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的总体效率与空间平等_基于区域互动视角的研究

经济增长的总体效率与空间平等_基于区域互动视角的研究
经济增长的总体效率与空间平等_基于区域互动视角的研究

经济增长的总体效率与空间平等:

基于区域互动视角的研究x

G row t h E ffici ency and R eg i ona l Equalit y:A n A nalysi s fro m the

Perspective of R eg i onal Interacti on

陈安平

CH EN An-p i ng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广州510632)

[摘要]如何处理好经济增长的总体效率与空间平等的关系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问题。本文建立的向量自回归模型的模拟结果显示:东部的经济增长能带动中西部,有利于全国总体经济增长,但会拉大地区差距。中部的崛起对西部的带动作用不如东部强,但有助于区域差距的缩小。西部的经济增长对东中部的影响甚微。尽管经济增长的总体效率与空间平等存在一定的替代关系,但只要制定适宜的区域政策,仍可通过区域互动,在保持总体经济较高增速的同时,抑制乃至缩小地区差距,形成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区域互动总体效率空间平等

[中图分类号]F061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549(2008)08-0086-05

一、引言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总体经济一直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但与此同时,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却越来越大。据世界银行(W orl d Bank,2000)的估计,我国以消费支出计算的基尼系数早在1995年就已高达01416,超出了国际警戒线。如何处理好经济增长的总体效率与空间平等的关系,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问题。中央政府在/十一五0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在保持总体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以东中西部的经济互动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问题是,东中西部的经济互动是不是一定会有助于地区差距的缩小?假如区域互动能使地区差距得以缩小,是否必须要以牺牲全国总体经济增长的速度为代价?经济增长的总体效率与空间平等能否达到相对均衡?

学术界对我国东中西部经济互动的研究较多。B run,C o mbes&Renard(2002),Zhang&Fe l m ingha m (2002)和Fu(2004)等以新古典增长模型为基础,分析了东中西三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B r un等发现1981到1998年间东部的经济增长对中部有带动作用,对西部没有。Zhang&Fe l m i n gha m的研究表明,在1984到1998年期间东部不仅对中部有带动作用,对西部也有。与他们的研究不同,Fu则认为,改革开放后东部与内陆地区的经济联系并不紧密。

王铮、刘海燕和刘丽(2003)以建立了一个两区域模型,使用1984-1999年间的统计数据证实东中西部之间的互动关系明显,中部的发展对区域互动起着主环节的作用。李国平和陈安平(2004)以1978到2001年间东中西部实际GDP的增长率为变量,建立了一个向量自回归(VAR)模型,结果也表明东中西地区之间存在互动关系。G r oene w old等(2006)使用1953到2004年间东中西三地的实际GDP,建立了一个包含发生在1966和1978年结构转变虚拟变量的VAR模型,发现东部对中西部,以及中部对西部都有明

收稿日期:2008-5-15

作者简介:陈安平,男,陕西安康人,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

x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批准号07J C790029);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批准号07YD01);暨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基金项目(批准号006JSYJ015)。

显的带动作用,而西部的发展对其他两个地区的影响不大。

由于以上研究采用的样本期和方法不同,得出的结论并非完全一致,但多数研究认为东中西部之间存在互动关系,这为了解我国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做了有益的尝试。然而,所有研究对上文提出的问题都没有给出回答。本文拟以东中西部人均实际GDP为变量,建立类似于李国平和陈安平(2004)以及Groene-w o l d等(2006)所用的向量自回归VAR模型,模拟东中西部的经济互动对地区差距及经济增长的影响,据此来探究我国经济增长的总体效率与空间平等之间的关系。

二、模型与数据

设Y t为包含n个变量的(n@1)向量,则表示变量之间的动态关系的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可表示为: Y t=B0+B(L)Y t-1+E t(1)其中B0为常数项,E t为随机误差项,B(L)是滞后算子L的(n@n)矩阵多项式:

B(L)=B(1)+B(2)L+B(3)L2+,+B(p)L p-1(2)其中L j Y t=Y t-j,p为滞后期。可以用最小二乘法(OLS)估计以上模型,然后再利用脉冲响应函数(I R F)来模拟变量之间的动态关系,本文以东中西三大地区的人均实际GDP为变量来建立VAR模型。之所以没有采用总量GDP为变量,是因为以下要模拟区域互动与地区收入差距的关系,而收入差距通常是以人均GDP而非总量GDP来衡量的。数据来源是5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6。样本期选为1979到2004年,使用期间的年度数据。东中西部的人均实际GDP是以人口为权重的各省人均实际GDP的加权平均值1。

图1历年来东中西部的人均GDP(单位:元)图2东部与中西部人均GDP的比值(中西部为1)

图1是1979年来东中西部的人均实际GDP(分别以PC O、PCE和P WE表示)。从中可看出,改革开放后,三地区的人均产出一直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与其他两个地区相比,东部地区增长的速度更快,东部与中西部之间的差距呈明显的扩大趋势。图2给出了东部与中西部人均GDP在每一年的比值。显然,除个别年份,如1990和1994年等之外,东部与中西部的人均收入差距在不断拉大。

表1东中西部人均实际GDP增长率的ADF检验结果

变量ADF检验值

GPCO-3143

GPCE-3126

GP W E-3117资料来源:5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6。

注:ADF检验的5%临界值为-2199。

1为了和以往的研究相一致,东中西部的划分采用传统方法,东部包括辽宁、北京、天津、河北、山东、上海、浙江、江苏、广东、海南、福建、广西。中部包括内蒙、黑龙江、吉林、山西、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西部包括新疆、甘肃、青海、宁夏、西藏、陕西、四川、重庆、云南、贵州。

在建立VAR模型之前,需要检验变量的平稳性:若变量是平稳序列,可采用水平形式的VAR模型;若变量是非平稳的但存在协整关系,可建立向量误差纠正VEC M模型;若变量是非平稳的但不存在协整关系,可采用差分形式的VAR模型(在差分变量是平稳序列的条件下)。尽管一些研究,如Groene w o l d 等(2006)使用东中西部的总量GDP为变量建立VAR模型,因为他们的实验表明东中西部的GDP是包含结构转变的平稳序列。但本文采用的是人均GDP。而有研究(S m yth&Inder,2004)证实,即使在我国一些省份的人均GDP中加入结构转变虚拟变量,ADF检验仍不能拒绝其为非平稳序列的零假设。本文的ADF检验结果(见表1)进一步表明,东中西部人均实际GDP的一阶差分,即其增长率(GPCO、GPCE、GP-W E)为平稳序列。1因此以下使用三地区人均实际GDP的增长率为变量建立VAR模型。

三、结果与分析

根据A I C准则,在VAR模型中保留了两个滞后期。模型估计结果见表2。从中可看出,各个方程的配适度较高,说明模型的拟合程度比较好。尽管各方程中显著的滞后变量不多,但由于以下主要使用模型参数的估计值来模拟东中西部的经济互动对经济增长的效率与空间平等的影响,而不在于进行结构分析,参照文献中使用VAR模型时的常用做法,保留了所有显著与不显著的变量。

表2VAR模型估计结果

变量

东部(GPCO)方程

参数t值

中部(GPCE)方程

参数t值

西部(GP W E)方程

参数t值

GPCO(-1)01654311730117590157-012055-0186

GPCO(-2)-013453-0188-011871-0159-011261-0151

GPCE(-1)018462116011054521461124123173

GPCE(-2)-018346-1158-012751-0164-017462-2125

GP W E(-1)-016648-1103-014274-0182-012783-0168

GP W E(-2)0156261107-010057-01010132030197

常数719891311251838721827110654141

R2013779013590014695

以下首先采用脉冲响应函数,进行场景模拟分析,o假定从2005年起,连续20年每年通过政府的区域政策分别给东中西三地区人均GDP的增长率一个8%的冲击,然后观察三地区人均实际GDP从2005年到2025年间的变化趋势,据此考察区域经济互动对地区差距与经济增长的影响。

