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权术阉割的《中国陶瓷全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被权术阉割的《中国陶瓷全集》

被权术阉割的《中国陶瓷全集》

洋洋15卷的《中国陶瓷全集》(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可谓是我国当今陶瓷专著中工程最为浩大、收录瓷器数量最多的一套中国陶瓷大系,有着非凡的历史文化意义,堪称是我国学术界关于中国陶瓷艺术的一部划时代的典籍。用利欲熏心的图书盗版商的话来说,这部《中国陶瓷全集》的皇皇巨著,可是大有来头,乃国家“九五”重点图书出版项目,投入了巨额编纂经费,声势和规模极为浩大,全国有114家重点文物单位参加了这项编纂工作,有200余位五星级的专家教授为此巨著撰文。在资料的占有方面,该书收录了多达3600余件传世经典器品,并撰有近百万字的巅峰论述,全面反映了中国陶瓷的出土、挖掘、研究和展示等波澜壮阔的艺术风貌,基本上囊括了全国陶瓷藏品的“家底”,绝对美不胜收。犹令人感荷的是,图书盗版商说,这部国家级的文化巨著,召集如此一大批专家教授,经历了长达9 年的辛勤编纂才终告完工,真乃费尽了心血,其收藏价值可想而知;另一方面,从历史文化角度而言,这部浩瀚的《中国陶瓷全集》,收录的距今最久远的器品,是七千年前裴李岗文化的“陶小口折肩双耳壶”,最近的是清代宣统二年的“墨彩竹笋图瓶”,上

下跨度达七千余年,历史深度无以伦比。在图书类的网页上,我看到爱好陶瓷文化的网友们也甚有激情,一些人也如图书盗版商说的差不多,言这部陶瓷文化巨著,绝对称得上是中国陶瓷艺术的终结之作,国内半个世纪来考古发现的陶瓷器的经典作品,大多都收集在这里了,漏网的很少。在得知并确信了这等珠玉满怀的大手笔和大气象后,我当然对这部巨著的问世甚为仰止和叹服,内心也甚为激动,如此丰厚的收录和著述,举世罕有,不愧是举国之力完成的一项文化盛事,其不独功在当世,也必将泽益万代后人。因为我深深地懂得,该巨著的行世,是馈赠给我们伟大民族一份何等珍贵的文化财富啊!用佛教最尊贵的赞美来言,这一盛举,实乃功德无量!

然而,令人万万没能想到的是,这部中国陶瓷史上首次动用如此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缔造出来的辉煌巨制,并不是那么严肃、认真和完美,因其在编纂到中国古陶瓷史的黄金时代宋代部分时,竟然突然出现了以个人的主观偏见去肆意歪曲和篡改历史的奇观,这情形就如享受一盘制作精美的大餐时,猛然看见一个浑身沾屎的绿豆苍蝇,令人大为扫兴。说实在的,我是难以理解,不知道这个号称国家“九五”重点图书出版项目的鸿篇巨制,为何会如此恶搞,是为了标榜编纂者阉割历史的惊人手段?还是为了显示编纂者玩弄和强奸学术尊严的得意淫威?反正《中国陶瓷全

集》第七卷(宋代部分)的主编李辉柄先生,凭借着自己终于拥有主编地位的权势,趁机设立极富个人创造性的“文化净身房”,意淫的刀子一挥,便将开创中国陶瓷制造官窑制度历史先河的、并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占具有重要地位的北宋汴京官窑,从这部陶瓷大典中荒谬地阉割掉。该书不仅不收录北宋官瓷作品,并且“一不做,二不休”,就连中国陶瓷史上关于北宋汴京官窑传承有序的学说以及相关的研究成果也通通封杀,仿佛历史上真如他李辉柄先生意淫的那样,根本不应该有北宋汴京官窑。这等无视文献记载,无视实物流传有序的基本事实,只要有权便可以肆意阉割和歪曲历史、只要有权便可以将自己的意淫当作唯一“历史”的天真,如掩耳盗铃,令人可笑。这样做学问,即使不是为了侮辱200余位编辑同仁的辛勤劳动,也太有点侮辱读者的智商了吧。故而,基于用如此伪劣的权术去编辑学术著作的手法,我觉得,对这部辉煌的陶瓷巨典而言,如果说这样的玩法是“一泡老鼠屎搅坏一锅汤”还有点言重,那么,这种借用权力去构建伪学术的用心,乃至谁掌控话语权谁就可以一言堂地胡说八道的蛮横,至少要让人感到一种深深的遗憾,因为李辉柄先生所炮制出来的残疾,已确实伤害了这部本可以真正成为中国陶瓷著作典范的作品!

