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如何更好的争取政府扶持基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企业如何更好的争取政府扶持基金?
企业运营资金一直是中小企业发展中的瓶颈,多年来中国各级政府都设立了种类繁多的基金、专项资金,有针对性地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资助和扶持。随着《中小企业促进法》的出台,政府还专门设立了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用于中小企业创业,技术创新,鼓励专业化发展及开拓国际市场等。
每年都有大量资金用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研发、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此外,各级地方政府也为了促进当地科技、外贸以及经济的发展,从地方财政拿钱设立专项的资金计划,支持中小企业。中小企业无论在其发展的种子期、初创期,初步成长期或快速成长期,只要符合国家和地方的产业政策,都可以申请并获得中央或地方财政资金的扶持。
目前我国政府对中小企业的资金支持主要有专项资金投资与产业政策投资。
国家专项资金专项资金是指国家专门投资于中小企业专向用途的资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法》的相关规定,国家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用于下列扶持中小企业的事项:创业辅导和服务;支持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支持技术创新;鼓励专业化发展以及与大企业的协作配套;支持中小企业服务机构开展人员培训、信息咨询等项工作;支持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支持中小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等。
近年来,随着中小企业的迅猛发展,国家对中小企业的重视程度明显提高,国家有关部门和各省市陆续出台专项资金政策,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这些资金的特点是利息低,甚至免利息,偿还期限长,甚至不用偿还。但是要获得这些基金必须符合一定的政策条件。王铁军教授表示,尽管中小企业在申报基金条件上会受到限制,但是目前许多中小企业对政府设立专项资金并不知情,导致许多符合申请条件的项目因资金问题而流产。
产业政策投资产业政策投资是指政府为了优化产业结构,促进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而提供的政策性支持投资。我国产业政策投资的种类主要包括财政补贴、贴息贷款、优惠贷款、税收优惠和政府采购等,从财政支出、贷款援助、税收等各方面建立和完善我国中小企业资金扶持政策体系。
近几年国家出台的中小企业优惠政策主要有:鼓励中小企业技术进步的税收优惠;支持第三产业的税收优惠政策;支持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和金融政策;下岗职工创办中小企业的优惠政策;中小福利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以及中小企业适用的其他通用税收优惠政策等。如何申请并获得政府资金?
主要有下面几个步骤:
一、作为一个企业的决策者或经营管理的主要负责人,不仅要抓技术开发,抓产品市场,还要抓融资,学会与政府打交道。有些人总是觉得与政府打交道很麻烦,这是一种偏见。
二、认真学习政府的有关产业政策和扶持政策,了解哪些产业是政府扶持的对象、有什么具体的规定,自己企业是不是符合申请的条件,不够条件怎样创造条件,申请需要什么材料和程序等等。通常有几种途径去学习和了解:通过政府各部门的网站;通过直接到政府有关主管部门与有关人员交谈;通过行业协会,以及协会兴办的一些活动和讲座;
通过专家、专业人士以及中介机构(科技咨询,工程咨询,投资咨询,企业策划咨询等等)。
三、做好申请前的准备工作,或者说考虑怎么样包装自己。包装不是做假,而是通过详细分析、评估本企业拥有的核心技术、生产市场方面的优势、劣势,发展潜力,财务状况、把本企业的内在价值充分挖掘出来,这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价值发现。另外,多注重增加公司的无形资产,如产品的测试和鉴定;企业标准的制订;专利、商标、著作权的申请;科技
成果鉴定;企业信用的评级;重点新产品的申请;重信誉、守合同的评比;出口创汇企业评选;ISO9000质量认定;高新技术项目(企业)或软件企业的认定等。
四、在了解了有关政策和企业的基本条件大致满足的情况下,就可以按照规定的程序来提交申请材料,开始进入审核程序。在这过程中,申请材料必须充分准备,把企业的内在价值尽可能地反映出来;同时,要主动与有关政府主管部门的人员接触、沟通,使他们对你的企业基本情况,特别是管理团队有一个比较深的了解。这很类似于在做产品的市场推广,企业也必须做品牌推广,特别是在争取政府的资源这方面。必要的公共关系和信用关系必须建立起来,要使政府了解到企业在行业里技术水平是领先的、财务状况是良好的、企业运作是正常的、市场前景是广阔的、管理团队是过硬的。
因为多年来在此方面稍许有些微见解和认识,所以再将之发布出来,以便给合适的企业做为参照或者说一个引见。当然在争取资金的过程中,最好由相应的评估机构,或资质的投资咨询机构或第三方企业服务公司帮助运作,有些事情更可事半功倍,这完全取决于企业决策人的思维与决断。
当然最后的是否成功还要看综合的效果,即不是企业的主观性,与狭窄的知见,那是要经过政府部门组织专业人士的评估论证才以得出。当然做为企业家,企业决策领导人来说,更不可以有消极或者觉得与政府沟通比较繁琐麻烦的过往认识。从而有意无意的失去了一个绝好的机会,这样的案例我们没有少碰到。企业发展靠机遇也靠胆识,就如同一个人的机遇一样。
最后诚祝愿有这方面打算或想法的企业,或者压根就不知道这一说的企业家们学习参考并获得一个良好的收效吧,有不明白的可以同我交流,互相探索知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