首先假定从2005年起,每年给东部人均实际GDP增长率GPCO一个8%的冲击,然后利用脉冲响应函数,算出从2005到2025年期间东中西三地区人均实际GDP增长率的响应,然后以三地区在2004年的人均GDP为基数,计算出模拟期间三地区的人均实际GDP,结果见图3。显然,三地区的人均GDP在模拟期间都有所增加,其中东部GDP增长的幅度最大,其次是中部,西部GDP增长的幅度最小。图4中东部与中西部人均GDP的比值更为清楚地表明,从2005到2025年,东部与西部之间的差距呈直线上升趋势,而东部与中部之间的差距仅有轻微上升。这说明,虽然东部的经济增长对中西部有带动作用,但由于东部增长对自身的作用强于对中西部的带动效应,假如政府把全国经济发展的重心继续放在东部沿海地区,那么,尽管东部的经济会取得更大的发展,但地区差距、特别是东部与西部之间的差距将进一步恶化,20年后两地人均GDP的比值将从现在的215上升到615。

同样方法,每年给中部的人均实际GDP增长率一个8%的冲击,三地区从2005年到2025年的人均实

1o东中西部人均实际GDP的增长率是以人口为权重的各省人均GDP指数的加权平均值为依据计算而来。

考虑到I RF对模型中变量的次序比较敏感,本文采用了陈安平(2007)所用的方法,根据各个变量的相对大小来确定其在模型中的次序。由于从经济总量的大小来看,东部几乎是中部的两倍,而中部又是西部的两倍,因此把模型中三个变量的次序确定为GPCO、GPCE和GP W E。

际GDP 如图5所示。显然,中部冲击使中部自身和西部的人均GDP 有显著增加,而东部的产出则有轻微下降。从图6东部与中西部人均GDP 的比值变化可以更清楚地看出,模拟期间东部与中西部之间的差距呈逐年缩小趋势,到2015年左右,中西部的人均产出超出了东部,到2025年,前者已是后者的2到3倍。这说明推动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不仅有利于中部自身,也能通过中部对西部的带动作用,使西部也取得较快发展,从而使地区差距得以缩小。但应看到,地区差距的这种缩小是以东部经济增长的相对停滞为代价的。

图3 每年给GPCO 一个8%的冲击东中西部人均GDP 的变化趋势 图4 每年给GPCO 一个8%的冲击东中西部人均GDP 的比值(中西部为1) 图5 每年给GPCE 一个8%的冲击东中西部人均GDP 的变化趋势

图6 每年给GPCE 一个8%的冲击东中西部人均GDP 的比值(中西部为1) 图7 每年给GP W E 一个8%的冲击东中西部人均GDP 的变化趋势 图8 每年给GP W E 一个8%的冲击东中西部人均GDP 的比值(中西部为1)

有趣的是西部。图7显示,每年给西部人均实际GDP 增长率一个8%的冲击,仅使西部自身的实际GDP 在模拟期间有轻微增加,东部的实际GDP 基本不受影响,而中部的GDP 则有所下降。结果(见图

8)便是东西部之间的差距在模拟期间逐年缩小,而东部和中部的差距有所扩大。尽管西部冲击能促进西部的增长,从而使东西部之间的差距有所减小,但应看到,东西部差距的这种缩小是以牺牲其他区域的增长为代价的。此外,对比图6、图7和图8,可以看出,同样是给东、中、西部的人均GDP 增长率每年一个8%的冲击,到2025年西部的人均GDP 在三个场景下分别上升到24292、28932和11332。显然,即使对西部自身而言,通过给西部冲击而推动其经济增长的绩效也是最差的。

以上模拟结果表明,东中西部的经济互动并不必然使地区差距得以缩小。推动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虽然对中西部有一定的带动作用,但却可能使地区差距进一步恶化。相比之下,加大对中西部,特别是对中部地区的扶持力度,通过中西部之间的经济互动,有助于地区差距的缩小。但应看到,这样的政策取向是以牺牲东部乃至全国的增长为代价的。可见,经济增长的效率与空间平等存在一定程度的替代关系。

总体效率与空间平等是大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两难抉择,如何在保持总体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抑制乃至缩小地区差距,形成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是个难题。事实上,我国政府一直在寻求经济活动空间平等与总体效率的平衡。早在建国初期,为了改变旧中国遗留下来的极不平衡的工业布局,中央政府奉行了

所谓的平衡发展战略,先后在中西部地区建设了一批重点项目,中西部地区基本建设投资占全国的比重持续增加。到1978年,中西部地区工业产值占全国的比重达到3011%,比1952年高出近10个百分点,固定资产原值占全国的比重上升到5611%,是1952年的2倍多,全国经济不平衡的状况得到了基本改善,但其代价是全国经济增长的相对缓慢。从70年代末期开始,我国区域发展的重心开始由注重平衡转向效率为先的东部沿海地区优先发展战略。为此,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比如投资倾斜、吸引外资、促进出口等来推动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希望通过东部的发展来带动全国总体经济的快速增长。1978年后,全国GDP的平均增速接近10%,达到了提高经济发展的效率的目标,但与此同时,地区经济的不平衡问题越来越严重。随着1999年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中央开始加大对内陆地区的扶持力度,试图通过促进中西部的发展来缩小地区经济的不平衡。到2003年底,国家在西部开发的重点项目已有50多项,投资规模达7000多亿元(马凯,2005),但地区差距仍没有得到遏制。

如果说在1978年前所奉行的平衡发展战略是以牺牲总体效率换来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而改革开放后的东部沿海地区优先发展战略是以地区发展的不平衡为代价取得经济快速增长的话,那么,经过了30年的高增长,在全国经济取得长足发展的今天,有没有可能在经济发展的总体效率和空间平等之间谋求一种相对平衡?为了回答该问题,以下模拟从2005年起连续20年每年同时给东中西三地区人均实际GDP 增长率一个冲击,令三地冲击的和仍为8%,同时变换三地区冲击大小的相对比例,来观察三地区互动作用所产生的合力,看是否能达到效率与平等的相对平衡。

表3给出了8个场景下全国人均实际GDP在模拟期间的平均增长率以及东部与中西部人均GDP在2025年的比值。1显然,一般说来,随着东部冲击所占比例的增大,全国总体经济的增长速度不断上升,而地区差距随之拉大。与此相反,当中部冲击的相对比重上升时,全国总体经济增长的速度有所降低,但东中西部的差距却相对变小。这与前文每次给一个地区增长率一个冲击的模拟结果所得出的结论基本一致,经济增长的总体效率与地区平等之间存在此消彼涨的替代关系。但是,如果适当调整东中西部的冲击比例,比如在场景5中,令东中部的冲击比例为014和016,西部的冲击为零,则可在保持全国人均实际GDP年均增长616%的前提下,使中部的人均收入赶上东部,并使东西部的差距有所缩小。尽管从GDP 增长的目标来看,这并非最为有效,但能在经济增长的总体效率损失较小的情况下,达到区域经济的相对均衡。而且,从发展的眼光来看,全国经济的相对平衡分布,更有利于区域之间的经济互动,从而更有助于总体经济的长期增长。

