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之父李光耀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加坡之父李光耀:沟通是家庭教育的桥梁

新华社快讯:据新加坡总理公署23日公告,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因病于当天凌晨3时18分点去世,享年91岁。

李光耀,新加坡开国元首。中华儒家文明源远流长,影响广大,除中国外,许多周边国家也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新加坡便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而新加坡内阁资政、前总理李光耀则是儒家文明的积极倡导者。在半个世纪的政治生涯里,李光耀带领新加坡在30年内由一个殖民地脱身,从第三世界国家发展成为亚洲最富裕繁荣的国家之一,被誉为“新加坡国父”,是20世纪最成功的政治家之一。他不仅是一位受人尊敬的新加坡国家缔造者,在教育和培养孩子方面,他的很多理念和做法也非常具有学习价值。在这里转录一篇描述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教子理念的片段,在与孩子沟通和关注精神生活方面,这位在全球政坛中享有极高威望和声誉的“巨人”,确实有其过人之处。

李光耀1923年出生,祖籍中国广东省大埔县党溪乡。早在他的曾祖父时,由于生活所迫,背井离乡移居新加坡。李光耀的夫人柯玉珠,祖籍福建同安县,是新加坡的著名律师。

李光耀非常注重家庭教育,特别注重跟孩子们沟通,他的孩子们也都成长为新加坡的知名人士。他共有3个孩子:长子李显龙,曾任内阁贸易和工业部长,现为政府总理;次子李显扬,准将军衔,现为新加坡电信公司总裁助理兼国内服务执行副总裁。女儿李玮玲是一名著名的儿科医生。

李光耀教育子女最重要的经验,那就是父子之间在精神上的沟通。他认为,沟通比斥责更重要。中国的大多数父母都会训斥孩子,童年时代的李光耀也曾领教过做烹饪教师的母亲所给予的这种“待

遇”,母亲的训斥使他懂得怎样不再犯同样的错误。李光耀为人父后,继承并发扬了母亲教育过他的这一“法宝”,当孩子们做错事时,通常也会受到他的斥责。但是他更偏向于跟孩子轻言细语地讲道理,且从不体罚孩子。

因此,在生活中,李光耀跟孩子进行沟通的时候比斥责孩子的时候更多。他总是寻找各种机会跟孩子们在一起。一般情况下,他都和孩子们一起共进晚餐。他每年至少带孩子们旅行一次,每次都有大约两个星期的时间。当他去打高尔夫球时,也喜欢带上他们一道去。

李光耀和孩子们在一起

虽然李光耀的公事很多,工作很忙,但他仍抽出时间与孩子们在一起,跟孩子交流和沟通。带孩子去走亲戚,也是李光耀常做的一件事,他尤其重视春节除夕的家族团聚。通过这种场合,他让孩子们有机会去认识家族的新成员,包括家族中新添的婴儿,反过来也给亲戚朋友认识自己孩子的机会。李光耀认为:“有了经常联系,大家就会相互帮助。”

近些年,新加坡的物质生活日益丰富,但李光耀却没有因为物质生活的提高而忽视孩子们的精神生活。他主张让孩子们养成俭朴的生活习惯。他把那些一味给孩子提供生活享受的父母,比作“圣诞老人”。因为圣诞老人总是慷慨地向孩子们赠送吃的、用的和各种各样好玩的东西。他说:“将来有一天,孩子们要进入社会,不管他们是否会受雇于人,那时候都不会再有‘圣诞老人’。他们得靠自己的劳动去换取他们想要得到的东西。为了他们的长远利益,他们从现在起就必须懂得‘一物换一物’的道理。”

新加坡的电视业十分发达,内容也十分丰富。可李光耀反对孩子一天到晚坐在电视机前,他认为,与其让孩子这么消磨时间,不如让他去多读点书,读好书对他们有好处。他觉得,电视在丰富孩子的精神生活方面起的作用,远远比不上书籍。

李光耀教育孩子不要依赖父母,要走自己的路。由于他跟孩子们之间在感情上沟通得好,孩子们对他的这种观点也非常支持。当长子李显龙从内阁部长升任为副总理时,人们一直认为显龙是父亲的接

班人。但李光耀坚决反对,他说,总理这份工作不是私人财产,不能传给儿子。果然,当李光耀隐退时,吴作栋担任了总理职务。李显龙对父亲的安排也毫无怨言。

【家庭教育现状:沟通匮乏】

目前的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不了解,情形是非常严重的。家长不理解孩子,总认为孩子的发展不如意,总认为孩子不听话,总认为孩子对家长没有爱心,总认为世风日下,一代不如一代。于是,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没有信心,产生了很多苦恼。同时,孩子也总认为家长不可靠,不理解他们,总认为家长的观念陈旧,总认为家长管得严,或者教育方法死板枯燥无味。于是,在学校或社会上有什么事,他们不跟家长说,宁可去找自己的同学、朋友;他们有知心话,有什么快乐或者烦恼,也不跟家长交流,宁可在网络这个虚幻的世界里漫游;他们受了委屈,宁可把它埋在心里,也不让家长知道,更不要说让家长替他分忧;更有甚者,遭受了挫折,本来是没什么大事,他们放大了挫折,宁可选择跳楼自杀,也不选择与父母交流。

这些现象,可谓触目惊心。这说明,家长跟自己的孩子沟通太少了。

【家长该如何做】

与孩子形同路人,孩子与家长之间不能互相理解,存在着深深的“代沟”,责任主要还是在我们家长。作为父母,应主动与孩子沟通。

有人以为,一直与孩子朝夕相处,作为父母的,怎么会不了解自己的孩子?有人以为,小时候他都是有什么话都跟我说,现在我还不是像以前一样对待他,他怎么会跟我沟通不好?

那么,你试一试回答这些问题,看看你是不是跟孩子沟通良好?特别是十二岁以上的,逐渐或者已经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你更要注意与他们的沟通。请回答:

你知道自己的孩子平常都在想些什么吗?你知道孩子最喜欢什么吗?又最讨厌什么吗?你知道孩子最想做的事是什么吗?你知道孩子对什么最感兴趣吗?你知道孩子心中有什么烦恼吗?

可能,能回答完整这些问题的家长是比较少的。这说明,我们的家长跟孩子交流比较少,不是真正地理解自己的孩子。

据调查,半数以上的家长对孩子的学习目的、愿望、心理压力、不愿做的事情、兴趣等内容并不了解,或者不完全了解。所以他们常常觉得孩子闹情绪,而父母最不了解的是孩子闹情绪的原因,七成以上父母基本不知道孩子为什么闹情绪。

所以,父母应主动伸出沟通之手。首先,父母要正确认识到孩子的改变,尊重孩子的个性,接纳孩子的特性;其次,父母要以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精神来跟孩子交往;在沟通过程中,父母还要学会先调整自己的情绪,再来面对孩子;还要注意,多客观地描述孩子行为,少作漫无边际的批判;最后,就是要放手让孩子去做各项事情。

【必须了解的沟通技巧】

只有跟孩子进行有效的交流沟通,才能真正地了解自己的孩子,才能帮助孩子明确生活目标、坚定生活信念、促进孩子不断地健康茁壮成长,才能成为孩子的知心人,才能为孩子排忧解难。要跟孩子有效地交流沟通其实并不难,每人家长都有一些成功的经验,总结起来,不外乎这样一些方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