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方向和重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方向和重点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方向和重点(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
主要内容
一、当前高中课程改革的现状和问题二、高中课程改革目标和任务
三、高中课程结构和内容改革四、课程实施、管理和评价要求
一、当前高中课程改革的现状和问题
高中新课程实施以来的初步变化
一是新课改理念得到普遍认同,学校的课程意识普遍增强(学校课程规划、课程管理、课程开发等)。

新课程实验工作保持了平稳运行。

二是促进了学校管理制度的创新与重建(学分管理、选课指导、校本研训、师生评价等)。

三是教学行为(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初步出现了积极地变化。

平等、对话与交流的师生关系初步呈现;学生自主和探究学习的意识正在逐步增强。

四是进一步落实了教科研工作的先导地位,“校本研究”已初步形成风气。

……
几个共性问题
教育内部及外部对课改认识的不协调问题(社会理解度、媒体舆论氛围、管理部门和学校的态度与力度等)
课改理念与实际行动的不协调问题(理念很先进,但缺乏具体化的标准和要求)
指导与操作者之间的不协调问题(教师究竟如何操作实施新课程,有关的具体指导跟进严重不到位)
课程评价与内容之间的不协调问题(缺乏课改实施的具体指导性评价方案;高考改革方案滞后等)教材及教参教辅等之间的不协调问题(仓促、滞后)
国家层面认识到的问题(摘自教育部朱慕菊副司长2006年2月在安徽报告)
新课程对学校传统的课程组织模式提出了挑战,学校适应起来存在困难;
高中课程内容新,模块多,教材变化大,师资数量、结构和整体素质一时难以适应,教学中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
教师培训经费与时间不足,内容与方式针对性不强,难以满足实际需要;考试评价制度特别是高
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方案的出台相对滞后,校长和教师在实验过程中普遍有所顾虑,放不开手脚进行课程实验;在一些本次课程改革作为亮点设计的领域如,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综合素质评价、通用技术、艺术等,由于缺乏经验积累和相应的专业支持,显得进展缓慢;
在外部支持方面,经费、政策、教师编制、舆论环境等方面尚未完全到位、形成合力。

进入新课程应重视的几个突出问题
一要重视教育行政决策者和学校管理者的观念转变和支持行动问题(态度与力度,这是关键的关键);
二要重视加强对学业水平与学分认定的监测问题;
三要重视“学校文化”的重建问题(变“功利文化”、“应试文化”为“全人教育”观和“诚信文化”等);四要重视教师评价制度改革,重视重建“教师文化”,促进专业发展(尤其是切实增强“课程意识”问题);
五要重视新课程培训方式的针对性与实效性问题;
六要重视教材选用中的盲目性和教辅混乱问题;
七要重视高考制度改革研究的紧迫性与影响问题……
二、高中课程改革目标和任务
(一)普通高中培养目标
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自觉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有为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作贡献的志向与愿望;
具有民主与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维护社会正义,自觉行使公民的权利,履行公民的义务,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具有社会责任感;
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掌握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收集、判断和处理信息,具有初步的科学与人文素养、环境意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具有强健的体魄、顽强的意志,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初步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职业意识、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
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学会交流与合作,具有团队精神,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初步具有面向世界的开放意识。

(二)高中课程改革的五大任务
内容改革: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增强课程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学生经验的联系,拓展视野,引导创新与实践;
结构改革: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
实施改革: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评价改革: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改进校内评价,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建立教育质量监测机制;
管理改革:赋予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主权,为学校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因地制宜地开发学校课程,为学生有效选择课程提供保障。

(三)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四大特点
课程结构的领域、科目、模块设计(模块制)课程实施的普遍选修制
学习阶段划分的小学期制课程管理和评价的学分制
三、高中课程结构和内容改革
新高中课程体系结构的变化实现了纵横分合的结构划分,通过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让高中生在自主选择和主动学习中实现有个性的发展。