表3区域互动的总体效率与空间平等效应

场景东中西部冲击比例PCO/PCE PCO/P W E总体增长率

场景1013:015:012112215419

场景2013:016:011111213515

场景3015:013:012112117610

场景4013:017:0110212611

场景5014:016:0111214616

场景6016:013:011119412711

场景7016:014:0117412716

场景8017:013:0118414812总之,尽管经济增长的总体效率与空间平等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替代关系,但只要以中部地区的崛起为区域政策的重心,同时继续注重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就能通过区域之间的经济互动,在保持全国人均GDP相对高速增长的同时,使东中西部之间的收入差距得到抑制乃至缩小,形成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当然,这并不是说可以完全忽视西部的发展,相反,为了更好地利用东中西部的互动来促进区域协调发

1全国人均GDP增长率是冲击发生后东中西三地区增长率的加权(以人口为权重)平均值。

展,在注重东中部的同时,应通过西部大开发等战略着力改善西部的基础设施、医疗、教育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东中部对西部的带动作用。

四、结论

本文以东中西部的人均实际GDP增长率为变量,建立了一个向量自回归模型,从区域经济互动的视角来探讨全国经济增长的总体效率与空间平等之间的关系。模拟实验表明,推动东部的经济增长虽然能通过其对中西部的带动效应提高全国总体经济增长的效率,但从长期看,会进一步拉大东部与中西部之间的差距;中部地区的发展对其他区域的带动作用不如东部强,但却有助于区域之间收入差距的缩小。尽管全国总体经济增长的效率与空间平等之间存在一定的替代关系,但只要制定适宜的区域政策,在注重东部和中部、特别是中部经济增长的同时,着力改善西部的基础设施、医疗、教育水平,仍可以通过区域经济互动,在保持全国总体经济增长较高增速的同时,抑制乃至缩小东中西三地区的收入差距,形成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当然,以上结论的得出,是以向量自回归VAR模型的模拟结果为基础的。尽管该模型可以方便地进行动态模拟,得出有意义的结论,但正如其他计量模型一样,有优点的同时,VAR模型也有不足。由于VAR不是结构模型,现实经济中的结构特征变量如消费、投资、劳动投入、人力资本等没能包含在模型内,从而限制了对经济增长的总体效率与空间平等内在机制的分析。此外,由于模型中没有包括政府的政策变量,这也制约了对相关政策工具的区域效应的分析。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建立一个结构模型,比如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这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B run,J1F1,C o mb es,J1L1,R enard M1F11Are t h ere s p illover effects b et w een t he coastal and non coastal regi on s i n C h i na[J]1Ch i na E-cono m i c Revi e w,2002,13(2):161-169.

[2]Fu X11L i m ited li nkage from gro w t h engines and reg i onal d is parities i n Ch i n a[J]1Journal of Co m parative E conom ics,2004,32(2):148 -164.

[3]Groene w old N1,G1Lee,A1Ch en1In t er-regi onal ou t put spill overs[C]1Chapter3i n Y1W u(ed1),E cono m i c T rans iti on,G ro w t h and

G l obaliz ati on i n Ch i n a,E dw ard E l gar,Cheltenha m,UK,2006.

[4]Sm yt h R1,I nd er B11Is C h i nes p rovi n ci al realGDP per cap ita non stati on ary?evi den ce fro m m ulti p l e rrend b reak un it root tests[J]1C h i na E-cono m i c Revi e w,2004,15(1):1-24.

[5]Zhang Q1,Fel m ingha m B11Th e role of FDI,exports and s p ill over effects i n t he regional devel opm en t ofCh ina[J]1Journal ofD evelopm ent S t ud i es,2002,38(4):157-178.

[6]W orl d B ank1W orld Devel opm en tReport1999/2000[R]1Oxford Un i vers i ty Press,2000.

[7]陈安平1我国区域经济的溢出效应研究[J]1经济科学,2007,(2).

[8]李国平,陈安平1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研究[J]1当代经济科学,2004,(2).

[9]马凯1国家西部开发报告2004[M]1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

[10]王铮,刘海燕,刘丽1中国东中西部GDP溢出分析[J]1经济科学,2003,(1).

Abst ract:This paper app li e s a VAR mode l to analyze the re lation bet w een gro w th and i n equa lity fr om the perspective of reg i o na l i n teracti o n1The resu lts sho w that a chock to the coastal has spillovers to the other t w o reg ions so benefits the nati o na l gro w th but enlarges reg ional disparities;the cen tra l a lso has spill o vers to the w estern w hich is no t so strong as the coasta l but reduces t h e d isparities;a shock to the w estern has little effects on the other t w o reg i o ns1A lt h ough there is a trade-off bet w een national gro w th and reg ional equality,it is possi b le to keep a re lative-l y high g r ow th rate o f the whole country and decreases the d i s parities bet w een reg i o ns at the sa m e ti m e by appropr-i ate reg ional deve l o p m ent policy1

K ey w ords:Econo m ic gro w th Reg i o na l i n equa lity VAR m odel

(责任编辑:麦伟)

基于社会互动的视角论大学生社会实践与新农村文化建设

当前,增强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已成为我国高校教育发展的一种新趋势。作为大学生与社会交流、参与社会经济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实现高校教育目标的重要方式之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加强“三农”工作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我国农村正在经历的深刻变革,需要社会各界的参与和长期支持。如何寻找大学生社会实践与新农村建设的契合点,建立二者互利双赢的长效机制,是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一、相关研究综述 西方的大学实践教育开始较早,已形成较为成熟和稳定的发展模式。以往的研究总结出国外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类型主要有实习、产学合作、合作教育、社区服务和生活磨砺模式等,其中以美国的“服务学习”、德国的“高校+企业+科研机构”团队工作模式和日本的“体验式就业”较有代表性。它们的共同点是体现生涯教育理念,呈现出鲜明的社会化特点,有着学校、社会、政府、家庭、个人的紧密合作与制度保障。这些为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经验,同时也表明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参与社会发展和实现个体发展的趋势。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实践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式,成为高等教育的内容,学界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义、体系建立、实践方式和内容、存在问题与对策等做了大量研究。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决策,指出要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培养新型农民,重要措施之一就是繁荣农村文化事业。近年来,大学生社会实践与新农村建设的互动关系也逐渐得到关注,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维度:一是从理论上探讨大学生社会实践与新农村建设的相互促进作用、二者双赢效应的可能性和构建长效机制的方式;二是通过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调查,讨论大学生社会实践服务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创新、保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三是以具体的大学生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社会实践活动为例,探索具有学校和专业特色的社会实践模式,如《认识 农村认识中国:西南交通大学大学生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践文集》等论著。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新农村建设以及文化建设方面的研究已有很多,但对大学生社会实践参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关注还不够充分,对如何构建大学生、高校、社会、政府与农村之间互动与共赢机制的研究更是鲜有,特别是缺乏基于田野调查的实证研究。尤其是对民族地区来说,发挥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功用,服务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系统研究还较滞后,加强两者的互动研究显得十分迫切。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契合性 鉴于上述研究现状,有必要在对大学生社会实践和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内涵进行重新解读的基础上,从“社会互动”的理论视角,分析二者建立互动关系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社会互动”是指社会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相互依耐性的社会交往活动。一般认为,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在1908年所著的《社会学》一书中最早使用“社会互动”一词,稍后在美国形成了相关的学派和系统理论。至今,“符号互动论”仍被视为美国社会学的一大特色。“社会互动”理论者认为,互动是人类个体生存与发展的前提,是个体层次、社会结构层次以及文化层次的中介,是由个人走向群体甚至更大社会组织制度的转折点。根据互动情境、互动维度、互动方式等标准,社会互动可以分为竞争、冲突、顺应、同化、平等协商、友好互动等多种类型。诸多“社会互动”理论的共同点是重视不同人和群体之间“共同行动”的概念,以达成社会互动的持续性和有效的行动模式。社会互动以信息传播为基础,新农村建设这一农村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综合改革应在不同社会人群的互动中实现效益的最大化。而大学生就是可认知的重要社会人群和力量,可切实参与和助益新农村建设战略,大学生社会实践与新农村建设的契合和互动行动可作为一种参与式发展模式进行推广。 [摘要]从社会学“社会互动”的理论视角出发,大学生社会实践与新农村文化建设存在诸多契合点。通过大学生、高校、政府和社会力量多位一体参与式发展,建立大学生乡村文化建设基地,项目和专题调研模式等方式,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与新农村文化建设互利双赢的长效机制,可助益二者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实践新农村文化建设 社会互动 [作者简介]倪水雄(1979-),男,广西苍梧人,广西师范大学校长办公室副主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校管理。(广西 桂林 54100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广西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特色研究团队培育工程“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综合研究团队”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TD20110007)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2-0039-02 基于“社会互动”的视角论大学生社会实践与 新农村文化建设 倪水雄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分析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分析 (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主要表现 1、沿海与内地经济发展的差距 2、东、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 3、省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4、南北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5、城乡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二)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形成原因 1、历史基础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历史差异,是构成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现实差距的重要 因素之一。 2、区位条件 区位条件是指一个地区与周围各种社会经济事物关系的总和,包括位置关系、地域分工关系、地缘政治关系、地缘经济关系以及交通、信息关系等。区位条件作为经济区域的成长基础,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它在实现工业化和经济起飞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甚至决定性作用。 3、制度因素 中国的改革,发展了市场经济,也同时造成了富裕的城市和东部地区更加 富裕,贫穷的农村和西部地区更加贫穷,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4、政策倾斜效应 政策的倾斜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 5、人力资源差异

