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听觉障碍的医学基础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据气房发育程度,乳突可分为4种类型: 气化型:约80%属于此类型,乳突气化良好,气房较大, 骨壁间隔较薄 板障型:乳突仅部分气化,气房小而多,气房之间为松质 骨和骨髓,如同头颅骨的板障 硬化型:乳突未气化,乳突内为密质骨,多由于在胎儿或 婴幼儿时期鼓室受羊水刺激、细菌感染或营养不良所致 混合型:上述3种类型中有其中2种或3种同时存在
Corti器
4、内耳的生理功能
一司听觉 二司平衡
听觉生理
声音传入内耳的径路 空气传导 骨传导
正常情况下 以空气传导为主
空气传导
声波自外界经空气传入内耳
骨传导
声波经颅骨传入内耳 方式: 移动式骨导 频率<800Hz
压缩式骨导 频率>800Hz 二者协同可刺激螺旋器引起听觉 传音效能与正常的空气传导相比微不足道 临床工作中用于鉴别传音性耳聋和神经性耳聋 声波→颅骨→骨迷路→内耳淋巴液→螺旋器→听神 经→大脑皮层听觉中枢
(四)听神经
耳蜗至中枢方向的传人神经和从中枢至耳蜗的传 出神经。但是无论从数量还是从功能上看,听觉 传入神经都占主要,因此一般情况下提到的听神 经都是指的听觉传入神经。
听神经对声音的反应是以神经冲动的形式
二、中枢部分
包括上行系统和下行系统 (一)听觉中枢的上行通路及核团
1.耳蜗核 耳蜗核对声信号的处理主要有3种形式:频率
中耳是换能器,可通过鼓膜将声能转化为机械能, 经听骨链传递,再由镫骨底板将机械能转换为内 耳的液态能。
中耳还是增压器,可使外界传来的声压提高。因 为鼓膜面积比卵圆窗大17倍,而听骨链的杠杆作 用可使声压提高1.3倍,因此,声波经鼓膜、听骨 链到达卵圆窗时,声压将被增高1.3×17=22.1倍, 相当于提高声强级27dB
以下的婴儿外耳道几乎为软骨所组成。 外耳道有两处较狭窄: 一为骨部与软骨部交界处; 另一为骨部距鼓膜约0.5cm处(称外耳道峡)
外耳道覆盖皮肤 软骨部皮下组织有毛囊、皮脂腺及耵聍腺,易患耳疖 皮肤和软骨附着较紧,疖肿疼痛剧烈 耵聍腺分泌的耵聍和皮脂腺分泌的皮脂与外耳道皮肤脱落
上皮混合形成蜡状耳垢 可抑制外耳道内的真菌和细菌,对一些菌属有较强的杀菌
除耳垂外均为软骨 软骨膜上有神经纤维随血管供应 皮肤菲薄,血管位置浅表,易冻伤 皮肤与软骨粘连紧,皮下组织少,肿胀时剧痛 出血及渗出不易吸收,易感染或机化,耳廓变
形 与外耳道皮肤软骨相连,牵拉按压加剧疼痛 耳廓软骨抗感染能力差 软骨膜炎→软骨坏死→耳廓畸形
(2)外耳道
中耳—鼓室
鼓室位于颞骨岩 部内,鼓膜与内 耳外侧壁之间, 向前经咽鼓管与 鼻咽部相通,向 后与鼓窦及乳突 气房相通。以鼓 膜紧张部的上、 下边缘为界,将 鼓室分为上、中、 下3部分。
鼓室六壁
鼓室为近似六 面体的不规则 含气空腔,有 外、内、前、 后、上、下六 个壁(鼓室六 壁)
鼓室—鼓膜(1)
编码、时间编码和强度编码。 2.上橄榄核复合体 主要功能是对双耳声学信息进行整合、对声源
包括耳蜗、前庭、骨半规管,由致密的骨质构成。 迷路骨厚2-3mm,由骨外膜层、中层、骨内膜层
组成。
骨迷路(1)— 耳蜗
