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铁生散文中的意象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史铁生散文中的意象分析
中文摘要
史铁生是我国当代最具代表性的哲思型作家之一,他的散文到处流露出对生命困苦极限的体验、感悟和内省,他散文中的意象无时无刻都在体现着生命的色彩和不屈的精神。
史铁生以自身不寻常的经历和独特的写作视角,叩问生命真谛,寻求困难人生的精神救赎之途,把一个个具体的事物写的包含了万千情感。
其中,地坛是史铁生精神家园的栖居地,母爱是他精神的支柱和希望的源泉,墙是他亲情温暖的守护,通过写一系列的意象,史铁生表达了自己对这个世界的感怀和尊重。
关键词:史铁生,散文,意向分析
Shi prose in the image analysis
Abstract
Shi is our country modern one of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philosophizing type writer, his prose reveals the hardship of life around the limits of experience and feeling and introspection, the image all the time in his prose embodies the colour and unyielding spirit of life. Shi in their own unusual experiences and unique writing perspective, inquiries about the true meaning of life, to seek hard the spirit of redemption way of life, write a specific things contains a myriad of emotions. Ditan is shi spiritual home habitat, a mother's love is the source of his spiritual pillar and hope, writing is his life beyond the spirit of redemption way of suffering.
Keywords:shi tie sheng;prose ;Intentional analysis
史铁生的作品,为很多人所喜爱,尤其是他的散文,更是被赋予了丰富的艺术特色,作为一名作家,史铁生显然有着不为人知的内心痛苦和压抑,有着普通在作家难以体会的经历和伤痛。
但是人们依然能从史铁生的作品中,发现作者内心的情感,对生命对亲情对生活的珍惜。
所以,本文就从史铁生的散文开始,从那些人们熟悉的意象和事物开始,一起开始探索意象的旅程……
一、史铁生散文中的意象概述
史铁生是一名非常特殊的作家,他1951年出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中,两年后响应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号召,到延安插队,却在那里把双腿弄瘫痪了;1972年回北京治疗,没有再回去;1974年进了北京一家街道工厂工作。
1981年因病情加重,无法工作,回到家中休养。
史铁生在生病之后,开始了写作生涯。
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1983年、1984年他的短篇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连续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史铁生最早是以小说创作引入注目的,初期小说与暴露“阴暗面”的文学有相通之处。
另外就是描写知青生活的,回忆中有反思。
由于自身身体的残疾,他也开始涉及与残疾有关的主题,先是对残疾人生存状态的描摹,而后开始进人更为深刻的关于人的有限与无限的问题的思考。