区域间人力资源差异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存在差异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有 思想文化因素和教育共同组成的人力资源是区域发展的基础条件。应当看到,中国东、中、西部地区以及城市与农村之间,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思想文化和教育存在着较大差异。 (三)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评价 1、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积极意义 (1)区域经济一定程度的发展差距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 (2)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是区际竞争与合作的基础。 (3)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给落后地区造成一种压力。 2、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消极影响 (1)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会制约国民经济的总体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2)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会损害落后地区自我发展的能力,加剧区域经济的矛盾。 (3)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不利于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的实现。 (4)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扩大,不利于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 (四)解决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政策思路 1、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背景之下,各地区经济都应融于世界经济体系之中。 2、遵循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继续允许和鼓励有优势的地区发展得更快、更好,以此引领全国经济发展。 3、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缓解区域经济差距扩大的趋势。 4、落后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发挥自身优势,赶超发达地区。所谓落后地区,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低下层次的地区。它包括以下含义:① 落后地区是一个相对的地域概念。

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基于内蒙古地区

据新华网报道,内蒙古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西部大开发办公室统计显示:2000年至2009年,全区生产总值从1539亿元增加到9725.8亿元,增长6.3倍,年均增长17.5%,从全国第24位上升到第15位;地方财政总收入从110.7亿元增加到1378.1亿元,增长12.4倍,年均增长32.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5129元增加到15849元,增长3.09倍,年均实际增长10.7%;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从2038元增加到4938元,增长2.4倍。作为新中国最早成立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被列入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10年来,在国家政策引导和建设资金支持下,经济社会发展实现重大跨越,自2002年起,经济增长速度已连续8年居全国各省区市之首,经济增长速度之快可谓惊人,被众多的专家学者称为“内蒙古奇迹”。 Goldsmith等研究表明,对于许多国家和地区来说,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大致平行的正相关关系。那么在“内蒙古奇迹”背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是否存 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 —基于内蒙古地区 朱增文 (中国人民银行兴安盟中心支行乌兰浩特137400) 内容摘要:自2002年起,内蒙古地区GDP增长速度连续8年位居全国第一,经济增长速度之快可谓惊人,被众多的专家学者称为“内蒙古奇迹”。相关理论研究表明,对于许多国家和地区来说,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大致平行的正相关关系。本文运用内蒙古地区2000 ̄2009年(内蒙古被列入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1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内蒙古的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之间进行了定量的相关性分析和利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就金融资金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度加以回归分析 ,研究表明,在“内蒙古奇迹”背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大致平行的正相关关系并不成立,而呈负相关,但是相对于劳动力而言,金融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度又很显著。笔者就此分析了有关原因并提出了部分建议。 关键词:金融发展区域经济增长实证分析 贷款、动产质押、贸易融资、应收账款质押融资、设备按揭贷款、创业贷款等业务。积极推广房产和商铺抵押贷款、按揭贷款,努力开发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质押贷款、小微型企业联保贷款、矿产开采权质押贷款。对能提供有效抵(质)押担保的企业可减少办贷程序,简化授信流程。积极探索和充分利用中小企业法定代表人或大股东个人资产连带责任担保、经营业主联户担保、组建行业协会和信用协会等方式,促进中小企业融资的不断增加。二是加大金融服务创新。进一步完善对中小企业的配套服务措施,加大中间业务创新力度,在结算、现金管理等方面,探索建立适合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和资金运用特点的个性化服务方式。综合运用网上银行、电话银行等多种金融工具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咨 询、财务管理、代收代付、投资理财、咨询评估 等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六)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 要落实到实处。地方政府需积极引导增设支持 中小企业发展的微型特色金融机构,建立中小 企业信贷风险补偿基金,落实优惠的财税政 策,简化行政审批环节和手续。推动建立以政 府为主导,金融为主体,司法、公安、工商等部 门协调配合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机 制。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现代化支付 系统、征信系统、账户管理、国库等业务,推广 非现金支付工具应用,全力支持非公经济快速 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白莹)(校对:BY) 11 总第394期 内蒙古金融研究2013.04

济南市区域经济发展分析

【摘要】:本文通过运用区域规划理论中的增长极理论与比较法对济南区域经济发展进行研究,重点通过比较法对济南的产业结构进行了分析,得出第三产业是济南市的优势产业,并以南部山区的规划发展为例对此加以说明,最后运用增长极理论就如何加快和完善第三产业的发展及如何利用优势产业加快济南市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提出几点意见与分析 【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关键词】:济南市区域规划经济发展理论与方法 0:序言 增长极的形成,应具有历史、技术经济和资源优势三个方面的条件。从历史条件看,不同形式的集聚范围内,基础设施、劳动力素质、社会文化环境如果具有了优势条件,就有利于增长极的形成。从技术经济条件看,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在技术和制度方面具有较强创新和发展能力的区域,更适合于增长极的产生和发展。从资源条件看,在原料、能源以及水源等资源优势的区域,新的增长极更有利于形成。 经济增长极作为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的新的经济力量,它自身不仅形成强大的规模经济,对其他经济也产生着支配效应、乘数效应和极化与扩散效应。这三种效应的产生,充分显示了经济增长极的重大意义。 比较法是国际和地区间进行经济交流和合作的基础,是在经济区域化和全球化条件下各国能互利和双赢的基础。各国、各地区生产和出口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或劳务,进口自己不具有优势的产品和劳务,不仅对自己有利,而且也对别人有利,更对地区和全球有利。抓住比较优势,就是最落后的发展中地区也能成功地抓住机遇。对于大多数地区经济的发展,具有较高的现实指导意义。本文就是采用增长极理论与比较法,对济南市的产业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 1:济南概括 济南地理位置与资源

