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韶关丹霞山旅游发展存在问题及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22017年第6期农业科技
1.引言
1.1丹霞山概况。
丹霞山,又称中国红石公园,位于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境内,总面积292平方千米,是广东省面积最大的风景区、以丹霞地貌景观为主的风景区和世界自然遗产地。它是由680多座顶平、身陡、麓缓的红色砂砾岩石构成,“色如渥丹,灿若明霞”,以赤壁丹崖为特色。丹霞山是世界丹霞地貌中发育得最典型、类型最齐全、造型最丰富的丹霞地貌集中分布区。
1.2丹霞山地貌的特征。
丹霞山区是一个大型内陆盆地,受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影响,四周山地强烈隆起,盆地内接受大量碎屑沉积,形成了巨厚的红色地层;随着地壳上升而逐渐受侵蚀,盆地又发生多次间歇上升,平均大约每万年上升1米,同时受到流水下切侵蚀,丹霞红层被切割成一片红色山群,形成了现在的丹霞山景区。
1.3丹霞山的主要地位。
现在,丹霞山已经成为全国乃至世界丹霞地貌的研究基地以及科普教育和教学实习基地。从1988年开发以来,丹霞山先后被列入和评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五项国家级牌子,2004年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
2.丹霞山景区的发展现状
自2010年韶关丹霞山景区申遗成功后,来韶关丹霞山景区的游客日益增多,不仅国内游客比例增加,国外游客数量也大幅度上升,说明申遗的成功给韶关丹霞山景区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游客的增多固然是好事,但是也给景区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毕竟游客的增加会给景区带来一定的压力,景区内管理人员可能会难以管理景区秩序,清洁人员可能会加重清洁任务。游客的增多对游客来说也不见得是一件好事,人流增加难免会影响游客观赏景区风光。所以为了韶关丹霞山景区的更好地发展,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更多,更加的全面,例如游客的日益增加景区的安全措施是否到位?景区能容纳游客最大数量是多少?景区是否能保证景区内的古树植被,人文景观不被破坏?如何保证游客的秩序?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警惕。同时我们还要更加进一步挖掘丹霞山景区可利用的资源,吸引游客,给予游客最好的服务和观赏感觉,让游客有一种这次来了下次还想来的感觉。
3.景区存在的问题
3.1自然资源开发和保护力度小。
韶关丹霞山景区有很多自然资源和人文景点,景区内很多树木都有百年历史,植被名贵,品种繁多;其中还有百年历史的别传寺,在清朝年间到民国年间历经三次大劫,景区内还有文人墨客留下的印迹以及马坝人遗址,但是景区开发力度很小,这些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导致游客来到韶关丹霞山景区可玩性不高,旅游景点少。丹霞山对旅游文化的挖掘不够深入,如何挖掘旅游文化,是值得丹霞山人深入思考的问题。除此之外,景区没有做好资源保护措施,很多人文景观和树木明显遭到游客恶意破坏,在石头上,建筑上涂涂画画,“到此一游”笔迹比比皆是,还有人偷偷乱伐树木给景区带来不少损失。
3.2景区景点特色创新不足
丹霞山景区只针对现有天然的丹霞自然资源进行简
单的景点开发,没有对整个丹霞地貌进行合理的调查分析,开拓具有韶关特色文化和丹霞特色文化相融合入的
景点。另外,当地政府忽视对丹霞山的发展,没有重视
和引导景区景点的创新开发,仍将早已无吸引力的丹霞
地貌放在风景区的首要观光位置,不寻求新的特色景点
开发。这种种导致丹霞山陆续出现问题,再加上其他新
兴的旅游景点比比皆是,游客有了更多的观光选择。丹
霞山作为中国南大门最大的自然风光旅游风景区,顺应
