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资源普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连资源普查
黄红
(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长春130000)
[摘要]: 黄连始载于东汉《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记有"苦、寒",性味及主"热气目痛,眦伤泣出,明目,肠腹痛下痢,妇人阴中肿痛"等功效。以后历代本草和地方志在原植物、产地分布、采收、商品性状、质量、功能主治等方面均有记述。《名医别录》载:"黄连生巫阳川谷及蜀郡太山之阳,今四川境地内二月、八月采根"。唐代药学家苏恭曰:"蜀道者粗大,味极浓苦,疗渴为最。《本草纲目》记载:"今虽吴、蜀皆有,惟以雅州、眉州者为良。药物之兴废不同如此。大抵有二种,一种根粗无有珠,如鹰鸡爪形而坚实,色深黄;一种无珠多毛而中虚,黄色稍淡。各有所宜。"即今"味连"、"雅连"。明·《滇南本草》记载:"滇连,一名云连,人多不识,生陲山,形似车前,小细子,黄色根连结成条,此黄连功胜川连百倍,气味苦,寒无毒。"为今之"云连"。
[关键词]:黄连分布产量价格种植
本品为毛茛科Ranunculaceae植物,多年生草本,根状茎黄色,圆柱形,极少分枝。黄连别名称王连、支连,其为我国常用药材。应用、栽培历史悠久,在国际市埸上享有盛誉。目前,国内主要的商品黄连是味连、部分雅连及云连。此外,各地还有自产自销的多种野生黄连,如峨眉野连、土黄连、草连、串珠连、天全野连、西藏野连及灌县野连等10种。
来源于植物黄连,习称"味连",其形状为多集聚成簇,常弯曲,形如鸡爪,单枝根茎长3~6cm,直径3~8mm。表面灰黄色或黄褐色,粗糙,有不规则结节状隆起、须根及须根残基,有的节间表面平滑如茎杆,习称“过桥”。上部多残留褐色鳞叶。顶端有残茎或叶柄。三角叶黄连,习称"雅连",其多为单枝,略呈圆柱形,微弯曲,长4~8cm,直径0.5~1cm,“过桥”较长。顶端有少数残茎。云南黄连,习称"云连",其弯曲呈钩状,形如“蝎尾”,多为单枝,较细小。栽培品长2~5cm,直径2~4mm;表面黄棕色,少有“过桥”,“过桥”短;质轻而脆,断面较平坦,黄棕色。野生品根茎极细小,无过桥。峨眉黄连习称“岩连”,野生,在黄连中最负威名,为国家二级保护,过去常作为“南品”。其地理分布仅产四川峨眉、满雅及峨边县。生于海拔1000-1700米荫蔽的悬岩陡壁上。生态学和生物学特性本种适诅生境的年平均温为17.2℃,相对湿度80%,土壤为山地黄壤或黄棕壤,PH值5.5-6.5。土黄连为双子叶植物药小檗科植物九莲小檗或湖北小檗的根或茎叶,其别名为鸡足黄连(《昆明药植调查报告》)、三颗针(《四川常用中草药》)、九莲小檗,又名:石妹刺(《滇南本草》)、蚝猪刺。草连是毛莨科Ranunculaceae黄连属Coptis Salisb植物线萼黄连Coptis linearisepala T.Z.Wang et C.K.Hsieh带叶柄与残留叶片的根茎。野生于四川雷波、马边一带,作为黄连药用。线萼黄连作为一个新种,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被首次提出。
据记载,600多年前,四川石柱、武隆、南川及湖北利川、来凤、恩施、建始、宣恩等地就有载培的味连,称"南岸连";四川城口、巫溪、巫山及湖北房县、巴东、竹溪、秭归等地载培的称"北岸连"。
黄连主要分布于四川、湖北、云南、陕西、甘肃、湖南、贵州。主产于四川石柱、峨嵋、洪雅、巫溪、城口、丰都、南川、武隆、彭县、沙湾、北川;湖北利川、恩施、咸丰、来凤、宣恩、巴东、建始、竹溪、神农架、房县;湖南桑植、龙山;陕西镇平、平利、宁强、洋县;贵州黔西、遵义、正安、施秉。四川石柱,湖北利川素有"黄连之乡"之称。以重庆石柱产量居全国之首,彭县、峨眉次之,但传统以峨眉黄连条长含量高为佳。近年从生长情况来看彭县黄连则以生长快,一般比石柱和峨眉黄连提前一年就可采挖,且条粗、长、倍受各地商家青睐。
黄连何时变野生为家种不得而知,据《利川志》、《利川特产志》记载,利川黄连栽培始于唐代,至清代栽培甚广,民国时初具规模。
黄连由于生长环境的限制,在自然状态下黄连种子的萌发率极低,其自然更新极慢,加上连年采挖,资源日趋枯竭,产量极少,黄连紧缺由来已久。因此黄连的主产区也就成了最早的人工栽培地区。
目前,重庆石柱县黄水镇已经形成全国第一集散地,全年聚集来自全国的黄连买家。
黄连具清热,燥湿,解毒的功效,不仅是中医处方常用的品种,也是中成药的重要原料。《全国中成药品种目录》统计,以黄连作原料的中成药品种有黄连上清丸、复方黄连素片、加味香连丸等108种。随着国际上应用天然药物的热潮,黄连出口量也将进一步增加。黄连生产潜力很大,特别是川鄂湘黔山地、川西南山区、秦巴山地、川滇藏南山地,适宜种植黄连的山场面积大,农民生产积极性高,当地政府部门也很重视。在各种黄连中,唯味连适应性强,生产难度小,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50年代至80年代的生产情况:黄连商品来源于栽培。新中国成立后,列为国家计划管理品种,由中国药材公司统一计划,统一管理;1980年后,改由市场调节产销。40年来,国家对黄连生产极为重视,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生产的措施。一是扩大产地。1958年国务院发出《关于发展药材生产问题的指示》后,湖南、陕西、贵州、甘肃等省积极开展引种试种。老产区黄连生产不断扩大。如四川省黄连种植由石柱、峨眉、洪雅、巫溪、城口等少数县扩大到南川、武隆、江津、彭县、夹江、沙湾、北川等50多个县(市、区);湖北1971年开展"黄连东移",产地由利川、来凤、恩施等县扩大到五峰、南樟、红安、罗田、浠水等20多个县、市。二是从粮食奖售、预购定金和生产扶持资金以及提高收购价格等政策方面促进黄连生产的发展。三是改进栽培技术如精细育苗、林间栽连、短棚栽连、合理密植、增施肥料、防治病虫害等,提高了黄连的产量和质量。黄连对生态环境要求严格,技术性强,生长年限长,生产难度大,种源不足,发展较慢,长期供应不足。1980年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进一步调动了连农生产积极性,管理加强,产量大幅度增长,逐步满足了市场供应。根据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统计,黄连全国正常年需量约150-180万公斤,每年栽培面积约3万亩,产量180万公斤,产需基本适应,是一个能满足需要的品种。
50年代黄连生产稳步发展,销售逐步增加。60年代初期,由于自然灾害影响,种植面积减少,管理较差,造成1964-1965年购销下降。70年代到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