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核外遗传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线粒体有它自己的基因组,编 码细胞器的一些蛋白质。
不同生物细胞的mtDNA所含信息量、大小和组成形式上也 都有所不同。 不同物种的真核生物线粒体基因组大小差异很大: 高等植物的线粒体基因组最大:250Kb-2000Kb(例如白芥 208kb,甘蓝219kb,油菜221kb;较大的甜瓜(Cucumis melo varreticulates)mtDNA可达2600kb)
线粒体基因病的遗传特点
(1)突变mtDNA通过母亲卵子传递给子女,父源性将其突变 mtDNA传递给子女则只是散发的偶然事件。 (2)由于细胞质内包含多个mtDNA分子,当某个特定位置上 的突变同时发生在这些mtDNA的同一基因时,称为纯质性(同
第十三章 核外遗传分析
1. 核外遗传的性质与特点
2.线粒体遗传及其分子基础 3.叶绿体遗传及其分子基础 4.细胞内敏感性物质的遗传 5.母体影响 6. 核外遗传与植物雄性不育
第一节 核外遗传的性质与特点
一、核外遗传(Extranuclear Genetics)的概念
又称为细胞质遗传(Cytoplasmic inheritance),由细 胞质遗传物质引起的遗传现象 和遗传规律(又称非染色体 遗传、 非孟德尔遗传、染色体外遗传、母性遗传)。 核遗传(nuclear inheritance):由染色体基因组控制 的遗传现象和遗传规律。 细胞质基因组:所有细胞器和细胞质颗 粒中遗传物质的统称。
(3)线粒体的蛋白质合成
线粒体是半自主性的,其DNA能复制也能传递给后代,能转录和 翻译其自身编码的遗传信息,合成所特有的多肽。 ①线粒体基因组转录的mRNA 没有5′端的帽结构,起始密码常直 接位于mRNA 的5′端。这一结构特点,表明线粒体蛋白质的合成装置 与细胞质中核糖体有所不同。不同真核生物线粒体的核糖体是一些55 S至80 S大小不等的颗粒,由两个大小不等的亚基组成,每个亚基只 有一条由线粒体DNA转录而来的rRNA分子。 ②线粒体核糖体蛋白则是由核基因编码,在细胞质核糖体上合成, 然后转运到线粒体中的。
①小菌落突变型丰富 ②缺乏线粒体功能的酵母细胞仍能成活和生长
小 菌 落
1、核小菌落(Nuclear petites)
2、中性小菌落(Neutral petites)
3、抑制小菌落(Suppressive petites)
1、核小菌落(nuclear petites)/ (segregatoinal petites)
(4)有2个复制起始点,分别复制H和L链.
(5)哺乳动物的线粒体基因DNA没有内含子。不存在非编 码的重复序列
(6)某些蛋白质的密码子与核基因通用密码子不同。
高等植物线粒体基因组较大而复杂,基因组成单环或 多环状,大小范围从186-2400Kb。由于植物线粒体基因 组所含的基因比动物多两倍左右,因此,有很多基因间隔, 另外还有很多重复序列和内含子。 线粒体“小基因组”型(动物型):
小菌落不是因为细胞小,而是因为其生长率比野生型慢, 生化分析表明:小菌落基本上不能进行有氧呼吸,它们获得能
量主要是从发酵中获得。
酵母中自发产生源自文库菌落的频率:0.1%~1%,在存在嵌入剂
的情况下(例如Ethidium bromicle)100%的酵母细胞都变成 小菌落。
酵母小菌落系统在研究核外遗传中特别有用:
人们提出抑制小菌落对正常的线粒体有抑制效应可能是: (1)、抑制型线粒体mtDNA可能比正常的线粒体复制得更快, 在细胞中简单地蔓延,所观察的在品种间的抑制性的变异, 可能反映复制中抑制型线粒体的相对竞争性。 (2)、在抑制mtDNA和正常mtDNA重排之间抑制型线粒体和 正常的线粒体能融合并且重组,可能严重地改变正常的线粒 体的基因组构,产生小菌落
酵母的较大:75--84Kb
果蝇和蛙次之:18.5kb 和17.5kb 哺乳动物最小:16.5kb 例: 牛 小鼠 mtDNA 16338 bp mtDNA 16295 bp

mtDNA 16569 bp
mtDNA复制:半保留——D环复制
mtDNA合成的调节: 与细胞内核DNA 合成的调节是彼此独立的,然而mtDNA 的复制仍受核基因的控制,其复制所需的聚合酶是由核DNA 编码,在细胞质中合成的。 线粒体是半自主性的,其所含有的DNA不仅能复制传递给 后代,而且还能转录所编码的遗传信息,合成线粒体某些自身 所特有的多肽。 现在已知mtDNA中至少含有tRNA基因,rRNA基因, ATP酶基因,细胞色素氧化酶基因和细胞色素还原酶基因,另 外mtDNA上还有一些抗药性基因。