旅游的潮流,绿色发展丹霞,打造韶关本土品牌,满足
游客需求,是当前景区所要重视的方面。
3.3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匮乏
韶关丹霞山景区主要是给游客登山游赏风景,基础
设施的好坏决定景区的口碑,也决定着游客的安全与否。但是由于景区建设也有一定的时间,一些石阶和爬山通
道可能会有一定程度的损坏,例如石阶不稳,阶道扶手
不稳固,这些不安全的因素都会给游客的安全带来极大
的隐患,所以我们要加强对基础设施的保护和检查工作,保证游客的安全。
另外,景区接待服务设施的档次,也是反映景区级别、发展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目前,丹霞山只有两家相对
高档的星级酒店,没有其他更多的高档次的接待场所和
设施,举办大型会议或者规格较高的接待都只能在韶关
市区,这与世界级景区的标准是不相符的,而且,也不
能让游客尽情地享受优美的丹霞风光。
3.4景区周边经济发展滞后
刍议韶关丹霞山旅游发展存在问题及建议
陈雨芳 龚铭欣 郑丽霞
(广东培正学院, 广东 广州 510830)
摘 要:“中国丹霞”被世界遗产名录之一,而韶关丹霞山是广东省面积最大、以丹霞地貌景观为主的风景区和自然遗产地。但目前韶关丹霞景区在管理、开发、保护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通过过实地调查、与景区管理人员和当地居民、游客进行深入访谈和调查问卷等方式挖掘韶关丹霞景区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研究韶关丹霞山在自然资源开发和保护方面的不足之处,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可行性措施和建议,期望能借此提高丹霞山旅游景区的服务质量,打造丹霞特色的景点,吸引更多游客,促进景区绿色发展。
关键词:丹霞山;自然资源;景区问题;解决建议
文章编号:ISSN2096-0743/2017-06-0072
·72·
2017年第6期73农业科技
韶关丹霞山景区作为韶关旅游业的重点发展之一,对于韶关丹霞山景区在韶关经济中的地位当然不然而喻,但是一个明确的事实就是韶关丹霞山景区附近村落经济发展并不是十分好,韶关丹霞山景区作为一个如此优秀得自然优势,对韶关的经济来说更是一大优势,所以当地政府应该做好相应措施,积极发展周边村落,带动周边经济发展,将周边村落与韶关丹霞山景区的特色相结合,至于周边经济发展更好,才会有利于丹霞山景区的进一步发展,不要形成只依赖丹霞山这一单一优势发展的模式,这样不利于未来旅游业发展模式。
4.解决的措施和建议
4.1政府加大扶持力度
当地政府应加大对丹霞景区开发及保护丹霞资源的扶助力度,增大资金的投入,让景区可以在保留天然的喀斯特地貌下,更好地去开发具有创新性,可行性的丹霞特色。景区不但严格执行省、市级政府领导的指示,争取省、市级政府的支持,同时也密切与区、县地方政府的沟通与联系,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的配合与支持,积极宣传韶关丹霞山景区,打造中国丹霞第一景观品牌。投资更多资金合理开发丹霞山景区,进一步完善丹霞山景区基础设施,保证游客安全,让丹霞山成为韶关旅游业的第一支柱。
4.2景区管理创新
景区应以申遗成功为契机,加大市场宣传力度,努力扩大市场规模。丹霞山旅游景区有很多古教寺庙,例如别传寺就有很大的增值空间,对于寺庙建筑加以修复保护,保护佛教文化的传播,加大寺庙对游客的开发度,将丹霞山文化和别传寺的历史相结合作为丹霞山景区一大特色吸引游客的注意,创新原有的丹霞山景区模式,让游客明白丹霞山景区不仅仅只有丹霞地貌,人文历史也相当丰富。除此之外,丹霞山景区还有很多古树名木和风景植被,最出名当数别传寺的“鸳鸯树”吸引了许多年轻游客,也是景区的一大特色。对于丹霞山景区有上百年历史的树木、植被,我们要做好保护措施,严禁游客在古树上乱刻乱画,破坏植被的行为的发生,对于有破坏景区的游客进行严厉惩罚,加大标语宣传力度。
另一方面,加强进出旅游区的秩序管理,建立相关管理制度,与当地村委联系,监督游客破坏文物的行为;多举行公益活动,利用门票中印刷和标志牌提醒游客保护环境;工作人员及时修复损坏的设施设备及文物古迹等。除此之外,还应加强与当地居民的合作,充分利用好当地的人力资源。