城市群的演变过程与中国城市群的发展

城市群的演变过程与中国城市群的发展 国土地区所课题组 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特点是城市群的出现。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要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已形成城市群的发展格局的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区域,要继续发挥带动和辐射作用,加强城市群内各城市的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增强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具备城市群发展条件的区域,要加强统筹规划,以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为龙头,发挥中心城市作用,形成若干用地少、就业多、要素集聚能力强、人口分布合理的新城市群。”这是党和国家对促进城市化进程和区域发展的战略决策,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必将产生重要而且深远的影响。 一、城市群的基本概念与界定标准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演进,在一个区域内,资本、信息、资源、技术等逐渐形成一个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网络,城市便是支撑这个网络系统的关键节点。以大都市为核心的城市群已经成为经济最为活跃的区域并开始主导国家经济乃至全球经济。 (一)城市群的基本概念 城市群是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区域空间形态的高级现象,能够产生巨大的集聚经济效益,是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的标志之一。对城市群概念的表述,学者们莫衷一是,但认识在渐趋一致,即城市群是有很多城市组成的,彼此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共同对区域发展产生影响。本文所谓的城市群是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云集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以一个或几个特大城市为中心,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和交通条件,城市之间的内在联系不断加强,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

(二)与都市圈、城市连绵区等相关概念的区别 和城市群相关的概念有很多,比如都市圈、城市连绵区、城市带、组团式城市等等。由于这些概念存在着一定的共性,有时将其混用。但其实,城市群与都市圈的概念是有区别的,城市带与城市连绵区也各有定义。 有关城市连绵区的研究相对深入、全面,它是城市群的一种特殊形态,指以若干个数十万以至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为核心,与周围地区保持强烈交互作用和密切社会经济联系,沿一条或多条交通干线大小城镇连续分布的巨型城市一体化地区。 城市带是指在一条交通干线上分布了大大小小很多个城市。和城市群概念不同的是,城市带所强调的是城市分布的形态,但城市之间不一定存在密切联系,而城市群强调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及相互影响。 组团型城市和城市群极为类似,在经济联系、功能互补、交通发达方面都可谓典型的城市群,本质区别是,前者是一个呈分散状布局的城市,是现代大都市为避免交通拥堵和环境恶化通过建立新区形成的多中心格局,也有将周围的城市扩展进来,从而形成一个新的组团型城市。而城市群则是由多个城市组成的集合体,无论如何发展也不会成为一个城市。 都市圈一词出现和使用的频率极高。此概念起源于日本,日本在太平洋沿岸分布了京滨、阪神、名古屋三大都市圈,共同构成东海道城市群。因此,可以认为,每个城市群都有一个或多个都市圈。都市圈属于同一城市场的作用范围,一般是根据一个或几个大都市辐射的半径为边界并以该城市命名。 城市是一个区域的中心,通过极化效应集中了大量的产业和人口,获得快速的发展。随着规模的扩大,实力的增强,城市对周边区域产生辐射带动效应,形成一个又一个都市圈或城市圈。伴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城际之间交通条件的改善,尤其是高速公路的出现,相邻城市辐射的区域不断接近并有部分重合,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相互影响越来越大,就可以认为形成了城市群。城市群的出现是一个历史的嬗变过程。

区域经济增长与区域发展之间的关系

简析区域经济增长与区域发展之间的关系 姓名:LWJ 学校:河北大学 学院:研究生院 年级:2013 专业:区域经济学 学号:20130092

一、区域经济增长 (一)含义 狭义的区域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区域内的社会总财富的增加,用货币形式表示,就是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用实物形式来表示,就是各种产品生产总量的增加。广义的区域经济增长则还包括对人口数量的控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以及产品需求量的增加等。 (二)衡量标准 衡量区域经济增长速度快慢的指标是区域经济增长率。衡量区域经济增长除了测算增长总量和总量增长率之外,还应计算人均占有量,如按人口平均的区域生产总值或国民生产总值及其增长率 区域经济增长的核算通常依靠GDP、GNP等统计数据。基本方法一般以本年度的GDP总量对比往年的GDP总量,而得出经济增长的百分比。 (三)具体要求 区域经济增长方式可归结为扩大再生产的两种类型,即内涵扩大再生产和外延扩大再生产。外延扩大再生产就是主要通过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来实现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经济的增长;而内涵扩大再生产,主要通过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来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和使用效益来实现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生产水平的提高。现代经济学从不同的角度将经济增长的方式分成两类,即粗放型经济和集约型经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指主要依靠增加资金、资源的投入来增加产品的数量,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则是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来增加产品的数量和提高产品的质量,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 (四)影响因素 一般来说,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有投资、劳动和技术进步。 1.投资 投资对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影响。有关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达50%以上。我国过去25年的增长主要是靠投资增加、技术进步和制度变革促成的,投资增加是其中最主要的因素。资本形成占GDP的比重在1980年接近30%,2002年突破40%,2003年达43%(许小年,2004.),因而投资增加仍然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2.劳动 经济增长实际上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和升级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能否步入高级化良性发展轨道,关键在于它是否拥有足够有技术创新能力的人力资源和运用新技术的人力资源,也即是否具有足够的科学家、工程师等高级人才资源。世界银行专家的研究表明,增加教育投资,从而使劳动力受教育的平均时间增加一年,GDP就会增长9%。舒尔茨在《人力资本投资》一书中强调:“改进穷人福利的关键因素不是空间、能源和耕地,而是提高人口质量,提高知识水平。”我国近年来的“孔雀东南飞”现象就与东西部地区发展的差距有着必然的联系。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分析-

四川省区域经济发展 水平分析 专业:2012级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1班 姓名:曾宏波 学号:1212060045

摘要:区域经济差异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普遍问题。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不仅影响到政府对各地的管理,也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生活水平。而四川省区域经济差异更是表现明显,合理分析差异是政府行政管理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通过运用软件,以《2013年四川省统计年鉴》的数据为基础,对四川省21个地区的重要数据加以分析,做出简单排名和综合经济分析,最后为政府对今后各市的均衡发展和规划管理提出合理建议。 关键词:区域经济;因子分析;政府管理

一、引言 区域经济一般是指某一特定经济区域内部的社会经济活动和社会经济关系或联系的总和。它是一种以某种经济活动或以特定的经济区域为中心的具有宏观经济意义的地域性综合经济体系,是经济区域的实体性内容。根据不同的目的和划分标准可以划分出不同的区域经济。各级政府一般根据统计局资料对各个区域的经济发展进行综合分析,得出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因及各发展差异的原因,然后依次对各地市的经济发展进行合理的发展指导和规划管理。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下,通过对各个区域的经济的历史与现状的分析,各政府制定出适合区域经济发展的管理措施和办法。但由于不同的地方情况不同,不同的时期发展需求也不一样,因此要因时因地的采用适合的方法和策略。 二、四川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是利用降维的思想,由研究原始变量相关矩阵内部的依赖关系出发,把一些具有错综复杂关系的变量归结为少数几个综合因子的一种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 其模型为 Z = A F + ε (一)样本与指标选取 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四川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研究, 通过因子得分及排名更直观的看到分析结果。本文共选取四川省的21个地区作为样本 , 分别是成都市、自贡市、攀枝花市、泸州市、德阳市、绵阳市、广元市、遂宁市、内江市、乐山市、南充市、眉山市、宜宾市、广安市、达州市、雅安市、巴中市、资阳市、阿坝州、甘孜州、凉山州。为了全面反映经济发展水平, 以《四川省统计年鉴》为基础 ,选取了9个指标:人口数(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元)、人均地方财政预算收入(元)、R&D经费内部支出(万元)、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元)、人均工业总产值(元)。 表1 所选指标情况 人口数(万人)城镇 居民 人均 可支 配收 入(元) 人均 社会 消费 品零 售额 (元) 农民 人均 纯收 入(元) 人均 地方 财政 预算 收入 (元) R&D经 费内部 支出 (万 元) 就业人 员平均 工资 (元) 人均国 内生产 总值 (元) 人均 工业 总产 值(元) 成都市1417 .78 26590 22021 .7 11300. 6 5507. 9 170197 15995.6 3 57624 22059. 9 自贡市271. 32 19447 12593 .0 7954.8 1215. 9 55337 6067.43 32787 18002. 4 攀枝花市123. 09 22808 15606 .8 8727.5 4646. 8 73403 18326.2 5 60391 43307. 3 泸州市425. 00 20746 8432. 4 7462.6 1948. 42129 6534.93 24317 13839. 8 德阳353.22374 115538953.3 2138.372205 8745.85 35945 20346.