史铁生的小说即带有“散文化”的倾向,而自他1991年在《上海文学》发表长篇散文《我与地坛》之后,他的散文得到了更多的关注与认同。
史铁生这些散文,背后都蕴含着极大的内涵,普普通通的事物,在那些优美饱含深情的意象中,散发着不朽的艺术魅力。
点滴的意象,无数的情感,深情的文字,都像一座座艺术宝藏,等待着人们去走近那意象的深处,去挖掘那些曾经打动人心的情感……
(一)人性温情的守护
正是由于对宇宙意义和人生大爱有了更深的思索,并真正参透了生命的意义,史铁生的人生态度也有了进一步的转折,他不仅以一种昂扬的精神和奋发向上的斗志,努力活出自身的精彩,同时,他还以一种人间大爱,对自己同命运的人,表现出终极关怀和深切的理解。
而这种对人性温情的守护,满溢着柔美和甜蜜,甚至消饵和冲淡了现
实的残酷。
比如在《务虚笔记》开篇就是对新生和死亡的描绘。
尽管老柏树死了,但两个小孩的出场却预示着永恒的希望和生命的生生不息。
在第三章“死亡序幕”里,其思想主题更是多层次、多角度,关于死亡和生存、爱情与残疾、苦难与生命,通过交叉重叠的描写,诉说着人生的悲欢离合。
(二)亲情无价的力量
在当代文学史上,史铁生一直以思考著称。
而正是由于身体的残疾,史铁生对爱有了更深的感悟和思考。
同时随着对自我的反省,他对爱的认识也在不断的升华。
而伟大圣洁的母爱,则是史铁生爱的源泉和不竭动力。
在《秋天的怀念》中,史铁生以满怀深情的笔墨,描写了一个伟大母亲给予孩子的那种无私的爱,宁可一个人为孩子承担全部的苦难,那种包容和对孩子深切的牵挂,让人流泪、烯嘘不已。
而正是因为这种深刻而坚忍的母爱,才让史铁生在残疾路上,有了独自前行的勇气。
并最终在母亲的一去不复返中,获得了生的启迪,着就是史铁生在作品中多次提到的“好好活”。
在《合欢树)}中,史铁生再次淋漓尽致的展现了这种母爱,母亲为了治好残疾的儿子,四处寻医问药,将全部的心血,都倾注在儿子身上。
(三)生命意义的探索
比如在《命若琴弦》中,史铁生写道,老瞎子终于弹断了一千根琴弦,却发现怀揣了“50 年”的念想竟然只是白纸一张时,一下子变得憔悴不堪,迅速衰老。
因为赖以生存的目标没有了,生活没有了奔头,没有了意义。
一生在追寻的目标被残酷地证实为空,似乎所有为之奋斗的过程都是苍白的、无力的、没用的,然而是不是这样呢?老瞎子最后想开了,他对小瞎子说“记住,人的命就像这根弦,拉紧了才能弹好,弹好了就够了。
”并且给小瞎子的目标增添到弹断一千二百根琴弦。
史铁生通过这则短篇小说在告诉我们他的生存理念:生命享受的是一个过程,人这一辈子,过得去就够了。
把很多人难以弃之的“目的”抛在脑后,但并不是说不设目的,而恰恰是要设立一个高尚美好的目的,让自己有动力去为之奋斗,同时却要放弃“必须要有一个结果”的心态,重视奋斗之过程,享受奋斗之快感,体验奋斗
之欢乐。
唯有如此,才能在有目的的无目的状态下,不患得患失,心静气顺,专注于整个过程的美好。
因为在他看来,如果一个人总是想着要一个最终的结果,就会衡量自身条件有哪些缺失和不足,一旦这些缺失和不足是无法更改的,就难免陷入悲愤和绝望中,故他说“一个只想(只想!)使过程精彩的人是无法被剥夺的”;1“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你能创造这过程的美好与精彩,生命的价值就在于你能够镇静而又激动地欣赏这过程的美丽与悲壮。
”2
二、地坛:精神家园的栖居地
1972年正直青春韶华的史铁生在延安插队时失去了双腿。
面对困难人生的沉痛打击,史铁生也曾经意志消沉、自暴自弃,他在《我二十一岁那年》中记录了自己住在医院从患病到确诊这一年的心理感受,写出了一个年轻人在遭受残疾后的措手不及和痛苦绝望。
“二十二个春天没有哪一个像这样让人心抖……回忆脚踩在软软的草地上是什么感觉?想走到哪儿就走到哪儿是什么感觉?那竟是回忆不出来的……我祈求上帝不过是在和我开着一个临时的玩笑……我终日躺在床上一言不发,心里先是完全的空白,随后由着一个死字去填满。
”3
然而,凄惨的人生遭遇,并没有击垮史铁生坚强的意志,在经历了病痛折磨、意志消沉、自暴自弃、母亲离开这一系列沉重打击以后,史铁生开始了自己追梦旅程,创作出《合欢树》、《好运设计》、《我与地坛》、《墙下短记》、《病隙碎笔》等一系列的励志散文。
2002年,他凭借《病隙碎笔》荣获了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这个奖对于史铁生来说是他选择提笔写作走自己的精神探索之路后的莫大的肯定和鼓舞。
