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工作重点找准工作定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突出工作重点找准工作定位
积极稳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通过阐述中央提出新农村建设的目的背景以及总体要求,分析我县在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困难问题,明确我县的目标任务,使广大干部进一步认清形势、明确目标、坚定信心,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新农村建设的目的背景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一直高度重视“三农”问题,2004、2005、2006连续三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关注的是“三农”问题。解决农业问题,必须大力发展非农产业、乡镇企业;解决农村问题,必须推进城镇化,促进小城镇建设;解决农民问题,必须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鼓励农民进城。但当一部分农民转移出去,城镇化进程加速,非农产业发展了,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如何发展?中国的农业如何更具竞争力,既保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又能使务农劳动者的收入增加?在更加自觉地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大背景下,乡村治理结构应如何改革与完善,以保证农村经济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我们应如何加速农村的政治民主化进程和法制建设,使农民的权益更好地得到维护?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面临的重要课题。正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党中央在深刻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特征的基础上,作出的一项战略决策,是根本解决“三农”问题、更好体现执政为民理念的战略部署。
二、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提法,不是今天才有的。新中国建立之初的上世纪50年代,我们就提出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但这个“新农村”是相对于旧中国的“旧农村”而言的。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又一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但这个“新农村”相对的是改革开放前的农村。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任务,是针对在新世纪里农村建设的新的历史任务提出来的,面对的是新世纪和新要求。这个新要求或者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目标就是20个字:“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虽然只有五句话,20个字,但讲到了整个经济的发展,讲到了农民收入的提高,生活质量的提高,讲到了农村整体面貌、环境的变化,讲到了农民素质的提高,也讲到了农村的管理、民主政治的推进问题。从具体的工作上讲,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协调推进五个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五个方面的目标:
一是经济建设,使农村生产力要得到发展,农民生活水平要得到提高;
二是政治建设,使基层的民主政治建设推向前进,科学民主管理的水平进一步提高;三是文化建设,使农民素质不断提高,农村文化事业得到繁荣发展;四是社会建设,使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改善,农村社会事业得到发展;五是政权建设,加强农村基层党的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能够让农村基层的党组织真正成为带领农民建设新农村的领导力量,切实保障农民的民主权利。
三、我县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有了较大发展,特别是近年来中央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贯彻实施,农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农村面貌有了较大改观。但对照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我县还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
(一)农村经济亟待破题。一是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农业结构仍需进一步优化,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比例低,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强,产业化链条联结机制不健全。二是农村工业化水平低,农产品加工业规模小、层次低,大部分以粗加工、初加工为主,农产品的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不强。三是“三产”档次低,服务业发展滞后,商业流通业停留在传统集市阶段,群众消费安全问题突出。四是农民增收困难,增收渠道不宽。
(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群众收入逐步增长,农村拆旧房、盖新房的现象到处可见。但由于村镇规划滞后、建设无序、管理松懈,导致“有新房无新貌、只见新房不见新村”现象严重,“脏乱差”问题突出。养老、医疗、扶贫、助困等保障机制没有完全建立,群众上学难、看病难等问题仍非常突出。
(三)资金严重不足。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都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但目前多数农村地区的集体经济情况不容乐观,村级经济实力薄弱,有些村村级收入入不敷出,甚至负债累累;上级财政支持十分有限,县级财政面对如此庞大的投资也力不从心。
(四)思想认识容易出现偏差。由于目前新农村建设没有统一的标准、固定的模式和统一的完成时限。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极易使一些干部造成认识上的偏差,忽视农民增收,不把发展经济放在首位;把新农村建设片面理解为新村庄建设,一味搞大拆大建;过分依赖国家投入等。
四、我县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作出的重大决策。各级各部门要围绕中央提出的二十字方针,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积极调研,明晰思路,突出重点,稳步推进。
(一)以振兴农村经济为主题,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发展新产业。在我们武陟这样一个农业经济比重较大、工业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城市辐射带动能力还不太强的地方,不抓住发展经济这个中心,建设新农村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米之炊”。因此,我们必须把发展生产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一要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培育发展优质小麦、工业原料林、畜牧养殖和四大怀药、食用菌等特色主导产业;二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出台政策,重点培育,着力壮大农产品龙头加工企业,巩固“龙头+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真正形成龙头企业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共同体。三要鼓励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推广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四要围绕食品、造纸、医药化工、机械制造等四大支柱产业,发展乡村配套工业,主动承接城镇二三产业项目转移,加快农村工业化进程,夯实新农村建设经济基础;五要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二)以城镇化为动力,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建设新村镇。建设新村镇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新农村建设的外在形象,也是广大农民最关注、最企盼的事情之一。要重点加强农村路网、水网、电网、通讯网络、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和农户住宅、中小学校、医疗所、农村“三室”(广播室、图书阅览室、综合活动室)、“一校”(现代农民学校)、“一场”(体育活动场)、“一台”(文艺演出舞台)等社会事业整体规划布局。在搞好村镇建设,改善农民居住条件的过程中,要积极开展“空心村”治理,节约土地。要加快安全饮水工程建设,整村推进以沼气为主的农村清洁能源。要重点建立“四有一落实”(有卫生组织、有管理制度、有保洁员、有垃圾掩埋场、落实保洁员待遇)的农村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彻底整治农村“脏乱差”现象。加大“村村通”工程建设力度,