社会互动视角下看大学生身份认同问题

社会互动视角下看大学生身份认同问题 摘要: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属于社会发展的动力因素之一,也是民族发展的希望。但是近年来我国大学生的身份认同却出现了一些问题:越来越多的大 学生对自身价值产生怀疑,对人生发展方向感到迷惘和焦虑,陷入了寻找身份认 同的困惑之中。这些问题的产生与社会化的机构息息相关。因此,本文将在社会 互动视角下就大学生身份认同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社会互动大学生身份认同 一从社会角色下分析大学生角色 角色也称社会角色。综合地说,社会角色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与人们在社会关系体系中所处的地位相一致、社会所期望的一套行为模式。社会角色是人的社会地位的表征。所谓社会地位是指人们在社会关系体系或社会结构中所处的位置,它由相互关系来确定。人们生活在一定的社会中,总会有自己的位置或地位,这种地位是由于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而形成的,他必须靠这种关系才能表现出来,而具体表现这种地位的则是角色。那么大学生的社会位置只能通过扮演大学生这一角色来显现。如今大学生身份认同危机层出不穷,他们对自身价值产生怀疑,对人生发展方向感到迷惘和焦虑,大学生身份带给他们的荣耀感和使命感越来越稀薄,他们经常纠结于自身与身份之间的关系,陷入了寻找身份认同的困惑之中。这种问题的产生实则是没有扮演好大学生这一角色而导致的。 二社会角色对大学生身份认同问题的影响 大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主要存在四个问题,即角色混淆、角色紧张、角色冲突、角色失败,以下分别介绍社会角色对大学生身份认同问题的影响。 (1)角色混淆 角色混淆是指人们对自己所要扮演的角色和角色规范认识不清,从而使扮演该角色的行为与其他角色的要求发生混淆的现象。大学生身份认同出现危机,究其原因是大学生对自己所要扮演的角色和角色规范认识不清。首先,大学生对自己角色认知不清。当大学生对自己所要扮演的角色的规范认识不清时,他在行为上必然会出现混淆。任何角色都有一套与之相适应的行为规范,对角色的认知就是对角色规范的认知和认同。大学生的角色规范有:具备理论知识能力、具备适应环境能力、具备社会交际能力、具备语言表达能力、具备动手能力、具备竞争能力、具备沟通能力。由于大学生的认识能力有限,社会化还未能达到与现实的复杂生活完全相适应的水平,则可能会发生难以掌握角色规范中比较复杂的要求的现象。即大学生身份认同危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对自身价值产生怀疑,对人生发展方向感到迷惘和焦虑,他们经常纠结于自身与身份之间的关系,陷入了寻找身份认同的困惑之中。其次,大学生对场景分辨不清。角色扮演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某种情境中的角色行为不能用于另一种情境之中。大学生承担着多种角色,当他们活动的领域发生变化时,其角色行为也应该发生相应的变化。但是,由于大学生习惯于某种情境中的角色关系,有时会把这种角色行为带进另一种场合,

区域经济案例分析

1分析沿海经济特区的特征 在经济学中,区域是指人类经济活动的地域空间。沿海经济特区具有以下几个特征:①沿海经济特区是一定范围的地域空间。区域是一个地域空间的概念,是某个整体中的一部分,是局部的概念。是落实在一定的区域空间,不同的只是坐落的方式和坐落的地点。②沿海经济特区能够独立地存在和发展。 区域是区内各经济主体在经济上紧密联系,社会、文化趋于或融合为一体的地域空间,不仅区域内部经济主体具有独立性,而且任何一个区域与其他区域之间也有较为明显的功能差异或界面分割,各区域相对独立,具有能够组织和协调内部经济活动和区际经济联系的能力。如果不具备这种能力,它不可能单独组成一个区域。③沿海经济特区在更大范围的区域系统中担当某种专业化分工的职能。一个独立的区域并不是一个封闭的区域,它是在不断与外界进行物质与能量交换、优化调整自身组织结构、发挥自己独特功能的单位。由于不同的区域所赋存的资源要素状况,如自然资源、资金、劳动力、技术、科学技术、文化、以及发展水平是不同的。这种区内的同质性与区际间的差异性,表现为一种区际间的分工与专业化。这样,在不同区域之间以分工与专业化为基础结成密切的经济联系,这又构建了更大范围的区域经济体系。 2泛珠三角经济区域与发展模式 泛珠三角经济区域与发展模式是梯度推移与反梯度推移理论结合的成功模式。梯度推移理论认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盛衰主要取决于该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劣及转移,而产业结构的优劣又取决于地区各经济部门,特别是专业化部门在工业生命周期中所处的阶段。由于较发达地区主要处于技术创新和经济兴旺阶段,无论在经济,还是在技术上均属于高梯度地区。而落后地区的主导专业化部门都是由处在成熟后期或衰老阶段的衰退部门所组成,则地区经济必然会呈现出增长缓慢,甚至停滞状态,这就属于低梯度地区。由科技进步引致的创新活动,包括新产业部门、新产品、新技术、新的生产管理与组织方法等,大都发源于高梯度地区,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生命周期阶段的变化,按顺序逐步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推进产业结构的更新。梯度推移过程是在动态上产生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两种途径来进行的,既产生经济要素向高梯度地区集中与转移,对周围地区起支配和吸引作用,又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创新活动由发源地按区域等级顺序,蛙跳式地向广大地区扩展,所以会产生有序的梯度转移。 反梯度推移理论认为,现有生产力水平的梯度顺序,不一定就是引进先进技术和经济发展的顺序,经济发展的顺序只能由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可能决定。只要经济发展需要,而又是有条件,就可以引进先进技术,进行大规模发展,而不管该区域处于哪个梯度。落后的低梯度地区,也可以直接引进世界最新技术,发展自己的高技术,实现超越发展,然后向高梯度地区进行反推移。按照梯度推移理论的做法,落后地区始终跟随于发达地区的后面,永远也赶不上发达地区。这是同世界新技术革命给落后国家或地区带来的超越发展的机会不相适应,也是同经济发展的实践相矛盾,反梯度推移的现象也是大量存在的。 泛珠三角经济区域与发展模式表现了区域经济一定程度的发展差距。这是我们运用梯度推移与反梯度推移理论最好实践。发展差距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发展的差距是区际竞争与合作的基础。没有差异,便无所谓优势,从而也就无所谓区域比较优势的发挥。无论是区际竞争,还是区际合作,均是出于强化区域优势或区际间优势互补的目的,以便通过经济结构的调整与改善,促进国民经济整体的协调、快速、健康的发展。发展的差距给落后地区造成一种压力。 区域经济发展中有了发达与落后的差异,才迫使落后地区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向发达地区学习,从而加快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步伐。发达地区对落后地区来说,会产生一种“示范效应”,这种示范效应,使得落后地区在追赶发达地区进程中大大节省成本,少走弯路,从而达到共同发展的目标。从宏观社会经济发展过程来看,存在一定程度的区际差距,有利于形成一种区域间争先恐后的和谐格局,最终推动整个国民经济快速、高效地发展 3湖南长株潭经济发展模式