其颁奖词是这样写的:
作为一位作家,史铁生无疑是让人尊敬的。
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
他的《病隙碎笔》作为二零零二年度中国文学最为重要的收获,一如既往地思考着生与死、残缺与爱情、苦难与
1史铁生:《史铁生自选集》[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6 年6 月版,第364 页
2史铁生:《史铁生自选集》[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6 年6 月版,第364 页。
信仰、写作与艺术等重大问题,并解答“我”如何在场、如何活出意义来这些普遍性的精神难题。
当多数作家在消费主义时代里放弃面对人的基本状况时,史铁生却居住在自己的内心,仍旧苦苦追索人之为人的价值和光辉,仍旧坚定地向存在的荒凉地带进发,坚定地与未明事物作斗争,这种勇气和执着,深深地唤起了我们对自身所处境遇的警醒和关怀。
4
在史铁生的散文中,地坛既是现实存在的人文地理场域,又是其追寻生命真谛的精神家同的栖居地。
历经沧桑的地坛是四百年前坐落在离史铁生家不远的一座废弃的古园。
据说这里曾经是明清时期帝王们进行祭祀的场所。
史铁生在《我与地坛》、《墙下短记》、《想念地坛》等散文中,用了非常详细的笔调去描写地坛:
“地坛离我家很近。
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
总之,只好认为这是缘分……我常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仿佛这古园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
5
一个是正直青春年少却双腿残废的青年,一座曾经是明清帝王祭祀帝王神祗的辉煌祭坛如今却变成一片荒芜野地的古园。
命运的相似和相遇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生成了史铁生与地坛之间的“缘分”。
对于史铁生来说,地坛最初只是他为了逃避不幸命运和痛苦的场所,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写到:
“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6地坛陪伴史铁生一起渡过了生命中最难煎熬的岁月。
他在《我与地坛》中这样写到:想念地坛,主要是想念它的宁静。
坐在因子里,坐在不管它的哪一个角落,任何地方,喧嚣都在远处。
近旁只有荒藤老树,只有栖居了鸟儿的废殿颓檐,长满了野草的残墙断壁……一进园门,心便安静。
有一条界线似的,只要一迈过它便有清纯之气扑来,悠远、浑厚。
”7
地坛这片净土不仅承载了命运带给史铁生的痛苦,而且也给了他一个疗伤的最佳之地。
因为这片土地历久而弥坚的生命力带给了他无
4史铁生.病隙碎笔[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5史铁生.我与地坛[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6史铁生.我与地坛[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限的启迪,并且使他彻底摆脱了“死”的念头,开始思考怎样活下去的问题和意义。
“记不清都是在它的哪些角落里了,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
”8。
对于命运,史铁生在他的散文《墙下短记》中是这样告诉自己,也是告诉所有像他一样在困境中挣扎的芸芸众生:“墙”只想教会我们两个字“接受”。
“接受墙的存在……墙要你接受它,就这么一个意思反复申明,不卑不亢,直到你听。
”正是因为接受限制接受残缺,以及接受苦难的道理才让史铁生正真明白:困境无法消除,宿命只能接受,寻找不公平命运的出路也只能靠自己。
坦然接受命运,不去做任何无畏的抗争和搏斗,并不是自救的结果,而恰恰是自救的开始。