4.3形成丹霞山景区一系列商品产业链
丹霞山景区应加大旅游商品开发力度,利用丹霞山区独有的产品,积极参与到旅游商品的设计与开发中,制定一套旅游商品开发的方案,实现旅游商品的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韶关有很多地方特产例如沙田柚、香菇、田螺、木耳、笋干以及白毛茶等,其中白毛茶是中国三大白毛茶之首。韶关丹霞山景区附近有很多村落,可以在村落和丹霞山景区之间形成一系列的商品产业链,村落负责种植农产品,代理商负责进一步加工包装,形成具有韶关特色的丹霞山景区的特色产品,在景区内销售一来可以增加景区收入,二来宣传韶关特色,三来带动附近村落经济发展;可谓一举多得。
4.4积极发展周边经济
丹霞山景区有很多村落居民,况且周边经济也不发达,如何利用丹霞山景区这一旅游优势发展周边经济也是一大问题。首先韶关是广东少数名族的主要聚居地,瑶族人均多,瑶族人每逢节日,有客人来访,瑶族人必跳长鼓舞欢迎。还有每逢农历七月初七是瑶族人的开唱节等这些都是瑶族特色,周边村落可以开展农家乐,将瑶族特色代入其中吸引游客。民以食为天,广东人更是如此,韶关作为广东的北大门,也有地道的美食例如爆炒山坑螺、龙归冷水肚、香芋扣肉、南雄酸笋鸭、红烧嫩猪肉、糯米酿豆腐等,农家乐可以将这些韶关地道美食作为卖点宣传特色,美食都是当地的特色农家有机物烹饪,无添加安全健康。相信政府支持,发展农家乐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进一步发展韶关经济。
5.结论
本文以韶关丹霞山景区为例,通过一系列的考察得出,丹霞山景区是一个具有很多自然优势的天然风景区,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如何衡量开发力度和保护措施之间的平衡是一大问题,所以要尽可能挖掘好丹霞山景区的可能性,进一步发展韶关旅游业,打造有韶关特色的旅游景区,打响韶关丹霞山景区品牌战略是关键,保护好丹霞山景区的自然资源和人文特色风景更是基础,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服务,留下好的口碑,给韶关一个好印象。
丹霞山作为韶关的著名旅游风景区,在未来的发展必须与时俱进,根据大众游客的旅游需求变化,改变景区的主题景点,增强景区的应变力和适应性。除了打响自身品牌外,还要使丹霞文化得到重视与传承,进而将丹霞文化与韶关文化风俗民情相结合,寻找融合点和开发的商机。在增加旅游经济效益的同时,促进旅游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保护好地质遗迹、资源环境,在开展旅游活动中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普及地球科学知识,提高公众科学文化水平,建设和谐丹霞。
参考文献:
[1]刘建雄. 中国丹霞山旅游资源的分类和特征[A]. 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全国第15届旅游地学年会暨镇江市旅游资源开发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2000:11.
[2]黄大维. 利用大品牌 拓展大市场 建设大丹霞[N]. 中国旅游报,2010-02-01(007).
基金项目:广东培正学院2016-2017学年学生科研项目:刍议韶关丹霞山景区发展存在问题及建议(项目编号:2016-2017-33)
作者简介:陈雨芳(1996.6-)女,汉族,广东省韶关市人,广东培正学院管理学院学生,本科,研究方向:会计方向;龚铭欣(1996.6-)女,汉族,广东省广州市人,广东培正学院管理学院学生,本科,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方向;郑丽霞(1995.7-)女,汉族,广东省湛江市人,广东培正学院管理学院学生,本科,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方向。
·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