从课程属性看,构建了学习领域、科目和模块三个递进的课程层次;
从课程的管理看,形成了必修课程、选修Ⅰ课程、选修Ⅱ课程(校本选修课程)相互配合补充的灵活体系;
从课程的形态看,划分了学科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两类不同性质的课程类型。

政治领域-科目-模块结构设计的意义学习领域、科目和模块,形成逐级包容的三级课程,其中,学习领域和模块的课程设计概念,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课程设计中是首次使用。

这种新的三级课
程形式,特别强调学科的关联及多种学科的共同价值。

既可以从宏观上整体规划课程,也有利于科目间的融合,还可以随时调整科目间的结构,使得课程结构不断趋于合理。

学习领域的设计能更好地反映现代科学综合化的趋势,也有利于在学习领域的视野下研制各科课程标准,指导教师教学,防止陷入学科本位。

学习领域的设置有利于整体规划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科目仍然是高中课程设置的主体,科目是学习领域的构成单位。

在学习领域统摄下的各个科目不再局限于单科的逻辑体系,而是强调彼此间的关联,而且每一门学科都强调向学生的经验与生活回归,学术性科目仍然受到相当的重视,各个科目都设计了学生必修模块。

模块是基于明确的教育目标,围绕某一特定主题而形成的相对完整、独立的学习单元。

每一科目都由若干模块组成,模块是构成科目的基本单位。

各个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反映学科内容的逻辑联系。

与传统课程单元相比,模块具有更强的综合性。

学科模块结构的类型(一)
必修模块+平行并列的选修模块
必修模块+系列+递进的选修模块
学科模块结构的类型(二)
基础性学习模块:侧重概念、规律和知识的学习
扩展性学习模块:侧重深化学生的学科学习或开拓学生视野,如介绍科技发展、学科最新进展和文学艺术鉴赏方面的学习
体验性学习模块:侧重活动性学习、实践性学习,如技术类、艺术类学习模块
模块课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1)保证课程内容的时代性。

(2)保证课程内容的开放性。

(3)增加课程内容的灵活性。

(4)促进学校课程特色的生成。

(5)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新课程模块设计的特点意味着高中课堂教学应强调什么?
1.强调某一模块的教学既要围绕一定的“主题”组织相对独立的教学活动,又要保证与相关模块的逻辑联系和学科内在的系统性。

2.强调要注意学习的综合性,强调对知识的整合,强调对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指导,而非单一的课本知识灌输。

3.强调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要关注学生的“关注点”,并着力提升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生活体验。

4.强调要注意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主”的学习,要注意是“引导”而非“强制”。

5.强调要注意围绕模块内容,及时将最新的相关成就(新知识)通过科学的改造而进入到教学中来,即:强调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再创造,而非机械“照本宣科”。

6.强调要对每一模块内容的教学都进行整体的考虑与设计,提出相匹配的整体的教与学的构想,而非孤立、单一的机械对应。

教学实施中的几个突出问题
1.许多学校出于应试惯性或师资问题而任意增减课时
2.至今仍未真正从模块整体上设计教学(备课习惯)
3.多种版本教材下,对教学内容处理尺度把握“心中无数”(知识选择能力问题)
4.模块课时量与教学内容量之间的矛盾突出(焦点)
5.教师“包办”或机械教条行事现象仍较普遍(教学传统观念与行为问题)
6.学习活动设计与开展的“两极”(垄断/盲目、幼稚)现象……
问题的成因及影响如何?
1.“随意开课”——新课程改革意图如何落实?
2.“心中无数”——以“本”为本还是以“标”为本?
3.“课时不够”——“教”教材还是“用”教材?
4.“保险系数”——是否考虑了学生的实际需求与负担?
5.“知识整合”——教师的视野是否够宽阔?
6.“认知包办”——智慧是“灌”出来的吗?
7.“目标单一”——教学目标的预设与生成是否都关注了?
8.“弱化知识”——“基础性”真的不重要了吗?
9.“活动迷失”——让学生“活动”究竟是为什么?
(不能为“活动”而“活动”,不能不注意高中生与小学和初中生之间的差别)
10.“教学低效”——教师备课时是否注意模块(或主题)的“整体性”了?
问题的求解:如何实现新课程的教学新要求?
●启示与反思:
——所谓教材就是个“引子”,教师只有以超越的视野、创造性地运用,才可能借此引领学生走得更远,真正实现不断超越。