耳蜗形似蜗牛,位于前庭的前内方,是骨迷路最靠前的部分。 耳蜗主要由中央的蜗轴和周围的骨蜗管组成,人类的骨蜗管绕
蜗轴2.5-2.75周。从蜗底到蜗顶,依次为第1、2、3周 蜗轴呈圆锥形,由在
听骨韧带:有锤上韧带、锤前韧带、锤外侧韧带、 砧骨上韧带、砧骨后韧带、镫骨环韧带等,将听 骨固定于鼓室内
鼓室肌肉: 有鼓膜张肌(由三叉神经分出的下颌 神经支配,收缩时牵拉锤骨柄向内,增加鼓膜张 力,避免突然大声震破鼓膜或伤及内耳)、镫骨 肌(由面神经支配,收缩时可牵拉镫骨小头向内 镫骨以镫骨底板后缘为支点向外侧移动,以减小 内耳压力)
中耳—咽鼓管
咽鼓管是沟通鼓室与鼻咽部的管道,成人咽鼓管全长约为 36mm,自鼓室口向内、向前、向下达咽口。咽鼓管鼓室 口比咽口高15-25mm,成人咽鼓管与水平面成30-40°角, 幼儿约为10°角,且幼儿咽鼓管管腔较短,内径较宽,所 以幼儿咽部感染较成人更容易蔓延到鼓室
咽鼓管分为鼓部(外1/3)和软骨部(内2/3),咽鼓管咽 口和咽鼓管软骨部经常是闭合的,正常时只有在吞咽、张 口、打呵欠等动作才会开放,以调节鼓室气压,从而保持 鼓室内外气压平衡。
外周部分:外耳、中耳、内耳和听神经
外耳:耳廓、外耳道 中耳:鼓室、鼓窦、咽鼓管、乳突 内耳:半规管、前庭、耳蜗 听神经
中枢部分:位于听神经以上的所有听觉结构
神经核 神经传导束 听皮质
一、外周部分
(一)外耳
1.外耳的结构
外耳包括耳郭和外耳道
(1)耳廓 人类耳廓与头颅的夹角约为30°,以 软骨为支架,耳廓后面较平整而稍隆起,其附着 处称为耳廓后沟,为耳科手术的重要标志。
作用 下颌关节运动时可使外耳道软骨部变形 有助于外耳道耵聍及上皮碎屑向外排出 外耳道有炎症时,亦常因咀嚼而增加疼痛
外耳的神经: 耳颞神经:分布于外耳道前壁,故牙痛可引 起反射性耳痛 迷走神经的耳支: 分布于外耳道后壁,故刺激外耳 道后壁皮肤,可引起反射性咳嗽
2、外耳的生理功能
(1) 收集并放大声音 人耳廓具有集声作用。通常情况下声源在头颅
是球囊。他们都含有淋巴液,两端都进入椭圆囊,较 小的球囊在前庭底部与耳蜗相连。外淋巴液充满着椭 圆囊和球囊,他们都含有前庭神经感觉末梢支,该神 经是听神经的一个分支。
骨迷路(3)— 骨半规管
骨半规管位于前庭的后上方,是骨迷路的最后部, 由3个弓形弯曲的骨半规管组成,约为2/3圈的环 形骨管,他们相互垂直,分别为外半规管(水 平)、上半规管(垂直)、后半规管(垂直)
壁。此壁若缺损,颈静脉的蓝色透过鼓膜下部隐约可见, 表现为蓝鼓膜。
中耳—鼓室(三)
鼓室包括听骨、听骨韧 带、鼓室肌肉
听骨,包括锤骨、砧骨、 镫骨,由韧带相连而成 听骨链,是人体中最小 的一组骨头 锤骨柄末端附于鼓膜脐 上,锤骨小头与砧骨头 形成砧锤关节,砧骨底 与镫骨小头形成砧镫关 节,镫骨底板由环状韧 带固定在前庭窗(卵圆 窗)
前壁:下部是颈动脉管的管壁,上部有两个管口,上方为 鼓膜张肌半管的开口,下方为咽鼓管的鼓室口
后壁:又名乳突壁,上宽下窄,面神经垂直经过其内侧。 上壁:又叫鼓室盖,借此与大脑颞叶分隔,感染婴幼儿时
期鼓室盖常未闭合,是中耳入颅的途径之一。 下壁:较上壁狭小,其下方是颈静脉球,前方为颈动脉后
前方与头颅正中矢状面成45°角时耳廓的集声 作用最大,而在成135°角时,集声的作用最 小。人耳廓对声音放大的主要结构是耳甲腔。 外耳道不仅传递声音并对特定的频率起到共振 作用,即声压放大效能。 (2)声源定位