一些小菌落在核基因组中有它们的突变基础线粒体蛋白 一些亚基是由核基因编码的这些核小菌落突变型称为Pet- Pet- 突变子与野生型Pet+杂交 Pet- × Pet+ Pet+/ Pet-二倍体,生成大菌落(grande)
减数分裂 四分子:2:2分离
2 Pet+:2 Pet-
典型的孟德尔分离比
2.中性小菌落
基因组小,致密,基本上不含非编码序列
(重复序列,内含子)。 线粒体“大基因组”型(植物型): 基因组较大,含有很多非编码序列为特点。
酵母线粒体基因组较哺乳动物线粒体基因组大5倍,基本 功能相似,但DNA 组成上迥然不同。 在酵母线粒体基因组中: (1)基因间有大段非编码序列 间隔,核糖体大小亚基的两个 rRNA基因相距可达25000kb ; (2)某些基因中含有内含子, 是断裂基因。如为细胞色素氧 化酶亚基Ⅰ编码的基因以及编 码细胞色素b 的基因均有若干 个内含子。 (3)更为显著的另一特点是酵母线粒体基因的内含子具有可以 将它们自身从RNA 转录物中剪切除去的相关序列,这种自我剪 接过程是一种RNA 所介导的催化作用。
细胞质遗传:正交和反交的遗传表现不同。
核遗传:表现相同,其遗传物质由雌核和雄核共同提供; 质遗传:表现不同,某性状表现于母本时才能遗传给子代, 故又称母性遗传。 母性遗传: 真核生物有性过程: 卵细胞:有细胞核、大量的细胞质和细胞器。 ∴能为子代提供核基因和全部或绝大部分胞质基因。
精细胞:只有细胞核,细胞质或细胞器极少或没有。
多种线粒体突变涉及ATP 合成,能量需求大的组织、细胞对 ATP 缺乏较为敏感。因此,线粒体基因病常表现为肌病、心疾病、 神经系统疾病、贫血、糖尿病等。
图10-7人类线粒体基因病
示突变位点引起的细胞疾病
MERRF:肌阵孪性癫痫及粗糙红纤维综合征
LHON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 NARP:神经性肌虚弱 PEO :进行性外眼肌麻痹 MELAS:线粒体脑肌病 MILS:母性遗传Leigh氏综合征
3、抑制小菌落(suppressive petites) 抑制小菌落对野生型产生影 响,多数小菌落突变具有抑 制作用。 (取名为suppressive,基于这 种实事:即这种类型的小菌落 克服了野生型而产生 respiratory-deficient表型)
99%
1%
Suppressive petite 的本质:从mtDNA的部分缺失开始→ 一些校正机制,那些没有缺失的序列被复制,直到正常含量的 mtDNA被恢复。在校正事情中有时出现mtDNA的重排,因为 在线粒体基因组中编码蛋白质的基因是广泛散布的,这些缺失 和重排导致有氧呼吸中酶的缺陷,而产生小菌落。
红色面包有一种缓慢生长突变型(poky),在正常情况 下能稳定遗传,即使通过多次接种移植,它的遗传方式和表 现型都不发生改变。
分析原因: 缓慢生长突变型在幼嫩培养阶段时无细胞色素c氧化酶, 酶 是正常代谢所必需的。 由于细胞色素氧化酶的产生与线粒体有关,且观察到缓慢 生长突变型中的线粒体结构不正常。

细胞质遗传的特点
1、正交和反交的表现不同,由细胞质基因控制的性状, 只能由母本传递给子代。
2、杂交后代的表型分离不符合Mendel比例;
3、通过连续回交,能把母体的核基因全部置换掉,母体 的细胞质基因及其控制的性状不消失; 4、由附加体或共生体决定的性状,其表现类似于病毒的 转导和感染,即可传递 给其它细胞。 5、基因定位困难:遗传方式是非孟德尔遗传, 杂交后代 不表现有比例的分离。 带有胞质基因的细胞器在细胞分 裂时分配是不均匀的。
二、线粒体基因组
(1)线粒体基因组的一般性质 线粒体:真核细胞细胞器,细 胞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具有独 立于核染色体之外的基因组—— mtDNA(mitochondrial DNA), 以双链超螺旋环状分子存在于细 胞内(原生动物中的草履虫及四 膜虫的mtDNA是双链线性分子)。
功能:进行三羧酸循环中的氧 化反应、电子传递和能量转换。
核外性状的这种结果是典型单亲遗传的例子: 在单亲遗传中所有的子代都只表现出一个亲本的表型
这并不是母体遗传(maternal inheritance),因为两个单 倍体细胞融合产生二倍体对细胞质是大小相同贡献相等的。
中性小菌落的本质是什么?