……
——“不能在知识和学问中获得智慧的人,是真正的蠢人”(卡尔•威特)。

那么,我们的教学呢?真正体现新课程理念的“好”的课堂教学又应当是什么样的呢?……
——“生成性教学资源”对学生而言往往是最具有意义和价值的资源,我们是否该切实关注?问题的求解:如何实现新课程的教学新要求?
●启示与反思:
——整合教学内容,实行主题教学,这既是解决课时矛盾的重要策略,也是模块课程的应然要求,我们在思想上是否已意识到了?
——没有思辨性,就没有智慧的生成与发展;人之为“人”,在于人所特有的“人”的丰富情感;“生活”是学科教育教学的生命之源。

而这一切,对教师和学生又意味着什么?……
——课堂教学设计着眼点究竟是要注意抓“小”(教学细节)放“大”(教育主旨),还是应注意抓“大”放“小”?“大”与“小”的问题究竟怎样处理才合适?……
问题的求解:如何实现新课程的教学新要求?
●启示与反思:
——我们是否是在老老实实的真正按照学科教育的“本质”和“规律”而施教?……
——模块课程下,评价课堂教学是继续仅仅看孤立的45分钟内的表现,还是更应当综合追踪衡量一个模块(或一个单元,或一个主题,或一个问题)的整体教学情况呢?
——我们的教学方式的确应倡导对话和引导,课堂教学应追求“扎实、充实、丰实、平实、真实”(叶澜)……
问题的求解:如何实现新课程的教学新要求?
●启示与反思:
——“好”的课堂教学的追求应当是:
“活”字当头,顶“天”立“地”,
立足课标,依托教材,
有机整合,拓展超越。

应有的理性:课堂教学改革应防止走极端
高中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改革并不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彻底颠覆”和“推倒重来”,而是一种扬弃。

高中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改革不应是“快乐而肤浅”的,而应是充满内在张力的,有体验提升的,有思想深度的。

高中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改革固然要重视合作学习,但决不能因此而放弃了对个体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学习能力的要求与培养。

高中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改革固然要强调自主学习与探究式学习,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彻底摒弃接受式学习。

……
(二)必修课程、选修课程Ⅰ和选修课程Ⅱ
1. 必修课程
设置必修课程或必修模块是保证普通高中阶段学生必要的共同基础的手段,按照毕业学分的要求,普通高中学生必须修满116个必修学分的课程并取得合格的成绩才能毕业。

这样,在高中毕业所要求的最低学分(144学分)中,必修模块比例高于80%。

2.选修课程Ⅰ
课程标准已经列出的供选择的必修模块或必修模块系列。

跟现行高中课程计划相比较,选修课程Ⅰ基本上可以理解选择性必修课程或限定性选修课程,它与学生未来走向如选择高等学校入学专业、未来职业走向有密切关系。

有些科目已经在课程标准中建议或暗示了不同走向的学生对选修模块系列或模块的选择,有的并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

方案并没有对选修课程Ⅰ的学分要求做硬性规定,但各科对各自学科内选修课程Ⅰ的模块有所要求。

按照毕业学分要求,选修课程Ⅰ的学分应该不低于22学分,在最低毕业标准中学分占有比例为15%。

从学校的实际操作看,选修课程Ⅰ的学分将不会低于22学分,学生取得的学分越多,选修课程Ⅰ学分在总学分中所占的比例将越大。

3.选修课程Ⅱ
选修课程Ⅱ实际上是学校开设的任意选修课程,国家规定了高中学生毕业最低应该获取6个选修课程Ⅱ的学分。

这部分课程主要是以校本课程的形式出现。

这样,我国首次在国家层面对学校开设校本化的任意选修课程做了强制性规定。

选修课程Ⅱ范围内开设的课程都属于学校的校本课程,但高中校本课程的范围却并不仅仅限于这
个范围之内,例如,它还包括对选修课程Ⅰ范围内各个学科模块的开设和校本处理,还包括属于必修课程的综合实践活动的校本处理等等。