在地坛中,史铁生细细品味着生命的“味道”,思索着人生的真谛。
他在《我与地坛》中这样说道:“地坛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到自己的影子,去窥视自己的心魂。
”地坛是史铁生心魂的栖息地和精神的家园。
每个人寻找精神家园就是为受伤的心灵寻找一个可以遮风挡雨的港湾,并在这个家园中用理性去体验和把握生命本身,去畅想和感悟人生的真谛命。
史铁生在十五年以后说:“因为这园子,我常感恩于自己的命运。
”9地坛对于他来说是一种信仰和依托,是一种回归生命起点的地方。
三、母亲:精神的支柱和希望的源泉
史铁生的成长经历中,母爱是他精神的支柱和希望的源泉。
史铁生在《合欢树》和《秋天的怀念》中深刻形象地描绘出了母亲的博大无私的爱。
例如,母亲每当看到儿子暴躁不安,随手砸东西或者乱发脾气的时候,她就悄悄地退出去,躲在儿子看不见的地方含泪观察他的动静,等他平息下来后才去开导、鼓励他;当看到儿子捶打着双脚说不想活的时候,母亲会用最原始的爱拥抱和抚慰儿子;在和儿子讲话时,她会小心翼翼地避开“怕”和“跑”那样敏感的字眼,生怕儿子听了心里难受。
母亲用她那宽广的胸怀包容着儿子的一切,而自己一个人却承受着所有的惊恐和痛苦。
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说:“这
8史铁生.我与地坛[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10她为儿子默默地祈祷,默默地注视、关怀、承受和付出,帮助儿子重新振作。
母亲用她的理解和宽容,用她的博大无私的爱抚平了儿子心中的创伤,让儿子从暴躁狂妄的生活状态下逐渐平息下,重新焕发出生活的希望。
母爱是支撑史铁生坚强活下去的精神支柱,母爱不仅支撑着史铁生渡过那段最艰难的时光,而且也给予他生活的希望。
这使得史铁生对母亲充满了感激和歉疚。
母亲是在她这辈子活得最苦的时刻离开人世的,但是她始终无怨无悔。
在《我与地坛》里,史铁生描写了母亲离去的悲伤和惶恐,表达了自己当初从未体会到母亲的艰难而感到悔恨。
“她视力不好,有几次看不到我,端着眼镜像在寻找海上的一条船……她一个人在园子里,走过我经常呆过的一些地方,步履茫然又急迫……这么大一座园子,要在其中找到她的儿子,母亲走过多少焦灼的路……这园中不单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心里是没头没尾的沉郁和哀怨,走遍整个园子却怎么也想不通“母亲为什么就不能再多活两年?为什么在她儿子就快要碰撞出开一条路的时候,她却忽然熬不住了?”11
母亲生前没有留下过什么隽永的誓言或者深刻的教诲,但是史铁生从她对苦难的态度,还有她的容让、隐忍、坚韧和无私的爱中得到了生命的启示和人生的力量,使他面对自己残疾的人生依然能拥抱幸福和希望,真正懂得了去思考人间的大爱,使他在人生道路上一直保持着这样的信念:“爱才是人类唯一的救助。
”12
四、墙:母亲的守护
读史铁生的作品,“墙”是一个怎么都绕不过去的话题和景色,在史铁生的散文中,“墙”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墙”的意象,不但象征着作者对于生命苦难的认识,而且包含着作者丰富的内心情感。
下面就通过《墙下短记》中的描述,一起了解一下墙的内涵。
10史铁生.我与地坛[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11史铁生.我与地坛[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12史铁生.病隙碎笔[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墙”在文中的第一个含义是人与人之间距离的制造者,象征着人性中的孤独体验。
文章以对记忆的吟诵开启我们对墙的遥想。
“很多年里它们轻得仿佛不在。
千百次机缘错过,终于一天又看见它们,看见时光把很多所谓人生大事消磨殆尽,而它们坚定不移固守在那儿,沉沉地有了无比的重量。
”首段文字情感细腻,温暖如水,如诗一般叫人回味。
随着记忆的延伸,关于墙的思绪延伸到了童年我和同窗好友L 之间的一件小事。
在我把珍爱的物品赠与L 后,在外人的怂恿之下,我又厚颜地将其要了回来。
