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美与中国精神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文美与中国精神

——文化素质讲座报告

机电工程学院孟庆超1090810106 今天听了一场关于人文美与中国精神的讲座,感触颇深。

先说人文美。人文就是人类社会中的各种文化现象,人文美就是指人类文化中的先进部分和核心部分,即先进的价值观及其规范。一切由人的文化活动而给人以美感的,都可称为人文美。让人们感受到人类文化中的精华,感受到人文的关怀(重视、尊重、关心、爱护人),这就是人文美的体现。

人文一词的中文,最早出现在《易经》中贲卦的彖辞:“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广义的讲,一切自然形成作用于人的感官使人愉悦产生感情共鸣的称自然美;一切由人的文化活动而给人以美感的,是人文美。比如说,洞庭湖波光万顷是自然美,岳阳楼雄踞湖滨是人文美;湖面沙鸥翔集锦鳞游泳是自然美,楼中诗文满壁琴声悠扬是人文美。但是,美是人的感觉,是客观事物与主观思维的共鸣;所以,在使用这两个词时,并没有不可逾越的界线。比如说,园林,是人建的,是建筑艺术的一部分,应属人文美的范畴;但是,若它的山水草木都显得自然,一般会称它具有人文美。

再说说中国精神,这个含义比较广。大致说来,中国精神包含如下交织并相通的诸多方面:

1.刚柔相济、自强不息的意志品质

中国精神包含着阳刚与阴柔两个层面。《易传》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自强不息,乃是中国精神固有的超越性,显示出刚健有为、勤劳勇敢、积极向上、坚韧不拔的精神品格及其生命意志,而忧国忧民、治国平天下及精忠报国,则是中国精神超越性的外化与具体表现。厚德载物则蕴含着中国精神固有的内在性,表现为天人相通、民胞物与的本体观,也拓展为诸如应时守势、虚壹而静、德性修持、内圣之道以及为己之学等人生观与价值观。这样的内在性,亦包含着对国家民族的大爱与关切,不可小视,更不可混同于西方传统的虚无主义与犬儒主义。内在性与超越性,一阴一阳,刚柔相济,构成了中国精神的两个层面,并塑造了中国国民的基本人格模式。

2.中国精神的两大核心价值:和谐与中道

中国精神推崇“和谐”,表现为天人间的和谐(所谓“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人际间的社会和谐、人与自我的人格和谐,也表现为民族与国家间的政治和谐,中国传统所信奉的正是和平主义,孔子的大同理想即表达了这一理念。改革开放以来,从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到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以及中国和平崛起的思想及其实践,均向世界明确传达出和平主义的发展观念。当然,“和谐”是有前提的。其一是整体的团结与合作,和谐是整体的有机化、组织

化以及整体效能的最大化,因此,中国形成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传统,也特别推崇集体荣誉感,在现代世界尤其表现为国家荣誉及其国家认同。其二,“和谐”乃多样性的并存与互补,所谓“和而不同”,整体的团结与合作不是抹掉个体,恰恰是通过个体的努力并让个体分享整体的效能及其荣誉,所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中国精神同样强调个体,但并不因此丧失整体性。其三,和谐是有主体性的,乃是主体的自立、自信与自强,因此绝非无原则的妥协与退让,更不是示弱。

“中道”源于佛家,但更多的还是指儒家“执两用中之道”,这是颇具生活与实践智慧的价值,中道意味着在各种复杂多变的矛盾关系中寻求并建立相应的沟通与协调机制,进而在开放的环境中保持系统的稳定与平衡。中道使中国精神显示出非凡的平衡力与弹性,中道智慧使传统之演进与嬗变不离基本伦常法则,也是协调人际关系包括国与国关系的基本理念。中道其实是平和而高明的生活方式、人生态度与生命境界,其现代价值也正日益显现出来。

3.持续不断的生成、创新与转化精神

中国精神秉持变化与流动的生命观,不承认绝对不变的实体,而是主张世界的生成变化,从宇宙万物到族群人伦,从自然系统到人的教化系统,从形上之道到形下之器物,从生命本体到社会文化及其解释,都处于不断运动变化并遵循运动变化的辩证法则。大化流行,生生不息,日新月异,气象万千。运动变化不是盲目的,而是以善与和谐为目的的。运动变化也不是封闭组织的自足运动,而是富于活力的不断创造及创新。中国传统特别注重于阐发创新精神,所谓“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诗经·大雅》),所谓“富有之谓人业,日新之谓盛得,生生之谓易”(《易传·系辞上》),所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大学》),正是依靠持续不断的生成、创新与转化传统,中华文明方得以绵延数千年,成为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明。在其现代复兴过程中,中华民族更是面对各种艰难困苦及其复杂局面,勇于担当、革故鼎新、披荆斩棘、攻坚克难,持续推进中国传统包括中国精神的现代转化。

4.共同的华夏认同及其卓越的包容性与涵摄力

中华文明以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是境内诸民族、地域文化以及宗教传统长期交流、融合的结果。长期的历史,形成了朴实而深刻的爱国主义精神,中华传统中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对大一统国家的爱戴与忠诚,其实质是对漫长历史中形成的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及其疆域空间的认同与守护意识,由此形成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与民族团结传统。中国精神具有卓越的包容性与涵摄力,能吸纳或兼容一切外来的民族精神及文化传统,事实上,中国文化传统长期以来在保持自己的独立性的同时,一直就在通过不断欣赏和学习外来文化,吸收其精华,进而成就了华夏文化海纳百川、雍容大度的传统,并在今日全球时代形成更加积极的作为与贡献

中国精神正是体现了人文美的要求,作为工大人,我一定会秉承中国精神,立足人文美的要求,培养自己为合格的大学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