模块化课程选择性的实质
课程以模块为单位提供,学生选择的基本单位缩小到模块,而非科目;
以科目齐步走为基础的班级体制被软化或消解,将学生考试结果与其它结果密切挂钩的评价方式遭遇困难。

实现课程选择性的意义和挑战
学生
教师
学校
(三)学科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在上一轮高中课程改革中已经逐步成为一个固定的课程形态。

为确立综合实践活动在新课程中的地位,《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规定了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必修课程的学分总数为23,在所有必修学分中所占的比例近20%,是所有学习领域中必修学分最高的。

综合实践活动被规定为三方面的内容,包括研究性学习活动、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

“研究性学习活动”三年共计15必修学分,其必修学分远远超过了其他任何学科类科目。

高中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课程性质上属于实践性课程、活动性课程和体验性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超越了任何学科逻辑的限制,它是学生的自主空间。

关注联系学生的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各类学科课程形成一有机整体。

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领域存的联系
第一,学科领域的知识可以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延伸、综合、重组与提升;
第二,综合实践活动中所发现的问题、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可以在各学科领域的教学中拓展和加深;第三,在某些情况下,综合实践活动也可和某些学科教学打通进
因此,妥善处理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领域的关系,既是一个意义重大的课题,又是一个富有创造性和艺术性的课题
每学期分两段安排课程,每段10周,其中9周授课,1周复习考试;通常每个模块按周4学时安排,在一个学段内完成;
每个模块通常为36学时,学生学习并通过考核,可获得2学分(其中体育与健康、艺术、音乐、美术原则上每个模块为18学时,相当于1学分),学分由学校认定。

学生每学年应参加1周社会实践,可获得2学分;
三年内参加不少于10个工作日的社区服务并持有相关证明,可获得2学分;
通常情况下学生三年内可获得180个学分。

普通高中为什么要用学分制
既能考虑到所有学生共同的教育质量,用毕业学分、领域/科目/模块学分要求的方式表示,又能照顾到个别差异,通常用最低毕业学分、领域最低/最高学分、科目最低/最高学分来体现,这样,就能实现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程度或种类)的课程
普通高中课程新方案将为高中学生提供100多门可选择的课程,这为每位高中生设计自己的课程方案、规划自己的高中生活、选择自己的课程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选课制如果不用学分制加以管理,就会导致个人兴趣主义、课程不均衡、课程不连续、共同质量难以保证等问题
能力的挑战:对教师专业素养的新要求
●课程设计、课程整合与课程开发的能力
●科学处理教材与选择教学内容的能力(二度开发)
●捕捉动态生成性教学资源的能力
●指导学生多样化学习的能力(自主、合作、探究)
●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教学设计与组织能力
●合作教学的意识与能力(协作、教研共同体)
●现代教育技术和对网络资源的应用能力……
培训的挑战:教师对专业引领的新要求
●培训要解决实验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忌主观空论
——如何科学处理教材和选择教学内容?
——如何进行教材及其他知识的整合?
——如何进行探究性学习的指导?
——如何在课堂上捕捉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如何开发课程资源?
——如何组织合作学习才富有实效性?
——如何进行模块试卷命题设计?……
培训的挑战:教师对专业引领的新要求
●培训方式要多样化,具有针对性
——反思式培训
——案例式培训(最重要)
——问题式培训
——现场式培训
——菜单式培训……
教师作为研究者
教师是教育教学行动研究的主体
教师是教育案例研究的主体
教师是教育叙事研究的主体
教师是有效教学研究的主体
教师的行动研究
教师行动研究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理论上的产出,而是为了教学实际本身的改进。

传统上,“教育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获取“真理”,并认为这些研究出来的“真理”能够通过教师很好地再现于教育实践之中。