(二)中耳
中耳包括鼓室、咽鼓管、鼓窦及乳突4部分,与听 觉功能关系最直接的是鼓室。
第四章 听觉障碍的医学基础
学习目标:
1、掌握听觉系统的解剖结构和生理机制。 2、掌握听觉障碍诊断与鉴别标准 3、掌握听力损失的分类和常见耳科疾病的症状
体征和治疗原则。
第一节 听觉系统解剖及其生理
听觉系统是接受、传输、分析、处理声音信息 的特殊感觉系统,分为外周部分和中枢部分。
外起耳廓的耳甲腔底,内止于鼓膜。 外侧1/3为软骨部,内侧2/3为骨部。 二者交界处较窄,称峡部。 长约2.5-3.5cm,宽0.8 cm。 耳道走行略呈“S” ,外1/3向内、后、上弯曲,内2/3向
内、前、下弯曲。
外耳道
新生儿外耳道软骨部与骨部尚未完全发育, 由纤维组织所组成,故耳道较狭窄而塌陷。1岁
2.中耳的生理功能 (1) 声阻抗匹配作用 (2)保护内耳功能
(三)内耳
内耳是产生听觉和位觉的感觉器官。内耳由负责 听觉的耳蜗和负责位置觉的前庭器官(包括前庭 和半规管)两部分组成,结构复杂而精细,故又 称迷路。按解剖和功能分为前庭,半规管和耳蜗3 个部分。从组织学上分为骨迷路与膜迷路
内耳— 骨迷路
囊支的纤维,感受位觉,又称位觉斑。 前壁内有椭圆球囊管,连接球囊和内淋巴管,
内淋巴管近椭圆囊处有一瓣膜,可防止逆流。
膜迷路(2)— 球囊
位于前庭下方的球囊隐窝中,比椭圆囊小。 内前壁有球囊斑,分布有前庭神经球囊支 的纤维。
椭圆囊斑和球囊斑互相垂直,构造相同, 统称位觉斑(maculae staticae),为人体 的静平衡感受器。
蜗轴上伸出的骨螺旋 板环绕。骨螺旋板与 骨蜗管外壁,将骨蜗 管分成上下两腔,上 腔又由前庭膜在分为 两腔,故骨蜗管内共 有前庭阶、中阶、骨 阶3个管腔。
骨迷路(2)— 前庭器
前庭器由前庭和3个半规管组成。 前庭是骨迷路中最膨大的部分,位于耳蜗和半规管之
间,在耳蜗的后方,骨半规管的前方,略呈椭圆形。 前庭中有两个来自半规管的囊,上方是椭圆囊,下方
外侧壁:由骨部及膜部(即鼓膜)组成
鼓膜:半透明,灰白色薄膜,高约9mm,宽约8mm, 厚约0.1mm,接近圆形,介于鼓室与外耳道之间。鼓 膜中间稍向内凹陷(最凹点为鼓膜脐),前下方向内 倾斜,与外耳道底约成45°角,新生儿鼓膜倾斜为35°, 更加明显
鼓膜分三层,外层是皮肤层,中层由浅层的放射状和 深层的环状纤维组成(使其能承受一定的气压和水压 并抗感染),内层为粘膜层,与鼓室粘膜相连。鼓膜 随年龄增大而变厚和变僵硬
膜迷路(4)— 膜蜗管
又名中阶,位于骨螺旋板与骨蜗管外壁之间,也在前 庭阶与骨阶之间,内含淋巴液。
基底膜起自骨螺旋板的游离缘,位于蜗管下壁的外侧。 位于基底膜上的螺旋器又叫Corti器,为听觉感受器。
是由内外毛细胞、支持细胞和盖膜等组成,毛细胞借 助支持细胞来维持结构稳定 基底膜纤维在蜗顶较长,其宽度由蜗底向蜗顶逐渐增 大,而骨螺旋板及其相对的基底膜嵴则逐渐变窄,这 与基底膜的不同部位具有不同的固有频率有关。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耳— 膜迷路
膜迷路由膜管和膜囊组成,通过纤维束固定于 骨迷路内。
膜迷路分为椭圆囊、球囊、膜半规管、膜蜗管, 各部分互相连通。
