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的城市建设现状与未来发展潜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我国的城市建设现状与未来发展潜力

摘要:纵观我国当今的城市建设发展状况,其预示着我国未来的城市建设发展潜力还是非常巨大的。通过具体分析全国城市的普遍发展现状,进一步阐明了城市化未来的发展趋势及所包含的巨大发展潜力,为我国的城市建设及发展方向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城市建设现状未来发展潜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社会财富迅速积累,综合国力逐渐增强,使得中国城市建设的脚步逐渐加快。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得到了持续平稳的快速发展,同时全世界正在进入一个信息化、市场化、法制化、生态化的发展道路。新时期的城市建设和发展必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并呈现出新的特点。因此,新时代的城市建设要结合自身的特点和城市发展的需求,通过深入的研究和探索,认清我国在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中表现出来的问题,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借鉴世界各地在城市建设中的成功经验,努力开创我国城市建设的新局面。

一、我国城市发展的现状

1、高度化。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建设就进入了快车道,各地的城市规模不断向外扩张,城市高度逐年提高。尤其最近十几年,随着房地产业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城市发展又进入了新一轮的大跃进,各地摩天大楼拔地而起,层出不穷。据调查当今世界十大高楼我国以5座高楼的数量占据了半壁江山。不仅如此,据统计,未来三年我国平均每五天就有一座摩天大楼封顶。与此同时,我国还在规划的摩天大楼超过300座。如果一切顺利,几年后我国的摩天大楼的总数量将超过800座,到那时美国的摩天大楼数仅为中国的四分之一。我国的城市建设好像进入了一个怪圈,如果那座城市没有高楼,那座城市的高度不够,那座城市就没有达到现代化,我国的城市建设的现在化是以城市高度和高楼的数量来衡量的,这一点已引起了广大城市建设规划者的关注。

2、人口化。计划生育控制住了中国人口的增长,却并没有控制住城市人口的增长。现在的中国拥有百万人口的城市比比皆是,政府为此乐此不疲,发展大城市必须有大的人口规模,只有城市人口达到一定的数量才能成为大城市。大量的农民工和外来工作人员涌入城市,使这些城市土地、环境、水资源难以承受,交通拥堵、社会稳定压力非常大。例如,深圳市的土地面积仅仅1952.8平方公里,但是在建市短短不到三十年的时间里,现在的实有人口已经从几十万快速增长至1200多万人(流动人口占总人口的85%),迅速跻身于全球特大城市的行列,人口的密度位居全国第一、全球第五。当前深圳市已面临土地资源、水资源、环

境资源、空间资源和等四个难以为继的局面,已经成为制约深圳市经济建设和城市发展的“瓶颈”。

二、我国城市未来的发展潜力

1、生态化。随着摩天大楼的大量兴起,摩天大楼的危害性也渐渐显现,在摩天大楼居住和工作的人无论地震还是火灾时都无法逃生,不仅如此摩天大楼还会引起城市的峡谷效应,导致光污染、影响鸟类迁徙、影响人类居住环境等一系列的问题。城市的发展要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把我们的城市建设成生态化的绿色城市。因此我们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要注重城市的绿色环保,在建的建筑要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保护环境,为人们提供适用、高效、健康的人居空间,形成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建筑,城市的生态化程度越来越高。

2、中小化。随着我国大型城市的发展,大型城市在发展中的各种弊端已经逐渐显现出来,大量的人口基数给城市的土地、环境、交通和社会造成了很大的压力。我国在大城市周围拥有大量的小型城市,由于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国家只重视大城市的发展,使得大量的小城市资金得不到扶持,发展相对滞后,人口增长速度缓慢。因此,发展中小型城市将成为我国在城市化道路上的趋势。周边的中小型城市可以成为大城市的卫星城市,这样就可以吸引大量的人口向中小城市入住,大大的缓解了大城市的资源和环境压力,使城市的资源可以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

三、结论与总结

当今社会下,中国的发展潜力巨大,经济发展速度更为强劲,这些也都为中国城市化发展及建设力度加大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和环境氛围。同时,我国城市的发展不应该只注重城市的高度与大城市的建设,更要深度贯彻城乡一体化的快速崛起,响应国家中央号召,城乡互相扶持发展,这才是城市建设的长久之策。我们也要结合自身的发展状况与特点,努力发展环保节能的城市建筑,进一步控制大城市人口规模,扶持发展大城市周边的中小城市,资源分配更加合理化,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1] 麻永建,夏保林.基于GIS和RS的城市建设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以南阳市西峡县为例[J]. 河南科学. 2009(08) ;

[2] 王国强,王慧娜.城市工业用地集约利用的微观评价——以郑州市为例[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09(02) ;

[3] 王杰,李加林.基于RS和GIS的甬台地区城市建设用地扩展特征研究[J]. 地理信息世界. 2010(05) ;

[4] 申稳稳,吴峻青,王旻.山东省城市建设用地与宏观经济的关联度分析[J]. 山东国土资源. 2010(06) ;

[5] 邓胜华,梅昀,陈曲,黎孔清,张信者.基于对应分析的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研究——以武汉市为例[J]. 资源科学. 2010(09) ;

[6] 刘学伟,宋戈.城市建设用地规模预测方法与应用研究——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为例[J].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07(12) ;

[7] 江福秀,鲍艳,柏玉.矿业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J].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2008(04) ;

[8] 张军民,赵静.淄博市城市建设用地扩展及影响机制研究[J]. 山东国土资源. 2008(05) ;

[9] 孟旭光,强真,吕宾.城市土地资源生态承载力评价初探[J].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06(05);

[10] 李鹏,李峰,庞君.文山盆地工程地质分区及城市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7(35)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