城市圈经济理论的发展研究

城市圈经济理论的发展研究 【摘要】文章结合国内外城市圈理论研究与经济发展实例,对城市圈经济的基本特征、界定标准和演进层次进行了综合分析,进而指出城市圈经济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进程中的基本模式和重要载体。 【关键词】城市圈经济区域经济一体化 【资助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BGL156);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2YJAZH121);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IRT1173);西安工业大学科研创新团队建设计划。 城市圈经济的研究综述 国外关于城市圈经济的研究兴起于20世纪初,20世纪中后期日趋成熟和完善,成为区域经济理论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和研究方向。我国对城市圈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于洪俊、宁越敏结合我国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提出了巨大城市带的概念。1998年,高汝熹、罗明义对城市圈的发展过程进行重新定义。1999年,崔功豪又提出了城市圈的空间格局,即使城市的功能相互协调,形成一种圈层结构,以此来不断地拓展城市的发展规模。 城市圈经济的基本特征 根据国内外对城市圈经济的研究现状,可将城市圈经济的特征总结如下:⑴城市圈经济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经济体系

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作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核心。⑵城市圈经济有利于统筹城市经济圈的合理化布局,进而不断扩大中心城市辐射范围。⑶城市经济圈由多个城市组成,可以实现城市间信息的交流共享。⑷城市经济圈经济发展以核心城市作为中心,向周边城市进行辐射。 城市圈经济的界定标准 1954年,日本政府对“城市圈”的功能作出了详细的论述,明确了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的主要职能,并提出了中心城市发展计划,以此带动其他周边城市的快速发展。1960年,日本又提出了“重大城市圈”的定义,重大城市圈人数必须达到100万。1990年,美国提出了城市中心至少所能容纳的人数,即人口总数不得低于5万。与美国、日本相比,中国城市化发展的步伐较为缓慢。但是由于人口基数较大,急需建立一批城市经济圈,以使中西部人口比例逐步趋于均衡。 城市圈经济的演进层次 按照地区基本特点、都市区域范围、枢纽城市数量、一体化程度的高低,城市圈经济的演进可分为一中心、两中心、多中心和大城市经济带四个层次: ⑴一中心大城市群经济。一中心大城市群经济的经济枢纽城市具有唯一性。经济枢纽城市在人口数量、科技水平、市场化进程、经济水平等方面都保持领先,它是所划定经济区域内经济活动的推进性单元和原始动力。一中心大城市群

运用社会互动论塑造国家形象探析

运用社会互动论塑造国家形象探析 本文在论述社会互动视角下的国家形象和国家形象塑造中的社会互动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运用社会互动塑造国家形象的方法。要充分发挥相互期待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共享象征性文化意义。 标签:社会互动;国家形象;塑造;相互期待;共享定义 一、社会互动视角下的国家形象分析 国家形象应该既包括国际形象,也包括国内形象。它是特定国家总体状况的信息经过传播而在国内外的人或人格化的组织中形成的对该国的整体感知和综合评价。作为一种感知与评价,就必然会有主观性的判断。在媒介化社会中,媒体作用于国家形象,从而形成了媒体形象与客观形象的区分。在信息化社会中,媒体越发重要,它可能左右事件的发展,甚至可以将“无”说成“有”。那么充分运用媒体,形成有利于良好国家形象塑造的舆论氛围就显得十分重要。此外,政府作为国家形象塑造的主要主体在运用各种手段塑造国家形象的同时,要处理好国家形象的主观塑造与实然状态之间的关系。国家形象的媒体形象与客观形象、主观塑造与实然状态这两对关系是在国家形象塑造的动态互动过程中产生的,也必然要在这种互动中得到协调。 社会互动是指人与人、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等在心理、行为上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在这种互动过程中,人们以相互的或交换的方式对别人采取行动,或者对别人的行动作出回应。”[1]社会互动论认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一些看上去纯属私人的行为,都受到别人关于这类行为应当如何之期望的影响。“人类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学习由社会建构并由大家共享的象征意义,同时,人类还与它们自己交流这些意义。”[2]人类互动是基于有意义的符号之上的一种行动过程。在社会互动论的视角下,国家形象塑造过程就是一种人类社会互动的过程。 社会互动论认为,认识主体在互动中不断被建构为对象性的存在。认识主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形成并产生自我意识。在这一过程中,社会也因认识主体的活动而被重新建构。这样认识主体与社会就得以在互动中不断更新。[3]据此,国家形象塑造就是国家形象与国家形象塑造主体不断相互建构的互动过程。 在社会互动论视角下,国家形象是确立在自我与他者的差异对立关系之上的。这种差异是意义生成的基本原则。国家形象的塑造与一般的形象塑造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其塑造过程具有强大的国家控制力量。然而,这种国家的控制力量不是越强越有利于达到国家形象被广泛认同的效果。运用社会互动论去塑造国家形象,与仅由国家从上而下的宣传相比,会允许国家形象的差异性存在,会给予受众相对宽松的舆论环境。但是,运用社会互动去塑造国家形象,也有可能陷入过度使用国家强制力的僵化困境。为避免陷入这一困境就需要处理好国家意志与舆论环境的关系;需要张弛有度、适度宽松,形成良好的舆论讨论场,从而不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与中国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正迎来一个新时期。如何借鉴西方主流区域经济理论为我所用,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新古典主义区域均衡发展理论 新古典主义区域均衡发展理论源于发展经济学的经济增长理论,其代表人物有纳克斯、罗森斯坦—罗丹、鲍茨和斯坦等。 (一)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理论 著名发展经济学家保罗·罗森斯坦—罗丹(P.N.Rosenstein—Rodan,1943)是该理论的倡导者和集大成者。该理论主张发展中国家在投资上以一定的速度和规模持续作用于众多产业从而突破其发展瓶颈,推进经济全面高速增长。大推进理论的论据和理论基础建立在生产函数、需求、储蓄供给三个“不可分性”上面。 (二)诺斯的出口基地理论 封闭经济模型的主要缺陷是没有看到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潜在作用,出口基地模型弥补了这一弱点。出口基地理论(export base theory)最初由美国经济学家诺斯(North,1955)提出,后经蒂博特(Tiebout)、罗曼斯(Romans)以及博尔顿(Bolton)等人的发展而逐步完善。其理论基