根据氯化铯密度梯度离心,测出小菌落细胞中线粒体DNA 与大菌落的线粒体DNA明显不同,有时小菌落中甚至还测不出 线粒体DNA 的存在。这说明,小菌落突变使线粒体DNA严重 缺损或大部分丢失。用分子杂交和限制酶分析方法对小菌落线 粒体DNA全部缺失或严重变异的类型与野生型大菌落的线粒体 DNA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小菌落线粒体DNA除有一些片断 多次重复外,线粒体基因组中还有大片段缺失。可见酵母小菌 落突变是由于线粒体DNA的遗传变异,致使线粒体不能正常执 行其功能,线粒体中蛋白质合成受阻,造成了呼吸代谢的缺陷。
(取名为中性是因为这种类型的小 菌落并不影响野生型) 将小菌落酵母菌(交配型A)同正 常的酵母菌(交配型a)杂交,形成 二倍体合子Aa,再将其减数分裂所 得的4个单倍体子囊孢子分别培养, 其后代都是正常的,作为核基因标 记的结合型等位基因( A,a)仍按 1:1分离,而小菌落性状完全消失。 这是因为小菌落酵母菌与正常酵母菌结合时,细胞质也都共 同融合到二倍体合子中。细胞质中的线粒体自身能够复制,但不 是像核基因那样在减数分裂中有规律地分离,而是在细胞分裂时 随机分配到子细胞中。这样,每个子囊孢子可能获得正常线粒体, 而由它们长成的菌落都是正常的。
③在密码子反密码子配对上,线粒体基因组的tRNA可以识别反密 码子的第三位置上4个核苷酸(A、U、G、C)中的任何一个,这样 就大大扩大了tRNA对密码子的识别范围,因而线粒体基因组中的 tRNA就足以用于蛋白质的合成。
④线粒体遗传密码与核基因中有某些差异(表10-4)
(4)人类的线粒体基因病
人类受精卵的线粒体几乎全部来自卵母细胞,这种传递方式称 为母系遗传(mutrilinear inheritance)或母体遗传(maternal inheritance)。 由于mtDNA结构或功能异常所导致的疾病称为线粒体基因病。 到目前为止,100多种不同类型的mtDNA重排和50多种mtDNA点 突变已被发现与人类疾病相关。
∴只能提供其核基因,不能或极少提供胞质基因。 ∴一切受细胞质基因所决定的性状,其遗传信息一般只能 通过卵细胞传给子代,而不能通过精细胞遗传给子代。
精细胞与卵细胞的相对比例
正反交差异形成示意图
第二节 线粒体遗传及其分子基础
一、线粒体遗传的表现:
(一)、红色面包霉缓慢生长突变 型的遗传:
两种接合型均可产生原子囊 果(卵细胞)和分生孢子(精细 胞)。
(2)线粒体DNA 的组成
不同生物体细胞中线粒体的组成不尽相同,而各具其特点。 例:人以及几种脊椎动物mtDNA全序列结构的共同特点: (1)闭合环状DNA,无组蛋白结合,不形成核小体。 (2)基因数目和排列顺序相同。 共有2个rRNA基因(12S和16S rRNA)
22个tRNAs
13个线粒体膜蛋白基因(+ 1个氧化代谢所需基因) (3)一个D环,与mtDNA的复制有关。
∴ 有关基因存在于线粒体之中,由母本传递。
突变型原子囊果 × 野生型分生孢子
(缓慢生长型) (生长速度正常)
突变型
反交 : 野生原子囊果 × 突变型分生孢子 (生长速度正常) (缓慢生长型)
野生型
(二)酵母的小菌落突变 1949年,Boris Ephrussi等人在固体培养基上研究酵母的生 长情况: 有氧呼吸、发酵 野生型菌落:grande colony������ 偶尔 小 菌 落: petite colon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