这种将教师视为一个简单“中转站”的观念,对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估计得过于简单。

行动研究方法与成果的表达形式
教育日志
教育叙事
教育案例
教育反思
教学课例
一位教师的教学反思
把课上到学生们的心里,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其一,情感撞击;其二,心灵对话;其三,学会分享。

所谓情感撞击,意味着课堂是一种情感的课堂;意味着师生情感同时运动,相互碰撞;意味着它是促使学习者以最佳心境投入到习中的有效保证。

所谓心灵对话,它既是优秀课堂教学的一种本质性标识,又是艺术课堂教学的一种具体操作。

所谓分享,是双向的沟通、彼此的给予和共同的拥有。

分享,意味着教师有更多的唤醒,而不是灌输;更多的引领,而不是强制;更多的平等给予,而不是居高临下的施舍。

学科课程视野中的课程资源开发
明确课程资源开发的目标,从资源层面拓展课程范围
教材是核心课程资源
促进课程资源的共享和整合
重视学生参与课程资源开发
促进与信息技术整合的课程资源开发
加强校内课程资源设施建设
高中课程资源开发的主要问题
选课制度与现有教室和教学管理之间会有很大的矛盾
图书馆建设与课程改革要求不相适应
实验室运转很紧张
有关课程资源的购置预算程序不科学
网络配备和应用程度不高
试卷和练习册作为重要补充资源需要更加科学管理
新教材应提前到位,充分发挥教材的资源作用
教师条件仍将是最大的课程资源问题
评价改革的总体方向和原则
1.理解性评价:致力于尊重和理解学生
2.综合性评价:综合评价学生的发展
3.发展性评价: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发展和提高
4.多元化评价:评价内容、标准和方法要多元化
5.过程性评价:评价要注重发展和变化过程
6.自我评价: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
发展性评价的特征
1. 有具体、明确的发展目标
2. 评价目的是为了促进目标的实现而不是为了检查
3. 重视被评价者的起点与发展变化的过程
4. 重视发展中的个体差异
5. 对某个领域进行多次评价
6.不断给予评价反馈,不断改进教与学
1、基于模块的学业成绩评价
⑴模块学业成绩测验
⑵模块学业成绩与过程性评价
⑶模块学业成绩与学分认定
⑴模块学业成绩测验
性质与功能:
为检查学业达到的水平而进行的终结性测验。

三类模块,两种测验方式
基于知识学习的模块;开拓视野的模块;基于活动与实践的模块。

书面笔试;开卷考试或表现式评价。

由学校自主组织实施
采用等级制计分的方式,分为A、B、C、D、E、F、U七个等级
模块学业成绩测验应该由学校自主进行。

原因在于:
第一,考虑差异,更有利于学校有针对性地进行测验,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第二,减少统考频密程度,减轻学生与学校的压力。

第三,只有将模块成绩测验的权力交给学校,学校才能够有足够的空间逐步建立自己学校的特色,创建独特的校园文化,这是新课程所努力追求的目标。

⑵模块学业成绩与过程性评价
模块学业成绩:
终结性成绩测验
过程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的方式应多样化
过程性评价结果的报告
资料性的
描述性的
等级
两种结果不能简单相加,应分别加以报告。

⑶模块学业成绩与学分认定
学分的授予权在学校,接受督学的监督;
学分的认定必须与模块学业成绩挂钩;
模块测验成绩为U,一般来说不应该赋予相关的学分;
学生不能获得相关学分,应重修或改修其它模块;
三年里未能完成规定的学分作为肄业处理;
离校后可继续补修或重修。

2、毕业水平评价
⑴毕业水平考试
①基于必修模块的统一考试
②基于选修模块的学校自主考试
③开放式考试
⑵针对学习水平与过程的质性评价
①基于必修模块的统一考试
语文、数学、外语、政治、历史、地理、生物、化学、物理、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等学科的必修模块;
省或地区负责组织实施;
培育中介机构;
作为学生是否毕业的依据之一;
考虑作为大学报名资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