础是静态比较分析中的外贸乘数概念。基本思想是:一个区域的经济增长取决于其输出产生的增长,区域外生需求的扩大是内生增长的主要原动力。根据这个理论,如果每个地区都集中力量发挥自己的优势,自由贸易会逐步平衡地区间的要素(资本和劳动力)、价格(利润和工资),从而导致地区差距不断缩小。 (三)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由美国经济学家R.纳克斯(R.Nurkse,1953)提出,他认为,发展中国家在宏观经济中存在着供给和需求两个恶性循环:从供给方面看,低收入意味着低储蓄能力,低储蓄能力引起资本形成不足,资本形成不足使生产率难以提高,低生产率又造成低收入,这样周而复始完成一个循环;从需求方面看,低收入意味着低购买力,低购买力引起投资引诱不足,投资引诱不足使生产率难以提高,低生产率又造成低收入,这样周而复始又完成一个循环。两个循环互相影响,使经济状况无法好转,经济增长难以出现。 二、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二元结构主义理论 针对罗森斯坦—罗丹、纳克斯等人提出的部门、区域的均衡增长理论,另一些经济学家则从相反方向提出了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有艾伯特·赫希曼(Albert 0.Hirsehman)、沃尔特·惠特曼·罗斯托(Walt Whitman Rostow)、佩鲁(Perrous)等人。 (一)佩鲁的增长极理论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原因 文献综述复习课程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原因 文献综述 姓名:杜春勇 学号:20133103016 班级:国贸1304

摘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重点领域,对于形成区域经济差异的原因,学者们也各有解释,如资本流动、发展战略等。但这些研究中还存在一些不足,突出地表现在对欠发达地区的研究和形成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动力机制的研究上。针对上述问题,文章对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提出了 4 个方面的展望:扩大研究范围、细化研究对象、提炼动力机制、创新研究方法。 一、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原因研究 关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形成的原因,国内众多学者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释。从总体上看,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假说: (1)人口迁移与人力资本假说 人口迁移与人力资本假说认为,经济利益是人口迁移的主要动机,对于迁出地而言,不仅减少了可分享地方国内生产总值的人口,还获得了迁移者在迁出地工作而转移到迁出地的部分收入,从而使迁出地人均经济水平得到提高;而对于迁入地,由于迁入人口分享了当地经济增长的成果,必然使迁入地人均经济水平有所降低。该假说还认为,由生产中的专业化知识积累而形成的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会产生溢出效应,研究发展部门的人力资本开发应对经济增长产生促进作用,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从人口迁移角度分析,王桂新、黄颖钰(2005)考察了 1995-2000 年间中国省际人口迁移与东部地带经济发展的关系,发现省际迁移人口(外来劳动力)已成为推动东部地带经济发展不可替代的重要因素。正是大量外来劳动力的迁入,弥补了东部地带本地劳动力供给的不足,推动东部地带的 GDP 增长了 10%以上,对东部地带GDP 增长的贡献度几乎达 15%。杜小敏、陈建宝(2010)利用面板数据的变系数模型实证考察了人口迁移和流动对我国各地区(省域)经济的影响,结果发现:对东部人口迁入和流入大省来说,人口迁入对经济的影响大于短期流入人口;对于中部的绝大部分地区以及西部的一些人口输出大省,伴随人口迁出而引起的人力资本流失对当地经济的负面影响开始凸显。 金相郁、段浩(2007)在卢卡斯模型的基础上从人力资本角度分析,利用 1997-2004 年全国各省市区的面板数据进行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高等人力资本能对区域经济发展作出很好的解释。孔宪香(2007)认为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区域经济增长速度、区域比较优势的发挥、区域中心城市及城市群的形成、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实现等方面。高素英、赵曙明、王雅洁(2010)根据河北省 1978-2006 年的样本,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了河北省高层次人才、一般人才和经济增长率的动态相关性。结果表明一般人才比高层次人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更大;一般人才和高层次人才具有相互促进性。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分析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分析 摘要:区域经济差异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现象。地区发展不平衡是中国国情的基本特征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地区经济飞速发展,经济发展总体水平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但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各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和收入水平却呈现出显著的差异性,并且这种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这不仅不利于资源合理配置,而且会影响到社会安定和国家政治、经济的统一。因此,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差距是当前以及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的主要任务。地区的差异直接影响着我国的经济增长和社会的稳定。所以,促进地区协调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问题。要通过各种途径缩小地区差异,形成东西互动、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关键词:地区差异,经济发展,缩小差距 (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主要表现 1、沿海与内地经济发展的差距 2、东、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 3、省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4、南北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5、城乡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二)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形成原因 虽然经历了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但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从总体上看,扩大的趋势进一步加大,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又有一些制度性因素,还有历史地理环境资源等因素,它们的相互作用才使得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东中西三大地带之间不断分化的现状。 1、历史基础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历史差异,是构成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现实差距的重要因素之一。 2、区位条件 区位条件是指一个地区与周围各种社会经济事物关系的总和,包括位置关系、地域分工关系、地缘政治关系、地缘经济关系以及交通、信息关系等。区位条件作为经济区域的成长基础,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它在实现工业化和经济起飞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甚至决定性作用。 3、制度因素 中国的改革,发展了市场经济,也同时造成了富裕的城市和东部地区更加富裕,贫穷的农村和西部地区更加贫穷,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4、政策倾斜效应 政策的倾斜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 5、人力资源差异 区域间人力资源差异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存在差异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有思想文化因素和教育共同组成的人力资源是区域发展的基础条件。应当看到,中国东、中、西部地区以及城市与农村之间,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思想文化和教育存在着较大差异。 (三)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评价 1、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积极意义 (1)区域经济一定程度的发展差距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 (2)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是区际竞争与合作的基础。 (3)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给落后地区造成一种压力。 2、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消极影响

区域经济现状与发展分析

区域经济现状与发展分析 摘要:现如今,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状况,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发展不平衡。但是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一直都在转变,所以在这样一个转变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对各个区域的经济进行协调发展,使区域经济趋于平衡。一方面要强化各个区域经济,另一方面要提高我国经济整体发展水平。 关键字:区域经济;现状;发展分析; 国务院在2005年,将我国的经济划分为“四大板块八大经济区”,其中在全国范围内按各个省份的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分别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大板块;东部是由北京、天津、河北、山东、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海南这些省份共同组成;中部是由陕西、山西、河南、内蒙古、湖北、湖南、江西、安徽这些省份共同组成;西部是由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广西这些省份共同组成;东北是由甘肃、青海、宁夏、西藏、新疆这些省份共同组成。在这样一种划分的前提下,我国的区域经济就很自然的凸显出来了。本文就针对我国区域经济的现状,对区域经济发展进行一番分析。 一、我国各个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1.东部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东部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该地区的人口总数占全国人口比例的36%,为全国创造了56%的地区生产总值,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23698元,这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是平均水平的1.6倍,在我国四大经济板块中排名第一。 东部经济实力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带动了东部沿海的整体经济发展,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是全国的2倍;北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主要依靠京津冀和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总比例的1/5;南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主要是依靠珠三角地区,其人均生产总值为全国的1.6倍; 众所周之,上海是我们国家的经济中心,它也是东部经济实力最强的城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在全国排名第一。今年,我们国家在上海举办了万人瞩目的上海世界博览会,更加是快速的带动了上海地区以及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使上海的经济发展水平更加的超过其它各个地区,成为我们国家当之无愧的经济中心。 2.中部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很明显,我们国家中部的经济实力相对于东部而言要弱些,该地区的人口总数占全国人口比例的32%,为全国创造了23%的地区生产总值,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2223元,还不及全国的平均水平,仅是平均水平的0.78倍。 3.西部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西部地区的经济实力相对于中部而言要弱些,该地区的人口总数占全国人口比例的23%,为全国创造了21%的地区生产总值,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8565元,还不及全国的平均水平,仅是平均水平的0.61倍。贵州省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仅为5100元,在全国最低。只看西部地区的经济,其大西部地区的人均生产总值要高于大西南经济区,也就是说大西北地区的经济实力较大西南地区要稍高。 4.东北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东北是我国的老的革命根据地,该地区的人口总数占全国人口比例的8.4%,为全国创造了9%的地区生产总值,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5200元,比全国的平均水平要稍高一些,在四大板块中排名第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