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深化丽水市生态经济创新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化丽水市生态经济创新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研究
索引号:002645419-04—2011—0074生成时间:2011—12—5发布机构:市发
改委
研究与建议(2011)32期
二○一一年十二月二日
丽水市发改委课题组
21世纪是生态文明的世纪.丽水撤地设市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逐步走出了一条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同步推进、产业竞争力与环境竞争力一起提升的路子。为了使生态文明建设更为持续、更为科学健康发展,我市在经历一系列的“破题立新”之后,更加注重“点面承接,深度推进”,开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试点旨在推动改革创新由单项推进走向综合配套,倡导发挥生态和文化这一最大的比较优势,突出经济转型升级、努力实现富民强市、社会和谐。2010年5月12日,省发改委正式批复同意《丽水市生态经济创新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总体方案》,总体目标是通过改革试点,率先把丽水建设成为生态产业创新发展、生态环境和谐优美、生态文明发扬光大的生态经济示范区和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
一、改革进展
试点开展以来,我市紧紧抓住这一契机,强化总体指导和统筹协调,成立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生态经济创新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动员大会,出台《丽水市生态经济创新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2010-2011年实施意见》,将试点年度方案中的25方面53项改革内容进行了分解,取得了积极进展。主要体现在:
1。四大产业培育有序推进.一是新型生态工业迅速提升。重点抓好八大主导产业的改造提升和培育壮大工作,加快电子信息、太阳能光伏等产业发展。八大主导产业今年1-5月产值增长32%,增幅高出全市平均水平。组织实施十大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全市列入计划的十个产业集群实施方案全部通过论证。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较猛,新上一批太阳能光伏产业项目,风力发电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全市首个生物质能发电项目成功试产,水性树脂合成革得到推广,缙云精美铝业的高强度镁铝合金材料生产线投入正常生产.此外,引进发展电动车(自行车)、镍氢电池、LED等新兴环保产业,符合山区特点的生态工业渐成体系。二是生态农业快速发展。建立农业“两区”
主平台的建设机制,紧紧抓住食用菌、茶叶、水果、蔬菜、畜牧等五大产业,以高效生态示范基地建设为抓手,积极采取政策引导、重点扶持、优化服务等有效措施大力扶持农业龙头企业。截止2010年底,全市累计培育省级农业龙头企业29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209家,其中新培育1000万元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5家,新培育3000万元以上农业龙头企业7家.全市各地还开展以黄泥岭土鸡、七山头土猪和云和孕妇鸡等为代表的原生态养殖基地建设,较好地树立了丽水原生态农业形象。三是生态旅游业发展迅猛。以“一批大景区建设”为重点,努力推动高等级景区建设和旅游基础配套项目完善,着力打造“秀山丽水、养生福地”生态旅游品牌,实现了全市旅游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010年旅游总收入116.55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18.1%,相当于服务业增加值45%。2011年上半年,全市旅游接待总人次1292.97万人次,同比增长32.59%;旅游总收入70亿元,同比增长32。4%,与全省旅游产业水平差距不断缩小,旅游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地位初步彰显。四是现代服务业加快推进.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做大传统服务业、做强生产性服务业、做优生活性服务业”的原则.2010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达到259亿元,是2005年的2倍,五年平均增速为12.6%,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7.7%,对地方税收增收的贡献率为54。1%。与服务业发展和丽水良好生态相适应,生态休闲养生(养老)产业加快推进,今年6月29日,《丽水市生态休闲养生(养老)经济发展规划》在北京发布,丽水被国际休闲产业协会授予“国际休闲养生城市”称号,并与中国社科院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
2。四项政策创新深入实施。一是大力推动功能区调整改革创新。将全市范围划分成禁止准入区、限制准入区、重点准入区、优化准入区,严格划定发展经济的准入条件,大力推进整村搬迁和小规模自然村撤并,把发展空间让给生态。至今实现农民异地转移搬迁24909户、86346人,完成五年规划任务的86。3%,市级财政累计拨付整村搬迁农户以奖代补资金5438.6万元.今年1—8月,全市共完成投资7。84亿元,新建农民异地转移安置小区(点)20个,续建41个.二是不断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按照省生态环保财力转移支付政策(浙政办发〔2008〕12号),省对主要水系源头所在市、县(市)实行生态环保财力转移支付。从近年的补助情况看,省对我市扶持力度不断加大.从2007年开始,省生态环保财力转移支付金额每年增加2亿元,至2010年已增加到12亿元。我市相应得到生态环保财力转移支付资金也逐年递增,四年合计10。21万元,占全省该项转移支付总额的28.4%。大力推进生态公益林建设,丽水现有林地面积1861万亩,其中省重点生态公益林1100万亩,2009年起每亩省级补偿17元.强化考核激励机制,鼓励各县(市、区)进一步建立完善县域内的生态补偿机制,加大生态环保财力转移支付的力度。遂昌县、缙云县和龙泉市等着重按“以奖代补、以奖促治"的原则,加大资金的投入,进一步加强对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支持力度。三是强化生态环境管理。在建设项目审批过程中,对照全市各地已批准实施的《生态功能区规划》和严格按照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六项原则”、“十不批”
要求开展建设项目审批工作,从源头上防止和消除对我市区域内的重大环境污染隐患。凡是引进对环境有重大污染影响的工业园区建设项目,必须统一规划,做到规划环评先行。无规划环评的工业园区,原则上不得新建对环境有重大污染影响的建设项目,切实保障我市良好的生态环境。9月,成立丽水首家环境保护案件审判中心.四是深化丽景民族工业园异地发展的政策。2009年以来,丽水市委、市政府经过慎重考虑和研究,并通过省政府批复同意,在丽水经济开发区规划范围内划出3.83平方公里、总投资约30亿元的区块,作为景宁经济建设的“飞地”,建设丽景民族工业园。丽景民族工业园立项以后,经国家民委协调,同意把原授予浙江景鄞扶贫经济开发区的“国家民委扶贫开发试验区"牌子移至丽景民族工业园,园区享受国家关于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享受国家、省对欠发达地区的扶持政策。目前,丽景民族工业园的各项工作务实推进,已进入工业园项目库投资1~2个亿的企业有三十多家,重点洽谈的5个项目已较为成熟。根据规划,到2012年,民族工业园预计实现工业产值40亿元,完成GDP10亿元,实现税收约2亿元,按景宁常规发展速度计算,相当于新增了两个“景宁工业”。
3。四项改革事项取得突破.一是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取得重大突破。积极探索深化农村金融改革的新路子,着力构建农村信用体系、担保抵押体系和金融服务体系。2010年末,全市行政村信用评价面达到100%,建立农户信用信息档案38.03万户,农户评价面达到了91%,评定信用农户32.63万户,创建信用村697个、信用乡镇24个,31。83万户信用农户获得金融机构授信,授信额度达89。18亿元。截至2011年6月末,全市涉农贷款余额426。28亿元,同比增长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