我与L 间的友情是否因此埋下破灭的伏笔不得而知,然而那堵来横亘在去路途上的“很长而且荒凉”的墙就此扎根进心底。
在我眼中,墙便是彼时彼地L 与我友情产生间离的见证,予以了我生命最初的时光里最深长的孤独体验。
“孤独”是史铁生探询精神困境的重要命题。
史铁生认为人的根本困境有三,第一点即“人生来注定只能是自己,人生来制定是活在无数他人中间并且无法与他人彻底沟通。
这意味着孤独。
”之所以说墙象征人性中的孤独体验,一是因为人与人之间的不可彻底沟通性决定了人性中必然伴随着孤独体验,而墙因其高不可越,与孤独一样具有不可撼动性;而是因为人与人之间心灵的距离就如同隔着一道无形的墙一般,史铁生只不过借以暗喻的手法将其有形化罢了。
因此“墙”这个意象的选择便再明了不过:墙不仅暗含着个体生命的孤独体验,更是人类整体命运的不可撼动的孤独精神困境的象征。
“墙”的第二个含义是人内心恐惧的构筑者。
在史铁生的其他散文中多次提到幼儿园时期玩乐的伙伴之间怪异而扭曲的关系。
这段时光想必便是史铁生年幼生命中最深刻的恐惧,幼儿园更是成为几十年来史铁生人生中对于无助、冷漠、恐惧感受的最初思想来源。
而那幼儿园四周青色的高墙,便因此包裹了恐惧的空气,似乎将人捂鼻窒息。
“到幼儿园去必要经过这墙下。
一俟见了这面高墙,退步回家的希望即告断灭。
那青灰色几近一种严酷的信号,令童年分泌恐怖。
”高墙在年幼的我眼中漫长无边,无可逾越,就像一个把快乐与自由硬生拉扯断裂的怪兽。
尽管墙阻隔了心灵的距离,构筑着人内心的恐惧与孤独,但是人却需要墙。
若将前面的十六段(至“在我的恐惧里那儿即是远方”)归为第一部分,那么从十七段开始(即“坐在窗前”开始)则可归为第二部分。
这一部分,作者的思绪从回忆的具象描述中抽回,进入抽象的哲理性思考层面。
此时墙已不是具体的墙,而是象征着人思想的樊篱,人心的城墙,这是文中“墙”的第三个含义。
人生活在
秘密的隐藏与建造之中,每个人都有秘密,而且每个人皆需要秘密。
秘密需要裹藏,因此人与人之间需要距离,需要一堵心灵的城墙。
“其实秘密就已经是墙了。
”因为秘密本身便是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相互隐藏各自秘密的两方,不可能做到完全的亲密无间。
秘密是心灵的墙,是人自己为自己构筑的墙。
然而这墙在保护了自己的同时,也困囿了精神的自由。
“假设这心灵之墙可以轻易拆除,但山和水都是墙,天和地都是墙,时间和空间都是墙,命运是无穷的限制,上帝的秘密是不尽的墙,上帝所有的很可能就是造墙的智慧。
”这里的墙是秘密,是人类所永恒无法极尽的时间与空间的秘密,是个体生命所无法掌控和料知的命运的秘密。
纵使命运的不可测度正是无穷人生困境的滥觞,然而在史铁生看来,秘密“是趣味的爹娘”,人无法长久地活在无法寻觅趣味和意义的生命当中。
因此我们需要秘密,需要这堵秘密的墙。
人需要墙,可是人为什么总想逃离墙呢?“探秘的欲望终于要探到意义的墙下。
”从第二十二段开始,文章开始进入思维发散的阶段。
孤独是墙,恐惧是墙,秘密也是墙,那么意义呢?意义也是一堵高墙。
在史铁生创作的文学母题中,对生与死的思考是对一切人生命题追问的起点。
在地坛中他曾历经过这般思考:死是一个必然降临的节日,因而是不必着急的;那么就只能选择活;不仅活,而且必须活出意义。
《病隙碎笔二》中这样说:“当生命二字指示为人的时候,要求就够多了,岂止活着就够?”人活着,必然需要意义的支撑。
在《墙下短记》中,墙的第五个象征意义就是,装载着人欲逃离却永远无法逃离的“意义”。
然而“要求意义就是要求生命的重量。
各种重量。
各种重量在撞墙之时被真正测量。
”13纵使人欲逃避意义,也只能逃得开某种意义,而逃不开意义本身,“图同你逃得开一次旅行但逃不开生命之旅。
”因为尽管意义是一个虚无的人生命题,但是人无法逃离意义而生存,生活无法脱离意义而前行。
由此作者得出了一个结论:不要熄灭破墙而出的欲望,要接受墙。
最后的四个自然段,作者的思绪又绕回记忆本身,开始跋涉记忆深处延伸无边的意义沙漠。
在这一部分,我们发现,墙成了地坛(古园)的一部分。
若说古园是我“心魂”的所在地,是我灵魂的栖息港湾,那么这堵墙便成了与我进行心灵对话的超越意识的存在体。
在失魂落魄的岁月里我与墙对话,在墙边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