除前庭部分的膜迷路与骨迷路形态不同外,其 他部分两者形态非常相似。
膜迷路(1)— 椭圆囊
椭圆囊位于前庭后上部的椭圆囊隐窝中。 囊壁上有椭圆囊斑,分布有前庭神经神经椭圆
鼓室—鼓膜(2)
鼓膜与锤骨相连,锤骨 柄末端附在鼓膜脐的内 面,自脐向上稍向前达 紧张部上缘,有一灰白 色凸起,即为锤骨短突。 自脐向前下达鼓膜边缘 有一个三角形反光区, 名光锥,是由外界光线 被鼓膜的凹面集中反射 而成。
中耳—鼓室(二)
内侧壁:即内耳外侧壁,有多个凸起与小凹。中央明显隆 起处为骨岬,即耳蜗底周所在位置。骨岬后上方有前庭窗 (即卵圆窗,深面为内耳前庭),骨岬后下方有蜗窗(圆 窗),内通耳蜗螺旋管的鼓阶起始部
膜迷路(3)— 膜半规管
附着于骨半规管的外侧壁,约占骨半规管腔隙的1/4。 在骨壶腹的部位,膜半规管也膨大为膜壶腹,其中有
一横位的镰状隆起,称为壶腹嵴,为运动平衡感受器。 壶腹嵴上有高度分化的感觉上皮,由支柱细胞和毛细
胞组成 研究表明,囊斑与壶腹嵴的感觉毛细胞有两种类型:
一为杯状毛细胞,与耳蜗的内毛细胞类似;一为柱状 毛细胞,与耳蜗的外毛细胞相似。
中耳—鼓窦
乳突气房中最大的一个,出生时即存在,幼儿期 位置较浅较高,随乳突发展而逐渐向下移位。
位于上鼓室后方,鼓窦和上鼓室借鼓窦入口相连 通。
鼓窦是乳突手术的重要标志。鼓窦上部以鼓窦盖 与颅中窝相隔,后壁借乳突气房及乙状窦骨板与 颅后窝相隔,前与上鼓室壁相连,内壁前部与外 半规管凸及内下方的面神经管凸。
若咽鼓管功能不佳或不通畅,中耳腔就会出现负压或部分 真空,导致鼓膜内陷,听骨链功能不佳。负压还能将中耳 腔粘膜中的液体吸出到中耳腔,出现中耳积液,导致传导 性听力下降
中耳—乳突
在颞骨发育过程中,乳突内的骨质逐渐被含气的蜂窝状空 腔取代,这个过程叫乳突气化。
新生儿时期乳突尚未发育,多从2岁开始由乳窦向乳突逐 渐发展,6岁时气化过程完成。
Corti器
4、内耳的生理功能
一司听觉 二司平衡
听觉生理
声音传入内耳的径路 空气传导 骨传导
正常情况下 以空气传导为主
空气传导
声波自外界经空气传入内耳
骨传导
声波经颅骨传入内耳 方式: 移动式骨导 频率<800Hz
压缩式骨导 频率>800Hz 二者协同可刺激螺旋器引起听觉 传音效能与正常的空气传导相比微不足道 临床工作中用于鉴别传音性耳聋和神经性耳聋 声波→颅骨→骨迷路→内耳淋巴液→螺旋器→听神 经→大脑皮层听觉中枢
(四)听神经
耳蜗至中枢方向的传人神经和从中枢至耳蜗的传 出神经。但是无论从数量还是从功能上看,听觉 传入神经都占主要,因此一般情况下提到的听神 经都是指的听觉传入神经。
听神经对声音的反应是以神经冲动的形式
二、中枢部分
包括上行系统和下行系统 (一)听觉中枢的上行通路及核团
1.耳蜗核 耳蜗核对声信号的处理主要有3种形式:频率
中耳是换能器,可通过鼓膜将声能转化为机械能, 经听骨链传递,再由镫骨底板将机械能转换为内 耳的液态能。
中耳还是增压器,可使外界传来的声压提高。因 为鼓膜面积比卵圆窗大17倍,而听骨链的杠杆作 用可使声压提高1.3倍,因此,声波经鼓膜、听骨 链到达卵圆窗时,声压将被增高1.3×17=22.1倍, 相当于提高声强级27dB
以下的婴儿外耳道几乎为软骨所组成。 外耳道有两处较狭窄: 一为骨部与软骨部交界处; 另一为骨部距鼓膜约0.5cm处(称外耳道峡)