其实,关于李辉柄先生否认北宋汴京官窑或称汝窑就是

北宋官窑之争,确实已是老生常谈了,说来也乏味,已没什么新意了,好像只要不是三鹿奶粉吃多了,谁都明白是怎么回事。不过,学术吗,有些争鸣很正常,也更能引起人们对事物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和研究。不正常的是,明明知道自己的观点缺乏事实根据,却偏要用经不起人们推敲的猜测去梦想颠覆客观事实,爱面子胜于爱真理,这种强拗死理的硬撑,当然已不可能是学术争鸣了,只能称作瞎球抬杠。更为甚者,如李辉柄先生这样,明知自己那两个否认北宋汴京官窑的破观点早被别人驳的体无完肤了,却在咬牙强撑之时,竟借助自己做主编的权势,一方面狐假虎威地封杀异议;另一方面堂而皇之地将自己的伪观点塞进这部举国之力编纂的陶瓷

大典之中,试图拉虎皮作大旗,弄假成真,这怎不让人为之慨叹?这样玩学术,难道就真的能把自己的伪学术变成学术界唯一的观点了吗?去球吧!真好意思做的出来,我现在实为那些皓首穷经的老前辈们感到惋惜,大家耗费9年的心血,精益求精完成的这部著作中,却混入了一部残疾的赝品,实在是汗啊!我相信包括组织者在内的全部编纂人员,斥巨资、耗精力,绝对不是为了去追求李辉柄先生的残疾之作!

说到这里,虽然是有点腻了,有点懒得说了,但若不把李辉柄先生在《中国陶瓷全集》第七卷中快霉变的“唯一观点”拿出来晒晒,便显得有点空口无凭了。李辉柄先生关于“汝窑即汴京官窑”的高论,在该

卷《宋代北方瓷业的发展及其主要成就》的“总论

”中,还是他个人臆想的那两条:一、“我认为‘京师’应理解为泛指朝廷,自置官窑地点当然也可以不在京师,…因此,‘京师’应是朝廷的代名词…非指地名”;二、“从河南全省的古代瓷窑的分布情况来看,各个时期瓷窑遗址绝大部分集中在今京广铁路以西,北起太行山麓的鹤壁、焦作,南到伏牛山东麓的平顶山广大地区。而铁路以东几乎没有古瓷窑的遗存。古汴京(开封),地处京广铁路以东,因此它不具备建窑烧瓷的自然条件。”

说实在的,每念起李辉柄先生这两条否定北宋汴京官窑的理论,总让我感到其不应该是李辉柄先生的宝贵理论,这种低级的谬误实在和他的学识、学问乃至和他中国古陶瓷学会副会长、研究员的身份无法相符,但事实又恰是如此,非顽童戏言,实实在在是李辉柄先生的高论。我有时对此也真搞不明白,这种显而易见的断章取义和胡思乱想,怎么敢拿出来大做文章呢?如若说这就是学术也太让人可笑了吧?

南宋叶寘《坦斋笔衡》言:“本朝以定州白瓷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器,故河北唐、邓、耀州悉有之,汝窑为魁。江南则处州龙泉县窑,质颇粗厚。政和间,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日官窑”,但凡有一点理智的读者,从宋人叶寘的这段记述中都可以看出,老人家所言定州、汝州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