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群关系感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党群关系

党群关系,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主张和一贯要求。毛泽东指出:“党群关系好比鱼水关系。如果党群关系搞不好,社会主义制度就不可能建成;社会主义制度建成了,也不可能巩固”。要始终坚持党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和工作方法。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是一个根本的政治问题。广大党员干部“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正是按照这些要求,不断加强了党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保证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胜利。密切党群关系,是确保小康目标实现的根本保证。回顾我党86年的辉煌历史,我们党之所以能领导人民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归根结底是因为我们党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了推翻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共产党人抛头颅、洒热血,舍生忘死为人民,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爱戴,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一切政策措施的出台,都充分考虑人民的利益和群众的承受能力,使广大劳动群众共同享受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从改革开放中得到实惠,因而得到了人民的拥护。新时期,我们党要完成领导亿万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重任,同样要求全党同志,务必走群众路线,使我们作出的每一项决策、制定的每一个政策、采取的每一条措施都能充分体现人民群众的愿望,以增强党的凝聚力、号召力,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变为广大

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

密切党群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需要在全社会提倡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形成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需要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需要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建立健全新的社会管理格局,充分发挥群众在参与社会管理和维护社会稳定中的作用。

密切党群关系,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需要。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中,要巩固党的执政地位,需要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支持和信任。领导干部只有不忘人民的重托,慎用手中的权力,勤勤恳恳,尽职尽责,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才能获得人民的信任和支持。人民群众对党的拥护、支持和信任是巩固执政党地位的坚实基础,党一旦脱离了群众,就有丧失执政地位的可能。

密切党群关系,是党员干部接受新考验迎接新挑战的现实要求。掌握政权使党有了更多更好的为人民服务的条件,但同时也增加了党员领导干部被权力腐蚀的危险。经济社会发展处于关键时期,也处在矛盾的多发期,这些矛盾处理不好,就容易损害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避免这种危险,经受住考验,就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群众为本,密切党群关系。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真正做到坚持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以下几个关系。

密切联系群众,要做到工作需要与实际效果一致。能否深入基层倾听人民群众呼声,以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实践党的宗旨的前提。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要不断增强群众观念,认真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意愿。深入基层搞调查研究,关键是看实际效果。一方面要科学选点,蹲得住,做到身入心入。通过“点”的解剖,从中得出规律性的认识,以此指导“面”上工作;另一方面,要尽可能减少基层的压力和负担。要做到调查研究不滥、不浮、不添乱,真正和基层干部打成一片,扑下身子帮助群众解决问题,真心实意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

听取群众意见,要做到广开言路与集中民智的一致。为群众谋利益,必须着眼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想问题、定政策,必须把大多数群众是否赞成作为决策的重要依据。这就要求联系群众,广泛深入地了解各个方面、各个层面群众的意见。只有这样,群众有话才会向组织说,有事才会找组织办,党的威信才会高,我们才能全面掌握群众的情绪、认识、立场的倾向性,从而为决策提供可靠的信息。同时,坚持“从群众中来”,着眼于大多数人的意见,还要善于分析群众的意见。由于所处的地位不同,认识水平和思想觉悟不同,群众意见也不可能完全一致,这就需要我们把群众分散的意见集中起来,形成正确的决策,再到群众中去宣传解释,化为统一的意志。

实践勤政为民,要做到注重实绩与群众公认的一致。党员干部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骨干,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爱岗敬业,勤政为民,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

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这既是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也是党员干部为党分忧、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具体体现,更是我们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党员干部“勤政”须以“为民”为出发点,“为民”则须以“勤政”作桥梁。有的领导干部为了在任期内有显绩,既不充分考虑现实条件,又不考虑群众的实际承受能力,不惜“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大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为本地的持续性发展进步埋下了隐患。有鉴于此,领导干部要心系群众,把政绩放在致富群众、为民造福上,致力于地方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