外耳道覆盖皮肤 软骨部皮下组织有毛囊、皮脂腺及耵聍腺,易患耳疖 皮肤和软骨附着较紧,疖肿疼痛剧烈 耵聍腺分泌的耵聍和皮脂腺分泌的皮脂与外耳道皮肤脱落
上皮混合形成蜡状耳垢 可抑制外耳道内的真菌和细菌,对一些菌属有较强的杀菌
除耳垂外均为软骨 软骨膜上有神经纤维随血管供应 皮肤菲薄,血管位置浅表,易冻伤 皮肤与软骨粘连紧,皮下组织少,肿胀时剧痛 出血及渗出不易吸收,易感染或机化,耳廓变
形 与外耳道皮肤软骨相连,牵拉按压加剧疼痛 耳廓软骨抗感染能力差 软骨膜炎→软骨坏死→耳廓畸形
(2)外耳道
中耳—鼓室
鼓室位于颞骨岩 部内,鼓膜与内 耳外侧壁之间, 向前经咽鼓管与 鼻咽部相通,向 后与鼓窦及乳突 气房相通。以鼓 膜紧张部的上、 下边缘为界,将 鼓室分为上、中、 下3部分。
鼓室六壁
鼓室为近似六 面体的不规则 含气空腔,有 外、内、前、 后、上、下六 个壁(鼓室六 壁)
鼓室—鼓膜(1)
编码、时间编码和强度编码。 2.上橄榄核复合体 主要功能是对双耳声学信息进行整合、对声源
包括耳蜗、前庭、骨半规管,由致密的骨质构成。 迷路骨厚2-3mm,由骨外膜层、中层、骨内膜层
组成。
骨迷路(1)— 耳蜗
耳蜗形似蜗牛,位于前庭的前内方,是骨迷路最靠前的部分。 耳蜗主要由中央的蜗轴和周围的骨蜗管组成,人类的骨蜗管绕
蜗轴2.5-2.75周。从蜗底到蜗顶,依次为第1、2、3周 蜗轴呈圆锥形,由在
听骨韧带:有锤上韧带、锤前韧带、锤外侧韧带、 砧骨上韧带、砧骨后韧带、镫骨环韧带等,将听 骨固定于鼓室内
鼓室肌肉: 有鼓膜张肌(由三叉神经分出的下颌 神经支配,收缩时牵拉锤骨柄向内,增加鼓膜张 力,避免突然大声震破鼓膜或伤及内耳)、镫骨 肌(由面神经支配,收缩时可牵拉镫骨小头向内 镫骨以镫骨底板后缘为支点向外侧移动,以减小 内耳压力)
中耳—咽鼓管
咽鼓管是沟通鼓室与鼻咽部的管道,成人咽鼓管全长约为 36mm,自鼓室口向内、向前、向下达咽口。咽鼓管鼓室 口比咽口高15-25mm,成人咽鼓管与水平面成30-40°角, 幼儿约为10°角,且幼儿咽鼓管管腔较短,内径较宽,所 以幼儿咽部感染较成人更容易蔓延到鼓室
咽鼓管分为鼓部(外1/3)和软骨部(内2/3),咽鼓管咽 口和咽鼓管软骨部经常是闭合的,正常时只有在吞咽、张 口、打呵欠等动作才会开放,以调节鼓室气压,从而保持 鼓室内外气压平衡。
外周部分:外耳、中耳、内耳和听神经
外耳:耳廓、外耳道 中耳:鼓室、鼓窦、咽鼓管、乳突 内耳:半规管、前庭、耳蜗 听神经
中枢部分:位于听神经以上的所有听觉结构
神经核 神经传导束 听皮质
一、外周部分
(一)外耳
1.外耳的结构
外耳包括耳郭和外耳道
(1)耳廓 人类耳廓与头颅的夹角约为30°,以 软骨为支架,耳廓后面较平整而稍隆起,其附着 处称为耳廓后沟,为耳科手术的重要标志。
作用 下颌关节运动时可使外耳道软骨部变形 有助于外耳道耵聍及上皮碎屑向外排出 外耳道有炎症时,亦常因咀嚼而增加疼痛
外耳的神经: 耳颞神经:分布于外耳道前壁,故牙痛可引 起反射性耳痛 迷走神经的耳支: 分布于外耳道后壁,故刺激外耳 道后壁皮肤,可引起反射性咳嗽
2、外耳的生理功能
(1) 收集并放大声音 人耳廓具有集声作用。通常情况下声源在头颅
