纤维和基质。

巨噬细胞:胞质内含有大量溶酶体、吞饮小泡、吞噬体等。具有变形运动和吞噬能力,参与免疫应答。

肥大细胞:胞质充满嗜碱性颗粒,具有异染性,分泌组胺、肝素,参与过敏反应。

胶原纤维:数量最多,HE显红色,主成分:I型、II型胶原蛋白,韧性大,抗拉力强。

3.结缔组织分类:

疏松结缔组织:分布最广,基质多、纤维少。

致密结缔组织:以纤维成分为主而细胞较少。纤维多、排列紧密,基质少

分类:•规则致密结缔组织:肌腱、韧带

•不规则致密结缔组织:真皮、多数器官的被膜

脂肪组织:黄色脂肪组织分布于皮下、网膜和系膜等处。棕色脂肪组织分布于新生儿肩胛区、腋窝以及后颈部。成群的脂肪细胞被疏松结缔组织分离。

网状组织:分布于造血组织,如骨髓、脾、淋巴结等。构成造血组织和淋巴组织的支架。

四、肌组织——三种肌组织的形态结构特点、肌原纤维收缩原理

1.骨骼肌:横纹肌,柱状,多个核位于细胞边缘。肌外膜、肌束膜、肌内膜:结缔组织

骨骼肌纤维:肌原纤维(粗肌丝、细肌丝)、横小管、肌质网

2.心肌:横纹肌,柱状分支,单核位居细胞中央

胞质内有脂褐素、脂滴和糖原,位于核旁

内分泌功能:心房肌——心房利钠肽

闰盘:相邻两心肌纤维嵌合处

3.平滑肌:•梭形无横纹,细胞核位于中央,胞间有缝隙连接。

•分泌胶原蛋白、弹性蛋白、蛋白聚糖等

•粗细肌丝不形成肌原纤维,但仍通过滑行方式收缩

•中间丝:构成菱形支架

•小凹:肌膜内陷,类似横小管

•密体:肌丝和中间丝附着的位置,电子密度高,类似Z线

五、血液——血液的组成、各类血细胞形态特点和功能、造血过程

血液由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浆组成。

1.红细胞:双凹圆盘,无细胞核和细胞器。运输氧和二氧化碳的载体,同时表达血型抗原。

2.白细胞:

(1)中性粒细胞:核分叶。趋化性,强烈的变形运动和吞噬功能,分泌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

(2)嗜酸性粒细胞:核分2叶,调节免疫反应和抑制过敏反应(含组胺酶),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

(3)嗜碱性粒细胞:核分2叶,常被颗粒覆盖,过敏反应释放颗粒内肝素、组胺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