是球囊。他们都含有淋巴液,两端都进入椭圆囊,较 小的球囊在前庭底部与耳蜗相连。外淋巴液充满着椭 圆囊和球囊,他们都含有前庭神经感觉末梢支,该神 经是听神经的一个分支。
骨迷路(3)— 骨半规管
骨半规管位于前庭的后上方,是骨迷路的最后部, 由3个弓形弯曲的骨半规管组成,约为2/3圈的环 形骨管,他们相互垂直,分别为外半规管(水 平)、上半规管(垂直)、后半规管(垂直)
壁。此壁若缺损,颈静脉的蓝色透过鼓膜下部隐约可见, 表现为蓝鼓膜。
中耳—鼓室(三)
鼓室包括听骨、听骨韧 带、鼓室肌肉
听骨,包括锤骨、砧骨、 镫骨,由韧带相连而成 听骨链,是人体中最小 的一组骨头 锤骨柄末端附于鼓膜脐 上,锤骨小头与砧骨头 形成砧锤关节,砧骨底 与镫骨小头形成砧镫关 节,镫骨底板由环状韧 带固定在前庭窗(卵圆 窗)
前壁:下部是颈动脉管的管壁,上部有两个管口,上方为 鼓膜张肌半管的开口,下方为咽鼓管的鼓室口
后壁:又名乳突壁,上宽下窄,面神经垂直经过其内侧。 上壁:又叫鼓室盖,借此与大脑颞叶分隔,感染婴幼儿时
期鼓室盖常未闭合,是中耳入颅的途径之一。 下壁:较上壁狭小,其下方是颈静脉球,前方为颈动脉后
前方与头颅正中矢状面成45°角时耳廓的集声 作用最大,而在成135°角时,集声的作用最 小。人耳廓对声音放大的主要结构是耳甲腔。 外耳道不仅传递声音并对特定的频率起到共振 作用,即声压放大效能。 (2)声源定位
(二)中耳
中耳包括鼓室、咽鼓管、鼓窦及乳突4部分,与听 觉功能关系最直接的是鼓室。
第四章 听觉障碍的医学基础
学习目标:
1、掌握听觉系统的解剖结构和生理机制。 2、掌握听觉障碍诊断与鉴别标准 3、掌握听力损失的分类和常见耳科疾病的症状
体征和治疗原则。
第一节 听觉系统解剖及其生理
听觉系统是接受、传输、分析、处理声音信息 的特殊感觉系统,分为外周部分和中枢部分。
外起耳廓的耳甲腔底,内止于鼓膜。 外侧1/3为软骨部,内侧2/3为骨部。 二者交界处较窄,称峡部。 长约2.5-3.5cm,宽0.8 cm。 耳道走行略呈“S” ,外1/3向内、后、上弯曲,内2/3向
内、前、下弯曲。
外耳道
新生儿外耳道软骨部与骨部尚未完全发育, 由纤维组织所组成,故耳道较狭窄而塌陷。1岁
2.中耳的生理功能 (1) 声阻抗匹配作用 (2)保护内耳功能
(三)内耳
内耳是产生听觉和位觉的感觉器官。内耳由负责 听觉的耳蜗和负责位置觉的前庭器官(包括前庭 和半规管)两部分组成,结构复杂而精细,故又 称迷路。按解剖和功能分为前庭,半规管和耳蜗3 个部分。从组织学上分为骨迷路与膜迷路
内耳— 骨迷路
囊支的纤维,感受位觉,又称位觉斑。 前壁内有椭圆球囊管,连接球囊和内淋巴管,
内淋巴管近椭圆囊处有一瓣膜,可防止逆流。
膜迷路(2)— 球囊
位于前庭下方的球囊隐窝中,比椭圆囊小。 内前壁有球囊斑,分布有前庭神经球囊支 的纤维。
椭圆囊斑和球囊斑互相垂直,构造相同, 统称位觉斑(maculae staticae),为人体 的静平衡感受器。
蜗轴上伸出的骨螺旋 板环绕。骨螺旋板与 骨蜗管外壁,将骨蜗 管分成上下两腔,上 腔又由前庭膜在分为 两腔,故骨蜗管内共 有前庭阶、中阶、骨 阶3个管腔。
骨迷路(2)— 前庭器
前庭器由前庭和3个半规管组成。 前庭是骨迷路中最膨大的部分,位于耳蜗和半规管之
间,在耳蜗的后方,骨半规管的前方,略呈椭圆形。 前庭中有两个来自半规管的囊,上方是椭圆囊,下方
外侧壁:由骨部及膜部(即鼓膜)组成
鼓膜:半透明,灰白色薄膜,高约9mm,宽约8mm, 厚约0.1mm,接近圆形,介于鼓室与外耳道之间。鼓 膜中间稍向内凹陷(最凹点为鼓膜脐),前下方向内 倾斜,与外耳道底约成45°角,新生儿鼓膜倾斜为35°, 更加明显
鼓膜分三层,外层是皮肤层,中层由浅层的放射状和 深层的环状纤维组成(使其能承受一定的气压和水压 并抗感染),内层为粘膜层,与鼓室粘膜相连。鼓膜 随年龄增大而变厚和变僵硬
膜迷路(4)— 膜蜗管
又名中阶,位于骨螺旋板与骨蜗管外壁之间,也在前 庭阶与骨阶之间,内含淋巴液。
基底膜起自骨螺旋板的游离缘,位于蜗管下壁的外侧。 位于基底膜上的螺旋器又叫Corti器,为听觉感受器。
是由内外毛细胞、支持细胞和盖膜等组成,毛细胞借 助支持细胞来维持结构稳定 基底膜纤维在蜗顶较长,其宽度由蜗底向蜗顶逐渐增 大,而骨螺旋板及其相对的基底膜嵴则逐渐变窄,这 与基底膜的不同部位具有不同的固有频率有关。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耳— 膜迷路
膜迷路由膜管和膜囊组成,通过纤维束固定于 骨迷路内。
膜迷路分为椭圆囊、球囊、膜半规管、膜蜗管, 各部分互相连通。
除前庭部分的膜迷路与骨迷路形态不同外,其 他部分两者形态非常相似。
膜迷路(1)— 椭圆囊
椭圆囊位于前庭后上部的椭圆囊隐窝中。 囊壁上有椭圆囊斑,分布有前庭神经神经椭圆
鼓室—鼓膜(2)
鼓膜与锤骨相连,锤骨 柄末端附在鼓膜脐的内 面,自脐向上稍向前达 紧张部上缘,有一灰白 色凸起,即为锤骨短突。 自脐向前下达鼓膜边缘 有一个三角形反光区, 名光锥,是由外界光线 被鼓膜的凹面集中反射 而成。
中耳—鼓室(二)
内侧壁:即内耳外侧壁,有多个凸起与小凹。中央明显隆 起处为骨岬,即耳蜗底周所在位置。骨岬后上方有前庭窗 (即卵圆窗,深面为内耳前庭),骨岬后下方有蜗窗(圆 窗),内通耳蜗螺旋管的鼓阶起始部
膜迷路(3)— 膜半规管
附着于骨半规管的外侧壁,约占骨半规管腔隙的1/4。 在骨壶腹的部位,膜半规管也膨大为膜壶腹,其中有
一横位的镰状隆起,称为壶腹嵴,为运动平衡感受器。 壶腹嵴上有高度分化的感觉上皮,由支柱细胞和毛细
胞组成 研究表明,囊斑与壶腹嵴的感觉毛细胞有两种类型:
一为杯状毛细胞,与耳蜗的内毛细胞类似;一为柱状 毛细胞,与耳蜗的外毛细胞相似。
中耳—鼓窦
乳突气房中最大的一个,出生时即存在,幼儿期 位置较浅较高,随乳突发展而逐渐向下移位。
位于上鼓室后方,鼓窦和上鼓室借鼓窦入口相连 通。
鼓窦是乳突手术的重要标志。鼓窦上部以鼓窦盖 与颅中窝相隔,后壁借乳突气房及乙状窦骨板与 颅后窝相隔,前与上鼓室壁相连,内壁前部与外 半规管凸及内下方的面神经管凸。
若咽鼓管功能不佳或不通畅,中耳腔就会出现负压或部分 真空,导致鼓膜内陷,听骨链功能不佳。负压还能将中耳 腔粘膜中的液体吸出到中耳腔,出现中耳积液,导致传导 性听力下降
中耳—乳突
在颞骨发育过程中,乳突内的骨质逐渐被含气的蜂窝状空 腔取代,这个过程叫乳突气化。
新生儿时期乳突尚未发育,多从2岁开始由乳窦向乳突逐 渐发展,6岁时气化过程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